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懶園醫語》~ 懶園醫語(卷二) (2)
懶園醫語(卷二) (2)
1. 逐年主氣圖解
主氣者,地氣也,在地成形,靜而守位,謂木火土金水分主四時而司地化,以為春夏秋冬歲之常令者是也。然主氣氣以五行相生序,而太陰土所以居少陽火之後也。如厥阻木之所以主初氣者,以春木為方生之始也,主春分前六十日有奇。自鬥建醜中起至卯中止,天度至此,風氣乃行,春木生火,故少陰君火為二氣,主春分後六十日有奇。
自鬥建卯中起至巳中止,天度至此,暄淑乃行,君相以同氣相隨,故少陽相火繼群火而為三氣,主夏至前後各三十日有奇。自鬥建巳中起至未中止,天度至此,炎熱乃行,夏火生土,故太陰濕土為四氣,主秋分前六十日有奇。自鬥建未中起至酉中止,天度至此,雲雨乃盛,濕蒸乃作,長夏之土生金,故陽明燥金為五氣,主秋分後六十日有奇。
白話文:
主導氣候的是地氣,它在地底下形成,靜止不動,守住自己的位置。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種元素分別主導四季,並且掌控著地氣的變化,形成春夏秋冬的正常節氣。
然而,主導氣候的五種元素是以五行相生順序排列的,因此太陰土位於少陽火之後。就像厥阻木主導初氣的原因,是因為春天木氣為萬物生長的開始,主導春分前六十多天。從斗建醜中開始,到卯中結束,天度到達此處,風氣開始流通,春木生火,所以少陰君火為第二種氣候,主導春分後六十多天。
從斗建卯中開始,到巳中結束,天度到達此處,溫暖的陽氣開始出現,君火與相火同氣相隨,所以少陽相火繼承群火成為第三種氣候,主導夏至前後三十多天。從斗建巳中開始,到未中結束,天度到達此處,炎熱的氣候開始出現,夏火生土,所以太陰濕土為第四種氣候,主導秋分前六十多天。從斗建未中開始,到酉中結束,天度到達此處,雲雨充沛,濕熱蒸騰,長夏的土氣生金,所以陽明燥金為第五種氣候,主導秋分後六十多天。
自鬥建西中起至亥中止,天度至此,清氣乃行,萬物皆燥,秋金生水,故太陽寒水為終氣,主冬至前後各三十日有奇。自鬥建亥中起至醜中止,天度至此,寒氣乃行,此為一歲之主氣,有常而無變者也。至於年神,有太少之異,六步有正對之殊,客氣布行,天令以加臨於主氣上,斯上下相召而變生矣。
白話文:
從斗建西方開始,到亥時結束,天象至此,清氣開始運行,萬物都變得乾燥,秋季的金氣生水氣,所以太陽寒水為終氣,主宰著冬至前後各三十天左右。從斗建亥時開始,到醜時結束,天象至此,寒氣開始運行,這是整年中主要的氣候,具有恆常性,不會改變。至於年神,則有太少之異,六步也有正對之殊,客氣在天地間流動,天令會加臨於主氣之上,於是上下相呼應,產生變化。
2. 逐年客氣圖解
客氣者,天氣也,在天為氣,動而不息,乃為天之陰陽分司天在泉,左右四間之六氣者是也,故三陰三陽之氣,更迭主時而行,天令以加臨於主氣之上,而為一歲之變化。然客氣以陰陽先後之數為序,故太陰土所以居少陽火之前也,如三陰之序,以厥陰為始者一陰也,次少陰者二陰也,又次太陰者三陰也。三陽之序以少陽為始者一陽也,次陽明者二陽也,又次太陽者三陽也。
濕土一也,而客氣之濕居火前,主氣之土居火後,雖若前後有不同,而實皆處乎六者之中,正以見土德之位也。凡客令所至,則有寒暑燥濕風火非常之化,故冬有爍石之熱,夏有淒滄之涼,和則為生化,不和則為災傷,此蓋以客氣所加,乃為勝制郁發之變耳,故《五運行大論》曰:「五運更立,各有所先,非其位所邪,當其位則正,氣相得則微,不相得則甚。」又曰:「氣有餘則制己所勝,而侮所不勝。
白話文:
客氣,也就是天氣,它像天一樣不斷運動變化,是陰陽分佈、左右四時六氣的根本。因此,三陰三陽之氣交替主宰時令,天令則會影響主氣,形成一年四季的變化。客氣以陰陽的先後順序排列,所以太陰土排在少陽火之前。三陰的順序是:厥陰為始,其次是少陰,最後是太陰。三陽的順序是:少陽為始,其次是陽明,最後是太陽。
濕土在客氣中排在火之前,而主氣中的土則排在火之後,看似前後有別,但實際上都屬於六氣之一,正說明了土的特性。客氣所到之處,就會產生寒暑燥濕風火等異常變化,例如冬天出現灼熱,夏天出現寒冷,和諧則帶來生機,不和諧則造成災害。這是因為客氣的影響,導致勝制、鬱發等變化。就像《五運行大論》中所說:「五運更替,各有先後,不在其位則邪,當其位則正,氣相得則微,不相得則甚。」又說:「氣有餘則制己所勝,而侮所不勝。」
氣不及則己所不勝,而侮乘之己所勝。輕而侮之,侮反受邪,侮而受邪,寡於畏也。此客氣有不時之加臨,而主氣則只當奉行天令耳,故凡客主之氣,則但有勝而無復也。總而言之,司天通主上半年,在泉通主下半年,此客氣之概也。析而言之,則六氣各有所主,此分六氣之詳也,司天在上,在泉在下,中運居中,通居一歲,如司天生克,中運謂之以上臨下為順,運氣生克,司天謂之以下臨上為逆,在泉亦然。順分生克之殊,逆有大小之別,此古人舉運氣之端倪耳。
若其二氣相合,象變迥異,千變萬化,何有窮盡,如四時有非常之化,常外更有非常,四方有高下之殊,殊中又分高下,百步之內,晴雨不同,千里之外,寒暄非類,故察氣候者必因諸天,察方宜者,必因諸地,圓機之士,又當因常以察變,因此以察彼,庶得古人未發之玄,而盡其不言之妙歟。
白話文:
當人體的正氣不足時,外邪就會趁虛而入,侵犯原本強壯的部位。輕敵怠慢,就會反被邪氣所侵,而受到傷害時,卻往往缺乏警惕之心。這就像外來的客氣會在不同的時間入侵,而人體的正氣只能按照自然規律運行,因此客氣與主氣之間,只有勝負之分,沒有復原的可能性。
總的來說,司天之氣主導上半年,在泉之氣主導下半年,這就是客氣的概況。更詳細地說,六氣各有其主導的時節,這就是六氣的詳細分類。司天之氣在上,在泉之氣在下,中運之氣居於中間,通氣則貫穿一整年。就像司天之氣有生克關係一樣,中運之氣也存在著上臨下為順的生克規律,司天之氣則存在著以下臨上為逆的生克規律,在泉之氣也是如此。順則有生克的差異,逆則有大小的區別,這就是古人揭示的運氣的端倪。
如果兩種氣相互作用,就會產生不同的變化,變化多端,無窮無盡。就像四季有異常的變化,常態之外還有非常態,四方有高低的不同,差異之中又分高低,百步之內,晴雨不同,千里之外,寒暑各異。因此,觀察氣候要依據天象,考察地方適宜要依據地理環境。有智慧的人,還要以常態來觀察變化,以變化來觀察常態,這樣才能領悟古人未曾闡述的玄妙,並且體會出他們未言明的神奇之處。
3. 丑未年主客相臨天時民病表附說
此表但指丑未年太陰司天之政而言也,蓋丑未之歲,太阻濕土司天,則太陽寒水在泉,逐年客氣皆從在泉之左間起初運,故本年初氣即起於在泉之左間,本年在泉為太陽寒水,則初之氣為厥陰風木,與主氣同。二之氣為少陰君火,與主氣亦同。三之氣則客氣之太陰濕土居少陽相火之前,故客氣為太陰、主氣為少陽矣。
四之氣則主氣之太陰濕土居少陽相火之後,故主氣為太陰、客氣為相火矣。五之氣則客氣、主氣又同為陽明矣。終之氣,則客氣、主氣又同為太陽矣。
假如子午年,則少陰司天,陽明在泉,在泉之左間為太陽,即從太陽起初氣。已亥年則厥陰司天,少陽在泉,在泉之左間為陽明,即從陽明起初氣。辰戌年則太陽司天,太陰在泉,在泉之左間為少陽,郎從少陽起初氣。卯酉年則陽明司夭,少陰在泉,在泉之左間為太陰,即從太陰起初氣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主要說明的是,在丑未年,太陰濕土司天,太陽寒水在泉,因此每年氣候的變化規律,都從在泉的左邊開始運作。
具體來說:
- 本年初氣: 由於丑未年太陰司天,太陽在泉,所以本年的初氣即起於在泉的左邊,也就是厥陰風木,與主氣(太陰濕土)相同。
- 二之氣: 為少陰君火,同樣與主氣(太陰濕土)相同。
- 三之氣: 客氣(太陰濕土)居於少陽相火之前,所以客氣為太陰,主氣為少陽。
- 四之氣: 主氣(太陰濕土)居於少陽相火之後,所以主氣為太陰,客氣為相火。
- 五之氣: 客氣和主氣都同為陽明。
- 終之氣: 客氣和主氣都同為太陽。
至於其他年份,則依據司天之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:
- 子午年: 少陰司天,陽明在泉,所以初氣從太陽開始。
- 已亥年: 厥陰司天,少陽在泉,所以初氣從陽明開始。
- 辰戌年: 太陽司天,太陰在泉,所以初氣從少陽開始。
- 卯酉年: 陽明司天,少陰在泉,所以初氣從太陰開始。
簡單來說,這段文字描述了古代中醫對於每年氣候變化規律的推算方法,並以不同年份的司天之氣和在泉之氣的組合,來推測每年氣候的初始變化。
