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五冊 (18)
第五冊 (18)
1. 消癉
(口燥咽乾)
渴而多飲為上消。(經謂膈消。)消穀善飢為中消。(經謂消中。)渴而便數有膏為下消。(經謂腎消)。劉河間嘗著三消論謂,五臟六腑四肢,皆稟氣於脾胃,行其津液,以濡潤養之。然消渴之病,本濕寒之陰氣極衰,燥熱之陽氣太盛故也。治當補腎水陰寒之虛,而瀉心火陽熱之實,除腸胃燥熱之甚,濟身中津液之衰。
使道路散而不結,津液生而不枯,氣血和而不澀,則病自已矣。況消渴者,因飲食服餌之失宜,腸胃乾涸,而氣不得宣平,或精神過違其度而耗亂之,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,虛陽慓悍而燥熱鬱甚之所成也。若飲水多而小便多,曰消渴。若飲食多,不甚渴,小便數而消瘦者,名曰消中。
白話文:
口燥咽乾的中醫解釋
渴而多飲為上消。(經謂膈消。) 口渴且喝很多水,稱為上消,經書中稱為膈消。
消穀善飢為中消。(經謂消中。) 容易消化食物,而且很快又感到飢餓,稱為中消,經書中稱為消中。
渴而便數有膏為下消。(經謂腎消)。 口渴、排便次數頻繁且糞便中有油脂,稱為下消,經書中稱為腎消。
劉河間嘗著三消論謂,五臟六腑四肢,皆稟氣於脾胃,行其津液,以濡潤養之。 劉河間曾在《三消論》中提到,五臟六腑和四肢,都依靠脾胃提供氣血,脾胃運化水液,滋潤身體。
然消渴之病,本濕寒之陰氣極衰,燥熱之陽氣太盛故也。 然而,消渴症的根本原因是體內濕寒的陰氣衰竭,燥熱的陽氣過盛。
治當補腎水陰寒之虛,而瀉心火陽熱之實,除腸胃燥熱之甚,濟身中津液之衰。 治療應當補腎陰,瀉心火,消除腸胃燥熱,補充身體津液。
使道路散而不結,津液生而不枯,氣血和而不澀,則病自已矣。 讓氣血流通順暢,不致阻塞,津液生成而不枯竭,氣血調和不致瘀滯,病症自然會痊癒。
況消渴者,因飲食服餌之失宜,腸胃乾涸,而氣不得宣平,或精神過違其度而耗亂之,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,虛陽慓悍而燥熱鬱甚之所成也。 此外,消渴症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當,導致腸胃乾燥,氣血運行不暢,或者精神過度消耗,或大病之後導致陰氣不足,血液衰弱,虛陽亢盛,燥熱鬱積而引起的。
若飲水多而小便多,曰消渴。若飲食多,不甚渴,小便數而消瘦者,名曰消中。 如果喝水很多,小便也很多,稱為消渴。如果飲食很多,並不感到口渴,但小便次數頻繁,並且身體消瘦,稱為消中。
若渴而飲水不絕,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,名曰腎消。一皆以燥熱太甚,三焦腸胃之腠理怫鬱結滯,緻密壅滯,雖復多飲於中,終不能浸潤於外,榮養百骸,故渴不止,小便多出或數溲也。張戴人亦著三消之說,一從火斷,謂火能消物,燔木則為炭,燔金則為液,燔石則為灰,煎海水則為鹽,鼎水則干。人之心腎為君火,三焦膽為相火,得其平則烹煉飲食,糟粕去焉。
不得其平,則燔灼臟腑而津液耗焉。夫心火甚於上為膈膜之消,甚於中為腸胃之消,甚於下為膏液之消,甚於外為肌肉之消。上甚不已則消及於肺,中甚不已則消及於脾,下甚不已則消及於肝腎,外甚不已則消及於筋骨,四臟皆消盡,則心始自焚而死矣。故治消渴一證,調之而不下,則小潤小濡,固不能殺炎上之勢。
白話文:
如果感到口渴,不停地喝水,腿部消瘦,小便中帶有油脂,就叫做腎消。這都是因為燥熱過於嚴重,三焦、腸胃的毛孔阻塞,氣血流通不暢,導致即使喝了許多水,也無法滋潤到身體外部,滋養全身,所以口渴不止,小便量多或頻繁。張戴人也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三消的說法,其中一種類型叫做「從火斷」,意思是火能使物質消融。比如燒木頭會變成炭,燒金子會變成液體,燒石頭會變成灰,煮海水會變成鹽,煮沸的水會蒸發。人體的心臟和腎臟是君火,三焦和膽囊是相火,它們如果保持平衡,就能正常消化食物,將食物中的糟粕排泄出去。
如果失去平衡,就會灼傷臟腑,導致津液消耗。心火過於旺盛,在上則會導致膈膜消瘦,在中則會導致腸胃消瘦,在下則會導致膏液消瘦,在外則會導致肌肉消瘦。如果上火過於嚴重,就會波及到肺臟;中火過於嚴重,就會波及到脾臟;下火過於嚴重,就會波及到肝腎;外火過於嚴重,就會波及到筋骨。如果四臟都消瘦殆盡,心臟最終就會自焚而死。因此,治療消渴症,只調和而不瀉火,只能起到暫時緩解的作用,無法根治火勢上炎。
下之而不調,亦旋飲旋消,終不能沃膈膜之干。下之調之而不減滋味,不戒嗜欲,不節喜怒,則病已而復作。能從此三者,消渴亦不足憂矣。然而二公備引《內經》諸條言消渴者,表白三消所由來之病源,一皆燥熱也。
雖是心移寒於肺為肺消者,火與寒皆來乘肺,肺外為寒所薄,氣不得施,內為火所爍故,然太陽寒水司天,甚則渴飲者,水行凌火,火氣內郁,二者固屬外之寒邪,則已郁成內之燥熱也。或曰夫寒與熱反,若冰炭之不同爐,而今之燥熱,由外寒所郁也。將用涼以治內熱,必致外寒增而愈郁;用溫以散外寒,必致內熱增而愈渴。
