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一冊 (8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一冊 (8)

1. 虛勞

(瘵骨蒸熱)

《素問》云:脈虛、氣虛、尺虛,是謂重虛。所謂氣虛者,言無常也;尺虛者,行步恇然;脈虛者,不象陰也。又云:脈細,皮寒,氣少,泄利前後,飲食不入,是謂五虛。五虛死,漿粥入胃泄注止,則虛可活。治用黃耆建中湯、理中湯之類。此《素問》但言虛而無勞瘵之名,然其因則固屢言之矣。

凡外感六淫,內傷七情,其邪展轉乘於五臟,遂至大骨枯槁,大肉陷下,各見所合衰憊之證,真臟脈見則有死期。又如二陽之病,則傳為風消、息賁。三陽之病,傳為索澤,癉成為消中。大腸移熱於胃,胃移熱於膽,則皆善食而瘦。嘗貴後賤,病從內生,名曰脫營。嘗富後貧,名曰失精。

白話文:

《素問》中提到,脉虛、气虛、尺虛,稱為重虛。气虛指的是氣息不穩定,尺虛指的是走路時步伐不穩,脉虛指的是脈象不符合陰虛的表現。书中还说,脈細、皮寒、氣少、泄瀉、食慾不振,稱為五虛。五虛患者若能吃下稀飯,症狀有所緩解,則有救治的可能。可以用黃耆建中湯、理中湯等藥物治療。雖然《素問》中没有直接提到劳瘵,但已經描述了其病因。

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,邪氣侵犯五臟,導致骨骼枯槁、肌肉萎縮、身體衰弱,真臟脈象衰敗,预示著生命即将走到尽头。二陽病症發展成風消、息賁,三陽病症發展成索澤,癉病發展成消中。大腸之熱傳至胃,胃之熱傳至膽,都容易出現食慾佳卻體重下降的现象。曾經富裕但之後貧窮,稱為失精。

暴樂暴喜,始樂後苦,皆傷精氣。精氣竭絕,形體毀沮,離絕菀結,喜怒憂恐,五臟空虛,血氣離守。《靈樞》曰:怵惕思慮則傷神,神傷則恐懼自失,破䐃脫肉,毛瘁色夭,死於冬。又諸熱病在膚肉脈筋骨之間者,各客於所合之本臟不得,客於所不勝。及考醫和視晉平公之疾曰:是近女室晦,女陽物而晦時,淫則生內熱或蠱之疾,非鬼非食,疾不可為也。

至漢張仲景《雞頭》明立虛勞門,於是巢元方撰《病源候論》遂有虛勞,有蒸病,有注病,皆由此而推之者也。虛勞者,五勞、六極、七傷是也。五勞者,志勞、思勞、心勞、憂勞、瘦勞。六極者,氣極、血極、筋極、骨極、肌極、精極。七傷者,曰陰寒、曰陰痿、曰裡急、曰精連連,曰精少、陰下濕、曰精清、曰小便苦數,臨事不舉。

白話文:

过度欢笑和喜悦,一开始的快乐过后就会带来痛苦,都会损伤精气。精气耗竭,形体就会衰败,身心分离,喜怒忧恐,五脏空虚,血气失守。《灵枢》中说:过度惊恐和思虑会伤神,神伤就会恐惧不安,失去自我,肌肉消瘦,毛发枯萎,脸色苍白,最终死于冬天。另外,各种热病若停留在皮肤、肌肉、脉络、筋骨之间,不能归于相应的脏器,就会攻击其所不能胜任的脏器。再看医和为晋平公诊病时说:他最近沉迷于女色,过度纵欲,导致体内生热,或染上蛊毒,既非鬼神作祟,也非饮食所致,这种病难以医治。

到了汉代,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中明确设立了虚劳门,于是巢元方撰写了《病源候论》,其中出现了虚劳、蒸病、注病等,都是由此推演而来。虚劳包括五劳、六极、七伤。五劳是指:志劳、思劳、心劳、忧劳、瘦劳。六极是指:气极、血极、筋极、骨极、肌极、精极。七伤是指:阴寒、阴痿、里急、精连连、精少、阴下湿、精清、小便苦数、临事不举。

又曰:大飽傷脾,大怒氣逆傷肝,強力舉重、久坐濕地傷腎,形寒飲冷傷肺,憂愁思慮傷心,風雨寒暑傷形,大恐懼不節傷志。蒸有五,骨蒸、脈蒸、皮蒸、肉蒸、內蒸。又有二十三蒸,胞、玉房、腦、髓、骨、血、脈、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、膀胱、膽、胃、三焦、小腸、肉、膚、皮、氣各有一蒸,其狀遍身發熱,多因熱病愈後,食牛肉,或飲酒,或房欲而成注者。注之為言住也,邪氣居人身內,生既連滯停住,死又注易傍人也,即所謂傳屍。

已別立門外。今以虛勞骨蒸合為一門,而列古明醫治法於後。《金匱》云:五勞虛極羸瘦,腹滿不能飲食,食傷,憂傷,飲傷,房室傷,飢傷,勞傷,經絡榮衛氣傷,內有乾血,肌膚甲錯,兩目黯黑,緩中補虛,大黃䗪蟲丸主之。按虛勞發熱,未有不由瘀血者,而瘀血未有不由內傷者,人之飲食起居,一失其節,皆能成傷,此亦可以睹矣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,吃得太飽會傷脾胃,大發雷霆會傷肝,過度勞累、久坐潮濕的地方會傷腎,受寒喝冷飲會傷肺,憂慮愁思會傷心,風雨寒暑會傷身體,極度恐懼或縱慾會傷志氣。蒸有五種,分別是骨蒸、脈蒸、皮蒸、肉蒸、內蒸。此外還有二十三種蒸,分別是胞蒸、玉房蒸、腦蒸、髓蒸、骨蒸、血蒸、脈蒸、肝蒸、心蒸、脾蒸、肺蒸、腎蒸、膀胱蒸、膽蒸、胃蒸、三焦蒸、小腸蒸、肉蒸、膚蒸、皮蒸、氣蒸,這些蒸的症狀是全身發熱,大多是因為熱病痊癒後,吃了牛肉或喝酒,或過度房事所引起,這些症狀就叫做「注」,「注」的意思是指邪氣停留在體內,無法排出,容易傳染給他人,也就是所謂的「傳屍」。

古人另立門派治療虛勞和骨蒸,如今將這兩種病症歸為一類,並記錄了古時候名醫的治療方法。醫書《金匱要略》記載:五勞虛極體瘦,肚子脹滿,吃不下東西,可能是因為飲食傷、憂傷、飲傷、房室傷、飢傷、勞傷,或是經絡、榮衛、氣受損,體內有乾血,皮膚枯燥,眼窩凹陷,可以用緩中補虛、大黃䗪蟲丸來治療。古人認為虛勞發熱,基本上都是因為瘀血所致,而瘀血又是因為內傷所引起,人若在飲食起居上稍有不慎,就會造成身體損傷,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中觀察出來。

故以潤劑治干,以蠕動噉血之物行死血,死血既去,病根已劃,而後可從事乎滋補之劑,仲景為萬古醫方之祖,有以哉。又有陳大夫傳仲景百勞丸,可與䗪蟲丸互用。《活法機要》云:虛損之疾,寒熱因虛而感也。感寒則損陽,陽虛則陰盛,故損則自上而下,治之宜以辛甘淡,過於胃則不可治也。

感熱則損陰,陰虛則陽盛,故損則自下而上,治之宜以苦酸鹹,過於脾則不可治也。自上而損者,一損損於肺,故皮聚而毛落。二損損於心,故血脈虛弱,不能榮於臟腑,婦人則月水不通。三損損於胃,故飲食不為肌膚也。自下而損者,一損損於腎,故骨痿不起於床。二損損於肝,故筋緩不能自收持。

白話文:

因此,用潤劑治療乾燥,用能促進蠕動和化解血瘀的藥物來去除瘀血。瘀血去除後,病根就消除了,之後才能使用滋補藥物。張仲景是醫學界千古以來最偉大的醫家,確實有其道理。另外,陳大夫傳承了張仲景的「百勞丸」,可以和「䗪蟲丸」互用。《活法機要》中說:虛損的疾病,寒熱都是因為虛弱而導致的。感寒則損傷陽氣,陽氣虛弱則陰氣盛行,因此虛損從上而下,治療應該用辛甘淡的藥物,如果過於集中在胃部則無法治療。

感熱則損傷陰氣,陰氣虛弱則陽氣盛行,因此虛損從下而上,治療應該用苦酸鹹的藥物,如果過於集中在脾臟則無法治療。從上而下的虛損,第一種是損傷肺部,因此皮膚皺縮、毛髮脫落。第二種是損傷心臟,因此血脈虛弱,無法滋養臟腑,女性則月經不調。第三種是損傷胃部,因此飲食無法滋養肌膚。從下而上的虛損,第一種是損傷腎臟,因此骨骼痿弱,無法下床。第二種是損傷肝臟,因此筋骨鬆弛,無法自行收縮。

