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懶園醫語》~ 懶園醫語(卷一) (1)
懶園醫語(卷一) (1)
1. 答廣濟醫藥音門學校教務長阮其煜問
問曰:嘗聞病家有稱某醫為涼手,專用涼藥;某醫為熱手,專用熱藥,似乎用藥偏於一路,使病者多生疑忌,是否有此情形?尚祈指教。
答曰:此蓋有二因也:一因於醫者之誤人,一因於患者之自誤。夫症有寒溫虛實之別,即藥有涼熱補瀉之分,視病用藥,藥到病除,若執於一偏,未有不誤,此醫者之誤人也。患者因是而生疑忌,雖應用涼藥,疑其為涼手而忌之;應用熱藥,疑其為熱手而忌之,良醫因此而受謗,患者因此而遊移,勢必因循坐誤病入膏育,此患者之自誤也。
夫中醫之芩連、白虎去煩止渴,即西醫清涼之法也;中醫之桂、附、芍、草以治拘急疼痛,即西醫緩攣之法也;中醫之真武、四逆以救危,桃花、餘糧似固脫,即西醫收酸之法也;中醫之建中補虛助弱,即西醫強壯之法也;中醫之承氣下燥,豬苓利水,瓜蒂吐宿,即西醫漏泄之法也;中醫之桂枝、麻黃解表邪,陷胸、瀉心祛痞積,抵當、桃承去蓄血,即西醫分解之法也。醫家用藥如兵家用兵,知己知彼百戰百勝,豈可執於一偏概用涼,概用熱乎?
白話文:
問曰:
我曾經聽說,有些病人說某位醫生是「涼手」,專門使用寒涼的藥物;而另一些病人則說某位醫生是「熱手」,專門使用溫熱的藥物。似乎這些醫生在用藥上都偏向某一類,導致很多病人對他們產生疑慮,請問這種情況真的存在嗎?希望您能為我解惑。
答曰:
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:一是醫生誤人,二是病人自誤。
疾病有寒熱虛實之分,藥物也有涼熱補瀉之分。醫生應該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,對症下藥,藥到病除。如果醫生執著於某一類藥物,而不顧病人病情,必然會誤治病人,這就是醫生的誤人。
病人因為醫生的誤治,而對醫生產生疑慮,即使醫生使用寒涼的藥物,他們也會懷疑醫生是「涼手」,而拒絕服用;同樣,即使醫生使用溫熱的藥物,他們也會懷疑醫生是「熱手」,而拒絕服用。這樣一來,良醫就會受到不必要的誹謗,病人也會因為猶豫不決而耽誤病情,最終導致病情加重,這是病人的自誤。
其實,中醫的芩連、白虎湯去煩止渴,就是西醫的清涼療法;中醫的桂枝、附子、芍藥、草烏以治拘急疼痛,就是西醫的緩攣療法;中醫的真武湯、四逆湯以救危,桃花、餘糧似固脫,就是西醫的收酸療法;中醫的健中湯補虛助弱,就是西醫的強壯療法;中醫的承氣湯下燥,豬苓利水,瓜蒂吐宿,就是西醫的漏泄療法;中醫的桂枝、麻黃解表邪,陷胸湯、瀉心湯祛痞積,抵當湯、桃承湯去蓄血,就是西醫的分解療法。
醫生用藥就像軍隊用兵一樣,必須知己知彼,才能百戰百勝。醫生怎麼可以執著於某一類藥物,而一概使用寒涼藥物,或者一概使用溫熱藥物呢?
問曰:嘗聞人言,每有疾病不妨待其自愈,故有不藥為中醫之說,是否至當?