治之奈何?曰:先治其急,處方之要,備在《本經》,謂處方而治者,必明病之標本,達藥之所能,通氣之所宜,而無加害者,可以制其方也。所謂標本者,先病而為本,後病而為標,此為病之本末也。標本相傳,先當救其急也。又六氣為本,三陰三陽為標。假若胃熱者,熱為本,胃為標也。
白話文:
如果單純瀉下而不調治,即使暫時能止渴,但終究無法滋潤乾燥的胃腸。即使瀉下調治後,依然不減飲食的美味,不戒嗜慾,不節制喜怒哀樂,那麼疾病就會復發。只有從這三方面著手,消渴症就不必擔憂了。然而,二位醫家引用《內經》中的相關論述來解釋消渴症,都表明三消的病源都是燥熱。
雖然心臟的寒氣移至肺部導致肺消,但火與寒都侵犯肺部,肺部外被寒氣所侵襲,氣機無法舒展,內部又被火氣所灼傷。太陽寒水司天,嚴重時就會口渴,水氣凌犯火氣,火氣內郁,這兩種情況都是外來的寒邪,最終都郁積成內部的燥熱。有人可能會說寒與熱相反,就像冰與炭無法共處一爐,而現在的燥熱是由外寒郁積所致。如果用涼藥治療內熱,就會導致外寒加重,郁積更甚;如果用溫藥散寒,就會導致內熱加劇,口渴更甚。
那麼該如何治療呢?首先要治療急症,處方的關鍵在《本經》中有所記載。所謂處方治療,必須明辨疾病的本標,了解藥物的功效,通達氣機運行的法則,並且不能造成傷害,這樣才能制定出有效的處方。所謂本標,就是先發生的病症為本,後發生的病症為標,這就是疾病的本末關係。本標相互傳遞,首先要治療急症。此外,六氣為本,三陰三陽為標。例如,胃熱,熱為本,胃為標。
處方者,當除胃中之熱,是治其本也。故六氣乃以甚者為邪,衰者為正,法當瀉甚補衰,以平為期。養正除邪,乃天之道也,為政之理也,捕賊之義也。即此觀之,處方之要,殆盡此矣。若太陽司天,寒水之勝,心火受郁,內熱已甚,即當治內熱為急;內熱未甚,即當散寒解鬱為急。
如《宣明論》立方,著《內經》諸證條下者,其治漏風而渴,用牡蠣、白朮、防風,先治漏風為急也。若心移寒於肺為肺消者,則以心火乘肺傷其氣血為急,所移之寒,非正當其邪也。故用黃耆、人參、熟地黃、五味子、桑白皮、麥門冬、枸杞子,先救氣血之衰,故不用寒藥瀉內熱也。若心移熱於肺,傳為膈消者,則以肺熱為急,用麥門冬治肺中伏火、止渴為君。
白話文:
開藥方時,首要任務是消除胃裡的熱氣,這才是治本之道。六氣之中,盛者為邪,衰者為正,應當瀉去盛者,補益衰者,最終達到平衡。養護正氣,去除邪氣,這是自然的法則,也是治理國家的道理,更是捉拿盜賊的原則。從這點來看,開藥方的關鍵,幾乎都包含在其中了。比如,太陽主天,寒水當令,心火受阻,內熱過盛,就應該以治療內熱為首要;若內熱不甚,則應散寒解鬱為先。
就像《宣明論》所記載的方劑,針對《內經》中提到的各種症狀,例如治漏風伴有口渴,就以牡蠣、白朮、防風為主,先治漏風為急。若心火寒氣移至肺部導致肺消,則應該以心火乘肺傷氣血為急,而移至肺部的寒氣,並非真正的邪氣。因此,就使用黃耆、人參、熟地黃、五味子、桑白皮、麥門冬、枸杞子,先補益氣血之衰,所以不用寒涼藥物瀉內熱。若心火熱氣移至肺部,傳為膈消,則應以肺熱為急,用麥門冬治療肺部伏火、止渴為主要藥物。
天花粉、知母瀉熱為臣。甘草、五味子、生地黃、葛根、人參,生津益氣為佐。然心火上炎於肺者,必由心有事焉,不得其正,以致其臟氣血之虛,故厥陽之火上逆也。所以用茯神安心定志養精神,竹葉以涼之,用麥門冬之屬以安其宅,則火有所歸息矣。因是三條消渴之方,便見河間處方,酌量標本緩急輕重之宜,通臟腑切當之藥者,如此可謂深得仲景處方之法者也。仲景云:男子消渴,小便反多,飲一斗而小便一斗,腎氣丸主之。
白話文:
天花粉和知母清熱瀉火,是主藥;甘草、五味子、生地黃、葛根和人參滋陰生津,益氣補虛,是輔藥。然而心火上炎燒灼肺部,必然是因為心有所思,不能平靜,導致心臟氣血虛弱,所以陽氣上逆。因此,使用茯神安神定志,養護精神;用竹葉清熱;用麥門冬等藥安養心臟,這樣火氣便能得到安息。由此可見,這三種治療消渴症的藥方,都參考了河間的藥方,根據病人的虛實寒熱、急緩輕重,以及臟腑之間的病理關係,選用合適的藥物,這可謂是繼承了張仲景處方精髓的做法。張仲景說:「男子消渴症,小便過多,喝一斗水就尿一斗水,用腎氣丸治療。」
脈浮,小便不利,微熱消渴者,與渴欲飲水,水入即吐者,皆以五苓散利之。脈浮發熱,渴欲飲水,小便不利者,豬苓湯主之。兼口乾舌燥者,白虎湯加人參主之。即此便見表裡分經,因病用藥,豈非萬世之準則哉。坎三,乾水也,氣也,即小而井,大而海也。兌三,坤水也,形也,即微而露,大而雨也。
一陽下陷於二陰為坎,坎以氣潛行乎萬物之中,為受命之根本,故潤萬物莫如水。一陰上徹於二陽為兌,兌以形普施於萬物之上,為資生之利澤,故說萬物者,莫說乎澤。明此二水,以悟消渴、消中、消腎三消之義治之,而兼明導引之說,又有水火者焉。三焦為無形之火,內熱爍而津液枯,以五行有形之水制之者,兌澤也,權可也。
白話文:
如果脈象浮,小便不順暢,伴隨輕微發熱口渴,或是非常口渴想喝水,但水喝下去就吐出來,這些情況都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。
如果脈象浮,發熱,口渴想喝水,小便不順暢,可以用豬苓湯來治療。如果同時伴隨口乾舌燥,可以在白虎湯裡加人參來治療。由此可見,中醫講究表裡分經,根據病情用藥,這難道不是萬世不變的準則嗎?
