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折肱漫錄》~ 卷之五 (2)
卷之五 (2)
1. 養形篇下
蓮子生食微動氣,干食作悶。鮮蓮亦不宜多食,終是生冷。惟煮食養神。予時食此不輟,和米煮粥,禁津泄、清心,治腰痛止痢,磨作飯令肢體強健。生食須去心,否則恐成霍亂。
藕煮食最益人,同蜜食令人腹臟肥不生諸蟲,秋伺予以此作蔬下酒。
菱性冷,不可多食。煮食則不冷。然作悶不益人。《本草》言冷臟,損陽氣,痿陰,飲熱酒可解。熟食作悶,亦用酒消。
慄能益腎。然生食發氣,熟食滯氣,惟風乾者佳。
枇杷能潤五臟,然多食發熱生痰。
甘蔗共酒食,發痰亦傷脾。
沙糖與鯽魚同食,成疳蟲;與葵菜同食,生流澼;與筍同食,不消成血瘕。
龍眼肉,《本草》言其補益心脾,功與人參並,聞華亭陸平泉宗伯,年幾及百,平日常食龍眼不輟口。予少年多食此果,老來食之齒輒痛,以是不能食,但常服龍眼膏。
柿不可與蟹同食,此人所知也。《本草》言,紅柿忌與醇酒飲,易醉人,且患心痛至死。席間常設紅柿,易於同酒飲,此不可不知。
乾柿氣平不寒,食之無害。
石榴味酸、性滯,能戀膈成痰,不宜食。
胡桃甘溫能補,然動風痰,助腎火。
白果多食,動風作痰。小兒食之發驚。《本草》言如食一千,令人少亡。此果儘可不食。
楊梅性雖熱,亦有消食下酒之功。
榛子大有益,宜食。
梨性流利下行,雖能消痰止嗽,多吹令人寒,中血虛與脾虛者忌食。
丹溪云:飴糖大發濕中之熱,以其甘能滋濕,濕以助熱也。
《本草》去:麻油煎煉餅食與火無異,齒痛及脾疾人,切不可食。
世人皆言糯米補人,考之《本草》云:主溫中,令人多熱,久食令人身軟,發心悸。又云:多食令人多睡,發風動氣,則不如粳米多矣。
大豆性本平,炒食則熱,作豉則冷,作腐則寒而動氣,煮汁則涼而解熱毒。
黑小豆即俗名馬料豆,最益人。
赤豆利水逐精,久服虛人。
綠豆,肉平而皮寒,脾弱人亦不相宜,花能解酒。
蠶豆雖發氣,而能調榮衛。
醋切忌與蛤同食。
白萊菔大能下氣,耗血,消食,較之藥物更迅厲。中氣虛者,切不可食。予常受其害。煮食又多停膈間,成溢飲之症,總非佳品。其子更甚,有推牆倒壁之功。
蔥白通陽發散,更勝於他藥。氣虛人勿服。予常受其害,能令頭汗津津不止,且動火,不可輕用。
韭大益人。五月勿食。與牛肉同煮食,生寸白蟲。同蜜糖食,殺人,此易犯者,謹識之。
胡蒜生啖傷肝氣,損目。久食傷脾肺引痰,養生者節慎之。
茄子性冷,多食損子。白茄蒂與何首烏陰乾,白茄蒂7枚,何首烏各等分,煎服,治對口瘡。
芹菜養精,益氣,保血脈,令人肥健。嗜食常用最佳。
藥菜性冷而滑,不可多食。不可與醋同啖,令人骨屢。溫疫病後食之,多死。
白話文:
養形篇下
蓮子生吃會略微引動體內氣,乾吃則容易脹氣。鮮蓮也不宜多吃,畢竟屬性生冷。只有煮熟了才最滋養身心。我經常食用,常與米同煮成粥,能收斂津液、清心火、治腰痛和痢疾,磨成粉做成飯還能使四肢強健。生吃蓮子必須去掉蓮心,否則容易導致霍亂。
藕煮熟了最益人體,加入蜂蜜一起吃能使腹部肥滿,且不會生蟲,秋天我常以此佐餐下酒。
菱角性寒,不可多吃。煮熟了就不寒了,但還是容易脹氣,對身體無益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它會損傷臟腑,損耗陽氣,導致肌肉萎縮,飲用熱酒可以緩解。熟食脹氣,也可以用酒來消除。
栗子能滋補腎臟。但是生吃會引動體內氣,熟吃則會導致氣滯,只有風乾的栗子最好。
