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一冊 (5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一冊 (5)

1. 傷濕

濕有天之濕,霧露雨是也。天本乎氣,故先中表之榮衛。有地之濕,水泥是也。地本乎形,故先傷皮肉筋骨血脈。有飲食之濕,酒水乳酪之類是也。胃為水穀之海,故傷於脾胃。有汗液之濕,汗液亦氣也,止感於外。有人氣之濕,太陰濕土之所化也,乃動於中。治天之濕,當同司天法,濕上甚而熱者,平以苦溫,佐以甘辛,以汗為效而止。

如《金匱要略》諸條之謂,風濕相搏,身上疼痛者是也。治地之濕,當同在泉法,濕淫於內,治以苦熱,佐以酸淡,以苦燥之,以淡泄之。治飲食之濕,在中奪之,在上吐之,在下引而竭之。汗液之濕,同司天者治。雖人氣屬太陰脾土所化之濕者,在氣交之分也,與前四治有同有異。

白話文:

濕氣分為天濕、地濕、飲食濕、汗液濕和人氣濕。

天濕指的是霧露雨水,源於天地之氣,因此先影響人體的表層,也就是榮衛。

地濕指的是泥土,源於地形的影響,因此先傷害人體的皮肉筋骨血脈。

飲食濕指的是酒水乳酪等食物,因為胃是水穀之海,所以會傷害脾胃。

汗液濕指的是汗液,汗液也屬於氣,因此只會影響人體的外表。

人氣濕指的是太陰濕土所化成的濕氣,會從人體內部產生。

治療天濕的方法,要像司天法一樣,如果濕氣上浮並且伴有熱症,就應該用苦溫藥物,佐以甘辛藥物,以發汗的方式來治療。例如《金匱要略》中所提到的,風濕相搏,身上疼痛的症狀。

治療地濕的方法,要像在泉法一樣,如果濕氣侵淫於內,就應該用苦熱藥物,佐以酸淡藥物,以苦味來燥濕,以淡味來泄濕。

治療飲食濕的方法,就是要從中間奪取濕氣,或者從上面吐出來,或者從下面引導出來,讓濕氣完全排出。

治療汗液濕的方法,則和治療天濕的方法一樣。

人氣濕雖然屬於太陰脾土所化成的濕氣,但它是在氣交之分,所以治療方法和前四種濕氣既有相同之處,也有不同之處。

何者?土兼四氣,寒熱溫涼,升降浮沉,備在其中。脾胃者,陰陽異位,更實更虛,更逆更從,是故陽盛則木勝,合為風濕;至陽盛則火勝,合為濕熱,陰盛則金勝,合為燥濕;至陰盛則水勝,合為陰濕。為兼四氣,故淫泆上下中外,無處不到。大率在上則病嘔吐,頭重胸滿,在外則身重腫,在下則足脛胕腫,在中腹脹中滿痞塞,當分上下中外而治,隨其所兼寒熱溫涼以為佐使。至若先因乘克,以致脾虛津積而成濕者,則先治勝克之邪。

或脾胃本自虛而生濕者,則用補虛為主。或鬱熱而成濕者,則以發熱為要。或脾胃之濕淫泆流於四臟,筋骨皮肉血脈之間者,大概濕主乎痞塞,以致所受之臟,澀不得通疏,本臟之病因而發焉。

白話文:

脾胃就像一個綜合體,包含了寒熱溫涼等四種氣候,以及升降浮沉等各種變化。脾胃陰陽交替,時而充實時而虛弱,時而逆時而順,因此當陽氣過盛時,木氣旺盛,導致風濕;陽氣極盛時,火氣旺盛,導致濕熱;陰氣過盛時,金氣旺盛,導致燥濕;陰氣極盛時,水氣旺盛,導致陰濕。脾胃包容四種氣候,因此濕邪可以無處不在,上至頭部,下至足部,內至腹腔,外至皮膚,都可能受到影響。

一般來說,濕邪在上則會出現嘔吐、頭重胸悶的症狀;濕邪在外則會出現身體沉重、水腫的症狀;濕邪在下則會出現腳踝腫脹的症狀;濕邪在中則會出現腹脹、滿悶、痞塞的症狀。治療時需要根據濕邪所在部位,以及伴隨的寒熱溫涼情況,選用不同的藥物來治療。

