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一冊 (7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一冊 (7)

1. 傷勞倦

東垣曰:調經篇云:陰虛生內熱。岐伯曰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而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舉痛論云:勞則氣耗,勞則喘且汗出,內外皆越,故氣耗矣。夫喜怒不節,起居不時,有所勞傷,皆損其氣,氣衰則火旺,火旺則乘其脾土,脾主四肢,故困熱無氣以動,懶於語言,動作喘乏,表熱自汗,心煩不安。當病之時,宜安心靜坐,以養其氣,以甘寒瀉其熱火,以酸味收其散氣,以甘溫補其中氣。

經言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是也。《金匱要略》云:平人脈大為勞,脈極虛亦為勞矣。夫勞之為病,其脈浮大,手足煩熱,春夏劇,秋冬瘥,(脈大者,熱邪也。極熱者,氣損也。春夏劇者,時助邪也。秋冬差者,時勝邪也)以黃耆建中湯治之,此亦溫之之意也。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,所謂清氣、營氣、運氣、衛氣、春升之氣,皆胃氣之別名也。

白話文:

王好古認為,《調經篇》說陰虛會導致內熱。岐伯則指出,勞累过度,精氣神衰弱,脾胃功能减退,上焦氣機不暢,下脘不通,導致胃氣灼熱,熱氣上升熏蒸胸部,引起內熱。而《舉痛論》也提到,勞累过度会消耗氣,導致氣虛,气虚則容易出汗,内外皆虚。喜怒无常、起居不规律、劳伤过度都會損耗气,气衰则导致火旺,火旺则侵犯脾土,脾主四肢,因此会感到身体困倦、乏力、口干舌燥、行动无力、呼吸急促、容易出汗、心煩意亂。

針對此種情況,應該保持心情平靜,靜坐養氣,用甘寒藥物瀉火,用酸味藥物收敛散氣,用甘温藥物補益脾氣。

醫書中提到,勞累者要溫補,損傷者要溫補。就像《金匱要略》所說,脈象浮大是勞累的表現,脈象非常虛弱也是勞累的表現。勞累導致的疾病,通常表現為脈象浮大、手足煩熱,春夏季节症状加重,秋冬季節症状减轻。這說明,春夏季节助長了邪氣,秋冬季節則相對克制了邪氣。治療這種情況,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,也是溫補氣血的方案。

人體依靠水穀之氣來維持生命,所謂清氣、營氣、運氣、衛氣、春升之氣,都是胃氣的不同稱呼。

夫胃氣為水穀之海,飲食入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五臟,陰陽揆度以為常也。若陰陽失節,寒溫不適,脾胃乃傷。喜怒憂恐,損耗元氣。脾胃氣衰,元氣不足,而心火獨盛。心火者、陰火也,起於下焦,其繫系於心,心不主令,相火代之。

相火包絡之火,元氣之賊也。火與元氣不兩立,一勝則一負,脾胃氣虛則下流肝腎,陰火得以乘其土位,故脾證始得則氣高而喘,身熱而煩,其脈洪大而頭痛,或渴不止,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。蓋陰火上衝則氣高喘而煩熱,為頭痛,為渴而脈洪。脾胃之氣下流,使穀氣不得升浮,是春生之令不行,則無陽以護其榮衛,使不任風寒,乃生寒熱,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。然與外感風寒之證頗同而實異。

白話文:

人體的胃氣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,容納着我們所吃進的食物。這些食物在胃中經過消化,產生精華,再向上輸送到脾臟。脾臟將這些精華散佈到全身,最終歸於肺臟。肺臟調節水液,將水份向下輸送到膀胱,再由膀胱將水份排泄出去。這些精華和水份遍布全身,滋養五臟六腑,協調人體的陰陽平衡,讓身體維持正常運作。

然而,如果陰陽失衡,寒熱失調,脾胃就會受損。喜怒憂恐等情緒也會消耗人體的元氣。一旦脾胃氣虛,元氣不足,就會導致心火旺盛。心火屬於陰火,起源於下焦,與心臟相連。當心臟失控時,相火就會代行其職。

相火是包絡之火,也是元氣的賊。相火與元氣水火不容,一方強盛,另一方就會衰弱。當脾胃氣虛,元氣不足時,相火就會向下流入肝腎,利用脾胃虛弱的空隙,趁虛而入。因此,當脾胃病變初期,患者會出現氣喘、發熱、煩躁、脈象洪大、頭痛、口渴不止等症狀。皮膚也變得脆弱,容易受寒。這是因為陰火上衝,導致氣喘、發熱、煩躁、頭痛、口渴、脈象洪大。脾胃之氣下沉,穀氣無法上浮,導致春天生長的能量無法運行,陽氣不足,無法保護身體,因此容易受寒而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。這些都是脾胃氣虛所造成的。雖然這些症狀與外感風寒類似,但實際上是不同的。

內傷脾胃,乃傷其氣;外感風寒,乃傷其形。傷其外則有餘,有餘者瀉之;傷其內則不足,不足者補之。汗之、下之、吐之、克之之類,皆瀉也;溫之、和之、調之、養之之類,皆補也。內傷不足之病,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證,而反瀉之,則虛其虛也。實實虛虛,如此死者,醫殺之耳。

然則奈何,唯當以辛甘溫劑補其中而升其陽,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矣。經曰: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。又曰:溫能除大熱。大忌苦寒之藥,損其脾胃,今立補中益氣湯主之。夫脾胃虛者,因飲食勞倦,心火亢甚,而乘其土位。其次肺氣受邪,須用黃耆最多,人參、甘草次之。脾胃一虛,肺氣先絕,故用黃耆以益皮毛而閉腠理,不令自汗,損其元氣。

白話文:

內傷脾胃,是指損傷了脾胃的氣;外感風寒,是指損傷了身體的形。外傷身體則氣血旺盛,屬於有餘,需要瀉去;內傷脾胃則氣血不足,屬於不足,需要補起來。像出汗、瀉下、嘔吐、抑制這些方法,都屬於瀉法;溫暖、調和、調節、滋養這些方法,都屬於補法。

內傷導致不足的病症,如果錯誤地當作外感有餘的症狀,反而用瀉法,就會更加虛弱。實症誤為虛症,虛症誤為實症,這樣下去,病人就會被醫生治死了。

那麼應該怎麼辦呢?只有用辛甘溫的藥物補益脾胃,提升陽氣;用甘寒的藥物瀉去心火,才能治好。經典中說:「勞累的人要溫補,損傷的人要溫補。」又說:「溫暖可以去除大熱。」最忌諱苦寒的藥物,它們會損傷脾胃。現在我創立了「補中益氣湯」來治療這種病症。

