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六冊 (4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六冊 (4)

1. 大小便不通

脈盛,皮熱,腹脹,前後不通,瞀悶,此謂五實。脾胃氣滯,不能轉輸,加以痰飲食積阻礙清道,大小便秘澀不快,升柴二術二陳湯數服,能令大便潤而小便長。濕熱痰火結滯,脈洪盛,大小便秘赤,肢節煩疼,涼膈散、通聖散、《金匱》厚朴大黃湯選用。丹溪治一婦人,脾疼後患大小便不通,此是痰隔中焦,氣聚上焦。

二陳加木通,初服後吐,渣再服。燒皂角灰為末,粥清調下。推車客七個,土狗七個,二物新瓦上焙乾為末。以虎目樹皮(即虎杖)。向東南者,煎濃湯服之。連根蔥一二莖帶土,生薑一塊,淡豆豉二十一粒,鹽二匙、同研爛作餅,烘熱掩臍中,以帛扎定,良久氣透自通,不通再換一餅。

陰證大小便不通,及諸雜病陰候,大小便不通危急者,用牡蠣、陳粉、乾薑炮各一兩,上為細末。男病用女人唾調,手內擦熱,緊掩二卵上,得汗出愈。女病用男子唾調,手內擦熱,緊掩二乳上,得汗出愈。蓋卵與乳乃男女之根蒂,坎離之分屬也。非急不用。

白話文:

脈象強盛,皮膚發熱,肚子脹滿,大小便都不通暢,感到昏沉、煩悶,這稱為五種實證。因為脾胃的氣機停滯,無法正常運送消化後的物質,再加上痰液、食物積滯阻礙了腸道,導致大小便秘結、排泄不順暢。可以用升柴二術二陳湯服用幾次,能使大便潤滑而小便順暢。

若是濕熱、痰火結聚阻滯,脈象洪大有力,大小便秘結且顏色赤紅,四肢關節煩躁疼痛,可以選用涼膈散、通聖散或是《金匱》中的厚朴大黃湯來治療。

朱丹溪曾治療一位婦人,脾臟疼痛後出現大小便不通的症狀,這是因為痰液阻隔在中焦,氣機鬱結於上焦。可以用二陳湯加上木通,第一次服用後可能會嘔吐,但把藥渣再次服用。將燒過的皂角灰研磨成粉末,用稀粥水調和服用。

另外,用七個推車客(可能指一種蟲子)和七個土狗(可能指蟋蟀)在新的瓦片上烘乾後磨成粉末。再用向東南方生長的虎杖樹皮,煎煮成濃湯服用。連根的蔥一兩根,帶著泥土,加上一塊生薑,二十一粒淡豆豉,兩匙鹽,一起搗爛成餅狀,烘熱後敷在肚臍上,用布紮緊固定,過一會兒氣機通暢後就會排便,如果沒效就換另一餅。

如果是陰證導致的大小便不通,或者其他雜病出現陰虛徵候,導致大小便不通且情況危急的,可以用牡蠣、陳粉、炮薑各一兩,磨成細粉。如果是男性的病,用女人的唾液調和藥粉,在手中搓熱後,緊緊敷在兩顆睪丸上,如果出汗就會好轉。如果是女性的病,用男人的唾液調和藥粉,在手中搓熱後,緊緊敷在兩個乳房上,如果出汗就會好轉。因為睪丸和乳房分別是男女的根本,屬於坎離卦的陰陽之分。如果不是情況緊急,不要用此方法。

2. 大便不通

潔古云:臟腑之秘,不可一概治療。有虛秘,有實秘。胃實而秘者,能飲食,小便赤,當以麻仁丸、七宣丸之類主之。胃虛而秘者,不能飲食,小便清利,厚朴湯主之。胃氣實者,秘物也。胃氣虛者,秘氣也。有風秘、有冷秘、有氣秘、有熱秘,有老人津液乾燥,及婦人分產亡血,及發汗利小便,病後血氣未復,皆能作秘。不可一例用硝黃利藥。

巴豆、牽牛,尤在所禁。風秘者,由風搏肺臟,傳於大腸,故傳化難。或其人素有風病者,亦多有秘。宜小續命湯,去附子,倍芍藥,入竹瀝一杯,吞潤腸丸,或活血潤腸丸。冷秘,由冷氣橫於腸胃,凝陰固結,津液不通,胃氣閉塞,其人腸內氣攻,喜熱惡冷,宜藿香正氣散加官桂、枳殼各半錢,吞半硫丸。熱藥多秘,惟硫黃暖而通。

