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五冊 (11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五冊 (11)

1. 驚悸恐總論

或問驚悸怔忡恐怖之別,曰悸即怔忡也。怔忡者,本無所驚,自心動而不寧。驚者,因外有所觸而卒動。張子和云:驚者為自不知故也,恐者為自知也。蓋驚者聞響即驚,恐者自知,如人將捕之狀,及不能獨自坐臥,必須人為伴侶,方不恐懼,或夜必用燈照,無燈燭亦恐懼者是也。

《內經》無有稱驚怖者,始於《金匱要略》奔豚條云有驚怖,繼之云驚恐,由是而見,驚怖即驚恐。怖、懼也,恐、亦懼也,於義且同。凡連稱其名以為提綱者,多是一陰一陽對待而言。如喜怒並稱者,喜出於心,心居於陽;怒出於肝,肝居於陰。志意並稱者,志是靜而不移,意是動而不定,靜則陰也,動則陽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驚悸、怔忡、恐怖三者的區別,答案是悸就是怔忡。怔忡是指沒有外在原因,內心自行不安,感到心慌意亂。驚是指受到外界刺激而突然心慌害怕。張子和說,驚是指自己不知道原因而害怕,恐是指自己知道原因而害怕。比如聽到聲音就嚇一跳是驚,而自己意識到危險,比如有人要抓自己,或是不能獨自坐臥,必須有人陪伴才不害怕,或是晚上一定要開燈,沒有燈光就害怕,這些都是恐懼。

《內經》裡沒有提到驚怖這個詞,第一次出現是在《金匱要略》奔豚條,說的是有驚怖,接著又提到驚恐,由此可見驚怖就是驚恐。怖和懼意思相同,恐也是懼,意義上是一樣的。一般來說,兩個詞連用來作為提綱,通常是陰陽對應。比如喜怒並稱,喜出自心,心屬於陽;怒出自肝,肝屬於陰。志意並稱,志是靜止不動,意是變動不定,靜是陰,動是陽。

驚恐並稱者,驚因觸於外事內動其心,心動則神搖;恐因惑於外事,內歉其志,志歉則精卻。是故《內經》謂驚則心無所依,神無所歸,慮無所定,故氣亂矣。恐則精卻,卻則上焦閉,閉則無氣還,無氣還則下焦脹,故氣不行矣。又謂嘗貴後賤,嘗富後貧,悲憂內結,至於脫營失精,病深無氣,則灑然而驚,此類皆是病從外事所動內之心神者也。

若夫在身之陰陽盛衰而致驚恐者,驚是火熱爍動其心,心動則神亂,神用無方,故驚之變態亦不一狀,隨其所之,與五神相應而動,肝臟魂,魂不安則為驚駭,為驚妄。肺臟魄,魄不安則驚躁。脾臟意,意不專則驚惑。腎臟志,志慊則驚恐,心惕惕然。胃雖無神,然為五臟之海,諸熱歸之則發驚狂,若聞木音亦惕然心欲動也。

白話文:

驚嚇和恐懼是兩種不同的情緒,驚嚇是由於外在事物突然刺激,導致心神受到驚擾而產生,而恐懼則源於內心對外在事物的擔憂和不安,導致精氣涣散。

《黃帝內經》提到,驚嚇會導致心神失控,思緒紊亂,精氣涣散;恐懼則會使精氣衰竭,上焦閉塞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。

另外,如果一個人經歷過富貴之後突然貧窮,或者經歷過喜悅之後突然悲傷,長期壓抑的悲傷和憂愁,最終可能會導致精氣耗損,身體虛弱,出現驚慌失措的症状。

而人體內陰陽失衡也會導致驚恐,例如火熱過盛會使心神躁動,神志迷亂,表現出各种不同的驚恐症状,例如肝魂不安會導致驚駭、驚妄,肺魄不安會導致驚躁,脾意不專會導致驚惑,腎志不堅會導致驚恐,心神不寧。胃雖然没有神志,但它是五臟之海,如果体内有热邪入侵,也会导致惊狂,甚至听到木头的声音也会心神不宁。

