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六冊 (8)
第六冊 (8)
1. 小便不禁
《原病式》云:熱甚客於腎部,干於足厥陰之經,廷孔鬱結極甚,而氣血不能宣通,則痿痹,神無所用,故津液滲入膀胱而旋溺遺失,不能收禁也。考之《內經》則謂督脈生病為遺溺。《靈樞》謂肝所生病為遺溺。蓋因二經循陰器,系廷孔,病則榮衛不至,氣血勞劣,莫能約束水道之竅,故遺失不禁。
劉河間可謂得此旨矣。然《內經》復言膀胱不約為遺溺。《靈樞》言手太陰之別,名曰列缺,其病虛則欠㰦,小便遺數。由此觀之,則又不獨病在陰器廷孔而已。夫如是者,內由三焦決瀆之失常也。何則?手少陽之脈,從缺盆布膻中,下鬲循屬三焦。足太陽之脈,從肩膊內挾脊抵腰中,入循膂,屬膀胱。
白話文:
《原病式》中說:當熱邪過盛侵入腎臟,損傷足厥陰經脈,導致廷孔(即尿道口)阻塞嚴重,氣血無法流通,就會出現痿痹(肢體痿軟無力)的症狀,精神也無法正常運用。因此津液(體液)滲入膀胱,卻無法控制而出現遺尿失禁。
查閱《內經》,它認為督脈生病會導致遺溺。而《靈樞》則認為肝臟生病也會引起遺溺。這是因為這兩條經脈都經過陰器,連接著廷孔,一旦生病,就會導致榮衛之氣無法到達,氣血衰弱,無法約束水道(指泌尿系統)的開合,所以才會遺失不禁。
劉河間可謂精通此理。然而,《內經》中又提到膀胱失約也會導致遺溺。《靈樞》則指出手太陰經的別支,名為列缺,其病症若虛弱就會出現小便頻數遺尿的情況。由此可見,遺溺並不單單是陰器廷孔的病變。
實際上,遺溺的根本原因,是三焦決瀆(指三焦調節水液代謝功能)失常。這是因為手少陽經脈從缺盆(鎖骨上方)經過膻中(胸骨上窩),下達鬲(膈肌),循行於三焦。足太陽經脈從肩膊內側沿脊柱到達腰部,進入膂(脊椎骨),連屬於膀胱。
三焦虛則膀胱虛,故不約也。肺從上焦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腎又上連肺,故將兩臟,是子母也。母虛子亦虛,此上中下三焦氣虛,皆足以致遺溺矣。由是而知三焦所部,五臟之淫氣變而為五邪者,悉能幹於下焦腎肝膀胱出水之竅而為不禁之病,何止於熱極鬱結痿痹腎部而已乎。又自《內經》所謂太陰在泉,客勝,濕客下焦,溲便不時。
太陰之復,甚則入腎,竅泄無度者觀之,則知濕主於痞,況是所勝之邪,其不為鬱結痿痹者乎。從而思之,聖人之言,舉一隅便當以三隅反,前所謂肝腎膀胱之病,不言其邪,可見諸邪盡能病之也。次言手太陰列缺虛者,為子母臟氣之要也。可見所生、所勝、不勝之五邪,皆足以乘之也。
白話文:
三焦虛弱就會導致膀胱虛弱,因此無法控制排尿。肺經從上焦調控水液,往下輸送到膀胱,而腎臟又向上連接肺臟,所以肺和腎臟是母子關係。母體虛弱,子體也會虛弱,因此上、中、下三焦氣虛,都會導致遺尿。由此可知,三焦所管轄的範圍,五臟的邪氣變化為五種邪氣,都能影響下焦的腎臟、肝臟和膀胱的排泄通道,導致失禁的疾病,哪裡只是熱氣鬱結導致腎臟痿痺而已呢?
