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五冊 (13)
第五冊 (13)
1. 健忘
黃帝曰:人之善忘者,何氣使然?岐伯曰:上氣不足,下氣有餘、腸胃實而心氣虛,虛則榮衛留於下,久之不以時上,故善忘也。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,志傷則喜忘其前言。血並於下,氣並於上,亂而喜忘。火不及曰伏明,伏明之紀,其病昏惑悲忘。太陽司天,寒氣下臨,心氣上從,善忘。
太陽之復,甚則入心,善忘善悲。人生氣稟不同,得氣之清,則心之知覺者明,得氣之濁,則心之知覺者昏。心之明者,無有限量,雖千百世已往之事,一過目則終身記而不忘,豈得忘其目前者乎。心之昏者,精神既短,則目前不待於傷心,而不能追憶其事矣。劉河間謂水清明而火昏濁,故上善若水,下愚若火,此稟質使之然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人為什麼容易忘事呢?岐伯回答:上半身氣虛,下半身氣盛,腸胃充實而心氣虛弱。心氣虛弱,導致氣血停留在下半身,久而久之沒有及時上行,所以就容易忘事。腎臟火氣旺盛而無法控制,就會傷及心志,心志受損就會容易忘記之前說過的話。血液停留在下半身,氣血上衝,混亂無序,也會導致容易忘事。火氣不足叫做伏明,伏明狀態下,就會出現昏沉、迷惑、悲傷、健忘等症狀。太陽主宰天時,寒氣下降,心氣上行,也會導致容易忘事。
當太陽氣運復甦,寒氣過盛就會侵入心臟,容易忘事並感到悲傷。人生來氣稟不同,得到清氣的人,心智明晰,知覺敏銳,得到濁氣的人,心智昏蒙,知覺遲鈍。心智明晰的人,記憶力無窮,即使千百年前的事,只要看過一眼就會終生不忘,又怎麼會忘記眼前的事情呢?心智昏蒙的人,精神短暫,眼前的事情還沒傷及心神,就已經記不住了,更遑論追憶過去的事情。劉河間說水清澈而火混濁,所以上善若水,下愚若火,這是先天稟賦使然。
設稟質清濁混者,則不耐於事物之擾,擾則失其靈而健忘也。蓋氣與血,人之神也。經曰:靜則神藏,躁則消亡。靜乃水之體,躁乃火之用。故性靜則心存乎中,情動則心忘於外,動不已則忘亦不已,忘不已則存乎中者幾希,存乎中者幾希則語後便忘,不俟終日已。所以世人多忘者,役役擾擾,紛紜交錯,當事於一生,其氣血之陰者將竭,必稟質在中人以上,清明有所守,不為事物所亂者,百難一人也。由是言之,藥固有安心養血之功,不若平其心,易其氣,養其在己而已。
若夫痰之健忘者,乃一時之病。然病忘之邪,非獨痰也。凡是心有所寄,與諸火熱傷亂其心者,皆得健忘。如《靈樞》謂盛怒傷志,志傷善忘。《內經》謂血並於下,氣並於上,亂而善忘。夫如是,豈可不各從所由而為治耶。思慮過度,病在心脾,宜歸脾湯,有痰加竹瀝。有因精神短少者,人參養榮湯、小定志丸、寧志膏。
白話文:
一個人如果天生體質偏虛弱,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,一受到干擾,就會心神不寧,導致記憶力下降。因為氣血是人體精神的根本,古書中說,心靜則神明內藏,心躁則神明消亡。靜就像水的本質,躁就像火的功用。所以,性情平靜的人,心思能集中在內心,情緒波動時,心思就會飄到外面,不停地外放,就會一直忘記,一直忘記,內心專注的狀態就很少,內心專注的狀態很少,就會說完話就忘了,還沒到一天就忘記了。因此,世界上大多數健忘的人,都是因為整天忙忙碌碌,心煩意亂,一生都在為生活奔波,他們體內陰性的氣血快要耗盡了,只有天生體質很好,心志堅定,不會被外物影響的人,才能免於健忘,這樣的人百萬人中才有一個。由此可見,藥物雖然能起到安神養血的作用,但更重要的是平靜心緒,調理氣血,從自身出發,修養身心。
