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五冊 (7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五冊 (7)

1.

癇病與卒中、痙病相同,但癇病僕時口中作聲,將醒時吐涎沫,醒後又復發,有連日發者,有一日三五發者。中風、中寒、中暑之類,則僕時無聲,醒時無涎沫,醒後不復再發。痙病雖亦時發時止,然身強直反張如弓,不如癇之身軟,或如豬犬牛羊之鳴也。《原病式》以由熱甚而風燥為其兼化,涎溢胸膈,燥爍而瘛瘲,昏冒僵仆也。

《三因》以驚動臟氣不平,鬱而生涎,閉塞諸經,厥而乃成。或在母腹中受驚,或感六氣,或飲食不節,逆於臟氣而成。蓋忤氣得之外,驚恐得之內,飲食屬不內外。所因不同,治法亦異。如驚者、安神丸以平之。痰者、三聖散以吐之。火者、清神湯以涼之。可下則以承氣湯下之。

白話文:

癇病、卒中和痙病症狀相似,但癇病發作時患者會發出聲音,醒來後會吐口水,而且可能會反覆發作,有些病人連續多日發作,有些病人一天發作三到五次。中風、中寒、中暑等疾病則發作時不會發出聲音,醒來後也不會吐口水,且不會再發作。痙病雖然也是間歇性發作,但患者身體會僵硬伸直,像弓一樣,不像癇病患者身體軟弱,或像豬、狗、牛、羊一樣發出聲音。《原病式》認為癇病是由於過熱導致風燥,痰涎積聚在胸膈,燥熱引發痙攣,導致昏迷、僵硬和跌倒。《三因》認為癇病是由於臟腑氣血不調,鬱積成痰涎,阻塞經絡,導致昏厥而發作。病因可能是母腹中受驚,或受六氣影響,或飲食不節,逆犯臟腑。病因不同,治療方法也各異。例如,驚恐引起的癇病,可以用安神丸來平復心神;痰涎引起的癇病,可以用三聖散來化痰;熱證引起的癇病,可以用清神湯來清熱;有積滯者可以用承氣湯來瀉下。

丹溪大法,分痰與熱多少治之,以黃芩、黃連、栝蔞、半夏、南星為主。有熱,以涼藥清其心。有痰,必用吐,吐後用東垣安神丸,及平肝之藥,青黛、柴胡、川芎之類。子和法,癇病不至目瞪如愚者,用三聖散投之,更用火盆於暖室中,令汗吐下三法並行,次服通聖散,百餘日愈矣。

虛不禁吐下者,星香散加人參、菖蒲、茯苓、麥門冬各一錢,全蠍三個,入竹瀝,下酥角丸、楊氏五癇丸、犀角丸、龍腦安神丸、參朱丸、琥珀壽星丸。或用天南星九蒸九曬為末,薑汁打糊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煎人參、麥門冬、茯神、菖蒲湯,入竹瀝下。治法雜論云:凡病發項強直視,不省人事,此乃肝經有熱也。

白話文:

丹溪醫學主張根據痰熱的輕重來治療,常用黃芩、黃連、栝蔞、半夏、南星等藥。如果病人有熱,就用涼藥清熱解毒。如果有痰,就必須用藥催吐,吐後再服用東垣安神丸以及平肝藥,比如青黛、柴胡、川芎等。對於癲癇病,如果病人沒有昏迷,可以用三聖散治療,同時配合汗、吐、下三法,並服用通聖散,這樣治療百餘日就會痊癒。虛弱的病人不能使用催吐瀉藥,可以服用星香散加人參、菖蒲、茯苓、麥門冬、全蠍等藥,並加入竹瀝服用。另外,可以服用酥角丸、楊氏五癇丸、犀角丸、龍腦安神丸、參朱丸、琥珀壽星丸等藥物。也可以用天南星九蒸九曬成粉末,用薑汁調成丸子,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人參、麥門冬、茯神、菖蒲湯煎服,再加入竹瀝服用。治法雜論中提到,如果病人發病時出現項部僵硬、直視、昏迷等症狀,說明肝經有熱。

或有咬牙者,先用葶藶苦酒湯吐之,吐後可服瀉青丸下之,次服加減通聖散。顯咬牙證,用導赤散治之則愈。如病發者,可用輕粉、白礬、代赭石發過米飲調下。經云:重劑以鎮之。海藏云:治長洪伏三脈風癇、驚癇、發狂,惡人與火者,灸第三椎、第九椎,服局方妙香丸,以針穿一眼子透,冷水內浸少時,服之如本方。若治弦細緩三脈諸癇似狂者,李仲南五生丸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有咬牙症狀,先用葶藶苦酒湯催吐,吐完後再服用瀉青丸瀉下,接著服用加減通聖散。如果咬牙症狀明顯,可以用導赤散治療,就能痊癒。如果病症發作,可以用輕粉、白礬、代赭石研磨成粉末,用米湯調服。經書上說,遇到重症要用重劑來鎮壓。海藏醫書記載,治療長洪伏三脈風癇、驚癇、發狂,以及患有火毒的人,可以灸第三椎和第九椎,並服用局方妙香丸,將藥丸用針穿透,浸泡在冷水裡一小段時間後服用,效果和本方相同。如果要治療弦細緩三脈諸癇,症狀類似狂躁,可以用李仲南的五生丸。