答曰:此言不足為訓,其原因蓋專為庸醫而設,實憤激之談也。中者,上之下,下之上也,言與其不得上醫而治,不若不為下醫所誤耳,不然有病不治,積而愈深,坐以待斃,安有是理哉?《素問·皮部論》曰:病之始生也,必先於皮毛,邪中之,則腠理開,開則入客於絡脈,留而不去傳入於經,留而不去傳入於腑,廩於腸胃入舍於腑臟。
故皮有分部,不與而生大病也,是蓋言有病不醫,愈久愈深,必致不救,豈有待其自愈之理乎?要之中醫一道,良醫固多,庸醫亦不少。大凡欲學中醫,必先以國文宏通淹博為根底,《靈》、《素》諸經,辭義深奧,斷非國文淺陋者所能讀,即讀亦根銀宵肯不知所衷。宋神宗有鑑於此,考選諸生仿周禮遺制,設六科以教士(即今之醫校),惜乎後世遂廢。
白話文:
有人說,生病了不妨等它自己好,所以說“不藥為中醫”是合理的。但這種說法不值得遵循,其實是針對那些庸醫說的,是出於憤怒和無奈的言論。所謂“中”,指的是不上不下,也就是說,寧願得不到上等醫生的治療,也不要被庸醫誤診。否則,生病不治療,病情會越來越嚴重,坐以待斃,怎麼會有道理呢?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皮部論》中說:疾病剛開始發病時,一定會先影響到皮膚毛髮,邪氣侵入身體,就會導致毛孔張開,張開後邪氣就會進入經絡,如果停留不走就會進入經脈,停留不走就會進入腑臟,最終會積聚在腸胃,寄宿在內臟。
因此,皮膚有分部,如果不治療,就會導致大病,這說明生病不治療,時間越久病情越深,最終會無法救治,怎麼會有等它自己好的道理呢?總之,中醫領域,良醫固然很多,庸醫也不少。想要學習中醫,必須以扎實的國學功底為基礎,《靈樞》、《素問》等經典,文句深奧,絕非國學功底淺薄的人能讀懂,即使勉強讀了,也無法理解其中的精髓。宋神宗意識到這個問題,效仿周朝禮制,設立六科教醫(相當於現在的醫學院),可惜後來就廢除了。
每有讀書不成,學劍不就,日暮途窮,藉一二本藥性賦,湯頭歌以懸壺問世者,及問其臟腑、經絡、俞穴,茫然若聵若聾,則生理、解剖之學,更無論矣。不知解剖一科,中醫發明最早,《靈樞經》載死者解剖而視之說;《王莽傳》有太醫上方刳剝刑人之屍,量度五臟之事;《華佗傳》載麻藥之方,此外諸書不堪枚舉,且不獨此也,大凡欲從事醫學必先知天文地理,則基礎固而學始不浮,即如氣穴三百六十五,氣腑三百六十五,溪谷三百六十五,皆合乎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星辰。經脈十二,經絡十二,經筋十二,皆合乎地球十二經。
白話文:
每當有讀書不成,學劍不就,到了人生暮年、前途無望,就藉著一兩味藥方,唱著湯藥歌,去懸壺濟世的人,若問他們臟腑、經絡、俞穴,卻一問三不知,茫然若失,仿佛耳聾眼瞎,更別提生理、解剖學了。殊不知,解剖學這門學科,是中醫最早發明的,早在《靈樞經》中就有記載,說的是解剖死者觀察內臟;《王莽傳》記載太醫方術是用解剖罪犯的屍體,來測量五臟的大小;《華佗傳》記載了麻藥的配方。此外,相關記載不勝枚舉。
而且,不只是解剖學,凡是想從事醫學,都必須先了解天文地理,這樣才能打好基礎,學問才能紮實,不會流於表面。就如同人體的氣穴三百六十五,氣腑三百六十五,溪谷三百六十五,都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的星辰運行相呼應;十二經脈,十二經絡,十二經筋,都與地球上的十二經相吻合。
水之灌注,營衛之生會,合乎天道之循環。氣血與精髓合乎地中之四海(西醫謂造化主惠育群黎,所謂造化主者,即天地之神也,與中醫人本天地之中以生之義不約而同),故不知天文地理而貿然學醫者,終必流為庸醫,庸醫濫竿醫界,魚目混珠,致使社會一般人心理因恐慌而遂有不藥為中醫之說,吾知學校振興,人材蔚起,此語將不取消而自取消矣。
問曰:何為寒體、何為熱體?究由何而區別之?
