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五冊 (10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五冊 (10)

1. 循衣摸床

循衣撮空摸床,多是大虛之候,不問雜病傷寒,以大補之劑投之,多有得生者。東垣云:循衣撮空,許學士說作肝熱,風淫末疾,故手為之循衣撮空,此論雖然,莫若斷之為肺熱,似為愈矣。其人必譫語妄言。經云:肺入火為譫語,兼上焦有疾,肺必主之,手經者,上焦也,二者皆當,其理果如何哉?天地互為體用,此肺之體肝之用。肝主諸血,血者陰物也,此靜體何以自動?蓋肺主諸氣,為氣所鼓舞,故靜得動。

一者說肝之用,一者說肺之體,此天地互為體用,二者俱為當矣。是知肝臟血,自寅至申行陽二十五度,諸陽用事,氣為肝所使。肺主氣,自申至寅行陰二十五度,諸陰用事,血為肺所用。海藏云:婦人血風證,因大脫血崩漏,或前後失血,因而枯燥,其熱不除,循衣撮空摸床,閉目不醒,揚手擲足,搖動不寧,錯語失神,脈弦浮而虛,內躁熱之極也。氣粗鼻乾不潤,上下通燥,此為難治,宜生地黃黃連湯主之。

大承氣湯氣藥也,自外而之內者用之。生地黃黃連湯血藥也,自內而之外者用之。氣血合病,循衣撮空證同,自氣而之血,血而復之氣,大承氣湯下之。自血而之氣,氣而復之血,地黃黃連湯主之。二者俱不大便。

【診】:病人循衣縫譫語者,不可治。病人陰陽俱絕,掣衣撮空妄言者死。

白話文:

病人出現拉扯衣服、在空中抓取、摸索床鋪的動作,多半是身體極度虛弱的徵兆。無論是什麼雜病或傷寒,都應該使用大補的藥劑來治療,很多病人因此得以存活。

有人說,「拉扯衣服、在空中抓取」是肝熱引起的,是風邪侵犯末梢肢體的表現,所以手會出現拉扯衣服、在空中抓取的動作。這個說法雖然有道理,但不如把它歸因於肺熱,似乎更恰當。因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人通常會說胡話。醫書說:「肺臟的火氣會導致胡言亂語」,而且「上焦(身體上半部)有病,多與肺有關,手所經之處也屬於上焦」,這兩方面的說法都是合理的。

天地之間相互為體用,肺為體,肝為用。肝臟主管血液,血液屬於陰性的物質,本身是靜止的,為什麼會動起來呢?這是因為肺臟主管氣,氣的鼓動,使得靜止的血液能夠運行。

一種說法認為是肝臟的作用,另一種說法認為是肺臟的本體,這說明天地互為體用,兩種說法都對。肝臟的血液在寅時(凌晨3-5點)到申時(下午3-5點)這段陽氣旺盛的時間運行,陽氣發揮作用,氣被肝臟所使用。肺臟主管氣,在申時到寅時這段陰氣旺盛的時間運行,陰氣發揮作用,血液被肺臟所用。

李杲說:「婦女患血風病,是因為大量失血、崩漏,或前後失血導致身體枯燥,熱象不退,才會出現拉扯衣服、在空中抓取、摸索床鋪的動作,並且閉目不醒、手足亂動、焦躁不安、胡言亂語、精神失常,脈象呈現弦浮而虛的狀態,這是體內躁熱到了極點的表現。病人氣息粗重、鼻腔乾燥不濕潤,上下都乾燥,這種情況很難治療,應該用生地黃黃連湯來治療。」

大承氣湯是屬於氣藥,用於治療從外向內發展的疾病;生地黃黃連湯是屬於血藥,用於治療從內向外發展的疾病。如果氣血合病,出現拉扯衣服、在空中抓取的情況,病邪是先從氣分入血分,然後又從血分回到氣分,應該用大承氣湯來攻下。如果病邪是先從血分入氣分,然後又從氣分回到血分,應該用生地黃黃連湯來治療。兩種情況都是因為大便不通暢。

【診斷】病人如果出現拉扯衣服、胡言亂語的情況,就無法治癒了。如果病人陰陽之氣都耗竭,出現拉扯衣服、在空中抓取、胡言亂語的情況,就會死亡。

2. 喜笑不休

喜笑皆屬心火。經曰:心臟神,神有餘則笑不休。又云:在臟為心,在聲為笑,在志為喜。又云:精氣並於心則喜。又云:火太過為赫曦,赫曦之紀,其病笑狂妄。又云:少陰所至,為喜笑者是也。河間云:笑,蕃茂鮮淑,舒榮彰顯,火之化也,故喜為心火之志也。喜極而笑者,猶燔爍太甚而鳴笑之象也。

