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五冊 (3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五冊 (3)

1. 瘛瘲

瘈者、筋脈拘急也,瘲者、筋脈張縱也,俗謂之搐是也。《原病式》云:諸熱瞀瘛,皆屬於火。熱勝風搏,並於經絡,風主動而不寧,風火相乘是以熱瞀瘛生矣。治法,祛風滌熱之劑,折其火熱,瞀瘛可立愈。若妄加灼艾,或飲以發表之劑,則死不旋踵矣。《素問》云:心脈急甚者為瘛瘲,此心火虛寒也,治宜補心,牛黃散主之。

《靈樞》云:心脈滿大,癇瘈筋攣,此心火實熱也,治宜瀉心火,涼驚丸主之。肝脈小急,亦癇瘈筋攣,此肝虛也,續斷丸主之。若肝脈盛者,先救脾,宜加減建中湯。《素問》云:脾脈急甚者,亦為瘛瘲,此脾虛肝乘之而瘈也,故宜實土瀉肝木之劑。熱傷元氣,四肢困倦,手指麻木,時時瘛瘲,人參益氣湯主之。

尹氏表姑,年近七十,暑月得病,手足常自搐搦,如小兒驚風狀,醫者不識以訊予,予曰此暑風也,緣先傷於暑,毛孔開而風乘之。宜香薷飲加羌活、防風各一錢,黃耆二錢,白芍藥一錢半,二劑而病如失。風虛昏憒,不自覺知,手足瘛瘲,或為寒熱,血虛不能服發汗藥,獨活湯主之。

虛風證,能食麻木,牙關緊急,手足瘛瘲,目肉蠕瞤,面腫,此胃中有風,胃風湯主之。肝勞虛寒,脅痛脹滿,眼昏不食,攣縮瘛瘲,續斷丸主之。風氣留滯,心中昏憒,四肢無力,口眼瞤動,或時搐搦,或渴或自汗,續命煮散主之。運氣瘛瘲有二:其一曰火。經曰:火鬱之發,民病嘔逆,瘛瘲。

又曰:少陽所至,為暴注,瞤瘈。又曰:少陽司天,客勝則為瘛瘲是也。其二曰水。經曰:陽明司天,燥氣下臨,木氣上從,民病脅痛目赤,掉振鼓慄。又曰:歲土太過,雨濕流行,民病足痿不收,行善瘈。又曰:太陰之復,頭頂痛重,而掉瘈尤甚是也。

【產後瘛瘲】經云:肝主筋而藏血,蓋肝氣為陽為火,肝血為陰為水,前證因產後陰血去多,陽火熾盛,筋無所養而然耳。故癰疽膿水過多,金瘡出血過甚,則陽隨陰散,亦多致此。治法當用加味逍遙散,或八珍散加丹皮、鉤藤以生陰血,則陽火自退,諸證自愈。如不應,當用四君、芎、歸、丹皮、鉤藤以補脾土。

蓋血生於至陰,至陰者,脾土也。故小兒吐瀉之後,脾胃虧損,亦多患之,乃虛象也。無風可逐,無痰可消。若屬陽氣脫陷者,用補中益氣加薑、桂,陽氣虛敗者,用十全大補加桂、附,亦有復生者。此等證候,若肢體惡寒,脈微細者,此為真狀。若脈浮大,發熱煩渴,此為假象,唯當固本為善。

無力抽搐,戴眼反折,汗出如珠者,皆不治。古方,海藏愈風湯、交加散、增損柴胡湯、秦艽湯。

白話文:

瘛瘲

「瘈」指的是筋脈拘攣、繃緊的狀態,「瘲」指的是筋脈鬆弛、抽動的狀態,一般俗稱的「抽搐」就是指這種情況。《原病式》中提到,各種熱病導致的意識模糊和抽搐,都屬於火熱引起的。當熱邪過盛、風邪侵入經絡時,風邪會使身體躁動不安,風熱相互作用,就會產生熱病導致的意識模糊和抽搐。治療方法應該使用祛風清熱的藥物,消除體內的火熱,這樣意識模糊和抽搐的情況就能立即好轉。如果隨意使用艾灸,或者服用發散的藥物,很快就會死亡。《素問》中提到,心脈跳動急促嚴重的會導致瘛瘲,這是因為心火虛寒,應該用補心的方法來治療,可以使用牛黃散。

《靈樞》中提到,心脈充滿而跳動有力,會導致癲癇、抽搐和筋脈攣縮,這是因為心火實熱,應該用瀉心火的方法來治療,可以使用涼驚丸。肝脈細小而急促,也會導致癲癇、抽搐和筋脈攣縮,這是因為肝虛,可以使用續斷丸。如果肝脈強盛,應該先調理脾胃,可以使用加減建中湯。《素問》中提到,脾脈跳動急促嚴重的也會導致瘛瘲,這是因為脾虛導致肝氣乘虛而入,所以應該使用強健脾土、疏瀉肝木的藥物。如果因熱邪耗傷元氣,導致四肢疲倦、手指麻木、時常抽搐,可以使用人參益氣湯。

尹氏的表姑,年近七十,在夏天得病,手腳經常自己抽動,像小兒驚風一樣。醫生不認識這種病,就來問我。我說這是暑風引起的,因為她先前受了暑熱,導致毛孔打開,風邪趁虛而入。應該服用香薷飲,再加入羌活、防風各一錢,黃耆二錢,白芍藥一錢半,服用兩劑病就好了。如果是虛風導致的昏迷、意識不清、手腳抽搐,或者出現發冷發熱的情況,這是因為血虛不能使用發汗的藥物,應該使用獨活湯。

如果是虛風證,表現為能吃東西卻身體麻木、牙關緊閉、手腳抽搐、眼皮跳動、面部腫脹,這是因為胃中有風,應該使用胃風湯。如果是肝臟勞損、虛寒,導致脅肋疼痛脹滿、眼睛昏花、食慾不振、筋脈攣縮抽搐,應該使用續斷丸。如果是風邪滯留在體內,導致心中昏亂、四肢無力、口眼歪斜跳動,或者時常抽搐,或者口渴、自汗,應該使用續命煮散。運氣學說認為瘛瘲有兩種原因:一是火,經典說「火鬱發作,會導致嘔吐、抽搐」,又說「少陽所到之處,會出現暴發的腹瀉、眼皮跳動、抽搐」。還說「少陽司天時,如果客氣過盛,也會導致抽搐」。二是水,經典說「陽明司天時,燥氣下降,木氣上行,會導致脅肋疼痛、眼睛發紅、身體顫抖」。又說「如果土氣過盛,雨濕流行,會導致腳軟無力,走路時腳跟容易抬起,身體容易抽搐」,還說「太陰之氣恢復時,會導致頭頂疼痛沉重,抽搐也會更加嚴重」。

產後瘛瘲

經典說:「肝主筋,並且儲藏血液」,肝氣屬於陽火,肝血屬於陰水。產後由於陰血大量流失,陽火旺盛,筋脈失去滋養,就會產生抽搐。所以,如果癰疽流膿過多,或者金瘡出血過多,就會導致陽氣隨著陰氣耗散,也容易導致抽搐。治療方法應該使用加味逍遙散,或者八珍散加丹皮、鉤藤,來滋養陰血,這樣陽火就會自然退去,各種症狀也會自然好轉。如果沒有效果,應該使用四君子湯,再加上芎、歸、丹皮、鉤藤,來補益脾土。

因為血液產生於陰氣最盛的地方,而陰氣最盛的地方就是脾土。所以,小孩吐瀉之後,脾胃虧損,也容易患上瘛瘲,這是虛弱的表現。不需要祛風,也不需要化痰。如果是陽氣脫失的,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,再加薑、桂。如果是陽氣衰敗的,應該使用十全大補湯,再加桂、附。也有一些人可以恢復健康。這些症狀,如果身體畏寒怕冷,脈搏微細,這是真實的虛弱表現。如果脈搏浮大,發熱煩渴,這是虛假的表現,應該以固本培元為首要。