至於因痰濕引起的健忘,只是暫時性的疾病。但導致健忘的因素不僅僅是痰濕,凡是心神不寧,或因火熱之邪傷及心神的人,都容易出現健忘。比如《靈樞》中說,大怒傷神,神傷就會導致健忘。《內經》中說,血下注,氣上逆,就會導致心神混亂,記憶力下降。既然如此,就應該根據不同的原因,對症下藥。如果因思慮過度導致健忘,病在心脾,可以用歸脾湯治療,如果伴有痰濕,可以加入竹瀝。如果因精神不足導致健忘,可以服用人參養榮湯、小定志丸、寧志膏。
有因痰迷心竅者,導痰湯下壽星丸,或加味茯苓湯。上虛下盛,於補心藥中加升舉之劑。心火不降,腎水不升,神志不定,事多健忘,宜朱雀丸。《千金》孔子大聖枕中方,龜甲、龍骨、遠志、菖蒲四味,等分為末,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,常令人大聰明。治多忘方,菖蒲一分,茯苓、茯神、人參各五分,遠志七分,為末。
白話文:
若因痰阻礙心神,可服用導痰湯後再服用壽星丸,或加味茯苓湯。若上虛下實,則在補心藥中加入升舉藥物。若心火不降,腎水不升,精神恍惚,容易健忘,則宜服用朱雀丸。《千金方》記載孔子大聖枕中方,用龜甲、龍骨、遠志、菖蒲等份研末,酒服方寸匕,每日三次,能使人變得聰明。治療健忘的方劑,則用菖蒲一分,茯苓、茯神、人參各五分,遠志七分,研末服用。
酒服方寸匕,日三夜一,五日效。《聖惠方》菖蒲、遠志各一分,搗為細末。戊子日服方寸匕,開心不忘。《肘後方》治人心孔惛塞,多忘喜誤,丁酉日密自至市,買遠志著巾角中,為末服之,勿令人知。本草:商陸花主人心惛塞,多忘喜誤,取花陰乾百日搗末,日暮水服方寸匕,臥思念所欲事,即於眼中自見。
白話文:
每天服用方寸匕(約一茶匙)的藥劑,一天三次,晚上一次,五天見效。《聖惠方》中記載,菖蒲和遠志各取一份,搗碎成細末。戊子日(五行相生相克中的某一天)服用方寸匕,可使人心開朗,不再健忘。《肘後方》中提到,若心神恍惚,健忘易錯,可在丁酉日(五行相生相克中的某一天)偷偷去市場購買遠志,藏在帽子裡,磨成粉末服用,不可讓人知道。《本草》記載,商陸花可以治療心神恍惚、健忘易錯,取花陰乾百日後搗碎成粉末,日暮用水服用方寸匕,睡前默念想要記住的事,就會在夢中看到。
2. 汗總論
《素問》云:陽氣有餘,為身熱無汗,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,陰陽有餘,則無汗而寒。又云:飲食飽甚,汗出於胃。驚而奪精,汗出於心。持重遠行,汗出於腎。疾走恐懼,汗出於肝。搖體勞苦,汗出於脾。凡眠熟而汗出,醒則倏收者,曰盜汗,亦曰寢汗。不分寤寐,不由發表而自然汗出者,曰自汗。
若勞役因動汗出,非自汗也。傷寒脈緊,麻黃、蔥、豉發之,汗出於衛。傷寒脈緩,白朮、桂枝止之,汗出於榮。往來寒熱,眩,柴胡、連翹和之,汗出於少陽。體若燔炭,地骨皮、秦艽解之,汗出於三焦。厥而抑鬱,柴胡、麻黃髮之,汗出於血。熱聚於胃,大黃、芒硝下之,汗出於足陽明。