三損損於脾,故飲食不能消克也。故心肺損則色弊,肝腎損則形痿,脾胃損則穀不化也。治肺損皮聚而毛落,宜益氣,四君子湯。治心肺虛損,皮聚毛落,血脈虛耗,婦人月水愆期,宜益氣和血,八物湯。治心肺損及胃,損飲食,不為肌膚,宜益氣和血,調飲食,十全散。治腎損,骨痿不能起於床,宜益精補腎,金剛丸。

治腎肝損,骨痿不能起於床,宜益精。筋緩不能自收時,宜緩中牛膝丸。治肝腎損及脾,食穀不化,宜益精緩中消穀,煨腎丸。如陽盛陰虛,肝腎不足,房室虛損,形瘦無力,面多青黃而無常色,宜榮血養腎,地黃丸。如陽盛陰虛,心肺不足,及男子婦人面無血色,食少嗜臥,肢體困倦,宜八味丸。

白話文:

如果脾氣虛弱,就會導致消化不良,食物無法消化吸收。心肺虛損會導致面色不好,肝腎虛損會導致身體消瘦,脾胃虛損則吃進去的食物無法消化。

治療肺部虛損,導致皮膚粗糙、頭髮脫落,可以用益氣的藥物,例如四君子湯。治療心肺虛損,導致皮膚粗糙、頭髮脫落、血脈虛弱、女性月經不調,可以用益氣和血的藥物,例如八物湯。治療心肺虛損,同時還影響了胃部,導致飲食不消化,無法滋養肌膚,可以用益氣和血、調節飲食的藥物,例如十全散。治療腎臟虛損,導致骨頭軟弱無力,無法下床,可以用益精補腎的藥物,例如金剛丸。

治療腎臟和肝臟虛損,導致骨頭軟弱無力,無法下床,可以用益精的藥物。如果筋骨鬆弛,無法自主收縮,可以用緩和中氣的藥物,例如牛膝丸。治療肝腎虛損,同時影響了脾臟,導致食物消化不良,可以用益精、緩和中氣、幫助消化吸收的藥物,例如煨腎丸。

如果陽氣過盛,陰氣不足,肝腎虛弱,房事過度,導致身體消瘦無力,面容青黃無常,可以用滋養血液、補腎的藥物,例如地黃丸。如果陽氣過盛,陰氣不足,心肺虛弱,導致男性女性面色蒼白,食慾不振,嗜睡,肢體疲倦,可以用八味丸治療。

如形體瘦弱,無力多困,未知陰陽先損,夏月宜地黃丸,春秋宜腎氣丸,冬月宜八味丸。病久虛弱,厭厭不能食,和中丸。肝勞,盡力謀慮而成。虛寒則口苦骨疼,筋攣煩悶,宜續斷湯,灸肝俞。實熱則關格牢澀不通,眼目赤澀,煩悶熱壅,毛悴色夭,宜羚羊角散。心勞,曲運神機而成。

虛寒則驚悸恍惚,神志不定,宜遠志飲子、酸棗仁湯。實熱則口舌生瘡,大小便秘澀,宜黃芩湯。脾勞,意外致思而成。虛寒則氣脹咽滿,食不下,噫氣,宜白朮湯、生嘉禾散、大建脾散。實熱則四肢不和,脹滿氣急不安,宜小甘露飲。肺勞,預事而憂所成。虛寒則心腹冷氣,胸滿背痛,吐逆,宜溫肺湯。

白話文:

如果身體瘦弱,沒力氣經常感到疲倦,不清楚是陰氣還是陽氣先受損,夏天適合服用地黃丸,春秋季節適合服用腎氣丸,冬天適合服用八味丸。如果病久體虛,食慾不振,厭倦無力,可以服用和中丸。肝臟勞累,是因操心勞神過度造成。如果肝虛寒則會感到口苦骨痛,筋攣煩悶,適合服用續斷湯,並灸刺肝俞穴。如果肝實熱則會感到關節僵硬,眼目赤澀,煩悶燥熱,毛髮乾枯,色澤暗淡,適合服用羚羊角散。心臟勞累,是因思慮過度而導致。如果心虛寒則會感到心悸恍惚,精神不濟,適合服用遠志飲子、酸棗仁湯。如果心實熱則會感到口舌生瘡,大小便不通暢,適合服用黃芩湯。脾臟勞累,是因思慮過度而導致。如果脾虛寒則會感到氣脹咽滿,食慾不振,打嗝,適合服用白朮湯、生嘉禾散、大建脾散。如果脾實熱則會感到四肢不協調,腹脹氣急不安,適合服用小甘露飲。肺臟勞累,是因過度憂慮而導致。如果肺虛寒則會感到心腹冷氣,胸悶背痛,嘔吐,適合服用溫肺湯。

實熱則氣喘,面目苦腫,宜二母湯。腎勞,矜持志節所成。虛寒則遺精白濁,腰脊如折,宜羊腎丸。實熱則小便黃赤澀痛,陰生瘡,宜地黃丸。肝傷筋極,虛則手足拘攣,腹痛,指甲痛,轉筋,宜木瓜散,當歸、枸杞、續斷。實則咳而脅下痛,腳心痛不可忍,手足甲青黑,宜五加皮散。

心傷脈極,虛則咳而心痛,咽腫,喉中介介如梗,宜茯神湯,遠志、酸棗仁、硃砂、龍齒。實則血焦發落,唇舌赤,語澀肌瘦,宜麥門冬湯。脾傷肉極,虛則四肢倦,關節痛,不食,陰引肩背皆強,宜半夏湯,豆蔻、厚朴、陳皮、益智。實則肌肉痹,腠理開,汗大泄,四肢緩弱急痛,宜薏苡仁散。

白話文:

如果身體有實熱,就會出現氣喘、臉色苦相、腫脹的症状,適合服用二母湯。腎臟勞損,往往是過度操勞、堅持志節所導致。

如果身體虛寒,就會出現遺精、白濁、腰脊疼痛如折斷般的症状,適合服用羊腎丸。如果身體有實熱,就會出現小便顏色黃赤、排尿時澀痛、陰部生瘡的症状,適合服用地黃丸。

肝臟損傷會影響筋脈,如果虛弱就會出現手腳拘攣、腹部疼痛、指甲疼痛、抽筋的症状,適合服用木瓜散,搭配當歸、枸杞、續斷。如果實熱就會出現咳嗽、脅肋疼痛、腳心疼痛難忍、手腳指甲青黑色的症状,適合服用五加皮散。

心臟損傷會影響脈搏,如果虛弱就會出現咳嗽、心痛、咽喉腫痛、喉嚨有異物感如梗塞般的症状,適合服用茯神湯,搭配遠志、酸棗仁、硃砂、龍齒。如果實熱就會出現血熱導致頭髮脱落、嘴唇舌頭發紅、說話困難、肌肉消瘦的症状,適合服用麥門冬湯。

脾臟損傷會影響肌肉,如果虛弱就會出現四肢乏力、關節疼痛、食慾不振、肩背疼痛的症状,適合服用半夏湯,搭配豆蔻、厚朴、陳皮、益智。如果實熱就會出現肌肉痠痛、毛孔張開、出汗过多、四肢无力、急痛的症状,適合服用薏苡仁散。

肺傷氣極,虛則皮毛焦,津液枯,力乏,腹脹喘息,宜紫菀湯,人參、黃耆、石英。實則喘息沖胸,心恚腹滿,熱煩嘔,口燥咽乾,宜前胡湯。腎傷骨極,虛則面腫垢黑,脊痛氣衰,毛髮枯槁,宜鹿角丸,益智、五味、鹿茸。實則面焦耳鳴,小便不通,手足痛,宜玄參湯。

臟腑氣虛,視聽已卸,精極,虛則遺精白濁,體弱,小腹急,莖弱核小,宜磁石丸,鹿茸、蓯蓉、破故紙、龍骨、人參、附子、鍾乳。實則目昏毛焦,虛熱煩悶,泄精,宜石斛湯。《古今錄驗》五蒸湯,甘草炙一兩,茯苓三兩,人參二兩,乾地黃三兩,竹葉二把,葛根三兩,知母二兩,黃芩二兩,粳米二合,石膏五兩碎,上十味㕮咀。以水九升,煮小麥一升,至六升去麥,入藥煎至二升半,分三服。

白話文:

肺部受損氣虛,虛弱時皮膚和毛髮乾燥,津液枯竭,體力衰弱,腹部脹滿喘不過氣,適合服用紫菀湯,裡面包含人參、黃耆、石英。實證時則喘息衝擊胸膛,心中煩躁,腹部脹滿,發熱煩躁,嘔吐,口乾舌燥,適合服用前胡湯。