寅申年則少陽司天,厥陰在泉,在泉之左間為少陰,即從少陰起初氣。由而二,而三,而四,而五,而終,六步依次而轉,均可類推,客氣與主氣相加臨,則天時民病,皆可觀氣而知矣。
程民佐問:《難經》言「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者,是一藏無氣,為腎氣先絕也。」生觀此篇有二者不明,凡先絕之藏,理當審其何藏受病,則何藏之氣何能拘定一藏無氣腎氣先絕?若此所云,無論何藏受病皆腎氣先絕,其理何也?又脈不滿五十而一代者,由一藏之氣已絕,吸不至藏故也,夫一藏之氣既絕,吸不至藏,則第五動當一代焉,何以能至四十動而一代耶?以上二者之理,何以腎氣先絕,何以脈不滿五十而代?乞夫子明示。
白話文:
寅申年,少陽主宰天氣,厥陰藏於地氣,地氣左側為少陰,從少陰開始計算氣運。從一到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,依序循環轉換,其他年份以此類推。客氣和主氣相互影響,則天時和民病都可以觀察氣運來得知。
程民佐問:《難經》說:「脈搏不到五十次就停止一次,代表某個臟腑沒有氣,是腎氣先衰竭。」我讀這段文字時有兩個問題不明白:第一,既然每個臟腑都有可能衰竭,為什麼一定要說腎氣先絕?第二,脈搏不到五十次就停止一次,是因為某個臟腑的氣已經衰竭,吸氣無法到達那個臟腑,那脈搏應該在第五次跳動就停止,為什麼會持續到四十次才停止?以上兩個問題,請老師解惑,腎氣為什麼先衰竭?脈搏為什麼不到五十次就停止?請您指點迷津。
答曰:此正以何藏氣絕,分別觀何藏之病也。腎氣先絕者,因五藏腎為最下,吸氣最遠,謂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,知腎所資不能隨諸藏之氣而上,故其氣先絕也。脈不滿五十而代者,五十動是天地陰陽以漏刻為制度也。按《靈樞·根結篇》云:「一日一夜五十營,以營五藏之精,不應數者名曰狂。
」生所謂五十營者,五藏皆受氣,持其脈口數其至也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,五藏皆受氣,四十動一代者,一藏無氣,三十動一代者,二藏無氣,二十動一代者,三藏無氣,十動一代者,五藏無氣。張氏注曰:「五藏生於五行,氣本於十干合化,是以五藏不以五為數,而以五十為數也。
白話文:
答曰:這是以哪個臟腑之氣衰竭,來分別觀察哪個臟腑的病症。腎氣先絕,是因為五臟之中腎位於最下,吸氣最遠,也就是說吸氣無法到達腎臟,再到達肝臟而回返,可知腎臟所依靠的氣無法隨著其他臟腑的氣向上運行,所以腎氣先衰竭。
脈搏不滿五十次而代脈者,五十次是天地陰陽以漏刻為制度的數目。根據《靈樞·根結篇》記載:「一日一夜有五十營,以營五臟之精,不應數者名曰狂。」
所謂五十營,是指五臟都受氣,用脈搏來計數其氣的運行次數。五十次而無代脈,說明五臟都受氣;四十次而代脈,說明有一個臟腑無氣;三十次而代脈,說明有兩個臟腑無氣;二十次而代脈,說明有三個臟腑無氣;十次而代脈,說明五臟都無氣。
張氏注釋:「五臟生於五行,氣本於十干合化,所以五臟的數目不以五為基準,而以五十為基準。」
」曰:何謂天地陰陽以漏刻為制?曰:一為陽之數,十為陰之數,天為陽,地為陰,故曰天地陰陽也,一日一夜五十營,合漏下百刻,故曰以漏刻為制也。
王立堂問:經云女子七七而任脈虛,太衝脈衰,地道不通,天癸乃竭,故形壞而無子也。據經旨謂,女子七七而經水斷,不復懷孕矣。但生曾經見女子年五十六而懷孕者,其故安在?
答曰:經言男子不過盡八八,女子不過盡七七者,言天地精氣皆竭於此,過此以外多難生子耳。倘過此精氣未竭,未嘗無子;人苟縱情多欲,妄自斫喪,致傷生化之源,少年精絕而終身無子者亦有之,何是異哉。況是篇下文帝曰:夫道者,年皆百數,能有子乎?岐伯曰:夫道者,能卻老而全形,身年雖壽,能生子也。蓋言合道之人,其材力自是非常,壽而生子,固有出人之表,不可以常數限也。
白話文:
古人認為天地以陰陽相生,以漏刻计时。一为阳数,十为阴数,天为阳,地为阴,所以称天地阴阳。一天一夜有五十个时辰,合计一百刻,所以说以漏刻计时。
有人问:经书上说女子七七之年任脉虚,太冲脉衰,地道不通,天癸乃竭,所以形体衰败不能生育。也就是说,女子七七之年经水断绝,不再能怀孕。可是我亲眼见过五十六岁的女子怀孕,这是为什么呢?
回答说:经书中说男子不过尽八八之年,女子不过尽七七之年,是指天地精气在此时都已耗竭,超过此年限就很难生育。如果超过这个年限,精气尚未耗竭,未尝不能生育。有些人纵情多欲,妄自损耗精气,导致生化之源受损,年纪轻轻精气就耗尽,终身不育,这也不足为奇。况且经书下文也有记载:帝王问:“得道之人,都能活到百岁以上,还能生孩子吗?”岐伯回答:“得道之人,能够延缓衰老,保持身体健康,虽然年寿很高,但仍然可以生孩子。”这是说,得道之人,体质强健,非同一般,寿命长而且能够生育,是超乎寻常的,不能用常理来限制。
吳士揪問:《難經·二十七難、二十八難》曰:「脈有七經八脈,不拘於十二經,比於聖人圖設溝渠,通利水道,以備不然,天雨下降,溝渠溢滿,當此之時,旁需妄行,聖人不能圖也。」「人脈隆盛,入於八脈,為不還周,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,其受邪氣,畜則腫熱,砭射之也。
」徐氏注謂:「奇經八脈不能還周,不如十二經之循環不已,故一受邪氣,則邪氣即無從而出,惟用砭石以射之,則邪氣隨血以泄,病乃已也。」然與上文二十三難不合。二十三難云:「人二足蹻脈從足至目,長七尺五寸,二七一丈四尺,二五一尺,合一丈五尺;督脈任脈各長四尺五寸,二四八尺,二五一尺,共九尺,合之左右手足三陰三陽,共脈十六丈二尺,人一呼脈行三寸,一吸脈行三寸,呼吸定息,脈行六寸,二百七十息,脈行十六丈二尺,一周於身,一日一夜,凡一萬三千五百息,脈行五十度周於身,至平旦復會於手太陰,榮衛之行,周而復始,如環無端。
白話文:
吳士揪問:《難經·二十七難、二十八難》中說:「人體的經脈有七經八脈,不局限於十二經,就像聖人規劃溝渠,使水道暢通,以備不時之需,若天降大雨,溝渠滿溢,此時若要開闢新的通道,聖人也不能事先規劃。」「人體經脈氣血旺盛,流入八脈,不迴環運行,所以不受十二經的拘束,一旦受到邪氣侵襲,氣血瘀滯就會腫脹發熱,只能用砭石來刺血放血。」
徐氏註解說:「奇經八脈不迴環運行,不像十二經那樣不斷循環,所以一旦受到邪氣侵襲,邪氣就無處可去,只能用砭石刺血,使邪氣隨著血液排出,疾病才能痊癒。」但這與上文《難經·二十三難》不符。《難經·二十三難》說:「人體的兩條足蹻脈從足部通到眼睛,長七尺五寸,兩條合起來就是一丈四尺,再加兩條五尺長的脈,總共就是一丈五尺;督脈和任脈各長四尺五寸,兩條合起來就是八尺,再加兩條五尺長的脈,總共就是九尺,再加上左右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,人體經脈總長十六丈二尺。人體每次呼氣時,脈搏運行三寸,每次吸氣時,脈搏運行三寸,呼吸平靜時,脈搏運行六寸,二百七十次呼吸,脈搏運行十六丈二尺,迴環一周;一天一夜,共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,脈搏運行五十周,到早晨重新回到手太陰經,榮衛之氣運行,周而復始,如同環狀沒有盡頭。」
」據此而論,任督二蹻,其氣血何常不還周?證之《靈樞·脈度篇》,任督二蹻確在十六丈二尺之內,其脈度亦與此同,並無奇經八脈不拘於經、不還周等語,《難經》此說,其理可通乎否耶?
答曰:《難經·二十七難、二十八難》所云,不拘於十二經者,指十二經隧也,蓋言榮血行於經隧之中,始於手太陰肺,終足厥陰肝,復從肝上注肺,雖支別入督脈之道,而正經則至畜門而終,故《靈樞·營氣篇》曰:「常榮無已,終而復始。」又曰:「獨得行於經隧。
」此即所謂拘於十二經而還周,比於聖人圖設溝渠,通利水道,而奇經不與焉,故注云:「此獨行於經隧之血而名榮氣,榮於十二經脈之中,始於手太陰肺,終於足厥陰肝,與榮衛之榮氣循度應漏之不同也。」是以本篇論榮氣之行,外榮於十二經脈,內容於五臟六腑,其支者雖入於背脈,仍注於肺中,而任督及兩蹻不與焉。
白話文:
根據這個論點,任脈、督脈和衝脈,它們的气血怎麼可能不循環呢?《靈樞·脈度篇》說,任脈、督脈都在十六丈二尺以內,脈度也與此相同,並沒有說奇經八脈不受經脈限制、不循環的說法。《難經》的這種說法,道理通嗎?