枇杷能潤澤五臟,但多吃容易導致發熱和痰多。
甘蔗與酒同食,會導致痰多並傷脾胃。
沙糖與鯽魚同食,會產生疳蟲;與葵菜同食,會導致腹瀉;與筍同食,不易消化,會形成血塊。
龍眼肉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它能補益心脾,功效與人參相當,聽說華亭的陸平泉宗伯,活到近百歲,平時經常食用龍眼。我年輕時多吃這種果子,年老後吃就牙齒疼痛,因此不能再吃了,只能經常服用龍眼膏。
柿子不可與螃蟹同食,這是人所共知的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紅柿忌與烈酒同飲,容易醉人,甚至會導致心痛而死。宴席上經常擺放紅柿,容易與酒一起食用,這點不可不知。
乾柿性平不寒,食用無害。
石榴味道酸澀,性味滯膩,容易停滯於膈膜,產生痰液,不宜食用。
胡桃味甘性溫,能滋補身體,但會引動風痰,助長腎火。
白果多吃會引動風氣,產生痰液,小孩食用容易驚厥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如果食用一千顆,會導致死亡。這種果子最好不要吃。
楊梅雖然性熱,但也有消食下酒的功效。
榛子益處很大,宜食用。
梨性味寒涼,能清熱化痰止咳,但多吃容易讓人受寒,體質虛弱,血虛或脾虛的人忌食。
丹溪先生說:飴糖會加重體內濕熱,因為它甘甜能滋生濕氣,濕氣又會助長熱邪。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用麻油煎炸的餅食,如同火一樣,牙齒疼痛或脾胃有疾病的人,絕對不可食用。
世人皆言糯米能補人,但考證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它能溫中,但會讓人體內燥熱,久食會導致身體虛弱,心悸。又說:多吃會讓人嗜睡,引動風氣,所以不如粳米好。
大豆性味平和,炒熟則性熱,做成豆豉則性寒,做成豆腐則性寒且容易引動體內氣,煮成汁則性涼,能解熱毒。
黑小豆,也就是俗稱的馬料豆,最益人體。
赤豆能利水消腫,排出體內濕邪,但久服會傷耗體虛之人。
綠豆,豆肉性平而豆皮性寒,脾胃虛弱的人也不適合食用,綠豆花能解酒。
蠶豆雖然容易引動體內氣,但能調和營衛之氣。
醋切忌與蛤蜊同食。
蘿蔔大能下氣,耗損血液,消食,其效力比藥物更快更猛烈。中氣虛弱的人絕對不可食用。我經常因此受過害。煮熟後也會停滯於膈膜,造成溢飲的症狀,總之不是好東西。蘿蔔籽的功效更甚,有摧毀牆壁的力量。
蔥白能通陽發散,功效勝過其他藥物。氣虛的人不要服用。我經常因此受過害,會導致頭上汗津津的停不下來,而且還會助長心火,不可輕易使用。
韭菜對人體大有益處,但五月不要食用。與牛肉一起煮食,會產生寸白蟲;與蜂蜜一起食用,會致死,這些都很容易犯的錯誤,務必謹記。
生吃蒜會損傷肝氣,損害眼睛。久食會傷脾肺,導致痰多,養生的人要節制食用。
茄子性寒,多吃會傷腎。白茄蒂與何首烏陰乾後,白茄蒂7枚,何首烏等分,煎服,可治療口腔潰瘍。
芹菜能養精,益氣,保護血脈,讓人身體強壯。喜歡吃經常食用最好。
藥菜性寒滑,不可多吃。不可與醋一起食用,會讓人骨頭疼痛。溫疫病後食用,容易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