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二冊 (28)
第二冊 (28)
1. 積聚
肉積,阿魏丸。有正當積聚處,內熱如火,漸漸遍及四肢,一日數發,如此二三日又愈,此不當攻其熱。又有元得熱病,熱留結不散,遂成癥癖,此卻當用去熱之劑。有病癥瘕腹脹,純用三稜、莪朮以酒煨服,下一物如黑魚狀而愈,或加入香附子用水煎,多服取效。又有病此者,用姜蘇湯吞六味丸。
六味者,乃小七香丸、紅丸子、小安腎丸、連翹丸、三稜煎、理中丸,六件等也。有飲癖結成塊,在脅腹之間,病類積聚,用破塊藥多不效,此當行其飲。宜導痰湯、五飲湯。何以知為飲,其人先曾病,瘥,口吐涎沫清水,或素來多痰者是也。又多飲人結成酒癖,肚腹積塊,脹急疼痛,或全身腫滿,肌黃少食,宜十味大七氣湯,用紅酒煎服。腹中似若瘕癖,隨氣上下,未有定處,宜散聚湯。
若氣作痛,遊走心腹間,攻刺上下,隱若雷鳴,或已成積,或未成積,沉香降氣散。(戴用全蠍一個劈破煎湯,調蘇合香丸。)以上磨積之藥,必用補氣血藥相兼服之,積消及半即止。若純用之致死,乃醫殺之也。貼塊,三聖膏,琥珀膏,大黃、朴硝各等分為末,大蒜搗膏和勻貼。
熨症方,吳茱萸碎之,以酒和煮,熱布裹熨症上,冷更炒,更番用之,症移走、逐熨之,候消乃止。
【婦人血塊】加減四物湯、當歸丸、牡丹散。
【息積】乃氣息痞滯於脅下,不在臟腑榮衛之間,積久形成,氣不幹胃,故不妨食,病者脅下滿,氣逆息難,頻歲不已。化氣湯。
【倒倉法】用肥嫩黃牡牛肉二十斤,(必得三十斤方可,寧使多,勿使不及。)切成小塊,去筋膜,長流水煮糜爛,以布濾去滓,取淨汁再入鍋中,慢火熬至琥珀色則成矣。令病人預先斷欲食淡,前一日不食晚飯,設密室,令明快而不通風,置穢桶及瓦盆,貯吐下之物,置一瓷盆,盛所出之溺。
至日病者入室,以汁飲一鍾,少時又飲一鍾,積數十鍾,寒月則重湯溫而飲之,任其吐利,病在上者欲其吐多,病在下者欲其利多,上中下俱有者,欲其吐利俱多,全在活法而為之緩急多寡也。(連進之急則逆上而吐多,緩則順下而利多矣。)視其所出之物,必盡病根乃止。
吐利後必渴,不得與湯,以所出之溺飲之,名輪迴酒,非惟可以止渴,抑且可以浣濯余垢。行後倦睡覺飢,先與稠米湯飲,次與淡稀粥,三日後方與少菜羹,次與厚粥軟飯調養半月或一月,覺精神煥發,形體輕健,沉疴悉安矣。其後忌牛肉數(一作五年)。夫牛、坤土也,黃土之色也,以順為性,而效法乎干,以為功者,牡之用也。
肉者、胃之樂也,熟而為液,無形之物也,橫散入肉絡,由腸胃而滲透肌膚皮毛爪甲,無不入也。積聚久而形質成,依附腸胃回薄曲折處,以為棲泊之窠臼,阻礙津液氣血,熏蒸燔灼成病,自非刮腸剖骨之神妙,可以銖兩丸散,窺犯其藩牆戶牖乎。
白話文:
積聚
肉積,可用阿魏丸治療。有些積聚,內熱如同火燒,逐漸蔓延至四肢,一天發作數次,持續二三日後又好轉,這種情況不應該攻其熱。還有一種情況是,原本患熱病,餘熱滯留體內未散,最終形成癥瘕,這就要使用清熱的藥物。患有癥瘕、腹脹的,單用三稜、莪朮以酒煨服,排出類似黑魚狀的物體後即可痊癒,或者加入香附子用水煎服,多服幾劑即可見效。還有一種治療方法,是用薑蘇湯送服六味丸。