回答:《難經·二十七難、二十八難》所說的「不拘於十二經」,指的是十二經的經隧。意思是說,營血在經隧中運行,從手太陰肺開始,到足厥陰肝結束,然後從肝上注回肺,雖然有分支進入督脈,但正經卻在畜門處結束。《靈樞·營氣篇》說:「常榮無已,終而復始。」又說:「獨得行於經隧。」
這就是所謂的「拘於十二經而還周」。就像聖人規劃溝渠,疏通水道,奇經則不參與。所以注釋說:「此獨行於經隧之血而名榮氣,榮於十二經脈之中,始於手太陰肺,終於足厥陰肝,與榮衛之榮氣循度應漏之不同也。」因此,本篇論述的是營氣的運行,它在外流於十二經脈,內涵於五臟六腑,分支雖然進入背脈,但最終還是注回肺中,任脈、督脈和衝脈並不參與。
(以上所說,俱詳《組織學講義》營氣運行之次篇正義中)又曰,其榮氣、宗氣行於脈中,以應呼吸,漏下者行於二十四脈,並任督兩躇共二十八脈,以應二十八宿者也,營氣、宗氣行於脈中者,應呼吸漏下晝夜而為五十營也,此方是《難經》二十三難所謂合任督兩蹻十六丈二尺,亦即《靈樞·脈度》篇所謂十六丈二尺也。
(俱詳《組織學講義》衛氣運行之次篇,及一萬三千五百息、五十營氣脈之數篇)《難經》此數段與《靈樞經》旨符合,惟《難經》言之不甚詳細耳。
又問:成無己注《傷寒論》云:「寒則傷營,風則傷衛,營為血,血屬陰,寒為陰邪,陰與陰相親,以類相感,故寒則傷營而脈緊。衛為氣,氣屬陽,風為陽邪,陽與陽接近,以氣相從,故風則傷衛而脈緩。」以後注《傷寒論》者不下數百家,均從其說,惟陳氏修園、唐氏容川,力斥其謬,謂寒則傷衛,衛氣閉束,故脈緊,風則傷營,營血受傷,故脈緩,二說孰非孰是?請夫子指示。
白話文:
上述内容,詳見《組織學講義》關於營氣運行部分的論述。
另有記載,榮氣和宗氣運行於脈絡之中,與呼吸相應,漏泄下行的部分則運行於二十四脈,再加上任脈、督脈和兩條蹻脈,共計二十八脈,與二十八宿相應。營氣和宗氣運行於脈絡之中,與呼吸相應,漏泄下行,晝夜循環,形成五十營。這也與《難經》二十三難中所言的“合任督兩蹻十六丈二尺”相符,同樣是《靈樞·脈度》篇中所說的十六丈二尺。
(上述内容,詳見《組織學講義》關於衛氣運行部分的論述,以及關於一萬三千五百息、五十營氣脈之數的論述。)《難經》中這幾段内容與《靈樞經》的旨意相符,只是《難經》闡述得不夠詳細而已。
有人問道:成無己在《傷寒論》注中說:“寒則傷營,風則傷衛,營為血,血屬陰,寒為陰邪,陰與陰相親,以類相感,故寒則傷營而脈緊。衛為氣,氣屬陽,風為陽邪,陽與陽接近,以氣相從,故風則傷衛而脈緩。”後來注《傷寒論》的人數不勝數,都遵循他的說法。然而,陳氏修園和唐氏容川却力斥其謬,認為寒則傷衛,衛氣閉束,故脈緊;風則傷營,營血受傷,故脈緩。兩種說法哪個正確呢?請您指點迷津。
答曰:寒為陰邪,風為陽邪,此但就表面而言,其實無分陰陽也。太陽為寒水之氣,內合至陰,而外充皮毛,皮毛者衛氣居之宅也,衛陽虛,則招外寒,故皮毛閉塞而無汗,而寒乃傷衛,厥陰為風木之氣,內主營血而外應風邪,血虛則招外風,故肌肉腠理受邪,而風乃傷營,故《論》曰:嗇嗇惡寒,淅淅惡風。嗇嗇者,皮毛欲閉之狀也,淅淅者,肌肉欲開之狀也。
衛受寒,故皮毛閉而惡寒,皮毛閉故脈緊也,營受風,故肌肉開而惡風,肌肉開故脈緩也,其說似較為當。曰成氏所謂風為陽邪,寒為陰邪,後世醫家盡從其說,即陳修園《淺注》,亦以風為陽邪,而唐容川獨斥其非,謂風應東方木,在藏屬肝,在卦為震。肝體木,陰血凝聚而成震卦,上二陰爻,下一陽爻,陰尚且多於陽,何得以專指風為陽邪?且序例云:「桂枝下咽,陽盛則斃。
白話文:
意思是,寒和风,表面上看是阴邪和阳邪,其实并没有绝对的阴阳之分。太阳是寒水的能量,内在对应至阴,外在充盈于皮毛,而皮毛是卫气居住的地方。卫阳虚弱,就会招致外寒,所以皮毛闭塞,没有汗,寒气就会伤及卫气。厥阴是风木的能量,内在主宰营血,外在对应風邪。血虚就会招致外风,所以肌肉腠理受邪,风就会伤及营气。所以《伤寒论》说“嗇嗇恶寒,淅淅恶风”。“嗇嗇”是指皮毛想要闭合的状态,“淅淅”是指肌肉想要舒展的状态。
卫气受寒,所以皮毛闭合而恶寒,皮毛闭合所以脉象紧。营气受风,所以肌肉舒展而恶风,肌肉舒展所以脉象缓。这种说法比较合理。成氏说的风是阳邪,寒是阴邪,后世医家都遵循他的说法,即使是陈修园的《浅注》也认为风是阳邪。但是唐容川却独排众议,认为风对应东方木,在藏腑属肝,在八卦属震。肝属木,阴血凝结而成震卦,上面两个阴爻,下面一个阳爻,阴气还多于阳气,怎么能说风一定是阳邪呢?而且《伤寒论》中记载:“桂枝下咽,阳盛则毙”。
」使果風為陽邪,豈可更與桂枝以助其陽哉?唐氏此說,似乎近理,然考之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云:「風淫於內,治以辛涼,佐以苦甘,以甘緩之,以辛散之。」夫風為陽邪,故曰治之以辛涼,不然經何不曰治之以辛溫、辛平?如濕為陰邪,故即曰濕淫於內,治以苦熱,惟其陰邪也,故曰治之以苦熱,惟其陽邪也,故曰治之辛涼,觀此則風為陽邪之說,亦未可斥其非也。
雖然陰邪陽邪關於臨症用藥之際大有區別,不可不辨,此中真詮,究屬何如,曰風與寒,實無所謂陰陽也。唐氏曰:「鳳之與寒,不得以陰陽二字截分,惟寒則傷衛,衛氣閉束故脈緊,風則傷營,營血受傷,則血脈弱而動緩,故脈緩。」此言極為有理。
白話文:
果風屬於陽邪,怎麼能用桂枝來助長它的陽氣呢?唐氏的說法看似有理,但根據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記載:「風淫於內,治以辛涼,佐以苦甘,以甘緩之,以辛散之。」風是陽邪,所以要以辛涼來治療,否則經文為何不說用辛溫、辛平呢?就如同濕屬於陰邪,所以治療時要以苦熱,因為是陰邪所以用苦熱,因為是陽邪所以用辛涼。從這裏來看,說風是陽邪,也不能完全否定。
雖然陰邪陽邪在臨床上用藥時有很大區別,不可不分,但風寒的真正本質究竟如何?唐氏說:「風與寒,不得以陰陽二字截分,惟寒則傷衛,衛氣閉束故脈緊,風則傷營,營血受傷,則血脈弱而動緩,故脈緩。」這句話非常有道理。
至於《至真要大論》所云「風淫於內,治以辛涼」者,蓋言辛從金化,風屬肝木,以勝氣治之也,佐以甘者,隨其所利也,木苦急,則以甘緩之,此即《藏氣法時論》所謂「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,肝苦急,急食甘以緩之」是也,此蓋指諸氣之在泉而言,非指風為陽邪也。
又曰「濕淫於內,治以苦熱,佐以酸淡」者,蓋言苦從火化,濕屬脾土,以燥氣治之也;酸以收濕,淡以利竅而滲泄其濕也。此即《藏氣法時論》所謂「脾苦濕,急食苦以燥之。」《靈樞經》所謂「淡利竅」,《生氣通天論》所謂「味過於苦,脾氣不濡」是也,此亦指氣之在泉而言,非指濕為陰邪也。
白話文:
《至真要大論》說「風淫於內,治以辛涼」,意思是辛味屬金,能克制風屬的肝木,用辛味來治療,並輔以甘味,因為甘味能緩解肝木的急躁特性。這就如同《藏氣法時論》所說「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,肝苦急,急食甘以緩之」。不過,這指的是氣在體內運行時的情況,并非指風是阳邪。
同樣的道理,《至真要大論》又說「濕淫於內,治以苦熱,佐以酸淡」,意思是苦味屬火,能克制濕屬的脾土,用苦味來治療;酸味能收敛濕氣,淡味能利通竅道,使濕氣排出。這也符合《藏氣法時論》的「脾苦濕,急食苦以燥之」,《靈樞經》的「淡利竅」,《生氣通天論》的「味過於苦,脾氣不濡」的論點。同樣地,這也是指气在体内的运行状态,并非指湿是阴邪。
包超然問:溫病有伏氣、有新感,《內經》有冬傷於寒,春必溫病,及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之訓,即為此立二大局。其內無伏邪、隨感隨發者為新感,固盡人知之矣,惟伏氣究伏於何處,自章虛谷輩有寒邪伏於少陰,鬱而化熱之說,後人因之。
然少陰為太陽底面,寒邪不先犯太陽,而直入少陰,已成傷寒直中陰經之證,豈待春而始發,其已伏未發之經過中,何能安然無事?且十二經氣晝夜運行不息,邪任入何經,勢必隨經傳變,決無伏而不動者,虛谷豈未之思耶?夫人身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,此丹溪名言,少陰固受盛陰精之府,有動於中,必搖其精,人不能無所動,即陰不能保其不虛,虛之處即容邪之處,虛谷無非本此旨立言,然《內經》只有冬傷於寒及邪藏肌膚云云,並無少陰字樣,肌膚更非少陰所司,虛谷固宗葉氏者,而葉氏之論溫病,多注重於肺胃,無一語牽涉少陰,虛谷其師心之謂何?近人於溫病證治日見發明,而獨於少陰伏氣之說,人莫明其是,亦莫辨其非,究竟虛谷之言,與《內經》可通否?肌膚二字,可否即以少陰經絡解釋之?此皆病理上應有之問題,吾師當有以教之。
