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粹精言》~ 自序

回本書目錄

自序

1. 自序

竊謂醫書可讀者,除漢唐以上之論,則可以讀可以不讀也,況近世著作家各逞臆見,理多隔膜,其若非實能有輔翼聖經與治法有益者,亦可以不必讀矣。然「多聞而擇,多見而識」,聖人且云。故於精粗參半之書,亦不妨取而讀之,略其短而取其長,是在善用者耳。

予究心岐黃二十餘年,所讀無慮數十百家,所用之法皆取決於古人,並因時因證而變通之,自無不與古人之意吻合,間有疑難怪異之症,有古法未經道及者輒澄心凝思,按脈切理,仍於古法之中而求之,慎之又慎,確有心得,出而問世,所幸全活甚多,因不揣固陋,於臨症之暇,僅就管見所及,著為是編,顏之曰《醫粹精言》,其立意持論,大半皆古人所未言,而於古人所已言者,暨各大家真知卓識之論,亦時出入其間,以與為發明,是否有當,予亦不自知,應俟方家再為指正。「粹精」云者,予非自命,特自勖(勖,音xù,讀續。

勉勵之意。)也。噫,天下事不粹不精,不可以有言,至粹至精,則尤不易言,醫之一道,何獨不然,予既以粹精自勖,尤願見是篇者,各以粹精共勳,庶於聖人已立立人之道,默默有合焉,是則私心所竊幸也。

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小陽月奉天齡臣氏徐延柞識於羊城鐵如意軒

白話文:

自序

我認為醫書值得閱讀的,只有漢唐以前那些醫家的論述,其他的可以讀,也可以不讀。況且近世的醫書作者,各自逞強發表個人意見,道理多半偏頗,如果不是確實能輔助經典醫籍,對治療方法有益處的,也可以不必閱讀了。但是,「博聞強識」,這是聖人的話。所以對於優劣參半的醫書,不妨也拿來讀一讀,略去其缺點,汲取其優點,關鍵在於善於運用。

我鑽研醫學二十多年,閱讀過的醫書不下數百家,我所使用的治療方法都取決於古人,並根據時間和病症的不同而有所變通,從來沒有違背過古人的醫學理念。偶爾遇到一些疑難雜症,是古法沒有記載的,我就會專心思考,仔細診脈,仍然從古法中尋找治療方法,非常謹慎小心,確實有一些心得體會。因此,趁著看病的閒暇時間,將我有限的見解寫成這本書,命名為《醫粹精言》。本書的立意和論點,大部分都是古人沒有說過的,但同時也參雜了古人以及各家醫學大師真知灼見的論述,加以闡發說明。這些論述是否恰當,我自己也不確定,還需要各位專家指正。「粹精」二字,並不是我自吹自擂,而是自我勉勵的意思。

唉,天下任何事情,如果不精粹,就不能拿出來講,而一旦精粹了,反而更難以言表。醫學之道,又豈獨不然呢?我既然以「精粹」來勉勵自己,更希望閱讀此書的人,都能以精粹的態度共同努力,庶幾能默默地契合聖人所建立的濟世救人大道,這是我私下最期盼的。

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年小陽月,奉天齡臣氏徐延柞,在羊城鐵如意軒寫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