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懶園醫語》~ 懶園醫語(卷一) (2)
懶園醫語(卷一) (2)
1. 答中醫專門學校學生問
華承本間曰:讀《靈樞·經脈篇》足厥陰肝,是動則病,此各臟有各臟之病固無足怪,惟虛則遺溺,實則閉癃,以此二句蓋有疑也,矧夫子言三焦決瀆之腑,故下俞出於足太陽膀胱之絡,入於膀胱,故能約束下焦以排泄膀胱之水,由此以推三焦實宜乎閉癃,三焦虛宜乎遺溺,而閉癃、遺溺之病其標雖在膀胱,而其本實從三焦,此理顯然,奈何三焦有閉癃、遺溺之病?而肝臟亦如是也,況三焦與心包絡相為表裡而肝與膽相為表裡,夫肝與三焦初無相關,乃三焦有閉癃、遺溺之病,而肝亦然,學醫者何以辨三焦與肝臟之閉癃、遺溺?敢問。
答曰:病同而所以致病之原因則不同也,其病從三焦發者,因三焦下俞出於足太陽膀胱之絡,約束下焦,子於此理已明,毋庸贅說。其病從肝臟而發者,因肝脈與腎脈相通故也。腎附膂骨兩旁,腎經之脈由膂骨而上接於肝,故上文曰:病在腰痛不能俯,腎又通竅於二便,又與膀胱相表裡,所以肝臟患虛患實,亦有閉癃、遺溺之病,其原因一也。肝經之脈,過陰器抵小腹,其別者從脛上睪結於莖,故亦有此病,其原因二也。
白話文:
華承本間說:讀《靈樞·經脈篇》提到足厥陰肝,是動則病,這各個臟腑有各自的病症,本來就無需奇怪,唯獨虛則遺溺,實則閉癃,這兩句話卻令人疑惑。何況夫子說三焦是決瀆之腑,所以下俞出於足太陽膀胱之絡,進入膀胱,因此能約束下焦以排泄膀胱之水。由此推論,三焦實則宜乎閉癃,三焦虛則宜乎遺溺,而閉癃、遺溺之病,其表象雖然在膀胱,但其根本實則從三焦而來,此理顯然。為何三焦有閉癃、遺溺之病,而肝臟亦如是也?況且三焦與心包絡相為表裡,而肝與膽相為表裡,夫肝與三焦原本無關聯,為何三焦有閉癃、遺溺之病,而肝也同樣如此?學醫者要如何辨別三焦與肝臟的閉癃、遺溺?敢問。
答曰:病症相同,但致病的原因卻不同。其病從三焦發病者,是因為三焦下俞出於足太陽膀胱之絡,約束下焦,子於此理已明,毋庸贅說。其病從肝臟發病者,是因為肝脈與腎脈相通的緣故。腎附著在膂骨兩旁,腎經之脈由膂骨而上接於肝,所以上文說:病在腰痛不能俯。腎又通竅於二便,又與膀胱相表裡,因此肝臟患虛患實,亦有閉癃、遺溺之病,其原因一也。肝經之脈,經過陰器抵達小腹,其分支從脛上睪結於莖,故亦有此病,其原因二也。
又按《靈樞·經筋篇》惟足三陰足陽明之經,皆聚於陰器,而肝則獨結陰器,而絡諸經,是脾胃腎與肝同聚陰氣,而又為肝所絡,肝主行散疏泄,實則肝氣厥逆,不能行散脾胃水穀之精氣,故上文有胸滿嘔逆之病;虛則下焦飧泄,不能疏泄腎與膀胱之氣,故本文有遺溺、閉癃之病,其原因三也。西醫謂胃肝無所事,只以回血生出膽汁入腸化物,是與肝主疏泄之義,實辭異而意同也。
楊紹球問曰:傷寒之傳經,次第而入,由太陽而終於厥陰,依太極圖之列,毫釐不差。蓋六經彼此相接,如軌道一般,然分六經為手足三陰三陽,則有十二經,而十二經氣血之流行,迥然不同,如手太陰肺經,止於少商穴,而別交於手陽明大腸經,由大腸而胃,由胃而脾,其餘各部,皆依經表裡相傳。
白話文:
根據《靈樞·經筋篇》,足三陰足陽明經脈都匯聚於生殖器,而肝經獨自連結生殖器,並與其他經脈相連。這表示脾、胃、腎與肝經一同聚集陰氣,並且受到肝經的聯繫。肝臟負責疏通氣血,運行順暢。若肝氣逆流,無法疏通脾胃精氣,則會導致胸悶嘔吐。若肝氣虛弱,無法疏泄腎臟與膀胱之氣,則會造成遺尿或排尿困難。這就是造成這些病症的原因之一。西醫認為肝臟只負責造血和分泌膽汁,雖然說法不同,但其實都與肝臟疏通氣血的功能相符。
楊紹球問道:傷寒傳經循序漸進,從太陽經一路傳至厥陰經,如同太極圖的排列,絲毫不差。六經彼此相連,如同軌道一般,但將六經分為手足三陰三陽,就成了十二經。而十二經氣血運行方式各不相同,例如手太陰肺經止於少商穴,然後與手陽明大腸經相連,再從大腸經到胃經,從胃經到脾經,其他各部位也依經絡表裡關係相互傳導。
由此觀之,則傷寒之邪,既入於足太陽膀胱經,可直達於足少陰腎經,其不然者究屬何故?夫邪之與血,皆循六經而走,但傳經之義,不相符合,豈邪之所走,而血不能行耶?抑血所行而邪不能走耶?乞夫子垂教焉。
答曰:傷寒傳經,論邪之所中也,十二經氣血之流行,論營氣運行之次序也,二者本風馬牛不相及,豈可牽合而概論之耶。且子誤矣,子所謂傷寒傳經,次第而入者,子但知其常,不知其變也,按《素問》所言,傷寒傳經,先自三陽之表,後入三陰之裡者,此陰陽先後之序也,東垣云,太陽者巨陽也,膀胱經病若渴者自入於本也,名曰傳本太陽;傳陽明胃土者,名曰巡經傳;太陽傳少陽膽木者,名曰越經傳;太陽傳少陰腎水者,名曰表裡傳;太陽傳太陰脾土者,名曰誤下傳;太陽傳厥陰肝木者,名曰巡經得度傳。
白話文:
從這個觀點來看,傷寒的邪氣一旦入侵足太陽膀胱經,為何能直接到達足少陰腎經?難道不是因為邪氣和血液都循著六經運行,但傳經的原則卻不一致嗎?難道邪氣能走的地方,血液就不能走?還是血液能走的地方,邪氣就不能走?懇請老師指教。
老師回答說:傷寒傳經,講的是邪氣入侵的部位;十二經氣血的運行,講的是營氣運行的順序,兩者本質上風馬牛不相及,怎麼可以混為一談呢?況且你誤解了,你所說的傷寒傳經,依序入侵,你只知道它正常的運行,卻不知道它會變化的道理。《素問》中說,傷寒傳經,先從三陽的表層開始,然後進入三陰的內裡,這是陰陽先後的順序。東垣說,太陽是巨陽,膀胱經有病,如果患者口渴,邪氣就會直接進入膀胱經本身,稱為「傳本太陽」;傳到陽明胃土,稱為「巡經傳」;太陽傳到少陽膽木,稱為「越經傳」;太陽傳到少陰腎水,稱為「表裡傳」;太陽傳到太陰脾土,稱為「誤下傳」;太陽傳到厥陰肝木,稱為「巡經得度傳」。
又陶節庵云:風寒之初中人也無常,或入於陰,或入於陽,皆無定體,非但始太陽終厥陰也。或曰:自太陽始,日傳一經,六日至厥陰,邪氣衰,有不傳而愈者,亦有不罷再傳者,或有間經而傳者,或有傳至一二經而止者,或有終始只在一經者,或有越經而傳者,或有初入太陽不作,鬱熱便入少陰而成真陰證者,或有直中陰經而成寒證者。
又有合病並病之證,曰合病者,兩經或三經齊病不傳者;為合病並病者,一經先病未盡,又過一經之傳者,為並病。所以有太陽陽明合病,太陽少陽合病,有少陽陽明合病,有三陽合病,三陽若與三陰合病,即是兩感,所以三蔭無合併例也。此皆經文所未及而發明於東垣、節庵者,然其義多本於仲景,而為理所必然者也。
白話文:
陶節庵說,風寒初期進入人體的方式不定,有時進陰經,有時進陽經,並沒有固定的模式,不只是從太陽經開始,最終到達厥陰經。有人說,從太陽經開始,每天傳播到一條經脈,六天後傳到厥陰經,邪氣減弱,可能不傳播而痊癒,也可能持續傳播,甚至反覆傳播;有時會間隔經脈傳播,有時只傳播一、兩條經脈就停止,有時始終只在一條經脈中,有時會越過經脈傳播;有時一開始進入太陽經沒有發作,鬱熱直接進入少陰經,形成真陰證;有時直接進入陰經,形成寒證。
此外,還有合病和並病的情況。所謂合病,是指兩條或三條經脈同時生病,不互相傳播;並病是指一條經脈先生病,還沒痊癒,又傳播到另一條經脈,就叫做並病。因此,會有太陽經和陽明經合病,太陽經和少陽經合病,少陽經和陽明經合病,三陽經合病等等。如果三陽經與三陰經同時生病,就是兩感,因此三陰經沒有合併的情況。這些都是經文沒有提及,而東垣和節庵提出的觀點,但其道理大多源於仲景,是理所當然的。
要知經所言者,為傳經之常,後人所發明者,為傳經之變,子只見《內經》所言之傳經,由太陽而終於厥陰,而只知其常不知其變,所謂坐井觀天,而以天為小者也。至於十二經,氣血之流行有一定不易之軌道,故《靈樞·營氣篇》論營氣運行之次序,自寅時始於手太陰而終於足厥陰,及任督而後出於手太陰經,循環不已,以應呼吸漏下,晝夜而為五十營,蓋二十八脈,以應天之二十八宿,此天地之紀,所謂有常無變也。由此觀之,是十二經氣血之流行,與傷寒之傳經,顯然各判兩途,安能牽強求合耶。
華承本問曰:讀「夜半而陰陽大會」,蓋有疑焉?夫陰陽者夜半為陰隴,日中為陽隴,一在日之間,一在夜之半,奈何陰陽大會於夜半耶?敢請夫子教之。
白話文:
要了解經書中所記載的內容,那是傳授經書的常規,後人所發明的東西,則是傳授經書的變通。你只看到了《內經》中所記載的傳經路線,從太陽經一直到厥陰經,只知道常規卻不知道變通,就像坐在井裡看天,以為天很小一樣。
至於十二經脈,氣血的運行有固定的軌道,不會改變。所以《靈樞·營氣篇》論述營氣運行的順序,從寅時開始,從手太陰經開始,最後到達足厥陰經,然後經過任脈、督脈,再從手太陰經出來,不斷循環,以應合呼吸的出入,晝夜之間形成五十個營氣循環。這是因為二十八脈,與天上的二十八宿相應,這是天地之間的規律,所謂有常規無變通。
從這個角度來看,十二經脈氣血的運行和傷寒傳經的路徑,顯然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線,怎麼能硬要把它們聯繫在一起呢?
華承本問道:我讀到「夜半而陰陽大會」這句話,感到疑惑。陰陽應該是在夜半時陰氣盛,在日中時陽氣盛,一個在白天,一個在晚上,怎麼說陰陽會在夜半相遇呢?懇請您為我解惑。
答曰:盛極必衰,絕處逢生,乃天地間一定不易之理,是即所謂物極必反也。夫日中為陽隴,陽氣極,陰氣生,故曰:陰生於午,夜半為陰隴。陰氣極,陽氣生,故曰陽生於子,此盛衰之理也。
而陰陽大會,獨不會於日中之午,而會於夜半之子者,非盛衰之理不同,而動靜之機有異也,日中主動,夜半主靜,主動則行,主靜則臥,人臥則血歸於臟,故營衛二氣皆會於天一之中。《靈樞·營衛生會篇》云「天下萬民皆臥,命曰合陰。」所謂合陰者,言全身血氣大會於陰極靜極之時也,子但知盛衰之理,不知動靜之機,宜乎有此疑問耳。
王廣蔭問曰:病入膏育則為不治,生於是有疑焉,夫膏之原在鳩尾,盲之原在脖胦,膏育有疾,取其鳩尾、脖腴可也,何謂不治之症哉?願夫子明以教我。
白話文:
答曰: 盛極必衰,絕處逢生,乃是天地間一定不易的道理,也就是所謂物極必反。比方說,正午時分是陽氣最盛之時,陽氣極盛,陰氣便會產生,因此說:「陰生於午。」而半夜子時是陰氣最盛之時,陰氣極盛,陽氣便會產生,因此說:「陽生於子。」這就是盛衰的道理。
而陰陽交會,獨獨不會在正午,而會在半夜子時,並非盛衰的道理不同,而是動靜的機制有所差異。 正午時分是陽氣主導的時刻,陽氣主導著活動,因此人會活動;半夜子時是陰氣主導的時刻,陰氣主導著靜止,因此人會休息。人休息時,血液會歸於五臟,所以營衛二氣都會聚集在天一之中。《靈樞·營衛生會篇》說:「天下萬民皆臥,命曰合陰。」所謂合陰,就是指全身血氣聚集於陰氣極盛、靜止狀態之時。你只知道盛衰的道理,卻不明白動靜的機制,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疑問。
王廣蔭問曰: 病入膏肓則為不治之症,我對此感到疑惑。膏肓的根源在鳩尾,盲的根源在脖胦,若膏肓有病,取其鳩尾、脖胦即可,為何會是不治之症?懇請夫子明示教導。
答曰:此說本於左氏《春秋》,成公十年,晉侯夢大厲披髮及地,搏膺而踴曰:殺余孫不義,余得請於帝矣,壞大門及寢門而入。公疾,求醫於秦,秦伯使醫緩往治之,未至,公夢疾為二豎子,曰:彼良醫也,懼傷我,我焉逃之。其一曰:居盲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醫至曰:病在育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達之不及,藥不至焉,疾不可治矣。(注:肓之上,膏之下,乃連心脂膏也。
)由此觀之,病在膏尚可治,病在肓尚可治,惟在膏下肓上則處於連心脂之間,斷非治鳩尾、脖胦所能奏效,且連心脂直接手少陰心臟,治脂,即治心,心為君主之官,不能受病,不能受治,受病死,受治亦死,故曰:不治之症也。然則,彼所謂膏育不治也者,非言膏不可治,育不可治,蓋言育上膏下之連心脂不可治耳,讀書者不可以辭害意也。
白話文:
這句話源自左傳《春秋》的記載,成公十年,晉侯夢見大厲披頭散髮,拍著胸口跳著說:「殺我孫子不義,我要去向天帝申訴!」他破壞了大門和寢室門闖了進去。晉侯因此生病,向秦國求醫,秦伯派了醫緩前去治療,但還沒到,晉侯就夢到自己的病變成兩個小人在說話,其中一個說:「那醫生是好人,怕會傷到我,我要怎麼逃呢?」另一個說:「躲在肓之上,膏之下,他就拿我沒辦法。」醫生到了以後說:「病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擊它進不去,治療它也達不到,藥物也無法到達,這病治不了了。」(注:肓之上,膏之下,是指連接心臟的脂肪。)
從這段話來看,病在脂肪是可以治療的,病在肓也可以治療,只有在肓之上膏之下,也就是連接心臟的脂肪部位,才是無法治療的。因為這裡是連接心臟的脂肪,不可能用治療鳩尾、脖胦的方法奏效,而且連心脂直接連著手少陰心臟,治療脂肪等於治療心臟,心臟是君主之官,不能生病,也不能治療,生病就會死,治療也會死,所以叫做不治之症。
所以,所謂膏育不治,不是說膏不能治,育不能治,而是說育上膏下連接心臟的脂肪不能治而已。讀書人不能因為詞語而誤解意思。
張永昭問曰:經云「心生血,肝藏血」。是人身全體之血,皆在於肝,何以經又曰:衝任為血海。生不能明乎此理,願夫子明以教之。
答曰:《素問·五臟生成篇》云諸血者皆屬於心,蓋言血氣者人之神。神者,心之主,謂血居脈內而心行之,故亦曰心生血也。又云人臥,血歸於肝,蓋言人靜而血歸肝臟也。至於《靈樞·海論》云衝脈為血海者,蓋言衝脈與任脈皆起於胞中,並足少陰之經,夾臍上行之胸中而散其後者。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,血主經絡,故衝脈為十二經之海。
亦為血海,言血海受納諸經之灌注,精血所藏之區,故曰血海。亦曰經脈之海,以其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,會於氣街,而陽明為長,誠以陽明為多氣多血之腑,故主潤宗筋而利機關,衝脈為精血所聚之經,故主滲灌溪谷,但衝脈與任脈同起於胞中,亦並少陰之大絡,而下行與陽明會於前陰,故男女氣血皆由前陰而聚者,以二經血氣總聚於此,故稱為五臟六腑十二經之海,亦稱血海。由是觀之,所謂心生血者,言血屬心,即心行血也。
白話文:
張永昭问道:经书上说“心生血,肝藏血”。意思是人体所有的血液都储存在肝脏里,为什么又说“冲任为血海”?我实在不明白这个道理,请老师您为我解惑。
答曰: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里说“诸血者皆属于心”,意思是血气是人的精神所在。精神是心脏的主宰,指的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,而心脏推动着血液循环,所以也说心生血。又说人睡觉的时候,血液归于肝脏,意思是人安静的时候,血液就回到肝脏里。至于《灵枢·海论》里说“冲脉为血海”,意思是冲脉和任脉都起源于胞中,沿着足少阴经,经过脐上行至胸中,然后散布到身体的后方。冲脉向上沿着背部的内侧,成为经络之海,血液是经络的根本,所以冲脉是十二经之海。
同时,冲脉也是血海,意思是血海汇集了所有经脉的血液,是精血储存的地方,所以叫做血海。也叫做经脉之海,因为冲脉主管着向四肢末端渗灌血液,并与阳明经在宗筋处交汇,在气街处汇合,而阳明经是身体中气血最旺盛的经脉,所以主管着滋润宗筋,使关节灵活。冲脉是精血汇聚的经脉,所以主管着向四肢末端渗灌血液。但冲脉和任脉都起源于胞中,同时也是足少阴经的大络,向下行至前阴与阳明经交汇,所以男女的气血都从前阴汇聚,因为这两条经脉的气血在此汇聚,所以被称为五脏六腑十二经之海,也叫做血海。
由此看来,所谓“心生血”,指的是血液属于心脏,是心脏推动着血液循环。
所謂肝藏血者,言人臥而血歸肝臟也。所謂衝脈為血海者,言血居十二經脈之內,十二經脈皆屬於衝脈,故曰血海,亦曰十二經之海也。然則心曰生者,不過行血而已;肝曰藏者,不過藏血而已,惟衝脈為五臟六腑之海,則凡十二經之氣血皆受之以榮養周身,此衝脈所以稱為血海也。故《靈樞·海論》稱人之四海:曰腦為髓海,膻中為氣海,胃為水穀之海,衝脈為血海也。
所以《痿論》曰:衝脈者經脈之海。《動輸篇》曰:衝脈者十二經之海。《五音五味篇》曰: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。要無非主滲灌溪谷,榮養周身,與《海論》血海之說皆相符合也。
白話文:
所謂肝藏血,是指人睡覺時,血液會回流到肝臟。所謂衝脈為血海,是指血液流經十二經脈,而十二經脈都與衝脈相連,因此稱衝脈為血海,也稱為十二經之海。
心臟的功能是推動血液循環,而肝臟的功能是儲存血液,但衝脈則不同,它是五臟六腑的匯集之處,十二經脈的氣血都由衝脈輸送,滋養全身。因此,衝脈被稱為血海。
《靈樞‧海論》中提到人體的四海:腦為髓海,膻中為氣海,胃為水穀之海,衝脈為血海。
所以,《痿論》說衝脈是經脈之海,《動輸篇》說衝脈是十二經之海,《五音五味篇》說衝脈是五臟六腑之海。這些說法都說明了衝脈的重要功能,它如同一個大海,將氣血輸送到全身各處,滋養人體。衝脈的功能與《海論》中所說的血海功能相一致。
子因心生血,肝藏血之說,遂疑人身全體之血,皆在於肝,而欲以肝為血海也,宜乎不能明此理矣!且婦人妊孕全賴任沖二脈,其所以全賴此二脈者,蓋因二脈皆起於胞中,而衝脈又為全身血脈所聚之處故耳,即此為證,則衝脈為血海之說自不言而喻矣。
左冠章問曰:三焦雖一府也。有云無形者,有云有形者,有云位於兩腎之間者,有云與右腎為表裡者,有云與心主為表裡者,究之三焦有形耶?無形耶?位於何處?與何臟為表裡?而《內經》又以為孤府何耶?
答曰:三焦之說,諸家聚訟紛壇,或言有形,或言無形,或言與包絡為表裡,或言三焦與膀胱附於左右二腎,或言左為腎,右為三焦,千載以來,議論不定,推原其故,誤實始於《難經》,夫三焦者五臟六腑之總司,安得謂之無形?而二十五難曰:心主與三焦為表裡,俱有名而無形。
白話文:
古人認為心臟生血,肝臟儲藏血液,因此認為人體所有的血液都在肝臟,想把肝臟當成血海,顯然是無法理解這個道理的。而且婦女懷孕完全依靠任脈和衝脈,之所以依靠這兩條脈,是因為它們都起源於胞中,而衝脈又是全身血脈匯聚之處,由此可見,衝脈是血海的说法不言而喻。
左冠章問道:三焦雖然是一個臟器,但有的說它無形,有的說它有形,有的說它位於兩腎之間,有的說它與右腎表裡,有的說它與心臟表裡,到底三焦有形還是無形?位於哪裡?與哪個臟器表裡?而《內經》又認為它是一個孤府,這是為什麼呢?
回答道:關於三焦的说法,各家争论不休,有的说它有形,有的说它无形,有的说它与包络表裡,有的说三焦与膀胱附于左右兩腎,有的说左边是腎,右边是三焦,千百年来,議論不断,追根溯源,错误始于《難經》。三焦是五臟六腑的總管,怎麼能说它无形呢?而《二十五難》说:心臟與三焦表裡,俱有名而無形。
但謂其表裡則是,謂其無形則非,無奈諸家,自王叔和、王太僕而下,悉宗其說,及至徐循、陳無擇,始創有形之說,謂有脂膜如掌大,正與膀胱相對,有二白脈,自中出夾脊而貫腦。按《靈樞·本輸篇》云:「三焦者決讀之府,水道出焉,屬膀胱,是孤之府也。」《本臟篇》云:「密理厚皮者,三焦膀胱厚,粗理薄皮者,三焦膀胱薄」。
《論勇篇》云:「勇士,三焦理橫;怯士,三焦理縱。」《決氣篇》云:「上焦開發,宣五穀味,中焦受氣取汁。」《營衛生會篇》云:「營出中焦,衛出下焦,上焦出於胃之上口。」又曰:「上焦如霧,中焦如漚,下焦如瀆。」《素問·五臟別論》云:「夫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五者,天氣之所生也。
白話文:
雖然說三焦有表裡之分,但說它無形卻是不正確的。令人無奈的是,從王叔和、王太僕開始,很多醫家都沿襲了這種說法,直到徐循、陳無擇才提出三焦有形的觀點,認為三焦就像手掌大小的脂膜,正對著膀胱,有兩條白色的脈絡從中間出來,沿著脊柱向上貫穿腦部。
根據《靈樞·本輸篇》記載:「三焦是決讀之府,水道從這裡出來,與膀胱相連,是孤府。」《靈樞·本臟篇》記載:「肌理緻密、皮膚厚實的人,三焦和膀胱也厚實;肌理粗疏、皮膚薄弱的人,三焦和膀胱也薄弱。」
《靈樞·論勇篇》記載:「勇敢的人,三焦的肌理橫向排列;膽小的人,三焦的肌理縱向排列。」《靈樞·決氣篇》記載:「上焦負責開展,宣發五穀的味道;中焦負責接受氣息,提取汁液。」《靈樞·營衛生會篇》記載:「營氣出自中焦,衛氣出自下焦,上焦出自胃之上口。」又說:「上焦如霧,中焦如漚,下焦如瀆。」《素問·五臟別論》記載:「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這五個器官,都是由天氣所生。」
」《六節臟象論》曰:「脾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五者倉廩之本,營之居也。」歷證以上經旨既曰無形,何以有水道之出,何以有厚薄之殊,何以有縱橫之理,何以有如漚如霧如瀆之分乎?至於位於何處,觀字義即可知。
所謂三者象三才也,際上極下之謂也,人之身,外自皮毛,內自臟腑,無論鉅細,皆有名目,惟於腔腹周圍上下,全體狀若大囊而無名者,非三焦乎?焦,古作瞧,即人身膜膈,所以行水者也。
西醫謂飲水食入胃,胃之四面皆有微絲血管吸出所飲之水,散走膈膜於連網油膜之中,而下入膀胱,然則西醫所謂連網者,即中醫所謂膈膜,亦即俗謂網油,而周圍於臟腑之外者也。
白話文:
《六節臟象論》說:「脾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這五個器官,是人體營養的根本,是氣血的住所。」既然經文中說三焦無形,那麼為何會有水道流出,為何會有厚薄之分,為何有縱橫之理,為何會有如漚如霧如瀆的分別呢?至於它位於何處,從字義就可以知道。
所謂三焦,就像天、地、人三才一樣,貫通上下。人體從外皮毛到內臟腑,無論大小,都有名稱,唯獨在腔腹周圍上下,整體像一個大囊,卻沒有名稱的,不是三焦嗎?「焦」字古寫作「瞧」,指的是人體的膜膈,是行水的通道。
西醫認為水和食物進入胃後,胃的四面都有微絲血管吸收水份,將它散佈到膈膜的網狀脂肪中,然後流入膀胱。那麼西醫所謂的網狀脂肪,就是中醫所說的膈膜,也就是俗稱的網油,它環繞在臟腑的外圍。
至於與何臟為表裡,則三焦既包羅五臟六腑之外,為臟腑之外衛,心包絡為君主之外衛,故皆屬陽,均稱相火,則其脈絡,自必相通,自當與包絡相表裡,故《靈樞·經脈篇》云:心主手厥陰之脈,出屬心包絡,下膈,歷絡三焦。此其明證。至於《內經》之稱為孤府者,蓋以三焦包五臟六腑之外,為全體之大臟,自與他臟不可同日語,則謂之孤府不亦宜乎?