陰毒大汗,附子、乾薑溫之,汗出於三陽。
白話文:
《素問》裡說:陽氣過盛,會造成身體發熱卻不出汗;陰氣過盛,則會容易出汗且身體發冷;陰陽都過盛,則會不出汗卻感到寒冷。
書中還說:吃得太飽,會造成胃部出汗。驚嚇過度損傷精氣,會造成心臟出汗。負重遠行,會造成腎臟出汗。疾速奔跑或恐懼,會造成肝臟出汗。勞累過度,會造成脾臟出汗。
如果在睡眠中出汗,醒來後汗就馬上消失,稱為盜汗,也稱為寢汗。不論醒著或睡著,不是因為風寒外邪入侵,而是自然而然地出汗,稱為自汗。
如果因為勞作或運動而流汗,則不屬於自汗。
傷寒患者脈象緊緊的,可以用麻黃、蔥、豉來發汗,汗從衛氣中排出。傷寒患者脈象緩緩的,可以用白朮、桂枝來止汗,汗從營氣中排出。傷寒患者出現往來寒熱、頭暈的症狀,可以用柴胡、連翹來調和,汗從少陽經脈中排出。傷寒患者身體像燒紅的炭一樣,可以用地骨皮、秦艽來清熱解毒,汗從三焦經脈中排出。傷寒患者出現四肢厥冷、胸悶氣短的症狀,可以用柴胡、麻黃來發汗,汗從血脈中排出。傷寒患者熱邪積聚在胃部,可以用大黃、芒硝來瀉下,汗從足陽明經脈中排出。
3. 自汗
(頭汗,手足汗,陰汗,無汗)
心之所臟在內者為血,發於外者為汗。汗者,乃心之液。而自汗之證,未有不由心腎俱虛而得之。故陰陽虛必腠理髮熱自汗,此固陰陽偏勝而致。又有傷風、中暑、病濕,兼以驚怖、房室、勞極,則歷節、腸癰、痰飲、產蓐等證,亦能令人自汗。仲景謂肉極則自津脫,腠理開,汗大出。
巢氏云:虛勞病,若陽氣偏虛,則津發泄為汗。又云:心臟熱則腠理開,腠理開則汗出。諸家言汗出之義,大約如此。嘗因是而究之,汗者、津之泄也,津與氣同類,氣之所至,津即有之,以故知《內經》之言心為汗者,大矣哉。蓋心是主陽之臟,陽乃火也,氣也。故五臟六腑表裡之陽,皆心臟主之,以行其變化。
白話文:
頭部出汗、手腳出汗和陰部出汗,以及無汗,這都是中醫學中對不同部位出汗的描述。在中醫理論中,心臟在體內主管血液循環,而體表的汗液則是心臟功能的一種表現。自汗(無故流汗)的情況通常是由心腎兩虛所引起。
當陰陽兩方面都虛弱時,人體的皮膚(腠理)會出現熱感,並伴有自汗現象。這是因為陰陽失調導致的結果。此外,還有一些情況如受風、中暑、感染濕氣、受到驚嚇、房事過度、勞累過度,以及患有關節炎、腸炎、痰濕、產後病等,也可能導致自汗的發生。
張仲景認為,當身體極度疲倦時,會導致水分流失,使腠理開放,從而大量出汗。巢元方指出,如果陽氣單純虛弱,那麼會導致津液(水)過多,形成出汗。他還提到,心臟熱會導致腠理開放,開放後就會出汗。
眾多學者的論述大致都是這樣的觀點。我曾經對此進行過深入思考,發現出汗其實就是津液的排出過程。津液和氣同屬一類,氣到哪,津液就跟到哪。因此,可以理解為《內經》中提到心臟主管汗液的說法非常正確。心臟是主導陽氣的器官,陽氣即為火,也是氣。所以,五臟六腑表裡之間的陽氣,都是由心臟主導運行,以促進其變換過程。
是故津者,隨其陽氣所在之處而生,亦隨其火擾所在之處泄出為汗,其汗盡由心出也。不然,何《內經》言風、言勞動、言陽陰相爭者,其汗各由其所在臟腑而出之乎。然五臟六腑,又必以十二經脈、榮衛為要,因經脈是司其出入行氣之隧道。榮行脈中以滋陰血,衛行脈外以固陽氣,陽氣固則腠理肥,玄腑密,而臟腑經脈榮衛通貫若一。