脾胃虛弱的人,是因為飲食勞累、心火過旺,而侵犯脾胃。其次是肺氣受到邪氣侵襲,所以需要用黃芪最多,人參、甘草次之。脾胃虛弱,肺氣就會先衰竭,因此用黃芪來滋養皮膚毛髮,閉合腠理,避免自汗損耗元氣。

上喘氣短,人參以補之。心火乘脾,須炙甘草之甘以瀉火熱,而補脾胃中元氣。若脾胃急痛,並大虛腹中急縮者,宜多用之。經曰:急者緩之。白朮苦甘溫,除胃中熱,利腰臍間血。胃中清氣在下,必加升麻、柴胡以引之,引黃耆、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,能補衛氣之散解,而實其表也。又緩帶脈之縮急。

二味苦平,味之薄者,陰中之陽,引清氣上升也。氣亂於胸中,為清濁相干,用去白陳皮以理之。又能助陽氣上升,以散滯氣,助諸甘辛為用。脾胃氣虛不能升浮,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,榮血大虧,榮氣不營,陰火熾盛,是血中伏火日漸熬煎,血氣日減。心包與心主血,血減則心無所養,致使心亂而煩,病名曰悗。

白話文:

呼吸急促、氣喘,可以用人參補氣。如果心火旺盛侵犯脾胃,需要用炙甘草的甘甜之性來瀉火熱,同時補脾胃的元氣。如果脾胃劇烈疼痛,並且虛弱得腹部緊縮,應該多用炙甘草。古籍記載:「急者緩之。」白朮性苦甘溫,可以去除胃中熱氣,並利腰臍間的血氣流通。胃中清氣應該下降,必須加入升麻和柴胡引導它上升,同時引導黃芪、甘草的甘溫之氣上升,補益衛氣的散發功能,鞏固外表的防禦。此外,它還可以緩解帶脈的收縮緊繃。

升麻和柴胡,味苦性平,屬陰中之陽,可以引導清氣上升。胸中氣亂,是因為清濁之氣交雜,可以用去白陳皮來理順。陳皮還能助陽氣上升,散除停滯的氣,輔助甘辛藥物發揮作用。脾胃氣虛無法上升,是因為陰火損傷了生髮之氣,導致血氣虧虛,營氣無法滋養,陰火熾盛,血中伏火日漸熬煎,血氣日漸減少。心包與心臟主管血液,血氣減少,心臟就無法得到滋養,導致心神不寧而煩躁,這種病症稱為「悗」。

悗者、心惑而煩悶不安也,故加辛甘微溫之劑生陽氣,陽生則陰長,故血虛以人參補之,更以當歸和之,少加黃柏以救腎水,能瀉陰中之伏火。如煩猶不止,少加生地黃補腎水,水旺而心火自降。如氣浮心亂,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。以手捫之而肌表熱者,表證也。只服補中益氣湯一二服,得微汗則已。

非正發汗,乃陰陽氣和自然汗出也。若更煩亂,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,皆血澀不足,加當歸身五分或一錢。如精神短少,加人參五分,五味子十二個。頭痛加蔓荊子三分,痛甚加川芎五分,頂痛腦痛加藁本五分、細辛三分,諸頭痛並用此四味足矣。若頭上有熱,則此不能治,別以清空膏主之。

白話文:

心裡煩悶不安,是因為心神迷惑,所以要用辛甘微溫的藥材來生發陽氣,陽氣生了陰氣就會滋長。由於血虛,需要用人參來補益,再加入當歸調和。少量黃柏可以救助腎水,瀉去陰中伏火。如果煩躁還是不能消除,就再加入生地黃補益腎水,腎水充足,心火自然下降。如果氣浮心亂,可以用硃砂安神丸鎮定心神,就能痊癒。用手觸摸身體表面感覺發熱,這是表證。只需服用補中益氣湯一兩劑,微微出汗就好了,這不是正規的發汗,而是陰陽氣和,自然流汗。如果仍然煩躁不安,或者腹部或全身有刺痛感,都是血氣不足,要加當歸五分或一錢。如果精神萎靡,要加人參五分,五味子十二個。頭疼要加蔓荊子三分,疼痛厲害要加川芎五分,頭頂疼痛要加藁本五分、細辛三分,各種頭痛用這四味藥就夠了。如果頭上有熱,這些藥就不管用了,需要用清空膏治療。

如頭痛有痰,沉重懶倦者,乃太陰痰厥頭痛,加半夏五分,生薑三分。耳鳴目黃,頰頷腫,頸肩臑肘臂外後廉痛,面赤,脈洪大者,以羌活二錢,防風、藁本各七分,甘草五分,通其經血。加黃芩、黃連各三分,消其腫。人參五分、黃耆七分,益元氣而瀉火邪,另作一服與之。

嗌痛頷腫,脈洪大面赤者,加黃芩、甘草各三分,桔梗七分。口乾嗌乾,加葛根五分,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。久病痰嗽,肺中伏火,去人參,初病勿去之。冬月或春寒或秋涼時,各宜加不去根節麻黃半錢。如春令大溫,只加佛耳草、款冬花各五分。夏月病嗽,加五味子三、五枚,去心麥門冬五分。

白話文:

如果頭痛伴隨有痰,感覺沉重懶倦,這是太陰痰厥頭痛,可以加入半夏五分,生薑三分。如果出現耳鳴目黃、臉頰和下巴腫脹,頸肩、胳膊外側和後側疼痛,面紅,脈搏洪大,可以用羌活二錢,防風、藁本各七分,甘草五分,通暢經脈血流。再加黃芩、黃連各三分,消腫。人參五分、黃芪七分,可以補益元氣,瀉除火邪,另煮一劑給病人服用。

如果喉嚨痛伴隨下巴腫脹,脈搏洪大、面紅,可以加黃芩、甘草各三分,桔梗七分。如果口乾舌燥,可以加葛根五分,提升胃氣上行潤澤口腔。如果是久病痰嗽,肺部有伏火,可以去掉人參,如果是初次發病就不要去掉。冬天、春天寒冷或者秋天涼爽時,可以加入不去根節的麻黃半錢。如果是春令溫暖,只需要加佛耳草、款冬花各五分。夏季咳嗽,可以加五味子三到五枚,去掉心麥門冬五分。