又問曰:《脈訣》言十五絡是十二經絡加督之絡,任之絡,脾之大絡,而《難經》以十五絡為十二經絡加陽絡,陰絡,脾之大絡,何也?
答曰:《靈樞·經脈篇》,謂十二經加任督與脾之大絡為十五絡,《難經·二十三難》云絡脈十五,滑氏注曰:十二經加陽絡、陰絡、脾之大絡為十五絡者,蓋謂任行於腹,督行於腎,背為陽,故曰陽絡,腹為蔭,故曰陰絡,陰絡陽絡即任脈督脈也。子殆以陽絡陰絡為陽維陰維,故疑其說不同耳。
白話文:
至於三焦與哪個臟腑相表裡,由於三焦包羅五臟六腑之外,是臟腑的外部防禦,而心包絡是君主(心臟)的外部防禦,所以都屬於陽,都稱為相火,那麼它們的脈絡必然相通,自然應該與心包絡相表裡,因此《靈樞·經脈篇》說:心主手厥陰之脈,從心包絡出來,下過膈肌,沿著脈絡走行至三焦。這就是明顯的證據。至於《內經》將三焦稱為孤府,是因為三焦包圍著五臟六腑之外,是全身最大的臟器,與其他臟腑不能同日而語,所以稱它為孤府也是合理的。
又問道:《脈訣》說十五絡是十二經絡加上督脈之絡、任脈之絡、脾之大絡,而《難經》認為十五絡是十二經絡加上陽絡、陰絡、脾之大絡,這是為什麼呢?
回答道:《靈樞·經脈篇》說十二經加上任督脈和脾之大絡為十五絡,《難經·二十三難》說絡脈十五,滑氏注說:十二經加上陽絡、陰絡、脾之大絡為十五絡,這是因為任脈運行於腹部,督脈運行於腎臟,背部屬於陽,所以稱為陽絡,腹部屬於陰,所以稱為陰絡,陰絡陽絡就是任脈和督脈。你大概是把陽絡陰絡當作陽維陰維了,所以才認為它們的說法不同。
又問曰:《營衛生會篇》曰:「其清者為營,濁者為衛」,葉天士《溫熱論》曰:「肺主氣,屬衛;心主血,屬營。如是為清者走上,屬心為血,濁者走下,反屬於肺反為氣。」何也?
答曰:《營衛生會篇》云:「清者為營」,蓋言營行脈中,精氣之循經而行者為營也;「濁者為衛」,蓋言衛行脈外,浮氣之不循經而行者為衛也,非言清走上,濁走下也。即曰:營出中焦,衛出下焦者,亦但指生始而言,非會合也。至於《溫熱論》所謂肺主氣,屬衛;心主血,屬營者,蓋言肺主氣屬皮毛,衛行脈外在膚表之間為衛氣,故曰:肺主氣屬衛也。心主血屬裡,營行脈中,在經隧之間為營血,故曰:心血屬營也。
白話文:
有人問,《營衛生會篇》說:「清者為營,濁者為衛」,葉天士在《溫熱論》中又說:「肺主氣,屬衛;心主血,屬營。如是為清者走上,屬心為血,濁者走下,反屬於肺反為氣。」這是為什麼呢?
回答說,《營衛生會篇》說「清者為營」,是指營氣運行在經脈中,精氣循行經脈的就是營氣;「濁者為衛」,是指衛氣運行在經脈外,浮氣不循行經脈的就是衛氣,並非指清氣上升、濁氣下降。即使說營氣出自中焦,衛氣出自下焦,也只是指它們的生成起始,並不是指它們的匯合。至於《溫熱論》中所說的肺主氣屬衛,心主血屬營,是指肺主氣,氣行於皮毛,衛氣運行在經脈外,在皮膚表層之間,所以說肺主氣屬衛;心主血,血行於內,營氣運行在經脈中,在經脈通道之間,所以說心主血屬營。
子疑清者走上,濁者走下,宜乎有此問耳。
又問曰:《三難》曰,關以前者,陽之動也,遂上魚為溢,為外關內格,此陰乘之脈也;關以後者陰之動也,遂入尺為覆,為內關外格,此陽乘之脈也。三十七難又以六陰脈盛為格,六陽脈盛為關。《靈樞·脈度篇》曰:「陰氣太盛,則陽氣不能營也,故曰關;陽氣太盛,則陰氣弗能營也,故曰格」。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曰:陰陽不相應,病名曰關格。
仲景平脈篇曰:微水大者,則為關格,不通不得尿,又曰:趺陽脈伏而澀,伏則吐逆,水穀不化,澀則食不得人,名曰關格。由是觀之,《靈樞》、仲景皆以關格為脈,而《素問》、《難經》,皆以關格為病,何也?
白話文:
有人疑惑清氣上升、濁氣下降,所以才會提出這個問題。
古籍《三難》中說,關脈之前為陽氣的運作,陽氣上行則溢出,表現為外關內格,這是陰氣乘陽的脈象;關脈之後為陰氣的運作,陰氣下行則內陷,表現為內關外格,這是陽氣乘陰的脈象。另外,《三十七難》也提到,六陰脈盛則為格,六陽脈盛則為關。而《靈樞·脈度篇》則說,陰氣過盛,陽氣就無法正常運作,所以稱為關;陽氣過盛,陰氣就無法正常運作,所以稱為格。再者,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也指出,陰陽失衡就會導致關格的病症。
《傷寒雜病論》中的平脈篇則認為,水氣內盛,就會出現關格,表現為小便不利。書中還說,足陽明脈沉伏澀滯,沉伏則會嘔吐、水穀不化,澀滯則會食慾不振,這也稱為關格。
由此可見,《靈樞》和《傷寒雜病論》都將關格視為脈象,而《素問》和《難經》則將關格視為病症,這究竟是為什麼呢?
答曰:關格一證,在《內經》本言脈體,以明陰陽離絕之危證也,為六節藏象論,終始篇,禁服篇及脈度、經脈等篇言之再四,類多兼脈症而言,而《難經·三難》曰上魚為溢,為外關內格,入尺為覆,為內關外格,已失本經之旨,而仲景云在尺為關為寸為格,關則不得小便,格則吐逆。
後世自叔和、東垣以來,皆以此相傳,遂置關格一證於不問,丹溪云:此證多死,寒在上,熱在下,脈兩寸俱盛四倍以上,法當吐,以提其氣之橫格,不必在出痰也。蓋既曰兩寸俱盛四倍以上,又安得謂寒在上,且脈大如此,則浮豁無根,其虛可知,尚可吐乎?其謬孰甚!夫《內經》云:人迎四倍寸口,四倍既非黃柏之謂。
白話文:
古人認為「關格」是一種危急病症,源於《內經》中描述的脈體變化,反映陰陽失調的嚴重狀況。後世醫家將「關格」歸類於六節藏象論、終始篇、禁服篇等相關論述中,多與脈症相關聯。然而,《難經》中將「關格」與「魚」的表現結合,認為「關格」是一種外在表現,與《內經》本意有所偏差。張仲景則認為「關格」與脈象位置有關,關則小便不利,格則嘔吐。
後世醫家沿襲張仲景的觀點,將「關格」視為一種獨立的病症。丹溪認為「關格」症狀嚴重,多導致死亡,表現為上寒下熱,兩寸脈皆洪大,應當採用吐法,以解除氣機阻塞。然而,這種說法存在矛盾,既說兩寸脈洪大,又說上寒下熱,且脈大無根,虛弱明顯,是否適合吐法值得商榷。事實上,《內經》中所說的「人迎四倍寸口」並非指「關格」的脈象。
而曰吐逆者,特隔食一證耳;曰不得小便者,特癃閉一證耳,其與關格何涉?關格一證在《內經》本以人迎察六腑之陽,寸口察五臟之陰,人迎盛至四倍以上,此陽明經孤陽獨見,水不濟火也,故曰格陽,格陽者陰格於陽也。氣口盛至四倍以上,此太陽經元陰無主,氣不歸精也,故曰關陰,關陰者陽關於陰也。
若人迎、寸口俱盛至四倍以上,且大且數,此其陽氣不藏,故陰中無陽,陰氣不升,故陽中無陰,陰陽相離,故名關格也。要之有是脈即有是證,有是證即有是脈,本不應單言脈,單言證。《脈度篇》所云:「陰氣太盛,則陽氣不能榮也,故曰關;陽氣太盛,則陰氣不能榮也,故曰格;陰陽俱盛,不能相榮,故曰關格。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」。
白話文:
吐逆只是食物積滯的一種症狀,不能小便只是膀胱閉塞的一種症狀,跟關格症毫無關係。關格症的病機,根據《內經》,應觀察人迎脈診斷六腑陽氣,寸口脈診斷五臟陰氣。如果人迎脈強盛,超過正常脈象四倍以上,說明陽明經陽氣過盛,水氣不足以滋潤陽氣,因此稱為格陽,也就是陰氣被陽氣所阻礙。如果寸口脈強盛,超過正常脈象四倍以上,說明太陽經陰氣失控,氣機不能歸於精氣,因此稱為關陰,也就是陽氣被陰氣所阻礙。
如果人迎脈和寸口脈都強盛,超過正常脈象四倍以上,脈象又大又快,表示陽氣無法藏於陰中,因此陰中無陽,陰氣也無法升於陽中,因此陽中無陰,陰陽分離,所以稱為關格症。總之,脈象和症狀互為表裡,不能單獨論述脈象或症狀。《脈度篇》說:「陰氣過盛,陽氣便無法滋養,所以稱為關;陽氣過盛,陰氣便無法滋養,所以稱為格;陰陽都過盛,互相不能滋養,所以稱為關格。關格症如果不及时治疗,会导致患者提前离世。」
何嘗非舉脈證,而兼言之耶。若以脈言,則如前之四倍者是也;若以證言,則又有陰陽俱盛者,以陽病極於陽分,而陰病極於陰分也。凡陽盛於陽者,似乎當瀉;而陰分見陰,又不可瀉陰,極於陰者,似乎當補,而陽分見陽,又不可補,此證乃陽自陽而陽中無陰,陰自陰而陰中無陽,補之不可,瀉之不能,有死而已,故曰關格者,不得盡期而死也,脈耶病耶自可不言而喻矣。
又問曰:膀胱有上口而無下口乎?抑有下口而無上口乎?
答曰:膀胱有下口而無上口也,營衛生會篇云:「下焦者,別迴腸,注於膀胱而滲入焉」。《難經·三十一難》云:下焦者,當膀胱之上口,主分別清濁。後人因此一言遂謂膀胱有上口。
白話文:
這其實是結合脈象和症狀來診斷,只是在說明時有所側重。若只從脈象來看,就像前面提到的四倍脈一樣;若從症狀來看,則有陰陽俱盛的狀況,也就是陽性疾病嚴重到陽氣部位,陰性疾病嚴重到陰氣部位。一般來說,陽氣過盛在陽氣部位,似乎應該瀉去;但陰氣部位出現陰虛,又不能瀉去陰氣,陰氣過盛在陰氣部位,似乎應該補益;但陽氣部位出現陽虛,又不能補益。這種情況,是陽氣過盛到陽氣部位卻沒有陰氣,陰氣過盛到陰氣部位卻沒有陽氣,補益不行,瀉去也不行,只能等死。因此說關格者,無法盡其天年而死,是脈象問題還是疾病問題,自然不言而喻了。
又有人問:膀胱有上口而沒有下口嗎?還是有下口而沒有上口呢?
回答:膀胱有下口而沒有上口。 《營衛生會篇》說:「下焦者,是別迴腸,注入膀胱並滲入。」《難經·三十一難》說:「下焦者,位於膀胱上口,主宰分辨清濁。」 後人因此一句話就認為膀胱有上口。
經云下焦別迴腸,注於膀胱者,言人飲食之水,由三焦而下膀胱,謂水穀並居胃中,傳化於小腸,當臍上一寸之水分穴處,糟粕由此別行於迴腸,從後而出,津液由此別滲於膀胱,從前而出也。人但知膀胱主溺,不知人飲食之水無不入於膀胱,水入膀胱化氣上行則為津液,其所剩餘質,乃下出而為溺,故曰滲入膀胱,但膀胱只有下口,並無上口,故不云注入而云滲入。《難經》所言上口者,以滲入之處為言,非謂真有口也,如果有口,則經不云滲入矣。
後人不明經文之義,誤解《難經》上口之言,遂謂膀胱有上口,實為《難經》所誤也。
王廣蔭問曰:夫百病皆自腑入臟,則先治其腑可也。惟咳病則有自臟入腑者,而先治其臟可也。由此觀之,凡醫各病,治臟腑足矣,而十二經之穴何與焉,且治十二經之穴而藥物亦不能至其分肉筋骨之間,非砭石之刺其穴者可比,十二經之穴有何用乎?
白話文:
經典記載,下焦(指小腸、膀胱、大腸)分出迴腸,流注於膀胱,意思是人飲食中的水,經過三焦(指上焦、中焦、下焦)而下達膀胱。水穀在胃中共同消化,傳化到小腸,在臍上一寸的“水分穴”處,糟粕從這裡分流到迴腸,由後方排出;津液從這裡分流滲入膀胱,由前方排出。人們只知道膀胱主宰排泄,卻不知道人所吃的食物中的水分都會進入膀胱,水進入膀胱後化氣上行就成為津液,剩下的殘渣則向下排出成為尿液,所以說滲入膀胱。但膀胱只有下口,沒有上口,所以不說注入而說滲入。《難經》所說的“上口”,是指滲入的地方,不是說真的有口,如果有口,經文中就不會說滲入了。
後人不明經文的意思,誤解了《難經》關於“上口”的說法,便認為膀胱有上口,其實是誤解了《難經》的本意。
王廣蔭問道:一般來說,百病都從腑部進入臟器,所以先治療腑部就可以了。只有咳嗽病是從臟器進入腑部的,所以先治療臟器就可以了。由此可見,治療各種疾病,治療臟腑就足夠了,那十二經絡的穴位有什麼用呢?而且治療十二經絡的穴位,藥物也不能到達分肉筋骨之間,不像砭石能刺入穴位,十二經絡的穴位有什麼用呢?
答曰:經雲精氣之循經而行者為營氣,又曰營衛相將而行,則榮中有衛,然則十二經脈者,所以行營衛也。穴道者所以知經脈之根結支別也,不能知穴道,安能知經脈?不能知經脈,安能知營衛之行?不能知營衛之行,安能知臟腑之病?經脈為臟腑之大經隧,五臟六腑皆屬焉。
子欲舍經脈而治臟腑,是為捨本逐末,況《素問·皮部論》曰:「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,邪中之則腠理開,開則入客於絡脈,留而不去,傳入於經,留而不去,傳入於腑,廩於腸胃。」而舍於腑臟,「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也」。是蓋言病不早治,愈久愈深,必致不救,豈可待其至臟腑而治乎?
白話文:
答曰: 古籍記載,精氣沿著經脈運行稱為營氣,又說營氣和衛氣相互配合運行,因此在營氣中就有衛氣。所以,十二經脈是營氣和衛氣運行的通道。穴道是認識經脈的根、結、支、別所在,若不能了解穴道,又怎能了解經脈?若不能了解經脈,又怎能了解營氣和衛氣的運行?若不能了解營氣和衛氣的運行,又怎能了解臟腑的病變?經脈是臟腑之間的巨大通道,五臟六腑都與之相關。
子欲舍經脈而治臟腑,是為捨本逐末。 況且《素問·皮部論》中說:「疾病剛開始發生時,一定先從皮膚毛髮開始,邪氣侵入時,腠理就會開合,開合就會進入絡脈,停留不去,就會傳入經脈,停留不去,就會傳入臟腑,積聚在腸胃。」而捨棄臟腑,「所以皮膚有分部,不加注意就會生出大病。」這段話的意思是,如果疾病不早點治療,時間越久,病根就越深,最終就會無法救治。怎麼能等到病變深入臟腑才治療呢?
余偉問曰:《醫綱》云,右腎主命門,一說兩腎中間主命門。陳修園曰:凡稱門者,皆指出入之處也。命門者,男女交會之際,男施由此門而出,女受由此門而入,及胎由此門而生。張隱菴曰:《內經》止曰腎,原無命門之名,說兩腎中間主命門者,不經之語也,不知實有,實無,實居何處?
答曰:《靈》、《素》兩經並無命門之說,雖《靈樞·根結衛氣》、《素問·陰陽離合》等篇云:太陽根結於至陰,結於命門者目也,此蓋指足太陽經之睛明穴而言,非指此也,因睛明所夾之處為腦心乃至命之處,故以此為名耳。此外,並無兩腎間及右腎為命門之說,惟《難經·三十六難》云:「腎兩者,非皆腎也,其左者為腎,右者為命門。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,元氣之所繫也,男子以藏精,女子以系胞」。
白話文:
餘偉問道:《醫綱》中提到,右腎主命門,有時也被認為是兩個腎臟之間的部位主導命門。陳修園表示,凡是被稱為門的地方,都是指出入的通道。命門指的是男女交合的時刻,男性精液從這門出去,女性則由這門接受,並且胎兒也是通過這門誕生。張隱菴則指出,《內經》只提到了腎,並沒有命門這個名稱,認為在兩個腎臟之間存在命門的說法是無根據的,不清楚實際是否存在,以及實際位於哪個位置。
回答是:《靈》和《素》兩部經典並沒有命門的概念,雖然《靈樞·根結衛氣》、《素問·陰陽離合》等篇章中提到,太陽經脈的根結在至陰穴,結於命門的眼,這裡指的是腳太陽經的睛明穴,而非指命門。因為睛明周圍的位置與腦、心等生命核心相關,所以以此命名。除此之外,並無提到兩個腎臟之間或右腎是命門的說法。只有《難經·三十六難》中提到,「兩個腎,並不是真正的腎,其中左邊的是腎,而右邊的是命門。命門是諸多神經精靈寄存的地方,也是元氣的連結點,對於男性來說是藏精之所,對女性來說是連接子宮的通道」。
王叔和因之,張隱菴非之,後世莫衷一是。夫以命門為男子藏精,女子系胞則可,以右腎為命門則不可,誠如其言,試問右腎藏精,左腎藏何物乎?又《難經·三十九難》云:命門氣與腎相通。謂氣與腎相通則可,謂右腎為門則不可,夫腎具水火,中系屬命門,故督脈經外俞命門一穴,在十四椎之間是命門,與腎原非兩物也。
《黃庭經》云:上有黃庭下關元,後有幽門前命門,又曰閉塞命門似玉都,然則命門為藏精之所無疑矣。又曰:丹田之中精氣微,玉房之中神門戶。梁邱子注曰:男以藏精,女以約血,故曰門戶,又曰關元之中,男子藏精之所。陽元子曰:命門者,下丹田精氣飛出之處也。是皆醫家所未言,而道家言之,實足為此發明者也。
白話文:
王叔和認為命門是藏精的地方,張隱菴則不認同,後世醫家也莫衷一是。如果說命門是男子藏精、女子繫胞的地方,那麼將右腎稱為命門就說不通了。試問,如果右腎藏精,那麼左腎又藏什麼呢?再者,《難經》中說命門之氣與腎氣相通,意思是氣與腎氣相通,而不是說右腎就是命門。腎臟具有水火之性,中心與命門相連,因此督脈經外俞命門穴位於第十四椎之間,它與腎臟本就不是兩個東西。
《黃庭經》中說:「上有黃庭下關元,後有幽門前命門」,又說「閉塞命門似玉都」,由此可見,命門確實是藏精的地方。此外,經書中還說:「丹田之中精氣微,玉房之中神門戶。」梁邱子註解說:「男子以藏精,女子以約血,故曰門戶。」又說「關元之中,男子藏精之所。」陽元子也說:「命門者,下丹田精氣飛出之處也。」這些都是醫家未曾言及,而道家所言,足以對命門的理解提供更多闡釋。
《脈經》云:腎與膀胱合為一腑,合於下焦,在關元之後,又曰:腎名胞門子戶,夫所謂子戶者,即子宮也,即玉房之中也。凡男精女血皆存乎此,子由是而生,故曰子宮者,實由男女之通稱也。道家名之曰丹田,以先天真一之氣藏乎此也;醫家名之曰血室,以任沖之脈盛於此,則天癸如期也。由是觀之,惟陳氏所云近是,要之腎與命門實非兩物。
道家煉丹曰「坎中離」坎即腎;命門者,一點真陽即坎中之離也。廣言之則命門者,子宮之門戶,子宮者腎臟藏精之腑也。腎為北方之水,所以蓄坎中之真陽而司北門之鎖鑰,而其所以為鎖鑰者,正賴命門之閉固,此命門與腎本同一氣,而為先後天立命之門戶也;約言之,則腎即命門,命門即腎耳。
白話文:
《脈經》中記載,腎和膀胱共同組成一個臟腑,屬於下焦,位於關元穴之後。腎又稱胞門子戶,子戶指的是子宮,也就是玉房。男女的精血都儲存在這裡,孩子由此而生,所以子宮是男女共有的稱呼。道家稱之為丹田,因為先天的真氣都儲存在這裡;醫家稱之為血室,因為任脈和沖脈在此處旺盛,因此女性的月經也能準時來潮。由此可知,陳氏的說法比較接近事實,總之,腎和命門其實並非兩樣東西。
道家煉丹時說「坎中離」,坎指的是腎,命門則是真陽之氣,也就是坎中之離。廣泛來說,命門就是子宮的門戶,子宮是腎臟藏精的臟腑。腎為北方之水,因此能儲藏坎中之真陽,並掌管北門的鎖鑰,而它之所以能成為鎖鑰,正是因為命門的緊閉,所以命門和腎原本就是同一氣,是先後天立命之門戶。簡單來說,腎就是命門,命門就是腎。
諸家拘於形,泥於跡,或以左右分水火,或謂兩水中夾一火,沾沾於形跡,皆拘執不化之見也。
又問曰:經云,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。又云,手厥陰經主心包絡。高士宗云,膻中者即心包絡也,此說是同一物也。《醫綱》云,心包絡是心上之黃脂,而別為一經與上焦相表裡,膻中者即胸中膈膜之上,心肺之旁空處也,此說不同,敢間孰是?
答曰:二說本非兩歧也。但膻中二字,當分讀,不當連讀,膻一物,膻之中又一物也。心包一臟,《難經》言其無形,滑伯仁曰:有形在心下,橫膜之上,豎膜之下,其與橫膜相黏,而黃脂裹者心也,脂漫之外,有細筋膜如絲,與心肺相連者,心包絡也。然則心包在膈膜之上,心肺之旁空處也明矣。
白話文:
許多醫家過於拘泥於形狀,執著於表象,有的以左右來區分水火,有的認為兩水之間夾著一火,他們只關注於外在的形狀,執著於不變的觀點,都是不開化的見解。
又有人問道:經書上說,膻中是臣使之官,喜怒哀樂從這裡產生。又說,手厥陰經主宰心包絡。高士宗說,膻中就是心包絡,這兩種說法是指同一事物。而《醫綱》則說,心包絡是心臟表面的一層黃脂,它獨立成為一條經脈,與上焦相互表裡;膻中指的是胸腔隔膜之上,心肺旁邊的空處,這兩種說法不同,請問哪個正確?
我回答說:這兩種說法並非截然相反。但「膻中」兩個字應該分開讀,不應該連在一起讀。膻是一種東西,膻中又是另一種東西。心臟是一個臟器,《難經》說它沒有形狀,滑伯仁說:它是有形狀的,位於心臟下方,橫隔膜之上,豎隔膜之下,它與橫隔膜相黏,被黃脂包裹著,這就是心臟。黃脂的外面有一層細密的筋膜,像絲線一樣,與心肺相連,這就是心包絡。所以,心包絡位於膈膜之上,心肺旁邊的空處,這一點是明確的。
又按《靈蘭秘典論》有十二官,獨少心包一官,而多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一節。今考心包臟居膈上,經始胸中,正值膻中之所,位居相火,代群行事,實臣使也。然則心肺旁空處,即膈上之心包絡也明矣。要之,膻即胸前膈膜,周迴連著脅脊,以遮濁氣,膈膜名膻,而居膻之中者,即是心包絡。
膈乃上焦,專遮濁氣,心包絡則相心布令,居於膻膈之中,故名膻中,屬相火,又主血,以血濟火,則相和而不烈,故主喜樂;心憂者,包絡之火不宣也。心過喜者,心包之火太盛也。西醫謂心上半有夾脂裹之,即心包絡也,但西醫只知包絡之形,不知包絡所司何事耳。
白話文:
《靈蘭秘典論》提到人體有十二官,唯獨缺少心包一官,卻多了一個膻中,這個膻中是臣使之官,負責掌管喜樂情緒。經考證,心包臟位於膈膜之上,經脈起於胸中,正好是膻中所在之處,位置靠近相火,代行群臟之責,實為臣使之官。因此,心肺之間的空處,也就是膈膜之上的心包絡。簡單來說,膻就是胸前的膈膜,環繞著肋骨和脊椎,用來遮蔽濁氣,膈膜叫做膻,而位於膻中者,就是心包絡。
膈膜屬於上焦,專門阻擋濁氣,而心包絡則輔助心臟,傳達指令,位於膻膈之間,故名膻中,屬於相火,又主掌血液,以血滋養相火,使之和諧而不熾烈,因此主掌喜樂情緒。心憂者,是因為心包絡的相火不暢通;心過喜者,則是心包絡的相火過於旺盛。西醫認為心臟上半部有脂肪包裹,這便是心包絡,但西醫只知道心包絡的形狀,卻不清楚心包絡的功能。
又問曰:人身之臟形,乃肺居最高,為五臟之華蓋,下之心,次下之脾,次下之肝,次下之腎,此皆剖諸獸之腹觀之明,然《難經·五難》,以輕手浮而候心肺之脈,重按以候肝腎之脈,脾脈不輕不重,以中候之,後人皆宗其法,此謂心肺居高,脾居中州,肝腎直下之義,而《內經·刺禁篇》曰:肝生於左,肺生於右,此非肝肺相平乎?《醫綱》云:肝附於脊之第九椎,脾附於脊之第十一椎,此非脾居肝之下乎?臟腑乃一定之部位,論者何相反耶?
