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五冊 (5)
第五冊 (5)
1. 癲狂癇總論
《素問》止言癲而不及癇。《靈樞》乃有癇瘈、癇厥之名。諸書有言癲狂者,有言癲癇者,有言風癇者,有言驚癇者,有分癲癇為二門者,迄無定論。究其獨言癲者,祖《素問》也。言癲癇、言癲狂者,祖《靈樞》也。要之癲癇狂大相徑庭,非名殊而實一之謂也。《靈樞》雖編顛狂為一門,而形證兩具,取治異途,較之於癇,又不侔矣。
徐嗣伯云:大人曰癲,小兒曰癇,亦不然也。《素問》謂癲為母腹中受驚所致,今乃曰小兒無癲可乎?癇病,大人每每有之,婦人尤多。今據經文,分辨於後。癲者,或狂或愚,或歌或笑,或悲或泣,如醉如癡,言語有頭無尾,穢潔不知,積年累月不愈,俗呼心風。此志願高大而不遂所欲者多有之。
白話文:
古代醫書對癲癇的描述眾說紛紜,有些說癲,有些說癇,有些說癲狂,還有些分為癲與癇兩門,一直沒有統一的說法。追溯其源頭,只說「癲」的,是源於《素問》;說「癲癇」或「癲狂」的,則是源於《靈樞》。實際上,「癲」和「癇」是不同的,並非只是名稱上的差異,它們的症狀和治療方法都有很大不同。《靈樞》雖然把癲狂歸為一類,但它們的表現和治療方法都不同,與癇相比更是差異巨大。
徐嗣伯認為,大人患癲,小孩患癇,這種說法也不正確。《素問》說癲是胎兒在母腹中受驚嚇所致,難道小孩就不會患癲嗎?事實上,大人也經常患癇,婦女更是常見。根據經文,可以這樣區分:癲症患者,表現為狂躁或愚笨,唱歌或大笑,悲傷或哭泣,像醉酒或痴呆一樣,說話前言不搭後語,不分潔穢,病症持續多年不愈,俗稱心風。這些人往往志向高遠,卻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。
狂者,病之發時,猖狂剛暴,如傷寒陽明大實發狂,罵詈不避親疏,甚則登高而歌,棄衣而走,逾垣上屋,非力所能,或與人語所未嘗見之事,如有邪依附者是也。癇病,發則昏不知人,眩仆倒地,不省高下,甚而瘛瘲抽掣,目上視,或口眼喎斜,或口作六畜之聲。趙以德曰:考之《內經》有癇有癲,以癇而名者,曰心脈滿大,癇瘈筋攣。
注云:心脈滿大,則肝氣下流,熱氣內摶,筋乾血枯,故癇瘈筋攣。曰肝脈小急,癇瘈筋攣。注云:肝養筋臟血,肝氣受病,故癇瘈筋攣。曰二陰急為癇厥。注云:少陰也。曰治癇驚脈。王注云:陽陵泉也,陽陵泉乃足少陽合穴也。曰厥狂顛疾,久逆之所生也。《靈樞》以癇名者,曰足少陰筋病,主癇瘈及痙。
白話文:
患狂病的人,發病時會表現出猖狂暴躁的行為,像是傷寒陽明實證發狂,會亂罵人,不分親疏,甚至會爬上高處唱歌,脫掉衣服亂跑,翻牆上屋,這些行為非人力所能及。患者還會說出一些從未說過的話,彷彿被邪物附身一般。癇病發作時,患者會昏迷不醒,頭昏眼花,跌倒在地,不分上下,嚴重者還會抽搐痙攣,眼睛向上看,嘴巴歪斜,甚至發出像動物般的聲音。趙以德說:《內經》中提到癇和癲兩種疾病,以癇為名的病症,是指心脈充盈過度,導致筋攣抽搐。
註解中提到:心脈充盈過度,肝氣下流,熱氣內聚,筋脈乾燥,血液枯竭,因此會出現筋攣抽搐的現象。另一個解釋是肝脈急促,也會導致筋攣抽搐。註解中提到:肝臟滋養筋脈和血液,肝氣受到病邪侵襲,所以會出現筋攣抽搐。此外,二陰經脈急迫也會導致癇厥。註解中提到:二陰指的是少陰經脈。治療癇病的穴位是驚脈。王注中提到:驚脈就是陽陵泉穴,它是足少陽經的合穴。厥狂顛疾是長期逆氣導致的疾病。《靈樞》中以癇為名的疾病,指的是足少陰經筋病變,主要表現為筋攣抽搐和痙攣。
