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錦燧

《景景醫話》~ 景景醫話 (2)

回本書目錄

景景醫話 (2)

1. 痧症 鼠疫

又按痧症,必有時行穢濁之氣,夾雜而成,亦瘟疫之類,特其輕焉者耳,至時行極盛,互相傳染,比戶皆然,便是疫矣。其病亦由表入里,由衛氣而入營血。其初起自鼻入者,固得嚏即愈;其氣自口入者,用葉天士炒香枇杷葉方飲之;其自皮毛入者,用刮〔痧法〕最佳,藥則芳香逐穢為主,而視其兼症以成方。若病已深入營分,則宜刺委中穴,僅在氣分者,不宜刺也。

昔遊閩垣,鼠疫盛行,詳究其病,由濕熱成毒,深入血分,壅塞經絡,窒不能行,隨所窒而結核。明是熱病,而用涼則更遏伏,用溫則又助毒益劇,惟急刺委中穴出血,再用紅花、川芎、天仙藤等溫藥以通絡活血,即繼以犀角、紫草、丹皮、鮮〔生〕地、絲瓜絡等涼藥以通絡涼血,兩方之進相間,不過鍾許,庶幾有濟,否則,初方嫌性溫助熱矣。余曾用之有驗。

白話文:

痧症其實是瘟疫的一種輕微形式,是由於流行的污濁之氣夾雜而成的。當這種流行病盛行,互相傳染,家家戶戶都感染時,就成了瘟疫。疾病的發展過程是由體表進入內裡,先侵犯衛氣,再侵入營血。初期,若病邪從鼻子侵入,只要打噴嚏就能痊癒;若從嘴巴侵入,可用葉天士的炒香枇杷葉方來治療;若從皮膚侵入,則刮痧最有效。藥物方面,應以芳香祛除污濁之氣為主,再根據其他症狀配伍成方。如果病情已經深入到營血,就應該針刺委中穴;如果僅停留在氣分,則不宜針刺。

我以前在福建,遇到過鼠疫大流行。仔細研究後發現,鼠疫是由濕熱之邪化毒,深入血液,阻塞經絡,氣血運行受阻,因而形成腫塊。這明顯是熱病,但如果用寒涼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,用溫熱藥物又會助長毒邪。所以,最好的辦法是立即針刺委中穴放血,再用紅花、川芎、天仙藤等溫性藥物疏通經絡活血,然後再用犀角、紫草、丹皮、鮮生地、絲瓜絡等涼性藥物繼續疏通經絡清熱解毒。兩種藥方交替使用,一個小時左右就能見效,否則,只用溫熱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。我以前用這種方法治療,效果很好。

2. 寒包暑熱

一方面溫涼藥並用,或先後分用,皆就其病以施治,非必用溫者必不可用涼,用涼者必不可用溫也。余前在湘省,襄某中丞幕,一日中丞出,中軍阮某隨行,時溽暑鬱蒸,比返,大雨驟寒,將進署,阮某衣履盡濕,忽墜馬昏倒,舁入,譫語喃喃,言有人揪之下,索博負。群以為祟。

余診之脈,沉分洪數有力,而無汗,膚如灼,引被自蔽,猶惡寒。余曰「此連日之暑熱為一時之寒濕所束也,宜先辛溫以發汗,俟表分之寒濕去,然後辛涼以解之。」乃用羌活、香薷、蘇葉、陳皮等,令其先服。又預開白虎湯,去粳米、甘草,加西瓜翠衣、扁豆衣,囑其煎就,曰「候脈浮汗多時,即接服之。」果也服初方後,汗出而多,非但不惡寒,且惡熱特甚,至裸體赤身。

進第二方,逾時汗斂熱退,神識清楚,晚膳時,霍然矣。此等症候,日間受暑晚間貪涼之輩,往往有之,治法亦無奇異,本不足記,因論鼠疫之宜先溫後涼,而連類及之。

白話文:

寒包暑熱是指身體同時存在暑熱和寒濕兩種病邪的情況,治療時要根據病情靈活運用溫熱藥和寒涼藥,不一定溫熱藥和寒涼藥不能同時使用,或必須先用溫熱藥後用寒涼藥。我以前在湖南省襄某中丞的幕府工作,有一天中丞外出,幕僚阮某隨行。當時天氣酷熱潮濕,回來時突然下起大雨,天氣驟然變冷。阮某進衙門時,衣服鞋子都濕透了,突然墜馬昏倒,抬進屋內,神志不清,喃喃自語,說有人拉他下去,索取債務。大家以為他被鬼怪附身了。