答曰:肺居最高,心次之,脾又次之,肝又次之,腎又次之,此五臟一定不易之部位也。診脈之分部,左右上下,蓋從其氣化而分,非以形而分也,至於刺禁篇所謂肝生於左,肺生於右者,子特未知一「生」字之義耳。
白話文:
有人問道:人體五臟的排列,肺位於最高,是五臟的華蓋,接著是心,然後是脾,再往下是肝,最後是腎。這些都是從解剖動物的腹部觀察得來的。但《難經·五難》卻說,用輕柔的手法浮按可以診察心肺的脈搏,用重按的手法可以診察肝腎的脈搏,而脾的脈搏則不輕不重,用中按的手法診察。後世醫家都遵循這個方法,這說明心肺位於高處,脾位於中州,肝腎位於下方。然而,《內經·刺禁篇》又說:肝生於左,肺生於右,這不是說明肝肺位於同一水平嗎?《醫綱》也說:肝附著於脊椎的第九節,脾附著於脊椎的第十一節,這不是說明脾位於肝下方嗎?臟腑的位置應該是固定的,這些論述為什麼互相矛盾呢?
回答說:肺位於最高,心次之,脾又次之,肝又次之,腎又次之,這是五臟固定的位置,不會改變。診脈的部位,左右上下,都是根據氣化的方向來劃分的,而不是根據形狀來劃分的。至於《刺禁篇》所說的「肝生於左,肺生於右」,你只是不知道「生」字的含義而已。
滑伯仁注,肝生於左句,曰肝之為臟,其治在左,其臟在右脅、右腎之前,並胃著脊之第九椎,經所謂生於左者,蓋言肝所生之氣在左,非肝之部位在左也,肺生於右亦同,不然何以不曰居於右,而曰生於右,不曰居於左,而曰生於左乎?故曰診脈分部左右,亦從其氣化而分耳,肺著脊之第三椎,肝著脊之第九椎,脊居背中央,是著脊之肺肝亦居中矣。
部位固分高下,不分左右也,至於脾附第十一椎,子以為脾低於肝,子實未知「附」字之義耳,附者,系所系之處也。肝系甚長,上連心包絡,故稱厥陰經,繫著脊處,則為肝俞穴,系循腔子一片遮盡,是為膈膜,肝系下行,前連腹中統膜,而後連腎係為肝之根,通身之膜,內連外裹,包肉生筋,皆從肝系而發。脾長只五寸,以附九椎之肝,與附十一椎之脾較,明明脾在上,肝在下也。
白話文:
古籍中提到肝臟位於左側,指的是肝氣的運行方向在左側,而非肝臟本身的位置。肺臟亦同,其氣化方向在右側。所以,診脈時分左右,是根據氣化方向來區分的。肺臟位於脊柱第三椎,肝臟位於脊柱第九椎,脊椎位於背部中央,因此肺、肝都位於身體的中部。
書中提到脾臟附著在第十一椎,有些人認為脾臟比肝臟低,其實他們誤解了「附」字的意思。附指的是連接,肝臟的連接部位很長,向上連接心包絡,所以稱為厥陰經,連接到脊椎的部位稱為肝俞穴。肝臟的連接部位向下延伸,向前連接腹部的統膜,向後連接腎臟,這是肝臟的根部。全身的膜,內外包裹,包裹肌肉,生成筋骨,都源於肝臟的連接部位。脾臟只有五寸長,附著在第九椎的肝臟上,與附著在第十一椎的脾臟相比,顯然脾臟在肝臟上方。
又問曰:製藥之法者或助其力,或去其力耳。天地生成之氣味性質,人不能變也,如黃耆色黃味甘,本補脾氣,輕入肌肉,或蜜炙之助其補中之力,而去其入肌之力。大黃直攻卞之品,走而不守,或制之則性緩,以去猛烈之力。黃柏味苦大寒,其質似精,本入腎,或鹽炒之,以助其力速下也。
乾薑味辛大熱,炮熟以助熱力,去其耗散之力。半夏法制以去其毒。附子泡淡,去燥烈之力。其餘製法或取其相須,相使,以入他經,皆此義耳。豈有熟者補,生者瀉,熟者溫,生者涼乎?柯琴注四生丸下云:「凡草木之性,生者涼,熟之則溫,熟者補而生者瀉。」其謬乎否乎?
白話文:
製作藥物的技巧,有些是為了增強藥效,有些則是為了減弱藥效。天地生成之物,其氣味性質是無法改變的,就像黃耆顏色黃,味道甘甜,本性是補脾氣,輕微地進入肌肉,用蜂蜜炙烤它,就能增強它補中的力量,而減少它進入肌肉的力量。大黃是直攻腸道的藥物,性烈而難守,用藥物制它,就能減弱其猛烈的力量。黃柏味道苦,性寒,質地精純,本性是入腎,用鹽炒它,就能增強它快速下行的力量。
乾薑味道辛辣,性溫,用火炮製它,就能增強其溫熱之力,減弱它耗散的力量。半夏需要經過法制,才能去除其毒性。附子用淡水浸泡,就能減弱其燥烈的力量。其他的製作方法,大多是為了使其互相配合,互相利用,以達到入其他經絡的目的,都是這個道理。難道真的有熟藥補、生藥瀉,熟藥溫、生藥涼的說法嗎?柯琴在四生丸注釋中寫道:「凡草木之性,生者涼,熟之則溫,熟者補而生者瀉。」這句話是否錯誤呢?
答曰:雷公炮製之法或助其補力,或緩其猛性,或助其速性,或去其烈性,或助其熱力,或去其毒性,或引歸他經,各有不同,原不能概指為草木之性,生者涼瀉,熟者溫補也。柯氏之言固不足為訓,然亦未嘗無是者,亦不得盡指為謬也。即如地黃一物,鮮用大寒,胃弱者宜酌,生用則涼,清胃、導赤等散,皆用以涼血、養陰、退陽、瀉火。
熟用則微溫而大補,六味、八味等丸,皆用以補腎而助君相之火,此固明明生涼瀉而熟溫補者也。要之,古人之言有非有是,學者當擇善而從,不得因一非而疑其百非,因一是而信其盡是也,此又不可不辨耳。
朱慶熙問曰:《靈樞·經脈篇》曰心包絡與上焦為表裡,《醫綱》中又云心包絡獨與三焦為表裡,生不知究與三焦為表裡,抑與上焦為表裡?張介賓曰三焦獨大,諸臟無與匹者,又曰孤府。乞夫子明以教我。
白話文:
雷公炮製藥材的方法,各有不同的目的,像是增加藥效、減緩藥性、加快藥效、去除藥性中的烈性、增強藥性中的熱力、去除藥性中的毒性,或是將藥性引導至其他經絡等等。這些方法不能一概而論,不能簡單地說生藥就是涼性瀉火,熟藥就是溫性補氣。柯氏的說法固然不足為信,但也不是完全錯誤,也不能完全否定。就拿地黃來說,生地黃性寒,脾胃虛弱的人要適量服用,生地黃可以清胃降火,用於涼血、養陰、退陽、瀉火等功效的方劑。熟地黃性溫,可以補腎,用於六味丸、八味丸等補腎的方劑。這就是生藥涼性瀉火,熟藥溫性補氣的明顯例子。
總之,古人的話語,有對有錯,學習的人應該要選擇正確的內容,不能因為一個錯誤就否定所有,也不能因為一個正確就全盤接受。這點也要注意分辨。
朱慶熙問道:《靈樞·經脈篇》提到心包絡與上焦為表裡,《醫綱》中又說心包絡獨與三焦為表裡,我搞不清楚心包絡到底是與三焦為表裡,還是與上焦為表裡?張介賓說三焦獨大,其他臟器都無法與之匹敵,又說三焦是孤府。請老師您為我解答。
答曰:《靈樞·邪客篇》云,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,邪勿能容,故諸邪在心者,皆在心包絡,包絡者少陰,君主之護衛也。虞天民云,三焦者,指腔子而言,包羅五臟六腑之外,五臟六腑之總司也。
至其相為表裡,則三焦為臟腑之外衛,心包絡為君主之外衛,猶之帝闕重城,故皆屬陽,皆稱相火,而其脈絡原自相通,允為表裡,故《靈樞·經脈篇》云,心主手厥陰之脈出屬心包絡,下膈、歷絡三焦手少陽之脈,散絡心包合心主。《素問·血氣形志篇》云,手少陽與心主為表裡。
《難經·二十五難》云,心主與三焦為表裡。經言皆可為證,自無辨之餘地矣。至於張介賓所謂三焦獨大,諸臟無與匹而又曰孤府者,說非無據,實皆本於經,按《中藏經》云,三焦者,人之三元之氣也。總令五臟六腑營衛經絡,內外左右上下之氣,三焦通,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,其於周身灌體,和內調外,營左養右,導上宣下,莫大於此,故曰獨大無與匹。《靈樞·本輸篇》云,三焦者,決瀆之腑,水道出焉,屬膀胱,是孤之府也,故又曰孤府。
白話文:
回答如下:
《靈樞·邪客篇》提到,心是五臟六腑的主要中心,邪氣無法侵入,因此所有在心的邪氣都聚集在心包絡中,心包絡是屬於少陰系統,是保護君主的屏障。虞天民指出,三焦指的是腹部,它包含了五臟六腑之外的部分,並且統管著五臟六腑。
至於三焦與心包絡的關係,三焦像是臟腑的外衛,心包絡是君主的外衛,如同帝王的宮殿和防禦城牆,因此都屬於陽性,都被稱為相火。他們的脈絡原本就相互連通,可以互相影響,因此在《靈樞·經脈篇》中有提到,心主的手厥陰之脈出於心包絡,往下穿膈膜,經過三焦的手少陽之脈,分散在心包絡中,與心主相連。《素問·血氣形志篇》也有提到,手少陽與心主之間有表裡的關係。
《難經·二十五難》中也有提到心主與三焦之間的表裡關係。這些經典的記載都清楚表明瞭這種關係,沒有任何疑問。至於張介賓所說的三焦獨大的論點,以及他稱之為孤府,這並不是無根據的,事實上都是出自經典的記載。《中藏經》提到,三焦是人的三元之氣,統管著五臟六腑的營衛經絡,以及身體內外、上下、左右的氣息。當三焦暢通時,身體內外、上下、左右都能暢通無阻,對於全身的運作、調節內部、養生保健、引導上部、宣洩下部,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,所以說它是獨大的存在。在《靈樞·本輸篇》中也有提到,三焦是決瀆之府,是水道流經的地方,與膀胱相屬,因此又被稱為孤府。
又問曰:肝之形如葉有七,左三而右四,並居於左,今西醫言肝葉只四,而居於右,又曰居中,果在左,在右,在中乎?其數又若何?
答曰:按《難經·四十二難》云,肝葉左三葉,右四葉,凡七葉,又按《難經·四十一難》云,肝獨二葉。楊氏注云,肝者據大葉而言之,則是二葉,若據小葉而言之則多葉矣。按肝形,其大葉卻是二葉,而葉之下部分各分叉又為二,此中醫之所謂二,西醫之所謂四者,殆指此耳。
至於所居部位,西醫曰肝在於右,中醫刺禁論曰,肝生於左,滑氏注云,肝之為臟其治在左,其臟在右脅右腎之前,並胃著脊之第九椎,然則肝明明在右,中醫早已言矣。刺禁論注,所謂生於左者,言所生之氣應於左,故所治亦當在左耳,不然何以不曰居於左而曰生於左乎?至於居中之說,尤不待辨。心在肺之下,膈之上,不偏左右而居中,此因盡人皆知也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肝臟的形狀像葉子,有七葉,左邊三葉,右邊四葉,都在左邊。現在西醫說肝臟只有四葉,而且在右邊,還說在中間,到底肝臟是在左邊、右邊,還是中間呢?肝臟的葉子數量又是多少呢?
回答:根據《難經·四十二難》記載,肝臟左邊有三葉,右邊有四葉,總共七葉。再根據《難經·四十一難》記載,肝臟只有一對。楊氏註釋說,肝臟指的是大葉,因此只有一對。如果指的是小葉,那就有很多葉了。
觀察肝臟的形狀,它確實只有一對大葉,但每個大葉下方又分叉成兩小葉,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兩葉,西醫所說的四葉,應該是指這個。
至於肝臟的位置,西醫說肝臟在右邊,而中醫的《刺禁論》說肝臟生於左邊。滑氏註釋說,肝臟的運作在左邊,而肝臟本身在右脅、右腎的前方,靠近胃部,在脊椎第九節的位置。所以肝臟明明在右邊,中醫早就說了。
《刺禁論》的註釋中說「生於左」,是指肝臟所生的氣息應於左邊,因此運作也應該在左邊。否則為什麼不說「居於左」,而說「生於左」呢?至於肝臟位於中間的說法,更不需要辯解。心臟位於肺臟下方、膈膜上方,不偏左也不偏右,就在中間,這是人人都知道的。
然《素問·陰陽離合論》云:廣明之下名曰太陰,廣明者心太陰者脾也,太陰之前名曰陽明,陽明者胃也。太衝之地名曰少陰,太衝者衝脈也,少陰者腎也,少陰之上名曰太陽,太陽者膀胱也。少陰之前名曰厥陰,腎前之上,肝之位也。然則廣明居南方之正,太衝居北方之正,其餘者只言上下前後,而不言左右,是可知皆居於中也。所謂在右脅右腎之前者,指肝以下部分而言也。
所謂並胃著脊之第九椎者,指肝之上部分所繫之處而言也,脊居背之中央,則肝實繫於中而偏於右上部分,居中下部分偏右耳。要之,肝臟所靠脊,前連膈上半,在膈下實不在左,所謂左者,不過應東方震木,而氣在左耳,故診脈分部左右,亦應其氣化而分,非以形而分也。
白話文:
《素問·陰陽離合論》中提到,心為太陰,脾為廣明;胃為陽明,脾為太陰。衝脈為太衝,腎為少陰;膀胱為太陽,腎為少陰。肝為厥陰,位於腎前之上。由此可知,廣明位於南方正中,太衝位於北方正中,而其他部位僅提及上下前後,未言左右,可知皆位於身體正中。所謂「右脅右腎之前」是指肝臟下半部,而「並胃著脊之第九椎」是指肝臟上半部與脊柱的連接處。脊柱居背部中央,故肝臟實際上位於身體正中偏右上方,而下半部則偏右。總之,肝臟靠脊柱,上連膈膜上半部分,下則不在左側。所謂「左側」,只是應合東方震木之氣,而氣息偏於左側,故診脈分左右部位,也是應合氣息變化而分,并非以形狀而分。
王士斌問曰:勞風病在肺下,乃足少陰腎經受病,與傷寒一日太陽表病迥不相同,何病理學教師云:二症皆是足太陽膀胱表病,生不明奧義,祈夫子明以教我。
名曰:《素問·評熱病論》云,勞風發在肺下,勞風者因勞傷風也,肺下者,在內則胸膈之間,在外則四椎五椎之間也,風受於外,則病因在內。王太僕云,勞謂腎勞也,腎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,故腎勞風生上居肺下也,腎與膀胱為一合。又《素問·熱論》篇云,傷寒一日巨陽受之,巨陽者足太陽也,為三陽之表,而脈連風府,凡病傷寒者多從太陽始,故傷寒一日,太陽表病與勞風同為太陽表病也。
白話文:
王士斌问道:“劳风病在肺下,乃足少阴肾经受病,与伤寒一日太阳表病迥不相同,为何病理学老师说二症皆是足太阳膀胱表病?学生不明白其中的奥义,恳请夫子明明白白地教我。”
老师说: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中记载,劳风发病于肺下,劳风是指因劳累而感受风邪所致,肺下,在内则指胸膈之间,在外则指第四、五椎之间。风邪从外侵入,则病因在于内。王太僕说,劳是指肾劳,肾经从肾上贯穿肝膈进入肺中,所以肾劳则风邪上行而居于肺下,肾与膀胱相连为一体。
又《素问·热论》篇中记载,伤寒一日巨阳受邪,巨阳是指足太阳,为三阳之表,其经脉连通风府穴,凡是患伤寒者大多从太阳经开始,所以伤寒一日,太阳表病与劳风同为太阳表病。
又問曰:西醫謂人之知覺在腦,中醫謂人之知覺在心孰非孰是。
答曰:皆是也,西醫謂腦筋主知覺運動,大腦在前小腦在後,中為中腦,有裂有回,分歧疊積,耳目口鼻皆通於腦,腦經分布又散行於臟腑肢體,凡知覺運動,皆腦司之也。至於腦汁是何物所生,西醫不知,而中醫則知,為腎所生也。蓋腎精生髓,由脊上行,以入於腦,是為髓海,在頭者名腦,在眾骨中者名髓,《內經》蓋分為二,故云髓會、絕骨,而後人與骨、脈、膽、胞合為六者,則亦分為二而言之也。故西醫治腦無的藥,而中醫則知臟腑經脈,皆交於腦,源流出入,治源,即所以治流耳。
白話文:
有人問道,西醫認為人的知覺在腦,中醫認為人的知覺在心,哪個說法正確?
回答說,兩種說法都正確。西醫認為腦部控制知覺和運動,大腦在前、小腦在後、中間是中腦,有溝回分隔,結構複雜,耳目口鼻都與腦相連,腦部的神經也分布到臟腑和四肢,所有的知覺和運動都由腦部負責。至於腦液是由什麼產生的,西醫不清楚,而中醫知道,是由腎臟產生的。因為腎精生髓,由脊椎向上行,進入腦部,成為髓海,在頭部稱為腦,在骨骼中稱為髓,《內經》將它們分為兩部分,所以說「髓會」、「絕骨」。後人將骨、脈、膽、胞與髓合為六者,也分為兩部分來描述。所以西醫治療腦部疾病沒有特定的藥物,而中醫則了解臟腑經脈都與腦部相連,源流相通,治其根源,就能治療其病症。
中醫云,人之有知覺,神主之也,神乃生於腎中之精氣,而上歸干心,腎為陰精,內含陽精,外護心臟之火,所以光明朗潤,而能燭物。蓋神即心火,得腎陰濟之而心中湛然,神明出焉。故曰心藏神,所以心血不足,則神煩,心火不足則神怯,風疾入心,則神昏也。腎生精,精生髓,精髓充足,而伎巧出焉。
腦為髓之海,諸髓皆屬於腦,故腎生精化為髓,而遍身之髓皆上連於腦,凡事物之來,必先經耳目,經目入腦,經耳入腦,腦中之髓即將事物記之,久而不失,心一思之,而腦中之事物立現。蓋心火陽光,猶攝影之鏡也,腦髓陰汁,猶留影之藥也,先照於陽,而影附於陰,故中醫云,髓為月魄,心如日光,相照為明,而神其用者也。西醫云,腦前筋主知覺,腦後筋主運動,又曰,腦筋有通於心者,此皆辭異而旨同者也。
白話文:
中醫認為,人之所以有知覺,是因為有神明。神明源自腎臟的精氣,向上歸於心臟。腎臟是陰精,內含陽精,外在保護心臟的火氣,使人神采奕奕,能洞察事物。神明其實就是心火,得到腎陰的滋養,心神便安定清明,神明由此顯現。因此說心臟藏神,心血不足就會神志煩躁,心火不足則神氣怯弱,風邪入侵心臟則神志昏迷。腎臟生精,精氣生髓,精髓充足,就能展現各種技能。
腦是髓海,全身的髓都匯聚於腦。腎臟生精化為髓,遍布全身的髓都與腦相連。所有事物進入感官,必須先經過耳目,再由目入腦,由耳入腦,腦中的髓就會將這些事物記憶下來,久而久之不會忘記。當心意一想,腦中的事物就會立即顯現。如同心火陽光,猶如攝影的鏡子,腦髓陰汁就像留影的藥劑,先被陽光照射,影像就附著在陰汁上。所以中醫說,髓是月魄,心如日光,互相照耀才能光明,這就是神明的運作方式。西醫認為,腦前筋負責知覺,腦後筋負責運動,並且說腦筋與心臟相通。這些雖然說法不同,但意思都是相似的。
至於西醫謂諸骨中髓與腦中者不同,蓋因解剖時見諸骨中之髓雜有油膜血絲,其形狀與腦髓不同耳,不知腦髓散走諸骨,皆穿膜附筋以入於骨,所以內雜膜油、血絲非真髓有不同也。
呂夢祥問:《靈樞·經水篇》云,地有十二經水,以應十二經脈,考十二經水皆在中國,不及東西洋列邦,查東西洋非無極大之流域,何故獨以中國為定名,若曰中醫則就中國而論,則二十八宿普天同然,若中外之人體質不同,所以有異,則今之西醫行於中國,何以多效?蓋古人不知,寰球之大以中國為天下,故有坐井觀天之說耳,且值此百學競爭,日趨進化之日,又當棄舊謀新,日異月改,否則優勝劣敗,難免於天演界中。
白話文:
西醫認為骨頭裡的髓和腦裡的髓不同,這是因為他們解剖時發現骨頭裡的髓混雜著油膜和血絲,形狀和腦髓不同。他們不知道腦髓其實散佈到所有骨頭中,通過膜和筋穿入骨骼,所以骨髓裡混雜著膜、油和血絲,並不是真正的髓,和腦髓自然不同。
呂夢祥問: 《靈樞·經水篇》說地球上有十二條經水,对应着十二條經脈,但這十二條經水都位於中國,並不包括東西洋的國家。然而東西洋也有廣闊的河流,為何只用中國來命名?如果說這是中醫的說法,只針對中國論述,那麼二十八宿也同樣適用於全世界。如果說中外的人體結構不同,所以存在差異,那麼現在西醫在中國也十分有效,這是為什麼?古人不知道地球很大,以中國為天下,所以才會出現坐井觀天的說法。如今各学科互相競爭,日益進步,我們應該拋棄舊的觀念,不斷探索新事物,不斷變化,否則就會被淘汰,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。
蓋西洋萬事,以新發明為榮,故日以進步;中國萬事以守成規為榮,故日以退步,聞上海中醫學校,業已提倡廢除陰陽五運之說,我校自當急起直追,以仿行之。蒐羅歷代醫書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去之,是否請夫子垂察。
答曰:此蓋爾自坐井觀天,非古人坐井觀天也。夫以黃岐之聖,豈不知寰球之大,國外有國,而僅舉中國一國者,蓋教者舉一隅,望學者能三反耳。故《靈樞·經水篇》論十二經水,下文曰:此一隅之陰陽也,張氏注云,一隅者指中國一國耳。
子見古人之舉一隅而既不能三反,反謂舉一隅者,僅知一隅,不知三隅,試問舉一隅者,坐井觀夭乎?不之反者,坐井觀天乎?至於發明新理,中醫自漢晉唐宋明清以來,名醫輩出,諸家所著各書汗牛充棟,何一非推廣經旨,發明新理,雖未必言皆中理,而醫學之進步推陳出新,何嘗不逐漸進步,若徒慕虛名,不求實踐,欲舍我所長而求人之短,盡棄其所學而學,但留中醫二字之名,則不為並其名而去之,專學西醫之為愈也,何必徒頂此中醫二字之虛銜哉?夫以中醫參考西醫則可(本校亦有西醫參考科),棄中醫之實學而冒中醫之虛銜則不可,且子所謂中醫學校有提倡廢除陰陽五運之說,蒐羅歷代名醫之書,擇善而從,不善而去者,此言尤駭人聽聞,吾試問:子所蒐羅之書為西醫書乎?為中醫書乎?若皆西醫書,則直改為西醫學校可也,何必徒冒此中醫之名;若系中醫書,則中醫歷代名家未有舍陰陽五運而言醫者,子既曰廢除陰陽五運,又曰蒐羅歷代醫書,此言實自相矛盾,至陰陽五運,不知者以為迂遠,知之者以為神明之用,正在於茲也。
白話文:
西方的世界以不斷創新為榮,因此日新月異,不斷進步。中國則以遵循傳統為榮,因此日漸落後。聽說上海中醫學校已經開始提倡廢除陰陽五運之說,我們學校也應該緊追時代步伐,效仿他們。我們應該搜集歷代醫書,取其精華,棄其糟粕,您覺得如何?