腎臟受損骨頭虛弱,虛弱時面部浮腫,膚色暗黑,腰背疼痛,氣力衰竭,毛髮枯黃,適合服用鹿角丸,裡面包含益智、五味子、鹿茸。實證時則面部乾燥,耳朵發鳴,小便不通,手腳疼痛,適合服用玄參湯。

臟腑氣虛,視力和聽力衰退,精氣不足,虛弱時會遺精,白帶異常,體質虛弱,小腹疼痛,生殖器功能減退,適合服用磁石丸,裡面包含鹿茸、蓯蓉、破故紙、龍骨、人參、附子、鍾乳。實證時則視力模糊,毛髮乾燥,虛熱煩躁,遺精,適合服用石斛湯。

《古今錄驗》中記載五蒸湯,用甘草炙烤一兩,茯苓三兩,人參二兩,乾地黃三兩,竹葉兩把,葛根三兩,知母二兩,黃芩二兩,粳米二合,石膏五兩碎成小塊。將以上十種藥材研磨成粉末。用九升水煮小麦一升,等到剩下六升水時,將小麦撈出,再加入藥粉,煎煮至剩下二升半,分三次服用。

實熱,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大黃。虛熱,烏梅、秦艽、柴胡,氣也;青蒿、鱉甲、蛤蚧、牡丹皮、小麥,血也。肺,(鼻乾)烏梅、紫菀、天門冬、麥門冬。皮,(舌白唾血)石膏、桑白皮。膚,(昏昧嗜睡)牡丹皮。氣,(遍身氣熱,喘促鼻乾,)人參、黃芩、梔子。大腸(鼻右孔干痛)芒硝、大黃。

白話文:

實熱的時候,可以用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大黃來治療。虛熱的時候,可以用烏梅、秦艽、柴胡來治療氣虛,用青蒿、鱉甲、蛤蚧、牡丹皮、小麥來治療血虛。肺熱可以用烏梅、紫菀、天門冬、麥門冬來治療鼻乾;皮熱可以用石膏、桑白皮來治療舌白唾血;膚熱可以用牡丹皮來治療昏昧嗜睡;氣熱可以用人參、黃芩、梔子來治療遍身氣熱、喘促鼻乾;大腸熱可以用芒硝、大黃來治療鼻右孔干痛。

脈,(唾白浪語,經絡溢,脈緩急不調,)當歸、生地黃。心,(舌乾)黃連、生地黃。血,(發焦)地黃、當歸、桂心、童子小便。小腸,下唇焦木通、赤茯苓、生地黃。脾,(唇焦)芍藥、木瓜、苦參。肉,(食無味而嘔,煩躁不安,)芍藥。胃,(舌下痛)石膏、粳米、大黃、芒硝、葛根。

肝,(眼黑)前胡、川芎、當歸。筋,(甲焦)川芎、當歸。膽,(眼白失色)柴胡、栝蔞。三焦,(乍寒乍熱)石膏、竹葉。腎,(兩耳焦)石膏、知母、生地黃、寒水石。腦,(頭眩悶熱)羌活、地黃、防風。髓,(髓沸骨中熱)當歸、地黃、天門冬。骨,(齒黑腰痛足逆冷,疳蟲食藏,)鱉甲、當歸、地骨皮、牡丹皮、生地黃。

白話文:

脈絡不調,可以用當歸和生地黃。心火旺盛,舌頭乾燥,可以用黃連和生地黃。血液虧虛,可以用地黃、當歸、桂心和童子小便。小腸積熱,下嘴唇乾燥,可以用木通、赤茯苓和生地黃。脾胃虛弱,嘴唇乾燥,可以用芍藥、木瓜和苦參。肉食無味,感到煩躁不安,可以用芍藥。胃火上炎,舌頭下方疼痛,可以用石膏、粳米、大黃、芒硝和葛根。

肝氣不舒,眼睛發黑,可以用前胡、川芎和當歸。筋骨疼痛,指甲乾燥,可以用川芎和當歸。膽氣虛弱,眼白無光澤,可以用柴胡和栝蔞。三焦失調,忽冷忽熱,可以用石膏和竹葉。腎氣不足,耳朵乾燥,可以用石膏、知母、生地黃和寒水石。腦部供血不足,頭暈腦脹,可以用羌活、地黃和防風。骨髓不足,骨頭發熱,可以用當歸、地黃和天門冬。骨質疏鬆,牙齒發黑,腰痛腿冷,可以用鱉甲、當歸、地骨皮、牡丹皮和生地黃。

肉,(肢細趺腫,臟腑俱熱,)石膏、黃柏。胞,(小便黃赤)生地黃、澤瀉、茯苓、沉香、滑石。膀胱,(左耳焦)澤瀉、茯苓、滑石。凡此諸蒸,皆因熱病後食肉油膩,行房飲酒犯之而成。久蒸不除,變成疳病即死矣。《珍珠囊》云:地為陰,骨為里,皮為表,地骨皮瀉腎火,牡丹皮瀉包絡火,總治熱在外無汗而骨蒸。知母瀉腎火,治熱在內有汗而骨蒸,四物湯加二皮,治婦人骨蒸。

《玄珠》云:五行六氣,水特五之一耳。一水既虧,豈能勝五火哉,虛勞等證蜂起矣。其體虛者,最易感於邪氣,當先和解,微利微下之,從其緩而治之,次則調之。醫者不知邪氣加於身而未除,便行補劑,邪氣得補,遂入經絡,至死不悟,如此誤者,何啻千萬,良可悲哉。夫涼劑能養水清火,熱劑能燥水補火,理易明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肢體細瘦、腳踝腫脹,內臟都發熱,可以服用石膏和黃柏。如果小便黃赤,可以服用生地黃、澤瀉、茯苓、沉香、滑石。如果膀胱有問題,左耳會發熱,可以使用澤瀉、茯苓、滑石。這些症狀都是因為熱病之後吃了肉類、油膩食物,或是房事過度、飲酒過量造成的。如果長時間不治,就會變成疳病而死亡。《珍珠囊》說:地屬陰,骨屬里,皮屬表,地骨皮可以瀉腎火,牡丹皮可以瀉包絡火,這些藥物可以治療熱邪在外、無汗、骨蒸的症狀。知母可以瀉腎火,治療熱邪在內、有汗、骨蒸的症狀。四物湯加上地骨皮和牡丹皮,可以治療婦女的骨蒸。

《玄珠》說:五行六氣中,水是其中之一。如果水氣不足,就無法剋制五種火,就會出現虛勞等疾病。體虛的人很容易受到邪氣的侵襲,應該先用和解的藥物,稍微利尿通便,慢慢地治療。然後再調養身體。有些醫生不知道邪氣還在體內沒有去除,就開始補身體,反而讓邪氣進入經絡,最後導致死亡,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。這樣的錯誤例子,不計其數,實在令人悲哀。涼性的藥物可以滋養水氣、清熱,熱性的藥物可以燥濕、補火,道理很簡單。

勞為熱證明矣,還可補乎。惟無邪無熱無積之人,脈舉按無力而弱者,方可補之。又必察其胃中及右腎二火虧而用之。心虛則動悸恍惚,憂煩少色,舌強,宜養榮湯、琥珀定神丸之類,以益其心血。脾虛面黃肌瘦,吐利清冷,腹脹腸鳴,四肢無力,飲食不進,宜快胃湯、進食丸之類,以調其飲食。

肝虛目昏,筋脈拘攣,面青恐懼,如人將捕之狀,宜牛膝益中湯、虎骨丹之類,以養助其筋脈。肺虛呼吸少氣喘乏,咳嗽嗌乾,宜枳實湯加人參、黃耆、阿膠、蘇子,以調其氣。腎虛腰背脊膝厥逆而痛,神昏耳鳴,小便頻數,精漏,宜八味丸加五味、鹿茸,去附子,用山藥等丸,以生其精。陳藏器諸虛用藥凡例:虛勞頭痛復熱,加枸杞、萎蕤。

白話文:

勞累導致發熱,已經證明了是虛證,還可以用補藥嗎?只有沒有外邪入侵、沒有發熱、沒有積聚的情況下,脈象浮而按之無力,才是可以用補藥的。而且必須要觀察患者的胃中和右腎兩處的火氣是否虧虛,才能使用補藥。

