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承昊
《折肱漫錄》~ 卷之四 (5)
卷之四 (5)
1. 養形篇上
十月屬亥,十一月屬子,正火氣潛藏之候,必養其本然之真而為來春發生之本,若於此時不恣欲以自殘,至春升之際,根本壯實,何病之可言哉。要知冬夏二季,壯年宜寡欲,老年宜絕欲,斯為攝生之道。
《內經》云:腎有久病者,可寅時面向南,淨神不亂思,閉氣不息七遍,以引頸嚥氣順之,如咽甚硬物,如此七遍後,餌舌下津納氣。自是玄門要領。後世千門百竇,總不能出此範圍。
《內經》云:暑當與汗皆出勿止。又云:夏暑汗不出者,秋成風瘧。要知盛暑汗出,乃時令使然,非泄氣散液之比,常於暑月夜臥閉窗汗出淋漓,次日反健。若臥於涼處,次日必倦,即此可知。故盛暑避於陰涼之地,雖一時快意,必至成疾。雖然,若奔趨名利,酷暑褦襶以致大汗不止者,其泄氣傷生,又不可同日道矣。
白話文:
養形篇上
十月屬亥,十一月屬子,正是火氣潛藏的時候,必須滋養其本來的元氣,作為來年春天生發的基礎。如果此時不放縱慾望而損害自身,等到春天生長之際,身體基礎強健,哪有什麼疾病可說呢?總之,要知道冬夏兩季,壯年人應該減少慾望,老年人應該完全戒除慾望,這就是養生的方法。
《內經》說:腎臟有久病的人,可以在寅時(凌晨3-5點)面向南方,保持精神專注,不胡思亂想,閉氣七次,然後引頸吞咽唾液,好像吞咽很硬的東西一樣,如此七次後,將舌下津液吞下。這是養生的重要方法,後世各種養生方法,都逃不出這個範圍。
《內經》說:夏天應該讓汗水都排出來,不要阻止。又說:夏天出不了汗,秋天就會得風寒瘧疾。要知道,盛夏出汗,是季節使然,不是耗損元氣的,經常在盛夏夜晚臥室關窗,讓汗水淋漓而出,第二天反而很健康。如果睡在涼爽的地方,第二天就會疲倦,由此可見。所以盛夏躲在陰涼的地方,雖然一時痛快,卻容易生病。然而,如果為了名利奔波,在酷暑中辛勞出汗不止,那就傷耗元氣,損害身體,這可不能等同視之了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