對方回答說:這分明是你自己坐井觀天,不是古人坐井觀天。黃岐先生是醫學聖人,他當然知道天下的廣闊,也知道國外有國,但他只提中國,是因為老師只講一個角,希望學生能舉一反三。所以《靈樞·經水篇》論述十二經水,後面接著說:「此一隅之陰陽也。」張仲景注釋說,一隅是指中國。
你看到古人只講一個角,卻不能舉一反三,反倒認為只講一個角的人,只知道一個角,不知道其他角。試問,只講一個角的人,是坐井觀天嗎?不能舉一反三的人,才是坐井觀天吧?至於發明新的理論,中醫從漢朝、晉朝、唐朝、宋朝、明朝到清朝,名醫輩出,各家著作汗牛充棟,哪一本不是推廣經旨,發明新理論?雖然不一定是全部都正確,但醫學的進步推陳出新,不斷向前發展,何嘗不是在進步?如果只追求虛名,不求實踐,想捨棄自己的優勢去追求別人的缺點,放棄自己的學術,只留中醫兩個字的名稱,還不如直接學西醫,為什麼要徒有中醫兩個字的空銜呢?中醫可以參考西醫(我們學校也有西醫參考科),但不能放棄中醫的實學,而只是徒有中醫的虛名。而且你說中醫學校提倡廢除陰陽五運之說,要搜集歷代名醫的著作,取其精華,棄其糟粕,這句話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。請問你搜集的書是西醫的書嗎?還是中醫的書?如果都是西醫的書,那就直接改成西醫學校好了,為什麼要徒有中醫之名?如果是中醫的書,那麼歷代中醫名家沒有哪個是捨棄陰陽五運來講醫的。你既說廢除陰陽五運,又說搜集歷代醫書,這句話本身就自相矛盾。陰陽五運,不知者以為迂遠,知之者以為神明之用,正是在於此。
陰者質、陽者神,神即氣、質即形,五行之運,在天為無形之氣,在地為有象之形,在人為有形有氣,欲察人身之病,形與氣不可偏廢。西醫重解剖,只能驗死屍之形(人死則氣散)不能見生人之氣,中醫知陰陽五運,既能洞察生人之形,又能洞明生人之氣,此中優劣不辨自明,特恐子粗心浮躁,不肯細心研究,徒冒優者之名,泛鶩劣者之賣,則自求舍勝而處敗,吾實為子悲也。
又問曰:陰陽二字中醫之門面話,身半以上為陽,身半以下為陰,表為陽,里為陰,以言乎內,五臟屬陰,六腑屬陽,細繹前言,殊難洞悉底蘊,何以同此軀幹有身半以上為陽,身半以下為陰之別,何以有表為陽,里為陰之別?同居膜原之內,何以有五臟屬陰,六腑屬陽之分,陰陽二字愈沿愈多,甚至各臟分陰陽,各腑又分陰陽,求之真理無可證明,伏望夫子發宏論,一一條分縷析,以釋生疑。
白話文:
中醫認為,陰代表物質、形體,陽代表精神、氣息。精神就是氣,形體就是物質。五行運行的規律,在天上是無形的氣,在地下是有形的物質,在人身上則是兼具形體和氣息。想要了解人體的疾病,就必須同時觀察形體和氣息,不可偏廢一方。西醫重視解剖,只能觀察死人的形體,因為人死後氣息就散了,無法看到生人的氣息。中醫則懂得陰陽五行的運作,能同時觀察生人的形體和氣息,兩者優劣立見。我擔心你急功近利,不肯細心鑽研,只追求表面的優勢,卻忽略了真正的精華,最終只能自食其果。
你問道:「陰陽是中醫的基本概念,說上半身為陽,下半身為陰;表面為陽,內部為陰;五臟屬陰,六腑屬陽。這些說法看似簡單,但實際上很難理解。為什麼同一個身體會有上半身為陽、下半身為陰的區分?為什麼會有表面為陽、內部為陰的區分?為什麼同處於體內,五臟又屬陰,六腑又屬陽?陰陽的概念越來越複雜,甚至每個臟腑都分陰陽,這些理論到底有沒有證據?請你詳細解說,為我解開疑惑。」
答曰:子以陰陽二字為門面話,我以子此言為門外漢,天下惟門外漢不知內容之美富,但於門外徘徊,只看見一門面,故僅知門面而已,若欲執門外漢而告以內容,是猶執盲人而語美景,恐盲人未必能信,然吾終不忍不言,而使子終身徘徊於門外也。
何謂陰陽?陰陽者即《周易》所謂兩儀也,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生八八六十四卦,推而至於一名一物,無一能逃陰陽二字之中,散則為萬殊,合則為一體,此《易》理也。醫理通於《易》理,故醫者不能廢陰陽以言學,但此只可為知者道,不足為門外人言也。
今子既有問吾,且就至淺至顯者言之,姑為盲人引路,至於能入門與否,權在學者自操,我不能強也。子雖不知陰陽,子豈不知明暗乎,一日之間,自朝至暮,明也,自晚至曉暗也,暗即陰,明即陽,此固盡人知之者也。身半以上嚮明,身半以下向暗,表在表面嚮明,里在裡面向暗,五臟屬於里,故向晴,六腑屬於表,故嚮明。
白話文:
答曰: 你把“陰陽”二字當作門面上的字眼,我卻覺得你這話是門外漢的說法。天下只有門外漢不知道內容的精妙與豐富,他們只在門外徘徊,只看見一個門面,所以只懂得門面而已。如果要強執著於門外漢,向他講述內容,就好比要帶領一個盲人欣賞美景,恐怕盲人未必能相信。然而我終究不忍心不說,讓你在門外徘徊終生。
何謂陰陽? 陰陽就是《周易》中所說的“兩儀”。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生八八六十四卦,推而廣之,到了一草一木,沒有一樣能逃脫陰陽二字。散開來就是萬千差別,合起來就歸於一體,這就是《易》理。醫理貫通於《易》理,所以醫生不能捨棄陰陽來談醫學。但這只可對知者言,不足以對門外人說。
如今你既有此問,我就從最淺顯明了的方面說起,姑且當作引導盲人。至於能否入門,全在學者自己掌握,我無法強求。 你雖然不懂陰陽,但你難道不知道明暗嗎?一天之中,從早上到晚上是光明,從晚上到早上是黑暗。黑暗即陰,光明即陽,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。身體以上部位朝向光明,身體以下部位朝向黑暗,表面朝向光明,裡面朝向黑暗。五臟屬於內里,所以朝向陰,六腑屬於外表,所以朝向陽。
《六微旨大論》云:天樞以上天氣主之,天樞以下地氣主之,人身應天地,故人之腰,猶天之樞,腰以上天氣主之,故身半以上為天為陽;腰以下地氣主之,故身半以下為地為陰。肝之腑膽也,故肝與膽相表裡;脾之腑胃也,故脾與胃相表裡;肺之腑大腸也。故肺與大腸相表裡;心之腑小腸也,故心與小腸相表裡;心包絡之腑三焦也,故心包絡與三焦相表裡;腎之腑膀胱也,故腎與膀胱相表裡。六腑皆表也,五臟皆里也,表為陽,里為陰,故六腑皆屬於陽,五臟皆屬於陰。
此乃最淺最顯之道何待細繹,而始知底蘊,何至無真理可證明,此等極淺極顯者之理,子尚不能明曉,若語子以天地之大,萬物之眾,各有陰陽,子有不頸縮舌伸,嚇得汗流夾背乎?故吾不敢驟語子以高深,姑再另用至淺至陋之說,以為引喤,希望子有茅塞頓開之一日,試分條如下。
白話文:
《六微旨大論》裡說:肚臍以上屬於天,由天氣主導;肚臍以下屬於地,由地氣主導。人體要應合天地,所以人的腰部就如同天的樞紐,腰部以上由天氣主導,因此身體上半部屬於天,屬陽;腰部以下由地氣主導,因此身體下半部屬於地,屬陰。肝的腑是膽,所以肝和膽是表裡關係;脾的腑是胃,所以脾和胃是表裡關係;肺的腑是大腸,所以肺和大腸是表裡關係;心的腑是小腸,所以心和小腸是表裡關係;心包絡的腑是三焦,所以心包絡和三焦是表裡關係;腎的腑是膀胱,所以腎和膀胱是表裡關係。六腑都是表,五臟都是裡,表屬陽,裡屬陰,所以六腑都屬於陽,五臟都屬於陰。
這些道理最淺顯易懂,何必細細推敲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呢?怎麼會說沒有真理可以證明呢?這些最簡單明了的道理你都無法理解,如果我再跟你講天地之大、萬物之多,以及它們各自的陰陽,你不會嚇得脖子縮起來、舌頭伸出來,汗流浹背嗎?所以我不敢一下子就跟你講深奧的道理,先用最淺顯易懂的方法來引導你,希望你有一天能茅塞頓開。現在我分條說明一下:
一西醫不言陰陽,專以形氣立說,抑知形氣即陰陽也,例如彼言氧氣能養物,取水銀、白礬、硝石燒之,氧氣即出,能養百果羹肉皆不壞,不知此即中國所謂陰氣也。中國以冰養果羹,即取其純陰不化,水銀等亦純陰,故多養氣耳。又化學言人吸空中氧氣而活,空中之氧氣即中醫所謂天陽也,然則同一言陰陽,不如中醫以陰陽兩字括之為言簡而意當。
一西洋天學言,空氣有冷熱相吸而成風,夏月熱帶在北,則風從南至,冬月熱帶在南,則風自北來。中醫曰:東方生風,風生木,南方生熱,熱生火。西學言風之南北是陰陽兩異也。中醫言風自東方是陰陽交應也,同一不外陰陽,不如中醫言陰陽之直捷通快。
白話文:
西醫只注重物質和氣體,卻忽略了物質和氣體本身就包含著陰陽的道理。比如西醫說氧氣能滋養萬物,用水銀、白礬和硝石加熱就能產生氧氣,並用它保存水果和肉類。他們不知道,這其實就是中醫所說的「陰氣」。中醫用冰來保存水果和肉類,就是因為冰屬純陰,不易化解,而水銀等物質也是純陰,所以也具有滋養保存的作用。
另外,化學認為人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才能生存,這其實就是中醫所說的天陽。所以,無論是西醫的物質、氣體,還是化學的氧氣,都離不開陰陽的原理。但中醫直接用「陰陽」兩個字來概括,更加簡潔明瞭。
同樣,西洋天文學說空氣中的冷熱相吸會產生風,夏天熱帶在北,風就從南吹來;冬天熱帶在南,風就從北吹來。中醫則說:「東方生風,風生木,南方生熱,熱生火。」西學認為風的南北方向是陰陽的差異,而中醫認為風從東方吹來,是陰陽交合的結果。無論是西學還是中醫,都離不開陰陽的原理,但中醫用「陰陽」兩個字來解釋,更加直觀方便。
一化學以鋼擊石,所生之熱與鋼煉磨下石屑與空中氧氣化合而燃,鑽木相磨亦與空中氧氣化合而燃,是氧氣雖生於金石,實無非陽氣,陽氣者無形之氣,金石者有形之質,質與氣即中醫所謂陰與陽也。
一格致學謂草木自根芽子核而生,泥土是物質腐爛而成,不知草木雖有根芽,非風噓雷鼓不發,泥土雖由腐化,非濕氣熏蒸不爛,是即中醫所謂風生木,濕生土也。
一西人謂水是氫氧氣所化,以冷玻璃罩之,則與空中氧氣化合為水珠,放水銀盆內燒之,復化為水,然則冷玻璃與水銀皆寒性物也,與中醫寒生水之義實相通。
以上各條即中醫所謂五運六氣。西人雖不言五運六氣之陰陽,而何一不在五運六氣陰陽之內,特西人言之而不能知之,中醫知之而兼能言之耳。然此皆至淺至陋之說也,若語高深,尚宜徐徐以待子之進步焉。
白話文:
用鋼鐵敲擊石頭,產生的熱量來自於鋼鐵磨損產生的鐵屑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燃燒。鑽木取火也是木頭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燃燒。雖然氧氣是從金屬和石頭中產生,但其實它就是陽氣。陽氣是無形的,金屬和石頭是有形的,有形和無形在中醫中就分別稱為陰和陽。
自然科學研究表明,草木從根、芽、種子中生長出來,泥土是物質腐爛而成。但是,草木雖然有根、芽,沒有風吹雷打就不會發芽,泥土雖然由腐爛物質形成,沒有濕氣蒸發就不會腐爛。這就符合中醫的「風生木,濕生土」的理論。
西方人認為水是由氫和氧氣結合形成的。用冷玻璃罩住水,水就會和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形成水珠;把水放在水銀盆裡加熱,水又會重新分解成氫和氧氣。冷玻璃和水銀都是寒性的物質,這也與中醫的「寒生水」理論相吻合。
以上這些例子都屬於中醫的五行學說和六氣學說。雖然西方人没有明确提出五行和六氣的陰陽概念,但實際上他們所描述的現象都包含在五行和六氣的陰陽之中。只不過西方人只能描述現象,而無法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,而中醫則既能理解,又能用語言描述出來。不過這些只是淺顯的道理,更深奧的內容需要你慢慢學習和進步才能理解。
張豪問曰:五臟井、榮、腧、經、合共五十五穴,生聞之矣,維此五者有不依穴道次序而行,何也?例如足厥陰肝經井,大敦也,榮,行間也,腧,太衝也,而合則在曲泉,其間尚越有蠡溝、中都、膝關三穴,諸如此類,不勝枚舉,且此五穴其性質是否盡同,抑是各異?再此五穴與吾人之身體有無特別之關係?乞夫子垂教焉。
答曰:此五者不依穴道次序而行,卻是性質不同,卻是與吾人身體有特別之關係也。《靈樞·九針十二原》篇云,經脈十二,絡脈十五,凡二十六氣,以上下所出為井,所溜為榮,所注為俞,所行為經,所入為合。二十七氣者,即經脈十二,絡脈十五,合而為二十七也。經所謂以上下者言二十七氣,藉此井、榮、腧、經、合諸穴以行上下也,此即子所謂特別關係耳。
白話文:
張豪問道:五臟的井、榮、腧、經、合,共五十五個穴位,我聽說過了。但為何這五種穴位不按照經脈的順序排列呢?例如足厥陰肝經的井穴是大敦,榮穴是行間,腧穴是太衝,而合穴卻在曲泉,中間還有蠡溝、中都、膝關等三穴,諸如此類不勝枚舉。而且這五個穴位,其性質是否完全相同,還是各有不同?此外,這五個穴位與我們人體是否有特殊的關係?懇請老師指教。
答曰:這五種穴位不依穴道次序排列,是因為它們性質不同,且與人體有特殊關係。《靈樞·九針十二原》篇中記載,經脈有十二條,絡脈有十五條,共二十六種氣,以上下所出者為井穴,所溜者為榮穴,所注者為俞穴,所行之道為經穴,所入者為合穴。二十七種氣,即指經脈十二條、絡脈十五條,合起來為二十七種。所謂「以上下」指的是二十七種氣,藉由井、榮、腧、經、合等穴位來行於上下,這就是你所說的特殊關係。
其始出之穴為井,井者為山下之井,泉始出,氣正深也,水從此而流則為榮,榮者急流小水也,又從此而注則為俞,腧者灌注而輸運之也,又從此經過之則為經,經者脈氣大成也,又從而有所會則為合,合者入合於內也。
此非即子所謂性質不同者乎?惟出於井,流於榮,注於腧,行於經,入於合,始二十七氣由內而外,由外而內,循環不已,其關係於吾身者,豈淺鮮乎?是以不能與他穴同依次序而言也。
又問曰:夫肺主氣,心主血脈,而何以寸口尺脈屬於手太陰肺經,以之候全身之疾病,何也?人身十二經脈惟手太陰肺經能動,而他經則否,何也?凡耳門、囟項、腳股等處皆有動脈,其起止正與寸口相符,此是否即是肺經之脈,抑系另有別經也?胸口處以手捫之亦能跳動,其起止亦與寸口相符,且值競走之後或氣喘之時,其胸口處跳必速,而寸口之脈亦隨之而速,又何也?再此,胸口之跳動是否即是肺動?抑即俗語所謂心跳者,凡上諸端,願夫子開我茅塞。
白話文:
穴位起始之處稱為井,如同山下之井,泉水初出,氣息深沉。水流動即為榮,如同急流的小水;再往下流注則為俞,如同灌注輸運;再往後經過則為經,如同脈氣已成;最後匯集則為合,如同進入內部。
這不就是您所說的性質不同嗎?從井穴出發,流經榮穴,注於俞穴,行於經穴,最後入於合穴,二十七個穴位氣血由內而外,由外而內,循環往復,與人體息息相關,關係重大。所以不能依照其他穴位的順序來論述。
您又問道:肺主氣,心主血脈,為何寸口尺脈屬於手太陰肺經,並以此診斷全身疾病呢?人體十二經脈中只有手太陰肺經脈動,其他經脈為何不呢?耳門、囟項、腳股等處皆有動脈,其起止點與寸口相符,這些脈是不是就是肺經之脈,還是另有其他經脈呢?胸口處用手指按壓也能感受到跳動,其起止點也與寸口相符,並且在劇烈運動後或氣喘時,胸口跳動會加快,寸口脈也隨之加快,這是為什麼呢?胸口跳動究竟是肺在跳動,還是俗稱的心跳?以上種種疑問,希望您能為我解惑。
答曰:此一言可以明曉也,肺朝百脈,寸口屬手太陰為脈之大會,故人身之動脈雖多,而獨取乎此也。《難經》第一難曰,十二經皆有動脈,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,蓋以肺為諸臟上蓋,主通陰陽,故十二經脈皆會於手太陰寸口,十二經有病見於寸口者,知其何經之動浮沉滑澀,春秋順逆,可決其死生也。
至於耳門、囟項、胸口、腳股各經均有動脈,皆不能與此同論,若競走跳動出於一時,由激而成氣使然也,更不可以同論矣。
又問曰:出嘗觀江湖外科打針者,其針深入而無血,又不甚疼痛何也?凡吾常人手足或皮膚偶被刀傷,則血必涔涔然,抑若全身無處無血者,而在善針者施之則又若處處無血者,是彼識穴道而常人不識穴道之別耳。
白話文:
的確,這句話能說明一切。肺主宰着全身經脈,而寸口脈位於手太陰經,是所有經脈匯聚之處,所以雖然人體有許多動脈,我們卻只取寸口脈來診斷。 《難經》第一難中說,十二經脈都有動脈,但獨取寸口脈來判斷五臟六腑的生死吉凶,是因為肺是諸臟之首,掌管着陰陽的流通,所以十二經脈都匯聚於手太陰寸口。十二經脈有病就會表現在寸口脈上,通過觀察脈象的浮沉滑澀、春秋順逆,就能判斷生死。
至於耳門、囟項、胸口、腳股等部位的經脈也都有動脈,但不能與寸口脈相提並論。這些部位的動脈在激烈運動時會跳動,那是因為氣血激盪所致,不能以此來論斷病情。
你還問說,曾經見過江湖術士打針,針深入體內卻沒有出血,也沒有疼痛,這是怎麼回事?其實我們普通人手腳或皮膚被刀割傷,就會流血不止,好像全身都充滿了血液。而精通針灸的人施針時,卻好像處處無血,這是因為他們懂得穴道,而普通人不懂穴道之故。
然生於此端不能無疑,生嘗聞人言,凡周身之肉皆血脈行走,苟被阻滯者,則必癰潰,今觀此等穴針刺而無血,則此處之無血可知,既無血,則該處何以不癰潰?此所以敢問於夫子者也。
答曰:江湖外科之學,吾卻不知,但《內經》針法本有出血出氣兩法,出血者有血,出氣者無血也,《素問·血氣形志篇》云,「刺陽明出血氣」,因其多血多氣也;「刺太陽出血惡氣」,因其多血少氣也;「刺少陽出氣惡血」,因其多氣少血也;「刺太陰出氣惡血」,因其多氣少血也;「刺少陰出氣惡血」,因其多氣而少血也;「刺厥陰出血惡氣」,因其多血少氣也。因血氣之多少,以分別出血出氣,放出血者有血,出氣者勿使其出血耳。
白話文:
不過,我還是有些疑問。我曾經聽人說,人體的肉都是由血脈貫穿的,如果血脈阻塞,就會形成癰瘡潰爛。可是,我觀察到這些穴位被針刺後卻沒有流血,這說明這裡沒有血,既然沒有血,為什麼這裡不會形成癰瘡潰爛呢?所以我才斗膽向您請教。
老師回答說:江湖外科的學問我就不清楚了,但是《內經》的針灸方法本來就有出血和出氣兩種,出血法會流血,出氣法則不會流血。《素問·血氣形志篇》中說:「刺陽明出血氣」,是因為陽明經多血多氣;「刺太陽出血惡氣」,是因為太陽經多血少氣;「刺少陽出氣惡血」,是因為少陽經多氣少血;「刺太陰出氣惡血」,是因為太陰經多氣少血;「刺少陰出氣惡血」,是因為少陰經多氣少血;「刺厥陰出血惡氣」,是因為厥陰經多血少氣。根據血氣的多少,針灸時要分別使用出血法和出氣法,放出血者就會流血,出氣法則要避免流血。
呂夢祥問曰:飲酒雖云衛氣先行皮膚,先充絡脈,衛氣既平始及經脈,然世界上有一種人往往飲酒甚多,而麵皮並不發有紅色,絡脈經脈似若不飲酒之人一般,所飲之酒化於無何有之鄉,其故究安在哉?
答曰:經云,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,先充絡脈,是以面先赤而小便獨先下,此蓋指普通體氣而言也。他若偏陰偏陽,或虛或實,臟腑經絡各各有倚於一偏者,或此虛彼實,此實彼虛,體氣遂因之而異,飲酒後因體氣之各異,遂各走各經,自不能一概而論,經所言者常也,子所見者變也,豈可拘執不化乎?
又問曰:竊觀手太陰肺脈起於右寸氣口,手少陰心脈起於左寸氣口,何以《靈樞·經脈》篇經絡之辨一章曰,氣口者手太阻之兩脈口也,究竟肺脈候在左寸氣口乎?亦候在右寸氣口乎?抑亦候在兩氣口寸脈乎?其確定部位在何處也。
白話文:
呂夢祥問道:「大家都說喝酒時,衛氣先到達皮膚,再充盈絡脈,只有衛氣平息後才會到達經脈。然而,世上有些人喝酒很多,卻不見面皮泛紅,絡脈、經脈也如同不喝酒的人一般,喝下的酒就像消失在虛無之中,這是為什麼呢?」
回答說:「經書記載,飲酒後,衛氣先到達皮膚,再充盈絡脈,所以面部先泛紅,小便也很快排出,這指的是一般人的體質。而有些人偏陰偏陽,或虛或實,臟腑經絡各有所偏,或是虛實不均,體質就會有所差異。喝酒後,由於體質的不同,酒氣便會流向不同的經脈,並非所有人都相同。經書所言是常規情況,你所見的是特殊情況,怎麼可以拘泥不變呢?」
呂夢祥又問:「我注意到手太陰肺脈起於右寸氣口,手少陰心脈起於左寸氣口。《靈樞·經脈》中卻說,氣口是手太陰經和手少陰經的兩個脈口,那麼肺脈究竟應該在左寸氣口,還是右寸氣口,或者是在兩個氣口都存在?它的確切位置究竟在哪裡?」
答曰:《靈樞·經脈》篇經絡之辨一章所以辨明經脈、絡脈之隱現不同也,彼所謂見於氣口者,蓋為十二經脈之穩而不可見,非比十五絡脈之顯而見,欲知其虛實,須辨手太陰之兩脈口,故曰經脈者常不可見其虛實也,以氣口知之。
張注云:氣口概寸關尺三部而言,人迎氣口則知兩寸口也,至於診法,古今卻有不同,古有頭面手足遍診之法,《內經》、仲景皆以人迎、趺陽合診,故《難經》三部九候與《內經》三部九候之法亦有不同,然頭面手足遍診之法其廢已久,今皆從《難經》寸關尺為三部,三部各有浮中沉為九候,亦去繁就簡之意耳。
又問曰:四君子湯治面色痿白,言語輕微,四肢無力,脈來虛弱,及內傷虛寒,凡一切因於氣虛者固為相宜,何以又曰,治飲食難化作酸,痞,悶,噦,嘔等症,夫飲食難化作酸痞悶噦嘔等症,系現有形邪實氣滯,若投以四君子,深恐中宮愈加壅滯,蓋益作脹,不思飲食等症叢生矣。然古人用藥必有深意,非井窺之見所能知其萬一也。
白話文:
《靈樞·經脈》篇中講解經脈和絡脈的顯隱差異,所謂“見於氣口”是指十二經脈的隱藏狀態,不像十五絡脈那麼明顯可見。想要了解經脈的虛實,就要觀察手太陰脈的氣口,所以說經脈的虛實通常無法直接看到,只能通過氣口來判斷。
張仲景註釋說,氣口是指寸關尺三部,人迎氣口就是指兩寸口。至於診法,古今有所不同,古時候有頭面手足遍診的方法,《內經》和仲景都用人迎和趺陽來合診,因此《難經》的三部九候和《內經》的三部九候方法也不一樣。不過頭面手足遍診的方法現在已經廢棄很久了,現在都用《難經》的寸關尺三部,三部各分浮中沉為九候,這是為了簡化診法。
又有人問道:四君子湯用於治療面色萎白、言語輕微、四肢無力、脈來虛弱,以及內傷虛寒、一切氣虛症狀,這是合理的。但為何又說它能治療飲食難化作酸、痞、悶、噦、嘔等症?這些症狀是現有形邪實氣滯,如果使用四君子湯,恐怕會加重中宮的壅滯,反而會出現腹脹、不思飲食等症。但是古人用藥必然有其深意,不是我們淺薄的見解所能完全理解的。
但讀至此轉輾思維,頗有所疑,究竟氣虛兼飲食難化作酸,痞悶噦嘔等症,可否用此以治之?
答曰:四君子湯乃手足太陰、足陽明藥也,人參甘溫大補元氣為君,白朮苦溫燥脾補氣為臣,茯苓之甘淡滲濕瀉熱為佐,甘草甘平和中益土為使,氣足脾運,飲食倍進,則餘臟受蔭,以治飲食難化作酸,痞悶噦嘔等症,何嘗不宜?雖然亦當臨時斟酌,審其病情有無他症,及外邪夾雜在內,通權達變,隨時加減,方不誤耳。
白話文:
然而讀到這裡,我反复思考,心中有些疑惑,究竟氣虛伴隨飲食難以消化變成酸,以及胸悶、噁心嘔吐等症狀,是否可以用這方子治療呢?