冷藥多泄,惟黃連肥腸而止泄。氣秘,由氣不升降,穀氣不行,其人多噫。宜蘇子降氣湯加枳殼,吞養正丹,或半硫丸、來復丹。未效佐以木香檳榔丸。有氣作痛,大便秘塞,用通劑而便愈不通,又有氣秘,強通之雖通復秘,或迫之使通因而下血者。此當順氣,氣順則便自通,又當求溫暖之劑。

熱秘,面赤身熱,腸胃脹悶,時欲得冷,或口舌生瘡,此由大腸熱結。宜四順清涼飲,吞潤腸丸,或木香檳榔丸。實者承氣湯。仲景云:脈有陽結陰結者,何以別之?曰:其脈浮而數,能食不大便者,此為實,名曰陽結也,期十七日當劇。其脈沉而遲,不能食,身體重,大便反硬,名曰陰結也,期十四日當劇。

東垣云:陽結者散之,陰結者熱之。前所云實秘、熱秘,即陽結也。前所云虗秘、冷秘,即陰結也。老人虛秘,及出汗、利小便過多,一切病後血氣未復而秘者,宜蘇子降氣湯,倍加當歸,吞威靈仙丸。或肉黃飲,蓯蓉潤腸丸尤宜。東垣云:津液耗而燥者,以辛潤之。腎主五液,津液盛則大便如常,若飢飽勞役損傷胃氣,及食辛熱厚味之物而助火邪,伏於血中,耗散真陰,津液虧少,故大便結燥。又有年老氣虛,津液不足而結者。

腎惡燥,急食辛以潤之是也。血虛津液枯竭而秘結者,脈必小澀,面無精光,大便雖軟,努責不出。大劑四物湯,加陳皮、甘草、酒紅花,導滯通幽湯,益血丹。血少兼有熱者,脈洪數,口乾,小便赤少,大便秘硬。潤燥湯、活血潤燥丸、四物湯加酒芩、梔子、桃仁、紅花。

大法云:大便秘,服神芎丸。大便不通,小便反利,不知燥濕之過,本大腸少津液,以寒燥之藥治之,是以轉燥,少服則不濟,多服則亡血,所以不通。若用四物、麻子、杏仁之類則可。經云:燥則為枯,濕劑所以潤之。金匱真言論云:北方黑色,入通於腎,開竅於二陰,故腎陰虛則小大便難,宜以地黃、蓯蓉、車前、茯苓之屬,補真陰利水道,少佐辛藥開腠理致津液而潤其燥,施之於老人尤宜。

若大小便燥結之甚,求通不得,登廁用力太過,便仍不通,而氣被掙脫,下注肛門,有時泄出清水,而裡急後重不可忍者,胸膈間梗梗作惡,乾嘔有聲,渴而索水,飲食不進,呻吟不絕,欲利之則氣以下脫,命在須臾,再下即絕。欲固之則溺與燥矢膨滿腹腸間,恐反增劇。欲升之使氣自舉,而穢物不為氣所結,自然通利,則嘔惡不堪,宜如何處。

家姑年八十餘,嘗得此患,予惟用調氣利小便之藥,雖小獲效,不收全功,嘗慰之令勿急性,後因不能食,遽索末藥,利下數行,不以告予,自謂稍快矣。而脈忽數動一止,氣息奄奄,頹然床褥。予知真氣已泄,若不收攝,恐遂無救,急以生脈藥投之,數劑後結脈始退。因合益血潤腸丸與服,勸以勿求速效,勿服他藥,久之自有奇功。

如言調理兩月餘,而二便通調,四肢康勝矣。便秘自是老人常事,俗以為後門固,壽考之徵,而一時難堪,輒躁擾而致疾,予所處方,不犯大黃,可以久服,故表而出之。《元戎》五燥大便秘:東方其脈弦,風燥也。宜瀉風之藥治之,獨活、羌活、防風、茱萸、地黃、柴胡、川芎。