《內經》中說:「太陰在泉,客勝,濕客下焦,溲便不時。」太陰之氣復發,嚴重時會侵入腎臟,導致排泄失控,由此可見,濕氣主導著痞症,更何況是濕氣所勝的邪氣,怎麼可能不會導致鬱結和痿痺呢?由此推想,聖人的話語,只要掌握一角,就能推演至其他方面,前面所說的肝臟、腎臟和膀胱的疾病,沒有明確說明病因,可以理解為所有邪氣都能導致這些疾病。接下來說手太陰經的列缺穴虛弱,是母子臟氣的重要部位,由此可見,所有生克制化的邪氣,都能乘虛而入。
其言太陰之勝復,則濕為所勝之重者也。其他風寒燥熱,雖不及言,可知在其中矣。治法,上虛補氣。下虛澀脫。東垣云:小便遺失者,肺金虛也。宜安臥養氣,禁勞役,以黃耆、人參之類補之。不愈當責有熱,加黃柏、生地。下虛謂膀胱下焦虛。經云:水泉不止者,是膀胱不藏也。
仲景云:下焦竭則遺溺失便,其氣不能自禁制,不須治,久則愈。又云:下焦不歸則遺溲,世用桑螵蛸、雞䏶胵之類是也。古方多燥熱,如二氣丹、家韭子丸、菟絲子丸、固脬丸、白茯苓散、鹿茸散、菟絲子散,內有桂、附,唯真虛寒者宜之。桑螵蛸散、鹿角霜丸、阿膠飲、鹿茸散,溫補而不僭。
白話文:
當提到太陰病的恢復,濕氣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。其他像風寒燥熱,雖然沒有明說,但也能理解它們的存在。治療方法是,上虛補氣,下虛澀脫。東垣說,小便失禁的人,是肺金虛弱。應該安靜休息養氣,避免勞累,用黃耆、人參等藥材來補益。如果沒有改善,就應該考慮有熱氣,添加黃柏、生地。下虛指的是膀胱下焦虛弱。經書說,小便不斷者,是因為膀胱不能儲存水分。
仲景說,下焦虛竭就會出現尿失禁,因為氣力不足以控制,不必治療,時間久了就會痊癒。又說,下焦氣不歸位就會尿失禁,世人常用桑螵蛸、雞䏶胵等藥材治療。古代的方劑多偏燥熱,比如二氣丹、家韭子丸、菟絲子丸、固脬丸、白茯苓散、鹿茸散、菟絲子散等,裡面都含有桂枝、附子,只有真虛寒的人才適合。桑螵蛸散、鹿角霜丸、阿膠飲、鹿茸散等,則是溫補而不過於燥熱。
小便不禁而淋瀝澀滯者,澤瀉散、茯苓丸。滑脫者,牡蠣丸。如白薇散、雞腸散,內俱有寒藥,內熱者宜之。婁全善治一男子遺溺不覺,脈洪大盛,以黃柏、知母、杜牛膝為君,青皮、甘草為臣,木香為佐,桂些少反佐,服數帖大效。此法與《千金》白薇散,皆河間所謂熱甚,廷孔鬱結,神無所用,不能收禁之意也。
白話文:
尿液失禁,排尿時滴滴答答,感覺澀滯,可以用澤瀉散、茯苓丸來治療。如果尿液滑脫,則可以用牡蠣丸來治療。像是白薇散、雞腸散,裡面都含有寒涼藥物,適合內熱的人使用。婁全善曾經治療一位男子遺尿症,他的脈象洪大有力,婁全善就用黃柏、知母、杜牛膝做為主藥,青皮、甘草為輔藥,木香做為佐藥,再加少許桂枝為反佐藥。服用幾帖藥後,效果顯著。這個方法和《千金方》中的白薇散,都是河間先生所說的「熱盛導致氣機鬱結,神氣無所依附,無法收斂控制」的病症。
遺尿有實熱者,用神芎導水丸,每服百丸,空心白湯下。若一服利,止後服。此謂淫氣遺溺,痹聚在腎,痹謂氣血不通宣也。戴云:睡著遺尿者,此亦下元冷,小便無禁而然。宜大菟絲子丸,豬胞炙碎煎湯下。凡遺尿皆屬虛。通用方,薏苡仁鹽炒煎服。雞腸一具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分三服。
一方用雄雞燒灰為末,用三指撮,溫漿水調一錢,向北鬥服之,更良。雄雞喉嚨及矢白,䏶胵里黃皮,燒為末,麥粥清調服。羊脬盛水貯令滿,系兩頭煮熟,開取水頓服之。雞䏶胵一具,並腸洗淨燒灰,男用雌,女用雄,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空心溫酒調服。一方加豬脬灰。燕蓐草主眠中遺尿不覺,燒令黑,研,水進方寸匕。
白話文:
遺尿的治療方法
實熱型遺尿:
若遺尿是因為身體有實熱,可以用神芎導水丸,每次服用一百丸,空腹用白湯送服。若服用一次就見效,之後就不需要再服用。
這是因為淫氣導致的遺尿,痹聚在腎臟,所謂「痹」就是氣血不通暢。
下元虛寒型遺尿:
戴雲說:睡著時遺尿,這是因為下元虛寒,小便失禁。宜服用大菟絲子丸,將豬胞炙碎,煎湯服用。
遺尿的通用方:
所有遺尿都屬於虛症。可以使用薏苡仁鹽炒煎服。雞腸一具,加水三升,煮至一升,分三次服用。
其他方法:
- 用雄雞燒成灰,取三指撮,溫漿水調和一錢,面向北斗星方向服用,效果更佳。
- 雄雞喉嚨、矢白、䏶胵里黃皮燒成灰,用麥粥調服。
- 羊脬裝滿水,兩頭綁緊煮熟,取出水頓服。