如舌上白滑胎者,是胸中有寒,勿用之。夏月不嗽,亦加人參二分或三分,並五味子、麥門冬各等分,救肺受火邪也。食不下,乃胸中胃上有寒,或氣澀滯,加青皮、木香各三分,陳皮五分,此三味為定法。如冬月加益智仁、草豆蔻仁各五分。如夏月加黃芩、黃連各五分。如秋月加檳榔、草豆蔻、白豆蔻、縮砂各五分。

如春初猶寒,少加辛熱之劑,以補春氣之不足,為風藥之佐,益智、草豆蔻可也。心下痞,夯悶,加芍藥、黃連各一錢。如痞腹脹,加枳實、木香、縮砂仁各三分,厚朴七分。如天寒,少加乾薑或肉桂。心下痞,覺中寒,加附子、黃連各一錢。不能食而心下痞,加生薑、陳皮各一錢。

白話文:

如果舌頭上出現白滑苔,代表胸腔有寒氣,就不能使用這種藥方。夏天不咳嗽,也可以加人參二分或三分,並加入五味子、麥門冬各等份,以救治肺部受到火邪的傷害。如果食慾不振,表示胸腔和胃部有寒氣,或者氣血流通不暢,可以加入青皮、木香各三分,陳皮五分,這三味藥是固定劑量。冬天則可以加益智仁、草豆蔻仁各五分。夏天可以加黃芩、黃連各五分。秋天可以加檳榔、草豆蔻、白豆蔻、縮砂各五分。

如果春天初期仍然寒冷,可以少加一些辛熱的藥物,補充春天的不足,作為驅風藥的輔助,益智、草豆蔻都可以。如果心下痞悶,可以加芍藥、黃連各一錢。如果肚子脹痛,可以加枳實、木香、縮砂仁各三分,厚朴七分。如果天氣寒冷,可以少加乾薑或肉桂。如果心下痞悶,感覺到寒氣,可以加附子、黃連各一錢。如果不能吃東西,而且心下痞悶,可以加生薑、陳皮各一錢。

能食而心下痞,加黃連五分、枳實三分。脈緩有痰而痞,加半夏、黃連各一錢。脈弦四肢滿,便難而心下痞,加柴胡七分、黃連五分、甘草三分。胸中氣壅滯,加青皮二分。如氣促少氣去之。腹中痛者,加白芍藥五分、炙甘草三分。如惡寒冷痛者,加桂心三分。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,於已加白芍藥、甘草二味中,更加生黃芩三二分。

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,治時熱也。如天涼時惡熱而痛,於已加白芍藥、甘草、黃芩中,更少加桂。如天寒時腹痛,去芍藥,味酸而寒故也,加益智仁三分,或加半夏五分、生薑三片。如腹中痛,惡寒而脈弦者,是木來剋土也,奔豚主之。蓋芍藥味酸,於土中瀉木為君。

白話文:

如果能吃東西,但感到胸口闷胀,可以加黄连五分、枳实三分。如果脉象缓慢,有痰且胸口闷胀,可以加半夏、黄连各一钱。如果脉象弦紧,四肢沉重,排便困难且胸口闷胀,可以加柴胡七分、黄连五分、甘草三分。如果胸中气体壅滞,可以加青皮二分。如果气喘呼吸短促,可以用它来治疗。如果腹部疼痛,可以加白芍药五分、炙甘草三分。如果怕冷、腹部疼痛,可以加桂心三分。如果怕热喜冷且腹部疼痛,可以在已加白芍药、甘草二味的基础上,再加生黄芩三二分。

如果夏天腹部疼痛,但不怕热,也是一样,可以用来治疗暑热。如果天气凉爽时怕热且疼痛,可以在已加白芍药、甘草、黄芩的基础上,再少加一些桂心。如果天气寒冷时腹部疼痛,就要去掉白芍药,因为它的味道酸,性寒。可以加益智仁三分,或者加半夏五分、生姜三片。如果腹部疼痛,怕冷且脉象弦紧,说明是木气克制土气,可以用奔豚汤来治疗。因为芍药味道酸,在土中泻木,是治疗的主药。

如脈沉細腹中痛,以理中湯主之。乾薑辛熱,於土中瀉水以為主也。如脈緩體重節痛,腹脹自利,米穀不化,是濕勝也,平胃散主之。脅下痛或脅下縮急,俱加柴胡三分,甚則五分,甘草三分。臍下痛加真熟地黃五分,其痛立止。如不已者,乃大寒也,更加肉桂三二分。《內經》所說少腹痛皆寒證,從復法相報中來也。

經云:大勝必大復,從熱病中變而作也。非傷寒厥陰之證,乃下焦血結膀胱也,仲景以抵當湯並丸主之。身有疼痛者濕,若身重者亦濕,加去桂五苓一錢。如風濕相搏,一身盡痛,加羌活七分,防風、藁本根各半錢,升麻、蒼朮各一錢,勿用五苓,所以然者,為風藥已能勝濕,故別作一服與之。如病去勿再服,以諸風藥損人元氣,而益其病故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脈象沉細,腹部疼痛,可以用理中湯治療。乾薑辛熱,能瀉水於土,是治療此症的主要藥物。

如果脈象緩慢,身體沉重,關節疼痛,腹部脹滿,腹瀉,米飯消化不良,這是濕氣過盛,可以用平胃散治療。肋下疼痛或肋下緊縮,都要加入柴胡三錢,嚴重者加五錢,甘草三錢。臍下疼痛加熟地黃五錢,疼痛就會立刻止住。如果疼痛沒有停止,就是寒氣太重,再加肉桂三二分。《內經》所說少腹疼痛都是寒症,是從反復發作中來的。

經書說,盛極必衰,是從熱病中轉變而成的。這不是傷寒厥陰證,而是下焦血瘀結在膀胱,仲景用抵當湯和丸藥治療。身體疼痛是濕氣,身體沉重也是濕氣,要加入去桂五苓一錢。如果風濕交搏,全身疼痛,要加入羌活七分,防風、藁本根各半錢,升麻、蒼朮各一錢,不用五苓。這是因為風藥已經能克制濕氣,所以另用一副藥物治療。病好了就不要再服用,因為風藥會損害人體元氣,反而加重病情。

小便遺失,肺金虛也。宜安臥養氣,以黃耆、人參之類補之。不愈則是有熱也,加黃柏、生地黃各五分,切禁勞役。如臥而多驚,小便淋者,邪在少陽、厥陰,宜太陽經所加之藥,更添柴胡五分。如淋加澤瀉五分,此下焦風寒合病也。經云:腎肝之病同一治。為俱在下焦,非風藥行經則不可,乃受客邪之濕熱也,宜升舉發散以除之。