如果脾胃虛弱,導致津液積聚而生濕,那麼就需要先治療導致脾虛的邪氣;如果脾胃原本就虛弱,而生濕,則需要以補虛為主;如果由於鬱熱而生濕,則需要以發熱為主要治療方向。

當脾胃的濕邪流佈到其他臟腑,以及筋骨、皮肉、血脈等組織時,濕邪會導致這些部位阻塞不通,導致各臟腑的功能失調,進而產生各種疾病。

其筋骨皮肉血脈受之則發為痿痹,緩弱痛重,不任為用,所治之藥,各有所入,能入於此者,不能入於彼,且濕淫為病,《內經》所論,疊出於各篇,本草治濕,亦不一而見,凡切於治功者,便是要藥。今丹溪書乃止歸重蒼朮一味,豈理也哉。傷濕為病,發熱惡寒,身重自汗,骨節疼痛,小便秘澀,大便多泄,腰腳痹冷,皆因坐臥卑濕,或冒雨露,或著濕衣所致,併除濕湯。具前諸症,而腰痛特甚,不可轉側,如纏五六貫重者。

濕氣入腎,腎主水,水流濕,從其類也。腎著湯、滲濕湯。小便秘,大便溏,雨淫腹疾故也。五苓散吞戊己丸。戊己屬土,土剋水,因以得名。五苓乃濕家要藥,所謂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傷濕而兼感風者,既有前項證,而又惡風不欲去衣被,或額上微汗,或身體微腫,汗漬衣濕,當風坐臥,多有此證。宜除濕湯、桂枝湯各半帖和服,令微發汗。

白話文:

筋骨、皮肉、血脈受到濕氣侵襲就會導致痿痹,症狀包括肢體無力、疼痛沉重、無法正常活動。治療痿痹的藥物各有其功效,有些藥物能進入某個部位,卻無法進入其他部位。濕邪為病,在《內經》中多處提及,而草藥治療濕邪也各有不同。真正有效的藥物,必須針對病情。丹溪先生的著作中只強調蒼朮一味藥,實在不符合道理。濕邪侵襲導致的疾病,症狀包括發熱畏寒、身體沉重、自汗、骨節疼痛、小便不利、大便稀泄、腰腳麻木冰冷等,都是因為久坐潮濕、淋雨受露或穿濕衣所致,可以用除濕湯治療。如果以上症狀中腰痛特別嚴重,無法翻身,感覺像被綁上幾十斤重物,可以用腎著湯、滲濕湯治療。小便不利,大便溏泄,是雨水濕氣侵入腸胃造成的腹疾,可以用五苓散和戊己丸治療。戊己屬土,土剋水,因此得名。五苓散是治療濕邪的要藥,所謂治療濕邪不以利尿為目的,並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如果濕邪侵襲又兼有風邪,除了上述症狀外,還會怕風不願脫衣蓋被,額頭微微出汗,身體略微浮腫,汗水浸濕衣物,在風中坐臥,這些都是常見的症狀。可以用除濕湯和桂枝湯各半劑混合服用,讓身體微微發汗。

若大發其汗,則風去濕在。已得汗而發熱不去者,敗毒散加蒼朮一錢,防己半錢。傷濕又兼感寒,有前諸症,但無汗慘慘煩痛,宜五積散和除濕湯半帖,和五苓散半帖。傷濕而兼感風寒者,汗出身重,惡風喘滿,骨節煩疼,狀如歷節風,臍下連腳冷痹不能屈伸,所謂風寒濕合而成痹。宜防己黃耆湯,或五痹湯。

若因浴出,未解裙衫,身上未乾,忽爾熟睡,攻及腎經,外腎腫痛,腰背攣曲,只以五苓散一帖,入真壞少許,下青木香丸,如此三服,臟腑才過,腫消腰直,其痛自止。濕熱相搏者,清熱滲濕湯。其證肩背沉重疼痛,上熱胸膈不利,及遍身疼痛者,拈痛湯。酒面乳酪停滯不能運化,而濕自內盛者,除濕散及蒼白二陳湯,加消息之藥燥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大量出汗,就代表風邪已經去除了,濕氣還在體內。已經出汗但發熱不退的,可以用敗毒散加上蒼朮一錢、防己半錢。如果傷風濕又兼感寒,出現上述症狀,但沒有汗,感到很痛苦,可以用五積散和除濕湯各半帖,再加五苓散半帖。如果傷風濕又兼感風寒,出汗後身體沉重,怕風喘不過氣,骨節疼痛,表現得像歷節風一樣,臍下到腳冷痺,不能彎曲伸展,這就是風寒濕三者合在一起導致的痺症。可以用防己黃耆湯,或者五痹湯。