恐者則是熱傷其腎,腎傷則精虛,精虛則志不足,志本一定而不移,故恐亦無他狀。《內經》於驚之病邪,有火熱二淫,司天在泉勝復之氣,有各經熱病所致,有三陽積並,有氣並於陽,皆為諸驚等病,故病機統而言曰,諸病驚駭皆屬於火也。於恐病之邪者,有精氣並於腎則恐,有血不足則恐,有陰少陽入,陰陽相搏則恐,有胃氣熱腎氣微弱則恐,腎是動病者恐。然於肝之驚恐互相作者,以其臟氣屬陽居陰,納血臟魂,魂不安則神動,神動則驚。

血不足則志歉,志歉則恐。故二者肝臟兼而有之。似此之類,於火熱二淫屬感邪之外,余者之驚恐,皆因人氣之陰陽所動而內生者也。雖然亦非獨火熱二淫而已,於陽明脈急,則亦為驚矣。曰驚恐二病,與內外所因,其治法同乎?異乎?曰驚則安其神,恐則定其志,治當分陰陽之別,何得而同也。

白話文:

恐懼的根源在於熱傷腎臟,腎臟受損則精氣虛弱,精氣虛弱則意志力不足,而意志力堅定不移,因此恐懼便不會有其他表現。

《內經》中提到驚嚇的病邪,包括火熱二淫,以及司天在泉勝復之氣,還有各經熱病所致,以及三陽積並,氣並於陽,這些都是造成驚嚇的病因。所以,總而言之,各種驚嚇病症都屬於火邪所致。

恐懼的病邪,包括精氣並於腎臟導致恐懼,血不足導致恐懼,陰少陽入,陰陽相搏導致恐懼,胃氣熱而腎氣微弱導致恐懼,腎臟機能失調導致恐懼。

而肝臟與驚恐互相影響,是因為肝臟屬陽居陰,主藏血和魂魄,魂魄不安則精神不寧,精神不寧就會產生驚嚇。

血不足則意志力薄弱,意志力薄弱則容易恐懼。所以,驚恐二者都與肝臟功能相關。

除了火熱二淫導致的驚恐之外,其他的驚恐都是因為人體陰陽氣血失衡而內在產生。雖然不只是火熱二淫,陽明脈急也會導致驚恐。

那麼,驚恐二病,其治療方法是否相同?驚恐二病的病因既有內因也有外因,治療方法應該根據陰陽之別來區分,怎能相同呢?驚嚇要安神,恐懼要定志,治療方法必須因病制宜。

夫易之為卦,干坤交坎離列,坎離交而後為既濟,而人以五臟應之,心為離火,內陰而外陽,腎為坎水,內陽而外陰,內者是主,外者是用。又主內者五神,外用者五氣。是故心以神為主,陽為用,腎以志為主,陰為用。陽則氣也、火也,陰則精也、水也。及乎水火既濟,全在陰精上奉以安其神,陽氣下臟以定其志。

不然則神搖不安於內,陽氣散於外,志感於中,陰精走於下。既有二髒水火之分,治法安得無少異。所以驚者,必先安其神,然後散亂之氣可斂,氣斂則陽道行矣。恐者必先定其志,然後走失之精可固,精固則陰氣用矣。於藥而有二臟君臣佐使之殊用,內外所感者,亦少異焉。

白話文:

易經卦象與中醫五臟

易經以卦象來描述宇宙萬物,乾坤交,坎離列,坎離交而後為既濟,這與人體五臟的運作密切相關。心屬離火,內陰外陽;腎屬坎水,內陽外陰。內者為本,主導作用;外者為用,執行作用。