白話文:
包超然問道,溫病有潛伏的病氣,也有新的感染,就像《內經》中所說的「冬傷於寒,春必溫病」,以及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」,這就說明了溫病的兩個主要成因。其中,沒有潛伏的病邪,而是隨感染隨發病的,屬於新感染,這是眾所周知的事。但潛伏的病氣究竟潛伏在何處?自從章虛谷等人提出寒邪潛伏於少陰經,鬱積化熱的說法後,後人就一直沿用至今。
然而,少陰經是太陽經的底部,寒邪不會直接侵犯太陽經,而直接進入少陰經,這已經是傷寒直中陰經的症狀,又何需等到春天才發病呢?在潛伏未發病的過程中,病人又是如何安然無恙的呢?再者,十二經脈的氣血晝夜不停地運行,病邪進入任何經脈,勢必隨著經脈的變化而傳變,絕不可能潛伏不動,虛谷難道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嗎?人體陽氣常有餘,陰氣常不足,這是丹溪的著名論斷,少陰經本是盛藏陰精的地方,如果有內在的病變,就會影響陰精,人不可能沒有任何動作,陰氣也無法保持不虛,虛弱的地方就是病邪容易入侵的地方。虛谷的說法無非是基於這個道理,但是《內經》中只有「冬傷於寒」以及「邪藏肌膚」等說法,並沒有提到少陰經,而且肌膚也不是少陰經所主管的範圍。虛谷是葉氏的弟子,而葉氏論述溫病,多注重肺胃,從未提及少陰經,虛谷的師承觀點又是如何呢?近年來,溫病的證治日益明朗,唯獨關於少陰經潛伏病氣的說法,人們既不明其道理,也無法辨別其真偽,究竟虛谷的說法是否與《內經》相通?「肌膚」二字是否可以理解為少陰經絡?這些都是病理學上應該探討的問題,希望老師能為我解惑。
答曰:肌膚屬氣分,固非少陰所司,肌膚二字似不可以少陰經絡作解釋,然以經脈論,手足少陰實有血氣內外之分別,手少陰屬脈管內,足少陰屬脈管外,脈管內是血分,乃心血所行之路,脈管外是氣分,乃腎陽化生衛氣而充達於肌膚者也,腎中陽氣不能外充,斯邪藏肌膚耳。
又問:大腸脈候右寸,小腸脈候左寸,此《脈訣》之言,醫家所公認,乃自滑伯仁有候大小腸於兩尺之說,李士材極稱是之,遂予後人以岐途之惑,而莫知所適從。然汪氏《脈訣刊誤》於叔和說多有所辨正,而獨於左寸候心小腸,右寸候肺大腸,未嘗以為非,謂以腑配臟,二經脈相接,故同侯於一部也。
白話文:
回答說:「皮膚屬於氣分,本來就不是少陰經所管轄的,所以「肌膚」二字似乎不能用少陰經絡來解釋。然而從經脈的角度來看,手足少陰確實有血氣內外之分,手少陰屬於脈管內,足少陰屬於脈管外。脈管內是血分,是心血流經的路徑;脈管外是氣分,是腎陽化生衛氣而充達於肌膚的地方。腎臟中的陽氣不能外充,邪氣就會藏在皮膚上了。」
又問:「大腸脈候右寸,小腸脈候左寸,這是《脈訣》中的說法,醫家都認可。這說法源自滑伯仁,他認為可以從兩尺脈診候大小腸,李士材極力讚揚這個說法,因此後人誤入歧途,不知道該怎麼辨別。然而汪氏的《脈訣刊誤》對叔和的說法做了很多辯正,唯獨對於左寸候心小腸,右寸候肺大腸,並沒有認為錯誤,認為是將腑配臟,兩條經脈相連,所以都歸在一部份診候。」
嘗思脈候大法,以三部配三焦,大小腸位居下焦,則滑說兩尺之候,亦據理之言,而揍諸表裡經脈相接之理,則叔和之言,又未可厚非,然尺寸不可兼診,是非終有一屬,其學理上之究竟,還請吾師斷言之。
答曰:臟腑配脈分位次,亦從氣化,心肺居上,脾胃肝膽居中,腎膀胱大小腸居下,分位次也,脾合胃為一家,肝合膽為一家,腎和膀胱為一家,心合小腸為一家。肺合大腸為一家,然脾胃同居右關,肝膽同居左關,腎膀胱同居左尺,表裡同配一部,候脈自不必兼二部,若心肺配寸,大小腸配尺,是以一家而分兩地也,自不得不以寸候一家之關係,尺候分居之地位,故唐氏《診脈精要》云:肺之腑大腸,肺居右關上寸部,大腸宜配於右關下尺部,亦有時診於右寸者,總以肺與大腸為一家也,小腸從心配左寸,小腸亦配在左尺,以心與小腸雖一家,心位於上,小腸當從於下也。
白話文:
古人研究脈象,認為三部脈象對應三焦,大小腸屬於下焦,所以滑石先生說兩尺脈象是合理的。但叔和先生主張表裡經脈相接,認為兩尺脈象也可能反映表裡經脈的變化,這也有一定道理。不過,寸尺脈象不能同時診斷,只能選其一。究竟哪種說法更準確,還請師父您指點迷津。
師父回答說:臟腑配脈,主要根據氣化來區分。心肺在上面,脾胃肝膽在中間,腎膀胱大小腸在下,這就是位置的區分。脾胃是一家,肝膽是一家,腎膀胱是一家,心和小腸是一家,肺和大腸是一家。雖然脾胃同屬右關脈,肝膽同屬左關脈,腎膀胱同屬左尺脈,但表裡經脈要對應一部脈,所以診脈時不必兼診兩部。心肺對應寸脈,大小腸對應尺脈,是因為雖然是一家,但分屬不同位置,所以寸脈診的是一家之關係,尺脈診的是分居之地位。唐氏《診脈精要》說:「肺的腑是大小腸,肺在右關上寸部,大腸應配在右關下尺部,但有時也會診在右寸,總歸是肺和大腸是一家。」小腸從心,在左寸,小腸也配在左尺,因為雖然心和小腸是一家,但心在上,小腸在下。
又問:醫案有稱脈象弦濡者,弦如新張之弓弦,其象為剛,濡如綿絮之浮水,其象為柔,弦濡互見,豈既剛而又柔歟?若謂弦而虛軟,無力為弦濡,則何以不稱為弦虛,但脈理深奧,此中或有深義,乞吾師明示,以釋生疑。
答曰:此非指兼脈而言,指弦脈而言也。濡之為名,即軟之義,隨手而沒之象也,故《脈訣》曰:「濡脈細軟,見於浮分,舉之乃得,按之即無,不可混作虛脈。」濡脈浮軟,雖與虛脈相似,但虛脈形大,濡脈形小,顯然不同,弦濡者,非弦虛之謂,弦軟之謂也。《脈經》云:「弦而軟,其病輕,弦而硬,其病重。
」即此義耳,非指兼脈而言,故不能與弦大、弦細、弦數、弦遲一列論。
白話文:
再問:在醫學文獻中,常有提到脈象為「弦濡」的說法。其中,「弦」如同新張開的弓弦,象徵堅韌;「濡」則像浮在水面上的棉絮,象徵柔和。當弦與濡兩種脈象同時出現時,是表示既有堅韌又有柔和嗎?如果說「弦」脈表現出虛弱和軟弱,不被稱為「弦濡」,那麼為什麼不單獨稱為「弦虛」呢?脈理深奧難懂,其中可能隱含著更深的意義,我請求老師能詳細說明,以解答我的疑惑。
回答道:這並非指的是合併脈象(即同時存在多種脈象特徵),而是專指「弦脈」的特徵。「濡」這個術語,就是「軟」的意思,指的是脈搏隨著按壓的手勢而消失的現象。因此,《脈訣》中提到:「濡脈細軟,見於浮分,舉之乃得,按之即無,不可以混淆為虛脈。」濡脈表現為浮軟,雖然與虛脈有些相似,但虛脈的形狀較大,而濡脈的形狀較小,兩者顯然不同。「弦濡」並非指「弦虛」,而是指「弦軟」。《脈經》中提到:「弦脈而軟,表示病情較輕;弦脈而硬,表示病情較重。」這即是「弦濡」脈象的意義,並非指的是合併脈象,所以不能與「弦大」、「弦細」、「弦數」、「弦遲」等脈象一同討論。
程民佐問:考「關格」二字,各有岐說,如《難經》言,陽盛者為關,陰盛者為格。《醫經原旨》言:「人迎四盛以上為格陽,寸口四盛以上關陰,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已上為關格,關格之脈羸,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,則死矣。又云在寸為格,在尺為關,關則不得小便,格則吐逆,反四時者,有餘為精,不足為消,應太過不足為精,應不足有餘為消,陰陽不相應,病名曰關格。」《靈樞·終始篇》曰:「人迎四盛,且大且數,名曰溢陽,溢陽為外格。
脈口四盛,且大且數,名曰溢陰,溢陰為內關。」《脈度篇》曰:「陰氣太虛,陽氣不能榮,故曰關;陽氣大盛,陰氣不能榮,故曰格。」仲景《傷寒論》云:「寸口脈浮而大,浮為虛,大為實。在尺為關,在寸為格。」景岳《真陰論》曰:「關格本乎陰虛,欲強陰舍陰不可。
白話文:
古人對於「關格」二字的解释眾說紛紜。有人認為陽氣盛則為「關」,陰氣盛則為「格」,也有人認為「關格」是阴阳失衡的表现,具体表现为脉象的不同。例如,寸口脉四盛以上为关阴,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,两者皆四盛以上则为关格,关格脉象虚弱,无法吸收天地精气,会导致死亡。还有人认为,关格分别对应于尺脉和寸脉,关则小便不利,格则呕吐,并与四时变化有关。总之,关格都是由于阴阳失衡导致的病症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。
」以上諸書不同,其理何也?