內之臟腑與表之經脈離居,則兩者出入之機皆廢,於是邪在於內則玄府不密,而汗從腑臟出,邪在表則腠理不固,而汗從經脈出,所以自汗之由,不可勝計。至若臟腑之陰拒格衛氣浮散於外,無所依從,或胃氣虛衰,水穀氣脫散者,或肺氣微弱不能宣行榮衛而津脫者,如是自汗,雖病重而尚有可治,獨三陽之絕汗出者,則不可治矣。陰虛陽必湊,故發熱自汗,當歸六黃湯加地骨皮。
白話文:
所以津液的產生,會隨著陽氣所在的位置而產生,也會隨著火氣擾動所在的位置而從汗孔排出,而汗液最終都是由心臟運行的。不然,《內經》為何會提到風、勞動、陽陰相爭等因素,導致汗液分別從不同的臟腑排出呢?然而五臟六腑,必須依靠十二經脈、榮衛氣血的運行,因為經脈是氣血運行出入的通道。榮氣運行於脈中滋養陰血,衛氣運行於脈外固護陽氣,陽氣充足則毛孔緊密,臟腑功能完善,而臟腑經脈、榮衛氣血相互貫通如同一体。
內臟和外表的經脈相互分離,則兩者氣血運行出入的功能都會失效,於是邪氣入侵內臟則臟腑功能失調,汗液從內臟排出,邪氣入侵外表的經脈則毛孔鬆弛,汗液從經脈排出,所以自汗的原因,不胜枚举。至於臟腑陰氣不足,導致衛氣浮散在外,無處依附,或是胃氣虛弱,水穀精氣散失,或是肺氣虛弱不能宣行榮衛導致津液流失,這些情況引起的自汗,雖然病情嚴重,但仍然可以治療。唯獨三陽經氣衰竭導致大量出汗者,則無法治療。陰虛陽必相依,因此發熱自汗,應使用當歸六黃湯加地骨皮治療。
陽虛陰必乘,故發厥自汗,黃耆建中湯,甚者加附子,或耆附湯。滑伯仁治一婦,暑月身冷自汗,口乾煩躁欲臥泥水中,脈浮而數,按之豁然虛散。曰:《素問》云,脈至而從,按之不鼓,諸陽皆然,此為陰盛格陽。得之飲食生冷,坐臥當風,以真武湯冷飲之,一進汗止,再進躁去,三進全安。
陰陽俱虛,熱不甚,寒不甚,秋冬用桂枝,春夏用黃耆。脈證無熱者,亦用桂枝,脈證有熱者,亦用黃耆。或身溫如常而汗出冷者,或身體冷而汗亦冷,別無他病,並屬本證。戴復庵用黃耆建中湯,加浮麥少許煎,黃耆六一湯,或玉屏風散。平人氣象論云:尺澀脈滑,謂之多汗。
白話文:
陽氣虛弱,陰寒就會乘虛而入,所以會出現發厥、自汗等症狀。可以用黃耆建中湯治療,症狀嚴重的可以加附子,或者使用耆附湯。滑伯仁曾經治療一位婦女,她在夏季出現身體發冷、自汗、口乾煩躁、想躺進泥水中等症狀,脈象浮而數,按之空虛無力。根據《素問》記載,脈搏應當是充實有力的,按之應該有彈性,如果脈象浮而數,按之空虛無力,就是陰盛格陽。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飲食生冷、坐臥當風引起的。可以用真武湯冷服,服用一次可以止汗,服用兩次可以緩解煩躁,服用三次就能痊癒。
如果陰陽都虛,既不熱也不寒,秋冬可以用桂枝,春夏可以用黃耆。脈象和症狀沒有熱症的,也用桂枝;脈象和症狀有熱症的,也用黃耆。還有一些人雖然身體溫度正常,但卻出冷汗,或者身體發冷,汗也發冷,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病症,這些也屬於本證。戴復庵會用黃耆建中湯加浮麥少許煎服,或者用黃耆六一湯、玉屏風散。平人氣象論中記載,尺脈澀而滑,稱為多汗。
王注:謂尺膚澀而尺脈滑也。膚澀者,榮血內涸。又《針經》云:腠理發泄,汗出溱溱,是謂津。津脫者,腠理開,汗大泄。按此二經論自汗多而血涸津脫者,東垣周衛湯,雖曰治濕勝自汗,內有血藥,實潤劑也,可以治此。濕勝自汗,以東垣法治之。東垣曰:西南坤土也,在人則為脾胃。