坎卦屬水,代表氣,就像一口井或浩瀚大海一樣。兌卦屬水,代表形,就像輕微的露水或大雨一樣。
一陽下陷於二陰形成坎卦,坎卦以氣潛行於萬物之中,是生命之根本,所以滋潤萬物最重要的是水。一陰上徹於二陽形成兌卦,兌卦以形普施於萬物之上,是滋養生長的恩澤,所以說萬物,莫過於說水。
明白了這兩種水,就能理解消渴、消中、消腎三消的病理,並以此為指導治療。同時也要明白導引之說,以及水火相克的道理。三焦是無形的火,內熱灼燒導致津液枯竭,可以用五行中水來克制它,而兌卦代表水,所以可以用兌卦來治療,這是權宜之計。
吾身自有上池真水,亦氣也,亦無形也,天一之所生也。以無形之水,沃無形之火,又常而可久者,是為真水火,升降既濟,而自不渴矣。
【上消】者,上焦受病。逆調論云:心移熱於肺,傳為膈消是也。舌上赤裂,大渴引飲,少食,大便如常,小便清利,知其燥在上焦,治宜流濕潤燥,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能食而渴為實熱,人參石膏湯,加減地骨皮散。不能食而渴為虛熱,白朮散,門冬飲子。有汗而渴者,以辛潤之。
白話文:
我們體內本身就有上池真水,它也是氣,也是無形的,是天一所生。用無形的真水滋潤無形的真火,並且可以持續很久,這就是真水真火,升降平衡,自然就不會感到口渴。
上消是指上焦生病。逆調論說:心火移到肺,傳為膈消。症狀是舌頭上紅裂,非常口渴,喝很多水,食慾不佳,大便正常,小便清澈,知道這是上焦燥熱,治療要以流濕潤燥為主,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。如果能吃卻口渴,屬於實熱,可以用人參石膏湯、加減地骨皮散來治療。如果不能吃又口渴,屬於虛熱,可以用白朮散、門冬飲子來治療。如果出汗又口渴,可以用辛潤的方法治療。
無汗而渴者,以苦堅之。太陽經渴,其脈浮無汗者,五苓散、滑石之類主之。(太陽無汗而渴,不宜服白虎湯,若得汗後脈洪大而渴者,宜服之。)陽明經渴,其脈長有汗者,白虎湯、涼膈散之類主之。(陽明汗多而渴,不宜服五苓散,若小便不利,汗少,脈浮而渴者,宜服之。
)少陽經渴,其脈弦而嘔者,小柴胡湯加栝蔞之類主之。太陰經渴,其脈細不欲飲,縱飲思湯不思水者,四君子、理中湯之類主之。少陰經渴,其脈沉細,自利者,豬苓湯、三黃丸之類主之。厥陰經渴,其脈微引飲者,宜少少與之。小便不利而渴,知內有熱也,五苓散、豬苓散泄之。
白話文:
如果患者沒有流汗卻感到口渴,應該用苦寒性質的藥物治療。太陽經的口渴,脈象浮而無汗,可用五苓散、滑石等藥物治療。(太陽經無汗而渴,不適合服用白虎湯,如果患者出汗後脈象洪大而渴,則適合服用白虎湯。)陽明經的口渴,脈象長而有汗,可用白虎湯、涼膈散等藥物治療。(陽明經汗多而渴,不適合服用五苓散,如果患者小便不利、汗少、脈象浮而渴,則適合服用五苓散。)少陽經的口渴,脈象弦而嘔吐,可用小柴胡湯加栝蔞等藥物治療。太陰經的口渴,脈象細小,患者不想喝水,即使喝了也想喝湯而不是水,可用四君子湯、理中湯等藥物治療。少陰經的口渴,脈象沉細,並伴隨腹瀉,可用豬苓湯、三黃丸等藥物治療。厥陰經的口渴,脈象微弱,患者想喝水但只能少量喝,應該少量多次給予飲水。如果患者小便不利而口渴,說明體內有熱,可以用五苓散、豬苓散等藥物瀉火。
小便自利而渴,知內有燥也,甘露飲、門冬飲潤之。大便自利而渴,先用白芍、白朮各炒為末調服,後隨證用藥。大便不利而渴,止渴潤燥湯。上焦渴,小便自利,白虎湯。中焦渴,大小便俱不利,調胃承氣湯。下焦渴,小便赤澀,大便不利,大承氣湯。戴院使云:心消之病,往往因嗜欲過度,食啖辛熱,以致煩渴,引飲既多,小便亦多,當抑心火使之下降,自然不渴,宜半夏瀉心湯,(半夏非所宜用。
白話文:
如果小便很順暢,卻感到口渴,代表體內有燥熱,可以服用甘露飲或門冬飲潤燥。如果大便很順暢,卻感到口渴,可以先用炒白芍和白朮磨成粉末服用,之後再根據症狀用其他藥物。如果大便不順暢,卻感到口渴,可以服用止渴潤燥湯。如果上焦口渴,小便很順暢,可以服用白虎湯。如果中焦口渴,小便和大便都不順暢,可以服用調胃承氣湯。如果下焦口渴,小便赤澀,大便不順暢,可以服用大承氣湯。戴院使說,心消病往往是因為過度縱慾,食用辛辣熱性的食物,導致煩渴,飲水過多,小便也多,應該抑制心火使其下降,自然就不會口渴,適合服用半夏瀉心湯。需要注意的是,半夏並不適合所有情況使用。