曰暴攣癇眩,足不任身,取天柱。以癲名者,肺脈急甚為癲疾。腎脈急甚為骨癲疾。癲狂篇則曰癲疾始生,先不樂,頭重痛,視舉目赤,甚作極已而煩心,候之於顏。取手太陽、陽明、太陰血變而止。治癲疾者,常與之居,察其所當取之處,病至,視之有過者瀉之,置其血於瓠壺中,至其發時,血獨動矣,不動,灸窮骨二十壯,窮骨者,骶骨也。骨癲疾者,顑齒諸腧分肉皆滿,而骨居,汗出煩悗,嘔多沃沫,氣下泄,不治。
筋癲疾者,身倦攣急,大刺項大經之大杼。嘔多沃沫,氣下泄,不治。脈癲疾者,暴僕,四肢之脈皆脹而縱。脈滿,盡刺之出血;不滿,灸之挾項太陽,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,諸分肉本輸。嘔多沃沫,氣下泄,不治。癲疾發如狂者,死不治。氣下泄不治者,癲本由邪入於陰,陰氣滿,風閉塞於下而逆上,今氣下泄,則自腎間正氣虛脫於下故死。
白話文:
如果出現突然抽搐、昏眩、腳無力難以支撐身體的情況,就要針灸天柱穴。所謂癲癇,就是肺經氣血運行急促導致的。而骨癲,則是腎經氣血運行急促導致的。治療癲癇的秘訣是:一開始出現不適、頭沉痛、眼睛發紅、極度煩躁等症狀時,就要觀察臉色,並針灸手太陽、陽明、太陰經脈,以止血緩解。長期照顧癲癇患者,觀察其病情變化,必要時放血,並將血儲存在葫蘆裡。等到癲癇發作時,血就會自動沸騰。如果血沒有沸騰,就應該灸刺骶骨二十壯。骨癲患者的頸部、齒齦等處肌肉都充盈,而骨骼卻空虛,常伴有汗出、心煩、嘔吐、氣逆等症狀,難以治癒。筋癲患者則會出現身體疲倦、肌肉痙攣,需要針灸項部大經的大杼穴。嘔吐、氣逆者也難以治癒。脈癲患者則會突然倒地,四肢脈搏脹滿而跳動。脈搏充盈者,就盡快針灸放血;脈搏不充盈者,就灸刺挾項太陽穴、腰部帶脈穴(距腰椎三寸處),以及其他相關穴位。嘔吐、氣逆者也難以治癒。癲癇發作時像發狂一樣,則無藥可救。氣逆不治者,是因為邪氣侵入陰經,陰氣充盈,導致風邪被阻隔於下而逆流向上,而氣逆則代表腎間的正氣虛脫,從下部洩出,因此難以治癒。
癲發如狂死不治者,由心之陽,不勝其陰氣之逆,神明散亂,陽氣暴絕故如狂,猶燈將滅而明也。雖然未可以一概論也,蓋必診脈而後定。陰下脫者,尺脈不應。如狂者,寸脈不應。若尺寸俱實,則是陰陽交錯。既癲而又狂,則不可與此同語矣。何以言之?《內經》復謂陽明之厥,則癲疾欲走,腹滿不得臥而妄言者。
蓋足陽明者,胃脈也,與足太陰脾為表裡,脾為陰,胃為陽,陰脈從足而上行,陽脈從頭而下行,二者有更虛更實之變,是故陽明之厥者,由太陰之脈逆上,陽明之脈不得下行而返上故曰厥,厥則蓄積於中,蓄之未甚則癲,甚則為熱,熱則狂而妄言也。不獨陽明之厥有是證,凡足三陽之厥皆然。
白話文:
患有癲癇,發作時像發狂一樣,最終不治而亡,這是因為心臟的陽氣不足,無法抵擋陰氣的逆流,導致神志失常,陽氣突然消失,因此表現出狂躁的症狀,就像燈火將要熄滅時會發出強光一樣。不過,不能一概而論,必須先診脈才能確定病因。如果陰部出現脫垂,則尺脈會無反應;如果發狂,則寸脈會無反應。如果寸脈和尺脈都強勁有力,則說明陰陽交錯。如果既有癲癇又發狂,那就不能用這些原則來判斷了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《內經》中也提到,陽明經的厥證,會出現癲癇發作時想要逃跑、肚子脹滿無法躺下並且胡言亂語的症狀。