大便秘澀,加當歸稍一錢,大黃酒洗煨五分或一錢。閉澀不行者,煎成正藥,先用清者一口,調玄明粉五分或一錢,得行則止。此病不宜下,下之恐變凶證也。腳膝痿軟,行步乏力或痛,乃腎肝伏熱,加黃柏五分,空心服。不已,更加漢防己五分。脈緩,顯沉困怠惰無力者,加蒼朮、澤瀉、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五味子各五分。

白話文:

尿失禁,是肺金虛弱。應該安靜臥床養氣,用黃芪、人參等補肺。如果沒有好轉,就是有熱,需要加黃柏、生地黃各五分,務必避免勞動。如果臥床時容易驚醒,而且小便淋漓不盡,邪氣在少陽、厥陰,需要用太陽經的藥物,再加柴胡五分。如果淋漓不盡再加上澤瀉五分,這是下焦風寒合病。經書說:腎肝之病同一治療。因為都在下焦,必須用風藥走經,才能治癒,這是受到外邪的濕熱。應該用升舉發散的方法來去除邪氣。

大便秘結,加當歸少許,黃酒洗煨黃連五分或一錢。如果便秘嚴重,無法通便,將藥煎好後,先用清湯一口,調和玄明粉五分或一錢,通便後就停止。這種病不宜瀉下,瀉下可能會變成凶險的病症。腳膝痿軟,行走无力或疼痛,是腎肝伏熱,加黃柏五分,空腹服用。如果沒有好转,再加漢防己五分。脈象緩慢,明显沉困怠惰无力,加蒼朮、澤瀉、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五味子各五分。

上一方加減,是飲食勞倦,喜怒不節,始病熱中,則可用之。若末傳寒中,則不可用也。蓋甘酸適足益其氣耳,如黃耆、人參、甘草、芍藥、五味之類是也。

【內傷始為熱中病似外感陽證】頭痛大作,四肢疰悶,氣高而喘,身熱而煩,上氣鼻息不調,四肢困倦不收,無氣以動,無氣以言,或煩躁悶亂,心煩不安,或渴不止。病久者,邪氣在血脈中,有濕故不渴。如病渴,是心火炎上克肺金,故渴。或表虛不任風寒,目不欲開,惡食,口不知味,右手氣口脈大於左手人迎三倍,其氣口脈急大而數,時一代而澀。澀是肺之本脈。

代是無氣不相接,乃脾胃不足之脈。大是洪大,洪大而數,乃心脈刑肺。急是弦急,乃肝木挾心火克肺金也。其右關脾脈比五脈獨大而數,數中時顯一代,此不甚勞役,是飲食不時,寒溫失所,則無右關胃脈損弱,隱而不見,惟內顯脾脈如此也。治用補中益氣湯。

白話文:

這段話主要是針對內傷初期的熱症,類似外感陽證,表現為頭痛劇烈、四肢沉重、氣喘上衝、發熱煩躁、呼吸不順暢、四肢無力、說話費力,也可能伴隨焦躁不安、心煩意亂、口渴不止等症狀。久病者,由於邪氣侵襲血脈,可能出現濕症而無口渴。若口渴,則可能是心火上炎剋制肺金所致。另外,可能伴隨表虛不耐風寒、眼皮沉重、食慾不振、味覺淡薄等症狀,右邊氣口脈比左邊人迎脈強勁三倍,氣口脈急促強大且頻率快,偶爾出現脈象不連續的情況,這代表肺氣不足,脾胃虛弱,心脈強盛,肝火旺盛,剋制肺金。右邊關脈比其他脈象更強勁且頻率快,偶爾出現脈象不連續的情況,這表示沒有過度勞累,而是飲食不節、寒溫失調所導致的胃氣虛弱,關脈隱藏,脾脈則明顯。治療方法是使用補中益氣湯。

【內傷末傳寒中病似外感陰證】腹脹,胃脘當心痛,上支兩脅,隔噎不通,或涎唾,或清涕,或多溺,足下痛,不能任身履地,骨乏無力,喜唾,兩丸多冷,陰陰作痛,或妄見鬼狀夢亡人,腰背胛眼脊膂皆痛,不渴不瀉,脈盛大以澀,名曰寒中。治用神聖復氣湯、白朮附子湯、草豆蔻丸。

【似外感陽明中熱證】有天氣大熱時勞役得病,或路途勞役,或田野中勞役,或身體怯弱食少勞役,或長齋久素胃氣久虛勞役。其病肌體壯熱,躁熱悶亂,大惡熱,渴飲水,此與陽明傷寒熱白虎湯證相似,鼻口中氣短促上喘,此乃脾胃久虛,元氣不足之證,身亦疼痛,至日西作,必譫語熱渴悶不止,脈洪大空虛或微弱。白虎湯證,其脈洪大有力,與此內傷中熱不同,治用清暑益氣湯。

白話文:

內傷導致寒氣入侵,症狀類似外感陰證。患者腹部脹滿,胃脘疼痛,疼痛向上蔓延至兩側肋骨,胸口有堵塞感,呼吸不暢,可能伴隨口涎增多,流清鼻涕,小便量多,足部疼痛,無法正常行走,骨頭酸軟無力,喜歡吐口水,兩個手掌冰冷,隱隱作痛,甚至會出現幻覺,夢見鬼怪和死人,腰背、肩胛骨、眼睛、脊柱、後背都疼痛,不口渴,不腹瀉,脈搏有力而澀,稱為寒中。治療可以用神聖復氣湯、白朮附子湯、草豆蔻丸。

類似外感陽明中熱證。患者在天氣炎熱時勞累過度,或者長途跋涉,或者在田野中勞作,或者體質虛弱飲食不足,或者長期素食胃氣虛弱後勞累,都會導致此病。患者症狀為身體發熱,煩躁不安,極度怕熱,口渴想喝水,這與陽明傷寒熱的白虎湯證類似。患者鼻子和嘴巴呼吸急促,上氣不接下氣,這是脾胃長期虛弱,元氣不足的表現。患者身體也疼痛,到了傍晚時分疼痛會加重,並且出現神志不清、口渴、煩躁不安等症狀,脈搏洪大空虛或微弱。白虎湯證的脈搏洪大有力,與內傷中熱不同,治療可以用清暑益氣湯。