)去乾薑,加栝蔞、乾葛如其數,吞豬肚丸,或酒煮黃連丸,仍佐獨味黃連湯,多煎候冷,遇渴恣飲,久而自愈。若因用心過度,致心火炎上而渴者,宜黃耆六一湯,加蓮肉、遠志各一錢,吞玄兔丹,仍以大麥煎湯,間下靈砂丹。渴欲飲水不止,仲景以文蛤一味捍為散,沸湯和服方寸匕。
白話文:
將乾薑去除,加入栝蔞、乾葛,份量要和之前一樣。可以服用豬肚丸,或是用酒煮黃連丸,再輔以單獨的黃連湯。將黃連湯多煮一些,等到冷卻後,口渴時就可以盡情飲用,久而久之自然會痊癒。
如果因為過度用腦,導致心火上炎而口渴,則應該服用黃耆六一湯,再加入蓮肉、遠志各一錢,並服用玄兔丹。同時也要用大麥煎湯,間隔服用靈砂丹。
如果口渴得一直想喝水,張仲景用文蛤單味研磨成粉末,用沸水調和服用,每次服用一小匙。
經驗方用大牡蠣,於臘月或端午日,黃泥裹煅通赤,放冷,取出為末,用鯽魚煎湯下一錢匕。蓋二藥性收澀,最能回津,《綱目》以為咸軟非也。《三因方》用糯谷(旋炒作爆)、桑根白皮(厚者切細,等分。)每服一兩,水一碗,煮至半碗,渴即飲之。夫水穀之氣上蒸於肺而化為津,以溉一身,此金能生水之義,二藥固肺藥也,而又淡滲,故取之。《保命集》用蜜煎生薑湯,大器傾注,時時呷之,法曰,心肺之病,莫厭頻而少飲。
白話文:
古代医书中记载,治疗某些病症可以用牡蛎,最好是在腊月或端午节当天,用黄泥包裹煅烧至通红,放凉后研磨成粉,用鲫鱼汤煎服,每次一钱匕。牡蛎和鲫鱼都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,可以回补津液,并非《本草纲目》中所说咸软无用。另外,《三因方》记载可以用糯谷炒爆,桑根白皮切细,等量混合,每次服用一两,用水一碗煮至半碗,口渴时饮用。因为水谷精气上蒸到肺部,化为津液滋养全身,这是“金生水”的道理,糯谷和桑根白皮都是固肺之药,同时又具有淡渗作用,所以选用它们。而《保命集》则建议用蜂蜜煎制生姜汤,用大器盛装,随时少量饮用,方法是“心肺之病,莫厌频而少饮”。
經云:補上治上宜以緩。又云:辛以潤之。開腠理,致津液,肺氣下流,故火氣降而燥衰矣。有食韭苗而渴愈者,亦辛潤之意也。丹溪云:消渴飲繰絲湯,能引清氣上朝於口。予謂蠶與馬同屬午也,心也,作繭成蛹,退臟之際,故能抑心火而止渴焉。飲多停積,有化水丹,又有神仙減水法。
東垣治張芸夫病消渴,舌上赤裂,飲水無度,小便數,制方名曰生津甘露飲子。《內經》云:熱淫所勝,佐以甘苦,以甘瀉之。熱則傷氣,氣傷則無潤。折熱補氣,非甘寒之劑不能,故以石膏之甘寒為君。王太僕云:壯水之主,以制陽光,故以柏、連、梔子、知母之苦寒,瀉熱補水為臣。
白話文:
經典記載:補益上焦應當緩慢進行。又說:辛味可以潤澤。辛味能打開毛孔,輸送津液,使肺氣下行,因此火氣下降而燥熱衰減。有人吃韭菜苗治好了口渴,也是利用辛味潤澤的道理。丹溪先生說:消渴病人喝繰絲湯,能夠引導清氣上升至口中。我認為蠶與馬同屬午時,也就是心臟,牠們吐絲結繭,是退臟的時期,所以能夠抑制心火,止渴。喝太多水容易積聚,有化水丹,也有神仙減水法。
東垣先生治療張芸夫的消渴病,他舌頭上紅裂,喝水無度,小便頻繁,就開了一個方子,叫做生津甘露飲子。《內經》說:熱邪過盛,要用甘苦之味來治療,用甘味來瀉火。熱邪傷氣,氣傷則無潤澤。要消除熱邪補益氣血,非甘寒之劑不可,所以用石膏的甘寒之性為主藥。王太僕說:滋養水的本源,可以制約陽熱,所以用柏樹、連翹、梔子、知母的苦寒之性,瀉熱補水作為輔藥。
以當歸、杏仁、麥門冬、全蠍、連翹、白葵花、蘭香、甘草,甘寒和血潤燥為佐。升麻、柴胡苦平,行陽明、少陽二經。蓽澄茄、白豆蔻、木香、藿香反佐以取之。又用桔梗為舟楫,使浮而不下也。為末湯浸,蒸餅和成劑,曬乾杵碎,如黃米大。每於掌內舐之,津液送下,不令藥過病處也。
白話文:
以當歸、杏仁、麥門冬、全蠍、連翹、白葵花、蘭香、甘草,甘寒和血潤燥作為輔助藥物。升麻、柴胡苦平,走陽明、少陽兩經。蓽澄茄、白豆蔻、木香、藿香反佐以取效。再用桔梗作引導,使藥物上浮而不下沉。將藥物研磨成末,用湯浸泡,和成藥丸,曬乾再研成粉末,大小如黃米粒。每次取藥粉放在手掌心,用唾液送服,不讓藥物直接接觸病灶。
許學士治一卒病渴,日飲水三斗,不食已三月,心中煩悶,此心中有伏熱。與火腑丹,每服五十丸,溫水下,日三。次日渴止,又次日食進。此方本治淋,用以治渴效,信乎,藥貴變通用之。經云:少陽司天之政,三之氣,炎暑至,民病渴。又云:少陰之復,渴而欲飲。又云:少陽之復,嗌絡焦槁,渴引水漿。