因為足陽明經是胃經,與足太陰脾經相表裡,脾屬陰,胃屬陽,陰經從足部向上行,陽經從頭部向下行,兩者會互相虛實變化。所以陽明經的厥證,是由於太陰經的氣逆流向上,導致陽明經的氣無法向下行而反流向上,因此稱為厥證。厥證會在體內積聚,積聚不深則表現為癲癇,積聚較深則會化熱,化熱就會導致狂躁胡言亂語。不只是陽明經的厥證會出現這種症狀,足三陽經的厥證都會出現類似的症狀。
何則?如經所謂癲疾厥狂,久逆之所生是也。《靈樞》經脈篇言:足太陽脈所生病者,為狂癲之疾。凡經脈稱是動者,為氣病。所生病,為血病。血者、陰也。足太陽內與腎少陰為表裡,外與諸陽主氣,故得為癲,亦得為狂也。及考越人書於二十難曰,經言脈有陰陽,更有相乘,更相伏也。
脈居陰部而反陽脈見者,為陽乘陰也;雖時沉澀而短,此謂陽中伏陰也。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,為陰乘陽也;脈雖時浮滑而長,為陰中伏陽也。重陽者狂,重陰者癲。詳《難經》之言,自陰陽相伏相乘,至於重陰重陽,皆為癲狂之病。以此諸陰陽之交錯,盡能致其病,非一因而已。
白話文:
何謂癲疾厥狂?
為何會出現癲疾厥狂呢? 正如經書中所說,癲疾厥狂,是長期逆氣所導致的。
《靈樞‧經脈篇》中提到: 足太陽經脈生病,會導致狂癲之疾。凡是經脈表現出「動」的現象,都是氣病。而經脈生病,則是血病。血屬陰,足太陽經脈內與腎少陰經脈相表裡,外與諸陽經脈主氣,因此可能出現癲疾,也可能出現狂症。
《越人書‧二十難》中記載: 經脈有陰陽之分,並且相互制約,相互影響。
- 當脈位於陰部,卻出現陽脈的表現,稱為「陽乘陰」。此時脈象沉澀短促,代表陽中伏藏著陰。
- 當脈位於陽部,卻出現陰脈的表現,稱為「陰乘陽」。此時脈象浮滑而長,代表陰中伏藏著陽。
重陽則狂,重陰則癲。 仔細研讀《難經》的論述,從陰陽相伏相乘,到重陰重陽,皆能導致癲狂之病。由此可見,陰陽交錯變化,都能導致癲狂,並非單一原因所致。
夫如是,始與《內經》之意合。奈何諸家之注,止從重陰重陽為癲狂,於前乘伏則勿論及。按王叔和《脈經》云,陰附陽則狂,陽附陰則癲者,則與《難經》伏匿之意,即是捨己宮觀而之他邦者。何以言之?《脈經》論熱病條謂,陽附陰者,腰以下至足熱,腰以上寒。陰附陽者,腰以上至頭熱,腰以下寒。
蓋陰虛氣不能治於內,則附陽而上升,陽無承而不下降,故上熱而下寒。陽虛氣不能衛於外,則下陷附於陰,故下熱上寒。及用脈論癲狂,則謂心脈急甚為瘛瘲,肝脈微澀為瘛瘲筋攣,脾脈急甚為瘛瘲,脈氣弦急病在肝,少食腹滿,頭眩筋攣癲疾,脈大、脈堅實者癲病,脈洪大長者風眩癲疾,心氣虛者精神離散,陰氣衰則為癲疾,陽氣衰則為狂。及定生死脈則云,診癲病,虛則可治,實則死。
白話文:
這樣一來,才符合《內經》的本意。可惜許多醫家注解,只注重陰陽盛衰而導致癲狂,卻忽略了前乘伏匿的觀點。根據王叔和《脈經》的說法,陰氣附著陽氣則表現為狂,陽氣附著陰氣則表現為癲,這與《難經》中所說的伏匿之意相同,也就是捨棄自己所在的宮觀而遷徙到他方。為何這麼說呢?《脈經》在論述熱病時提到,陽氣附著陰氣,則腰部以下至腳部發熱,腰部以上則寒冷。陰氣附著陽氣,則腰部以上至頭部發熱,腰部以下則寒冷。