飢困勞役之後,肌熱躁熱,困渴引飲,目赤面紅,晝夜不息,其脈大而虛,重按全無。經曰:脈虛則血虛,血虛則發熱,證象白虎,惟脈不長實為辨也。誤服白虎湯必危,宜黃耆當歸補血湯。

【似外感惡風寒證】有因勞役坐臥陰涼處後,病表虛不任風寒,少氣短促,懶言語,困弱無力。此因勞役辛苦,腎中陰火沸騰,後因脫衣或沐浴,歇息於陰涼處,其陰火不行,還歸皮膚,腠理極虛無陽,被風與陰涼所遏,以此表虛不任風寒,與外感惡風相似。不可同外感治,宜用補中益氣湯。

【內傷似外感雜證】飲食失節,勞役所傷,脾胃中州變寒,走痛而發黃,治用小建中湯,或理中湯,或大建中湯,選而用之。

白話文:

飢餓、勞累後,身體發熱燥熱,口渴想喝水,眼睛紅臉紅,日夜不停地發熱,脈搏有力卻虛弱,用力按壓就消失不見。醫書上說:脈搏虛弱就是血氣不足,血氣不足就會發熱,症狀像白虎,不過脈搏不強壯才是辨別的關鍵。如果誤服白虎湯,就一定會很危險,應該用黃耆當歸補血湯。

有些情況看起來像外感風寒,但實際上是因為勞累後在陰涼處坐臥,導致體表虛弱,不能抵抗風寒,氣短喘不過氣,懶得說話,身體虛弱無力。這是因為勞累辛苦,腎臟裡陰火沸騰,之後脫衣服或洗澡,休息在陰涼處,陰火無法發散,反而回到皮膚表面,腠理極度虛弱缺乏陽氣,被風寒阻遏,因此體表虛弱,不能抵抗風寒,和外感風寒的症狀相似。不能按照外感風寒的治療方法,應該用補中益氣湯。

有些內傷表現出像是外感雜症的症狀,是因為飲食不節、勞累過度,損傷了脾胃,脾胃變得寒涼,疼痛並發黃,可以用小建中湯、理中湯或大建中湯來治療,根據情況選擇使用。

【勞倦所傷虛中有寒】理中丸。心肺在膈上為陽,腎肝在膈下為陰,此上下臟也。脾胃屬土,處在中州,在五臟曰孤臟。在三焦曰中焦。因中焦治在中,一有不調,此丸專主,故名曰理中丸。人參味甘溫,《內經》曰:脾欲緩,急食甘以緩之。緩中益脾,必以甘為主,是以人參為君。

白朮味甘溫,《內經》曰:脾惡濕,甘勝濕。溫中勝濕,必以甘為助,是以白朮為臣。甘草味甘平,《內經》曰:五味所入,甘先入脾。脾不足者以甘補之,補中助脾必須甘劑,是以甘草為佐。乾薑味辛熱,喜溫而惡寒者胃也,寒則中焦不治。《內經》曰:寒淫所勝,平以辛熱。

白話文:

勞累過度损伤身体,导致虚弱且有寒气,这时可以用理中丸治疗。心脏和肺脏位于横膈膜上方,属于阳性脏器;肾脏和肝脏位于横膈膜下方,属于阴性脏器,这两组器官分别位于身体的上下。脾脏和胃脏属于土性,居于身体的中部,在五脏中被称为孤脏,在三焦中被称为中焦。由于中焦掌管身体的中部,一旦失调,理中丸专门针对这种情况,因此得名“理中丸”。人参味甘性温,《内经》中说:脾脏喜欢缓和,急躁时要吃甘味食物来缓和它。滋养脾胃,必须以甘味为主,所以人参为君药。

白术味甘性温,《内经》中说:脾脏厌恶湿气,甘味胜过湿气。温中祛湿,必须以甘味辅助,所以白术为臣药。甘草味甘性平,《内经》中说:五味中甘味首先进入脾脏。脾脏虚弱者,用甘味来补益它,补益中焦、辅助脾脏,必须用甘味药,所以甘草为佐药。干姜味辛性热,喜温暖而厌恶寒冷的是胃脏,胃寒会导致中焦无法正常运作。《内经》中说:寒邪入侵,用辛热来平复它。

散寒溫胃,必先辛劑,是以乾薑為使。脾胃居中,病則邪氣上下左右無所不之,故有諸加減焉。若臍下築者,腎氣動也,去白朮加桂。氣壅而不瀉,則築然動也,白朮味甘補氣,去白朮則氣易散。桂辛熱,腎氣動者,欲作奔豚也,必服辛熱以散之,故加桂以散腎氣,泄奔豚氣。

吐多者,去白朮加生薑。氣上逆則吐多,朮甘而壅,非氣逆者之所宜。《千金》曰:嘔家多服生薑,以其辛散,故吐多者加之。下多者還用白朮,氣泄而不收則下多,朮甘壅補,使正氣收而不下泄也。或曰濕勝則濡泄,朮專除濕,故下多者加之。悸者加茯苓,飲聚則悸,茯苓味甘,滲泄伏水,是所宜也。

白話文:

要驅寒溫暖胃部,必須先用辛辣的藥材,所以以乾薑作為輔助。脾胃居於身體中央,生病時邪氣就會上下左右到處蔓延,因此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調整。如果腹部以下有脹滿感,這是腎氣活動的徵兆,就要去掉白朮,加入桂枝。如果氣機阻塞而不通暢,就會出現脹滿感,白朮味甘能補氣,去掉白朮則氣機更容易散開。桂枝辛熱,腎氣活動會導致奔豚症,必須服用辛熱藥物來驅散,所以加入桂枝來散解腎氣,泄去奔豚之氣。

如果嘔吐頻繁,就要去掉白朮,加入生薑。氣機上逆就會導致嘔吐,白朮甘甜而有阻塞作用,不適合氣機上逆的人。《千金方》說:嘔吐的人經常服用生薑,因為生薑辛散,所以嘔吐頻繁的人要加入生薑。如果排泄頻繁,就要用白朮。氣機泄而不收就會導致排泄頻繁,白朮甘甜能補氣收斂,可以使正氣收斂而不至於排泄頻繁。也有人說,濕氣過盛就會導致排泄頻繁,白朮專門去除濕氣,所以排泄頻繁的人要加入白朮。如果心悸,就要加入茯苓。飲水積聚就會導致心悸,茯苓味甘,能滲泄伏水,是心悸的適宜藥物。