心虛則表現為心悸、神志恍惚、憂愁煩躁、面色蒼白、舌頭僵硬,適合使用養榮湯、琥珀定神丸之類的藥物,來滋養心血。

脾虛則表現為面色發黃、肌膚瘦弱、嘔吐腹瀉、清冷無力、腹脹腸鳴、四肢無力、食慾不振,適合使用快胃湯、進食丸之類的藥物,來調節脾胃功能。

肝虛則表現為目昏、筋脈拘攣、面色青白、恐懼不安,像被人追捕一樣,適合使用牛膝益中湯、虎骨丹之類的藥物,來滋養肝血,強壯筋脈。

肺虛則表現為呼吸短促、氣喘乏力、咳嗽咽喉乾燥,適合使用枳實湯加上人參、黃芪、阿膠、蘇子等藥物,來調節肺氣。

腎虛則表現為腰背脊膝寒冷疼痛、神志昏迷、耳鳴、小便頻數、精液外漏,適合使用八味丸加上五味子、鹿茸,去掉附子,用山藥等藥物製成的丸劑,來滋養腎精。

陳藏器總結的各種虛證用藥原則:虛勞導致頭疼並且伴有發熱,可以加用枸杞和萎蕤。

虛而欲吐,加人參。虛而不安,亦加人參。虛而多夢紛紜,加龍骨。虛而多熱,加地黃、牡蠣、地膚子、甘草。虛而冷,加當歸、川芎、乾薑。虛而損,加鍾乳、棘刺、蓯蓉、巴戟天。虛而大熱,加黃芩、天門冬。虛而多忘,加茯苓、遠志。虛而口乾,加麥門冬、知母。虛而吸吸,加胡麻、覆盆子、柏子仁。

虛而多氣兼微咳,加五味子、大棗。虛而驚悸不安,加龍齒、沙參、紫石英、小草。若冷則用紫石英、小草,若客熱即用沙參、龍齒,不冷不熱皆用之。虛而身強,腰中不利,加磁石、杜仲。虛而多冷,加桂心、吳茱萸、附子、烏頭。虛而勞,小便赤,加黃芩。虛而客熱,加地骨皮、白水黃耆。

白話文:

如果身體虛弱想要吐,就加人參。如果身體虛弱不安,也加人參。如果身體虛弱,睡眠多夢,就加龍骨。如果身體虛弱,經常發熱,就加生地黃、牡蠣、地膚子、甘草。如果身體虛弱,經常感到寒冷,就加當歸、川芎、乾薑。如果身體虛弱,容易損傷,就加鍾乳、棘刺、蓯蓉、巴戟天。如果身體虛弱,體內熱氣過盛,就加黃芩、天門冬。如果身體虛弱,容易健忘,就加茯苓、遠志。如果身體虛弱,口乾舌燥,就加麥門冬、知母。如果身體虛弱,呼吸急促,就加胡麻、覆盆子、柏子仁。

如果身體虛弱,經常氣喘,還伴隨輕微咳嗽,就加五味子、大棗。如果身體虛弱,心慌害怕,就加龍齒、沙參、紫石英、小草。如果體虛偏寒,就用紫石英、小草;如果體虛偏熱,就用沙參、龍齒;如果體虛不寒不熱,兩種藥物都可以使用。如果身體虛弱,身體強壯,腰部疼痛,就加磁石、杜仲。如果身體虛弱,經常感到寒冷,就加桂心、吳茱萸、附子、烏頭。如果身體虛弱,經常勞累,小便發黃,就加黃芩。如果身體虛弱,體內有熱氣,就加地骨皮、白水黃耆。

虛而冷,加隴西黃耆。虛而痰復有氣,加生薑、半夏、枳實。虛而小腸利,加桑螵蛸、龍骨、雞䏶胵。虛而小腸不利,加茯苓、澤瀉。虛而損,溺白,加厚朴。髓竭不足,加地黃、當歸。肺氣不足,加天門冬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。心氣不足,加上黨人參、茯苓、菖蒲。肝氣不足,加天麻、川芎。

脾氣不足,加白朮、白芍藥、益智。腎氣不足,加熟地黃、遠志、牡丹皮。膽氣不足,加細辛、酸棗仁、地榆。神昏不足,加硃砂、預知子、茯神。

白話文:

身體虛寒,可以加黃耆;身體虛弱又有痰濕,可以加生薑、半夏、枳實;身體虛弱且小腸過於通暢,可以加桑螵蛸、龍骨、雞內金;身體虛弱且小腸不暢,可以加茯苓、澤瀉;身體虛弱且損傷,排泄物呈白色,可以加厚朴;精髓不足,可以加地黃、當歸;肺氣不足,可以加天門冬、麥門冬、五味子;心氣不足,可以加人參、茯苓、菖蒲;肝氣不足,可以加天麻、川芎;脾氣不足,可以加白朮、白芍、益智;腎氣不足,可以加熟地黃、遠志、牡丹皮;膽氣不足,可以加細辛、酸棗仁、地榆;神志昏迷,可以加硃砂、預知子、茯神。

《證治要訣》云:五勞皆因不量才力,勉強云為,憂思過度,嗜欲無節,或病失調將,積久成勞。其證頭旋眼暈,身疼腳弱,心怯氣短,自汗盜汗,或發寒熱,或五心常熱,或往來潮熱,或骨蒸作熱,夜多惡夢,晝少精神,耳內蟬鳴,口中無味,飲食減少,此皆勞傷之證也。五臟雖皆有勞,心腎為多。

心主血,腎主精,精竭血燥則勞生焉。治勞之法,當以調心補腎為先,不當用峻烈之劑,惟當溫養滋補,以久取效。天雄、附子之類投之,適足以發其虛陽,緣內無精血,不足當此猛劑。然不可因有熱,純用甜冷之藥,以傷其胃氣。獨用熱藥者,猶釜中無水而進火也。過用冷藥者,猶釜下無火而添水也。

白話文:

《證治要訣》說,五勞都是因為不量力而為,勉強做事,過度憂思,縱慾無度,或者疾病沒有調養好,久而久之就成了勞傷。症狀表現為頭昏眼花,身體疼痛、腿腳無力,心怯氣短,自汗盜汗,或者發冷發熱,或者五心煩熱,或者反覆潮熱,或者骨蒸潮熱,晚上多做惡夢,白天精神不振,耳朵裡有蟬鳴聲,口中無味,食慾減退,這些都是勞傷的表現。五臟都可能勞傷,但心腎最容易勞傷。

心主血,腎主精,精氣枯竭、血液乾燥就會導致勞傷。治療勞傷的方法,應該以調心補腎為先,不要使用峻烈猛烈的藥物,要溫養滋補,慢慢見效。天雄、附子之類的藥物,容易發散虛陽,因為體內沒有精血,不足以承受猛烈的藥性。但是也不要因為有熱症就只用寒涼的藥物,以免傷及胃氣。單獨使用熱藥,就像鍋裡沒有水而生火一樣;過度使用冷藥,就像鍋底沒有火而加水一樣。

非徒無益,而又害之。宜十全大補湯或雙和散,或養榮湯、七珍散、樂令建中湯,皆可選用,間進雙補丸。諸發有雜病,如咳嗽吐血不得臥,盜汗,寒熱潮熱等,已見各門。審知因虛勞得之,並宜用前藥,未效用十四味建中湯,(無熱,脈不數,乃可用。)或大建中湯。渴而不勝熱藥者,七珍散加木香、五味子各七分。

白話文:

這不僅無益,反而有害。應服用十全大補湯或雙和散,或養榮湯、七珍散、樂令建中湯,都可以選擇,間歇服用雙補丸。各種發病有雜病,如咳嗽吐血不能平躺、盜汗、寒熱交替等,已在各門診中說明。若確知是因虛勞引起,也應服用以上藥物,若無效則服用十四味建中湯(無發熱,脈搏不快,方可服用),或大建中湯。若口渴卻不耐熱藥者,可於七珍散中加入木香、五味子各七分。

熱多黃耆鱉甲散、或人參散。獨五心發熱,將欲成勞者,茯苓補心湯。飲食減少,畏食而嘔者,難獨用前滯甜藥,須斟酌用前快脾之劑,縮砂、陳皮卻不可少,仍下鹿茸橘皮煎丸。如不嘔不畏食,用前十全大補湯、雙和散等藥,亦當少加快脾之劑以為之防。有患精血不足,明知當補腎,方欲一取之歸耆等藥,其人素減食,又恐不利於脾,方欲理脾,則不免用疏刷之藥,又恐愈耗腎水,全一舉而兩得之功,莫若鹿茸橘皮煎丸為第一。故曰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。

白話文:

如果發熱體內熱氣多,可以服用黃耆鱉甲散或人參散。如果只是心煩發熱,感覺快要虛勞,則可用茯苓補心湯。若食慾不佳,食不下嚥還伴隨嘔吐,單獨使用消食導滯的藥物效果不佳,需要搭配健脾的藥物,縮砂、陳皮不可或缺,並可服用鹿茸橘皮煎丸。如果沒有嘔吐、食慾也不差,則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、雙和散等補益藥物,但也要注意加入一些健脾藥物以防脾胃虛弱。如果精血不足,明知道要補腎,想要服用補腎的藥物,但又擔心脾胃虛弱,想要補脾,又擔心補脾藥物會傷腎水,無法兩全其美,最好的選擇就是服用鹿茸橘皮煎丸,因為它既能補腎又能健脾。所以說,精氣不足的人,要以補益之法來調理。

