《醫粹精言》~ 英啟序
英啟序
1. 英啟序
近世不苦無醫書,而患無醫醫之書。醫書者研精碑慮,心會神悟而後能明致功奏效之所由來,是皆未易幾也。顧吾嘗謂讀醫書可以已病,讀醫醫之書,乃可以不病。齡臣徐先生所著《醫粹精言》以醫發其端,而非僅為醫家者言也,其於醫世醫國醫身醫心,蓋深有所感,特於醫焉寄之。
夫待人之既病從而醫之,可以為功可以收名,善言醫者獨於醫之未病,無以為功無以為名,此其效乃始於無形著於無窮。今世之病亦多矣,瀕於危者亦眾矣,安所得無病者與之言醫,以相要於不病?然病苟不至於不可已,則必有未病之一脈,以待吾施其治,夫審其未病之一脈,以救其所既病,與就其既病之一脈,以求其復而歸於無病,此其旨微矣。先生善醫者也,善言醫者也,未識以鄙言為何如,酷熱得雨,清風暫至,爰舉以質之。
光緒丙申夏五月瀋陽英,啟書
白話文:
近來醫書不少,但缺乏真正能指導醫生行醫的書籍。研讀醫書,需要深入思考、用心領悟,才能明白藥效的原理,這並非易事。但我認為,讀醫書可以治病,讀指導醫生行醫的書籍,則可以預防疾病。徐先生所著《醫粹精言》以醫學為出發點,卻不只是寫給醫生看的,它關乎治國、治世、養生和修心,先生將其感悟寄託於醫學之中。
等到病人已經生病了才去治療,或許能立功,或許能成名。但真正精通醫術的人,更重視在病人未生病之前就加以預防,這時既不能立功也無法成名,然而其功效卻是無形之中,綿延不絕。當今社會疾病很多,危重病人也不少,哪裡還能找到沒生病的人來談論醫學,預防疾病呢?然而,如果疾病還沒到不可治愈的地步,就一定還有未發病的徵兆,等待我們去施以治療。仔細觀察未發病的徵兆來治療已發的疾病,以及從已發病的徵兆去尋找恢復健康的方法,這就是醫學的精髓所在。徐先生不僅醫術高明,而且善於闡述醫學理論,我不確定我的淺見是否恰當,就像酷暑之中得到甘霖,清風拂面一般,特地寫信向先生請教。
光緒丙申年夏五月於瀋陽 英 敬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