這是因為陰虛氣不足以控制內部,便依附陽氣而上升,而陽氣無依無靠便無法下降,因此上熱下寒。陽虛氣不足以抵禦外邪,便下降依附陰氣,因此下熱上寒。至於用脈象來判斷癲狂,則認為心脈急促為瘛瘲,肝脈微澀為瘛瘲筋攣,脾脈急促為瘛瘲,脈氣弦急則病在肝,少食腹滿,頭眩筋攣癲疾,脈大、脈堅實者癲病,脈洪大長者風眩癲疾,心氣虛者精神渙散,陰氣衰則為癲疾,陽氣衰則為狂。在判斷生死脈象時,則認為診斷癲病,虛症可以治療,實症則難以救治。
脈實堅者生,脈沉細小者死。脈搏大滑,久久自已,沉小急實不可治,小堅急亦不可治,脈實而緊急癲癇可治。又有論奇經之癲癇者,前部左右彈者,陽蹺也,動苦腰痛癲癇,惡風偏枯,僵仆羊鳴,身強皮痹,取陽蹺,在外踝上三寸直絕骨是。後部左右彈者,陰蹺也,動苦癲癇寒熱,皮膚強痹。
從少陽斜至太陽,是陽維也,動苦癲癇,僵仆羊鳴,手足相引,甚者失音不能言,癲疾,直取客主人,兩陽維脈,在外踝絕骨下二寸。從少陰斜至厥陰,是陰維也,動苦癲癇。尺寸俱浮,直下直上,此為督脈,腰背強痛,不得俯仰,大人癲病,小兒癇疾。脈來中央浮,直上下痛者,督脈也,動苦腰背膝寒,大人癲,小兒癇也。
白話文:
脈搏強健有力的人容易活著,而脈搏沉細微弱的人容易死去。脈搏跳動幅度大且滑利,久了自然會消失,沉細急促堅硬則無法治療,小而堅硬急促也無法治療,但脈搏強健而急促並伴隨癲癇,則可以治療。另外,關於奇經導致的癲癇,前部左右跳動的,屬於陽蹺脈,會引起腰痛、癲癇、怕風、半身不遂、僵直、羊鳴症、全身強壯、皮膚麻木等症狀,需取陽蹺脈,位置在外踝骨上方三寸處直達骨頭。後部左右跳動的,屬於陰蹺脈,會引起癲癇、寒熱交替、皮膚強硬麻木等症狀。
從少陽經斜向太陽經的,屬於陽維脈,會引起癲癇、僵直、羊鳴症、手腳抽搐等症狀,嚴重者還會失音,需取客主人穴,位於兩條陽維脈外踝骨下二寸處。從少陰經斜向厥陰經的,屬於陰維脈,會引起癲癇等症狀。脈搏浮在表面,直下直上,屬於督脈,會引起腰背強痛,無法彎腰抬頭等症狀,成人患有癲癇,小孩患有驚癇,皆可取此脈。脈搏浮在中央,直上下跳動疼痛,屬於督脈,會引起腰背膝蓋冰冷等症狀,成人患有癲癇,小孩患有驚癇,皆可取此脈。
灸頂上三丸。或曰奇經之癲癇,古今所無,《脈經》獨言之何也?曰,豈無所自者哉。按越人《難經》曰,奇經八脈者,不拘於十二經何也?蓋經有十二,絡有十五,凡二十七氣,相隨上下,獨八脈不拘於經也。比於聖人圖設溝渠,溝渠滿溢,流入深湖,故聖人不能拘通也。
而人脈隆盛,入於八脈,而不環周,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。其受邪氣,蓄則腫熱,砭射之也。今於衝任帶且勿論,獨用五脈病癲癇者,言督脈者。注云:其脈之流行,起自下極,循脊中,上行至大椎,與手足三陽脈交會,上至喑門穴與陽維會,上至百會與太陽交會,下至於鼻柱,下水溝穴與手陽明交會。據此推之,實為諸陽之海,陽脈之都綱也。
白話文:
在頭頂上灸三個艾灸丸。有人說奇經引起的癲癇,古往今來都沒有記載,只有《脈經》獨自提到,這是為什麼呢?難道是無緣無故嗎?