如果因為洗澡後沒有立刻解開衣服,身體還沒乾就睡著了,寒氣侵襲腎經,造成外腎腫痛,腰背彎曲,可以用五苓散一帖,加入少許真壞,再服用青木香丸,如此服用三劑,臟腑就會恢復正常,腫塊消失,腰部伸直,疼痛自然消失。如果濕熱相搏,可以用清熱滲濕湯。如果出現肩背沉重疼痛,上熱胸悶,以及全身疼痛的,可以用拈痛湯。如果酒、面、乳酪停滯在體內無法消化,而濕氣又從內部積聚,可以用除濕散加上蒼白二陳湯,再加入一些消食的藥物來乾燥濕氣。

2. 傷燥

《內經》曰:諸燥枯涸,幹勁皴揭,皆屬於燥。乃陽明燥金肺與大腸之氣也。燥之為病,皆屬燥金之化,然能令金燥者火也,故曰燥萬物者,莫熯乎火。夫金為陰之主,為水之源,而受燥氣,寒水生化之源竭絕於上,而不能灌溉周身,營養百骸,色干而無潤澤皮膚,滋生毫毛者,有自來矣。

或大病而克伐太過,或吐利而亡津液,或預防養生誤餌金石之藥,或房勞致虛,補虛燥劑,食味過厚,辛熱太多,醇酒炙肉,皆能偏助狂火而損害真陰。陰中伏火,日漸煎熬,血液衰耗,使燥熱轉甚為諸病。在外則皮膚皴揭,在上則咽鼻焦乾,在中則水液衰少而煩渴,在下則腸胃枯涸,津不潤而便難,在手足則痿弱無力,在脈則細澀而微,此皆陰血為火熱所傷也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說道:凡是乾燥、枯竭、乾裂、皺縮的現象,都屬於燥邪。這是陽明燥金之氣,也就是肺和大腸的氣所造成的。燥邪所引起的病症,都屬於燥金所化的結果,而能使金燥者乃是火,所以說使萬物乾燥的,沒有比火更厲害的了。

金屬為陰氣的主宰,為水之源泉,然而受到燥氣的影響,寒水的生化之源在上焦枯竭,無法灌溉全身,滋養百骸,所以皮膚乾燥無光澤,毛髮枯萎,是必然的結果。

或是大病之後過度耗損元氣,或是嘔吐腹瀉導致津液流失,或是養生時誤服金石類藥物,或是房事勞累導致虛損,或是服用補虛燥的藥物,或是飲食過於厚膩,辛熱過多,或嗜酒吃肉,這些都會助長燥火,損害真陰。陰中伏火日漸煎熬,血液衰竭,使燥熱更加嚴重,導致各種病症。

在身體外在表現為皮膚乾裂皺縮,在上焦表現為咽喉鼻腔乾燥,在中焦表現為水液減少而口渴,在下焦表現為腸胃枯竭,津液不足而排便困難,在手足表現為痿弱無力,在脈象則表現為細澀微弱,這些都是陰血受到燥熱所傷的表現。

治法當以甘寒滋潤之劑,甘能生血,寒能勝熱,陰得滋而火殺,液得潤而燥除,源泉下降,精血上榮,如是則氣液宣通,內神茂而外色澤矣。滋燥養榮湯、大補地黃丸、清涼飲子、導滯通幽湯、潤腸丸、八正散,皆燥病中隨症酌用之方藥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應該以甘寒滋潤的藥物為主,甘味可以生血,寒性可以勝熱,陰分得到滋養,火氣就能消除,津液得到滋潤,燥熱就能去除,源頭下降,精血上榮,如此一來氣血就能流通,內在精神旺盛,外在面色紅潤。

像滋燥養榮湯、大補地黃丸、清涼飲子等滋陰清熱的藥方,以及導滯通幽湯、潤腸丸、八正散等通便潤燥的藥方,都是針對燥病,依症狀酌情使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