如果出現無力抽搐,眼睛上翻,汗如雨下,這都是難以治癒的表現。古方有海藏愈風湯、交加散、增損柴胡湯、秦艽湯等可以參考使用。

2. 顫振

顫、搖也,振、動也,筋脈約束不住,而莫能任持,風之象也。《內經》云:諸風掉眩,皆屬肝木。肝主風,風為陽氣,陽主動,此木氣太過而克脾土,脾主四肢,四肢者,諸陽之末,木氣鼓之故動,經謂風淫末疾者此也。亦有頭動而手足不動者,蓋頭乃諸陽之首,木氣上衝,故頭獨動而手足不動。

散於四末,則手足動而頭不動也。皆木氣太過而兼火之化也。木之畏在金,金者土之子,土為木克,何暇生金。《素問》曰:肝一陽也,心二陽也,腎孤臟也,一水不能勝二火。由是木挾火勢而寡於畏,反侮所不勝,直犯無憚。《難經》謂木橫乘金者是也。此病壯年鮮有,中年已後乃有之,老年尤多。

夫老年陰血不足,少水不能制盛火,極為難治。前哲略不及之,唯張戴人治新寨馬叟,作木火兼痰而治得效,遇此證者,當參酌厥旨而運其精思云。新寨馬叟,年五十九,因秋欠稅,官杖六十,得驚氣成風搐已三年矣。

病大發則手足顫掉不能持物,食則令人代哺,口目張睒,唇舌嚼爛,抖擻之狀,如線引傀儡,每發市人皆聚觀,夜臥發熱,衣被盡蹇,遍身燥癢,中熱而反外寒,久欲自盡,手不能繩,傾產求醫,至破其家而病益堅。叟之子,邑中舊小吏也,以父母病訊戴人,戴人曰此病甚易治,若隆暑時,不過一湧再湧,奪則愈矣。

今已秋寒可三之,如未更刺腧穴必愈,先以通聖散汗之,繼服湧劑,湧痰一二升,至晚又下五七行,其疾小愈,待五日再一湧,出痰三四升,如雞黃成塊狀,如湯熱,叟以手顫不能自探,妻與代探,咽嗌腫傷,昏憒如醉,約一二時許稍稍省,又下數行,立覺足輕顫減,熱亦不作,足亦能步,手能巾櫛,自持匙箸,未至三湧,病去如濯。病後但覺極寒,戴人曰當以食補之,久則自退。

蓋大疾之去,衛氣未復,故宜以散風導氣之藥,切不可以熱劑溫之,恐反成他病也。孫一奎曰:據戴人此治,非真知為痰火盛實,莫敢如此療也。木之有餘,由金之衰弱,病既久矣,恐亦有始同而終異者,況吐汗下之後,謂絕不必補養可乎!病之輕者,或可用補金平木清痰調氣之法,在人自斟酌之。中風手足軃曳,星附散、獨活散、金牙酒,無熱者宜之。

摧肝丸,鎮火平肝,消痰定顫,有熱者宜之。氣虛而振,參朮湯補之。心虛而振,補心丸養之。挾痰,導痰湯加竹瀝。老人戰振,宜定振丸。

白話文:

顫抖,就是搖動的意思,震動,也是動的意思。這是因為筋脈無法約束,不能保持穩定,就像風在吹一樣。《內經》說:「各種因風引起的頭暈目眩,都屬於肝木的問題。」肝主風,風屬於陽氣,陽氣主動。這是因為肝木的氣太過旺盛,反過來克制脾土。脾主四肢,四肢是陽氣最末端的地方,肝木的氣鼓動它們,所以四肢才會抖動,這就是古書說的「風邪侵犯到末端就會生病」的意思。