渴欲得水者倍加朮,津液不足則渴,朮甘以補津液,故加之。腹中痛者加人參,虛則痛,經曰:補可以去弱,人參、羊肉之屬是也。寒多者加乾薑,以辛熱能散寒也。腹滿者去白朮,加附子。《內經》曰:甘者令人中滿,朮甘壅補,於腹中滿者則去之。附子味辛熱,氣壅鬱腹為之滿,以熱勝寒,以辛散滿,故加附子。

經曰:熱者寒之,寒者熱之,此之謂也。建中湯,《內經》曰:肝生於左,肺生於右,心位在上,腎處在下,左右上下四臟居焉。脾者土也,應中央,處四臟之中州,治中焦,生育榮衛,通行津液,一有不調,則榮衛失所育,津液失所行,必以此湯溫中益脾,是以建中名之焉。膠飴味甘溫,甘草味甘平,脾欲緩,急食甘以緩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感到口渴,就應該多加白朮,因為津液不足會導致口渴,而白朮甘甜,可以補充津液。如果肚子痛,就應該加人參,因為虛弱就會疼痛,醫書上說,補可以去除弱點,人參、羊肉之類的藥物就是如此。如果寒氣重,就應該加乾薑,因為辛熱可以散寒。如果肚子脹滿,就應該去掉白朮,加附子。《內經》說,甜味會讓人腹脹,白朮甘甜,會阻塞補益,對於肚子脹滿的病人,就應該去掉它。附子味辛熱,氣體阻塞鬱積在腹部就會導致脹滿,用熱來克服寒氣,用辛辣來散去脹滿,所以要加附子。

醫書上說,熱就用寒來治療,寒就用熱來治療,這就是道理。建中湯的原理是:《內經》說,肝臟生在左側,肺臟生在右側,心臟位於上面,腎臟位於下面,左右上下四個臟器都各有位置。脾臟屬土,應於中央,位於四臟的中州,主治中焦,生長榮衛,流通津液,如果脾臟有一點不調和,就會導致榮衛失所養育,津液失所流通,一定要用這個湯藥溫中益脾,所以叫做建中湯。膠飴味甘溫,甘草味甘平,脾臟喜歡緩和,急著吃甜食可以緩和它。

建脾者,必以甘為主,故以膠飴為君,而甘草為臣。桂辛熱,散也、潤也,榮衛不足,潤而散之。芍藥味酸,微寒,收也、泄也,津液不通,收而行之。是以桂、芍藥為佐。生薑味辛溫,大棗味甘溫,胃者衛之源,脾者榮之本。《靈樞經》云:榮出中焦,衛出上焦是也。衛為陽,不足者益之必以辛;榮為陰,不足者補之必以甘。

甘辛相合,脾胃建而榮衛通,是以薑棗為使也。嘔家不用此湯,以味甜故也。《寶鑑》育氣湯、參朮調中湯、養胃進食丸、寬中進食丸、和中丸、安胃丸、補中丸、加減平胃散、嘉禾散、白朮散、緩中丸、沉香鱉甲散、十華散、沉香溫脾湯、厚朴溫中湯、雙和湯、小沉香丸、木香分氣丸、木香餅子。

白話文:

建脾湯方解

建脾的藥方,必須以甘味為主,因此以膠飴為君藥,甘草為臣藥。桂皮性辛熱,具有散寒、潤燥的作用,用於治療榮衛不足,以溫潤之氣散寒。芍藥味酸微寒,具有收斂、泄熱的作用,用於治療津液不通,以收斂之氣行津液。因此,桂皮和芍藥為佐藥。生薑味辛溫,大棗味甘溫,胃是衛氣之源,脾是榮氣之本。《靈樞經》說:「榮氣出自中焦,衛氣出自上焦」,衛氣屬陽,不足時用辛味補之;榮氣屬陰,不足時用甘味補之。

甘辛相合,脾胃健壯,榮衛通暢,因此用生薑和大棗為使藥。嘔吐的病人不適合使用此湯,因為湯味過甜。

以上藥方出自古籍,包括《寶鑑》中的育氣湯、參朮調中湯、養胃進食丸,以及寬中進食丸、和中丸、安胃丸、補中丸、加減平胃散、嘉禾散、白朮散、緩中丸、沉香鱉甲散、十華散、沉香溫脾湯、厚朴溫中湯、雙和湯、小沉香丸、木香分氣丸、木香餅子等。

【勞倦所傷虛中有熱】《金匱要略》云:夫男子平人脈大者為勞,極虛亦為勞。男子面色薄者,主渴及亡血,卒喘悸,脈浮者,裡虛也。男子脈虛沉弦,無寒熱,氣促裡急,小便不利,面色白,時目眩,兼衄,少腹滿,此為勞使之然。勞之為病,其脈浮大,手足煩,春夏劇,秋冬瘥,陰寒精自出,酸削不能行。

男子脈微弱而澀,為無子,精清冷。夫失精家,少腹弦急,陰頭寒,目瞑發落,脈極虛芤遲,為清穀亡血失精也。調中益氣湯,治因飢飽勞役損傷脾胃,元氣不足,其脈弦,或洪緩,按之無力中之下時一澀。

白話文:

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,男子脉搏有力,可能是勞累过度,也可能是身体极度虚弱。面色苍白,容易口渴、失血、突然喘不过气、心跳加速,脉象浮,都是体内虚弱的表现。如果脉象虚弱沉细,没有寒热症状,但呼吸急促、腹痛、排尿困难、面色苍白、偶尔头晕眼花,还伴有鼻出血、小腹胀满,这是过度劳作所致。劳累过度会导致脉象浮大、手脚发热,症状在春夏加重,秋冬减轻,阴寒精气外泄,身体酸痛无力。

男子脉象微弱而涩,容易不孕,精液清冷。那些经常失精的人,小腹弦急,阴茎冰冷,眼皮沉重、头发脱落,脉象极度虚弱细小而迟缓,这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不足,精气外泄所致。调中益气汤可以治疗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,元气不足,脉象弦紧或洪大而无力,按之有涩感的症状。

其證身體沉重,四肢困倦,百節煩疼,胸滿短氣,膈咽不通,心煩不安,耳聾耳鳴,目有瘀肉,熱壅如火,視物昏花,口中沃沫,飲食失味,忽肥忽瘦,怠惰嗜臥,溺色變赤,或清利而數,或上飲下便,或時餐泄,腹中虛痛,不思飲食。《內經》云:勞則氣耗,熱則傷氣。以黃耆、甘草之甘瀉熱為主,以白芍藥、五味子之酸,能收耗散之氣。