六味丸是指小七香丸、紅丸子、小安腎丸、連翹丸、三稜煎、理中丸,這六種藥物。如果飲酒過度形成積塊,位於脅肋腹部之間,屬於積聚類疾病,使用破塊藥往往無效,這就需要調理脾胃,使積聚自行排出。宜用導痰湯、五飲湯。如何判斷是飲酒過度導致的積聚呢?病人以前曾患病,痊癒後,曾吐出唾液和清水,或者素來痰多者,就是這種情況。又有人因飲酒過多形成酒癖,腹部積聚成塊,脹痛難忍,甚至全身浮腫,皮膚發黃,食慾不振,宜用十味大七氣湯,用紅酒煎服。腹部好像有癥瘕,隨著氣機在上下腹部遊走不定,則宜用散聚湯。
如果氣機作痛,在心腹部遊走,上沖下陷,隱隱作響如同雷鳴,無論是已經形成積聚,還是尚未形成積聚,都可用沉香降氣散。(也可將全蠍一個劈開煎湯,再調入蘇合香丸服用。)以上治療積聚的藥物,必須配合補益氣血的藥物同時服用,積聚消散一半即可停止。如果單純使用這些藥物,反而可能致死,這是醫生的失誤。外敷的藥方有:三聖膏、琥珀膏,大黃、朴硝等量研末,再和大蒜搗成的膏藥混合均勻外敷。
熨治的方法是:將吳茱萸研碎,用酒調和煮沸,用熱布包裹熨敷患處,冷卻後再加熱,反覆使用,隨著癥狀移動,也跟著移動熨敷的位置,等到癥狀消失即可停止。
【婦人血塊】可用加減四物湯、當歸丸、牡丹散治療。
【息積】指氣息阻塞於脅下,不在臟腑榮衛之間,積久而成,氣不傷胃,所以還能進食,患者脅下脹滿,氣逆呼吸困難,連續多年不愈。可用化氣湯治療。
【倒倉法】用肥嫩的黃牛(公)肉二十斤(最好用三十斤,寧多勿少),切成小塊,去除筋膜,用長流水煮至糜爛,用布過濾去渣,取淨汁再放入鍋中,慢火熬至琥珀色即可。讓病人事先忌食辛辣油膩,前一天晚上不吃飯,安排在一個密閉、明亮但不透風的房間裡,準備好穢桶和瓦盆,盛放嘔吐物和排泄物,另準備一個瓷盆盛放小便。
到當天,病人進入房間,先飲用一鍾藥汁,過一會兒再飲用一鍾,如此飲用數十鍾,天氣寒冷則將藥汁溫熱後再飲用,任其嘔吐瀉痢。病在上焦者,使其多吐;病在下焦者,使其多瀉;上下焦均有者,使其多吐多瀉,這取決於病情的輕重緩急及多寡。(服用藥汁的速度快則多吐,速度慢則多瀉。)觀察其排泄的物體,必須將病根完全排出後才能停止。
嘔吐瀉痢後必然口渴,不能喝水,用排出的尿液飲用,稱為輪迴酒,不僅可以止渴,還可以清洗殘餘的污垢。排泄後感到疲倦想睡覺且飢餓,先喝些稠米湯,然後喝些稀粥,三天後可以吃少許菜羹,然後吃些軟飯,調養半月或一月,就會感覺精神煥發,身體輕盈健康,沉疴盡除。其後忌吃牛肉若干年(一說五年)。因為牛屬坤土,色澤為黃土,其性順從,效法於天而有所作為,故用公牛。
肉是胃的喜好,熟後成為液體,沒有形狀,可以分散到肌肉經絡,通過腸胃滲透到肌膚、皮毛、指甲,無處不到。積聚久了就會形成形體,依附在腸胃回旋曲折的地方,成為其棲息的場所,阻礙津液和氣血運行,熏蒸灼燒而致病,不是用刮腸剖骨的神奇方法,怎麼可以用少量丸藥去干犯它的藩籬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