根據越人《難經》的說法,奇經八脈不受十二經的約束。因為經脈有十二條,絡脈有十五條,總共二十七條氣脈,互相連接,上下貫通,只有八脈不受經脈的限制。就像聖人設計溝渠,當溝渠水位過高時,就會溢流到深湖,所以聖人無法限制水的流向。
而人體的經脈氣血充盈時,就會流入八脈,而不迴圈周流,所以十二經脈也無法約束它。當八脈受到邪氣入侵時,就會積聚而導致腫脹發熱,需要用砭石針刺治療。現在不論衝脈、任脈、帶脈,只用五脈來治療癲癇,所指的是督脈。
註解中提到:督脈的運行路線,從尾閭開始,沿著脊柱向上,到大椎穴與手足三陽經交匯,再向上到啞門穴與陽維脈會合,接著向上到百會穴與太陽經交匯,再向下到鼻柱,然後到水溝穴與手陽明經交匯。根據這些推論,督脈實際上是所有陽經的匯聚之處,是陽脈的主幹。
病則脊強而厥。陽維、陰維者,維絡一身,陽維維於陽,陰維維於陰,為病心苦痛。陽蹺脈者,起於跟中,循外踝上行入風池。陰蹺脈者,亦起跟中,循內踝上行至咽喉。注云:蹺、揵疾也,言此脈是人行走之機要,動足之所由,故曰蹺脈焉。陰蹺為病,陽緩而陰急。陽蹺為病,陰緩而陽急。
然而言二蹺之所行,尚未及二脈皆上交會於目內眥,陽脈交於陰則目閉,陰脈交於陽則目開。若《靈樞》癲狂篇首敘目之外、內、上、下眥者,正為癲則目閉,狂則目開之不同也。故大惑諸篇亦曰,衛氣留於陰,不得行於陽,留於陰則陰氣盛,陰氣盛則陰蹺滿,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,故目閉也。
白話文:
生病時,脊椎會僵硬且發冷。陽維脈和陰維脈負責維持全身的經絡運行,陽維脈負責陽氣的運作,陰維脈負責陰氣的運作,若這兩條經絡生病,就會感到心口疼痛。陽蹺脈從腳跟內側開始,沿著外踝向上,進入風池穴。陰蹺脈同樣從腳跟內側開始,沿著內踝向上,到達咽喉。古代醫書註解說,「蹺」和「揵」都表示疾病,意思是指這條脈絡是人行走的重要機制,是腳部運動的關鍵,所以稱為蹺脈。陰蹺脈生病,就會陽氣虛弱,陰氣旺盛;陽蹺脈生病,就會陰氣虛弱,陽氣旺盛。
然而,關於二蹺脈的走向,文獻中還沒有提到兩條脈絡都在眼內眥交匯,陽脈交匯於陰則眼睛閉合,陰脈交匯於陽則眼睛張開。如果參考《靈樞經》癲狂篇開頭所描述的眼睛外眥、內眥、上眥、下眥,正是癲癇患者眼睛閉合、狂躁症患者眼睛張開的不同表現。因此,《大惑論》中也提到,衛氣停留在陰經,無法流向陽經,停留在陰經就會陰氣旺盛,陰氣旺盛就會導致陰蹺脈充盈,無法進入陽經就會陽氣虛弱,所以眼睛閉合。
衛氣不得入於陰,常留於陽,留於陽則陽氣滿,陽氣滿則陽蹺盛,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,故目不瞑矣。由是而推,晝夜榮衛行五十度,而寤寐之機,豈不在二脈乎。二脈者,足少陰腎之別脈也。督與腎之大絡,同起於會陰,《脈經》謂陽維從少陽斜至太陽,陰維從少陰斜至厥陰,自其腎肝同在下焦,主地道資生言之。可見五脈皆是輔相天機,動用於形體之要者也,故不隨十二經之環周。
嗟乎,巢氏方不達王叔和之指,撰為《病源》,不復妝採,於是後失傳焉,不獨此也。至於聖人之旨,亦不皆及,輒立五癲之說。一曰陽癲,發如死人,遺尿,食頃乃解。二曰陰癲,初生小兒,臍瘡未愈,數洗浴因此得之。三曰風癲,發時眼目相引,牽縱反僵,羊鳴,食頃乃解。
白話文:
人體的衛氣應該要進入陰經,但如果一直停留在陽經,陽氣就會過盛,陽經的氣血就會過於旺盛,而陰經就相對虛弱,因此就會出現眼睛無法閉合的情況。由此可推測,人體一天二十四小時,晝夜交替,氣血運行五十次,而睡眠與清醒的變化,是否就與這兩條經脈有關呢? 這兩條經脈,指的是足少陰腎經的別脈,也就是督脈和腎經的大絡。它們都起源於會陰,就像《脈經》中所說,陽維脈從少陽經斜行至太陽經,陰維脈從少陰經斜行至厥陰經,這兩條脈都與腎經和肝經相連,在人體的下焦運行,主導著人體的生機和營養。由此可見,這五條經脈都是輔助天地運行,影響人體的重要經脈,因此它們並不像十二經脈一樣,只是循行於身體表面。
唉,巢氏的醫術並沒有理解王叔和的精髓,寫下《病源》一書,沒有經過詳細的考證,因此後世就失傳了。不只如此,即使是聖賢的醫學理論,也並非全部都能理解,因此才出現了五種癲狂的說法:第一種是陽癲,發病時像死人一樣,會尿失禁,吃一點東西就會緩解。第二種是陰癲,剛出生的嬰兒,臍帶傷口還沒癒合,經常洗澡就可能會得這種病。第三種是風癲,發病時眼球會相互牽引,身體僵硬,還會發出羊叫聲,吃一點東西就會緩解。
由熱作汗出當風,因房室過度,醉飲,令人心意逼迫,短氣脈悸得之。四曰濕癲,眉頭痛,身重,坐熱沐頭,濕結腦沸未止得之。五曰馬癲,發時反目口噤,手足相引,身體皆然。諸癲發則仆地吐沫無知,若強倞起如狂及遺矢者難治。脈虛則可治,實則死。由是後代錢氏方論,遂增五獸所屬為五臟之癲,各有其狀。
犬癲者,反折上竄犬吠,肝也。雞癲者,驚跳反折雞叫,肺也。羊癲者,目瞪吐舌,搖頭羊叫,心也。牛癇者,目直視,腹滿牛叫,脾也。豬癇者,如屍,吐沫豬叫,腎也。卻無馬癲。及《三因方》論,則復有馬癇者,作嘶鳴搐搦騰踴,多因挾熱者,驚心動膽,攝郁涎入心之所致也。諸方皆以初因涎鬱閉塞臟氣不動,因之倒僕口吐涎沫也。
白話文:
汗出時吹風、房事過度、醉酒,都可能導致心神不寧、呼吸急促、心跳加快,這就是所謂的「風癲」。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、頭部受寒、濕氣侵入腦部,導致頭疼、身體沉重,這就是「濕癲」。「馬癲」發作時,病人會翻白眼、嘴巴緊閉、手腳抽搐,全身僵硬。各種癲癇發作時,患者會突然倒地、口吐白沫、神志不清。若强行扶起,可能会出现狂躁、大小便失禁等症状,治疗难度较大。脉象虚弱的患者可以治疗,脉象强劲的患者则难治。
后来,钱氏方论在五种癲癇的基础上,又根据动物特征,将五种癲癇分别归属五脏:犬癲对应肝,表现为翻白眼、上窜、犬吠;鸡癲对应肺,表现为惊跳、翻白眼、鸡叫;羊癲对应心,表现为眼球突出、吐舌、摇头、羊叫;牛癲对应脾,表现为目光呆滞、腹胀、牛叫;猪癲对应肾,表现为像尸体一样僵硬、口吐白沫、猪叫。但是没有马癲。后来《三因方》又提到了马癲,表现为嘶鸣、抽搐、跳跃,大多是因为体内有热邪,惊吓心神,郁积唾液进入心臟所致。所有癲癇的病因都是由于唾液阻塞臟腑气机不通,导致患者倒地、口吐白沫。
安知口吐涎沫,豈止素積於胸中者哉。大抵癲癇之發,厥乃成。厥由腎中陰火上逆,而肝從之,故作搐搦,搐搦則遍身之脂液促迫而上,隨逆氣吐出於口也。蓋諸方不察其病源,故論如此。其源何如?大抵雖曰癲由邪入於陰,然如前所云,相乘相附,交錯之變,於所病經脈,一一當較量而治。更分其有從標而得者,有從本而得者。