又曰: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。以人參甘溫補氣不足,當歸辛溫補血不足,故以為臣。白朮、橘皮甘苦溫,除胃中客熱,以養胃氣為佐。升麻、柴胡苦平,味之薄者,陰中之陽,為脾胃之氣下溜,上氣不足,故從陰引陽以補之。又以行陽明之經為使也。如時顯熱躁,是下元陰火蒸蒸然發也,加真生地黃二分,黃柏三分。

白話文:

患者可能感到身體沉重、四肢無力,全身關節酸痛,胸悶氣短,咽喉不暢,心煩意亂,耳聾耳鳴,眼白泛紅,感覺燥熱,視力模糊,口中有唾液,食慾不振,體重忽胖忽瘦,容易疲倦嗜睡,小便顏色偏紅,或頻繁小便,或口渴卻便秘,或吃東西就拉肚子,腹部空虛疼痛,沒有食慾。古籍《內經》記載,過勞會消耗氣力,過熱也會傷氣。因此,治療以黃耆、甘草的甘甜瀉熱為主,用白芍藥、五味子的酸性來收斂散失的氣力。

另外,古籍也提到,勞累的人需要溫補,損傷的人也需要溫補。因此,以人參的甘溫來補益氣虛,以當歸的辛溫來補益血虛,作為輔助藥物。白朮、橘皮的甘苦溫性,可以去除胃裡的熱邪,滋養胃氣,作為佐藥。升麻、柴胡味苦性平,屬於陰中之陽,可以幫助脾胃之氣下降,上氣不足時,從陰引陽來補益,同時也促進陽明經的運行,作為使藥。如果患者出現明顯的燥熱,可能是下元陰火蒸騰所致,可以加用生地黃和黃柏。

如大便虛坐不得,或大便了而不了,腹中常逼迫,血虛、血澀也,加當歸身五分。如身體沉重,雖小便數多,亦加茯苓五分,蒼朮一錢,澤瀉五分,黃柏三分。(時暫從權而祛濕也,不可常用。兼足太陰已病,其脈亦絡於心中,故顯濕熱相合而煩亂)如胃氣不和,加湯洗半夏半錢,生薑三片。有嗽者加生地黃三分,以製半夏之毒。

痰厥頭痛,非半夏不能除,此足太陰經邪所作也。如無以上證,只服黃耆一錢,人參三錢,甘草五分,橘皮酒洗三分,柴胡二分,升麻二分,蒼朮五分,黃柏酒洗二分。上件銼如麻豆大,依前煎服。如秋冬之月,胃脈四道為衝脈所逆,並脅下少陽脈二道而反上行,病名曰厥逆。

白話文:

如果大便稀軟无力,或者便意未尽,腹部总是感到胀满,可能是血虚血瘀的症状,可以加当归五分。如果身体沉重,即使小便次数很多,也可以加茯苓五分、苍术一钱、泽泻五分、黄柏三分,来暂时祛除湿气,但不可长期服用。因为足太阴经病变也会影响心脏,所以出现湿热症状导致烦躁不安。如果胃气不和,可以加汤洗过的半夏半钱、生姜三片。如果咳嗽,可以加生地黄三分,用来解半夏的毒性。

痰厥头痛,非半夏不能去除,这是足太阴经邪气所致。如果没有上述症状,只需服用黄芪一钱、人参三钱、甘草五分、橘皮酒洗过的枳实三分、柴胡二分、升麻二分、苍术五分、黄柏酒洗过的黄柏二分。将所有药材切成麻豆大小,按照之前的方法煎服。在秋冬时节,胃经与冲脉逆行,同时少阳经向上逆行,就会出现厥逆的病症。

《內經》曰:逆氣上行,滿脈去形。明七神昏絕,離去其形而死矣。其證氣上衝咽不得息,而喘息有音,不得臥,加吳茱萸半錢或一錢半,湯洗去苦,觀厥氣多少而用之。如夏月有此證,為大熱也。蓋此病隨四時為寒熱溫涼也。宜以酒黃連、酒黃柏、酒知母各等分,為細末,熟湯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每服二百丸,白湯送下,空心服,仍多服熱湯,服畢少時,便以美飲食壓之,不令胃中停留,直至下元,以瀉衝脈之邪也。大抵治飲食勞倦所得之病,乃虛勞七損證也,當用溫平甘多辛少之藥治之,是其本法也。如時上見寒熱病,四時也,又或將理不如法,或酒食過多,或辛熱之食作病,或寒冷之食作病,或居大熱大寒之處益其病,當臨時制宜,暫用大寒大熱治法而取效,此從權也。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,必致夭橫矣。

白話文:

《黃帝內經》說:逆行的氣向上衝,脈絡充盈而身體消瘦。神志昏迷、七竅失靈,離開肉體而死亡。症狀是氣逆衝咽喉,呼吸困難、喘息有聲,無法平躺,可以服用吳茱萸半錢或一錢半,用湯藥洗去苦味,觀察厥氣的多少來決定用量。如果是在夏季出現這種症狀,就屬於大熱症。總之,這種疾病會隨著四季的變化而呈現寒熱溫涼不同的症狀。應該用酒浸泡黃連、黃柏、知母,各等分,研磨成細末,用熱湯製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。

每次服用二百丸,用白湯送服,空腹服用,服藥後多喝熱湯,服藥不久後,就用美味的食物壓制藥力,不要讓藥物停留在胃中,直到藥力到達下元,才能瀉去衝脈的邪氣。總之,治療因飲食勞倦而引起的疾病,屬於虛勞七損症,應該用溫平甘味多、辛味少的藥物治療,這是基本的方法。如果患者同時出現寒熱症,與四季有關,或者治療方法不當,或者飲食過度,或者辛熱食物導致疾病,或者寒冷食物導致疾病,或者居住在過於炎熱或寒冷的地方加重病情,就應該根據具體情況,暫時使用大寒大熱的治療方法,以取得療效。這種方法是權宜之計,不能因為有效而長期使用,否則會導致早夭。

《靈樞經》曰:從下上者引而去之,上氣不足,推而揚之。蓋上氣者,心肺上焦之氣,陽病在陰,從陰引陽,宜以入腎肝下焦之藥,引甘多辛少之藥,使升發脾胃之氣,又從而去其邪氣於腠理皮毛也。又云:視前痛者當先取之,是先以繆刺瀉其經絡之壅者,為血凝而不流,故先去之,而後治他病。

