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五冊 (1)
第五冊 (1)
1. 癘風
《素問》脈要精微論曰:脈風成為癘風。論曰:風寒客於脈而不去,名曰癘風。癘風者,榮衛熱胕,其氣不清,故使鼻柱壞而色敗,皮膚瘍潰。又謂風氣與太陽俱入,行諸脈俞,散諸分肉之間,與衛氣相干,其道不利,故使肌肉膹䐜而有瘍,衛氣有所凝而不行,故其肉有不仁也。長刺節論曰:大風骨節重,鬚眉墮,名曰大風。
刺肌肉為故,汗出百日。王注以泄衛氣之怫熱。刺骨髓,汗出百日。王注:以泄榮氣之怫熱。二百日,鬚眉生而止。《靈樞》曰:癘風者,數刺其腫上,已刺,以銳針針其處,按出其惡氣,腫盡乃止。常食方食,毋食他食。今觀經之論治,分榮衛者如此。若古方雖多,但混瀉其風熱於榮衛,又無先後之分,至東垣、丹溪始分之。
白話文:
《素問》中提到脈風會導致癘風。癘風是指風寒侵入脈絡,久久不散而形成的病症。這種病症會導致榮衛氣血不暢,熱氣鬱結,因此患者的鼻樑會塌陷,面色也會變差,皮膚上可能出現潰瘍。
另外,風氣與太陽陽氣一同進入人體,流經脈絡,散布在肌肉組織之間,與衛氣相阻礙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因此肌肉會萎縮,出現潰瘍。衛氣淤積,無法正常運行,就會造成肌肉失去知覺。
《長刺節論》中提到,如果大風侵襲骨骼關節,導致骨骼沉重,鬚髮脫落,就稱為大風。
針刺肌肉可以治療癘風,因為可以使汗液排出,散發體內的熱氣。針刺骨髓也能使汗液排出,散發體內的熱氣。經過兩百天后,患者的鬚髮就會重新生長。
《靈樞》中提到,治療癘風的方法是多次針刺腫脹部位,然後用銳利的針刺入腫脹處,排出病氣,直到腫脹消失。患者應該經常食用固定的食物,不要隨意改變飲食。
觀察古籍中的治療方法,可以發現古人已經開始區分榮衛氣血的病症。雖然古方很多,但大多混淆了榮衛之間的風熱,沒有區分先後次序。直到東垣和丹溪兩位醫家才真正將榮衛分開,並制定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法。
《活法機要》云:先樺皮散,從少至多,服五七日,灸承漿穴七壯,灸瘡愈,再灸再愈,三灸之後,服二聖散泄熱,祛血之風邪,戒房室,三年病愈。此先治其衛、後治其榮也。《試效方》治段庫使用補氣瀉榮湯,此治榮多於治衛也。丹溪云:須分在上在下,在上者以醉仙散,取臭惡血於齒縫中出,在下者以通天再造散,取惡物蛔蟲於穀道中出。所出雖有上下道路之異,然皆不外於陽明一經而已。
白話文:
《活法機要》提到,應該首先使用[樺皮散],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,服用5-7天。接著灸燒承漿穴7次,直到傷口痊癒,再次灸燒後傷口亦能痊癒。在完成三次灸燒後,應服用[二聖散]來排泄熱氣,清除血液中的風邪,並避免性行為,這樣經過三年,疾病就能痊癒。這是一種先治療衛氣,後治療營氣的方法。《試效方》中對段庫使用了[補氣瀉榮湯],這是一種更注重治療營氣而非衛氣的方法。丹溪認為,需要分辨病情是在上還是在下,如果病情在上,可以使用[醉仙散],使臭惡的血液從牙齒間排出;如果病情在下,則可以使用[通天再造散],使惡化的蟲子從腸道排出。雖然排出的東西在位置上有差別,但總的來說,這些方法都是在調節陽明經的運作。
