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靖庵說醫》~ 靖庵說醫 (14)
靖庵說醫 (14)
1. 靖庵說醫
吾嘗治一婦人將成瘵矣,日更一方,隨其例症之所見,尾追而治愈之,至今猶康健無恙也。
婦科小產,其生新化瘀之法與大產無異,夫人而知之矣,然而小產第一次三月而產五月而產,後每孕才三月或五月而必產,何也?此子宮瘀血之未淨也。第一次產後惡露未曾行盡,積而為瘀,每受孕至其時胎與瘀相觸而墜矣,瘀大則三月觸之,瘀小則五月觸之,新血與瘀血不相合,則胎不能系,老溫或咎其閃跌或斥其飲食之不慎,謬矣。
此症須於小產之後,極意逐瘀滌盪殆盡,而後此則胎穩而孕固矣,或者不知,妄投補血之劑,瘀積愈牢而胎墜愈易,吾依吾法行之,竟有慣於小產而服吾藥方居然繫住者,要之瘀不蕩淨,雖趺坐終日仍不免於墜也,一定不移之理也。
月經阻滯是氣血不和之故,和其氣血,不問其行與不行也,而自然必行也。攻伐與補養兩謬之道也。
癆瘵之症甚鮮也,如其先天不足,體質細小,則生不久而夭折矣;如其後天不足,乳汁缺乏,則病相尋而無已時矣。癆瘵者半由於少年之不自珍惜,半由於醫者之誤投藥劑。其不珍惜也,貪酒而縱色欲,性躁而心氣不寧,喜怒任其性情,晝夜失其常度,當食而不食,不免有過飢飽之時,當眠而不眠,且加以戕生伐性之舉,始而傷陰,陰傷則血不足以濟之,繼而傷氣,氣傷則陰不足以潛之,於是失血、失眠百病叢作,臥病之中,水不濟火,相火尤熾,土不生金,穀氣更缺,因是而得癆瘵者,其死也尤速。
其誤於醫藥也,始而咳嗽,繼而咯血,投以潤肺之品而肺氣愈衰,投以止血之方,而血勢更猛,金不生水,而水益涸,水不榮木,而木益旺,火不生土,而土益衰,土不生金,而金益爍,金爍水涸,木旺土衰,雖欲驟投補劑,而一則措手不及,二則補之即所以令其克之,補其金則剋木,補其木則剋土,補其土則剋水,補其水則剋火,不能生而反克之,庸有濟乎?治其瘵而成其瘵,治其癆而助其癆,艱苦萬狀,束手無策,咎其既往,駟馬難追,困苦以死,何其慘歟!癆瘵之症,此二種最多,一敗於己,一敗於人,脈象難言,病症岐出,至此時雖長沙復生,恐亦無能為矣,可哀也哉!
咯血之症,先看其發乾何家,而後就其所發之處而治之焉,發於肺而治其肝,發於脾而治其腎,之燕趙而南其轅,適吳越而北其轍,是何為哉?血發於脾肺猶易施治也,血發於肝腎則施治為難矣,法官高拱之人,一旦下堂而走,欲不亡也得乎?發於脾肺而肝腎之脈無恙也,發於肝腎則脾肺脈雖好而無益,而況乎其萬不能好也。甫咯血而左尺搖搖,不半年而即逝矣。
左尺搖搖無不搖搖矣,其不搖搖者,各家之氣不易於即泯也。吾見左尺搖搖者,非不欲救之,而無術以救之,只自疚學問之不精,而已愛莫能助,徒喚奈何,吾何人斯而竟聽其死乎,心雖良而術不足以濟之,縱令終日引咎而何益於病者乎哉!