- 雞䏶胵一具,連同腸洗淨燒成灰,男性用雌雞,女性用雄雞,研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用溫酒調服。
- 可在上述方法中加豬脬灰。
- 燕蓐草能治睡夢中遺尿,燒至黑色,研磨成粉,用水送服。
注釋:
- 神芎導水丸:一種中藥方劑,主治水腫、小便不利等症狀。
- 大菟絲子丸:一種中藥方劑,主治腎虛、遺精、遺尿等症狀。
- 薏苡仁:一種中藥材,具有健脾利濕、消腫排膿等功效。
- 雞腸:雞的腸子,中醫認為具有補脾益腎的作用。
- 漿水:用米漿煮沸後留下的水,是一種民間常用的藥引。
- 雄雞喉嚨:雄雞的喉嚨,中醫認為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。
- 矢白:一種中藥材,具有止咳化痰、清熱解毒等功效。
- 䏶胵里黃皮:雞的內臟外層的黃色薄膜,中醫認為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。
- 羊脬:羊的膀胱,中醫認為具有補腎固精的作用。
- 燕蓐草:一種中草藥,具有清熱利濕、止血生肌等功效。
膀胱咳者,咳而遺溺。
【妊娠尿出不知】用白薇、芍藥為末,酒調下。或白礬、牡蠣為末,酒調二錢。或雞毛灰末,酒服一匕。或炙桑螵蛸、益智仁為末,米飲下。薛氏云:前證若脬中有熱,宜加味逍遙散。若脾肺氣虛,宜補中益氣湯加益智。若肝腎陰虛,宜六味丸。
【產後小便數】乃氣血不能制故也。薛氏曰:若因穩婆不慎,以致胞損而小便淋瀝者,用八珍湯以補氣血,兼進膀胱。若因膀胱氣虛而小便頻數,當補脾肺。若膀胱陰虛而小便淋瀝,須補肺腎。
白話文:
膀胱咳嗽的人,咳嗽的時候會漏尿。
懷孕期間出現尿液漏出的情況,可以將白薇、芍藥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服。也可以將白礬、牡蠣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服兩錢。或者用雞毛灰末,用酒服下一匕。或者將炙桑螵蛸、益智仁研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。薛氏說:如果膀胱中有熱,可以服用加味逍遙散。如果脾肺氣虛,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,並加入益智。如果肝腎陰虛,可以服用六味丸。
產後小便頻繁,是因為氣血不足以控制膀胱所致。薛氏說:如果因為穩婆不慎,導致子宮損傷而出現尿液淋漓不盡,可以服用八珍湯來補益氣血,同時兼顧膀胱。如果因為膀胱氣虛而小便頻數,應該補益脾肺。如果膀胱陰虛而尿液淋漓不盡,需要補益肺腎。
婦人產蓐,產理不順,致傷膀胱,遺尿無時,宜補脬飲、桑螵蛸散、白薇散。薛氏曰:前證若脾肺陽虛,用補中益氣湯。若肝腎陰虛,用六味地黃丸。若肝腎之氣虛寒,用八味地黃丸。若肝脾氣血虛熱,用加味逍遙散,佐以六味丸。丹溪云:嘗見尿胞因收生者不謹,以致破損而得淋瀝病,遂為廢疾。
有婦年壯,難產得此,因思肌肉破傷在外者,可以補完。胞雖在腹,恐亦可治。診其脈虛甚,遂與峻補,以參、耆為君,芎、歸為臣,桃仁、陳皮、黃耆、茯苓為佐,煎以豬羊脬中湯,極飢時飲之。但劑小者,率用一兩,至一月而安。蓋令氣血驟長,其胞自完。恐稍緩,亦難成功矣。
白話文:
婦女生產後,如果產後調理不當,容易傷到膀胱,導致漏尿不止,可以使用補脬飲、桑螵蛸散和白薇散來治療。薛氏醫書中提到,如果婦女漏尿是脾肺陽虛所致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;如果是肝腎陰虛,則用六味地黃丸;如果是肝腎氣虛寒,則用八味地黃丸;如果婦女是肝脾氣血虛熱,可以用加味逍遙散,並佐以六味丸。丹溪先生說,他曾經見過很多婦女因為接生不慎,導致膀胱破損而出現漏尿,最後變成慢性病。
有一位年輕婦女,生產困難導致漏尿,她想到肌肉破損在外可以修復,膀胱雖然在肚子裡,也應該可以治療。醫生診斷出她的脈象非常虛弱,便給她開了補氣血的藥方,以人參、黃芪為主藥,川芎、當歸為輔藥,桃仁、陳皮、黃芪、茯苓為佐藥,用豬羊膀胱燉湯,在極度飢餓時服用。每次只用一兩藥,一個月後就痊癒了。這是因為藥方迅速補氣血,使膀胱得以修復。如果治療拖延,就難以成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