看其疙瘩,上先見,在上體多者,病在上也。下先見,在下體多者,病在下也。上下同得者,病在上覆在下也。陽明主胃與大腸,無物不受,此風之入人也,氣受之在上多,血受之在下多,血氣俱受者,上下皆多。自非醫者神手,病者鐵心,罕有免者。夫氣為陽為衛,血為陰為榮,身半以上,陽先受之,身半以下,陰先受之。
是故再造散治其病在陰者,用皂角剌出風毒於榮血中。肝主血,惡血留止,其屬肝也。蟲亦生於厥陰,風木所化,必用是治其臟氣殺蟲為主,以大黃引入腸胃榮血之分,利出瘀惡蟲物。
白話文:
觀察疙瘩,如果上半身先出現,而且上半身疙瘩較多,病症就位於上半身;如果下半身先出現,而且下半身疙瘩較多,病症就位於下半身;如果上半身和下半身都有,病症就位於上半身影響到下半身。陽明經主管胃和大腸,無物不包容,這就如同風邪入侵人體,氣受之者在上半身較多,血受之者在下半身較多,氣血俱受者,上半身和下半身皆多疙瘩。除非是醫術精湛的神醫,或病患鐵了心要治療,否則很少有人能倖免。因為氣屬陽,主外為衛,血屬陰,主內為榮,身體上半身陽氣先受風邪,身體下半身陰血先受風邪。
因此,治療病症位於陰血的人,需要用皂角刺出風毒,使之從榮血中排出。肝主血,惡血停滯,則屬肝病。蟲也生於厥陰,是風木所化,必須用藥物治療臟腑之氣,殺蟲為主,再用大黃引導蟲物和瘀血排出腸胃。
醉仙散治其病在陽者,用鼠黏子出風毒遍身惡瘡,胡麻逐風補肺潤皮膚,蒺藜主惡血身體風癢,通鼻氣,防風治諸風,栝蔞根治瘀血消熱胕腫,枸杞消風熱散瘡毒,蔓荊子主賊風,苦參治熱毒風,皮肌煩躁生瘡,赤癩眉脫,八味藥治功固至矣,然必銀粉為使,銀粉乃是下膈通大腸之要劑,所以用其驅諸藥入陽明經,開其風熱怫鬱痞隔,逐出惡風臭穢之毒,殺所生之蟲,循經上行至牙齒軟薄之分,而出其臭毒之涎水。服此藥若有傷於齒,則以黃連末揩之,或先固濟以解銀粉之毒。
白話文:
醉仙散用於治療陽氣受損的疾病,藥材包括:
- 鼠黏子:可驅散遍布全身的風毒,治療惡瘡。
- 胡麻:可驅風、補肺、滋潤皮膚。
- 蒺藜:主治惡血、身體風癢,通鼻氣。
- 防風:治療各種風邪。
- 栝蔞根:消散瘀血,退熱,治胕腫。
- 枸杞:消散風熱,清除瘡毒。
- 蔓荊子:主治賊風。
- 苦參:治療熱毒風,以及皮膚發癢、長瘡、赤癩、眉毛脫落等症狀。
這八味藥材的功效十分顯著,但必須加入銀粉作為引藥。銀粉能下達膈膜,通暢大腸,是藥物進入陽明經的關鍵。它可以驅使其他藥材進入陽明經,疏通風熱鬱結,打開脾胃,驅除惡風、臭穢之毒,殺滅病蟲,沿著經脈向上運行至牙齒與軟組織交接處,排出臭毒之涎水。
服用此藥若傷及牙齒,可用黃連末擦拭,或事先服用其他藥物解毒。
銀粉在醉仙散有奪旗斬將之功,遂成此方之妙用,非他方可企及,故丹溪取二方分用之,如破敵之先鋒。至於餘邪未除者,但調和榮衛藥中少加驅逐劑耳。