南方其脈洪,熱燥也。宜鹹苦之藥治之,黃芩、黃連、大黃、黃柏、芒硝。西南方其脈緩,土燥也。宜潤濕之藥治之,芍藥、半夏、生薑、烏梅、木瓜。西方其脈澀,血燥也。宜滋血之藥治之,杏仁、麻仁、桃仁、當歸。氣結用木香、檳榔、枳實、陳皮、地黃、郁李仁。北方其脈遲,寒燥也。

宜溫熱之藥治之,當歸、肉桂、附子、烏頭、硫黃、良薑、巴豆。潤腸丸加減法:如病人不小便,因大便不通而澀其邪,盛者急加酒洗大黃以利之。如血燥者,加桃仁、酒洗大黃。如風結燥者,加麻仁、大黃。如風澀者,加煨皂角仁、大黃、秦艽以利之。如脈澀,覺身癢氣澀者,加郁李仁、大黃以除氣燥。

如寒陰之病,為寒結閉者,以《局方》中半硫丸,或加煎附子生薑湯,冰冷與之。其病雖陰寒之證,當服陽藥補之,若大便恆不甚通者,亦當十服中與一服利藥,微通其大便,不令秘結,乃治之大法也。若病人雖是陰證,或是陰寒之證,其病顯躁,脈堅實,亦宜陽藥中少加苦寒之劑,以去熱躁,躁止勿加。如陰躁欲坐井中者,其二腎脈按之必虛,或沉細而遲,此為易辨。

如有客邪之病,亦從權加之。有物有積而結者,當下之。食傷太陰,腸滿食不化,腹響響然,不能大便者,以苦泄之,七宣丸、木香檳榔丸。桃杏仁俱治大便秘,當以血氣分之。年老虛人大便燥秘者,脈浮在氣,杏仁、陳皮主之。脈沉在血,桃仁、陳皮主之。所以俱用陳皮者,以手陽明病與手太陰為表裡也。

又云:盛則難便,行陽氣也。敗則便難,行陰血也。注夏大便澀滯者,血少、血中伏火也。黃耆人參湯,加生地黃、當歸身、桃仁泥、麻仁泥潤之。如潤之大便久不快利者,少加煨大黃微利之。如加大黃久不快利者,非血結、血秘,是熱則生風,病必濕風證,止當服黃耆人參湯,只用羌活、防風各半兩,水四盞,煎至一盞,去渣空心服之,其大便必大走也。

大便不通,五日一遍,小便黃赤,渾身腫,面上及腹尤甚,色黃,麻木,身重如山,沉困無力,四肢痿軟,不能舉動,喘促,唾清水,吐穢痰白沫如膠,時躁熱,發欲去衣,須臾而過,振寒頂額有時如冰,額寒尤甚,頭旋眼黑,目中溜火,冷淚,鼻不聞香臭,小腹急痛,當臍有動氣,按之堅硬而痛,宜麻黃白朮湯。

此病宿有風濕熱伏於榮血之中,其水火乘於陽道而上盛,元氣短少上喘,為陰火傷其氣,四肢痿,在腎水之間,乃所勝之病,今正遇冬寒得時,乘其肝木,又實其母,肺金剋木凌火,是大勝必有大復。其證善怒,欠,多嚏,鼻中如有物,不聞香臭,目視䀮䀮,多悲健忘,少腹急痛,遍身黃,腹大脹,面目腫尤甚,食不下,痰唾涕有血,目眥瘍,大便不通,只二服皆愈。凡諸秘服藥不通,或虛人畏服利藥者,用蜜煎導。

或用鹽及皂角末,和入蜜煎中尤捷,蓋鹽能軟堅潤燥,皂角能通氣疏風故也。冷秘,用醬生薑導。或於蜜煎中,加草烏頭末,以化寒消結。熱者,豬膽汁導。烏梅湯浸去核,為丸如棗子大,亦可導。醬瓜削如棗,亦可導。丹溪云:予觀古方通大便,皆用降氣品劑,蓋肺氣不降,則大便難傳送,用枳殼、沉香、訶子、杏仁等是也。又老人、虛人、風人、津液少而秘者,宜以藥而滑之,用胡麻、麻仁、阿膠等是也。

如妄以峻利藥逐之,則津液走,氣血耗,雖暫通而即秘矣,必更生他病。昔王少腑患此疾,有人以駛藥利之者屢矣,後為肺痿咯膿血,卒至不通而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