陽之汗,以天地之雨名之。濕主淋淫,驟注者濕勝也。陰滋其濕,為露為雨,此陰寒隔熱火也。隔者解也,陰濕寒下行,地之氣也。仲景云:汗多則亡陽,陽去則陰勝也。重虛則表陽虛極矣,甚為寒中。濕勝則音聲如從甕中出若中水也。相家有言,土音如居深甕里,言其壅也、遠也、不出也,其為濕也審矣。
白話文:
古代醫書提到,尺部皮膚粗糙而尺脈滑利,說明體內血液不足,氣血運行不暢。另外,經書中也說,皮膚毛孔開合,汗液外泄,稱為津液。津液流失,毛孔就會打開,汗液大量排出。根據這兩條經文,如果一個人汗出過多,導致血虛津液虧損,可以用東垣周衛湯來治療。雖然這方藥主要針對濕盛自汗,但其中包含一些補血藥物,具有滋潤作用,可以有效改善血虛津液不足的狀況。濕盛自汗,可以使用東垣法來治療。
東垣醫學認為,西南方向屬坤土,在人體中对应的是脾胃。
陽氣的汗液,就如同天地間的雨水一般。濕氣主導淋漓不盡,突然大量汗出就是濕氣過盛。陰氣滋養濕氣,化作露水和雨水,這說明陰寒阻隔了陽熱。阻隔的意思就是隔絕,陰寒濕氣向下運行,屬於地氣。仲景也說,汗出過多就會損傷陽氣,陽氣不足就會導致陰氣過盛。重度虛損,則表明陽氣極度虛弱,體內寒氣嚴重。濕氣過盛,聲音就會像從瓮中發出,仿佛被水浸過一般。相學中有句話說,土音如同住在深甕里,說明聲音沉悶、遙遠、難以發出,這足以證明濕氣過盛。
又知此二者,亦為陰寒。《內經》云:氣虛則外寒,雖見熱中,蒸蒸為汗,終傳大寒。知始為熱中者,表虛無陽不任外寒,終傳為寒中者,多成痹寒矣。夫色以候天,脈以候地,形者乃候地之陰陽也。故以脈氣候之,皆有形之可見者也。
治張芸夫,四月天寒,陰雨寒濕相雜,因官事飲食失節勞役所傷,病解之後,汗出不止,沾濡數日,惡寒重添厚衣,心胸悶躁,時躁熱,頭目昏憒,壅塞食少減,此乃胃外陰火熾甚,與夫雨之濕氣挾熱,兩氣相合,令濕熱大作,汗出不休,兼見風邪以助東方甲乙,以風藥去其濕,以甘藥瀉其熱,羌活勝濕湯主之。有痰證冷汗自出者,宜七氣湯,或理氣降痰湯,痰去則汗自止。
白話文:
了解這兩種情況都是陰寒體質。《內經》說:氣虛則外寒,雖然表面上感到熱,出汗蒸蒸,最終還是會傳遞成大寒。一開始是熱症,是因為表虛無陽,不能抵禦外寒,最終轉變成寒症,大多會發展成痹寒。而人體面色可以反映天象,脈象可以反映地氣,身體形態則是反映地氣的陰陽。所以通過脈氣觀察身體,就能看到許多形體上的變化。
治療張芸夫的病症,發生在四月份,天氣寒冷,陰雨寒濕交雜,他因為官事繁忙、飲食失節、勞累過度而受傷,病癒後汗出不止,持續了幾天,惡寒加重,需要穿厚衣服,心胸悶躁,偶爾發熱,頭昏腦脹,胸悶食慾不振,這是因為胃外陰火熾盛,再加上雨天的濕氣夾雜著熱氣,兩種氣交匯在一起,導致濕熱熾盛,汗出不止,並且外感風邪助長了東方甲乙之氣,因此需要用風藥祛濕,用甘藥瀉熱,用羌活勝濕湯治療。如果伴有痰症、冷汗自出的情況,則宜用七氣湯或理氣降痰湯治療,痰消則汗自止。
火氣上蒸胃中之濕,亦能作汗,可用涼膈散。有氣不順而自汗不止,須理氣使榮衛調和,小建中湯加木香。《素問》帝曰:有病身熱解惰,汗出如浴,惡風少氣,此為何病?岐伯曰:病名酒風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以澤瀉、術各十分,麋銜五分,合以三指撮,為後飲。