答曰:寒熱者,陰陽也。寒為陰,熱為陽,《內經》曰:「陽勝則熱,陰勝則寒。」陰氣凝滯故體寒,陽氣升散故體熱。大凡身體怯弱,畏寒喜熱者皆寒體,由於陰氣凝滯故也;身體盛實,喜寒畏熱者皆熱體,由於陽氣升散故也。有寒不熱乃陰陽和平之人,無偏勝也。《靈樞經》曰:人有陰陽,分治五態。
白話文:
水份的灌注,營氣和衛氣的交匯,符合天道的循環。氣血和精髓符合地中四海的滋養(西醫認為造化主宰著萬物的生長,所謂造化主就是天地之神,這與中醫認為人本於天地而生相呼應),所以不懂天文地理就貿然學醫的人,最終只能成為庸醫。庸醫在醫界濫竽充數,魚目混珠,導致社會大眾因恐慌而產生「中醫無藥可醫」的說法。我深知學校的振興,人才的崛起,這些錯誤觀念將不攻自破。
問:什麼是寒體,什麼是熱體?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?
答:寒熱就是陰陽。寒屬陰,熱屬陽,《內經》說:「陽氣盛則熱,陰氣盛則寒。」陰氣凝滯就導致體寒,陽氣升散就導致體熱。一般來說,身體虛弱,怕冷喜暖的人都是寒體,這是由於陰氣凝滯造成的;身體強壯,喜冷怕熱的人都是熱體,這是由於陽氣升散造成的。有寒不熱的人,陰陽平和,沒有偏勝。 《靈樞經》說:人有陰陽,需要根據五種狀態分別治療。
何為陽人?何為陰人?約言之,則陰人陽人二態;分言之,則太陰之人,少陰之人,太陽之人,少陽之人,陰陽和平之人,五態不同,其筋骨氣血各異。古之善用針艾者,必視人之五態而分治之也。
分治之法,經云:太陰之人,多陰而無陽,其陰血濁,其胃氣澀,陰陽不和,緩筋而厚皮,不之疾瀉,不能移之;少陰之人,多陰少陽,小胃而大腸,六腑不調,陽明脈小而太陽脈大,必審調之,其血易脫,其氣易敗;太陽之人,多陽而少陰,必謹調之,無脫其陰而瀉其陽,陽重脫者易狂,陰陽皆脫者暴死;少陽之人,多陽少陰,烴小而絡大,血在中而氣外實,陰而虛,陽獨瀉,其絡脈則強,氣脫而疾,中氣不足,病不起也;陰陽和平之人,其陰陽之氣和,血脈調,謹診其陰陽,視其邪正,安容儀審有餘不足?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不盛不虛以經取之。此即所謂視五態而分治之法也。
白話文:
什麼是陽人,什麼是陰人呢?簡單來說,就是陰人和陽人兩種狀態。具體來說,可以分為太陰之人、少陰之人、太陽之人、少陽之人、陰陽和平之人,這五種不同的體質,他們的筋骨、氣血各有差異。古代善於使用針灸的人,都會根據這五種體質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。
治療方法的原則是:太陰之人,陰氣過盛,陽氣不足,陰血濁滯,胃氣不暢,陰陽失衡,筋脈遲緩,皮膚厚實,不易腹瀉,也不易移動;少陰之人,陰氣偏盛,陽氣不足,胃容量小,大腸功能失調,六腑功能紊亂,陽明脈細,太陽脈粗,必須謹慎調理,容易血虛,氣衰;太陽之人,陽氣偏盛,陰氣不足,要小心調理,不能過度瀉掉陰氣,也不能過度瀉掉陽氣,陽氣過盛容易發狂,陰陽俱虛容易暴亡;少陽之人,陽氣偏盛,陰氣不足,血管小而經絡粗,血液集中在內,氣血外溢,陰虛陽盛,容易單獨瀉掉陽氣,經絡強健,氣虛容易導致疾病,中氣不足,病重難起;陰陽和平之人,陰陽氣血平衡,脈絡調和,要仔細診斷其陰陽狀態,觀察邪氣正氣,判斷其虛實,氣血過盛就瀉掉,氣血不足就補充,不虛不實就根據經絡進行治療。這就是所謂根據五種體質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。
大抵陰陽和平者本無盛虛之可據,而或有邪正之不調,但求其所在之經而取病耳。偏陰偏陽之體,大半根於先天,中醫之所謂先天,即西醫所謂遺傳性也。
問曰:《驗方新編》內有陽和湯治陰疽甚效,其所以當用此等藥品之理如何?