標者,止在經脈氣不通,眩暈倒僕;本者,深入兩腎間動氣中,當時腎受傷而虛。腎臟志,志不足則神躁擾。所以《靈樞》云其先不樂也。所謂腎間者,以腎居兩旁,各有腎俞一穴,離脊中三寸,又有志室二穴。楊上善謂七節之旁,中有小心者,指此也。越人分之,左屬腎,右為命門。
白話文:
你知道嗎?癲癇發作時口吐涎沫,可不只是因為胸中積聚的痰濕。其實,癲癇發作的主要原因是腎中陰火上逆,導致肝臟跟著受影響,所以才會出現抽搐,而全身的脂肪和體液被逼迫向上,隨著逆氣從口中吐出。很多方劑沒有探究病因,所以論述才會如此。癲癇的病因究竟是什麼呢?雖然說癲癇是由邪氣侵入陰經導致的,但正如之前所說,各種因素相互影響,交錯變化,在不同的經脈上都有可能發病。治療上要分別針對病因,有的需要從表面症狀入手,有的則需要從根本上治療。
表面症狀是指經脈氣血不通,導致頭昏眼花、昏倒等症狀。而根本病因則深入到兩腎之間的動氣,這時腎臟受損導致虛弱。腎臟主志,志氣不足就會導致神經躁動不安。所以《靈樞》中說癲癇患者會先出現不快樂的症狀。所謂的「腎間」,是指腎臟位於身體兩側,各有腎俞穴,距離脊椎中線三寸,還有志室穴兩個。楊上善認為,七節的兩側,有一個小心的部位,指的是這個地方。越人則將其分為左右兩部分,左邊屬於腎,右邊屬於命門。
命門者,精神之所舍,原氣之所繫。及論右腎之氣與左腎相通,則謂之兩腎間動氣,是人生命也,繫於生氣之原,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根本,呼吸之門也。夫如是者,即《內經》所謂腎治於裡者是也。所謂生氣者,陽從陰極而生,即蒼天之氣,所自起之分也。故經曰: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,順之則陽氣固,雖有賊邪,弗能害也。
或經脈引入外感,內傷深入於根本,傷其生氣之原,邪正混亂,天樞不發,衛氣固留於陰而不行,不行則陰氣蓄滿,鬱極乃發,發則命門之相火自下焦逆上,填塞其音聲,惟迫出其羊鳴者、一二聲而已,遍身之脂液,脾之涎沫,皆迫而上胸臆流出於口,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筋骨肉,皆不勝其沖逆,故卒倒而不知也。食頃,火氣退散乃醒,醒後若邪氣從病發而散,生氣得復,則顛不再作。
白話文:
命門,是精神寄託的地方,也是元氣的根源。右腎之氣與左腎相通,稱為兩腎間動氣,這是人體的生命之本,繫於生氣的根源,是五臟六腑、十二經脈的根本,也是呼吸的門戶。這就如同《內經》中所說的「腎治於裡」一樣。所謂的生氣,是指陽氣從陰氣的極點生發出來,也就是來自於蒼天的氣,是生命之氣的源頭。因此經文中說:「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,順之則陽氣固,雖有賊邪,弗能害也。」
有時經脈受到外感入侵,內傷深入根本,損傷了生氣的源頭,正邪交戰混亂,天樞不開,衛氣停留在陰位而無法運行。無法運行就會導致陰氣積聚,鬱積到極點就會發病。發病時,命門的相火就會從下焦逆流而上,堵塞了聲音,只能發出微弱的羊鳴聲,身體的脂肪和體液、脾臟的涎沫都受到擠壓,向上衝到胸臆,從口中流出。五臟六腑、十二經脈、筋骨、肌肉都無法承受這股衝擊,因此人就會昏倒失去知覺。過了一段時間,火氣消散,人就醒過來了。如果醒來之後,邪氣隨著病發而散去,生氣恢復,就不會再次昏倒。