也有人是頭部抖動而手腳不動,這是因為頭部是陽氣匯集的地方,肝木的氣往上衝,所以只有頭部抖動而手腳不動。如果肝木的氣散佈到四肢末端,就會造成手腳抖動而頭部不動。這些都是因為肝木的氣太過旺盛,而且兼有火的性質。木的剋星是金,金是土的孩子,但因為土被木克制,沒有餘力去生金。《素問》說:「肝屬於一陽,心屬於二陽,腎是唯一的陰臟,一水無法制約二火。」因此,肝木挾帶火勢,變得沒有畏懼,反而欺負它原本不應該欺負的金,肆無忌憚。《難經》說的「木橫向侵犯金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這個病在年輕人身上很少見,中年以後才會出現,老年人尤其常見。

老年人陰血不足,體內的水不足以制約旺盛的火氣,所以很難治療。以前的醫家很少提及這個病,只有張戴人用治療新寨馬叟的案例,認為是木火夾雜痰邪而進行治療,效果不錯。遇到這種病症的人,應該參考他的治療思路,加以思考運用。新寨馬叟,五十九歲,因為秋天欠稅,被官府打了六十板子,受到驚嚇,引起了風搐的病症,已經三年了。

病發作時,手腳顫抖,無法拿東西,吃飯要別人餵,眼睛張得大大的,嘴唇和舌頭被咬爛,抖動的樣子就像線牽著的傀儡一樣,每次發作,市集的人都聚集觀看。晚上睡覺會發熱,被子都被踢開,全身乾燥搔癢,身體裡面熱,反而覺得外面冷,常常想自殺,但是手沒力氣綁繩子。為了治病,變賣家產,但是病情越來越嚴重。馬叟的兒子,是當地以前的小吏,向戴人詢問父母的病情。戴人說這個病很容易治療,如果在盛夏時節,只要用藥物催吐一兩次,病就會好了。

現在已經是秋天了,可以催吐三次,如果還沒好,再扎針灸,一定可以治好。先用通聖散發汗,接著服用催吐劑,吐出一兩升痰,到了晚上又拉了五六次肚子,病情稍微好轉。過了五天,再催吐一次,吐出三四升痰,痰像雞蛋黃一樣,成塊狀,而且很燙。馬叟因為手抖無法自己探喉嚨,他的妻子幫他探,喉嚨被弄傷腫脹,昏迷得像喝醉酒一樣,大約一兩個小時後才稍微清醒,又拉了幾次肚子,立刻感覺腳步輕快,顫抖減輕,也不發熱了,腳也能走路,手也能拿毛巾梳頭,自己拿湯匙吃飯。還沒催吐三次,病就好了,像洗過澡一樣乾淨。病好之後,只覺得很冷,戴人說要用食物補充營養,過一陣子就會自己好。

這是因為大病初癒,身體的防禦能力還沒恢復,所以要用散風導氣的藥,千萬不能用熱性的藥物溫補,以免反而引起其他疾病。孫一奎說:從戴人的治療方法來看,如果不是真正知道是痰火過盛,沒有人敢這樣治療。木氣過盛,是因為金氣衰弱,病程久了,恐怕會有開始相同,結果不同的情況,而且吐、汗、瀉之後,難道不需要補養嗎?病情輕微的,或許可以用補金平木、清痰調氣的方法,要靠醫生自己斟酌。中風造成手腳不靈活、下垂的,可以用星附散、獨活散、金牙酒,沒有發熱的人適合使用。

摧肝丸,可以鎮靜火氣、平息肝火、消除痰液、穩定顫抖,有發熱的人適合使用。因為氣虛引起的顫抖,可以用參朮湯來補養。因為心虛引起的顫抖,可以用補心丸來滋養。如果有痰,可以用導痰湯加上竹瀝來治療。老年人顫抖,適合使用定振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