答曰:按《驗方新編》,此方與《全生集》略有不同,《驗方新編》無白芥子,《全生集》有白芥子二錢,其餘各藥及分兩皆同,治陰疽用此方者,因陰疽之毒發於五臟,其症皆屬陽虛,多由陰寒之氣凝結而成,凡陰寒凝結之氣非得陽和之氣以解之,不能見功,名曰陽和湯,職是故也。
白話文:
一般來說,陰陽平衡的人體,本來就沒有盛衰虛實可言。即使偶爾出現邪氣正氣失調,只要找到病症所在的經絡,就能對症下藥。而偏陰偏陽的體質,大多源於先天,中醫所謂的先天,也就是西醫所說的遺傳。
有人問:《驗方新編》裡記載的「陽和湯」治療陰疽效果極佳,為什麼要用這些藥材呢?
回答:根據《驗方新編》,這個方子與《全生集》略有不同,前者沒有白芥子,後者則有白芥子二錢,其他藥材和劑量都一樣。用這個方子治療陰疽,是因為陰疽的毒素會侵犯五臟,病症都屬於陽虛,多半是因為陰寒之氣凝結而成。凡是陰寒凝結之氣,必須用陽和之氣來化解才能見效,所以這個方子叫做「陽和湯」,道理就在這裡。
地黃熟用微溫,而大補真陰,重用一兩以為君,救陰虛也;鹿為純陽之性,角遇夏至,陰生即解,尤為純陽中之陽,用三錢以為臣,所以生陽和之氣也;肉桂甘辛大熱,性亦純陽,能解陽寒之凝結;甘草甘溫和中,能消五臟發之瘡疽,各用一錢以助陽和之氣為佐;炮姜溫中助陽能去沉寒痼冷而回陽;麻黃辛溫開腠散寒,各用五分以為使;加白芥子二錢,以其辛溫之氣除寒暖中,能消毒腫也;酒能和血養氣,通經脈,行藥勢,故服後再飲好酒數杯以助藥力。王洪緒曰:麻黃得熟地不發表,熟地得麻黃不凝滯,神用即在是也。
白話文:
熟地黃性微溫,能滋補真陰,用量一兩作為君藥,用來救治陰虛;鹿角性屬純陽,夏至時陰氣生長,鹿角則陽氣旺盛,是純陽中的極陽,用量三錢作為臣藥,用來生發陽氣和合陰陽;肉桂甘辛大熱,性亦純陽,能化解陽寒凝結;甘草甘溫和中,能消解五臟的瘡疽,各用一錢作為佐藥,輔助陽氣和合;炮姜溫中助陽,能去除沉寒痼冷,回陽救逆;麻黃辛溫開腠散寒,各用五分作為使藥;再加入白芥子二錢,以其辛溫之氣驅寒暖中,能消腫解毒;酒能和血養氣,通經脈,助藥力運行,所以服藥後再飲用幾杯好酒,以助藥力發揮。
王洪緒說:麻黃配熟地,麻黃就不會發散太過,熟地配麻黃,熟地就不會凝滯不散,這其中的妙用就在於此。
此方用熟地以補陰,用諸藥回陽則陽和之氣達而陰凝之氣散矣,其為陰疽之勝藥,不亦宜乎!稱之曰陽和湯其理由正在是也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使用熟地來滋補陰虛,運用其他藥物回復陽氣,使得陽氣流通而陰氣凝滯的情況得以緩解。它對於治療陰疽(一種病症)來說,確實是非常有效的藥方,不是嗎?因此稱之為「陽和湯」,原因就在此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