白話文:
靖庵說醫
我曾經治療一位快要得肺癆的婦女,每天都換一種藥方,根據她當時的症狀對症下藥,最終把她治癒了,直到現在她都還很健康。
婦科小產,其新生化瘀的方法和正常生產沒什麼不同,各位大夫都應該知道。但是有些婦女第一次小產是在懷孕三個月,第二次是在五個月,之後每次懷孕都只到三個月或五個月就小產,這是為什麼呢?這是因為子宮內的瘀血沒有排乾淨。第一次生產後,惡露沒有完全排出,積聚成瘀血,每次懷孕到一定時間,胎兒就會碰到瘀血而流產。瘀血多,三個月就碰到;瘀血少,五個月就碰到。新鮮血液和瘀血不相容,胎兒就無法著床。有些庸醫就歸咎於婦女閃跌或飲食不慎,這是錯的。
這種情況必須在小產後,積極地清除瘀血,直到完全清除乾淨,這樣才能讓胎兒穩固地著床。有些人不知道這個道理,亂投補血的藥物,反而讓瘀血積聚得更厲害,更容易流產。我根據我的方法治療,甚至有些習慣性流產的婦女服用我的藥方後,居然都能保住胎兒了。總之,瘀血不排乾淨,就算整天臥床休息,還是免不了流產,這是絕對的道理。
月經不通是氣血不和造成的,只要調和氣血,不論月經是否來潮,它自然就會來了。攻伐和補養都是錯誤的方法。
肺癆的症狀很罕見。如果先天不足,體質虛弱,就會早夭;如果後天不足,母乳不足,就會經常生病。肺癆一半是年輕人自己不愛惜身體造成的,一半是醫生用藥錯誤造成的。他們不愛惜身體,就是貪酒縱慾,性情暴躁,喜怒無常,作息時間不規律,該吃飯不吃飯,經常過飢過飽,該睡覺不睡覺,還做一些損害身體的事。一開始傷了陰,陰虛就會導致血虛;接著傷了氣,氣虛又會導致陰虛。於是就出現失血、失眠等各種疾病。臥病在床時,腎水不能滋潤心火,心火更旺;脾土不能生金,穀氣更不足。因此得肺癆的,死得特別快。
醫藥上的錯誤,就是一開始咳嗽,接著咯血,就用滋潤肺部的藥物,結果肺氣更虛弱;用止血的藥方,結果出血更厲害。金不生水,水就更枯竭;水不生木,木就更旺盛;火不生土,土就更衰弱;土不生金,金就更虛弱。金虛水枯,木旺土衰,即使想馬上用補藥,一方面來不及,另一方面補藥反而會互相克制。補金就克木,補木就克土,補土就克水,補水就克火,不能相生反而相克,有什麼用呢?治肺癆反而加重肺癆,辛苦萬分,束手無策,後悔已經來不及了,痛苦地死去,多麼悲慘啊!肺癆的症狀,這兩種情況最多,一種是自己造成的,一種是別人造成的,脈象難以判斷,病症也各不相同,到了這個時候,就算華佗在世,恐怕也無能為力了,可悲啊!
咯血的症狀,首先要看血液是從哪個臟腑來的,然後再根據出血的部位治療。出血於肺卻治療肝臟,出血於脾卻治療腎臟,這是南轅北轍,錯誤的方法。出血於脾肺比較容易治療,出血於肝腎就難以治療了。像高高在上的法官,一旦下堂逃跑,還能不死嗎?出血於脾肺而肝腎的脈象無恙,出血於肝腎,即使脾肺脈象很好也沒有用,何況根本不可能好。剛開始咯血,左寸脈就沉弱,不到半年就死了。
左寸脈沉弱的人,沒有不死的。沒有沉弱的人,是因為各個臟腑的氣不容易馬上消失。我見過左寸脈沉弱的人,不是不想救,而是沒有辦法救,只能自責學問不精,只能愛莫能助,徒呼奈何,我算什麼人,竟然聽之任之讓他們死去呢?雖然心地善良,但是醫術不足以救治他們,即使整天自責,對病人又有什麼益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