回答說:四君子湯是由手足太陰、足陽明經的藥物組成,人參甘溫,大補元氣為君藥,白朮苦溫,燥脾補氣為臣藥,茯苓甘淡,滲濕瀉熱為佐藥,甘草甘平,和中益土為使藥,氣血充足,脾胃運化正常,飲食就能充分吸收,其他臟腑也因此受益,用來治療飲食難以消化變成酸,胸悶、噁心嘔吐等症狀,當然是合適的。不過,也要根據實際情況,審慎判斷病情是否有其他症狀,以及是否有外邪入侵,灵活应变,随时增减药量,才不會出错。
假如氣逆,則當加陳皮以理氣散逆,即名異功散;若氣虛有痰,脾虛鼓脹,再加半夏,名六君子湯;若虛寒胃痛,或腹痛泄瀉,再加砂仁、香附,名香砂六君子湯;若四肢不舉,則脾屬四肢,再加麥冬、竹瀝;若虛熱潮熱,身體倦怠,則用六君子湯加柴胡、葛根、黃芩、白芍,以治其熱,名十味人參湯;若五臟氣虛,七情兼併,結聚痰飲與衛氣相搏發為瘧疾,則用六君子湯加烏梅、草果、及薑、棗以和四樁而補脾,即名四獸飲,此外舉一反三,隨機應變,或加或減,均可以此類推,豈可執一而不化哉。
白話文:
假如出現氣逆的症狀,就應該加入陳皮,用來理氣散逆,這個方劑叫做異功散。如果氣虛伴有痰濕,脾虛導致腹部鼓脹,還要再加入半夏,這個方劑叫做六君子湯。如果出現虛寒胃痛,或腹痛泄瀉,還要再加入砂仁、香附,這個方劑叫做香砂六君子湯。如果四肢無力,因為脾臟主管四肢,就需要再加入麥冬、竹瀝。如果出現虛熱潮熱,身體疲倦乏力,就用六君子湯加入柴胡、葛根、黃芩、白芍,用來治療其熱,這個方劑叫做十味人參湯。如果五臟氣虛,七情郁結,痰飲凝聚與衛氣相搏而導致瘧疾,就用六君子湯加入烏梅、草果、以及薑、棗,用來調和四氣並補脾胃,這個方劑叫做四獸飲。
除此之外,可以舉一反三,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,加減藥物,都可以按照這些原理類推。怎麼可以固執地只用一種方法,而不懂得變化呢?
又問曰:臟腑之脈配於左右寸關尺,諸家聚訟紛紛,《內經》謂,左寸外以候心,內以候膻中,左關外以候肝,內以候膈,左尺外以候腎,內以候腹;右寸外以候肺,內以候胸中,右關內以候脾,外以候胃,右尺外以候腎,內以候腹。王叔和謂,左寸以候心與小腸,左關以候肝膽,左尺以候腎、膀胱;右寸以候肺、大腸,右關以候脾胃,右尺以候命門、三焦。
李瀕湖謂,左寸以候心、膻中,左關以候肝膽,左尺以候腎、膀胱、小腸;右寸以候肺胸,右關以候脾胃,右尺以候腎、大腸。張景岳謂左寸以候心膻中,左關以候肝膽,左寸以候腎、膀胱、大腸;右寸以候肺中,右關以候脾胃,右尺以候腎、小腸;不知孰是孰非?
白話文:
關於臟腑經脈與左右寸關尺的關係,各家說法不一。《內經》認為,左寸外側可診察心臟,內側可診察膻中,左關外側可診察肝臟,內側可診察膈,左尺外側可診察腎臟,內側可診察腹部;右寸外側可診察肺臟,內側可診察胸中,右關內側可診察脾臟,外側可診察胃,右尺外側可診察腎臟,內側可診察腹部。王叔和則認為,左寸可診察心臟和小腸,左關可診察肝臟和膽囊,左尺可診察腎臟和膀胱;右寸可診察肺臟和大腸,右關可診察脾臟和胃,右尺可診察命門和三焦。李瀕湖認為,左寸可診察心臟和膻中,左關可診察肝臟和膽囊,左尺可診察腎臟、膀胱和小腸;右寸可診察肺臟和胸,右關可診察脾臟和胃,右尺可診察腎臟和大腸。張景岳認為,左寸可診察心臟和膻中,左關可診察肝臟和膽囊,左尺可診察腎臟、膀胱和大腸;右寸可診察肺臟,右關可診察脾臟和胃,右尺可診察腎臟和小腸。眾說紛紜,到底哪個說法正確呢?
答曰:吾不敢妄非古人,吾且述古人之非古人者,為子道之,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云:「尺內兩旁,則季脅也,尺外以候腎,尺裡以候腹,中附上;右外以候肝,內以候膈,右外以候胃,內以候脾,上附上;右外以候肺,內以候胸中,左外以候心,內以候膻中。前以候前,後以候後,上竟上者,胸喉中事也,下竟下者,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」。
張氏云,此乃分明上以候上,下以候下,為本經不易之理,而王氏《脈經》乃謂心部在左手關前,寸口與手太陽為表裡,以小腸為腑,合於上焦,肺部在右手關前,寸口與手陽明為表裡,以大腸合為腑合於上焦,以致後人遂有左心、小腸,右肺、大腸之配,下反居上,其謬甚矣。
白話文:
答曰: 我不敢胡亂批評古人,我只想向你說明古人批評古人的地方。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說:「尺內兩旁,就是季脅(肋骨下緣);尺外以診察腎臟,尺裡以診察腹部,中間附著上焦;右手外側以診察肝臟,內側以診察膈肌,右手外側以診察胃,內側以診察脾臟,上附著上焦;右手外側以診察肺,內側以診察胸腔,左手外側以診察心臟,內側以診察膻中(胸骨中線)。向前診察前部,向後診察後部,向上一直診察到最上面,是胸喉部位的事;向下一直診察到最下面,是少腹腰股膝脛足部位的事。」
張氏說,這分明是上面診察上面的病症,下面診察下面的病症,這是本經中不變的道理。然而王氏《脈經》卻說,心臟部位在左手關脈前,寸口脈與手太陽經絡表裡相通,以小腸為腑臟,合於上焦;肺臟部位在右手關脈前,寸口脈與手陽明經絡表裡相通,以大腸為腑臟,合於上焦。結果導致後人出現「左心、小腸,右肺、大腸」的配對,把下面部位反過來放在上面,實在是謬誤至極。
據其所云,不過以臟腑之配合如此耳,抑知經分表裡,脈自不同,例如脾經自足而上行走腹,胃經自頭而下行走足,升降交通以成陰陽之用,又豈必上則皆上,下則皆下,而謂其盡歸一處那。
且自秦漢而下,未聞有以大小腸取於兩寸者,扁鵲、仲景諸君心傳可考,自晉及今,乃有此謬,以訛傳訛,愈久愈遠,誤者可勝言哉,此之不經,雖出於《脈訣》之編次,而創言者謂非叔和而誰?以上皆張氏之言也,吾為子述之,子自能恍然焉。
又問曰:六經中手厥陰心包絡一經,而脈候配置部位並不提及,而反配在六經中之膻中,此何故歟?或心包絡一經受邪無從診察矣。
白話文:
根據他的說法,不過是以臟腑的搭配如此而已,難道不知道經脈分表裡,脈象自然不同嗎?例如脾經從腳往上走,經過腹部,胃經從頭往下走,經過腳,升降交替,才能達到陰陽平衡的作用,又怎麼可能全部往上,或者全部往下,就說它們全部歸於一處呢?
而且從秦漢時代以來,從未聽說過用大小腸來探測兩寸脈象的,扁鵲、張仲景等人的心傳可以考證,從晉朝至今,才出現這種錯誤,以訛傳訛,時間越久,傳播越遠,錯誤的人實在是太多了,這種不經之談,雖然出自《脈訣》的編排,但創出這種說法的人,除了叔和還能是誰呢?以上都是張氏的言論,我為你講述了,你自然就能明白了。
又問道:六經中手厥陰心包絡這一經,脈象的配置部位卻沒有提及,反而配置在六經中的膻中,這是為什麼呢?難道心包絡這一經受到邪氣,就無從診察了嗎?
答曰:膻中即心包絡也,經云,膻中為氣海,是指肺而言也,又曰膻中為心主之宮城,是指心包絡而言也,膻者膈也,膻為膈包絡,居膈之中故曰膻中,胸下一層膈膜後著脊,左右連筋,骨盡處中連胸之鳩尾,即膻是也,膻之下層通腹中,膻之上層為胸內之薄膜,連心系名包絡,又名心主,包絡是心外衛,膻中是包絡外衛,究膻之根,附脊骨與肝系相連,而下乃連及腎系,是三焦少陽所發出而布於膈也。
又問曰:陰虛陽盛火亢咯血一症,講義云,用四生丸以治之,閱陳修園、張景岳輩用八味丸、鎮陰煎以治之,內皆有附子、肉桂之辛熱,謂龍雷之火得水而愈熾,惟桂附辛熱之品而取其引火歸原,導龍入海之義,同一是病而寒熱溫涼大相懸殊,此何故歟?
白話文:
他說:「膻中就是心包絡。經書說,膻中是氣海,是指肺;又說膻中是心臟的主宮,是指心包絡。膻指的是膈膜,膻是膈膜的包絡,位於膈膜之中,所以叫膻中。胸部下方有一層膈膜,後方貼著脊椎,左右兩邊連著筋骨,骨頭末端連著胸部的鳩尾,這就是膻中。膻中下方通向腹腔,膻中上方是胸腔內部的薄膜,連著心臟,叫做包絡,又叫心主。包絡是心臟的外部防禦,膻中是包絡的外部防禦。探究膻中的根源,它附著在脊椎骨上,與肝臟相連,向下連接著腎臟,這是三焦少陽經氣發出並佈於膈膜的地方。」
他又問:「陰虛陽盛火亢咯血這種病症,講義中說用四生丸治療。我看陳修園、張景岳等人的著作,他們用八味丸、鎮陰煎來治療,裡面都含有附子、肉桂等辛熱藥物。難道龍雷之火遇到水反而會更加熾烈?為何用桂附等辛熱藥物,卻說是要引火歸原,導龍入海呢?同樣是這病症,寒熱溫涼卻大相徑庭,這是為什麼呢?」
答曰:用四生丸以治咯血者,所謂急則治其標也,用鎮陰煎八味丸以治咯血者,所謂緩則治其本也。陰虛陽盛,非滋陰不為功,陽盛火亢非引火歸原不見效,此治本之一定理也。然急則治標,不得不用四生丸,以暫遏其妄行之血,故下文云,如多用則反有傷,蓋血逢寒則凝,若過用寒涼,則凝不散、新不生,反致害矣。
語云:醫者理也,診者審也,醫生治病總當審病察理,隨機應變,如膠柱鼓瑟,拘執古方,偏於涼,偏於熱,未有不誤也。
余偉問曰:《素問·病能》篇曰:氣逆者,人迎甚盛,甚盛則熱,人迎者胃脈也。考人迎穴亦胃陽明經之脈,通胃者右關也,《素問·五臟別論》曰:五味入口,藏於胃以養五臟氣,氣口亦太陰也。又曰,五味皆出於胃,變見於氣口。《靈樞·根結篇》曰:五臟皆受氣,持其脈口,數其至也。
白話文:
治療咯血,可以用四生丸來止血,這是急症處理,治標的方法。用鎮陰煎八味丸則屬於緩慢調理,治本的方法。陰虛陽盛,必須滋陰才能見效,陽盛火亢則需要引火歸原才能治癒,這是治本的道理。然而,急症時必須治標,因此不得不使用四生丸,暫時止住妄行的血。因此,之後的文字中說,如果過度使用四生丸,反而會造成傷害,因為血遇到寒涼就會凝固,如果過度使用寒涼藥物,就會導致血凝固不散,新血也無法生成,反而會造成危害。
古人說:醫者講究道理,診者要審慎。醫生治療疾病,必須審慎地觀察病症,理解道理,隨機應變。如果像膠柱鼓瑟一樣,一味拘泥於古方,偏向寒涼或偏向溫熱,都會造成錯誤。
我曾經問道:《素問·病能》篇中說,氣逆的人,人迎脈搏很盛,很盛就代表熱,人迎脈屬於胃經。而人迎穴也屬於胃陽明經的脈絡,通往胃部的脈絡是右關脈。《素問·五臟別論》中說,五味入口,藏於胃,以滋養五臟之氣,氣口也屬於太陰經。《靈樞·根結篇》中說,五臟都接受氣,掌握它們的脈口,觀察它們的脈象。
又《脹論》曰:脈之應於寸口。此三者皆指寸關尺總稱之名也,三部分之三者,皆指寸部也。後人論人迎氣口,紛紛不一,至李士材獨辨左關人迎候肝風,右關氣口候胃食。又云,古人有兩法,兩手分之,左人迎,右氣口,一手分之,右寸肺人迎,右關脾氣口,此言與經冰炭相反,是乎非乎?
答曰:參考答呂夢祥所問脈配左右兩條,便知毋庸重言也,要之諸家之說發明經旨所未發者固多,而誤者亦不少,學者決擇宜精,方不至誤。昔馬元臺曰,嗚呼秦張王李朱諸先輩為後世業醫者所宗仰,而尚不能深得經旨,況其下乎?張介賓曰,馬子之言誠是,然觀其諸篇之注,則亦有謬者,元臺哀前人之誤,而余哀其誤,使後人更有哀吾誤者,所謂後人而復哀後人也。吾嘗曰,後人復哀後人,正醫學之逐漸進步耳。
白話文:
《脹論》中提到,脉象的反应在寸口。这里的“三者”指的是寸关尺,而“三部分之三者”则特指寸部。后人对于人迎气口的位置说法不一,李士材独具慧眼,认为左关人迎对应肝风,右关气口对应胃食。他还指出,古人有两种方法:一是双手分之,左手人迎,右手气口;二是单手分之,右手寸部对应肺人迎,右手关部对应脾气口。这种说法与经文大相径庭,究竟孰是孰非呢?
对此,我回答说:参考答复吕梦祥关于脉象配左右两条的解释,答案自明,无需赘述。总而言之,各家学说中对经旨的阐释,固然有许多创新之处,但错误之处也不少,学习者要谨慎选择,以免误入歧途。昔日马元台感叹道,秦张王李朱等前辈被后世医者尊崇,却未能彻底领悟经旨,何况是那些不如他们的后人呢?张介宾也说,马子的话的确没错,但仔细看看他们的注解,也并非没有错误。元台哀叹前人的错误,而我哀叹他的错误,未来还会有后人哀叹我的错误,这就是所谓“后人而复哀后人”。我常说,后人不断地哀叹前人,正是医学不断进步的体现。
又問曰:《靈樞·脈度》篇曰:「陰氣太盛,則陽氣不能榮也,故曰關;陽氣太盛,則陰氣弗能榮也,故曰格。」《難經·三十七難》曰,陰氣太盛,陽氣不得相榮也,故曰格;陽氣太盛,陰氣不能相榮也,故曰關。前聖後賢者多不同,當以何說為主?
答曰:《靈樞·脈度》篇所言,關格義甚顯明,本無疑竇,所謂陰盛陽盛者,言邪在腑則氣留之而陽勝,陽勝則陰病,陰病則血留之而陰勝,陰勝則陽病,故陰氣太盛則陽氣不榮而為關,關者關六陽之氣在外,而使之不能入於內也。
陽氣太盛則陰氣不榮而為格,格者格六陰之氣在內,而使之不得出於外也,此固甚為明白,而《難經·三十七難》自首至末皆《靈樞·脈度》篇,原文關格二字,陰陽倒置,證之《素問·六節藏象論》,《靈樞·終始》諸篇經文,並無陽盛為格,陰盛為關之說,顯系《難經》之誤。徐氏謂《難經》傳寫之訛,亦甚有理,學者自當以《靈》《素》兩經為主。
白話文:
有人問道,《靈樞·脈度》篇說:「陰氣過盛,陽氣就無法滋養,所以稱為關;陽氣過盛,陰氣就無法滋養,所以稱為格。」《難經·三十七難》則說,陰氣過盛,陽氣無法互相滋養,所以稱為格;陽氣過盛,陰氣無法互相滋養,所以稱為關。古往今來,許多醫家對此有不同看法,應該以哪個說法為準呢?
回答說,《靈樞·脈度》篇中關格的意義非常清楚,本無疑問。所謂陰盛陽盛,是指邪氣在臟腑停留,陽氣就會積聚而陽氣過盛,陽氣過盛就會導致陰病;陰氣積聚就會導致陽病。所以陰氣過盛,陽氣無法滋養就會稱為關,關指的是六陽之氣被阻隔在外,無法進入體內。
陽氣過盛,陰氣無法滋養就會稱為格,格指的是六陰之氣被阻隔在內,無法排出體外。這一點非常明白。而《難經·三十七難》從頭到尾都是《靈樞·脈度》篇的內容,但關格二字卻將陰陽顛倒,與《素問·六節藏象論》、《靈樞·終始》等經文都相矛盾,顯然是《難經》的錯誤。徐氏認為這是《難經》傳抄時的錯誤,也頗有道理,學習者應該以《靈樞》、《素問》兩經為主。
又問曰:《靈樞·禁服》篇云,「寸口主中,人迎主外」,此說未解何意也,下文又曰,「春夏人迎微大,秋冬寸口微大,如是者名曰平人」。又終始篇曰,「人迎四盛,且大且數,名曰溢陽,溢陽為外格。脈口四盛,且大且數,名曰溢陰,溢陰為內關」。下文又以人迎盛瀉陽補陰,脈口盛瀉陰補陽,此以人迎應陽,寸口應陰者乎?
答曰:寸口主中者,寸口系太陰之脈,屬陰屬裡也;人迎主外者,人迎系陽明之脈,屬陽屬表也。歲半以上為陽,歲半以下為陰,春夏主生長,故為陽,秋冬主收藏,故為陰,陽時見陽脈,陰時見陰脈,是謂脈與時不相反,故曰平人。人迎四盛且大且數,名溢陽,為外格者,言陽盛而溢於外,所以格六陰之氣於內,而使之不得出也。
白話文:
有人問道:《靈樞·禁服》篇說,「寸口脈主內,人迎脈主外」,這句話的意思我不明白,下面的文字又說,「春夏人迎脈稍微大一些,秋冬寸口脈稍微大一些,這樣的情況就叫做平人」。又《靈樞·終始》篇說,「人迎脈四個部位都盛滿,又大又快,叫做溢陽,溢陽是外格。寸口脈四個部位都盛滿,又大又快,叫做溢陰,溢陰是內關」。下面的文字又說用人迎脈盛滿時瀉陽補陰,寸口脈盛滿時瀉陰補陽,這是說人迎脈對應陽氣,寸口脈對應陰氣嗎?
回答說:寸口脈主內是因為寸口脈屬於太陰脈,太陰屬陰屬裡;人迎脈主外是因為人迎脈屬於陽明脈,陽明屬陽屬表。年齡超過半歲以上屬於陽,半歲以下屬於陰,春夏主生長,所以屬陽,秋冬主收藏,所以屬陰,陽氣盛時就見到陽脈,陰氣盛時就見到陰脈,這就是脈象和季節不相反,所以叫做平人。人迎脈四個部位都盛滿,又大又快,叫做溢陽,是外格的意思,指的是陽氣盛而溢於外,所以阻擋住六陰之氣在體內,而使陰氣不能出來。
脈口四盛且大且數,名溢陰,為內關者,言陰盛而溢於內,所以關六陽之氣於外,而使之不得入也,故人迎過盛當瀉陽補陰,寸口過盛當瀉陰補陽,此即人迎應陽,寸口應陰之義也。
張豪問曰:同身寸量經脈穴道,人有長短,有肥瘠,使短而肥者,或長而瘠者,則同身寸不能盡其用也,且同身寸以長短為比例乎,抑以肥瘠為標準乎?使其以長短為比例,則必不能合於肥瘠,以肥瘠為比例,則必不能合於長短,敢問如何?
答曰:《靈樞·經脈》篇云,骨為幹,脈為營,肉為牆。骨猶樹也,脈猶藤也,脈之於骨,猶藤之營附於干也。故欲量經脈穴道,當先量骨之長短,知骨之長短,即知脈之長短,而肉則不過如牆之外圍,其肥瘠與量度無關係也。故《靈樞·骨度》篇云,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,胸圍四尺五寸,腰圍四尺二寸。
白話文:
脈口處的脈搏強大且頻率高,稱為「溢陰」,這表示陰氣過盛,已經超出正常範圍,阻隔了六陽之氣進入,使人體無法調和。因此,如果人迎脈(即頸部脈搏)過於旺盛,應該採用洩除陽氣、補充陰氣的方法;反之,如果寸口脈(即手腕脈搏)過盛,則應洩除陰氣、補充陽氣。這是根據人迎脈代表陽氣、寸口脈代表陰氣的基本原則。
張豪問道:在使用「同身寸」測量經絡穴位時,人的身高和體重會影響測量結果嗎?有些人體型較矮、體重較重,或者體型較高、體重較輕,這時「同身寸」是否會無法準確應用呢?請問「同身寸」是以身高為標準,還是以體重為參考?