答曰:關格一證,《內經》如六節藏象論、終始篇、禁服篇、脈度篇、經脈篇等,言之詳矣,經言陰陽不和,乃成關格,謂人身陰陽之氣貴乎和平,若陰陽偏勝,以及不相泱洽,則不得盡天年之期也。夫邪氣居之,不在於陰,必在於陽,邪在腑,則氣留之而陽勝,陽勝則陰病矣,陰病則血留而陰勝,陰勝則陽病矣。
陰勝而陽氣不榮為關,陽勝而陰氣不榮為格,陰氣太盛,致使六陽經之脈氣不能運而入內,故曰關,關者關六陽之氣在外,而使之不能入於內也。陽氣太盛,致使六陰經之脈氣不能運而出外,故曰格,格者格六陰之氣在內,而使之不得出於外也。陰陽俱盛,不得相榮,則陰自陰而陽自陽,陰陽不相浹洽為關格,必不得盡天年而夭折,故曰不得盡期而死也。《難經》雲陽盛為關,陰盛為格,已與經旨相背。
白話文:
這些醫書對於「關格」的解釋不盡相同,究竟原因為何?
答案是,《內經》中關於「關格」的論述,像是六節藏象論、終始篇、禁服篇、脈度篇、經脈篇等,已經講得很清楚了。經書指出,陰陽失衡就會導致關格。人體的陰陽之氣最重要的是平衡和諧,如果陰陽偏勝或是不協調,就會導致無法享盡天年。
當邪氣入侵人體時,它不會停留於陰,必定會侵犯陽。邪氣在腑臟,就會導致氣血滯留,陽氣過盛。陽氣過盛就會導致陰氣受損,陰氣受損就會導致血氣瘀滯,陰氣過盛,最終導致陽氣受損。
陰氣過盛,陽氣無法滋養,就稱為「關」。陽氣過盛,陰氣無法滋養,就稱為「格」。陰氣過盛,導致六陽經的脈氣無法順利運行進入內部,所以稱為「關」。「關」是指將六陽之氣阻隔在外,無法進入體內。陽氣過盛,導致六陰經的脈氣無法順利運行輸出體外,所以稱為「格」。「格」是指將六陰之氣阻隔在內,無法輸出體外。
陰陽都過盛,無法相互滋養,就會導致陰氣自陰,陽氣自陽,陰陽失調,造成關格。這種情況下,無法享盡天年,最終會夭折,因此說「不得盡期而死」。《難經》說陽盛為關,陰盛為格,這與經書的旨意背道而馳。
仲景云在尺為關,在寸為格,關則不得小便,格則吐逆,遂指吐逆、便閉為關格症。後世自叔和、東垣以來,皆以此相傳,遂置關格一證於不問。丹溪云:「此證多死於寒在上,熱在下,脈兩寸俱盛四倍以上,法當吐,以提其氣之橫格,不必在出痰也。
」既曰兩寸俱盛四倍以上,又安得為寒在上?且脈大如此,則浮豁無根,其虛可知,尚可吐乎?其謬孰甚!夫《內經》云人迎四倍寸口者,非指尺寸而言也,古法人迎,趺陽寸口合診,乃遍診法,古之三部九候,與今之三部九候不同。而曰吐逆者,特隔食一證耳,不得小便者,特癃閉一證耳,其與關格何涉?至於陰虛一證,更無論矣。
白話文:
仲景說,在尺脈部位為關,在寸脈部位為格,關則小便不利,格則嘔吐,因此將嘔吐、便秘稱為關格症。後世自叔和、東垣以來,都以此相傳,便將關格症列為一種獨立的疾病。
丹溪說:「這種症狀多死於寒在上,熱在下,脈象在兩寸部位都比正常強盛四倍以上,應該用吐法,來提振氣機的阻滯,不必著重於吐出痰液。」既然說兩寸脈象都比正常強盛四倍以上,怎麼可能說是寒在上呢?而且脈象如此強盛,必然浮大虛散,根基不牢,虛弱可知,怎麼能用吐法呢?這錯得實在太離譜!
《內經》說人迎脈強盛四倍於寸口脈,不是指尺寸部位而言的,古人的人迎脈,是與趺陽脈、寸口脈一起診斷的,是遍診法,古人的三部九候,與現代的三部九候不同。而說到嘔吐,不過是食物積滯引起的症狀而已,說到小便不利,也不過是癃閉症而已,與關格症有什麼關係呢?至於陰虛症,就更不用說了。
蓋關格一證,在《內經》本以人迎察六府之陽,寸口察五臟之陰,人迎盛之四倍以上,此陽明經孤陽獨見,水不濟火也,故曰格陽,格陽者,陰格於陽也。氣口盛至四倍以上,此太陽經元陰無主,氣不歸精也,故曰關陰,關陰者,陽關於陰也。若人迎寸口俱盛至四倍以上,且大且數,此其陽氣不藏,故陰中無陽,陰氣不升,故陽中無陰,陰陽相離,故名關格也。
凡陽盛於陽者似乎當瀉,而陰分見陰,又不可瀉;陰極於陰者,似乎當補,而陽分見陽又不可補:此證乃陽自陽而陽中無陰,陰自陰而陰中無陽,補之不可,瀉之不能,乃危極之證,豈可指為膈食、癃閉、陰虛等症乎?
白話文:
关格症的病理,根据《内经》的理论,从人迎脉可以观察六腑的阳气,从寸口脉可以观察五脏的阴气。如果人迎脉比寸口脉盛四倍以上,代表阳明经的阳气独盛,水不足以滋养火,因此称为格阳,意思是阴气阻遏阳气。如果寸口脉比人迎脉盛四倍以上,代表太阳经的阴气无主,气不归于精,因此称为关阴,意思是阳气困于阴气。如果人迎脉和寸口脉都比正常盛四倍以上,而且脉象又大又数,说明阳气不藏,导致阴中无阳,阴气不升,导致阳中无阴,阴阳分离,因此称为关格症。
一般来说,阳气盛于阳分,应该泻火;但如果阴分显现阴虚,又不能泻;阴气极于阴分,应该补阴;但如果阳分显现阳盛,又不能补。关格症的病理是阳气过盛但阳中无阴,阴气过盛但阴中无阳,既不能补也不能泻,是极其危重的病症,不能简单地归为膈食、癃闭、阴虚等病症。
又問:脈有三部九候,三部者寸關尺也,九候者三部之中各有浮中沉三候,三三九候也。今觀張會卿《脈神章》第三節中言:「三部九候者,三部即上中下三部也,部各有三候,三候者天地人也。上部天,兩額之動脈,上部地,兩頰之動脈,上部人,耳前之動脈。中部天,手太陰也,中部地,手陽明也,中部人,手少陰也。
下部天,足厥陰也,下部地,足少陰也,下部人,足太陰也。故下部之候,天以候肝,地以候腎,人以候脾胃之氣;中部之候,天以候肺,地以候胸中之氣,人以候心;上部之候,天以候頭角之氣,地以候口齒之氣,人以候耳目之氣。」生按此節之意,心中頗有疑,殆夫三中部者,以候何藏受邪也,寸以射上焦,關以射中焦,尺以射下焦,是寸關尺三焦之脈位也;九候者,以察病氣表裡、陰陽、虛實、寒熱也。
白話文:
古人認為脈象有三部九候,三部指的是寸、關、尺,分別對應上焦、中焦、下焦。九候指的是三部中各有浮、中、沉三候,共計九候。張會卿《脈神章》中提到,三部九候與天地人三才相關。上部的天、地、人分別對應額頭、兩頰、耳前的動脈;中部的天、地、人分別對應手太陰、手陽明、手少陰經脈;下部的天、地、人分別對應足厥陰、足少陰、足太陰經脈。下部以天候肝、地候腎、人候脾胃;中部以天候肺、地候胸中之氣、人候心;上部以天候頭角之氣、地候口齒之氣、人候耳目之氣。但我認為,三部九候主要用來判斷哪個臟腑受邪,寸、關、尺分別對應上焦、中焦、下焦,而九候則用來觀察病氣的表裡、陰陽、虛實、寒熱等情況。
據會卿說,浮中沉亦是候藏氣,是一部之中非獨候一藏之氣矣,譬猶尺部本腎經之脈,而會卿說候肝、腎、脾胃三藏之氣,其理何也?
答曰:此即所謂古今診法不同也,張氏之說,即《內經》診法,乃遍診全身動脈,此古之所謂三部九候,與今之所謂三部九候不同。按《素問·三部九候論》曰:「有下部,有中部,有上部,部各有三候,三候者,有天有地有人也。
」又曰:「上部天,兩額之動脈(即頷厭之分,足少陽脈氣所行也);上部地,兩頰之動脈(即地倉、人迎之分,足陽明脈氣所行也);上部人,耳前動脈(即和髎之分,手少陽脈氣所行也)。
白話文:
根據會卿所說,浮中沉脈象不僅能反映單一臟腑的氣息,而是可以觀察全身臟腑的氣機變化。這就好比尺部原本是腎經的脈象,但會卿認為可以藉此推測肝、腎、脾胃三臟的氣息,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?