五臟內有五神,外有五氣。心以神為主,陽氣為用;腎以志為主,陰精為用。陽氣即火氣,陰精即水氣。

水火既濟,即陰精充沛,安神定志。

若陰精不足,則神搖不安於內,陽氣散於外,志感於中,陰精走失。

由於心腎二臟有水火之分,故治法略有不同。

驚則神不安,需先安神,再斂散亂之氣,以行陽道。

恐則志不定,需先定志,再固走失之精,以用陰氣。

中醫用藥也需依據二臟君臣佐使之分,內外所感亦有所不同。

為外事驚者,雖子和氏謂驚者平之,平、常也,使病者時時聞之習熟,自然不驚,固是良法,不若使其平心易氣以先之,而後藥之也。吾謂內氣動其神者,則不可用張氏之法,唯當以藥平其陰陽之盛衰,而後神可安,志可定矣。人之所主者心,心之所養者血,心血一虛,神氣失守,失守則舍空,舍空而痰入客之,此驚悸之所由發也。或耳聞大聲,目擊異物,遇險臨危,觸事喪志,心為之忤,使人有惕惕之狀,是則為驚。

心虛而停水,則胸中滲漉,虛氣流動,水既上乘,心火惡之,心不自安,使人有怏怏之狀,或築築然動,是則為悸。驚者與之豁痰定驚之劑。悸者與之逐水消飲之劑。所謂扶虛,調養心血,和平心氣而已。若一切以剛燥從事,或者心火自炎,又有熱生風之證。

白話文:

古代醫學認為,對於因外在事物驚嚇而導致的疾病,雖然可以用重複播放安撫的聲音讓患者習慣,使其不再驚慌,但更好的方法是先讓患者心平氣和,再用藥物治療。而對於因內心氣血不調導致神志不安的疾病,則不能用重複播放聲音的方法,應該用藥物來調節陰陽平衡,才能讓神志安寧、心神安定。

人體的中心是心臟,心臟依靠血液滋養,心血不足就會導致神氣虛弱,神氣虛弱就會使心神空虛,心神空虛就容易讓痰濁侵入,從而引起驚悸。或者,突然聽到巨響、看到異物、遇到危險、遭遇挫折、心志受挫,都會使人心神不安,出現驚恐害怕的狀態,這就是驚。

心臟虛弱積聚水分,就會導致胸中濕氣瀰漫,虛氣流動,水分上涌,心火不適,心神不安,出現心悸、心跳不安的狀態,這就是悸。治療驚嚇可以用化痰定驚的藥物,治療心悸可以用消水利濕的藥物。治療的根本在於補虛,調養心血,使心神安寧。如果一味用燥熱的藥物,或者心火過盛,就會出現熱生風的症狀。

2.

《素問》云:東方青色,入通於肝,其病發驚駭。脾移熱於肝,則為驚衄。二陽一陰發病,主驚駭,背痛,善噫,善欠者,名曰風厥。三陽一陰,太陽脈勝,一陰不得止,內亂五臟,外為驚駭。胃足陽明之脈,是動則病,聞木音則惕然而驚,心欲動。陽明所謂甚者惡人與火,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,陽氣與陰氣相搏,水火相惡,故惕然而驚也。

黃帝問曰:足陽明之脈病,惡人與火,聞木音則惕然而驚,鐘鼓不為動,聞木音而動何也?岐伯曰:陽明者胃脈也,胃者土也,故聞木音而驚者,土惡木也。由是觀之,肝、膽、心、脾、胃皆有驚證明矣。運氣驚悸有三:一曰肝木不及,金來乘之。經曰:木不及曰委和,委和之紀,其發驚駭。

白話文:

《素問》中記載,東方屬青色,與肝臟相通,肝病容易出現驚恐的症狀。脾臟的熱氣移到肝臟,就會導致驚嚇流鼻血。兩陽一陰的病症,主要表現為驚恐、背痛、容易打嗝、容易打哈欠,稱為風厥。三陽一陰中,太陽脈氣盛,陰氣無法控制,導致內亂五臟,外在表現為驚恐。胃足陽明脈是動則生病的脈絡,聽到木音就會驚悸,心裡想要活動。陽明脈的重症表現為厭惡人與火,聽到木音就會驚悸,這是因為陽氣和陰氣相互搏鬥,水火不相容,所以才會驚悸。