我診了他的脈,脈象沉而有力,洪大而數,但沒有出汗,皮膚卻像燒灼一樣發燙,拉被子遮蓋,卻仍然覺得冷。我說:「這是連日暑熱被一時的寒濕困住了,應該先用辛溫的藥發汗,等到體表寒濕去除後,再用辛涼的藥來解暑。」於是,我用羌活、香薷、蘇葉、陳皮等藥讓他先服用。我又預先準備好白虎湯,去掉了粳米和甘草,加了西瓜翠衣和扁豆衣,囑咐他煎好後服用,說:「等到脈象浮起來,汗出得多了,就服用這個。」果然,他服用第一劑藥後,汗出得很多,不僅不覺得冷了,反而覺得非常熱,甚至脫光了衣服。

然後他服用第二劑藥,不久後汗收熱退,神志清醒,晚上吃飯時,已經完全恢復了。這種症狀,白天受暑晚上貪涼的人經常會遇到,治療方法並不特殊,原本不值得記錄,但因為論述鼠疫治療時要先溫後涼,所以以此作為類比記載下來。

3. 久咳 風溫咳 風寒

醫苟能知其理,並知各物之性,則雖尋常各物,無在而非藥物也。曩者宰閩之安溪,其俗樸野,視官如神明,一日有執香而踵門者,吏曰「此其家有病人,而來求藥者也。」不必問其何病,亦不必定是藥物,隨意與以食物,習俗如是,彷彿如求仙方然,其愚真可嗤。余姑訊何病?則曰久咳,喜飲。

因思久咳則無庸開泄,適席間有梨,予以二枚,囑其煎服而愈。以熟梨能潤肺燥也。

又進京在船遇一友,患咳不暢,友曰「登舟才咳,苦幹有醫而無藥。」余曰「是不難。」診之脈浮數,舌〔苔〕薄黃,症屬風溫,因囑其取包南貨之干箬葉,煎一大盂,服之而咳暢,以是物辛涼泄肺也。

又一次夏令晉京,遇一新學家,嫌艙中人多氣熱,另臥艙面,謂可得空氣,天明時發熱、惡寒、無汗,困憊甚,茶房扶之下、與余商同一艙,詢其欲服藥否?渠曰「奈船中無藥何?」余曰「是不難。」症屬風寒,因囑其取白蘭地〔酒〕一大杯,和以薄荷酒一小杯,溫而服之,蓋被取汗,亦應手而愈。以兩酒合服,辛溫發表也。

此三事近於遊戲,均無足述,拉雜書之,聊助談資云爾。

白話文:

如果醫生能了解疾病的道理,又能知道各種事物的特性,那麼即使是尋常之物,沒有什麼不是藥物。以前我在福建安溪做官,那裡的風俗淳樸,把官員視為神明。有一天,有人拿著香來我家門口,官吏說:「這是他家有人生病,來求藥的。」不用問他什麼病,也不用特意找藥物,隨便給他一些食物就行,那裡的風俗就是這樣,好像求仙丹妙藥一樣,他們的愚昧真是可笑。我姑且問他什麼病,他說久咳,喜歡喝水。

於是,我想久咳就不用瀉下藥物,正好席間有梨,我就給他兩個,囑咐他煎服,就痊癒了。因為熟梨可以潤肺止燥。

我又一次在船上進京,遇到一位朋友,患咳嗽,咳得不順暢,朋友說:「才上船就咳嗽,可惜船上有醫生卻沒有藥。」我說:「這不難。」診脈發現脈象浮數,舌苔薄黃,症狀屬於風溫感冒,於是囑咐他取南方貨物中的乾箬葉,煎一大碗服下,咳嗽就順暢了,因為這個東西辛涼,可以瀉肺熱。

又一次夏天去北京,遇到一位新科舉人,嫌船艙裡人多悶熱,另睡在船艙的甲板上,認為這樣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。天亮時發熱、惡寒、不出汗,非常疲倦,茶房扶他下來,和他一起到我所在的船艙,問他要不要吃藥?他說:「船上哪有藥呢?」我說:「這不難。」症狀屬於風寒感冒,於是囑咐他取白蘭地一杯,加一點薄荷酒,溫溫的喝下去,蓋上被子出汗,也很快就好了。因為這兩種酒合在一起服用,辛溫可以發散風寒。