是熱助心盛而渴,治以諸寒劑,世之所知也。經云:太陽司天,寒氣下臨,心火上從,嗌乾善渴。又云:太陽司天,寒淫所勝,民病嗌乾,渴而欲飲。又云:寒水太過,上臨太陽,民病渴而妄冒。是寒攻心虛而渴,治以諸熱劑,則世之所未知也。東垣云:消渴末傳能食者,必發腦疽背瘡,不能食者,必傳中滿鼓脹。
白話文:
一位許學士治療一位士兵的疾病,士兵口渴,每天喝三斗水,已經三個月的時間不吃東西,心裡煩悶,這是因為心裡有熱氣積聚。許學士給他服用火腑丹,每次服用五十丸,溫水送服,一天三次。第二天,士兵的口渴症狀就消失了,第三天就開始進食。這個藥方原本是治療淋病的,卻可以用來治療口渴,可見藥物的運用貴在靈活變通。醫書上說,少陽主司天地的氣運,當三之氣時,炎熱暑氣來臨,人們就會患上口渴的疾病。書中還說,少陰之氣復盛時,會出現口渴想喝水的症狀。此外,書中也提到少陽之氣復盛時,喉嚨會乾燥粗糙,口渴而渴望水。
這些都是因為心火旺盛導致的口渴,可以用各種寒涼藥物治療,這是人們普遍知道的。醫書上說,太陽主司天地,寒氣下降到身體下方,心火上衝,導致喉嚨乾燥口渴。書中還提到,太陽主司天地,寒氣過盛,人們就會患上喉嚨乾燥、口渴想喝水的疾病。此外,書中也說,寒水過盛,上衝到太陽經脈,人們就會患上口渴、頭昏眼花等症狀。這些都是因為寒氣侵襲導致心虛而口渴,應該用各種溫熱藥物治療,這卻是人們所不知道的。東垣先生說,消渴病症初期,患者還能吃東西的,就會發展成腦部膿腫、背部生瘡,而不能吃東西的,則會發展成腹脹鼓滿。
《聖濟總錄》皆為必死不治之證,潔古分而治之,能食而渴者,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不能食而渴者,錢氏白朮散倍加葛根主之。上下既平,不復傳下消矣。或曰末傳瘡疽者何也?此火邪勝也,其瘡痛甚而不潰,或潰赤水者是也。經曰:有形而不痛者,陽之類也。急攻其陽,無攻其陰,治在下焦,元氣得強者生,失強者死。
末傳中滿者何也?以寒治熱,雖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。然臟腑有遠近,心肺位近,宜制小其服,腎肝位遠,宜制大其服,皆適其所至所為。故知過與不及,皆誅罰無過之地也。如膈消、中消,制之太急,速過病所,久而成中滿之疾。正謂上熱未除,中寒復生者,非藥之罪,失其緩急之宜也。
白話文:
《聖濟總錄》中提到,某些病症屬於必死不治。潔古醫師將這些病症分門別類,針對不同的症狀用不同的藥方治療。如果病人能吃但口渴,就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;如果病人不能吃但口渴,就用錢氏白朮散加倍葛根來治療。只要上下氣血平順,病症就不會繼續往下傳播。有人問:為什麼有些病症不會傳到瘡疽?這是因為火邪過盛,導致瘡痛嚴重,潰爛後流出紅色的水。經書上說:有形狀但沒有疼痛的,屬於陽的症狀。治療時要急攻陽氣,不要攻陰氣,要針對下焦部位治療,元氣強盛的人就能活,元氣衰弱的人就會死。
還有人問:為什麼有些病症會導致中滿?這是因為用寒性藥物來治療熱症,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生也不能違背醫理。人體臟腑的距離不同,心肺位置較近,用藥劑量要小;腎肝位置較遠,用藥劑量要大,都要根據病症的部位和症狀來調整藥量。所以說,過度和不足都會導致不好的結果,就像膈消、中消,如果用藥太急,藥力快速到達病灶,久了就會導致中滿。這也就是說,上焦的熱氣還沒有消除,中焦又出現寒症,這不是藥物的問題,而是用藥方法不當,沒有掌握緩急適當的原則。
處方之際,宜加審焉。(雖為三條,而分經止渴,中下亦同例,當參考焉。)
【中消】者,胃也,渴而多飲,善食而瘦,自汗,大便硬,小便頻數赤黃,熱能消穀,知熱在中焦也。宜下之以調胃承氣湯,又三黃丸主之。胃熱則善消水穀,可飲甘辛降火之劑,用黃連末、生地、白藕各自然汁,牛乳各一升,熬成膏,和黃連末一斤,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少呷白湯下,日進十服。
消渴中消,自古只治燥止渴,誤矣。三陽結謂之消,三陽者,陽明也。手陽明大腸主津液所生病,熱則目黃口乾,是津液不足也。足陽明主血所生病,熱則消穀善飢,血中伏火,是血不足也。結者、津液不足,結而不潤,皆燥熱為病也。此因數食甘美而多肥,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,治之以蘭,除陳氣也。
白話文:
開藥方時要仔細考慮,雖然有三個類型的消渴,但其經絡和治渴方法基本相同,可以互相參考。