又曰:補腎不如補脾,以脾上交於心,下交於腎故也。道家交媾心腎,以脾為黃婆者,即此意。若腎元大段虛損,病勢困篤,則腎又不容少緩,不必拘於此說。要知於滋腎之中,佐以砂仁、澄茄之類,於壯脾之中,參以北五味、黃耆之屬,此又臨時審病用藥之活法。《難經》曰:腎有兩者,非皆腎也。

其左為腎,右為命門。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,原氣之所繫也。男子以臟精,女子以系胞,故知腎有二也。男子藏精者,氣海也。女子系胞者,血海也。所主者二,受病者一也。是故左腎為陰,合主地道生育之化,故曰元氣之舍也。若夫腎之藏精者、是受五臟六腑之精,輸納入精房、血海而藏之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,補腎不如補脾,因為脾臟向上輸送精氣給心臟,向下輸送精氣給腎臟。道家講究心腎交合,稱脾為黃婆,就是這個道理。不過,如果腎氣嚴重虧損,病情危重,就不能再拘泥於補脾,必須趕緊補腎。要懂得在補腎藥中加入砂仁、澄茄等藥材,在補脾藥中加入北五味、黃芪等藥材,這都是臨證用藥的靈活方法。《難經》說:腎臟有兩個,但它們的功能並不完全相同。

左側的是腎,右側的是命門。命門是各種精神的住所,元氣的依附之處。男子以腎藏精,女子以腎系胞,所以說腎有兩個。男子藏精的地方叫做氣海,女子系胞的地方叫做血海。它們的功能不同,但受病時卻是相同的。因此,左腎屬陰,主管着地道的生殖功能,所以叫做元氣之舍。腎臟負責儲藏精氣,它接收五臟六腑的精氣,輸送到精房、血海中儲存。

然精有陰有陽,陰陽平則兩腎和而不偏,不平則偏,陰陽俱不足,則兩腎俱虛。故東垣治兩虛者,以仲景八味丸補之。偏於左腎之陰精不足,則以地黃丸主之,以三才封髓丹主之。右腎之陽火不足,則以八味丸、天真丸之類主之。此用方之凡例也。丹溪論勞瘵主乎陰虛者,蓋自子至巳屬陽,自午至亥屬陰,陰虛則熱在午後子前,寤屬陽,寐屬陰,陰虛則汗從寐時盜出也。升屬陽,降屬陰,陰虛則氣不降,氣不降則痰涎上逆而連綿吐出不絕也。

脈浮屬陽,沉屬陰,陰虛則浮之洪大,沉之空虛也。此皆陰虛之證,用四物湯加黃柏、知母主之。然世醫遵用治疾,乃百無一效者何哉?蓋陰既虛矣,火必上炎,而川芎、當歸皆味辛氣大溫,非滋虛降火之藥。又川芎上竄,尤非虛炎短乏者所宜。地黃泥膈,非胃弱食少痰多者所宜。

白話文:

人體精氣有陰有陽,陰陽平衡,兩腎就會協調運作,不偏不倚。若陰陽失衡,就會偏向一方,而陰陽都不足時,兩腎就會虛弱。因此,東垣醫家治療兩腎虛弱,會使用仲景的八味丸來補益。若偏向左腎陰精不足,則用地黃丸或三才封髓丹治療。若偏向右腎陽火不足,則用八味丸或天真丸等藥物治療。這只是用藥的普遍原則。

丹溪醫家認為勞瘵病症主要源於陰虛,因為從子時到巳時屬陽,從午時到亥時屬陰,陰虛之人就會在午後子時前感到熱。睡眠屬陰,醒來屬陽,陰虛之人就會在睡夢中盗汗。上升屬陽,下降屬陰,陰虛之人氣機不降,就會導致痰涎上逆,不停地咳吐。

脈象浮屬陽,沉屬陰,陰虛之人脈象就會浮而洪大,沉而空虛。這些都是陰虛的表現,可以用四物湯加黃柏、知母來治療。然而,很多醫生遵循這種方法治療疾病,卻毫無效果。這是因為陰虛之後,火氣必然上炎,而川芎、當歸性味辛溫,並非滋補陰虛降火之藥。而且川芎上竄,也不適合虛炎不足的人。地黃容易阻塞脾胃,不適合胃弱、食少、痰多的人。

黃柏、知母苦辛大寒,雖曰滋陰,其實燥而損血;雖曰降火,其實苦先入心,久而增氣,反能助火;至其敗胃,所不待言,用藥如此,烏能奏功也。予每用薏苡仁、百合、天門冬、麥門冬、桑根白皮、地骨皮、牡丹皮、枇杷葉、五味子、酸棗仁之屬,佐以生地汁、藕汁、乳汁、童子小便等。如咳嗽則多用桑皮、枇杷葉。

有痰則增貝母。有血則多用薏苡仁、百合,增阿膠。熱盛則多用地骨皮。食少則用薏苡仁至七八錢。而麥門冬常為之主,以保肺金而滋生化之源,無不應手而效。蓋諸藥皆稟燥降收之氣,氣之薄者,為陽中之陰,氣薄則發泄,辛甘淡平寒涼是也。以施於陰虛火動之症,猶當溽暑伊鬱之時,而商飈颯然倏動,則炎歊如失矣。

白話文:

黃柏、知母味苦辛性寒,雖然說能滋陰,但實際上卻會燥熱耗損血液;雖然說能降火,但苦味先入心經,時間久了會助長內熱,反而會助長火氣;至於它會損傷脾胃,就更不用說了。用藥如此,怎麼可能會有效果呢?

我平時常使用薏苡仁、百合、天門冬、麥門冬、桑根白皮、地骨皮、牡丹皮、枇杷葉、五味子、酸棗仁等藥材,再輔以生地汁、藕汁、乳汁、童子小便等。如果是咳嗽,就多用桑皮、枇杷葉。

如果有痰,就加些貝母。如果有血,就多用薏苡仁、百合,並加入阿膠。如果熱盛,就多用地骨皮。如果食慾不佳,就用薏苡仁七到八錢。而麥門冬則常作為主藥,用以保護肺金,滋養生化之源,無不藥到病除。

這些藥材都具有燥降收斂的特性,其中氣性較薄弱的,屬於陽中之陰,氣薄則容易發散,所以它們味辛甘淡平寒涼。用於治療陰虛火旺的病症,就像是在炎熱潮濕的盛夏,突然吹來一陣清爽的秋風,暑氣便消散無蹤。

與治暑熱用白虎湯同意。然彼是外感,外感為有餘,故用寒沉藏之藥,而後能輔其偏。此是內傷,內傷為不足,但用燥降收之劑,而已得其平矣。此用藥之權衡也。虛勞之疾,百脈空虛,非黏膩之物填之,不能實也。精血枯涸,非滋濕之物濡之,不能潤也。

宜用人參、黃耆、地黃、天麥門冬、枸杞子、五味子之屬,各煎膏,另用青蒿以童便熬膏,及生地汁、白蓮藕汁、人乳汁、薄荷汁,隔湯煉過,酌定多少,並糜角膠、霞天膏,合和成劑。每用數匙,湯化服之。如欲行瘀血,加入醋製大黃末子、玄明粉、桃仁泥、韭汁之屬。欲止血,加入京墨之屬。

白話文:

這方子與治療暑熱的“白虎湯”有相同之處。但白虎湯是治療外感,外感屬於有餘,所以用寒涼的藥物來沉降收斂,才能幫助它恢復平衡。而這個方子是治療內傷,內傷屬於不足,只需要用燥熱的藥物來降火收斂,就能達到平衡。這就是用藥的權衡之道。虛勞的病症,百脈空虛,必須用粘稠的藥物來填補,才能充實;精血枯竭,必須用滋潤的藥物來濡養,才能滋潤。

所以應該使用人參、黃耆、地黃、天麥門冬、枸杞子、五味子等藥材,分別煎成膏,再用青蒿以童便熬成膏,以及生地汁、白蓮藕汁、人乳汁、薄荷汁,隔水蒸煉過,根據情況調整用量,並加入糜角膠、霞天膏,混合成藥劑。每次服用幾匙,用熱湯化開服下。如果需要行血化瘀,可以加入醋製大黃末、玄明粉、桃仁泥、韭汁等藥物;如果需要止血,可以加入京墨等藥物。

欲行痰,加入竹瀝之屬。欲降火,加入童便之屬。凡虛勞之症,大抵心下引脅俱疼,蓋滯血不消,新血無以養之也。尤宜用膏子,加韭汁、桃仁泥。呼吸少氣,懶言語,無力動作,目無精光,面色㿠白,皆兼氣虛,用麥門冬、人參各三錢,橘紅、桔梗、炙甘草各半兩,五味子二十一粒,為極細末,水浸油餅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每服一丸,細嚼津唾嚥下,名補氣丸。