回答是:《靈樞·經脈》一書提到,骨頭是主體,脈管是運輸系統,肌肉是保護結構。骨頭像是樹木,脈管像是藤蔓,脈管依附在骨頭上,就像藤蔓依附在樹幹上一樣。因此,要測量經絡穴位,首先應該量測骨頭的長短,瞭解骨頭的長短就能得知脈管的長短,而肌肉的厚薄只不過是保護結構的外圍,它與測量的長度並無關聯。根據《靈樞·骨度》的描述,頭部大骨的周圍長度約為二尺六寸,胸部周圍長度約為四尺五寸,腰部周圍長度約為四尺二寸。
結喉至缺盆四寸,缺盆至𩨗𩩲九寸,𩩲𩨗至天樞八寸,天樞至橫骨六寸半,橫骨至內輔骨一尺八寸,內輔骨上廉至下廉三寸半,內輔骨下廉至內踝一尺三寸,內踝下至地三寸,膝膕下至跗屬一尺八寸,跗屬下至地三寸。此皆指骨度長短而言。而肉之肥瘠無與也,不然何以胸圍反大於腰圍乎,蓋胸圍之四尺五寸,指胸骨而言,腰圍之四尺二寸,指腰骨而言,而胸腹間之肉不與也。
即如《靈樞·脈度》篇所云,手六陽,從手至頭五尺,手六陰從手至胸三尺五寸,足六陽從足至頭八尺,足六陰從足至胸六尺五寸,蹻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,督脈、任脈各四尺五寸,共合十六丈二尺者,亦但指經脈之長短而言,而於肉之肥瘠無關係焉。子既欲合骨度與脈度之長短,又欲合肉之肥瘠,所以惑耳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講的是人體骨骼的尺寸,從喉嚨到鎖骨下方四寸,鎖骨下方到乳頭九寸,乳頭到肚臍八寸,肚臍到橫骨六寸半,橫骨到髖骨一尺八寸,髖骨上緣到下緣三寸半,髖骨下緣到內踝一尺三寸,內踝到地面三寸,膝蓋窩下到腳踝一尺八寸,腳踝到地面三寸。這些都是指骨骼的長度,跟肉的胖瘦無關。所以胸圍比腰圍大,是因為胸骨比腰骨寬,而不是因為胸腹間的肉多。
就像《靈樞·脈度》篇裡說的那樣,手六陽經脈從手到頭五尺,手六陰經脈從手到胸三尺五寸,足六陽經脈從足到頭八尺,足六陰經脈從足到胸六尺五寸,蹻脈從足到眼七尺五寸,督脈和任脈各四尺五寸,總共十六丈二尺。這些都只是指經脈的長度,跟肉的胖瘦沒有關係。你想要把骨骼尺寸和經脈長度都跟肉的胖瘦結合起來,所以才感到困惑。
又問曰:有患目疾者,其眼下簾腫赤隆起,不治且將出膿,吾鄉名之曰天貞,杭俗呼之曰偷貞(針),是雖小疾,然亦頗不便於事,故吾鄉治此症之法,如左目患此,則以線繫於右手無名指本節上,右目患此,則以線繫於左手無名指本節上,轉輾打七結,至次日即消矣。生屢患此疾而屢以此法治之,未嘗或爽也,有人謂此乃迷信,生謂此決非迷信,苟迷信斷不能奏效若是之靈,此殆有經脈相通於其間,乞夫子垂教焉。
答曰:此非迷信,乃古人治病之簡易法也,此等簡易法,古今方書所載甚多,不可枚舉,即如《醫方指掌》所載,治鼻衄不止,一法用線札中指中節,左孔出血札左指,右孔出血札右指,兩孔出血札兩指,血即止。治乳蛾喉痹法,以發繩札大指,針刺指甲縫邊出血,喉即寬,皆與此同類也。
白話文:
以前有人問我:有些人眼睛生病,眼皮下面腫起來又紅又突出,如果不治療就會化膿,我們家鄉叫它「天貞」,杭州人叫它「偷貞」。雖然這病不算嚴重,但很不舒服,影響生活。我們家鄉治療這個病的方法是:如果左眼病了,就用線綁在右手無名指的根節上;如果右眼病了,就用線綁在左手無名指的根節上,繞着打七個結,第二天腫塊就會消了。我以前經常得這個病,用這個方法治好過很多次,從來沒有失敗過。有人說這是迷信,我認為這絕對不是迷信,如果真是迷信,就不可能這麼靈驗。這應該是經脈相互連通的原因,請您指教。
我回答說:這不是迷信,而是古人治病的簡單方法。這種簡易方法,古今醫書上記載的很多,不勝枚舉。比如《醫方指掌》中記載的治療鼻出血不止的方法,用線綁住中指的中間關節,左邊鼻孔出血就綁左邊手指,右邊鼻孔出血就綁右邊手指,兩邊鼻孔出血就綁兩根手指,血就會止住。治療喉嚨發炎腫痛的方法,用頭髮繩綁住大拇指,用針刺指甲縫邊緣出血,喉嚨就會舒服。這些方法都和這個一樣,屬於同類方法。
至於經脈卻有相通,夫名指本節之上,乃三焦液門、中渚之間也,是經之脈,起於關衝而上液門、中渚,直至目銳眥會瞳子髎循絲竹空而終,此即經脈相通之明證也。
鄒廷銓問曰:邪氣之客於人身,有同一時也,同一邪也,在症不同,脈象相反者,假如同傷於秋之燥而咳嗽,一為頭痛,惡寒,鼻塞,嗌乾痰,無汗,脈弦,苔白;一為口渴,發熱,目赤,齦脹,咽疼,痰黏,甚則喘而失血,脈洪,苔赤,二病傷邪則同,現症迥異,考之書中止言正化對化之別,並無載其正化對化之詳理,望夫子明示之。
答曰:正化對化乃運氣學中之一也,吾嘗言醫者不可不知運氣學,正為此耳。今子因運氣未講到此,故不能知,將來講到,自能恍然,今既有問,吾且與子言其大略,夫同一病,而春夏秋冬現症迥異者,時為之也,同一病同一時而現症不同者,氣為之也。
白話文:
關於經脈,確實有相互貫通的現象。在手三焦液門和中渚這兩個穴位之間,正是經脈的起點,它從關衝穴開始,往上經過液門和中渚,直到目銳眥會瞳子髎,再沿著絲竹空穴終止,這就是經脈相通的明證。
鄒廷銓問道:邪氣侵入人體時,即使在同一個時期、受到相同的邪氣攻擊,表現的症狀可能會有所不同,脈象也可能相反。例如,同樣在秋季受燥邪而咳嗽,有人會頭痛、畏寒、鼻塞、喉乾、無汗,脈象緊繃,舌苔白;另一些人則會口渴、發燒、眼紅、牙齦腫脹、咽喉疼痛、痰液黏稠,嚴重時甚至喘息、出血,脈象洪大,舌苔紅。這兩種情況都受到了邪氣的侵害,但表現出的症狀完全不同。書中只是提到了正氣和邪氣的對立,並沒有詳細闡述正氣和邪氣對抗的具體機制。
回答說:正氣和邪氣的對立,是氣候學中的概念之一,我曾經說過,醫生應該瞭解氣候學,正是為了這個原因。現在你可能還不瞭解氣候學,所以無法理解這一點。將來當我們討論到氣候學時,你自然就會明白。既然你已經提出了問題,我就簡單地告訴你:同樣的疾病,因為季節的不同,表現出的症狀也會有很大差異。在同一個季節下,如果症狀不同,那可能就是氣候因素在起作用。
何謂氣,氣即六氣之正化對化也,六氣分上下左右,而行天令十二支,分節令時日而司地化,然以六氣而加於十二支則有正化對化之不同,例如厥陰之所以司於巳亥者,以厥陰屬木,木生於亥,故正化於亥,對化於巳也。少陰所以司於子午者,以少陰為君火,當正南離位,故正化於午,對化於子也。
太陰所以司於醜未者,以太陰屬土,居中旺於西南未宮,故正化於未,對化於醜也。少陽所以司於寅申者,以少陽屬相火,位卑於君火,生於寅,故正化於寅,對化於申也。陽明所以司於卯酉者,以陽明屬金,酉為西方金位,故正化於酉,對化於卯也。太陽所以司於辰戌者,太陽為水,辰戌屬土,然水行土中,而戌居西北,為水漸旺之鄉,是以洪範五行以戌屬水,故正化於戌,對化於辰也。
白話文:
氣,指的是六氣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的正常變化和相互影響。六氣分佈於上下左右,並依循天體運行的十二支,按照節令時日來影響地氣的變化。然而,六氣作用於十二支時,會產生不同的正常變化和相互影響。
例如,厥陰屬木,木生於亥,所以厥陰的正常變化在亥,而相互影響則在巳。少陰為君火,正處於南方的離位,所以少陰的正常變化在午,而相互影響則在子。太陰屬土,居於西南的未宮,所以太陰的正常變化在未,而相互影響則在醜。少陽屬相火,位卑於君火,生於寅,所以少陽的正常變化在寅,而相互影響則在申。陽明屬金,酉為西方金位,所以陽明的正常變化在酉,而相互影響則在卯。太陽為水,辰戌屬土,但水行土中,而戌居西北,為水漸旺之地,所以洪範五行將戌屬水,因此太陽的正常變化在戌,而相互影響則在辰。
正司化令之實,對司化令之虛,正化從本生數,對化從標成數,皆以言陰陽之盛衰合於十二辰,動靜消息者也。因正化對化之不同,故其為病也,傷邪則同,而現象迥異耳,附圖於下:
又問曰:十二經脈俞穴繁多,多者竟達至六十以上,少者亦不下十餘,讀《靈樞·本輸》篇以井榮俞經合代五臟之穴,井榮俞原經合代六腑之穴。例如足太陰脾經以隱白為井,大都為榮,太白為俞,商邱為經,陰陵泉為合,其餘之穴繁多,何以不配公孫、三陰交等穴,而獨配此五穴者何故,此種原因,生尚未明,乞夫子示之。
答曰:此非五臟六腑之俞,乃五臟六腑之井榮腧,經合穴也,五臟六臟之腧在背,此乃手不過肘,跗不過膝也,因手足為人之四末,人之四末猶樹之梢抄,人身血氣之出由臟腑而脈,由脈而絡,由絡而孫,絡出於四街,復由此井榮俞經合而入,故曰井者如山下之井,泉始出氣尚微也,榮者如急流小水,氣未盛也,腧者輸也,由此輸彼,氣漸盛也,經者行也,言行已大盛也,合者入也,言由此而入,合於內也,故人身血氣由內而外,由外而內循環不已,周而復始,如環無端也。
白話文:
正氣旺盛,則化氣旺盛;正氣虛弱,則化氣虛弱。正氣從根本出發,化氣則從表面形成,都反映了陰陽盛衰與十二時辰的關係,以及人體活動的變化。由於正氣和化氣不同,所以即使受到邪氣侵襲,表現出來的病症也會有明顯差異。以下附圖說明。
有人問:十二經脈的俞穴很多,多的甚至超過六十個,少的也有十幾個。根據《靈樞·本輸》篇的說法,井、榮、俞、經、合五個穴位分别代表五臟和六腑的穴位。例如足太陰脾經,以隱白為井,大都為榮,太白為俞,商邱為經,陰陵泉為合。那麼,其他眾多的穴位,為什麼不與公孫、三陰交等穴位配對,而獨獨選擇這五個穴位呢?原因尚不明確,請您解惑。
我回答說:這不是五臟六腑的俞穴,而是五臟六腑的井、榮、腧、經、合穴位。五臟六腑的俞穴位於背部,而這五個穴位分别位于手肘以下和膝蓋以下,也就是人體的四肢末端。人體就像一棵樹,四肢末端如同樹梢,血氣從臟腑出發,經由經脈、絡脈、孫脈,最後匯集到四肢末端。這五個穴位就如同四肢末端吸收血氣的通道,所以叫做井、榮、腧、經、合。井穴就像山下的井,泉水初出,氣息微弱;榮穴就像急流的小溪,氣息尚未旺盛;腧穴是輸送的意思,血氣由此輸往其他地方,氣息漸漸旺盛;經穴是行進的意思,血氣已經非常旺盛;合穴是匯集的意思,血氣由此匯集,進入內部。因此,人體的血氣由內而外,由外而內不斷循環,周而復始,就像沒有起點的圓環一樣。
五臟無原,遇原則腧代之,六腑有原,遇原腧並過之,此又五腧之合於五行者也,豈有別種原因哉。
呂夢祥問曰:脈理一節前賢論之詳矣,謂三部九候可以決死生,處百病,調虛實,窈思兩手之脈,左右只各一條,何以有六脈,何以有九候,且脈本系一血管通乎寸口,豈能以區區寸口別萬緒千端之病乎?
答曰:此言與前日子所問廢陰陽五運,及以陰陽為門面話等說同一出於西醫之言也。西醫不知五運,故以五運為虛渺,西醫不知陰陽,故以陰陽為門面話,西醫不知脈法遂謂人周身皆有動脈,何獨以手為診,不知中國古人創立脈法,先已自為問答,抑若逆料西醫必有此說,特設為問答,以代西醫言之者也。
白話文:
五臟沒有特定的經脈,遇到經脈就用腧穴代替;六腑有特定的經脈,遇到經脈就用腧穴一起使用。這就是五腧穴與五行相合的道理,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?
呂夢祥問道:脈理在前面已經被前賢詳細論述過,說三部九候可以判斷生死、治療百病、調節虛實。然而,我仔細思考兩手脈搏,左右手各只有一條脈,怎麼會有六脈?怎麼會有九候?而且脈搏本就是一條血管連通寸口,怎麼能用小小的寸口來區分千變萬化的疾病呢?
答道:你這話和前幾天問的關於廢陰陽五運,以及把陰陽說成是門面話,都和西醫的說法如出一轍。西醫不懂五運,所以認為五運是虛無縹緲;西醫不懂陰陽,所以把陰陽說成是門面話;西醫不懂脈法,所以認為人全身都有動脈,為什麼只用手指診脈?殊不知,中國古代創立脈法,早已經自問自答。就像是預料到西醫一定會有這種說法,特意設計問答,用來代替西醫的言論。
《難經》首問即曰:「十二經皆有動脈,獨取寸口,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,何謂也?」答曰:「寸口者,脈之大會,……五臟六腑之所終始,故法取於寸口也」。此蓋言肺為華蓋,朝百脈,五臟六腑之氣皆上通於肺,寸口及肺之動脈與五臟六腑相終始,故法取寸口也。
西醫不知脈法,謂脈管本系一血管,血出心管,行於周身,周身脈管皆生於心中血管,心體跳動不休,脈即因之而動,人身五臟何得只據血管為斷,遂可以決死生,處百病,調虛實?且曰,手脈只是一條,何得分出六脈?何得分為三部九候?且豈能以一寸口別萬緒千端之病乎?不知脈雖一條,有分散合聚隱現之別,寸口者,脈之大聚會處,為營衛相會之要區,故即此以診諸病也。西醫但知脈是血管,不知脈管內屬血分,脈管外屬氣分,氣附脈行,血管外即氣通也。
白話文:
《難經》開頭提出問題:「十二條經脈都有脈搏,卻只在寸口取脈來判斷五臟六腑的生死吉凶,這是什麼道理?」回答說:「寸口是脈搏的主要匯聚地點,是五臟六腑的終點和起始點,因此方法取自寸口。」
西方醫學不認識脈法,認為脈管其實是一種血管,血液從心管流出,遍佈全身,全身的脈管都來自心管,心跳不斷,脈搏也就隨之跳動,人體的五臟怎能僅憑血管來斷定生死,治療百病,調節虛實?而且,他們認為手脈只有一條,怎麼能分出六脈?怎麼能分為三部九候?又怎麼能用一寸口診斷出千變萬化的病症呢?實際上,脈管雖然只有一條,但它有分散、聚集、隱藏和顯現的不同特點,寸口是脈管的主要匯聚地點,是營養和衛護系統交匯的關鍵區域,所以就是在此進行診斷疾病。西方醫學只知道脈管是血管,卻不知道脈管內部屬於血分,外部屬於氣分,氣隨脈流動,血管之外即是氣流通路。
西醫謂脈外有膜,名脈鞘,光滑而薄,分數層中有小孔如篩,按此即附脈而行之氣孔也。脈管只是一條,動則俱動,故遲數無部位之分,氣則上下異,其輕重也,所以浮沉有三部之別,從此類推,而氣管、血管,分診、合診,脈無遁情矣,故不在者以為渺無可憑,知之者以為確有可據也。
何錚問曰:三焦無狀,空有名,夫三焦之脈不宜候之右尺,今三焦既無形狀,何以候之右尺?經曰,「精理薄皮者三焦薄,密理厚皮者三焦厚」,又曰,上焦如霧,中焦如漚,下焦如瀆,此明明以上中下分三焦也,《靈樞·經脈》篇曰:三焦起自關元,而終絲行空,左右凡四十六穴。於此觀之則有名有狀矣,而《脈訣》謂無狀,空有名者,令人不解,幸請夫子教之。
白話文:
西醫認為脈搏外面有一層膜,稱為脈鞘,這層膜光滑而薄,分成多層中間有小孔,就像篩子一樣。按壓這些小孔,就能使氣體流通。脈管其實只有一根,當它運動時,所有的運動都會一起出現,因此脈搏的強弱沒有特定的部位區分。氣的運行則上下不同,輕重有別,所以浮脈和沉脈存在三種不同的狀態。這樣推而廣之,氣管和血管的診斷和合併診斷,脈搏就沒有隱情可言,因此沒有的情況下,會被認為毫無根據,而懂得這些的人則會認為確實有其依據。
何錚問道:三焦沒有特定的形狀,只有名稱。三焦的脈搏不應該在右尺的位置進行診斷,而現在三焦沒有形狀,那麼如何在右尺上進行診斷呢?經書中說,「精細的脈理代表三焦薄,密度大的脈理代表三焦厚」,又說,上焦像霧一樣,中焦像雲霧,下焦像排水溝,這樣則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。《靈樞·經脈》提到三焦起於關元,終於絲行空,左右共四十六個穴位。從這裡看似乎有名稱和狀況的區分,但《脈訣》卻說無狀而有名,這讓人難以理解,希望能請教老師。
答曰:參考左冠章所問三焦有形無形一條便知,毋庸重說也。
又問曰:女子二七而天癸至,任脈通,月事以時下,果矣。然未至二七任脈不通,任脈不通則奇經八脈行將少一脈,豈非成奇經七脈乎?請吾師示之。
答曰:所謂不通者,氣未盛,脈未通耳,非少一脈也。《素問·上古天真論》曰:「女子二七而天癸至,任脈通,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」。夫天癸者,天一之氣也,任沖者奇經之二也,任主胎胞,沖為血海,氣盛脈通,故月事下,月事者,言按月而至,其盈虛消長應於月象,經之應月陰之所生也,世人每以精血為天癸,不知癸者天之水,干之名也,乾者,支之陽,陽所以言氣,癸者干之偶,偶所以言陰,故天癸者,言天一之陰氣耳,氣化為水,故名天癸,天癸先至,精血繼至,故經云,女子二七而天癸至,任脈通,太衝脈盛,月事以時下。男子二八,腎氣盛,天癸至,精氣溢寫,是必先陰氣足而後精血化,先至後至自有別耳。
白話文:
回答說:可以參考左冠章所問的關於三焦有形與無形的問題,這條已經說明瞭,就不必再重複解釋了。
再問道:女性在二七歲時,天癸到達,任脈流通,月經會按時來潮,這是確定的。然而,如果沒有達到二七歲,任脈不通暢,那麼任脈不通暢就會導致奇經八脈中的一脈不能運作,難道不是隻剩下七脈嗎?請我的老師指導我。
回答說:所謂不通,只是因為氣尚未充足,脈管尚未開通,並不是真的少了其中一脈。《素問·上古天真論》中提到:「女性在二七歲時,天癸到達,任脈流通,太衝脈充盈,月經按時來潮」。天癸,指的是天一之氣,任脈和沖脈是奇經中的兩脈,任脈主掌懷孕,沖脈是血海,當氣盛脈通,月經就會來潮。月經,是指每月按時來潮,其盈縮變化與月相相應,是經脈對應月陰的生成。一般人常誤認為精血是天癸,其實癸是指天的水,乾的名稱。乾代表支的陽,陽是用來描述氣的,癸是乾的偶數,偶是用來描述陰的,所以天癸指的是天一之陰氣,氣化為水,因此名為天癸。天癸先到,接著精血跟隨,所以經文中提到,女性在二七歲時,天癸到達,任脈流通,太衝脈充盈,月經按時來潮。男性在二八歲時,腎氣充盈,天癸到達,精液分泌,一定是先陰氣充足然後精血才化為實質,先後到達是有差別的。
然則天癸者,人身之元陰,亦即所謂元氣也,人之未生,其氣蘊於父母,為先天之元氣,人之既生,則此氣化於吾身,為後天之元氣。第氣之初生,真陰甚微,及其既盛,精血乃旺,故女必二七,男必二八,而後天癸至,天癸至,然後陰血足,而精血化耳。子欲以八脈少一脈為七脈,誠千古未有之奇談也,何其愚哉!
又問曰:包絡即膻中,膻中即包絡明矣,然《靈樞·經脈》篇當以包絡為是,《內經》十二官以膻中為是,認包絡,而書中膻中不宜載,認膻中,包絡不宜載,今遍觀各書,包絡、膻中並載,閱之易起疑慮,究重包絡歟?重膻中耶?願夫子斷之。
白話文:
天癸是人體的元陰,也就是元氣。人尚未出生時,元氣蘊藏在父母體內,是先天的元氣;人出生後,元氣轉化到自身,成為後天的元氣。但氣剛誕生時,真陰很微弱,等到氣旺盛了,精血才會充盈。所以女子必須到二十七歲,男子必須到二十八歲,後天的天癸才會出現。天癸出現後,陰血才會充足,精血才會化生。有人想把八脈少一條變成七脈,這真是古今未有的奇談,實在愚蠢!
又有人問:包絡就是膻中,膻中就是包絡,這一點很清楚。但《靈樞·經脈》篇認為是包絡,《內經》十二官則認為是膻中,如果認可包絡,書中就不應該寫膻中;如果認可膻中,書中就不應該寫包絡。現在很多書都同時記載包絡和膻中,讀起來容易產生疑惑,究竟應該重視包絡還是膻中?希望您能解惑。
答曰:膻中、包絡體雖一而用則二也,膻乃胸前大膈膜,膻中即胸中,胸中只有心包絡與肺,《素問·靈蘭秘典論》曰,「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」。膻乃膈膜,何以能為臣使之官?何以能出喜樂?此蓋指膻中之心包絡而言也。經又曰,膻中為氣海,氣海者,氣之出納處也。
膻乃膈膜,何以能司氣之出納?氣之出納在乎肺,所謂氣海主氣之出納者,蓋指肺而言也,包絡與肺均在膻膈之內,故皆可名膻中,但以心包絡而言,則膻中為心包絡之宮城,以肺而言則膻中為肺之氣海,故曰體雖一,而用則二也。又何所謂重不重乎。
又問曰:何以成男女,閱秘主衛生篇曰,男子欲火旺則成男,女子欲火旺則成女,其果然耶,抑誣言耶?
白話文:
回答說:膻中和包絡,雖然是同一地方,但作用卻是雙重的。膻指的是胸前的大膈膜,膻中就是胸中,胸中只有心包絡和肺。《素問·靈蘭秘典論》說,「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」。膻是膈膜,怎麼能成為臣使之官?怎麼能產生喜樂呢?這顯然是指膻中的心包絡而言。經文又說,膻中是氣海,氣海是氣出入的地方。
膻是膈膜,怎麼能負責氣的出入呢?氣的出入在肺,所謂氣海主宰氣的出入,是指肺而言。包絡和肺都在膻膈之內,所以都可以稱為膻中,但從心包絡的角度來看,膻中是心包絡的宮城;從肺的角度來看,膻中是肺的氣海,所以說體雖一,而用則二。至於重不重,又何必在意呢?
又問道:為什麼會變成男女?翻閱《秘主衛生篇》說,男子慾火旺則成男,女子慾火旺則成女,這是真的嗎?還是假的?
答曰:此說固非,即諸家所說亦多不當。北齊諸澄曰:男女之合,陰血先至,陽精後沖,血開裹精,精入為骨,而男形成。陽精先入,女血後參,精開裹血,血入為本,而女形成,此一說也。王太僕曰:男女有陰陽之質,不同天癸則精血之形亦異,此一說也。馬元臺駁之曰:男女之精皆可以天癸稱,今王氏以女子之天癸為血,則男子之天癸亦為血耶。
李東垣曰:經水斷後一二日,血海始淨,精勝其血,感者成男,四五日後血脈已旺,精不勝血,感者成女。朱丹溪曰:精勝其血,則陽為之主,受氣於左子宮而男形成;精不勝血,則陰為之主,受氣於右子宮而女形成,此又一說也。丹家為天壬先至,地癸隨至,癸裹壬成男;地癸先至,天壬隨至,壬裹癸成女,壬癸齊至成雙胎,一遲一速不成胎,此又一說也。然而以上諸說,紛紛不一,實則皆非也。
白話文:
回答說:這些理論固然有誤,即使是各家的說法也有很多不妥之處。北齊的諸澄認為,男女結合時,陰血先到,陽精後到,血液包裹著精液,精液進入身體形成骨骼,這樣就形成了男性。而女性則是陽精先到,女性的血液後到,精液包裹著血液,血液進入身體成為基礎,這樣就形成了女性,這是其中一種說法。王太僕認為,男女之間存在陰陽之質的不同,因此他們的精血之形也會有所差異,這是其中一種說法。馬元臺則批評道:男女的精液都可以被稱為天癸,如果王氏認為女性的天癸是血液,那麼男性同樣的天癸也是血液嗎?
李東垣認為,月經停止一兩天後,血液開始淨化,精液勝過血液,受到影響的會形成男性,四到五天後血液和脈搏已經強壯,精液不能勝過血液,受到影響的會形成女性。朱丹溪認為,精液勝過血液,那麼陽性就成為主導,接受來自左子宮的氣息而形成男性;精液不能勝過血液,那麼陰性就成為主導,接受來自右子宮的氣息而形成女性,這是另一種說法。丹家認為,天壬先到,地癸隨後到來,地癸包裹著天壬形成男性;地癸先到,天壬隨後到來,天壬包裹著地癸形成女性,天壬和地癸同時到來形成雙胞胎,一個遲緩一個迅速不會形成胎兒,這是另一種說法。
然而,以上的各種說法都各不相同,實際上都是錯誤的。
夫乾坤之氣,通在中和,故天地位而萬物育,人能寡欲清心,得天地中知之元氣,不特所生多男,抑且所得之男佳而多壽,否則不特所生多女,即所生之女亦劣而多夭也。
又問曰:天地化物,造物好生,小兒本無病也,其後有原急驚者,有原慢驚者,此種奇疾,甚至性命不保,莫非天付之乎?或者人自為耶?亦乞夫子明以教我。
答曰:小兒雖無七情六慾,積痼癡頑之病,然而外感風寒,內傷飲食,以致驚風吐瀉,及寒熱疳癰之病,皆不能免,此幼兒一科,為醫者所以不能不學也。至於命之夭壽,雖定於天,而斡旋造化,起死回生,未嘗非醫生之天職,古人名之曰啞科,以其言語不通,病情難詢,故曰:「寧治十男子,莫治一婦人;寧治十婦人,莫治一孩子。」此蓋甚言幼科之難也。
白話文:
天地間的氣息,都流通於中和之中,因此天地有了位置,萬物才能生長。人若能少欲寡求,清淨身心,就能獲得天地中和之氣,不僅生男孩的機率高,而且生下的男孩會優秀長壽。反之,不僅生女孩的機率高,而且生下的女孩會比較差,容易夭折。
有人問道:天地化育萬物,造物主喜歡生命,孩子本應沒有疾病,為何後來有的孩子會急驚,有的會慢驚?這些奇特的疾病,甚至會危及性命,難道都是天生的嗎?還是人自己造成的?請老師指點迷津。
我回答說:孩子雖然沒有七情六慾,也不會有積累的頑疾,但仍然會受到風寒侵襲,也會因飲食不當而損傷身體,導致驚風、嘔吐、腹瀉,以及寒熱、疳積、癰疽等疾病,這些都是幼兒常見的疾病,所以醫生必須學習這一科。至於命運的長短,雖然由天注定,但扭轉乾坤,起死回生,也是醫生的天職。古人將幼兒科稱為啞科,因為幼兒無法清楚表達,病情難以詢問,所以說:「寧願醫治十個男子,也不願醫治一個婦人;寧願醫治十個婦人,也不願醫治一個孩子。」這句話足以說明幼兒科的難度。
然而小兒致病之原,不外風寒飲食,凡外感者,有表證而無里證,為發熱,頭痛,拘急,無汗,或因風搐搦之類是也。內傷者只有里證而無表證,為吐瀉,腹痛、脹滿、驚疳積聚之類是也。熱者必有熱證,如熱、渴、煩躁、秘結、癰瘍之類是也。寒者必有寒證,如清冷吐瀉,無熱,無煩,噁心,喜熱者是也。
所病惟此數種,而其臟氣清靈,隨撥隨應,苟能確斷其症而治之,一劑即可見效,否則虛實不辨,審斷不確,妄行攻擊,則嫩弱之體質,未充之氣血,柔脆之臟腑,略受傷殘,萎謝立見,亦一劑可以送命也。庸醫殺人,而欲歸咎於天也,可乎哉?此學醫者所以不可不知也。
白話文:
孩子生病的原因,不外乎風寒飲食。外感病症表現為發燒、頭痛、肌肉僵硬、不出汗,或是因風而抽搐等。內傷病症則只有內在症狀,沒有外在症狀,表現為嘔吐、腹瀉、腹痛、腹脹、驚恐、疳積等。發熱的病症必有熱象,如發熱、口渴、煩躁不安、便秘、瘡瘍等。寒症則必有寒象,如清冷的嘔吐腹瀉、不發熱、不煩躁、噁心、喜歡溫暖等。
孩子的病症就這幾種,他們臟氣清靈,反應敏銳。只要能準確判斷病症對症治療,一劑藥就能見效。否則,如果虛實不分,判斷失誤,胡亂用藥,孩子嬌嫩的體質,尚未充盈的氣血,脆弱的臟腑,稍受損傷就會萎靡不振,甚至一劑藥就能致命。庸醫殺人,卻想歸咎於天,這怎麼行呢?所以學醫的人必須了解這些道理。
樓餉周炳章問曰:考寸關尺三部之脈,俱在肺脈之一經,何以此脈各有所候於臟腑,豈各臟各腑之氣血行至此而竟各自絕然灌注耶,是竊有疑焉,願夫子明教之。
答曰:《難經》第一難曰,十二經中皆有動脈,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之法,何也?然,寸口者,脈之大會,手太陰之動脈也,人一呼脈行三寸,一吸脈行三寸,呼吸定息,脈行六寸,人一日一夜,凡一萬三千五百息,脈行五十度,周於身,榮衛行陽二十五度,行陰二十五度為一周,會於手太陰寸口者,五臟六腑之所終始,故法取於寸口也。
夫榮氣之行,始於手太陰肺,終於足厥陽肝,而復至手太陰肺,衛氣之行,晝行於陽,夜行於陰,各行二十五度而復於肺,而營氣衛氣大會於肺,蓋五十度而陰陽之數已行盡,而營衛皆會於肺,故名大會,而與臟腑相終始也,因其會於肺,所以肺脈可診臟腑諸病耳。且肺為華蓋,五臟六腑之氣,皆熏於肺,則肺脈可以診知各臟腑之病也,不亦宜乎。
白話文:
周炳章向樓餉請教道:我觀察到寸關尺三部脈象,都位於肺經上,為什麼這三部脈象分別對應不同的臟腑呢?難道各臟腑的氣血流經這裡時,就各自獨立地灌注,互不影響嗎?我對此感到疑惑,希望您能為我解惑。
樓餉回答道:《難經》中第一個難題就提到,十二經脈中都有動脈,為什麼我們只取寸口脈來判斷五臟六腑的生死呢?這是因為寸口是脈絡匯集的地方,也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。人每次呼吸時,脈象運行三寸,每次吸氣時,脈象也運行三寸,呼吸平穩時,脈象運行六寸。人一天一夜,大約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次,脈象運行五十度,遍布全身。其中,榮氣運行二十五度,屬於陽;衛氣運行二十五度,屬於陰,兩者運行一周,最終匯聚於手太陰肺經的寸口脈。因此,寸口脈是五臟六腑氣血運行始終匯集的地方,所以我們才取寸口脈來診病。
榮氣從手太陰肺經開始,運行到足厥陽肝經,然後再回到手太陰肺經;衛氣白天運行於陽經,晚上運行於陰經,各運行二十五度後回到肺經。營氣和衛氣最終都匯聚於肺經,也就是說,陰陽之數已全部運行完畢,營氣和衛氣也都匯集於肺經,所以叫做大會,並且與臟腑相始終。由於脈絡匯集於肺經,所以通過肺脈可以診斷臟腑疾病。而且,肺就像華蓋一樣,五臟六腑的氣息都上熏於肺,因此,通過肺脈可以診斷各臟腑的疾病,這也是合理的。
張沅問曰:岐伯有云,女子七歲腎氣盛,齒更髮長,二七而天癸至,任脈通,太衝脈盛,月事以時下,故有子,但婦人年未至七七而天癸絕,竟致不孕者,世醫以為血枯,是乎,否乎?