《寶鑑》桂枝加龍骨牡蠣湯、黃耆建中湯、人參黃耆散、續斷湯、柴胡散、秦艽鱉甲散、人參地骨皮散、地仙散、當歸補血湯、犀角紫河車丸、人參柴胡散、清神甘露丸、雙和散、四君子湯、豬肚丸、酸棗仁丸、定志丸、麥煎散、獨聖散。

白話文:

《靈樞經》說:從下往上引導邪氣,使其離開身體,若上焦氣虛,則需推而向上揚之。因為上焦之氣,指的是心肺上焦的陽氣,而陽病在陰,所以要從陰引陽,應該使用入腎肝下焦的藥物,以甘味為主,辛味為輔,使之升發脾胃之氣,並從下往上引導邪氣,使其從腠理皮毛排出體外。又說:如果患者前額疼痛,應該先治療前額,因為前額疼痛往往是因為經絡阻塞,導致血凝不流,所以要先疏通經絡,然後再治療其他疾病。

《寶鑑》中記載的藥方,包括:桂枝加龍骨牡蠣湯、黃耆建中湯、人參黃耆散、續斷湯、柴胡散、秦艽鱉甲散、人參地骨皮散、地仙散、當歸補血湯、犀角紫河車丸、人參柴胡散、清神甘露丸、雙和散、四君子湯、豬肚丸、酸棗仁丸、定志丸、麥煎散、獨聖散。

飲食不節,勞役所傷,腹脅滿悶,短氣,遇春則口淡無味,遇夏雖熱,猶有惡寒,飢則常如飽,不喜食冷物,升陽順氣湯主之。脾胃不足之證,須用升麻、柴胡苦平味之薄者,陰中之陽,引脾胃中清氣行於陽道及諸經,生髮陰陽之氣,以滋春氣之和也。又引黃耆、人參、甘草甘溫之氣味上行,充實腠理,使陽氣得衛外而為固也。

凡治脾胃之藥,多以升陽補氣名之者,此也。飢飽勞役,胃氣不足,脾氣下溜,氣短無力,不能寒熱,早飯後轉增昏悶,須要眠睡,怠惰四肢不收,懶倦動作,五心煩熱,升陽補氣湯主之。如腹脹及窄狹,加厚朴。如腹中似硬,加砂仁。脾胃虛弱,氣促氣弱,精神短少,衄血吐血,門冬清肺飲、大阿膠丸。

白話文:

飲食不規律,過度勞累,導致腹部脅肋滿悶,呼吸短促,春天時嘴裡淡無味,夏天雖然炎熱,卻仍然感到寒冷,飢餓時卻像飽腹一樣,不喜歡吃冷的食物,可以用升陽順氣湯治療。脾胃虛弱的症狀,需要用升麻、柴胡等苦平味性平和的藥材,它們屬於陰中之陽,可以引導脾胃中的清氣向上運行到陽道和各經絡,生髮陰陽之氣,滋養春天的溫和氣息。同時,黃芪、人參、甘草等甘溫的藥材向上運行,充實腠理,使陽氣能夠護衛身體外圍,起到固護作用。

治療脾胃的藥物,大多以升陽補氣命名,就是這個道理。飢餓、飽腹、勞累,導致胃氣不足,脾氣下沉,氣短無力,無法適應寒熱,早飯後昏悶加重,需要睡眠,四肢無力,懶惰乏力,五心煩熱,可以用升陽補氣湯治療。如果腹部脹滿或狹窄,可以加厚朴;如果腹部感覺硬實,可以加砂仁。脾胃虛弱,呼吸急促,精神萎靡,容易鼻出血或吐血,可以使用門冬清肺飲、大阿膠丸。

痰喘,人參清鎮丸。勞風,心脾壅滯,痰涎盛多,喉中不利,涕唾稠黏,嗌塞吐逆,不思飲食,或時昏憒,皂角化痰丸。病久厭厭不能食,而臟腑或結或溏,此胃氣虛弱也,白朮和胃丸。《明醫雜著》云:東垣論飲食勞倦,為內傷不足之證,治用補中益氣湯。《溯洄集》中,又論不足之中,又當分別飲食傷為有餘,勞倦傷為不足。

予謂傷飲食而留積不化,以致宿食鬱熱,熱發於外,此為有餘之證,法當消導,東垣自有枳朮丸等治法,具於飲食門矣。其補中益氣方論,卻謂人因傷飢失飽,致損脾胃、非有積滯者也,故只宜用補藥。蓋脾胃全賴飲食之養,今因飢飽不時,失其所養,則脾胃虛矣。又脾主四肢,若勞力辛苦,傷其四肢,則根本竭矣。

白話文:

痰喘,可以服用人參清鎮丸。勞風,由於心脾阻塞,痰液過多,喉嚨不舒服,鼻涕和口水黏稠,咽喉堵塞想吐,不想吃東西,偶爾昏昏沉沉,可以服用皂角化痰丸。如果病久了,食慾不振,而且臟腑或便秘或腹瀉,這是胃氣虛弱,可以服用白朮和胃丸。《明醫雜著》說:東垣認為飲食勞累,屬於內傷不足的症狀,治療可以用補中益氣湯。《溯洄集》中又提到,不足之中,還要區分飲食傷是過剩,勞倦傷是不足。

我認為,因為飲食傷而導致食物積累不消化,最終形成宿食鬱熱,熱氣發散到體表,這是過剩的症狀,應該用消導的方法治療,東垣已經有枳朮丸等治療方法,詳見飲食門的內容。補中益氣湯則認為,人因為飢飽失常,損傷了脾胃,而不是有積滯,所以只適合用補藥。因為脾胃全靠飲食滋養,現在因為飢飽不時,失去了滋養,脾胃就會虛弱。而且脾主四肢,如果勞力辛苦,損傷了四肢,那麼根本就虛弱了。

或專因飲食不調,或專因勞力過度,或飲食不調之後加之勞力,或勞力過度之後繼以不調,故皆謂之內傷元氣不足之證,而宜用補藥也。但須於此四者之間,審察明白,為略加減,則無不效矣。

白話文:

或者因為飲食失調,或者因為勞累過度,或者在飲食失調後又加上勞累,或者在勞累過度後接踵而來的是飲食失調,這都是指體內損傷,導致元氣不足的情況,因此應該使用補藥。但是,在這四種情況之間,必須要仔細分辨清楚,稍微調整一下藥物的用量,這樣就都能夠達到療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