答曰:這就是所謂古今診法不同的原因。張氏的說法,是遵循《內經》的診法,遍觀全身動脈,這是古代所謂的三部九候,與今日所說的三部九候有所不同。根據《素問·三部九候論》記載:「有下部、有中部、有上部,每部各有三個候,三個候分別代表天、地、人。」
又說:「上部的天,指的是兩額的動脈(即頷厭部位,足少陽脈氣所行經之處);上部的地,指的是兩頰的動脈(即地倉、人迎部位,足陽明脈氣所行經之處);上部的人,指的是耳前的動脈(即和髎部位,手少陽脈氣所行經之處)。」
中部天,手太陰也(即掌後寸口動脈,經渠之次,肺經脈氣所發也);中部地,手陽明也(即手大指次指岐骨間動脈,合谷之次,大腸經脈氣所行也);中部人,手少陰也(即掌後銳骨下動脈,神門之次,心經脈氣所行也)。
下部天,足厥陰也(即氣衝下三寸動脈,五里之分,肝經脈氣所行也);下部地,足少陰也(即內踝後跟骨旁動脈,太谿之分,腎經脈氣所行也);下部人,足太陰也(即魚腹上,越筋間動脈,直五里下箕門之分,脾經脈氣所行也)。」故曰:「下部之天以候肝,」此足厥陰脈,故候肝也;「地以候腎」,此少陰脈,故候腎也;「人以候脾胃之氣」,此足太陰脈也,脾胃以膜相連,故可以候脾胃之氣。
白話文:
古代醫學認為,人體的中部區域,以手太陰肺經、手陽明大腸經、手少陰心經分別代表天、地、人;下部區域,則以足厥陰肝經、足少陰腎經、足太陰脾經分別代表天、地、人。因此,觀察下部區域的足厥陰肝經可以推斷肝臟的狀況,觀察足少陰腎經可以推斷腎臟的狀況,觀察足太陰脾經可以推斷脾胃的狀況,因為脾胃二者相連,脾經可以反映脾胃的氣息。
「中部天,以候肺,」此手太陰肺也,故以候肺;「地以候胸中之氣」,此手陽明大腸脈也,大小腸皆屬於胃,胃脘通於胸中,故以候胸中也;「人以候心」,此手少陰脈也,故以候心。
「上部天,以候頭角之氣,」此即兩額動脈,故以候額角之氣也;「地以候口齒之氣」,此即兩頰動脈,故以候口齒之氣也;「人以候耳目之氣」,此即耳前動脈,故以候耳目之氣也。故經曰:「三部者,各有天,各有地,各有人,三而成天,三而成地,三而成人,三而三之,合則為九。
」此即《內經》之所謂三部九候,亦即張氏《脈神章》所謂三部九候也,後世此法已廢,診法即從《難經》,以寸關尺為三部,三部各有浮中沉,是為九候,於是有左心小腸肝膽、腎,右肺大腸脾胃命門之配,此所謂天部、人部、地部者,指寸關尺分上焦、中焦、下焦而言,與《內經》所謂天地人不同也。
白話文:
中醫認為,人體的中央部位與肺臟有關,因此以觀察手太陰肺經來推測肺部的狀況;胸部則與胃臟有關,所以觀察手陽明大腸經來推測胸中之氣;而心臟則與手少陰經相連,因此通過手少陰經觀察心臟的狀態。
頭部區域與頭角部位的氣息相關,觀察額頭動脈來推測;口齒部位則通過觀察兩頰動脈來判斷;耳目部位則觀察耳前動脈來推測。總而言之,人體可以分為三個部位:天部、地部、人部,每一部位又分別对应着特定的经脉和脏腑。
古代医书《内经》中提到的三部九候,指的是这三部九个部位的观察方法。但后世医家以《难经》中的寸关尺三部为主,将三部分别分为浮、中、沉三种状态,形成了九候。这九候与左边的心、小肠、肝、胆、肾和右边的肺、大肠、脾、胃、命门相对应。这里的天部、人部、地部指的是上焦、中焦、下焦,与《内经》中的天地人概念有所不同。
又問:五藏之脈,肝脈弦,心脈鉤,肺脈毛,腎脈石,脾脈代,是五臟之平脈,而《難經》言「不滿五十而一代者,是藏氣己絕,其故何也?
答曰:代脈不一,各有深義,雖同一名,有至數之代,有形體之代,有氣候之代,《難經》所謂不滿五十而一代者,其說本於《靈樞·根結篇》,即動而中止,不能自還也,故經曰:「五十動而不一代者,五藏皆受氣,四十動一代者,一藏無氣,三十動一代者,二藏無氣,二十動一代者,三藏無氣,十動一代者,四藏無氣,不滿十動一代者,五藏無氣,予以短期。」故《難經》曰:「藏氣己絕。
」此即至數之代也。若脈本平勻,而忽強忽弱者,乃形體之代,即《平人氣象論》所云者是也。又若脾主四季,而隨時更代者,乃氣候之代,即《宣明五氣篇》所云者是也。凡脈無定候,更變不常,則均謂之代,故經云脾脈代。又《邪氣藏府病形篇》曰:「黃者其脈代。」皆言藏氣之常候,非謂代為止也。
白話文:
有人問道:五臟的脈象,肝脈弦急,心脈如鉤,肺脈細小如毛,腎脈沉實如石,脾脈代脈,這是五臟的正常脈象。《難經》中說「不滿五十而一代者,是藏氣己絕」,這是什麼意思呢?
答道:代脈不只一種,各有深層含義,雖然名稱相同,但有次數上的代脈、形體上的代脈、氣候上的代脈。《難經》所說的「不滿五十而一代者」,其說法源於《靈樞·根結篇》,指的是脈搏跳動之後立即停止,無法自行恢復,因此經書中寫道:「五十動而不一代者,五臟皆受氣,四十動一代者,一藏無氣,三十動一代者,二藏無氣,二十動一代者,三藏無氣,十動一代者,四藏無氣,不滿十動一代者,五藏無氣,予以短期。」所以《難經》才說「藏氣己絕」,這就是指次數上的代脈。
如果脈象原本平穩,突然強弱不均,這就是形體上的代脈,也就是《平人氣象論》中所提到的。另外,脾臟主四季,隨著季節變化而出現代脈,這就是氣候上的代脈,也就是《宣明五氣篇》中所提到的。總之,脈象沒有固定的規律,不斷變化,都叫做代脈,所以經書中說脾脈代。另外,《邪氣藏府病形篇》中說「黃者其脈代」,都是指臟氣的正常表現,並非說代脈就代表疾病。
又《平人氣象論》曰:「長夏胃為耍弱曰平,但代無胃曰死」者,乃言胃氣去而真藏見者死,亦非謂代為止也。即以止而論,亦有分別,張氏云:「按代脈之義,自仲景、叔和俱云動而中止不能自還,因而復動,脈代者死。又曰脈五來一止,不復增減者死,經名曰代。脈七來是人一息,半時不復增減,亦名曰代,正死不疑。
故王太僕之釋代脈,亦云動而中止,不能自還也。自後滑伯仁因而述之曰,動而中止,不能自還,因而復動,由是復止,尋之良久,乃復強起為代,故後世以結、促、代並言,均目之為止脈,豈足以盡其義哉?夫緩而一止為結,數而一止為促,其至則或三或五,或七八至不等,然皆至數分明,起止有力,所主之病有因氣逆痰壅而為間阻者,有因血氣虛脫而為斷續者,有因生平稟賦多滯而脈道不流利者,此是結、促之謂,非代之謂也,設此不明,非惟失經旨之大義,即於脈象之吉凶,皆茫然莫知,所辨何足以言診哉?」
白話文:
《平人氣象論》說:「長夏時節,胃氣虛弱稱作平,但脈象完全消失就代表死亡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,胃氣消失,真氣藏於體內的人就會死亡,並不是說脈象停止就一定會死。就算以脈象停止的角度來看,也需要區分不同的情況。張氏說:「根據仲景、叔和的說法,脈象動而中止,不能自行恢復,然後又再動,這種脈象叫做代脈,代表著死亡。又說脈象五次跳動一次停止,不再增減,也是代脈,經書稱之為代。脈象七次跳動與呼吸一次相吻合,但持續一段時間後不再增減,也是代脈,這就毫無疑問地代表著死亡。
因此,王太僕在解釋代脈時也說,脈象動而中止,不能自行恢復。滑伯仁之後繼承他的說法,並補充說明,動而中止,不能自行恢復,然後又再動,再中止,經過很長一段時間,才勉強恢復跳動,這就是代脈。所以後世將結脈、促脈、代脈並列在一起,都稱為止脈,但這並不能完全概括它們的意義。緩慢跳動一次停止叫做結脈,快速跳動一次停止叫做促脈,它們的跳動次數可能是一次停止,也可能是三次、五次、七八次不等,但都是跳動次數分明,起止有力,所代表的疾病原因可能是氣逆痰壅導致脈象阻滯,可能是血氣虛脫導致脈象斷續,也可能是天生體質多痰滯導致脈道不流暢。這就是結脈、促脈,並不是代脈。如果不懂得這些區別,不僅會錯過經書的要義,還會對脈象的吉凶一無所知,又怎麼能談診病呢?」
王善問:讀十二經離合篇言,經脈之外又有十五大絡,大絡之外又有經別,蓋十二經者,手足三陰三陽也,此已知之,而大絡與經別,生尚未知,請夫子指示。
答曰:十五大絡即十五別絡也,《靈樞·經脈篇》曰:手太陰之別,名曰列缺,起於腕上分間,並太陰之經,直入掌中,散入魚際。手少陰之別,名曰通里,去腕一寸半,別而上行,循經入於心中,系舌本,屬目系。手心主之別,名曰內關,去腕二寸,出於兩筋之間,循經以上繫心包,絡心系間。
手太陽之別,名曰支正,上腕五寸,內注於手少陰,其別者上走時絡肩髃。手陽明之別,名曰遍歷,去腕三寸,別入太陰,其別者上循臂,乘肩髃上曲頰偏齒,其別者入耳,合於宗脈。手少陽之脈,名曰外關,去腕二寸,外繞臂,注胸中合心主。足太陽之別,名曰飛揚,去踝七寸,別走少陰。
白話文:
王善問道:「我在讀《十二經離合篇》時看到,除了十二經脈之外,還有十五大絡,大絡之外又有經別。十二經脈是手足三陰三陽,我已經了解了。但是大絡與經別,我還不太明白,請老師為我解惑。」
答曰:「十五大絡其實就是十五別絡。《靈樞·經脈篇》中記載:手太陰經的別絡,名為列缺,從手腕上部分間處開始,沿著太陰經直入掌心,散佈於魚際。手少陰經的別絡,名為通里,從手腕上部一寸半處分開,向上行,循經進入心臟,繫於舌根,與目系相連。手心主經的別絡,名為內關,從手腕上部二寸處分開,從兩筋之間出來,循經向上連繫心包,絡於心系之間。
手太陽經的別絡,名為支正,從上腕五寸處分開,內注於手少陰經,其別絡向上走行,時而絡於肩髃。手陽明經的別絡,名為遍歷,從手腕上部三寸處分開,進入太陰經,其別絡向上循著手臂,經過肩髃,上行至面頰,側穿齒根,其別絡進入耳朵,與宗脈相合。手少陽經的別絡,名為外關,從手腕上部二寸處分開,繞著手臂外側,注於胸中與心主相合。足太陽經的別絡,名為飛揚,從踝骨上部七寸處分開,別走少陰經。」
足少陽之別,名曰光明,去踝五寸,別走厥陰,下足跗。足陽明之別,名曰豐隆,去踝八寸,別走太陰,其別者循脛骨外廉,上絡頭項,合諸經之氣,下絡喉嗌。足太陰之別,名曰公孫,去本節後一寸,別走陽明,其別者入絡暢胃。足少陰之別,名曰大鐘,當踝後繞根,別走太陽,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,外貫腰脊。
足厥陰之別,名曰蠡溝,去內踝五寸,別走少陽,其別者經脛上睪,結於莖。任脈之別,名曰尾翳,下鳩尾,散於腹。督脈之別,名曰長強,挾膂上項,散頭上下,當肩胛左右,別走太陽,入貫膂。脾之大絡,名曰大包,出淵液下三寸,布胸脅。此即所謂十五大絡,亦即所謂十五別絡也。