黃帝問道:足陽明脈病變,厭惡人與火,聽到木音就會驚悸,鐘鼓聲卻不為所動,為什麼偏偏聽到木音就會驚動呢?岐伯回答:陽明脈就是胃經,胃屬土,所以聽到木音而驚悸,是因為土剋木的緣故。由此可見,肝、膽、心、脾、胃都存在驚恐的證據。運氣引起的驚悸有三种:一是肝木不足,金氣乘虚而入。經書上說:木不足叫做委和,委和的徵兆就是會出現驚恐。

又云:陽明之復,甚則入肝,驚駭筋攣是也。二曰火邪助心。經云:少陽所至為驚恐。又云:少陽所至為驚躁。又云:少陽之勝,善驚是也。三曰寒邪傷心。經云:歲水太過,寒氣流行,病煩心躁悸是也。東垣云:六脈俱大,按之空虛,必面赤善驚上熱,乃手少陰心之脈也。

此氣盛多而亡血,以甘寒鎮墜之劑,瀉火與氣,以墜氣浮。以甘辛溫微苦峻補其血,熟地黃、生地黃、柴胡、升麻、白芍藥、牡丹皮、川芎、黃耆之類以補之,以防血溢上竭。(甘寒鎮墜之劑,謂丹砂之類。)《三因》云:五飲停蓄,閉於中脘,最使人驚駭,屬飲家。(五飲湯丸)心膽虛怯,觸事易驚,或夢寐不祥,遂致心驚膽懾,氣鬱生涎,涎與氣搏,變生諸證,或短氣悸乏,或復自汗者,並溫膽湯主之。嘔則以人參代竹茹。

白話文:

陽明經氣過盛,會影響肝臟,導致驚恐、筋攣等症狀。第二,火邪入侵心臟,經書記載少陽經所主之症狀包括驚恐、驚躁。第三,寒邪侵犯心臟,經書記載寒氣過盛會導致心煩、心躁、心悸。東垣先生也提到,如果六脈皆洪大,按之空虛,伴隨面紅、易驚、上熱等症狀,這是手少陰心經的問題。

這種情況下,由於氣盛血虛,應使用甘寒鎮墜的藥物,瀉去火氣與氣,使氣下沉。並使用甘辛溫微苦峻的藥物補血,如熟地黃、生地黃、柴胡、升麻、白芍、牡丹皮、川芎、黃耆等,防止血溢上竭。(甘寒鎮墜之劑是指丹砂之類。)《三因》中提到,五飲停積於中脘,最容易導致驚恐,屬於飲家範疇。(可以用五飲湯丸治療。)心膽虛弱,容易驚嚇,或夢境不祥,導致心驚膽顫,氣鬱生涎,涎與氣交搏,出現各種症狀,如氣短、心悸、乏力,或自汗等,可以用溫膽湯治療。如果伴隨嘔吐,則可以用人參代替竹茹。

若驚悸眠多異夢隨即驚覺者,宜溫膽湯加酸棗仁、蓮肉各一錢,以金銀煎下十四友丸,或鎮心丹、遠志丸、酒調妙香散、琥珀養心丹、定志丸、寧志丸。臥而多驚魘,真珠母丸、獨活湯。羌活勝濕湯,治臥而多驚悸、多魘溲者,邪在少陽厥陰也。加柴胡五分。如淋,加澤瀉五分。

白話文:

如果經常心悸、睡眠時做很多奇怪的夢,並且容易驚醒,可以服用溫膽湯,加入酸棗仁和蓮子各一錢,用金銀煎湯服用十四友丸,或服用鎮心丹、遠志丸,或將妙香散用酒調服,或服用琥珀養心丹、定志丸、寧志丸。如果睡眠時容易驚嚇、做惡夢,可以用真珠母丸、獨活湯治療。羌活勝濕湯可以治療睡眠時容易心悸、做惡夢、尿頻等症狀,這說明病邪在少陽厥陰經。可以加柴胡五分。如果出現尿頻,可以加澤瀉五分。