晝發治陽蹺,(升陽湯)。夜發治陰蹺。先灸兩蹺各二七壯,然後服前藥。(凡灸癇,必須先下之,乃可灸,不然則氣不通,能殺人)。平旦發者,足少陽。晨朝發者,足厥陰。日中發者,足太陽。黃昏發者,足太陰。人定發者,足陽明。半夜發者,足少陰。煎藥中各加引經藥。

《千金》云:病先身熱,瘛瘲驚啼而後發,脈浮洪者,為陽癇,病在六腑,外在肌膚,猶易治也。先身冷,不驚掣,不啼叫,病發脈沉者,為陰癇,病在五臟,內在骨髓,難治也。劉宗厚曰:陰陽癇猶急慢驚,陽癇不因吐下,由其有痰有熱,客於心胃之間,因聞大驚而作,若熱盛雖不聞驚亦自作也。宜用寒藥以攻治之。

白話文:

白天發病,治陽蹺,用升陽湯。晚上發病,治陰蹺。先灸兩蹺穴各二十七壯,然後服用藥物。所有灸治癇症,必須先瀉下,才能灸,否則氣不通,會致命。早上五點到七點發病,屬於足少陽經。早上七點到九點發病,屬於足厥陰經。中午發病,屬於足太陽經。下午五點到七點發病,屬於足太陰經。晚上七點到九點發病,屬於足陽明經。半夜發病,屬於足少陰經。煎藥時,根據發病時間,加入相應的引經藥。

《千金方》記載:病症發作前,身體先發熱,瘛瘲驚啼,脈搏浮大,屬於陽癇,病症在六腑,外在肌膚,比較容易治療。病症發作前,身體先發冷,不驚也不抽搐,沒有啼哭,發病時脈搏沉弱,屬於陰癇,病症在五臟,內在骨髓,較難治療。劉宗厚說:陰陽癇症都是突然發作的驚厥,陽癇不用吐瀉,因為它有痰有熱,停留於心胃之間,遇到驚嚇就會發作,如果熱盛,即使沒有驚嚇也會自動發作。應該用寒涼藥物來攻治。

陰癇亦本於痰熱所作,醫以寒涼攻下太過,損傷脾胃,變而成陰,宜用溫平補胃燥痰之藥治之。若曰不因壞證而有陰陽之分,則是指痰熱所客表裡臟腑淺深而言,癇病豈本自有陰寒者哉。病久成積,厚朴丸,從本方春秋加添外,又於一料中加人參、菖蒲、茯苓各一兩五錢,和劑服之。積久生蟲,妙功丸取之。

病愈後,痰熱藥中加養血寧神之藥,如四物、酸棗仁、遠志、麥門冬、安神丸、至寶丹,服餌不輟,仍加謹節,疾不再作矣。

白話文:

陰癇的根本原因是痰熱引起的,如果醫生用寒涼攻下方法治療過度,就會損傷脾胃,導致病情轉變為陰癇,這時應該用溫和平緩的藥物來補益脾胃,燥化痰濕。

有些人說陰癇和陽癇並非因為病症不同而區分,而是根據痰熱侵犯的部位不同,例如表裡、臟腑、淺深等來區分。但事實上,癇病本身並沒有陰寒的類型。

如果病症久拖不治,形成積病,就可以使用厚朴丸,並根據季節調整藥方。此外,可以在厚朴丸中加入人參、菖蒲、茯苓各一兩五錢,混合調製服用。如果病情久久不愈,還可能出現蟲積,可以服用妙功丸。

病症痊癒後,在痰熱藥中加入養血寧神的藥物,例如四物湯、酸棗仁、遠志、麥門冬等,也可以服用安神丸、至寶丹,並持續服用。同時還要謹慎生活,避免再次發病。

【診】:脈洪、長、伏為風癇。弦、細、緩為諸癇。浮為陽癇。沉為陰癇。虛弦為驚。沉數為實熱。沉小急實者,虛而弦急者,皆不治。

白話文:

【診斷】:脈象洪大、長度適中、深伏的是風癇。脈象緊弦、細弱、緩慢的是各種癇疾。脈象浮現的是陽癇。脈象深沈的是陰癇。脈象虛弱且緊弦的是驚癇。脈象深沈而數跳的是實熱。脈象沈小緊實或脈象虛弱而緊弦的,都是無法治療的。