或邪不散,仍與生氣混亂,或邪雖退而生氣之原尚虛,當時不治,則邪易入而復作也。如此者,多成常證。故《內經》曰:癲疾者,初病歲一發,不治,月四五發也。或曰子以癲癇之疾,有由邪入兩腎間而後作者,此言古今未嘗聞,將有所自乎,曰方論未之考爾。《內經》既有二陰之癲,《靈樞》又有足少陰筋病之癇。
二陰,非腎之經乎。腎間動氣,非腎之氣乎。更以胎癇言之,便可推之,腎間動氣,本受父母精氣,既為立命之門,安得各經引邪深入者,不止於此乎。若夫以胎始論之,則七節之旁,命門穴在其後,臍在其前,腎在兩旁,胎在其中,是故子臍系以胞蒂,隨母呼吸,母呼亦呼,母吸亦吸,通母之生氣,食母穀氣,以化育內外百骸之形者,皆是腎間動氣所致也。
白話文:
如果病邪沒有消散,仍然與人體的生氣混雜在一起,或者病邪雖然退去,但人體的生氣根源仍然虛弱,當時沒有治療,那麼病邪很容易再次入侵而復發。這種情況,往往會變成常年的病症。因此,《內經》說:癲疾患者,初期可能一年發病一次,如果不治療,就會變成一個月發病四五次。有人說,癲癇病是由於病邪侵入兩腎之間而引起的,這種說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聽說過,難道是有所根據嗎?其實,只是古人醫書沒有記載而已。《內經》中提到二陰之癲,《靈樞》中也提到了足少陰筋病之癇。
二陰,不就是腎經嗎?腎間動氣,不就是腎氣嗎?再從胎癇的角度來看,就能更清楚地理解了。腎間動氣,本來就受父母精氣的影響,是生命之門,那麼其他經脈引導病邪深入,又怎麼會止步於此呢?如果從胎兒開始說起,就會明白,七節之旁,命門穴在背後,臍在前,腎在兩側,胎兒在中間。因此,胎兒的臍帶與母體相連,隨著母親呼吸,母親呼氣他也呼氣,母親吸氣他也吸氣,依靠母親的生氣,吸收母親的食物精華,來滋養內外百骸,形成身體,這都是腎間動氣的作用。
當母受驚之邪,子在母腹,隨呼吸得之,與腎間動氣混在其中,雖生出腹後一二歲始發,或八九歲後發,蓋小兒初生之陽,如日方升,邪不易入,故癇未發。必待復感之邪入深,與所感母腹之邪相搏而後作。夫如是,大人與小兒病此癲疾者,縱得稟質強壯,終因邪害其生命之原,難得中壽。
若發頻而志愚者,僅至四十陰氣衰半而已。小兒質弱目瞪者,則不過歲月,遠亦難出成人之年。蓋腎間生命之氣虛而不復,故不得壽也。諸方中所治,皆不及此何哉。李東垣晝發灸陽蹺,夜發灸陰蹺,為二蹺能行下焦之陰陽,陰陽行則動氣中之邪,因而可散故也。
白話文:
當母親受到驚嚇,這種邪氣會通過呼吸傳給胎兒,並與腎氣混在一起。雖然孩子出生後一兩歲或八九歲才發病,這是因為新生兒的陽氣如同初升的太陽,邪氣不易侵入,所以癲癇還未發作。但如果孩子再次接觸到邪氣,並與母親傳來的邪氣結合,就會發病。大人和小孩患上癲癇,即使天賦強壯,最終也會因為邪氣侵害生命之源,難以長壽。
如果癲癇發作頻繁,智力低下,最多只能活到四十歲,陰氣衰退一半。如果孩子體質虛弱,眼睛呆滯,那麼活不過幾年,很難活到成年。這是因為腎氣虛弱,生命之氣無法恢復,所以無法長壽。許多治療方法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,李東垣主張白天灸陽蹺,晚上灸陰蹺,因為二蹺穴能行下焦的陰陽,陰陽暢通,就能驅散動氣中的邪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