氣虛則生脈散,不言白朮。血虛則三才丸,不言四物。大略前言薏苡仁之屬治肺虛,後言參耆地黃膏子之類治腎虛。蓋肝心屬陽,肺腎屬陰,陰虛則肺腎虛矣。故補肺腎即是補陰,非四物、黃柏、知母之謂也。勞瘵兼痰積,其證腹脅常熱,頭面手足則於寅卯時分乍有涼時者是也。

白話文:

想要化解痰濕,可以用竹瀝類藥材;想要降火,可以用童尿類藥材。凡是虛勞的病症,大多都會感到心口和脅肋疼痛,這是因為瘀血停滯不消,新鮮血液無法滋養所致。這種情況尤其適合使用膏方,加入韭菜汁和桃仁泥。如果呼吸氣短,懶得說話,動作无力,眼神無光,面色蒼白,這些都屬於氣虛的表現,可以用麥門冬、人參各三錢,橘紅、桔梗、炙甘草各半兩,五味子二十一粒,研磨成極細粉末,用油餅浸水做成丸子,大小如雞頭子。每次服用一丸,细嚼津液吞下,叫做補氣丸。

氣虛可以用生脈散治療,不用加白朮;血虛可以用三才丸治療,不用加四物。總的來說,之前提到的薏苡仁類藥材治療肺虛,之後提到的參、耆、地黃膏之類藥材治療腎虛。這是因為肝心屬陽,肺腎屬陰,陰虛就會導致肺腎虛弱。所以補肺腎就是補陰,並不是指四物、黃柏、知母等藥材。勞瘵伴有痰積,症狀是腹脅經常發熱,而頭面手足在寅卯時分(凌晨1-3點)卻會突然感覺寒冷。

宜以霞天膏入竹瀝、加少薑汁,調玄明粉行之。若頑痰在膈上膠固難治者,必以吐法吐之,或沉香滾痰丸、透膈丹之類下之,甚則用倒倉法。若肝有積痰汙血結熱而勞瘵者,其太衝脈必與衝陽脈不相應,宜以補陰藥吞當歸龍薈丸。古方柴胡飲子、防風當歸飲子、麥煎散皆用大黃,蓋能折炎上之勢而引之下行,莫速乎此。

然惟大便實者乃可。若溏泄則雖地黃之屬亦不宜,況大黃乎。透肌解熱,柴胡、乾葛為要劑,故治骨蒸方中多用之。如秦艽鱉甲散、人參地骨皮散、人參柴胡散,皆退熱之劑,然非常用多服之藥也。《衍義》云:柴胡,《本經》並無一字治勞,今治勞方中鮮有不用者,凡此誤世甚多。

白話文:

應該用霞天膏加入竹瀝和少許薑汁,調和玄明粉服用。如果頑固的痰積在膈膜上難以治療,就必須用吐法將痰吐出來,或者服用沉香滾痰丸、透膈丹等藥物來清除痰液,情況嚴重則用倒倉法。如果肝臟有積痰、污血、熱結導致勞瘵,則太衝脈必定與衝陽脈不相應,應該用補陰藥服用當歸龍薈丸。古代方劑柴胡飲子、防風當歸飲子、麥煎散都使用大黃,因為大黃能抑制上炎之勢,引導其下降,這是最快的治療方法。

然而,只有大便實者才能服用大黃。如果大便溏泄,即使地黃之類的藥物也不宜服用,更何況是大黃。柴胡和乾葛是透肌解熱的重要藥物,因此治療骨蒸的方劑中多會使用它們。例如秦艽鱉甲散、人參地骨皮散、人參柴胡散,都是退熱藥物,但不是常用的藥物,也不宜多服。衍義中記載:柴胡,《本經》中並未提及任何治療勞瘵的功效,但現代治療勞瘵的方劑中很少不用柴胡的,這些都是錯誤的用法。

嘗原病勞有一種真藏虛損,復受邪熱者,如《經驗方》治勞熱,青蒿煎丸用柴胡,正合宜耳,服之無不效。熱去即須急已。若無邪熱,不死何待。又大忌芩、連、柏,驟用純苦寒藥,反瀉其陽。但當用瓊玉膏之類,大助陽氣,使其復還寅卯之位,微加瀉陰火之藥是也。有重陰覆其陽,火不得伸,或洒洒惡寒,或志意不樂,或脈弦數,四肢五心煩熱者,火鬱湯、柴胡升麻湯,病去即已,不可過劑。服寒涼藥,證雖大減,脈反加數者,陽郁也。

白話文:

曾經觀察到勞病中有一種真氣虧損,又受到邪熱侵襲的,就像《經驗方》中治療勞熱,用青蒿煎丸,配以柴胡,非常合適,服用後無不有效。熱退之後就應該立即停止用藥。如果沒有邪熱,不死又何必用藥呢?另外,還要忌諱黃芩、黃連、柏樹皮,突然使用純苦寒藥物,反而會耗損陽氣。應該使用瓊玉膏之類的藥物,大力補充陽氣,使其恢復到應有的位置,稍微加入瀉陰火的藥物即可。如果陽氣被重陰覆蓋,火氣無法發散,或者表現為惡寒發熱、心情不佳、脈象弦數、四肢五心煩熱,可以用火鬱湯、柴胡升麻湯治療,疾病消除就應該停止用藥,不可過度服用。如果服用寒涼藥物後,症狀雖然減輕,但脈象反而更加數,這是陽氣郁結的表現。

宜升宜補,大忌寒涼,犯之必死。男子肌瘦,氣弱咳嗽,漸成勞瘵,用豬肚丸,服之即肥。有面色如故,肌體自充,外看如無病,內實虛損,俗呼為桃花蛀,當看有何證候,於前項諸藥審而用之。上所列五勞六極二十三蒸諸治法,亦略備矣。然當以脾腎二臟為要,何以言之,腎乃系元氣者也,脾乃養形體者也。

經曰:形不足溫之以氣者也。謂真氣有少火之溫,以生育形體。然此火不可使之熱,熱則壯,壯則反耗真氣也。候其火之壯少,皆在兩腎間,經又曰:精不足補之以味。五味入胃,各從所喜之臟而歸之,以生津液,輸納於腎者。若五味一有過節,反成其臟有餘,勝克之禍起矣。

白話文:

適合溫補,絕對不能吃寒涼的食物,否則必定致命。男性如果身材瘦弱、體虛咳嗽,逐漸發展成勞損疾病,可以使用豬肚丸,服用後就會長胖。有些人雖然面色如常,但身體虛弱,表面看起來沒病,內裡卻已經損傷,俗稱「桃花蛀」,應該觀察其症狀,根據之前的藥物謹慎使用。上面列出的五勞六極、二十三蒸等治療方法,也已經大致齊全。但是,脾腎兩個臟器是最重要的,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腎臟是儲存元氣的地方,脾臟則是滋養身體的地方。

古籍中記載:「形體不足,就應該用氣來溫暖它。」意思是真氣帶有少許溫熱的火氣,用來滋養身體。但是這火氣不能太旺盛,旺盛則會變得強壯,強壯則反而會消耗真氣。觀察這火氣是否旺盛,主要看兩腎之間。古籍中又說:「精氣不足,就應該用味來補充它。」五味入胃,分別進入它們喜愛的臟器,產生津液,然後輸送到腎臟。如果五味中有一味過度,反而會導致該臟器過盛,引起相克的禍患。

候其五味之寒熱,初在脾胃,次在其所歸之臟,即當補其不足,瀉其有餘。謹守精氣,調其陰陽,使神內臟。夫如是,則天樞開發,而胃和脈生,故榮衛以周於內外,無不被滋養而病愈矣。勞疾久而嗽血,咽疼無聲,此為自下傳上;若不嗽不疼,久而溺濁脫精,此為自上傳下,皆死證也。骨蒸之極,聲嗄咽痛,面黧脈躁,汗出如珠,喘乏氣促,出而無入,毛焦唇反,皆死證也。

又骨肉相失,聲散嘔血,陽事不禁,晝涼夜熱者死。

附水丘先生紫庭治瘵秘方,人有傳屍、殗殜、伏連、五勞、七傷、二十六蒸,其候各異,其源不同,世醫不明根本,妄投藥石,可勝嘆哉。予休心雲水,遠絕人事,遂以所傳樞要精微,以示世醫,使之明曉。夫傳屍勞者,男子自腎傳心,心而肺,肺而肝,肝而脾;女子自心傳肺,肺而肝,肝而脾,脾而腎,五臟復傳六腑而死矣。

白話文:

當人體感受到五味帶來的寒熱,首先會影響脾胃,接著就會影響到與之相關的臟器。因此,我們要根據情況,補不足、瀉有餘,謹慎保護精氣,調節陰陽平衡,使精神安定內臟健康。如此一來,天樞穴就會打開,胃氣平和,脈搏順暢,氣血就能周流於內外,滋養全身,疾病自然痊癒。