中消指的是胃火旺盛,症狀是口渴多喝水、吃得多卻瘦、容易出汗、大便乾燥、小便頻繁且顏色深黃。由於熱氣在中焦,因此應該服用瀉下藥來調胃,例如承氣湯或三黃丸。胃熱會導致消化功能旺盛,可以服用甘辛降火的藥物,例如黃連末、生地、白藕汁和牛乳一起熬成膏,再加入黃連末製成丸藥,每次服用三五十粒,用少量白湯送服,一天服用十次。
古人只注重滋陰降燥治療消渴,其實是錯誤的。三陽結引起的消渴,三陽指的是陽明經。手陽明大腸經負責津液,生病時會出現眼睛發黃、口乾舌燥,代表津液不足。足陽明胃經負責血液,生病時會出現食慾旺盛、消穀善飢,代表血液中火氣旺盛,血氣不足。結指的是津液不足,導致經絡阻塞,無法滋潤,都是燥熱引起的疾病。這些病症多是由於經常食用肥甘厚味導致的,因此需要服用清熱解毒、化痰止咳的藥物,例如蘭草,可以消除陳積的熱氣。
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,其氣悍烈,能助熱燥也。越人云: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,陽脈不和則氣留之,氣留之則陽脈盛矣,陽脈太盛則陰氣不得榮也。故肌肉皮膚消削是也。和血益氣湯主之。戴云:消脾緣脾經燥熱,食物易化,皆為小便,轉食轉飢。然脾消又自有三,曰消中,曰寒中,曰熱中。
宜用蓮茗飲,加生地黃、乾葛各一錢。或烏金散,或止用蓮茗飲。順利散、參蒲丸、加味錢氏白朮散、和血益氣湯、清涼飲子、甘露膏、黃連豬肚丸、爛金丸、天門冬丸、豬腎薺苨湯。《內經》言大腸移熱於胃,善食而瘦,謂之食㑊。胃移熱於膽,亦曰食㑊。食㑊者,謂食移易而過,不生肌膚,亦易飢也。
白話文:
不可食用膏粱厚味、芳香藥草以及石藥,這些藥物氣性強悍猛烈,容易助長體內熱燥之氣。越人說:「邪氣停留在六腑就會導致陽脈不和,陽脈不和就會導致氣滯留在體內,氣滯留在體內就會導致陽脈過盛,陽脈過盛就會導致陰氣無法滋養全身。因此,肌肉和皮膚會消瘦。」[和血益氣湯] 可以治療這種情況。戴氏說:「脾臟消瘦是因為脾經燥熱,食物容易消化,全部轉化為小便,導致食慾不振、容易飢餓。然而,脾臟消瘦又分為三種,分別是消中、寒中和熱中。」
應該使用蓮茗飲,加入生地黃、乾葛各一錢。或者使用[烏金散],或者只使用蓮茗飲。順利散、參蒲丸、[加味錢氏白朮散]、和血[益氣湯]、[清涼飲子]、[甘露膏]、[黃連豬肚丸]、[爛金丸]、[天門冬丸]、[豬腎薺苨湯] 等方劑也可以治療。
《內經》中說,大腸將熱氣傳導至胃部,就會導致人容易吃卻容易瘦,稱為「食㑊」。胃將熱氣傳導至膽囊,也會稱為「食㑊」。「食㑊」是指吃進去的食物容易消化,但無法轉化為肌肉和皮膚,並且容易飢餓。
東垣云:善食而瘦者,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,脾虛則肌肉削也,即消中也。運氣消中皆屬熱。經云:少陰之勝,心下熱善飢。又云:少陽之勝,熱客於胃,善飢,治以寒劑是也。針灸消中,皆取於胃。經云:邪在脾胃,陽氣有餘,陰氣不足,則熱中善飢,取三里灸。又云:胃足陽明之脈氣盛,則身已前皆熱,於胃則消穀善飢。
(熱則清之,盛則瀉之。)
【下消】者,病在下焦,初發為膏淋,謂淋下如膏油之狀,至病成,煩躁引飲,面色黧黑,形瘦而耳焦,小便濁而有脂液,治宜養血以分其清濁而自愈矣,以六味地黃丸主之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,則便溺有節。(八味丸。)壯水之主以制陽光,則渴飲不思。六味丸。《金匱》治男子消渴,小便反多,如飲水一斗,小便亦一斗,腎氣丸主之。
白話文:
李東垣說:吃得多卻瘦的人,是因為胃裡有熱邪,所以能吃,但脾虛弱,導致肌肉消瘦,這就是消中。運氣消中都是由於熱造成的。經書說:少陰火盛,心下灼熱,容易餓。又說:少陽火盛,熱邪客在胃裡,容易餓,可以用寒涼藥物治療。針灸治療消中,都是針對胃部。經書還說:邪氣在脾胃,陽氣過盛,陰氣不足,就會出現內熱、容易餓的症狀,可以用三里穴艾灸。又說:胃足陽明經脈氣盛,身體上半部分就會發熱,胃裡則會消化食物過快,容易餓。
(熱就用寒涼的方法來治療,過盛就用瀉法來治療。)