薛新甫曰:大抵此證,多由勞傷氣血,腠理不密,或醉後房勞沐浴,或登山涉水,外邪所乘,衛氣相搏,濕熱相火,血隨火化而致。故淮陽閩廣間多患之。眉毛先落者,毒在肺。面發紫泡者,毒在肝。腳底先痛或穿者,毒在腎。遍身如癬者,毒在脾。目先損者,毒在心。此五臟受病之重者也。
一曰皮死,麻木不仁。二曰肉死,針刺不痛。三曰血死,爛潰。四曰筋死,指脫。五曰骨死,鼻柱壞。此五臟受傷之不可治也。若聲啞目盲,尤為難治。治當辨本證兼證,變證類證,陰陽虛實而斟酌焉。若妄投燥熱之劑,膿水淋漓,則肝血愈燥,風熱愈熾,腎水愈枯,相火愈旺,反成壞證矣。
白話文:
銀粉在醉仙散中有着顯著的功效,如同奪旗斬將,是這方劑的精髓,其他藥方無法比擬。因此丹溪先生將兩種方劑分開使用,就像破敵的先鋒部隊一樣。至於殘留的邪氣,只需要在調和營衛的藥物中加入少量驅逐藥物即可。
薛新甫說:這種病症,大多是由於勞累損傷氣血,導致腠理疏鬆,或是醉酒後房事勞累、洗澡,或是登山涉水,讓外邪趁虛而入,與衛氣相搏,濕熱相火交織,血液隨著火氣而轉化,最終導致疾病。因此淮陽、閩廣地區患者較多。眉毛先掉落的,毒氣在肺。面部出現紫色水泡的,毒氣在肝。腳底先疼痛或潰爛的,毒氣在腎。全身長滿像癬一樣的東西的,毒氣在脾。眼睛先受損的,毒氣在心。這是五臟受病較重的徵兆。
第一種情況是皮膚壞死,麻木無知覺。第二種情況是肌肉壞死,針刺不痛。第三種情況是血液壞死,潰爛流膿。第四種情況是筋腱壞死,手指脫落。第五種情況是骨骼壞死,鼻梁塌陷。這是五臟受傷無法治癒的徵兆。如果出現聲音嘶啞、雙目失明的情況,就更加難治。治療時應當辨別本證、兼證、變證、類證,以及陰陽虛實等情況,再進行斟酌。如果胡亂使用燥熱的藥物,就會導致膿水大量流出,肝血更加乾燥,風熱更加熾盛,腎水更加枯竭,相火更加旺盛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
本證治法:癘瘍所患,非止一臟,然其氣血無有弗傷,兼證無有弗雜,況積歲而發現於外,須分經絡之上下,病勢之虛實,不可概施攻毒之藥,當先助胃壯氣,使根本堅固,而後治其瘡可也。癘瘍當知有變、有類之不同,而治法有汗、有下、有砭刺、攻補之不一。蓋兼證當審輕重,變證當察先後,類證當詳真偽,而汗下砭刺攻補之法,又當量其人之虛實,究其病之源委而施治焉。蓋虛者形氣虛也,實者病氣實而形氣則虛也。
癘瘍砭刺之法,子和張先生謂一汗抵千針,蓋以砭血不如發汗之周遍也。然發汗即出血,出血即發汗,二者一律。若惡血凝滯在肌表經絡者,宜刺宜汗,取委中出血則效。若惡毒蘊結於臟,非盪滌其內則不能瘥。若毒在外者,非砭刺遍身患處及兩臂腿腕,兩手足指縫各出血,其毒必不能散。
白話文:
癘瘍病症並非單一臟器受損,而是氣血皆受其傷,且伴隨多種症狀。由於病症積年累月才顯露於外,需要根據經絡上下、病勢虛實來分症治療。不可一概而論使用攻毒藥物,應先調理脾胃,增強元氣,使根本穩固,才能治療瘡瘍。