長期勞累導致咳嗽吐血、咽喉疼痛失聲,這是疾病從下往上發展;如果沒有咳嗽疼痛,卻久病尿液混濁精氣外泄,這是疾病從上往下發展,這兩種情況都是危及生命的徵兆。

骨蒸病發展到極致,聲音嘶啞咽喉疼痛、面色黝黑脈搏急促、汗如珠串、呼吸急促喘不過氣、氣息外泄無法補充、毛髮枯燥嘴唇乾裂,這些都是危及生命的徵兆。

另外,骨肉分離、聲音嘶啞嘔血、性功能衰退、白天涼爽晚上發熱,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。

丘先生在《紫庭》中記載了治療瘵病的秘方,包括傳屍、殗殜、伏連、五勞、七傷、二十六蒸等不同的病症,它們的症狀和病因各不相同。然而,世俗的醫生不了解這些病症的根本,胡亂用藥,實在令人嘆息。我閒雲野鶴,遠離塵世,將這些精華秘要傳授給世俗的醫生,希望他們能明白這些道理。傳屍勞這種病,男子從腎臟開始,依次影響心臟、肺臟、肝臟、脾臟;女子則從心臟開始,依次影響肺臟、肝臟、脾臟、腎臟,五臟又會影響到六腑,最終導致死亡。

或連及親族,至於滅門,其源皆由房室、飲食過度,冷熱不時,憂思悲傷,有欲不遂,驚悸喜懼。或大病後行房,或臨屍哭泣,屍氣所感。邪氣一生,流傳五臟,蠹食傷心,雖有諸候,其實不離乎心陽腎陰也。若明陰陽用藥,可以返魂奪命,起死回生。人知勞之名,未知其理。

人生以血為榮,氣為衛,二者運轉而無壅滯,勞何由生。故勞者倦也,血氣倦則不運,凝滯疏漏,邪氣相乘。心受之為盜汗虛汗,憂悲恐懼,恍惚不安。腎受之為骨蒸,為鬼交,陽虛好色愈甚。肝受之為瘰癧,脅滿痞聚,拳攣拘急,風氣乘之為疼痛。脾受之為多思慮慕,清涼不食,多食無味。

白話文:

或者涉及親屬,甚至導致全門滅亡,這些問題的根源都來自於房事和飲食過度,以及冷熱不適時,憂愁、悲傷、慾望未得到滿足,驚悸、喜悅和恐懼等情緒。或者在大病之後進行房事,或者在屍體旁哭泣,受到屍氣的影響。邪氣一旦產生,會流傳到五臟,損害心臟,即使有各種症狀,實際上都離不開心陽和腎陰。如果能明白陰陽的用藥之道,就可以使死人復活,輓救生命。人們都知道勞累的名稱,卻不瞭解其中的道理。

人生以血液為榮耀,氣體作為防護,這兩者應該運轉自如,沒有阻塞,那麼勞累從何而來呢?所以勞累就是疲倦,血液和氣體疲倦就不會運轉,造成堵塞和疏漏,邪氣趁機侵入。心臟受到影響會出現盜汗和虛汗,憂愁、悲傷、恐懼會讓人感到迷茫不安。腎臟受到影響會出現骨蒸和鬼交的情況,陽氣不足反而更喜歡色慾。肝臟受到影響會導致瘰癧和脹滿,聚集和緊繃,風氣加劇會讓人感到疼痛。脾臟受到影響會使人多思慮,感到涼爽而不願進食,多吃也覺得無味。

肺受之為氣喘痰涎,睡臥不安,毛髮焦枯。至於六腑,亦各有證。今人多用涼藥則損胃氣,雖盧扁亦難矣。予之所論,但在開關把胃,何則?勞病者,血氣不運,遂致乾枯,此關脈閉也。故先用開關藥通其血脈,既開關則須起胃。蓋五臟皆有胃氣,邪氣附之則五臟衰弱,若不把胃,則他藥何由而行,故開關把胃乃治勞妙法也。然必須明陰陽,且如起胃,陽病藥不可過暖,陰病藥不可過涼。

今人言丁香、厚朴、肉桂、蓯蓉可補五臟,不知用之則喘息閉嗽,如火益熱。或以治鬼為先務,要當法藥相濟,道力資扶,然後鬼屍可逐也。此論上合黃帝、岐、扁,下明臟腑陰陽,非患人有福,亦不遭逢,寶之。

白話文:

肺部受損會導致氣喘、痰涎、睡眠不安、頭髮枯焦。其他六腑也各有症狀。現代人多用寒涼藥物,反而損傷胃氣,即使是名醫盧扁也難以解決。我所論述的,重點在於開關和調理胃氣。為何如此?因為勞病患者,血氣不流通,導致身體乾枯,這是因為關脈閉塞。所以要先用開關藥物疏通血脈,打開關脈之後,就必須調理胃氣。因為五臟皆有胃氣,邪氣侵襲就會導致五臟衰弱,若不調理胃氣,其他藥物就無法發揮作用,所以開關和調理胃氣是治療勞病的妙法。但必須明辨陰陽,例如調理胃氣時,陽證藥物不能過於溫熱,陰證藥物不能過於寒涼。

現在有些人說丁香、厚朴、肉桂、蓯蓉可以補五臟,卻不知道使用這些藥物反而會導致喘息、咳嗽加重,如同火上澆油。或者只注重驅除邪氣,卻忽略了法藥配合,道力扶持,這樣是無法真正驅逐鬼邪的。我的論述上承黃帝、岐伯、扁鵲,下明臟腑陰陽,不是有福之人,是不會遇到這些寶貴經驗的。

總論病證,如夜夢鬼交,遺精自泄。夢魂不安,常見先亡,恐怖鬼神。思量飲食,食至不進。目睛失白,骨節疼痛。五心煩熱,頭髮作滯。面臉時紅,如敷胭脂。唇紅異常,肌膚不潤,言語氣短。大便秘澀,或時溏利。小便黃赤,或時白濁。項生瘰癧,腹中氣塊。鼻口生瘡,口舌乾燥,咽喉不利,仰臥不得。

或時氣喘,涕唾稠黏,上氣憤滿,痰吐噁心,腹脅妨悶。陰中冷痛,陰癢生瘡,多濕轉筋拘急。或忿怒悲啼,舌直苦痛,目睛時疼,盜汗,抬肩喘息,陽道虛剛。如手足心煩疼,口乾舌瘡,小便黃赤,大便難,及熱多咽喉痛,涎唾黃黏,及兼前項一二證,即是陽病。當用陽病開關散,為瀉陽而補陰。

白話文:

總論各種疾病症狀,例如夜晚夢到鬼魂交合,自行射精。夢中精神不安,經常感到自己已逝去,對鬼神充滿恐懼。思考飲食,但食物到嘴邊卻無力吞嚥。眼珠失去白色,骨節疼痛。四肢心間煩熱,頭髮凝滯。臉部時常泛紅,如同塗抹胭脂。嘴脣異常紅腫,皮膚乾燥無光澤,說話聲音短促。大便乾結或稀軟不定。小便色黃混濁,或時而白濁。頸部長出淋巴結,腹部有氣塊。鼻孔或口中生瘡,口舌乾燥,咽喉不暢,平躺不能安睡。

或者時常呼吸困難,鼻涕黏稠,上氣不順,痰多令人噁心,腹部脹滿不適。男性私處冷痛,發癢生瘡,易出汗且濕熱,肌肉緊繃。時常情緒波動,舌頭僵硬疼痛,眼睛時常疼痛,夜間盜汗,抬肩喘息,性功能減弱。若手腳心煩熱,口乾舌頭長瘡,小便色黃混濁,大便困難,以及咽喉痛、涎唾黃黏,或者與上述一兩種症狀同時出現,這就是陽病的表現。應使用「陽病開關散」,用以清洩陽氣,滋補陰液。

如大便溏利,小便白濁,飲食不化,胃逆口惡,雖有熱,痰唾白色及小便多,仍兼前項數症,即是陰病。當用陰病開關藥。凡勞病虛極,亦多令人煩躁,大小便不利,宜兼諸脈證審之。陰陽二症,皆用起胃散。又歌訣云:水丘道人年一百,煉得龍精並虎魄。流傳此法在人間,聊向三天助陰德。

扶危起死莫蹉跎,此藥於人有效多。不問陰陽與冷熱,先將脾胃與安和。脾經虛冷易生寒,最是難將熱藥攻。閉卻大便並上氣,為多厚朴與蓯蓉。此法精關兩道方,病人入口便知良。但須仔細看形候,莫向陰中錯用陽。涕唾稠黏小便赤,乾枯四體無筋力。烏龍膏子二十丸,便似焦枯得甘滴。

白話文:

如果大便稀薄、小便浑浊,吃的东西难以消化,胃部不适,想要呕吐,虽然有发热症状,但痰液和唾液呈白色,小便量多,而且还伴随上述症状,那就是阴虚之症,应该使用治疗阴虚的药物。一般来说,劳累过度导致身体虚弱,也会让人烦躁,大小便不畅,需要结合脉象进行综合判断。无论阴阳虚实,都可以使用“起胃散”。古人有首歌诀:“水丘道人活到一百岁,修炼出龙精虎魄。将这妙法传授人间,帮助世人行善积德。救人于危难之中,切莫犹豫。此药效果显著,无论是阴虚阳虚、寒热虚实,都要先调理脾胃。脾经虚寒容易生寒,不要轻易用热药攻治。如果大便不通,呼吸困难,多用厚朴和蓯蓉。此方精妙,病人服用后便知药效。但要仔细观察症状,不要在阴虚的情况下误用阳性药物。如果鼻涕唾液粘稠,小便颜色深红,四肢干枯无力,服用“乌龙膏”二十丸,就像枯木逢春,重获生机。”

遺精夢泄腹膨高,咳嗽陰疼為患勞。此病是陰須識認,便當急下玉龍膏。嗽里痰涎仰臥難,陰陽交併候多端。卻須兼服訶黎散,治取根源病自安。

七寶丸、瀉骨蒸傳屍邪氣,陽病可服。黃連四兩,為細末,用豬肚一個洗淨,入藥末,線縫之。用童便五升,文火煮令爛干為度。以肚細切同藥爛研,置風中吹乾,丸如桐子大,硃砂、麝香作衣。空心麥門冬水下,或用陽病開關散嚥下。無硃砂亦可。

白話文:

夜裡遺精、夢遺,肚子脹痛,咳嗽時伴隨陰部疼痛,這些都是身體勞損所致。遇到這種情況,需要及時服用玉龍膏。咳嗽時痰多,仰卧難受,說明陰陽失調,需要配合服用訶黎散,才能治癒根源,恢復健康。

七寶丸可以用於治療骨蒸潮熱、屍邪入侵引起的陽虛病症。取黃連四兩研磨成細末,放入洗淨的豬肚中,縫合好。用童便五升小火煮至豬肚爛熟,取出切碎,與藥末一起研磨成粉,置於風中吹乾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外裹朱砂和麝香。空腹用麥門冬水送服,也可以服用開關散。若無硃砂,也可以不放。

陽病開關散,北柴胡,去蘆桔梗炒,秦艽、麥門冬去心各半兩,芍藥、木香、澤瀉各一兩,木通半兩,甘草一錢炙,當歸、桑白皮蜜炙、地骨皮各一兩,㕮咀。每服三錢,水一盞,姜三片,煎六分,空心服。小便多即病去也。

陰病開關散,當歸、赤芍藥、肉桂、白芷、甘草炙各半兩,木香二錢,制枳殼三錢,天南星一錢,去皮薑汁浸一宿焙,㕮咀。每服三錢,姜三片,煎七分,入無灰酒三分盞,童便三分盞,又煎七分溫服。先服此起胃散一二日後,不問退否,兼玉龍膏服之。

白話文:

陽病開關散,由北柴胡、炒秦艽、去心麥門冬、芍藥、木香、澤瀉、木通、炙甘草、蜜炙當歸、桑白皮、地骨皮等藥材組成,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,加姜三片,煎煮六分,空腹服用。小便量增加,即表示病癒。

陰病開關散,由當歸、赤芍藥、肉桂、白芷、炙甘草、木香、制枳殼、去皮天南星等藥材組成,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姜三片,煎煮七分,加入無灰酒三分盞、童便三分盞,再煎煮七分溫服。先服用此藥散一兩日後,不論是否退燒,都應同時服用玉龍膏。

起胃散,陰陽二候皆用。黃耆炙二兩,白朮炒一兩,白芷半兩,人參半兩,山藥一兩,㕮咀。每服三錢,加木瓜煎。或加沉香、茯苓、甘草各半兩。

烏龍膏,烏梅去核,柴胡、紫菀、生乾地黃、木香各一兩,秦艽實好者、貝母麵炒去心、防風各三錢,杏仁五兩面炒為末,皂角六十片,二十片去黑皮醋炙為末,二十片燒灰存性,二十片湯浸去黑皮,用精豬肉剁爛如泥,同皂角一處,入水五升細揉汁,入童便三升,無灰酒一升,並熬如膏,和前藥末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麥門冬湯下,甚者二十日效。

白話文:

起胃散:

起胃散,無論陰虛或陽虛體質都適用。

  • 黃耆:炙烤至兩錢重。
  • 白朮:炒至一錢重。
  • 白芷:半錢重。
  • 人參:半錢重。
  • 山藥:一錢重。
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木瓜煎湯服用。也可以根據情況添加沉香、茯苓、甘草各半錢。

烏龍膏:

  • 烏梅:去核。
  • 柴胡、紫菀、生乾地黃、木香:各一錢重。
  • 秦艽:選擇品質良好的,去心後研磨成粉末。
  • 貝母:用麵粉炒至微黃,去心後研磨成粉末。
  • 防風:三錢重。
  • 杏仁:五兩重,用麵粉炒至微黃,研磨成粉末。
  • 皂角:六十片,取其中二十片去黑皮後用醋炙烤,研磨成粉末;二十片燒成灰,保留其藥性;二十片用湯浸泡後去黑皮。
  • 豬肉:取精瘦肉剁碎成泥狀。

將皂角粉、皂角灰、皂角浸泡物、豬肉泥混合在一起,加入五升水仔細揉搓,取汁液。再加入童尿三升、無灰酒一升,一起熬製成膏狀,與之前研磨好的藥粉混合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用麥門冬湯送服。病情嚴重者,服用二十天即可見效。

玉龍膏,青蒿子、柴胡、白檳榔各二兩,制鱉甲、白朮、赤茯苓、木香、牡蠣各半兩,地骨皮半兩,人參一兩,生乾地黃一兩,當歸三錢,硃砂一錢,豆豉心二合,虎頭骨斫開酒炙黃赤色一兩,肉蓯蓉酒浸一宿炙一兩,鱉甲湯煮去皮裙,酒浸炙黃赤,皆為末。又加烏梅肉、枳殼。

上前件末成,卻以杏仁五升,壯者,以童便浸,春夏七日,秋冬十日,和瓶日中曬,每日一換新者,日數足,以清水淘去皮尖焙乾,別以童便一升,於銀石器內,以文火煎至隨手爛,傾入砂盆,用柳木槌研爛為膏,細布濾過,入酥一兩,薄荷自然汁二合攪勻,和藥用槌搗五百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空心湯下十五丸,加至三十丸。

白話文:

玉龍膏的製作方法如下:青蒿子、柴胡、檳榔各取兩兩,制鱉甲、白朮、赤茯苓、木香、牡蠣各取半兩,地骨皮取半兩,人參取一兩,生乾地黃取一兩,當歸取三錢,硃砂取一錢,豆豉心取二合,虎頭骨劈開後用酒炙烤至黃赤色,取一兩;肉蓯蓉用酒浸泡一晚後炙烤,取一兩;將鱉甲用鱉甲湯煮去皮裙,再用酒浸泡炙烤至黃赤色。將所有藥材都研磨成粉末,並加入烏梅肉和枳殼。

上述藥粉製成後,再取杏仁五升,如果是體質強壯的人,就用童便浸泡,春夏浸泡七天,秋冬浸泡十天,每天將瓶子放在太陽下曬,每天換一次新的童便。浸泡時間到後,用清水淘洗去杏仁的尖端,然後烘乾。再取童便一升,放入銀石器中,用文火煎煮至用手可以捏碎,然後倒入砂盆中,用柳木槌研磨成膏狀,再用細布過濾。加入酥油一兩,薄荷汁二合攪拌均勻,再用槌子搗五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空腹時服用,每次十五丸,可逐漸增加至三十丸。

如覺熱減丸數服,熱少還添。加減經月日,諸證皆退,進食安臥,面有血色,乃藥行也。當勤服無怠。忌莧菜、白粥、冷水、生血、雀、鴿等物。

訶黎散,治勞嗽上氣。赤茯苓二兩,訶黎勒皮二兩,木香半兩,檳榔一兩,當歸一兩炒,大黃一兩炒,吳茱萸湯泡七次半兩,㕮咀。每服三錢,生薑三片,水一盞,煎六分,溫服。

白話文:

如果感覺到熱症減輕,服藥幾次後,熱症稍微減退。根據經期月日加減藥量,所有症狀都會消失,食慾恢復,睡眠安穩,臉色紅潤,這就證明藥物起效了。要勤快服藥,不要懈怠。忌食莧菜、白粥、冷水、生血、雀肉、鴿肉等食物。

訶黎散,用來治療勞累咳嗽,氣上逆。赤茯苓兩錢,訶黎勒皮兩錢,木香半錢,檳榔一錢,當歸一錢炒制,大黃一錢炒制,吳茱萸湯泡制七次取半錢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生薑三片,水一碗,煎煮至六分,溫熱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