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一冊 (66)
第一冊 (66)
1. 寒厥手足冷
潔古云:身熱如火,足冷如冰,可灸陽輔穴。又云:胻酸冷,絕骨取之。
白話文:
寒厥手足冰冷:古籍記載,若身體發熱像火燒一樣,但腳卻冷得像冰塊,可以灸刺陽輔穴。又說,如果肢體酸痛冰冷,感覺深入骨髓,則可在絕骨穴處施治。
2. 熱厥手足熱
丹溪曰:司丞叔平生腳自踝以下常覺熱,冬不可加綿於上,嘗自言曰,我資稟壯不怕冷。予曰,此足三陰虛,宜斷欲事,以補養陰血,庶乎可免,笑而不答,年方十七患痿,半年而死。《千金方》手足煩者,小便三升,盆中溫漬手足。《素問》熱厥,取足太陰、少陽,皆留之。
暴不知人之厥,已前見卒中暴厥門,但有輕而未至於卒僕者,難以諸中目之,故復附見於此。厥有涎潮,如拽鋸聲在咽中,為痰厥。先用瓜蒂散,或稀涎散,或人參蘆煎湯探吐,隨用導痰湯,多加竹瀝,少加薑汁。暴怒氣逆而昏運者,為氣厥。宜八味順氣散,或調氣散,或四七湯。
手足搐搦為風厥,宜小續命湯。因酒而得為酒厥,宜二陳湯加乾葛、青皮,或葛花解酲湯。又有骨枯爪痛為骨厥,身立如椽為骭厥,喘而惋為陽明厥,此皆由氣逆也。厥亦有腹滿不知人者,一二日稍知人者,皆卒然悶亂者,皆因邪氣亂,陽氣逆,是少陰腎脈不至也。腎氣衰少,精血奔逸,使氣促迫,上入胸脅,宗氣反結心下,陽氣退下,熱歸股腹,與陰相助,令身不仁。又五絡皆會於耳,五絡俱絕,則令人身脈皆動,而形體皆無知,其狀如屍,故曰屍厥。
正由臟氣相刑,或與外邪相忤,則氣鬱不行,閉於經絡,諸脈伏匿,昏不知人。唯當隨其臟氣而通之,寒則熱之,熱則寒之,閉則通之。仲景云:屍厥脈動而無氣,氣閉不通,故靜而死也。菖蒲屑內鼻孔中吹之,令人以桂屑著舌下。又剔取左角發方寸,燒灰末酒和灌之,立起。
以竹管吹其兩耳。還魂湯。奄忽死去,四肢逆冷,不醒人事,腹中氣走如雷鳴,此屍厥也。以焰硝五錢,硫黃二錢,研細作三服,每服好陳酒一大盞煎,覺硝焰起,傾於盆內,蓋著溫服,如人行五里,又進一服,不過三服即醒,灸百會四十九壯,氣海、丹田三百壯,身溫灸止。
如無前藥,用黑附子一隻炮製,人參一兩,分作二服,酒三盞煎服,或生薑汁、酒合煎亦妙。灸百會,艾炷止許如綠豆大,粗則傷人。
【診】:沉微不數為寒厥。沉伏而數為熱厥。細為氣虛。大如蔥管為血虛。浮數為痰。弦數為熱。浮者外感。脈至如喘為氣厥。寸沉大而滑,沉為實,滑為氣,實氣相搏,血氣入臟,唇口青、身冷死。如身和、汗自出為入腑,此為屍厥。
白話文:
丹溪說:有個叫叔平的官員,他腳踝以下總是覺得很熱,冬天也沒辦法在腳上蓋棉被。他曾說自己體質強壯不怕冷。我說這是腳的陰經虛弱,應該要減少性慾,好好補養陰血,或許可以避免。他聽了只是笑笑,沒有回答。十七歲時得了軟癱的病,半年就過世了。《千金方》說:手腳煩躁的人,小便量多到三升,用溫水浸泡手腳。《素問》說:熱厥,要取足太陰經和足少陽經的穴位,針刺後留針。
突然昏厥,不省人事,之前在「卒中暴厥」那篇提過,但有些人只是輕微昏厥,還不到昏倒的程度,很難歸類為中風,所以附在這裡說明。昏厥時有痰,喉嚨發出像拉鋸子的聲音,這是痰厥。先用瓜蒂散、或稀涎散、或人參蘆煎湯來催吐,之後再用導痰湯,多加竹瀝,少加薑汁。突然因為暴怒導致氣血逆行而昏厥的,這是氣厥。適合用八味順氣散、或調氣散、或四七湯。
手腳抽搐是風厥,適合用小續命湯。因為喝酒引起的昏厥是酒厥,適合用二陳湯加乾葛、青皮,或是葛花解酲湯。還有骨骼枯槁、指甲疼痛的骨厥,身體僵硬像木頭的骭厥,以及喘氣又悲傷的陽明厥,這些都是因為氣逆所導致。昏厥也有肚子脹滿,不省人事的狀況,一兩天後稍有知覺的,這些都是突然悶亂的,都是因為邪氣擾亂,陽氣逆行,是少陰腎經的脈氣沒有到達。腎氣衰弱,精血外洩,導致氣息急促,向上衝入胸脅,宗氣反而在心下結聚,陽氣下退,熱集中在腿部和腹部,與陰氣相互作用,使身體麻木不仁。而且五條絡脈都匯集在耳朵,五條絡脈都斷絕,就會使人全身脈動,身體卻失去知覺,像死屍一樣,所以叫屍厥。
真正的原因是臟腑之氣相互刑剋,或是與外邪相衝突,導致氣機鬱結不通,阻塞在經絡中,各條脈絡都潛伏隱藏,昏迷不省人事。這時只能根據其臟腑的狀況來疏通,寒證就用熱藥,熱證就用寒藥,阻塞就用疏通的方法。張仲景說:屍厥的脈搏雖然跳動,但沒有氣息,因為氣閉不通,所以靜止而死。可以用菖蒲粉吹入鼻孔,讓人把桂皮粉含在舌下。也可以取左邊的髮角一寸見方,燒成灰,用酒調和後灌入,人就會立刻甦醒。
也可以用竹管吹入兩耳中。《還魂湯》:突然死亡,四肢冰冷,不省人事,肚子裡有氣走動,像雷鳴一樣,這是屍厥。用焰硝五錢、硫黃二錢,磨成細粉,分成三份,每次用陳年好酒一大杯煎煮,看到焰硝冒起,就倒到盆子裡,蓋上蓋子,溫服。如同走了五里路,再服一劑,不超過三劑就會醒來。再灸百會穴四十九壯,氣海、丹田穴各三百壯,等到身體溫暖就停止艾灸。
如果沒有上述藥材,可以用製過的黑附子一隻,人參一兩,分成兩次,用酒三杯煎煮服用。或是用生薑汁和酒一起煎煮,效果也很好。灸百會穴時,艾柱大小像綠豆一樣就可以了,太大會傷人。
【診斷】:脈象沉微而慢的是寒厥,沉伏而快的是熱厥。脈細是氣虛,脈大像蔥管是血虛。脈浮而快是痰,脈弦而快是熱。脈浮是外感,脈來像喘息是氣厥。寸脈沉大而滑,沉為實,滑為氣,實氣相搏,血氣入臟,導致嘴唇發青、身體冰冷而死。如果身體平和、自動出汗,表示邪氣進入腑,這是屍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