白話文:
足少陽經分支稱為光明,在腳踝上方五寸處分出,與足厥陰經相連,向下延伸至足跗。足陽明經分支稱為豐隆,在腳踝上方八寸處分出,與足太陰經相連,其分支沿著脛骨外側向上,連接到頭項,匯聚各經脈之氣,向下連接到喉嚨。足太陰經分支稱為公孫,在腳踝下方一寸處分出,與足陽明經相連,其分支進入絡脈,滋養胃部。足少陰經分支稱為大鐘,位於腳踝後方,繞過腳跟,與足太陽經相連,其分支沿著經脈向上,行進至心包下方,向外貫穿腰脊。
足厥陰經分支稱為蠡溝,在內踝上方五寸處分出,與足少陽經相連,其分支沿著脛骨向上,與睪丸相連。任脈分支稱為尾翳,向下延伸至鳩尾,散佈於腹部。督脈分支稱為長強,沿著脊柱向上行進,散佈於頭部上下,位於肩胛骨左右,與足太陽經相連,穿過脊柱。脾臟的大絡脈稱為大包,位於淵液下方三寸處,分布於胸脅。這些就是所謂的十五大絡,也稱為十五別絡。
又《靈樞·經別》篇曰:「足太陽之正,別人膕中,其一道下尻五寸,別入於肛。足少陰之正,至膕中,別走太陽而合。足少陽之正,繞髀入毛際,合於厥陰,別者入季肋之間。足厥陰之正,別跗上,上至毛際,合於少陽,與別俱行。足陽明之正,上至髀,入於腹裡屬胃。足太陰之正,上至髀,與別俱行。
手太陽之正,指地,別干肩解。手少陰之正,別入淵腋兩筋之間,屬於心。手少陽之正,指天,別於巔,入缺盆,下走三焦,散於胸中。手心主之正,別下淵液少陰之前,入走肺。」此即所謂經別,亦即所謂六合也。
包超然問:中醫病理,多拘於一藏一府,一經一絡,生每覽方書觸目,動有可疑,亦由信古之心未堅也。即如吐血一證,各方書於細分五藏之外,更有謂由吐血而出為胃血者,然六府無血,胃為六府之一,血從何來?若謂血由他藏而注於胃,由吐而出,則亦不得稱為胃血,若謂因胃經見證,故謂胃血,則所謂見證者,莫外乎嘔吐,口渴,身熱不得臥,諸證亦只可謂與胃有關,況吐血見證,盡人而殊,未必悉屬於胃也,豈可斷斷一吐字,而矢口謂胃血乎?西醫之論血證,咸責之血管,其於吐血,則指為血證中之最狂暴者,亦以血既至於吐,其受傷必已及於動靜脈,否則勢不至此。
白話文:
《靈樞·經別》篇說,足太陽經的正經在膕窩中分出,一條往下延伸五寸,再分入肛門。足少陰經的正經到達膕窩,分出與足太陽經匯合。足少陽經的正經繞過股骨,進入毛際,與足厥陰經匯合,分出的一條進入季肋之間。足厥陰經的正經分出在跗骨上方,向上到達毛際,與足少陽經匯合,兩者一同行進。足陽明經的正經向上到達股骨,進入腹中,歸屬於胃。足太陰經的正經向上到達股骨,與分出的經脈一同行進。
手太陽經的正經指向地面,分出後經過肩胛骨。手少陰經的正經分出,進入腋窩兩筋之間,歸屬於心。手少陽經的正經指向天空,分出後在頭頂分開,進入缺盆,向下行走到三焦,散佈在胸腔。手心主經的正經分出後,向下經過少陰經前方,進入肺部。這些就是所謂的經別,也是所謂的六合。
包超然問:中醫病理多著重於一臟一腑、一條經脈,每當我看方書時,總會感到疑惑,這是因為我的古醫知識不夠扎實。比如吐血這一症狀,各方書除了細分五臟以外,還有人說吐血是胃血,但六腑無血,胃屬於六腑,血從哪裡來?如果說血來自其他臟腑流入胃,然後吐出來,那就不能稱為胃血。如果說因為胃經有相關症狀,所以稱之為胃血,那麼所謂的症狀,不外乎嘔吐、口渴、發燒、不能躺臥,這些症狀只能說與胃有關。而且吐血的症狀因人而異,並不一定都屬於胃,怎麼能只憑一個“吐”字就斷定是胃血呢?西醫論述血症,都歸咎於血管,對於吐血,他們認為是血症中最狂暴的一種,因為血都吐出來了,說明血管必定受傷,否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。
夫西醫所謂動靜脈,當即是中醫之衝任,此生理上見解本相契合(此個人意見,未知然否?)中醫尤以衝任為血海,而悉以隸之陽明,陽明者胃也,然則所謂胃血者,將以陽明熱邪沖激衝任,以致吐血,又以胃統衝任,故謂胃血乎?然衝任所經過之處,非止於胃,其或因他藏之邪熱激傷衝任,以致吐血,亦將謂為胃血否耶?抑更有所謂木強土弱,胃受制克,血乃由肝而轉註於胃,由吐而出,乃謂胃血乎?然血既來自肝,又烏得謂為胃血?又便血、尿血,不論近因遠因,要與大小腸膀胱有關,而既本藏則皆無血,又必標大、小腸血,膀胱血各名目,其拘謹殆與胃血同,生讀書少悟心,迄未得充分明瞭之解釋,竊以為非請諸夫子不可也,至其他務名略實之說,蓋不勝枚舉耳。
白話文:
西醫所談到的動脈和靜脈,在中醫理論中等同於「衝脈」和「任脈」。這兩條脈絡在生理學上的理解是相吻合的(這是我個人的看法,不知道是否正確)。中醫認為「衝脈」和「任脈」是血液的源泉,並且與「陽明」經脈相關聯,而「陽明」經脈主要是胃部。因此,所謂的「胃血」,可能指的是由於胃部熱邪的沖擊導致衝脈和任脈受到影響,從而引起吐血的情況。此外,胃部也統管著衝脈和任脈,所以我們稱之為「胃血」嗎?
然而,衝脈和任脈途徑的地方不僅限於胃部,也可能因為其他臟腑的熱邪激傷衝脈和任脈,導致吐血,這也能被稱為「胃血」嗎?或者,有時候,由於「木強土弱」(肝氣過旺而影響胃部),血液會從肝轉移到胃部,通過嘔吐排出,這種情況也被稱為「胃血」嗎?然而,如果血液實際來自於肝部,那麼又怎麼能稱為「胃血」呢?
此外,還包括了便血和尿血的情況,無論其原因遠近,都與大腸、膀胱有關。既然這些器官本身沒有出血,就會分別以「大腸血」、「小腸血」和「膀胱血」命名,這在定義上與「胃血」類似,但又有所不同。我讀書不多,對這些概念的理解還不是很清晰,我認為應該向專家請教。關於其他務求名稱而忽略實質的理論,我認為可以列出很多。
答曰:失血於口者,同一吐而有咽、喉之異,蓋上焦出納之門戶,惟咽喉二竅而已,咽為胃之上竅,故由於咽者必出於胃,喉為肺之上竅,故由於喉者必出於肺,然喉連於肺,而實總五藏之清道,咽連於胃,而實總六府之濁道,此其出於肺者,人知病在五藏,而不知出於胃者,亦多由乎五藏也。《內經》云,五藏者皆稟氣於胃,胃者,五藏之本也。
五藏之氣既稟於胃,五藏之病何獨不及於胃乎?今見吐血輒指為胃血,並曰古人云嘔者血出於胃,豈知亦由於藏乎?大凡胃火盛而大吐者,多本腑之病,至若怒則氣逆,甚則嘔血者,亦出於胃脘,此氣逆在肝,木邪乘胃所致也。又如欲火上炎,甚則嘔血者,亦出於胃脘,此火發源泉,陰邪乘胃所致也。
白話文:
有些人會從嘴巴吐血,但吐血的原因卻不盡相同,有的來自咽喉,有的來自胃。因為上焦是人體氣機出入的通道,只有咽喉兩個孔洞,咽是胃的上方通道,所以從咽吐血必然來自胃;喉是肺的上方通道,所以從喉吐血必然來自肺。不過,喉連接肺,實際上是五臟的清淨通道,而咽連接胃,實際上是六腑的濁氣通道。因此,從肺吐血,大家知道病在五臟,但從胃吐血,卻也常常跟五臟有關。
《內經》說,五臟的氣都來源於胃,胃是五臟的根本。既然五臟的氣都來自胃,為什麼五臟的病症也會影響到胃呢?現在人們一看到吐血就認為是胃出血,還說古人認為嘔血就是血從胃裡吐出來,卻不知道也有可能是其他臟器病變引起的。一般來說,胃火旺盛而大量吐血,大多是因為六腑出了問題,但像生氣導致氣逆,嚴重時還會吐血,這種情況也是來自胃,是因為肝氣逆,木氣克制脾胃所致。又比如,慾火上炎,嚴重時也會吐血,這種情況也是來自胃,是因為陰邪侵犯脾胃所致。
凡五志之火皆能及胃,而血出自咽者,豈止胃病?惟咳而出者,必出於喉,出於喉者,當察五藏;嘔而出者,必出於咽,出於咽者,則五藏六府皆能及之。但胃為水穀之海,多氣多血之府,實為衝任血海之源,故凡血枯經閉者,當求生血之源,源在胃也;吐血者,當求動血之源,源在藏也,至於便血,有由腸胃者,有在廣腸、肛門者,有在小腸者,雖同一血之妄行,要不得盡指為大小腸,且有脾胃陽虛而不能統血者,有氣隱而血亦陷者,有病久滑泄而血因以動者,有風邪結於陰分而便血者,安得概指為大小腸?若溺血,則有出於溺孔者,有出於精道者。
出於溺孔,而溺時孔道澀痛,小水紅赤不利,此多以酒色欲念,動下焦之火,固出自膀胱也;如溺孔不痛,而血隨溺出,或痛隱於臍腹,或熱見於藏府,蓋小腸與心為表裡,此丙火氣化之源,清濁所由分,無論焦心、勞力,或厚味酒漿,而上中二焦,五志口腹之火,凡從清道以降者,必皆由小腸以達膀胱也。
白話文:
所有情志引發的內火都能影響到胃部,但出血源自咽喉的,並非只是胃部問題。咳嗽引起的出血,必定源自喉嚨,因此需要觀察五臟的情況;嘔吐引起的出血,必定源自咽喉,那麼五臟六腑都有可能受其影響。然而,胃是飲食的來源,也是氣血豐富的地方,實際上是衝脈和任脈的血海之源,所以對於血量不足、經絡閉塞的情況,應該尋找補充血液的來源,這個來源就是胃部。吐血的情況,應該尋找導致血液動搖的來源,這個來源就在於五臟。至於大便出血,有可能是因為腸胃問題,也可能是肛門或直腸的問題,或者小腸的問題,即使都是血液的異常流動,也不能一概認為是由大腸或小腸造成的。此外,脾胃陽氣不足、無法統領血液、長期滑洩導致血液動搖、風邪影響陰部導致便血等情況,都不應該簡單地歸咎於大腸或小腸。對於尿血,有可能是尿孔出血,也有可能是通過精道出血。尿孔出血時,排尿時會感到尿道阻塞疼痛,尿液紅腫,不易排出,這通常是由於過度飲酒、房事或其他慾望刺激了下焦之火,確切地說,這來自膀胱;如果尿孔沒有疼痛,而是隨著尿液流出血液,或者疼痛隱藏在腹部,或者在五臟六府表現出熱象,這是因為小腸與心相連通,是丙火氣化的來源,清與濁的分界線在此處形成。無論是焦慮、勞累還是食用肥甘酒漿,上中二焦的情志、口腹之火,只要是從清道下降的,都必須通過小腸達到膀胱。
若出於精道之血,必自精宮、血海而出於命門,蓋腎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,故凡勞傷五藏,或五志之火,致令衝任動血者,多從精道而出。但病在小腸者,必從溺出,病在命門者必從精出。凡於小腹下,精泄處覺有痠痛而出者,即是命門之病,而治法亦與水道者不同,蓋水道之血宜利,精道之血不宜利,澀痛不通者宜利,血滑不痛者不宜利也。
又問:《內經》言,金木水火土分配五藏,人知之矣,然五行由天干所化,乙庚何以化金?丁壬何以化木?丙辛何以化水?戊癸何以化火?甲己何以化土?而其所化之理,可得而聞歟?