下消指的是病在下焦,初期表現為膏淋,也就是說排泄物像膏油一樣。病情加重後,患者會煩躁、口渴、面色黑、身形消瘦、耳朵焦黑、小便混濁帶有油脂,治療方法應該以養血為主,使清濁分開,自然就會痊癒。可以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。滋補腎陰,消除陰虛的表現,排泄就會正常。也可以用八味丸。補益腎水,控制陽氣過盛,就能緩解口渴。六味地黃丸。金匱要略中記載治療男子消渴,小便過多,就像喝了一斗水,就排出同樣多的尿,可以用腎氣丸來治療。
(子和治腎消,以腎氣丸本方內加山藥一倍外,桂、附從四時加減,冬一兩,春秋五錢,夏二錢半。又法,腎氣丸去附子,加五味子一兩半。)婁全善云:腎消者,飲一溲二,其溲如膏油,即膈消、消中之傳變。王注謂肺臟消燥,氣無所持是也。蓋肺臟氣,肺無病則氣能管攝津液,而津液之精微者,收養筋骨血脈,余者為溲。
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攝,而精微者亦隨溲下,故飲一溲二而溲如膏油也。筋骨血脈無津液以養之,故其病成,漸形瘦焦乾也。然肺病本於腎虛,腎虛則心寡於畏,妄行陵肺,而移寒與之,然後肺病消。故仲景治渴而小便反多,用腎氣丸補腎救肺,後人因名之腎消及下消也。或曰:經既云肺消死不治,仲景復用腎氣丸治之何也?曰:飲一溲二者,死不治。
白話文:
治療腎虛導致的消瘦,可以用腎氣丸的藥方,再加入山藥,份量是一倍。至於桂枝和附子則要根據四季調整用量,冬天用一兩,春秋用五錢,夏天用二錢半。另外,也可以將腎氣丸中的附子去掉,加入五味子一兩半。
婁全善認為,腎虛導致的消瘦,會出現喝一口水就拉兩次尿,而且尿液像油脂一樣的情況,這其實是膈消、消中病症的延續。王注認為這是因為肺臟燥熱,氣虛無力,無法約束津液造成的。
正常情况下,肺臟氣足可以約束津液,精華部分滋養筋骨和血脈,剩下的就變成尿液排出。但如果肺臟有病,津液就無法被約束,精華部分也會隨尿液流失,所以才會出現喝一口水就拉兩次尿,而且尿液像油脂一樣的情況。由於筋骨血脈沒有津液滋養,就會逐漸變得消瘦、乾燥、發黃。
但是,肺病的根源在於腎虛,腎虛就會導致心氣不足,胡亂侵犯肺臟,並將寒氣傳給肺臟,最終導致肺病。所以張仲景治療口渴卻小便過多的病症,就用腎氣丸來補腎救肺,後人因此稱之為腎消和下消。
有人可能會問,既然經典上說肺消是治不好的,張仲景為什麼還用腎氣丸治療呢?這就要區分了,喝一口水就拉兩次尿的情況,才是治不好的。
若飲一未至溲二者,病尚淺,猶或可治。故仲景腎氣丸治飲水一斗小便亦一斗之證。若小便過於所飲者,亦無及矣。腎消服滋補丸藥外,宜多煎黃耆湯飲之。戴院使云:若因色欲過度,水火不交,腎水下泄,心火自炎,以致渴濁,不宜備用涼心冷劑,宜堅腎水以濟心火,當用黃耆飲,加蓯蓉、五味各半錢,吞八味丸,及小菟絲子丸、玄兔丹、鹿茸丸、加減安腎丸、或靈砂丹。消腎為病,比諸消為重,古方謂之強中。
白話文:
如果一個人飲用水後不到一小時就解尿,這表示他的病情還不算太嚴重,還有可能得到治療。根據張仲景的腎氣丸,這種情況可以用來治療喝了一大杯水後也要解一大杯尿的症狀。但如果解的尿量超過了喝水的量,那就沒有什麼治療價值了。
除了服用滋補丸的藥物之外,建議多喝黃耆湯。戴院使提到,如果是由於房事過度導致水火失調,腎水下洩,心火上炎,造成口渴混濁,不適合使用涼心冷劑,而是要堅固腎水來滋養心火,可以使用黃耆飲,加入一半的蓯蓉和五味子,再吞服八味丸,以及小菟絲子丸、玄兔丹、鹿茸丸、加減安腎丸,或者靈砂丹。腎水不足的病症比一般的消瘦更為嚴重,古方稱之為「強中」。
又謂之內消。多因恣意色欲,或餌金石,腎氣既衰,石氣獨在,精水無所養,故常發虛陽,不交精出,小便無度,唇口乾焦,黃耆飲,吞玄兔丹。八味丸、鹿茸丸、加減腎氣丸、小菟絲子丸、靈砂丹,皆可選用。未效,黃耆飲加蓯蓉、五味、山茱萸各四分,薺蘢湯、蓯蓉丸、天王補心丹、雙補丸、腎瀝散、金銀箔丸、白茯苓丸。
白話文:
又稱為內消。通常是因為放縱情慾,或者食用金石等物質,導致腎氣衰弱,而石氣(可能指的是與性功能相關的其他因素)仍然存在,使得精液得不到足夠的養分滋養,導致經常出現虛熱的症狀,無法正常交合,小便頻繁,嘴脣和口腔乾燥,黃芪飲,加上吞服玄兔丹。八味丸、鹿茸丸、加減腎氣丸、小菟絲子丸、靈砂丹,這些都可以選擇使用。如果效果不佳,黃芪飲可以添加蓯蓉、五味、山茱萸各四分,加上薺蘢湯、蓯蓉丸、天王補心丹、雙補丸、腎瀝散、金銀箔丸、白茯苓丸。
【通治】三消丸,用好黃連治淨為細末,不拘多少,切冬瓜肉,研取自然汁,和成餅,陰乾,再為細末,用汁浸和,加至七次,即用冬瓜汁為丸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以大麥仁湯入冬瓜汁送下。尋常渴,止一服效。酒色過度,積為酷熱,熏蒸五臟,津液枯燥,血泣,小便並多,肌肉消鑠,專嗜冷物寒漿,勿投涼劑,以龍鳳丸主之。