這三件事差不多是遊戲性質的,都不值得一提,我隨便寫下來,就當作談資罷了。

4. 二便不通

顧緝庭先生,引余為忘年交,詩酒往還,過從甚密,自卸招商局事後,僑居吳鄉之木瀆鎮,蹤跡稍稀,然偶來城,必晤面,見其行步蹇遲,語言錯亂,知其老衰矣。閱一年歲首,聞其病二便不通,臥則小便又自遺,少腹有瘕塊,心嘈雜,飢欲食,食至又不欲食。醫用通利二便之劑,不應。

余曰「考《金匱真言論》云,北方黑氣入通於腎,開竅於二陰;趙獻可《醫貫》云,腎氣虛則大小便難。宜以地黃、蓯蓉、車前子、茯苓之屬補其陰,利水道,少佐辛藥,開腠理,致津液而潤其燥。

又《難經》云,腎之積名曰賁豚,發於少腹,上至心下,若豚狀,或上或下無時;又《經脈篇》云,腎足少陰之脈,是動則病,飢不欲食;又《玉機真臟論》云,冬脈不及,則令人心懸如病飢,張注謂腎為生氣之原,不及則心腎水火之氣不能交濟;張潔古《活法機要》云,壯人無積,虛人則有之,若遽以磨堅破結之藥治,疾去而人已衰,故治積當先養正。

今病大小便不通,少腹有瘕塊,非腎病而何?腎氣虛則滯,故有瘕塊,滯而下墜,阻塞隧道,故小便不通,臥下氣升,則阻塞為開,故小便又自遺。時時欲食者,不關於胃,乃心腎不交所致。所謂心懸如病飢,非真飢也。

」治宜補腎氣以交心,佐以散滯升墜之品,擬用坎離丹先服,以交其心腎,續用遠志、茯苓、蓮子、沙苑子、肉蓯蓉、巴戟天、枸杞子、枳殼、升麻,地黃丸等,方交郵局寄鄉,不及服而已殞,此方應否不可知,姑志於此,以俟高明之評隲。

白話文:

顧先生與我忘年之交,常詩酒相伴,往來密切。他卸任招商局職務後,移居吳縣木瀆鎮,見面機會減少,但偶爾來城裡,我們必定相見。我見他行動遲緩,說話語無倫次,知道他年老體衰了。

一年後年初,聽說他患了大小便不通的毛病,臥床時又會不自覺地小便失禁,下腹部有硬塊,心煩意亂,總是想吃東西,但吃到嘴裡又不想吃了。醫生用通利二便的藥方,卻不見效。

我說:「參考《金匱要略》記載,北方寒氣入侵會影響腎臟,而腎臟的氣血運行與大小便的排泄有關;趙獻可的《醫貫》也說,腎氣虛弱就會大小便困難。所以應該用熟地黃、肉蓯蓉、車前子、茯苓等藥材來滋陰補腎,通利水道,再少量加入辛溫的藥物,疏通經絡,滋養津液,潤燥止渴。

《難經》記載,腎臟積聚的病症稱為『賁豚』,會在小腹部出現,上達心窩,形狀像小豬一樣,時而上浮時而下墜;《經脈篇》也說,腎經的氣血運行失常就會導致飢餓卻不想吃東西;《玉機真藏論》則說,冬天脈象虛弱,就會讓人感覺心慌意亂,好像飢餓一樣,張介賓認為腎臟是人體元氣的根本,腎氣不足,就會導致心腎水火不能交濟;張景岳《景岳全書》則說,健康的人不會有積聚,只有虛弱的人才會出現積聚,如果用強力攻破的藥物治療,疾病雖然好了,人卻已經衰弱了,所以治療積聚應該先調養身體。

現在這個病人大小便不通,下腹部有硬塊,明顯是腎臟出了問題。腎氣虛弱就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所以會有硬塊,氣血不暢又會向下墜積,阻塞水道,所以小便不通;臥下時氣血上升,阻塞就會有所緩解,所以才會不自覺地小便失禁。他總是想吃東西,不是胃的問題,而是心腎功能失調造成的。所謂心慌意亂好像飢餓,並不是真的餓。

」治療應該補益腎氣,使心腎相交,再輔以疏通氣血,調和升降的藥物。我打算先用坎離丹,使心腎相交,然後再用遠志、茯苓、蓮子、沙苑子、肉蓯蓉、巴戟天、枸杞子、枳殼、升麻、熟地黃丸等藥物治療。藥方已寄往鄉下,但他還沒来得及服用就去世了,這個藥方是否有效,不得而知,姑且記下來,等待高明的醫生來評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