故病笑者,心火之盛也。一婦病喜笑不休,已半年矣,眾人皆無術,求治於戴人,戴人曰此易治也。以滄鹽成塊者二兩餘,用火燒令通赤,放冷研細,以河水一大碗,同煎至三五沸,放溫,分三次啜之,以釵探於喉中,吐出熱痰五升。次服降火劑,火主苦,黃連解毒是也。不數日而笑定矣。

《內經》曰:神有餘者,笑不休也。所謂神者,心火是也。火得風而焰,故笑之象也。五行之中惟火有笑,常治一老男子笑不休,口流涎,黃連解毒湯加半夏、竹葉、竹瀝、薑汁而笑止矣。刺灸喜笑,獨取心主一經。經云:心主手厥陰之脈,是動則病面赤目黃,喜笑不休,詳盛、虛、熱、寒、陷下取之。

白話文:

喜笑過度都屬於心火的範疇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心臟主管精神,精神過於旺盛就會笑個不停。又說:在臟腑來說是心,在聲音來說是笑,在情緒方面來說是喜。還說:精氣集中在心就會表現出喜悅。又說:火氣太過旺盛就會像太陽一樣發熱發光,這種情況下產生的疾病就是狂笑妄語。又說:少陰經所經過的地方,出現喜笑也是這種情況。金元時期醫家劉完素說:笑這種表現,是草木茂盛、花朵鮮豔、舒展繁榮、光彩奪目的樣子,是火的表現,所以喜是心火的情緒。高興到了極點而大笑,就像火燒得太旺而發出響聲的樣子。

所以,生病出現大笑不止,是心火太過旺盛的緣故。有一個婦人喜笑不止,已經半年了,大家都沒辦法,於是來找戴人求醫。戴人說這很好治。他用了兩兩多已經結成塊狀的粗鹽,用火燒到通紅,放涼後磨成粉末,用一大碗河水一起煮到三五次沸騰,放溫後分三次喝下。然後用髮釵探入喉嚨,吐出了五升熱痰。接著服用降火的藥劑,火屬性苦味,所以用黃連解毒湯。沒過幾天,笑就停止了。

《黃帝內經》說:精神過於旺盛就會笑個不停。這裡說的精神,指的就是心火。火遇到風就會燃燒得更旺,所以笑就像火苗一樣。五行中只有火會有笑的表現。曾經醫治過一位老翁,他笑個不停,口水直流,用黃連解毒湯加上半夏、竹葉、竹瀝、薑汁,他的笑就停止了。針灸治療喜笑,單獨取心包經的穴位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心包手厥陰經,如果這條經脈發生病變,就會臉色發紅、眼睛發黃、喜笑不止,需要仔細辨別是實證、虛證、熱證、寒證還是下陷證,再據此取穴治療。

3.

怒在陰陽,為陰閉遏其陽,而陽不得伸也。經云:陰出之陽則怒。又云:血並於上,氣並於下,心煩冤善怒。東垣云:多怒者,風熱陷下於地是也。怒屬肝膽。經云:在臟為肝,在志為怒。又云:肝臟血,血有餘則怒。又云:膽為怒是也。丹溪治怒方,香附末(六兩)、甘草末(一兩),上和勻,白湯調服五錢。

運氣怒,皆屬木太過。經云:木太過曰發生,發生之紀,其病怒。又云:歲木太過,風氣流行,甚則善怒。又云:歲土不及,風反大行,民病善怒是也。怒在禁忌多生厥逆。經云:陽氣者,大怒則形氣絕,而血菀於上,使人薄厥。又云:暴怒傷陽。又云:怒則氣逆,甚則嘔血及餐泄是也。

大法以悲勝之,或用藥益肺金以平肝木。

白話文:

怒這種情緒,在陰陽的關係中,是陰氣閉塞抑制了陽氣,導致陽氣無法正常伸展。經典說:「陰氣如果從陽氣中出來,就會產生怒氣。」又說:「血氣都往上衝,氣往下走,就會心煩意亂,容易發怒。」李東垣認為,經常發怒的人,是因為風熱之邪往下陷落的緣故。怒氣歸屬於肝膽。經典說:「在臟腑中,怒屬於肝;在意志方面,怒也是肝所主導。」又說:「肝臟儲藏血液,血液充足就會容易發怒。」還說:「膽也與怒有關。」朱丹溪治療怒氣的藥方是:香附粉末六兩,甘草粉末一兩,將它們混合均勻,用白開水調和服用五錢。

從運氣學說來看,怒氣都屬於木氣過旺。經典說:「木氣太過就會過度生發,這種生發的表現就會使人容易發怒。」又說:「當年份木氣過旺,風氣就會盛行,嚴重時人就會容易發怒。」還說:「當年份土氣不足時,風反而會過於強盛,人們也會因此容易發怒。」怒氣在禁忌方面,容易產生氣血逆亂的情況。經典說:「陽氣,如果大怒就會導致形體氣機斷絕,血氣鬱積於上,使人產生昏厥。」又說:「暴怒會損傷陽氣。」還說:「發怒會使氣機逆亂,嚴重時會嘔吐出血,甚至腹瀉。」