答曰:按《素問·五運行大論》云:「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,齡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,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,素天之氣經於亢氏昂畢,玄天之氣,經於張翼婁胃。」此蓋太古占天之始,察五氣,紀五天,而所以立五運也。
白話文:
如果出血是從精道出來的,必然是從精宮、血海經過命門而流出。因為腎主水,接收五臟六腑的精氣並貯藏起來,所以凡是勞傷五臟,或是五志之火導致衝任動血的,大多從精道流出。不過,如果病在小腸,就會從溺液中排出;病在命門,就會從精液中排出。凡是小腹下方,精液流出處感到痠痛,就是命門有病,治療方法也與水道病不同。因為水道之血宜利,精道之血不宜利,澀痛不通者宜利,血滑不痛者不宜利。
有人問,《內經》說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五臟,大家都知道,但五行是由天干所化,乙庚為何化金?丁壬為何化木?丙辛為何化水?戊癸為何化火?甲己為何化土?而其化生的原理,能說明白嗎?
回答說:《素問·五運行大論》中說:「丹天之氣經過牛女戊分,齡天之氣經過心尾己分,蒼天之氣經過危室柳鬼,素天之氣經過亢氏昂畢,玄天之氣經過張翼婁胃。」這是太古時代占天象的開始,觀察五氣,記錄五天,以此來建立五運的學說。
五天五運者,謂望氣知時,見丹天之火氣經於牛女壁奎四宿之上下臨戊癸之方,此戊癸之所以為火運也;齡天之土氣經於心尾角軫四宿之上下臨甲己之方,此甲己之所以為土運也;蒼天之木氣經於危室柳鬼四宿之上下臨丁壬之方,此丁壬之所以為木運也;素天之金氣經於亢氏昂畢四宿之上下臨乙庚之方,此乙庚之所以為金運也;玄夭之水氣經於張翼婁胃四宿之上下臨丙辛之方,此丙辛之所以為水運也。又《難經》三十三難云:「肝非為純木也,乙角也,庚之柔,大言陰與陽,小言夫與婦。
肺非為純金也,辛商也,丙之柔,大言陰與陽,小言夫與婦。」蓋言甲庚丙壬成為陽為剛,己乙辛丁癸為陰為柔,剛克柔,惟克斯合,合斯化,故甲己合而化土,乙庚合而化金,丙辛合而化水,丁壬合而化木,戊癸合而化火,剛柔克而陰陽合,大而天地,小而夫婦,其理一也。
白話文:
五天五運的解釋
五天五運指的是通過觀察天象來推知時間運行的法則。
- 丹天之火氣運行於牛女壁奎四宿的上下,落於戊癸方位,因此戊癸代表火運。
- 齡天之土氣運行於心尾角軫四宿的上下,落於甲己方位,因此甲己代表土運。
- 蒼天之木氣運行於危室柳鬼四宿的上下,落於丁壬方位,因此丁壬代表木運。
- 素天之金氣運行於亢氏昂畢四宿的上下,落於乙庚方位,因此乙庚代表金運。
- 玄夭之水氣運行於張翼婁胃四宿的上下,落於丙辛方位,因此丙辛代表水運。
《難經》三十三難中也提到:「肝非為純木也,乙角也,庚之柔,大言陰與陽,小言夫與婦。」「肺非為純金也,辛商也,丙之柔,大言陰與陽,小言夫與婦。」
這段話的意思是,肝臟雖然屬於木,但它也包含了乙和庚的柔性特質;肺臟雖然屬於金,但它也包含了辛和丙的柔性特質。
總而言之:
- 甲、庚、丙、壬為陽性,剛強。
- 己、乙、辛、丁、癸為陰性,柔順。
- 剛克柔,但剛柔也能相互融合。
- 甲己結合化為土,乙庚結合化為金,丙辛結合化為水,丁壬結合化為木,戊癸結合化為火。
- 陰陽相合,剛柔相克,就如同天地相交,夫婦相依,道理都是相通的。
故五天五運解曰,甲剛木克己柔土,為夫婦而成土運;乙柔木嫁庚剛金而成金運;丁陰火配壬陽水而成木運;丙陽火娶辛柔金而成水運;戊陽土娶癸陰水而成火運也。且不獨此也,尚有月建之法,十二肖之說,月建者,單舉正月為法,假如甲己之歲,正月建丙寅,丙者,火之陽火生土,故甲己為土運;乙庚之歲,正月建戊寅,戊者,土之陽土生金,故乙庚為金運;丙辛之歲,正月建庚寅,庚者,金之陽金生水,故丙辛為水運;丁壬之歲,正月建壬寅,壬者,水之陽水生木,故丁壬為木運;戊癸之歲,正月建甲寅,甲者,木之陽木生火,故戊癸為火運也。
十二肖者,龍居辰位,鱗蟲中惟龍能興雲霧善變化,凡十二幹起甲,故至辰而變例,如甲己干,頭起甲子至辰屬戊為土,故甲己變而化土;乙庚干,頭起丙子至辰屬庚,庚為金,故乙庚變而化金;丙辛干,頭起戊子至辰屬壬,壬為水,故丙辛變而化水;丁壬干,頭起庚子至辰屬甲,甲為木,故丁壬變而化木;戊癸干,頭起壬子至辰屬丙,丙為火,故戊癸變而化火也。以上所言,均詳《運氣學講義》中《五行六氣上下之應篇》,並有圖及圖說。
白話文:
五天五運解曰與月建、十二肖之說:
五天五運解曰
因此,五天五運的解說如下:
- 甲剛木克己柔土,為夫婦而成土運:甲木剛強,克制己土柔弱,如同夫妻關係,最終形成土運。
- 乙柔木嫁庚剛金而成金運:乙木柔弱,嫁給庚金剛強,最終形成金運。
- 丁陰火配壬陽水而成木運:丁火陰柔,配壬水陽剛,最終形成木運。
- 丙陽火娶辛柔金而成水運:丙火陽剛,娶辛金柔弱,最終形成水運。
- 戊陽土娶癸陰水而成火運:戊土陽剛,娶癸水陰柔,最終形成火運。
月建之法
不僅如此,還有月建的推算方法。以正月為例:
- 甲己之歲,正月建丙寅,丙為火之陽火生土,故甲己為土運。
- 乙庚之歲,正月建戊寅,戊為土之陽土生金,故乙庚為金運。
- 丙辛之歲,正月建庚寅,庚為金之陽金生水,故丙辛為水運。
- 丁壬之歲,正月建壬寅,壬為水之陽水生木,故丁壬為木運。
- 戊癸之歲,正月建甲寅,甲為木之陽木生火,故戊癸為火運。
十二肖之說
十二肖中,龍居辰位,鱗蟲中唯有龍能興雲霧善變化,凡十二幹起甲,故至辰而變例,如:
- 甲己干,頭起甲子至辰屬戊為土,故甲己變而化土。
- 乙庚干,頭起丙子至辰屬庚,庚為金,故乙庚變而化金。
- 丙辛干,頭起戊子至辰屬壬,壬為水,故丙辛變而化水。
- 丁壬干,頭起庚子至辰屬甲,甲為木,故丁壬變而化木。
- 戊癸干,頭起壬子至辰屬丙,丙為火,故戊癸變而化火。
總結
以上所述,均詳載於《運氣學講義》中《五行六氣上下之應篇》,並有圖及圖說說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