2. 煩躁總論

成氏曰:煩為擾亂而煩,躁為憤激而躁,合而言之,煩躁為熱也。析而言之,煩陽也,躁陰也,煩為熱之輕者,躁為熱之甚者。陳氏曰:內熱曰煩,外熱曰躁。東垣煩躁發熱論,黃帝《針經》五亂篇云:氣亂於心,則煩心密默,俯首靜伏云云。氣在於心者,取少陰心主之俞。

又云:咳喘煩冤者,是腎氣之逆也。又云:煩冤者,取足少陰。又云:煩冤者,取足太陰。仲景分之為二,煩也,躁也。蓋火入於肺則煩,入於腎則躁。俱在於腎者,以道路通於肺母也。大抵煩躁者,皆心火為病,心者君火也,火旺則金爍水虧,唯火獨存,故肺腎合而為煩躁。

又脾經絡於心中,心經起於脾中,二經相搏,濕熱生煩。夫煩者,擾擾心亂,兀兀欲吐,怔忡不安。躁者,無時而熱,冷汗自出,少時則止,經云陰躁者是也。仲景以梔子色赤而味苦,入心而治煩,鹽豉色黑而味鹹,入腎而治躁,名梔子豉湯,乃神藥也。若有宿食而煩者,梔子大黃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成氏認為,煩是一種擾亂不安的感覺,躁則是一種憤激躁動的狀態,兩者合在一起就叫做煩躁,都屬於熱證。但細分來說,煩屬於陽熱,躁屬於陰熱,煩是熱證較輕的表現,躁則是熱證較重的表現。陳氏則認為,內熱表現為煩,外熱表現為躁。東垣在「煩躁發熱論」中引用黃帝《針經》五亂篇的說法,認為心氣紊亂就會導致心煩意亂,低頭靜默,這時應該取少陰心主之俞穴。

此外,東垣也提到,咳嗽喘息且煩躁不安,是腎氣逆上所致,可以取足少陰經或足太陰經的穴位治療。仲景則將煩躁分為兩種:煩和躁。他認為,火入肺則煩,火入腎則躁,而腎與肺相通,所以煩躁都與腎有關。總而言之,煩躁都是心火過旺所致,心為君火,火旺則金受損,水不足,只剩下火,所以肺腎都會出現煩躁的症狀。

另外,脾經與心經相通,心經又起於脾中,兩經互相影響,濕熱會導致煩躁。煩躁的表現為心神不寧,想吐,心悸不安。躁則是指無時無刻都感覺到熱,並且伴隨冷汗,但很快就會停止,這屬於陰躁。仲景認為,梔子色紅味苦,入心經,可以治療煩躁,鹽豉色黑味鹹,入腎經,可以治療躁動,因此將兩者結合,製成梔子豉湯,是治療煩躁的神藥。如果患者是因宿食而導致煩躁,則可以使用梔子大黃湯治療。

運氣煩躁有二:一曰熱助心火煩躁。經云:少陰之復,燠熱內作,煩躁鼽嚏。又云:少陽之復,心熱煩躁,便數憎風是也。二曰寒攻心虛煩躁。經云:歲水太過,寒氣流行,邪害心火,病身熱煩心躁悸,陰厥是也。先賢治煩躁俱作,有屬熱者,有屬寒者。治獨煩不躁者,多屬熱。

唯悸而煩者,為虛寒。治獨躁不煩者,多屬寒。唯火邪者為熱。蓋煩者心中煩、胸中煩,為內熱也。躁者身體手足躁擾,或裸體不欲近衣,或欲在井中,為外熱也。內熱者,有本之熱,故多屬熱。外熱者,多是無根之火,故屬寒也。

【診】:內外俱虛,身體冷而汗出,微嘔而煩擾,手足厥逆,體不得安靜者死。熱病七八日,其脈微細,小便不利,加暴口燥,脈代,舌焦乾黑者死。

白話文:

人感到煩躁的原因主要有兩種:一是心火旺盛導致的熱性煩躁,比如少陰經受熱,就會出現內熱、煩躁、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;少陽經受熱,則會出現心熱煩躁、頻繁排便、怕風等症狀。二是寒邪入侵導致的心虛煩躁,比如寒氣過盛,會損害心火,出現發熱、煩躁、心慌、厥逆等症狀。

古人治療煩躁時,會根據其屬於熱症還是寒症來進行治療。單純煩躁不躁動的,多屬熱症;單純躁動不煩躁的,多屬寒症;同時煩躁且躁動的,則要根據寒熱程度來判斷。煩躁指的是心中、胸中感到煩悶,屬於內熱;躁動指的是身體、手腳躁擾不安,甚至想脫光衣服或浸泡在井水中,屬於外熱。內熱屬於有根之火,所以大多屬於熱症;外熱屬於無根之火,所以大多屬於寒症。

診斷方面,如果一個人內外俱虛,身體冰冷且出汗,稍微嘔吐就感到煩躁,手腳冰冷發涼,無法安靜地休息,那麼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如果熱病持續七、八天,脈搏微弱細小,小便不順暢,並且伴隨口乾舌燥、脈象代脈、舌頭乾燥發黑等症狀,也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