答曰:經云,女子二七而天癸至,七七而天癸絕,有子無子即判於斯,此乃天地陰陽消長盛衰之常理也。至於未至七七,而天癸絕,不能孕,卻是血枯所致,然病不一端,或由氣道逆而不行者有之,精血敗而不行者有之,或由鬱怒,或由積勞,或由六淫飲食,或由外感內傷,或由七情六慾,或由於血氣方長縱情虧損,或由於精血未滿,先已斫傷,卒至精血日涸,而衝任氣竭者亦有之,種種病因不一而足,似不可以血枯二字盡之也。為醫者,苟審病不精,則用藥謬誤,後患可勝言哉!
白話文:
張沅问道:岐伯曾说,女子七岁肾气盛,牙齿更换,头发生长,二十八岁天癸至,任脉通畅,太冲脉盛,月经按时来潮,所以能生育。但有些妇女在未满四十九岁时天癸就绝了,最终导致不孕,世俗医家认为这是血枯,究竟是不是这样呢?
回答道:经书上说,女子二十八岁天癸至,四十九岁天癸绝,是否能生育就取决于这个时期,这是天地阴阳消长盛衰的自然规律。至于未满四十九岁天癸就绝,不能生育,确实是血枯所致,但病因并非单一,可能因为气道逆行不通,也可能是精血败坏而不流通,或是由于郁怒,或是由于积劳,或是由于六淫(风寒暑湿燥火)饮食不节,或是由于外感内伤,或是由于七情六欲过度,或是由于血气方长纵情过度损伤身体,或是由于精血未满,就已经遭受损伤,最终导致精血日渐枯竭,冲任之气衰竭,等等。各种病因不尽相同,不能仅仅用“血枯”二字来概括。医生若不细致地诊断病情,就可能用药失误,后患无穷啊!
又問曰:三焦何以為孤府?
答曰:參觀答左冠章問三焦有形無形,朱慶熙問心包絡與三焦為表裡二條便知,毋煩重說也。
又問曰:婦人年不逾五七而天癸不至,腹中結塊似孕而實非孕,有時能動,動時腹作疼痛,每易致病,世醫以為血不足,皆以活血之劑治之,不能應效,此病當以何法治之?
答曰:同一病而原因不同,病之現狀不同,豈可懸擬治法,然子既有問,吾姑舉一端與子言之。吾昔年在武康曾治一婦人,繫上柏人,年二十餘歲,夫死年餘,經停腹漸脹大,及八九月之久,腹大如懷孕十月滿足者,人皆疑以為孕,遍就各醫,未能決其是否,來就余診,余曰:此非孕也,腹中有一物大如胎,而狀非人形,在腹中能動,出腹便不能動矣,此乃由經行時鬱怒所致,而淤血結成也,眾皆疑吾言為誑,惟患者點頭曰,先生能使我出此物乎?吾曰:物可出,但恐命不能保,奈何,患者曰,寧死不怨。余因細察其脈象,並觀其面色,聽其聲音,知其病雖深而元氣尚足,斷定尚不致死。
白話文:
又有問道:三焦為什麼被稱為孤府呢?
回答說:參考左冠章問三焦有形無形,朱慶熙問心包絡與三焦為表裡那兩條內容就能明白,不用再重復說了。
又有問道:女人不超過五七歲,卻沒有來月經,肚子裡有像懷孕的硬塊,但實際上沒有懷孕,有時還會動,動的時候肚子會痛,很容易生病。世俗醫生認為是血不足,都用活血的藥物治療,卻沒有效果,這種病應該用什麼方法治療呢?
回答說:同一個病,原因不同,病症的表現也不同,怎麼能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呢?不過你既然問了,我就舉個例子給你聽。我以前在武康的時候,曾治療過一位婦人,她是上柏人,二十多歲,丈夫去世一年多了,月經停止,肚子慢慢變大,到八九月的時候,肚子已經像懷孕十個月那麼大了,大家都懷疑她懷孕了,找遍了所有醫生,卻沒人能確定她是否懷孕。她來找我診斷,我說:「她沒有懷孕,肚子裡有一團東西,像胎兒一樣大,但形狀不像人,在肚子裡能動,出肚子就不能動了,這是經期鬱怒導致的淤血凝結。」大家都懷疑我是在騙人,只有病人點頭說:「先生能讓我把這東西取出來嗎?」我說:「東西可以取出來,但我怕你命保不住,怎麼辦?」病人說:「寧死不怨。」我仔細觀察她的脈象,看她的面色,聽她的聲音,知道她的病情雖然嚴重,但元氣還充足,斷定她不會因此而死。
乃用猛攻之劑,並囑其服後防血崩,宜留意,是夕夜半,腹陣陣作痛,如臨產,五更,血崩其物隨血滾下,形狀顏色確肖一極大豬肺,惟獨少氣管耳,乃一大血塊也。於是群疑皆釋,而患者來復診,又服藥調理而病遂愈焉。但此等症候,必須審證精確,知其虛實,方可用藥,否則失之毫釐,謬以千里矣。
駱祖馨問曰:組織學所為穴道者,其位置不過言距某處幾寸幾分為某穴,復自某穴距幾寸幾分為某穴,今夫人之年齡有長幼之分,身體有長短之別,則穴道之位置,其必有相差之異,雖然幾寸幾分者言距離之大約也,假令人之長者其臂長一尺六寸,短者之臂,其長一尺二寸,若一臂間有甲乙丙丁戊如是五穴,其距離均系三寸之數,則臂之長者,固三五十五寸計之,有餘一寸矣,今臂之短者則三五十五寸計之,不足二寸矣,此同身寸之所以適用也,然如余之身短與同學中之身寸長者,以同身寸較之,反余之同身寸較彼為長,是則同身寸亦不盡適用,此外尚有他法以量之乎?
白話文:
醫生用猛烈的藥方治療,同時囑咐病人服藥後要預防出血,務必小心。當天半夜,病人腹部陣陣疼痛,就像要生孩子一樣,到了五更天,大量出血,隨血滾下一塊東西,形狀和顏色就像一個巨大的豬肺,只不過少了氣管,是一大塊血塊。眾人於是都解除了疑惑,病人也來複診,繼續服藥調理,病症終於痊癒了。不過,這種病症必須審慎診斷,精準判斷虛實,才能用藥,否則差之毫釐,謬以千里。
駱祖馨問道:所謂穴道,它的位置只是說離某處幾寸幾分是某穴,再從某穴離幾寸幾分是某穴。現在,人的年齡有長幼之分,身體有高矮之別,那麼穴道的位置,必然會有差異。雖然幾寸幾分只是大約的距離,但是如果一個身材高的人,手臂長一尺六寸,一個身材矮的人,手臂長一尺二寸,如果在一條手臂上有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五個穴位,每個穴位之間的距離都是三寸,那麼身材高的人,按照三五十五寸計算,就多出一寸。而身材矮的人,按照三五十五寸計算,就少了两寸。這就是同身寸之所以可以適用的原因。但是,如果我的身高比同班同學矮,用同身寸來比較,反而我的同身寸比他的長,這就說明同身寸也不是完全適用。那麼,還有其他方法來測量嗎?
答曰:量穴之法,原不僅同身寸,同身寸特其一耳,其他有非同身寸所能適用者,量法甚多,有用尺量者,有用草量者,尺量則有夏尺、商尺、周尺、鈔尺、銅尺、曲尺、黍尺之別。
黍尺中又有縱黍、橫黍、斜黍之分,更有非尺量所能適用者,則用草量,草量者三角形量法也,《素問·血氣形志篇》曰:欲知背俞,先度其兩乳間,中折之更以他草,度去半已,郎以兩隅相拄也。乃舉,以度其背,令其一隅居上,齊脊大椎,兩隅在下,當其下隅者,肺之俞也。
復下一度,心之俞也。此即三角形草量之法耳,子只知同身寸而不知其他,所謂坐井觀天,而以天為小者也。
白話文:
测量穴位的方法,本来就不止同身寸这一种,同身寸只是其中一种而已。其他还有很多方法不适用同身寸,测量方法很多,有使用尺子测量的,也有使用草绳测量的。尺子测量又分夏尺、商尺、周尺、钞尺、铜尺、曲尺、黍尺等等。
黍尺中又有纵黍、横黍、斜黍的区分,还有尺子测量无法适用的情况,就要使用草绳测量。草绳测量就是三角形测量法。《素问·血气形志篇》中说:想要知道背俞穴的位置,先测量两乳头之间的距离,从中折半,再用其他草绳,测量一半的距离,然后用两端互相支撑。接着抬起草绳,测量背部,使其中一端位于上部,与脊柱大椎穴齐平,两端在下部,下端所对应的位置就是肺俞穴。
再向下测量一寸,就是心俞穴。这就是三角形草绳测量法。你只知道同身寸,却不知道其他的方法,就好比坐井观天,以为天很小一样。
又問曰:夫人身之血脈盡日流行不息,若一處之血氣停滯不動,則此處之肌肉麻木,今如吾人終日坐於座上而不行動,則兩足之肌肉麻木難耐,蓋吾人干夜間睡時,人亦眠而不動,何以肌肉不麻木乎?
答曰:臥豈可與坐比哉,長坐而少運動,則血氣凝滯,不能流行周身,故足中肌肉麻木,若睡時則人雖不動,而血氣流行如環無端,故《靈樞·營衛生會》篇曰:「夜半而大會,萬民皆臥,命曰合陰」。又曰,「壯者之氣血盛,其肌肉滑,氣道通,榮衛之行,不失其常,故晝精而夜瞑。
老者之氣血衰,其肌肉枯,氣道澀,五臟之氣相搏,其榮氣衰少而衛氣內伐,故晝不精,夜不瞑」。然則夜間之能睡,正以徵血氣之盛,夜間之不能睡,正以徵血氣之衰也,夜間之臥與日間之坐,雖同一不動,而豈可以一概論,何真愚哉!
白話文:
再問道:人體的血液和脈絡整天流動不斷,如果某個部位的血氣停滯不動,那麼該部位的肌肉就會變得麻木。現在假設我們整天坐在椅子上不活動,雙腳的肌肉就會感到麻木難忍。但我們在晚上睡眠時,雖然身體沒有動作,為何肌肉不會感到麻木呢?
回答說:躺著和坐著是不能相比的。長時間坐著少運動,血氣就會凝結,無法在全身流動,所以腳部的肌肉會感到麻木。然而,在睡覺時,人們即使不動,但血氣仍然像環狀一樣流動不息,這就是《靈樞·營衛生會》中所說的「夜半而大會,萬民皆臥,命曰合陰」。這段經典還提到,年輕人的血氣旺盛,肌肉滑潤,氣道暢通,營養和衛護之氣的循環不會失常,所以白天精神飽滿,夜晚也能安睡。老年人的血氣衰弱,肌肉乾枯,氣道狹窄,五臟之間的氣血交織,營養之氣減少,衛護之氣內部受損,所以白天精神不振,夜晚也無法安睡。
因此,晚上的睡眠正是血氣旺盛的象徵,而無法入睡,則是血氣衰弱的表現。晚上躺著和白天坐著,雖然都是不動,但不能用同樣的標準來評價,真是愚蠢啊!
余偉問曰:人參一味,東垣言補氣補陽,謂氣為陽,此至理也,以後諸家皆云,純陽之性,回陽之藥。陳修園力辨補陰養陰,謂味重干氣,屬陰,此亦至理也。觀仲聖白虎加人參湯,治若吐,若下,大汗出後渴不解,用之補氣救液也。四逆加人參治汗下亡血者。
經曰,血氣異名同類,奪汗者無血,奪血者無汗,故加參補氣,即救血也,其餘皆汗、吐、下利、亡血後而加之,未有回陽之用,而諸家言參能回陽,其說有誤乎?生按人參味甘,入脾,氣平,入肺子母相生,肺為生氣之源,故肺得補氣充矣,肺為陰中之陽,人參即陰中之陽藥也,敢問是否?
白話文:
余偉問道:人參這一味藥,東垣認為它補氣補陽,說氣就是陽,這確實是至理。後世很多醫家也都說人參是純陽之性,是回陽的藥。陳修園卻大力辯解說人參補陰養陰,認為它味重而性偏寒,屬於陰,這也言之有理。
你看仲景的白虎加人參湯,用來治療吐、下、大汗出後渴不解的症狀,就是用它來補氣救液。四逆加人參湯則用來治療汗出、下利、亡血的病症。
《內經》說,血氣雖然名稱不同,但本質是一類,出汗過多就會傷血,失血過多也會傷氣,所以加人參補氣,也就是救血。其他所有在汗、吐、下利、亡血之後加人參的處方,並沒有回陽的作用。難道後世醫家說人參能回陽,說法有誤嗎?
我認為,人參味甘,入脾經,性平,還入肺經,脾肺相生,肺是生氣之源,所以人參補肺就能補氣。肺是陰中之陽,人參也就是陰中之陽之藥。請問是否如此?
答曰:所見極是,惜乎子只知脾為肺之母,肺為陰中之陽,不知水為氣之母,氣為水中之陽耳,按人參一物,或謂補氣屬陽,或謂生津屬陰,或謂回陽,皆因但論氣味而不究人參所由生之理,故不能定其性耳。
考人參古生上黨,故名曰黨參,今生於遼東樹林陰濕之地,又有人種者,亦須在陰林內植之,夫生於陰濕,秉水陰潤澤之氣也,故味苦甘,而有汁液,發之為三椏五葉陽數也,此苗從陰濕中發出是由陰生陽,故於甘苦陰味之中饒有一番生陽之氣,此氣可嘗而得之者也,人身之元氣由腎水之中以上達於肺,生於陰而出於陽,與人參由陰生陽,同一理也,所以人參大能化氣,氣化而上出於口鼻,即是津液,人參生津之理如此,非徒以其味而已,即以氣味論,甘苦中含有生髮之氣,亦只成為由陰出陽之氣味耳,須知人參不生於東南而生於北方者,此正人參所由生之理也,不究及此,尚難得人參之真性,何以故,蓋北方屬水,於卦為坎,坎卦外陰而內陽,人參生於北方,正是陰中之陽也,坎卦為水,天陽之氣,皆發乾水中,譬諸西醫所用之蒸溜器,以火煎水,則氣出,而氣者著於物,又復化而為水,知水為氣之母,氣從水而出矣,人身腎與膀胱屬水,水中含陽,化氣上行出於口鼻,則為呼吸,充於皮毛,則為衛氣,只此腎與膀胱水中之陽,化氣而充周身者也。故《內經》曰,膀胱者,州都之官,氣化則能出矣。
白話文:
答曰:您所言極是,只可惜您只知道脾臟是肺的母親,肺是陰中之陽,卻不知道水是氣的母親,氣是水中之陽。
以人參為例,有人說它補氣屬於陽,有人說它生津屬於陰,也有人說它回陽,這些說法都是只論其氣味而不深入探究人參生長之理,所以無法確定其真正的性質。
考察人參的生長,古時候生長在上黨,因此叫做「黨參」,現在生長在遼東樹林陰濕之地,也有人種植,但必須在陰林內栽培。人參生長於陰濕之地,吸取了水陰潤澤之氣,所以味道苦甘,且有汁液,它發芽長成三叉五葉,這屬於陽數。人參的幼苗從陰濕中發出,這是由陰生陽,所以它在甘苦陰味中蘊藏著生發陽氣,這種氣是可以品嘗出來的。
人體的元氣由腎水之中向上達於肺,生於陰而出自陽,與人參由陰生陽的道理相同。所以人參能化氣,氣化上出於口鼻,就是津液,這就是人參生津的道理,並非僅僅因為它的味道。即使從氣味上論,甘苦中含有生髮之氣,也只是由陰出陽的氣味而已。
要知道,人參不生長在東南方向,而生長在北方,這就是人參生長之理。如果不深入探究,就難以理解人參的真正性質。為什麼呢?因為北方屬水,在八卦中為坎卦,坎卦外陰而內陽。人參生長在北方,正是陰中之陽。坎卦為水,天陽之氣皆發乾水中,就像西醫所用的蒸餾器,用火煎水,氣就會出來,而氣附著在物體上,又會化為水,由此可知水是氣的母親,氣從水中而出。
人體的腎和膀胱屬水,水中含陽,化氣上行出於口鼻,就是呼吸;充於皮毛,就是衛氣。人體的腎和膀胱中的陽氣,化氣而充斥全身。所以《內經》說:「膀胱者,州都之官,氣化則能出矣。」
此與天地水中含陽,化而為氣,以周萬物,本屬一理,水在五行屬北方,人參生於北方,秉水中陽氣,故與人之氣化相合,故大能補氣,此即所謂水為氣之母,氣為水中之陽也。
又問曰:《本草經》白芍,味苦平無毒,主治邪氣腹痛,除血痹,破堅積,寒熱,利小便,止痛。未有言補,而宋元以下諸家本草皆言味酸,收陰氣,斂逆氣,和血補陰,與《本草經》大相反,觀仲聖桂枝湯解表之劑,取其平入肺泄邪氣,取其苦制桂之過辛,小建中湯治腹中急痛,取其味苦為君,疏脾中之邪氣,泄腹中之淤,以合《本草經》之旨也。
白話文:
這與天地水中的陽氣,變化而成為氣,遍布萬物,本質上是一樣的道理。水在五行屬北方,人參生長在北方,吸收水中的陽氣,所以與人體的氣息相互融合,因此能有效補氣。這就是所謂「水為氣之母,氣為水中之陽」。
又有人問道:《本草經》記載白芍,味苦性平無毒,主治邪氣腹痛,去除血痹,破除堅積,治療寒熱,利尿,止痛。書中並沒有提到補益功效,然而宋元以後的本草著作都記載白芍味酸,能收斂陰氣,抑制逆氣,和血補陰,與《本草經》的記載大相矛盾。觀察仲景的桂枝湯解表藥方,選用白芍是因為它性平入肺,能宣泄邪氣,又因為白芍味苦可以制約桂枝過於辛辣的特性。小建中湯治療腹中急痛,選用白芍味苦作為君藥,疏通脾胃中的邪氣,排除腹中的淤積,這符合《本草經》的記載。
生入肆中試嚼之,果苦而無酸味矣,而宋元以下諸家皆變苦為酸,其故何耶?又陳修園曰張隱菴言,赤芍、白芍花異根同,其實是花赤白分之,其根同也。余見土人採藥,囊中不知何物之根,詢之云,肆中所售之赤芍即此也。生觀藥肆之赤芍、白芍果大異。陳氏言赤芍不可用,夫子以為可用乎?
答曰:按《本草經》云,味苦平無毒者,因神農嘗草曰:苦也。宋元以下諸家言味酸者,因雷公有味酸之說也。其實味苦而不酸。至於赤白芍謂花異根同說,實有誤,夫赤芍、白芍之分,實不在花之顏色,而在草本與木本,白芍即草芍藥,赤芍即木芍藥,草芍藥色白而多脂,亦名金芍藥,木芍藥色紫而多脈,花大而色深,形如牡丹,故俗呼為牡丹,而實非牡丹也。子所見為大異者,蓋白芍系草本,赤芍系木本也。
白話文:
我曾經親自到藥店試吃過赤芍,發現它確實是苦味,完全沒有酸味。可是宋元以後的醫書都把赤芍的味寫成酸,這是為什麼呢?
另外,陳修園曾經提到張隱菴說赤芍和白芍的花不同,但根是一樣的,其實這是錯誤的。赤芍和白芍的區別並不在於花的顏色,而是在於草本和木本。白芍是草芍藥,赤芍是木芍藥。草芍藥顏色偏白,富含油脂,也叫金芍藥。木芍藥顏色偏紫,根部有許多筋脈,花朵很大,顏色很深,形狀像牡丹,所以俗稱牡丹,但實際上不是牡丹。
你看到的赤芍和白芍差異很大,那是因為白芍是草本植物,而赤芍是木本植物。
陳氏所謂赤芍不可用者,蓋指草本者而言,非指木本者而言也。
王廣蔭問曰:《營衛生會篇》云:「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,行於陽二十五度,故氣至陽而起,至陰而臥。」然則人往往日間投入睡鄉,亦成好夢,不卜何氣使然?豈人臥時衛氣則行於陽乎?若然,則無日夜之分矣,敢請。
答曰:衛氣之行關於日夜,非關於臥不臥也,所謂氣至陽而起,至陰而臥者,指日起夜臥者而言,非指日不起,夜不臥者言也。人在日固當起,在夜固當臥,如陰陽反覆夜以當日,日以當夜,不特衛氣不能分陰陽而行,即營氣亦不能循經而行,且營衛二氣,又何能相會合,久而久之未有不致病,而不得盡期而死也。故《靈樞·營衛生會》篇云:「壯者之氣血盛,肌肉滑,氣道通。
白話文:
陳氏說赤芍不能用,指的是草本的赤芍,不是指木本的赤芍。
王廣蔭問道:《營衛生會篇》說:「衛氣在陰時運行二十五度,在陽時運行二十五度,所以氣到陽時就起床,到陰時就睡覺。」可是,人們經常白天也陷入睡眠,而且還做美夢,不知道是什麼氣在作祟?難道人睡覺時衛氣就運行到陽時嗎?如果這樣,就沒有白天黑夜之分了,請問這是怎麼回事呢?
回答說:衛氣的運行與白天黑夜有關,而不是與睡覺與否有關。所謂「氣至陽而起,至陰而臥」,指的是白天起床,晚上睡覺,而不是指白天不起床,晚上不睡覺。人白天理應起床,晚上理應睡覺,就像陰陽交替,夜晚當白天,白天當夜晚一樣,如果不僅衛氣不能按照陰陽運行,連營氣也不能沿著經絡運行,而且營衛二氣也無法會合,久而久之,必然生病,最終無法善終。所以《靈樞·營衛生會篇》說:「身體強壯的人,氣血充盈,肌肉光滑,氣道通暢。」
營衛之行不失其常,故晝精而夜瞑;老者之氣血衰,肌肉枯,氣道澀,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,故晝不精,夜不瞑」。然則,老人之晝不精,夜不瞑者,血氣使然,限於天也,壯者之夜不臥而日臥者,非血氣使然,戕於人也,戕於人,有不病且夭乎?
余偉問曰:藥之相惡、相畏、相反,《神農本草經》以下至漢唐皆無此言,而後人創此說而令學者之多惑。生以為不然,言人參畏靈脂,如人氣虛有血積,則當用靈脂破積,人參固氣,豈不可同用乎?言黃連惡菊花、玄參,如喉瘡熱極等症心腎有實火者,同用之,有何不可乎?古人往往以相反等藥同用之如神者,究竟如何?敢請夫子明示之。
白話文:
人體的營氣和衛氣運作正常,白天就會精神充沛,晚上就能安然入睡。然而,老人氣血衰弱,肌肉萎縮,氣道阻塞,營氣減少,衛氣內侵,白天精神不振,晚上也睡不好。這是由於年老體衰,氣血不足,受限於自然規律所致。但年輕人白天睡覺,晚上不睡,就不是氣血問題,而是自身作息不規律,損害身體所致。這樣不合理的作息,難道不會導致疾病和早逝嗎?
我曾經問過一個問題:藥物之間的相惡、相畏、相反,從《神農本草經》到漢唐時期都沒有記載,是後人杜撰出來的,卻讓很多學者感到困惑。我不認為這是正確的說法。例如,有人說人參畏靈脂,但如果患者氣虛又有血瘀,應該用靈脂破瘀,人參補氣,為何不能一起使用呢?又有人說黃連惡菊花、玄參,但如果患者喉嚨潰瘍,熱毒極盛,心腎有實火,為何不能一起使用呢?古人常常用看似相反的藥物一起治療,效果卻十分神奇。究竟藥物之間的相惡、相畏、相反是如何界定的?懇請先生為我解惑。
答曰:此說《本草問答》中早已有人論過,吾且為子述之。問者曰:本草明言十八反,十七忌,十九畏,宜恪守否?答者曰,性之反者如水火冰炭之不容,故不可同用,然仲景有甘遂、甘草同用者,又取其相戰以成功。後人識力不及,總以不用為是。至於相畏可不必論,相忌亦難盡拘,然服麻黃、細辛忌油膩,服蜜與地黃忌蔥白,服黃蠟忌雞肉,此皆大不宜者,皆所當忌,不可不知。
以上所言,皆前人之說,非吾所創,總之用藥如用兵,或相戰以成功,或前人已經驗或深知兵之性質,決定無畔潰之虞,可預操必勝之權,然後兵可用而績可奏,若欲以行險徼倖,輕於嘗試,作孤注一擲,禍即隨之矣,可不慎哉!