此下焦風寒二經合病也。經曰:腎肝之病同一治,為俱在下焦,非風藥行經不可也。丹溪云:病自驚而得者,則神出於舍,舍空得液則成痰矣。血氣入舍,則痰拒其神不得歸焉。(壽星丸、或控涎丹,加辰砂、遠志。)驚悸因事有所大驚而成者,其脈大動,動脈之狀,如豆厥厥動搖、無頭尾者是也。

東垣云:外物驚,宜鎮平,以黃連安神丸。密陀僧研極細末,茶湯調一錢匕,治驚氣入心絡不能語者。昔有為狼及大蛇所驚,皆以此而安。蓋驚則氣上,故以重劑墜之。熱鬱有痰,寒水石散。氣鬱有痰,加味四七湯。虛而有痰,十味溫膽湯、養心湯。《金匱》云:病有奔豚,有吐膿,有驚怖,有火邪,此四病皆從驚發得之。

白話文:

這是下焦風寒兩經合病。醫書上說:腎臟和肝臟的病症,治療方法相同,因為它們都位於下焦,必須用風藥才能行經治療。丹溪先生說:病人因為受到驚嚇而發病的,就會導致神魂離體,身體空虛就會產生痰液。血液和氣血進入身體,痰液就會阻礙神魂歸位。

東垣先生說:受到外物驚嚇,應該用鎮靜平息的方法治療,可以服用黃連安神丸。將密陀僧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茶湯調和一錢,治療驚恐之氣進入心脈導致不能說話的症狀。以前有人被狼和巨蛇嚇到,都用這個方法治癒了。因為驚恐會導致氣血上逆,所以用重劑來壓制它。熱氣鬱結有痰,服用寒水石散;氣血鬱結有痰,服用加味四七湯;虛弱有痰,服用十味溫膽湯或養心湯。《金匱要略》中說:疾病有奔豚、吐膿、驚恐、火邪,這四種病症都是由驚恐引起的。

經云:陽氣者,開闔不得,寒氣從之,乃生大僂,陷脈為瘻,留連肉腠,俞氣化薄,傳為善畏,及為驚駭者,是瘻瘡所為之驚駭也。蓋俞則瘻瘡之俞竅,其痛氣留連肉腠之間,恐人觸著而痛,故化惕惕然之心,內薄而傳為善畏驚駭之疾也。

【診】:寸口脈動而弱,動即為驚,弱即為悸。趺陽脈微而浮,浮為胃氣虛,微則不能食,如恐怖之脈,憂迫所作也。寸口緊,趺陽浮滑,氣虛是以悸。驚主病者,其脈止而復來,其人目睛不轉,不能呼氣。

白話文:

古籍記載,陽氣若不能正常開合,寒氣趁虛而入,就會導致背部彎曲,脈絡阻塞形成瘻管,疼痛感停留在肌肉組織之間,導致體表陽氣虛弱,進而產生怕冷、驚恐等症狀。這其實是瘻瘡導致的驚恐。因為瘻瘡會影響到體表的穴位,疼痛感停留在肌肉組織之間,病人害怕他人觸碰而引發疼痛,所以心神不安,體表陽氣虛弱,進而演變成怕冷、驚恐等症狀。

診斷方面,寸口脈搏跳動微弱,跳動即為驚恐,微弱即為心悸。趺陽脈搏微弱浮動,浮動代表胃氣虛弱,微弱則代表食慾不振,就像害怕時的脈象,是憂慮所致。寸口脈緊,趺陽脈浮滑,代表氣虛導致心悸。驚恐症患者的脈搏會停止片刻後又恢復,同時眼睛不能轉動,呼吸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