戴云:諸消不宜用燥烈峻補之劑,惟當滋養,除消脾外,心腎二消,宜用黃耆六一湯,或參耆湯吞八味丸,或玄兔丹,或小菟絲子丸。又用竹龍散皆可,又用六神飲,亦治腎消。惟脾消則加當歸去黃耆。三消小便既多,大便必秘,宜常服四物湯,潤其大腸,如加人參、木瓜、花粉在內,仍煮四皓粥食之,糯米泔折二,亦可冷進。三消久而小便不臭,反作甜氣,在溺桶中湧沸,其病為重。
白話文:
通治
[三消丸](方劑編號 3127),用上好的黃連,研磨成細末,份量不拘。將[冬瓜](藥材編號 1376)切塊,研磨取出其汁液,與黃連粉末混合成餅狀,陰乾後再次研磨成細末,再用冬瓜汁浸泡混合,重複七次。最後以冬瓜汁將藥粉搓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[大麥](藥材編號 1774)仁湯加入冬瓜汁送服。若只是平常口渴,服用一劑即可見效。
若因飲酒過度,導致積熱內蘊,熏蒸五臟,津液枯竭,口乾舌燥,血脈瘀滯,小便過多,肌肉消瘦,嗜好冰冷食物和寒涼飲料,則切勿服用寒涼藥物。宜用[龍鳳丸](方劑編號 252664)治療。
戴雲說:各種消症忌用燥烈峻猛的補藥,應當滋陰養血。除了脾消外,心消和腎消宜用黃耆[六一湯](方劑編號 5911),或[參耆湯](方劑編號 25261)配服八味丸,或玄兔丹,或小菟絲子丸。亦可用[竹龍散](方劑編號 41372)治療。[六神飲](方劑編號 26141)也可以治療腎消。唯獨脾消則需要加用當歸,去除黃耆。
三消症患者小便過多,大便必然便秘,應常服用[四物湯](方劑編號 77),滋潤腸道。若在此基礎上加人參、[木瓜](藥材編號 1121)、花粉,再煮四皓粥食用,用[糯米泔](藥材編號 8264)折二冷服,效果更佳。
三消症久治不愈,小便無臭,反出現甜味,甚至在溺桶中沸騰,病情就十分嚴重了。
更有浮在溺面如豬脂,濺在桶邊如桕燭淚,此精不禁,真元竭矣。按消渴小便甜,許學士論之甚詳,其理未暢。大抵水之在天地與人身,皆有咸有甘,甘者生氣,而咸者死氣也,坡仙乳泉賦備矣。小便本咸而反甘,是生氣泄也。生氣泄者,脾氣下陷入腎中也。脾氣入腎者,土剋水也。
三消久之,精血既虧,或目無見,或手足偏廢如風疾,然此證消腎得之為多,但用治下消中諸補藥,滋生精血自愈。三消病退後而燥渴不解,此有餘熱在肺經,可用參、苓、甘草少許,生薑汁冷服。虛者可用人參湯。渴病愈後再劇,舌白滑微腫,咽喉嚥唾覺痛,嗌腫,時渴飲冷,白沫如膠,飲冷乃止,甘草石膏丸。渴疾愈,須預防發癰疽,黃耆六一湯下忍冬丸。
白話文:
更何況浮在水面上的油脂像豬油,濺到桶邊的液體像桕燭的淚,這說明精華無法禁錮,真元已經耗竭了。根據記載,消渴症患者的小便會變甜,許學士對此論述得很詳細,但道理還沒有完全講通。總之,水在天地和人體中,都具有鹹味和甘味,甘味是生氣,而鹹味是死氣,坡仙在《乳泉賦》中已作了充分的說明。小便原本應該鹹而反倒變甜,說明生氣外泄了。生氣外泄,就是脾氣下降進入腎中。脾氣進入腎中,就是土剋水。
三消病久治不愈,精血就會虧損,可能導致目不能視,或手腳出現偏廢,像風疾一樣,但這種情況多是腎虛引起的。只要用治療下消症的補藥,滋養精血,就能自愈。三消病退後仍然感到口渴不止,這是肺經有餘熱,可以用人參、茯苓、甘草少許,用生薑汁冷服。虛弱的人可以用人參湯。渴病痊癒後再次發作,舌苔白而滑,稍微腫脹,咽喉吞嚥唾液感到疼痛,咽喉腫脹,時常感到口渴,想喝冷飲,口中白沫像膠一樣,喝了冷飲就停止了,可以用甘草石膏丸。渴疾痊癒後,要預防發癰疽,可以用黃耆六一湯下忍冬丸。
(凡諸虛不足,胸中煩躁,時常消渴唇口乾燥,或先渴而欲發瘡,或病癰疽而後渴者,並宜黃耆六一湯多服。)已發者,藍葉散、玄參散、薺苨丸。消渴後成水氣,方書雖有紫蘇湯、瞿麥湯、葶藶丸,皆克泄之劑,不若五皮飲送濟生腎氣丸,及東垣中滿分消諸方為妥。
白話文:
如果體虛不足,胸悶煩躁,經常口渴嘴唇乾燥,或是先渴後要生瘡,或是患了癰疽之後才渴,都應該多喝黃耆六一湯。已經發病的,可以用藍葉散、玄參散、薺苨丸治療。如果口渴之後出現水腫,雖然醫書上記載有紫蘇湯、瞿麥湯、葶藶丸等利水藥,但這些藥都屬於泄水之劑,不如用五皮飲送濟生腎氣丸,以及東垣中滿分消諸方來治療更妥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