白話文:
答曰:這個問題,《本草問答》中早已有人討論過,我且為你講述。問者曰:本草書中明確記載十八反、十七忌、十九畏,是否應該嚴格遵守呢?答者曰:藥物性相克如同水火冰炭般不容相容,故不可一同使用,然而仲景在方劑中卻有甘遂與甘草同用的例子,正是利用藥物相戰以達到療效。後人識見不足,總是認為不用為好。至於相畏,不必過於拘泥,相忌也不必全然遵守,但服用麻黃、細辛忌油膩,服用蜂蜜和地黃忌蔥白,服用黃蠟忌雞肉,這些都是不可不忌的,必須牢記在心。
以上所述,皆為前人的論述,非我所創,總之用藥如同用兵,或以相戰達到療效,或前人已驗證或深知藥物性質,決定不會出現失敗的風險,可預先掌握必勝的把握,然後才能用藥而取得療效。若想要冒險取巧,輕率嘗試,孤注一擲,災禍就會隨之而來,不可不慎啊!
又問曰:古人立方原為後人之規矩,立言原為後人之宗師,柯琴解四生丸,言四味皆清寒之品,豈非沒制方之規矩耶?生按四生丸取生地甘寒色黑,入腎,清志中之火,壯水精上行交於心,其質似血,入血涼血,取荷葉苦寒一莖,從水中直上通於心,清君火以調榮,取柏葉苦平入肺清金,以調衛,榮衛調和,水火交通,血涼而不上逆,吐自止矣,蓋三味皆寒滯之品,妙在艾葉一味,辛苦大溫,芬芳純陽,能走三陰,和之以導諸藥,領諸血,各歸其經。皆鮮用者,取元汁,是草木之血,血入血也,此方製法之神妙也。
白話文:
又問曰:古人制定方劑,本是後人的規範準則;立下言論,本是後人的宗師典範。柯琴解四生丸,說四味藥都是清寒的藥品,難道不是違背了制定方劑的規範嗎?
生按:四生丸取生地,甘寒色黑,入腎,清志中之火,壯水精上行交於心,其質似血,入血涼血。取荷葉,苦寒一莖,從水中直上通於心,清君火以調榮。取柏葉,苦平入肺清金,以調衛。榮衛調和,水火交通,血涼而不上逆,吐血自止矣。
蓋三味皆寒滯之品,妙在艾葉一味,辛苦大溫,芬芳純陽,能走三陰,和之以導諸藥,領諸血,各歸其經。皆鮮用者,取元汁,是草木之血,血入血也,此方製法之神妙也。
經曰:急則治標,緩則治本,故立此方,暫時止吐衄之血也,此意義是乎?誤乎?
答曰:非也。夫彼曰凡草木之性,生者涼而熟之則溫,此言固不足為訓,既用一凡字則所有草木均指在內,卻不免言之太過,但以此方而論,四味固皆清寒之品也,子但知生地涼,艾吐溫,而不知生地熟之則溫,艾葉生用則涼也,生地鮮用大寒,生用涼血,熟用微溫,艾葉熟用則熱,生用則寒,《本草綱目》亦載有生寒熟熱之說,而子未及見此,遂妄議前人之非,此少見者,所以多怪也。
夫艾名冰臺,亦名醫草,所以名為醫草者,以其得火而能灸病,所以名為冰臺者,以其得冰而能取火也,柯氏所謂四味皆清寒之品者,蓋指四味皆生用而言也,故下文曰,取其生者而搗爛為丸,所以全其水氣,不經火煮,更遠於火令也,至於急則治標,緩則治本,此方可暫用,不可多用,吾已與呂生言之詳矣。
白話文:
古籍中提到,遇到紧急情况就治标,情况缓和就治本,因此才有了这个方子,可以暂时止住吐血和鼻出血。这个说法对吗?
回答:不对。古籍中说,凡是草木,生的时候性凉,熟了就性温,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。因为用了一个“凡”字,就意味着所有的草木都包括在内,未免太过绝对。但就这个方子来说,四味药都是清寒之物。你只知道生地凉,艾叶温,却不知道生地熟了就温,艾叶生用就凉。生地鲜用寒凉,生用凉血,熟用微温,艾叶熟用则热,生用则寒。 《本草纲目》也记载了生寒熟热的说法,你没有看到这些,就妄议前人的错误,这就是见识少导致多怪。
艾叶又叫冰台,也叫医草。之所以叫医草,是因为它可以用来灸病;之所以叫冰台,是因为它可以用来取火。柯氏所说的四味皆清寒,指的是四味药都是生用。所以后面才说,取其生者,捣烂成丸,是为了保留其水分,不经过火煮,更加远离火气。至于急则治标,缓则治本,这个方子可以暂时使用,不能长期使用,我已经详细地跟吕生说过了。
又問曰:生脈湯者孫真人制此方,為暑月而設,蓋暑熱傷氣,氣傷則榮衛不固,不固汗出而亡液,氣短,倦怠,口渴作矣,以上之症,皆當補氣救液,經曰,虛則補其母,故取人參味甘微寒,入脾補土生金,以為君臣,以麥冬甘平而潤,入肺,瀉火清金,其生用十二枚,有十五十六枚,似人之十二經十六絡能周行經絡,調五行相從道。
人參補諸經之氣,佐五味子重於酸味入肝,斂風木之浮火,其色赤黑,五味皆俱,得麥冬和之,以入五臟,收斂耗散之真氣,氣斂則汗止而渴止矣,三味合之,補氣生津之劑,孫真人未言生脈,以後諸家因名誤解此方能生脈,生見時醫往往遇陽脫無脈,用此方加味治之,殺人可數乎?望夫子正之。
白話文:
有人問道:生脈湯是孫真人所創,專為夏季而設。這是因為夏季暑熱傷氣,氣傷則導致人體的衛氣不固,衛氣不固就會導致出汗過多而損失津液,進而出現氣短、疲倦、口渴等症狀。以上這些症狀,都需要補氣滋陰。經書上說:「虛則補其母」,因此選用人參,它味甘微寒,入脾經補土生金,作為君臣藥。又選用麥冬,味甘性平而滋潤,入肺經,瀉火清金,用生麥冬十二枚或十五六枚,因為人體有十二經脈、十六絡脈,能周流全身,麥冬也如同人體經脈一樣,能調和五臟六腑,使其相順相從。
人參補益全身經脈之氣,輔以五味子,五味子味酸入肝,能斂風木之浮火,其顏色赤黑,五味俱全,與麥冬相合,一同進入五臟,收斂流失的真氣,氣斂則汗止而渴止。三味藥合在一起,就是補氣生津的藥劑。孫真人並沒有提到「生脈」這個名稱,後世醫家誤解了此方的名稱,認為它能生脈。現代一些醫者遇到陽氣脫落、無脈的情況,就用此方加味治療,結果卻造成了不少人死亡。希望您能糾正這個錯誤。
答曰:此蓋由於子學力淺薄,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也。在時醫不問何病,遇脈絕輒用此藥,固屬執一之見,但彼之所以用此方者,亦未嘗無因也,雖此方主治本為暑月熱傷元氣,氣短,倦怠,口渴,多汗,肺虛而咳者所設,而方中皆手太陰少陰二經之藥,肺主氣,肺氣旺則四臟之氣皆旺,虛故脈絕氣短也,肺朝百脈,心主脈,補肺清心,則氣充而脈復,名之曰生脈,非無故也。
脈主氣,心主血,是方以人參大補肺氣,麥冬潤肺清心,五味收斂五臟耗散之氣,凡遇氣短脈絕而將死者,是方實有起死回生之妙用。故汪訒庵注是方曰:「人有肺絕將死者,有此能復生之。其功甚大。」即此一言,可為明證。子以為只能治暑熱傷氣,不能生脈,識見即自淺薄,而笑時醫之謬,是猶五十步笑百步耳。
白話文:
他說:「這是因為你學識淺薄,只知道其中一方面的道理,卻不知道另一方面的道理。那些醫生不問病人什麼病,只要脈搏微弱就用這個藥方,確實是固執己見,但是他們之所以用這個藥方,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。雖然這個藥方主要用於暑天熱傷元氣、氣短、疲倦、口渴、多汗、肺虛咳嗽的人,而且藥方中都是手太陰、少陰二經的藥物,肺主氣,肺氣旺則四臟之氣皆旺,肺虛則脈搏微弱氣短。肺朝百脈,心主脈,補肺清心,則氣血充盈,脈搏恢復,所以叫做生脈,並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脈主氣,心主血,這個藥方以人參大補肺氣,麥冬潤肺清心,五味子收斂五臟耗散之氣,凡是遇到氣短脈搏微弱將要死的人,這個藥方確實有起死回生的妙用。所以汪訒庵注釋這個藥方說:「有人肺氣衰竭將要死的人,有了這個藥方就能復生,它的功效非常大。」這句話足以證明。你以為這個藥方只能治暑熱傷氣,不能生脈,你的見識就很淺薄,還嘲笑那些醫生的錯誤,這就像五十步笑百步一樣。」
又問曰:《內經》候脈,三部詳明,而晉以下諸家各言一理,使學者惑而無入門之路也。生不敏,悟《內經》之旨,經以兩寸候心肺者位最高也,以心候左寸者以心為一身之君主,有四系發出,貫於四臟,心是陽中之太陽,故候左寸也,肺是陽中之太陰。刺禁篇云,肺氣生於右,故脈候之右寸也。
以肝候左關者,蓋肝位雖下,肝之繫系於脾之上,又是陽中之少陽,為上下陰陽之中界,故以候關。《刺禁篇》云肝氣生於左,故候之左。脾是陰中之太陰,為胃消化穀氣,行津液陰土也,位居中屬土,故候之有關。腎是水精,刺禁云,腎部為里,位居直下,是陰中之少陰,腎有兩枚,故候兩尺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中關於脈象的診斷方法,分成三部分,講得很清楚。但晉代以後的醫家,每個人都提出不同的理論,讓後人感到困惑,找不到學習的入門方法。我愚鈍,勉強理解了《內經》的要旨,認為以兩寸脈來診斷心肺的位置最高。以左寸脈診斷心臟,是因為心臟是人體的主宰,有四條經脈由心臟發出,連通全身四臟,心臟是陽氣中最陽的部位,所以診斷左寸脈。肺是陽氣中最陰的部位,《刺禁篇》說肺氣從右側生起,所以診斷右寸脈。
以左關脈診斷肝臟,是因為肝臟雖然位置較低,但它的經脈連接到脾臟的上方,而且是陽氣中的少陽,位於上下陰陽的交界處,所以診斷關脈。《刺禁篇》說肝氣從左側生起,所以診斷左側。脾臟是陰氣中的太陰,負責消化食物,運化水液,位置居中,屬土,所以診斷有關脈。腎臟是水精的所在,《刺禁篇》說腎臟屬於內臟,位置在最下方,是陰氣中的少陰,腎臟有兩個,所以診斷兩尺脈。
但言膻中與胃,不言大小腸、三焦、膀胱、膽與命門者,蓋胃者陽土也,存五味養五臟,化生萬物,與脾並居中州,故可定於脾部也。《刺法論》曰,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。膻中即心包,心包居心之外為心之宮城也,心脈病即心包病,心不能受邪,故膻可定心部也。
大小腸雖與心肺相表,其位居於下之小腹,病有從表入里,從里出表,上下焦之氣所分不可概指一定三焦者,上焦如霧,中焦如漚,下焦如瀆,豈可定一部乎?命門即腎,不必多分名也,膀胱合腎為表裡,與大小腸俱居小腹,如大小便之病,有在闌門閉塞,有在膀胱不化,有在腎氣不化,不可指定也。右寸言胸中者,候上焦之宗氣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主要在說明中醫經絡學說中,為什麼只談「膻中」和「胃」,而沒有特別提及「大小腸」、「三焦」、「膀胱」、「膽」和「命門」。
首先,因為「胃」屬於陽土,負責消化五味,滋養五臟,並化生萬物,與脾臟一同居於中州,所以可以歸屬於脾臟的部分。
其次, 「膻中」是心包的穴位,心包包覆著心臟,是心臟的保護層。心臟如果生病,心包也會跟著生病,因此可以歸屬於心臟的部分。
至於「大小腸」,雖然與心肺相表裡,但位置在小腹,疾病的傳導可能從表層進入內裡,也可能從內裡出來表層,並且上下焦的氣息分佈也無法一概而論。
「三焦」就像上焦如霧,中焦如漚,下焦如瀆,沒有特定的位置,因此也不必單獨討論。
「命門」就是腎臟,不需要另外取名。
「膀胱」與腎臟相表裡,與大小腸都位於小腹。大小便的疾病,可能出現在闌門阻塞,也可能出現在膀胱失調,也可能出現在腎氣失調,所以也不必指定某個部位。
最後,右寸脈診斷胸中,可以觀察上焦的宗氣。
兩尺言腸者,大小腸、膀胱皆在內,以候下焦之精氣。左關不言膽而言膈者,膽附肝之短葉屬少陽,是陰陽之中界,膈是上下之中界,候膈即可為膽,又候中焦之生氣也。生之意度如此,而後賢諸家以膻中、三焦、膀胱、大小腸、命門移上移下,配左配右,而沒《內經》之旨,生之疑一也。
《難經》以明浮中沉候脈,其言初持三菽之重,與皮毛相得為肺脈者,謂肺經最高,為五臟之華蓋,肺氣為衛,其主皮毛也。如六菽之重,與血脈相得為心脈者,心居肺下,心氣為榮,其主血脈也。言如九菽之重,與肌肉相得脾脈者,脾居心肺之下,肝腎之上為中土,其主肌肉也。
白話文:
所謂「兩尺言腸」,指的是大小腸和膀胱都屬於下焦,觀察它們可以了解下焦的精氣狀況。而「左關不言膽而言膈」,是因為膽附著在肝臟的短葉上,屬於少陽,是陰陽的交界,而膈膜則位於上下焦的交界。因此,觀察膈膜的狀況可以推測膽的狀況,同時也能了解中焦的生氣狀況。然而後世的醫家將膻中、三焦、膀胱、大小腸、命門等部位互相配對,忽視了《內經》的本意,這是對「生」的理解上的錯誤。
《難經》中以浮、中、沉三種脈象來判斷病人的狀況。它認為,輕如三菽重的脈象,與皮毛相通,屬於肺脈,是因為肺經位於最高處,如同五臟的華蓋,肺氣主衛,負責保護皮毛。中等如六菽重的脈象,與血脈相通,屬於心脈,是因為心臟位於肺之下,心氣主榮,負責滋養血脈。較重如九菽重的脈象,與肌肉相通,屬於脾脈,因為脾臟位於心肺之下、肝腎之上,是中土,負責主導肌肉的運作。
言十二菽之重,與筋相得,肝脈者,肝居脾之下,其主筋也,言重按之與骨相得,腎脈者,腎居直下,藏精生髓,其主骨也。此理盡是,而《脈訣》又不明此,獨主寸關尺,生所疑二也。男女平脈之所異者,是陰陽氣血之別也,如男子左手脈盛於右,女子右手脈盛於左,經曰: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,男為陽主左,女為陰主右者也。經曰: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,下竟下者少腹肢膝脛中事也。
上言寸,下言尺也。《海論篇》云,膻中為氣海,衝脈為血海,男子寸脈常旺於尺者,男為陽氣為主,膻中氣海在胸中,故脈應於寸也。女子尺脈常盛於寸者,女為陰血為主,衝脈血海起於胞中,在小腹,故脈應於尺旺也。生之臆斷如此,而戴氏言,《脈訣》背看之,以男左腎右命,以女右腎左命之說。
白話文:
十二種豆類的重量與筋脈相呼應,肝經位於脾臟下方,主導筋脈。重按脈象與骨骼相呼應,腎經位於下方,儲藏精氣生長骨髓,主導骨骼。這些道理都是正確的,但《脈訣》卻沒有明確說明,只講究寸關尺三部脈象,讓人產生疑惑。
男女脈象的差異,是由於陰陽氣血的不同。比如男性左手脈象比右手脈象旺盛,女性右手脈象比左手脈象旺盛,經書上說,左右代表陰陽的通路,男性屬陽,主導左手,女性屬陰,主導右手。經書上也說,上部脈象反映胸喉部位,下部脈象反映腹部、腿部和膝蓋部位。
上部指的是寸脈,下部指的是尺脈。《海論篇》說,膻中是氣海,衝脈是血海,男性寸脈常比尺脈旺盛,因為男性屬陽,以氣為主,膻中氣海位於胸部,所以脈象應在寸脈處旺盛。女性尺脈常比寸脈旺盛,因為女性屬陰,以血為主,衝脈血海起源於胞中,位於小腹,所以脈象應在尺脈處旺盛。
這些推論都是個人的臆斷,戴氏則認為,《脈訣》反過來看,應該以男性左腎右命門,女性右腎左命門來理解。
褚氏倒裝五臟,言女心肺在下應尺,肝腎在上應寸。如此別之,人身臟腑一定之部位,豈可倒置乎?生所疑三也。以上諸疑皆因古人論說不同,各執一辭,使後學無所適從,願夫子開一正路,為學者入門而無誤焉。
答曰:所論各節言多而中肯者少,所疑三條,尚有理由,但子既欲我為學者開一入門正路,我對曰,宜從《難經》入門為正路,按《難經》三部九候之法,與《內經》三部九候之法不同,《內經》有遍診頭足之法,自越人變法而群趨簡易,古法遂廢,雖仲景尚有人迎、趺陽合診,而後世《脈訣》,皆托始於《難經》,去繁就簡,不可謂非得其要,《難經》所謂三部者,寸關尺,九候者,浮中沉,言三部各有浮中沉以為九候也。四難云:「呼出心與肺,吸入腎與肝,呼吸之間,脾也,其脈在中。
白話文:
褚氏將五臟位置倒置,說女人的心肺在下應尺脈,肝腎在上應寸脈。這樣區分的話,人體臟腑的固定位置豈能顛倒呢?這是生所疑惑的第三點。
以上這些疑惑,都是因為古人論述不同,各自堅持自己的說法,讓後學無所適從。希望老師能指出一條正確的路,讓學者入門不至於走錯。
答曰:所論各節言多而中肯者少,你所疑惑的這三點,尚有道理。但你既然希望我為學者開一入門正路,我回答說,應該從《難經》入門才是正路。
按《難經》三部九候之法,與《內經》三部九候之法不同。《內經》有遍診頭足之法,自越人變法之後,人們都趨向簡便,古法就廢棄了。雖然仲景尚有人迎、趺陽合診之法,但後世《脈訣》,都依據《難經》,去繁就簡,不可謂非得其要。《難經》所謂三部,就是寸關尺;九候,就是浮中沉,意思是三部各有浮中沉,所以合起來就是九候。
四難云:「呼出心與肺,吸入腎與肝,呼吸之間,脾也,其脈在中。」
浮者陽也,心肺俱浮,浮而大散者心也,浮而短澀者肺也。沉者陰也,肝腎俱沉,牢而長者肝也,按之濡,舉指來實者,腎也,脾者中州,故其脈在中,陰陽法也。」此蓋既以三部九候分部位,又以呼吸浮沉分五臟,法至精也。心肺在上部,出氣由之,故呼出屬心肺,一呼脈當二至,肝腎在下部,入氣歸之,故吸入屬肝腎,一吸脈當二至,呼吸之間,脾主中宮司出入,脈當一至。故呼吸定息,脈來五至為無病,若多一至則有一臟太過,若少一至則有一臟不足。
又以浮中沉分別五臟者,言脈在人肌肉之中,輕按即見為浮,浮為外屬陽,心肺應之。浮而大散,其應在心,浮而短澀,其應在肺。重按乃見為沉,沉在裡屬陰,肝腎應之。牢而長者,弦之象屬肝經。濡而實者,猾之象屬腎經。脾者中州,故其脈在中,是陰陽適中之地也。以沉診肝腎,浮診心肺,中診脾胃,此即所謂以呼吸浮沉分五臟也。
白話文:
脈象浮則屬陽,心肺皆屬陽,脈浮而散大者為心,浮而短澀者為肺。脈象沉則屬陰,肝腎皆屬陰,脈沉而牢固且長者為肝,按之濕潤,舉指回彈有實感者為腎。脾位於人體中焦,故其脈象居中,這符合陰陽法則。
古人將三部九候區分脈象位置,又以呼吸浮沉區分五臟,方法精妙。心肺在上,呼氣由此而出,故呼氣應心肺,一呼脈跳兩次。肝腎在下,吸氣由此入,故吸氣應肝腎,一吸脈跳兩次。呼吸之間,脾主中焦,司理出入,脈跳一次。
所以,呼吸平穩,脈跳五次為無病。若脈跳超過五次,則某一臟器過盛;若脈跳不足五次,則某一臟器不足。
此外,以浮中沉區分五臟,指的是脈象位於肌肉之中,輕按即現為浮,浮屬外陽,心肺與之相應。浮而散大,則應於心;浮而短澀,則應於肺。重按才現為沉,沉屬裡陰,肝腎與之相應。沉而牢固且長,為弦象,屬肝經。沉而濕潤有實感,為滑象,屬腎經。脾處中焦,故其脈象居中,為陰陽平衡之地。以沉診肝腎,以浮診心肺,以中診脾胃,這就是所謂以呼吸浮沉區分五臟。
十五難云,春脈弦,夏脈鉤,秋脈毛,冬脈石,四時皆以胃氣為本,四時之變病,死生之要會也,言弦鉤毛石各見和緩為有胃氣,四時之變有太過不及,不得胃氣則可以知其病矣,此又言五臟四時之主脈皆歸本於胃氣也。九難云,數者腑也,遲者臟也,諸陽為熱,諸陰為寒,數則為熱,遲則為寒,蓋言腑屬陽,故數脈當應腑,臟屬陰,故遲脈當應臟。數則為熱,諸陽主氣也,遲則為寒,諸陰主氣也,夫以遲數分臟腑,猶未盡然。
而數則為熱,遲則為寒,蓋有一定不易之理。脈之跳動出於心血之起落,屬脈管中血之所主,心主火,血虛火少,則動遲,血多火旺,則動速,脈之精大細虛皆脈管中事,當與遲數同斷。脈法要辨,脈管內是血分,脈管外是氣分,則診治自有分別矣。四難云:「浮者陽也,滑者陽也,長者陽也;沉者陰也,短者陰也,澀者陰也」。
白話文:
十五難提到,春天脈象弦,夏天脈象鉤,秋天脈象毛,冬天脈象石。一年四季都以胃氣為根本,四季氣候變化所導致的疾病,是生死攸關的关键。弦、鉤、毛、石等脈象表現得和緩,就代表有胃氣;四季變化中,如果過度或不足,就會失去胃氣,從而可以知道疾病。這說明五臟在四季中的主脈,都歸根於胃氣。
九難說,脈搏跳動頻繁的是腑,跳動緩慢的是臟。陽主熱,陰主寒,脈搏跳動頻繁就代表熱,跳動緩慢就代表寒。這是因為腑屬陽,所以數脈應屬於腑;臟屬陰,所以遲脈應屬於臟。脈搏跳動頻繁代表熱,因為陽主氣;跳動緩慢代表寒,因為陰主氣。但是,仅仅用脈搏快慢來区分臟腑,并不完全准确。
脈搏跳動频繁代表热,跳動緩慢代表寒,這是一個确定的原理。脈搏的跳动源于心血的起伏,屬於脈管中血液的活动,心主火,血液不足火气也弱,就会跳動緩慢;血液充足火气旺盛,就會跳動频繁。脈搏的强弱、大小、虚实都与脈管中的情况有关,要与迟数一起判斷。
脉法診斷的关键在于,脉管内是血分,脉管外是气分,所以诊治方法要有所区别。四難說:「浮脉代表阳,滑脉代表阳,长脉代表阳;沉脉代表阴,短脉代表阴,涩脉代表阴」。
各以其經所在,名病順逆也,須知浮滑長為陽,沉短澀為陰,據此治病,已得其要,再分各經,以定順逆,例如腎脈宜沉而反浮,心脈宜浮而反沉則為逆,既明脈之定象,又言脈無定體,因經而分順逆,法最細也。
至於五難云:「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,肺部也,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,心部也,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,脾部也,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,肝部也,按之至骨,舉指來疾者,腎部也」。蓋以肺主氣屬皮毛,心主血屬經脈,脾主生化屬肌肉以及肝主筋,腎主髓之類,皆以氣化而分,非以形而分也。
至於十九難云,男子生於寅為木陽也,女子生於申為金陰也,故男脈在關上,女脈在關下,是以男子尺脈恆弱,女子尺脈恆盛,是其常也,蓋言寅為木,木生火,又火生於寅,而性炎上,男故脈常在關上,而尺脈恆弱也。申為金,金生水,又水生於申,故女子脈在關下,而尺脈恆盛也,言簡而明,義精辭確。
吾故曰:學者宜從《難經》為入門正路也,再參諸書,盡其奧矣。
白話文:
根據經絡位置,判斷疾病的順逆,要明白浮滑長是陽,沉短澀是陰。以此原則治病,已掌握要領,再依據各經絡,判斷順逆。例如腎經脈象應沉而反浮,心經脈象應浮而反沉,就屬於逆。這既闡明了脈象的規律,又說明脈象並無固定形態,要根據經絡來判斷順逆,方法十分細緻。
關於五難中所述,初診脈象如三菽之重,與皮毛相得者,屬於肺部;如六菽之重,與血脈相得者,屬於心部;如九菽之重,與肌肉相得者,屬於脾部;如十二菽之重,與筋平者,屬於肝部;按之至骨,舉指來疾者,屬於腎部。這是因為肺主氣,屬皮毛;心主血,屬經脈;脾主生化,屬肌肉;肝主筋;腎主髓。這些都以氣化而分,而非以形體而分。
至於十九難中所述,男子出生於寅時為木陽,女子出生於申時為金陰。因此,男子的脈象在關上,女子的脈象在關下。所以,男子尺脈常弱,女子尺脈常盛,這是他們的正常現象。因為寅屬木,木生火,又火生於寅,其性炎上,所以男子脈常在關上,而尺脈恆弱。申屬金,金生水,又水生於申,所以女子脈在關下,而尺脈恆盛。這些說明簡潔明瞭,道理精妙,措辭確切。
因此,我說:學習者應該從《難經》作為入門正途,再參閱其他書籍,才能掌握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