(麋銜,一名薇銜,俗名吳風草。)又云:飲酒中風,則為漏風。漏風之狀,或多汗,常不可單衣,食則汗出,甚則身汗喘息,惡風,衣裳濡,口乾善渴,不能勞事。河間以白朮散主之,此即酒風也。凡五臟風皆自汗惡風。因飲食汗出日久,心中虛風虛邪,令人半身不遂,見偏風痿痹之病,先除其汗,慓悍之氣,按而收之,安胃湯。有病後多汗,服正元散諸重劑不愈,唯八珍散宜之。
白話文:
體內熱氣往上蒸發,導致胃部濕氣,也會造成出汗,可以用涼膈散治療。如果出現氣機不順暢、自汗不止的情況,需要調理氣機,使營衛之氣協調,可以用小建中湯加木香來治療。根據《素問》記載,皇帝問岐伯:有人患病,身體發熱、倦怠、出汗如洗、怕風、氣短,這是什麼病?岐伯回答:這病叫做酒風。皇帝又問:如何治療?岐伯回答:用澤瀉、白術各十份,薇銜五份,混合在一起,做成藥丸,飯後服用。酒風又稱漏風,症狀表現為多汗、怕冷、穿單衣都會出汗、吃飯時也會出汗,嚴重者還會伴隨出汗、喘息、怕風、衣服濕透、口乾舌燥、無法勞作。河間以白朮散治療此病,也就是酒風。五臟風都可能導致自汗怕風。如果因為飲食導致長期出汗,心臟虛弱,導致虛風邪氣入侵,會造成半身不遂、偏風痿痹等病症,需要先止汗,收斂慓悍之氣,可以用安胃湯治療。如果患病後多汗,服用正元散等重劑無效,可以用八珍散治療。
有別處無汗,獨心孔一片有汗,思慮多則汗亦多,病在心,宜養心血。用獖豬心一個,破開,帶血入人參、當歸二兩縫之,煮熟去藥,止吃豬心,仍以艾湯調茯苓末服之。若服藥汗仍出者,有熱,牡蠣散。無熱,小建中湯加熟附子一錢,不去皮,或正元散,仍以溫粉撲之。大汗不止,宜於諸藥中入煅牡蠣粉二錢半,併吞硃砂丹,或茸朱丹。
白話文:
如果只有胸口出汗,其他地方都沒有汗,而且思慮過多汗也越多,說明心臟有病,應該要滋養心血。可以取豬心一個,剖開,加入人參、當歸各兩錢縫好,煮熟後去掉藥材,只吃豬心。之後再用艾湯調茯苓粉服用。如果服藥後還是出汗,說明有熱,可以用牡蠣散。如果沒有熱,可以用小建中湯加熟附子一錢,不用去皮,或用正元散,同時用溫粉塗抹。如果大汗不止,可以在藥方中加入煅牡蠣粉兩錢半,並吞服硃砂丹,或服用茸朱丹。
常自汗出,經年累月者,多用黑錫丹。久病及大病新愈汗出者,亦可用此。若不宜熱補,須交濟其陰陽自愈,當以靈砂丹主之。凡此皆為無他病而獨汗出者設,非謂有兼病者也。若服諸藥欲止汗固表而並無效驗,藥愈澀而汗愈不收止,可理心血。蓋汗乃心之液,心無所養不能攝血,故溢而為汗,宜大補黃耆湯加酸棗仁。
有微熱者,更加石斛,兼下靈砂丹。汗出如膠之黏,如珠之凝,及淋漓如雨,揩拭不逮者,難治。
【診】:肺脈軟而散者,當病灌汗,至今不復散發也。肺脈緩甚為多汗。
白話文:
經常冒汗,而且持續很久的人,大多使用黑錫丹。久病或大病剛痊癒後一直冒汗的人,也可以用黑錫丹。如果不能用熱補的方法,需要調理陰陽讓身體自然恢復,就應該用靈砂丹。以上這些都是針對沒有其他疾病,單純只是出汗的人,不包括同時患有其他疾病的人。如果服用一些藥物想要止汗固表卻沒有效果,藥物越澀汗反而越止不住,就可以調理心血。因為汗是心臟的液體,心臟沒有充足的營養無法攝血,就會溢出形成汗液,所以應該服用大補黃耆湯加入酸棗仁。
如果有輕微發熱,再加入石斛,並服用靈砂丹。汗液像膠一樣黏稠,像珠子一樣凝固,或者像雨一樣淋漓,擦也擦不完的,這種情況很難治癒。
診斷:如果肺脈軟弱而散亂,說明是患病後一直出汗,至今還沒有停止。肺脈緩慢非常容易出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