治療怒氣的原則,可以用悲傷的情緒來克制怒氣,或者用藥物來補益肺金,以平抑肝木。

4. 善太息

運氣善太息,皆屬燥邪傷膽。經云:陽明在泉,燥淫所勝,病善太息。又云:陽明之勝,太息嘔苦。又云:少陰司天,地乃燥清,悽愴數至,脅痛,善太息是也。《內經》灸刺善太息,皆取心膽二經。經云:黃帝曰人之太息者,何氣使然?岐伯曰:思憂則心系急,心系急則氣道約,約則不利,故太息以出之,補手少陰心主,足少陽留之也。又曰:膽病者,善太息,口苦,嘔宿汁,視足少陽脈之陷下者灸之。

又云:膽足少陽之脈,是動則病口苦,善太息,視盛、虛、實、寒、熱、陷下取之是也。

白話文:

經常嘆氣,都屬於燥邪傷害了膽。醫書說:「陽明經氣旺盛時,如果受到燥邪侵犯,就會出現經常嘆氣的症狀。」又說:「陽明經氣太盛時,會出現嘆氣、嘔吐苦水。」還說:「少陰經氣主導天氣時,地面會乾燥清冷,容易感到悲傷悽涼,常常發生,連帶脅肋疼痛、經常嘆氣,也是這種情況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到用灸刺治療經常嘆氣,都是取心經和膽經的穴位。醫書說:黃帝問,人為什麼會嘆氣呢?岐伯回答:思慮憂愁會使心系緊張,心系緊張就會導致氣道收縮,收縮就不順暢,所以會嘆氣來舒緩。這時可以補手少陰心經的穴位,並在足少陽膽經留針。又說:膽有病的人,會經常嘆氣、口苦、嘔吐出隔夜的苦水,觀察足少陽膽經脈象是否凹陷,在凹陷處施灸。

醫書又說:膽經(足少陽之脈)如果發生病變,就會出現口苦、經常嘆氣的症狀,觀察膽經脈象的盛、虛、實、寒、熱、陷下等情況,然後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。

5.

悲屬肺。經云:在臟為肺,在志為悲。又云:精氣並於肺則悲。仲景云:婦人臟躁,喜悲傷欲哭,象如神靈所作,數欠伸,甘麥大棗湯主之。甘草三兩,小麥一升,大棗十枚。水六升,煮三升,溫分三服。運氣悲,皆屬寒水攻心。經云:火不及曰伏明,伏明之紀,其病昏惑悲忘,從水化也。

又云:太陽司天,寒氣下臨,心氣上從,喜悲數欠。又云:太陽司天,寒淫所勝,善悲,時眩僕。又云:太陽之復,甚則入心,善忘善悲,治以諸熱是也。針灸悲有二:其一取心。經云: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,時眩僕,視有餘不足而調其輸也。其二取厥陰。經云:厥陰根於大敦,結於玉英,絡於膻中,厥陰為闔,闔折即氣絕而喜悲,悲者取之厥陰,視有餘不足,虛、實、寒、熱、陷下而取之也。

白話文:

悲傷的情緒與肺臟相關。中醫經典說:在臟腑來說,悲傷屬於肺;在意志情感方面,悲傷也屬於肺。又說:當精氣都聚集在肺時,就會產生悲傷的情緒。《傷寒論》的作者張仲景說:婦女如果出現臟躁的症狀,會經常感到悲傷想哭,像是被神靈附身一樣,而且會頻繁地打呵欠、伸懶腰,可以用甘麥大棗湯來治療。甘麥大棗湯的組成為甘草三兩、小麥一升、大棗十枚。用水六升煮成三升,分三次溫服。如果因為運氣變化導致悲傷,都屬於寒水侵犯心臟。中醫經典說:火的能量不足稱為「伏明」,在「伏明」的時節,人的病症會出現精神昏亂、悲傷健忘,這是因為受到水的影響變化所致。

另外,中醫經典說:太陽主氣的年份,寒冷之氣下降,心氣上浮,會出現喜悲、頻繁打呵欠的症狀。又說:太陽主氣的年份,如果寒邪過盛,會容易感到悲傷,時常出現頭暈、昏倒。又說:太陽的復氣過度,嚴重的話會侵犯心臟,導致容易健忘、容易悲傷,這種情況要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。針灸治療悲傷有兩種方法:第一種是取心經的穴位。中醫經典說:邪氣侵犯心臟,會導致心痛、容易悲傷,時常頭暈、昏倒,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相關的穴位。第二種是取厥陰經的穴位。中醫經典說:厥陰經的根源在大敦穴,匯聚於玉英穴,絡於膻中穴。厥陰經主閉藏,如果閉藏的功能出現問題,就會導致氣絕而容易悲傷。所以,悲傷的情緒要從厥陰經來治療,要根據虛、實、寒、熱、下陷等不同的情況來選擇穴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