癘瘍病症有不同的變化和種類,治療方法也有汗法、下法、砭刺、攻補等多種。需仔細判斷兼症輕重,觀察變證先後順序,辨別類證真偽,並根據患者虛實、病源來選擇治療方法。虛者是指形氣虛弱,實者是指病氣實而形氣虛弱。
癘瘍的砭刺方法,子和張先生認為一汗抵千針,因砭刺放血不如發汗周遍。但發汗即出血,出血即發汗,兩者效果相當。若惡血凝滯於肌表經絡,宜刺宜汗,取委中放血有效。若惡毒蘊結於臟腑,必須內服藥物清除毒素才能痊癒。若毒素在外,則需要砭刺遍布患處、兩臂腿腕以及兩手足指縫,使毒血排出,才能散毒。
若表裡俱受毒者,非外砭內泄,其毒決不能退。若上體患多,宜用醉仙散,取其內蓄惡血於齒縫中出,及刺手指縫並臂腕以去肌表毒血。下體患多,宜用再造散,令惡血陳蟲於穀道中出,仍針足指縫並腿腕,隔一二日更刺之,以血赤為度,如有寒熱頭疼等證,當大補血氣。癘瘍服輕粉之劑,若腹痛去後兼有膿穢之物,不可用藥止之。
若口舌腫痛,穢水時流作渴,發熱喜冷,此為上焦熱毒,宜用瀉黃散。若寒熱往來,宜用小柴胡湯加知母。若口齒縫出血,發熱而大便秘結,此為熱毒內淫,宜用黃連解毒湯。若大便調和,用《濟生》犀角地黃湯。若穢水雖盡,口舌不愈,或發熱作渴而不飲冷,此為虛熱也,宜用七味白朮散。
白話文:
如果身體內外都受到毒素侵害,必須透過外敷和內服藥物來排毒,毒素才會消退。如果上半身病症較多,可以服用醉仙散,幫助將積聚在牙縫中的惡血排出,並在手指縫和手腕處針刺,去除表面的毒血。如果下半身病症較多,可以服用再造散,讓惡血和蟲類從肛門排出,同時針刺腳趾縫和腿腕,每隔一兩天再刺一次,直到出血變紅為止。如果有寒熱頭痛等症狀,要大力補血氣。對於潰瘍,服用輕粉等藥物,如果腹痛消失後伴隨膿穢排出,不可用藥物止住。
如果口舌腫痛,經常流出穢水,口渴,發熱怕冷,這是上焦熱毒,應該服用瀉黃散。如果寒熱交替,應該服用小柴胡湯加知母。如果口齒縫出血,發熱且大便秘結,這是熱毒內侵,應該服用黃連解毒湯。如果大便恢復正常,可以服用《濟生》犀角地黃湯。如果穢水雖然排盡,但口舌沒有痊癒,或者發熱口渴但不想喝冷水,這是虛熱,應該服用七味白朮散。
癘瘍手足或腿臂或各指拳攣者,由陰火熾盛虧損氣血,當用加味逍遙散加生地黃,及換肌散兼服。癘瘍生蟲者,五方風邪翕合,相火制金,木盛所化,內食五臟,而證見於外也。宜用升麻湯,送瀉青丸,或樺皮散,以清肺肝之邪,外灸承漿,以䟽陽明任脈,則風熱息而蟲不生矣。肝經虛熱者,佐以加味逍遙散、六味地黃丸。
白話文:
如果患有癘瘍,手腳或腿臂或手指拳頭攣縮,是因陰火旺盛損傷氣血,應該服用加味逍遙散加上生地黃,以及換肌散同時服用。癘瘍生蟲者,是因為五方風邪聚集,相火克制金氣,木氣過盛而化為毒氣,侵蝕五臟,表現於外。應當服用升麻湯,服下瀉青丸,或者樺皮散,以清肺肝之邪,在外灸承漿,疏通陽明任脈,如此風熱消退,蟲子就不會產生了。若為肝經虛熱,可以佐以加味逍遙散、六味地黃丸。
兼證治法:【頭目眩暈】若右寸關脈浮而無力,脾肺氣虛也,用變證。若左關尺脈數而無力,肝腎氣虛也,用六味地黃丸。若右寸尺脈浮大或微細,陽氣虛也,用八味地黃丸。血虛者,四物湯加參、苓、白朮。氣虛者,四君子湯加當歸、黃耆。肝經實熱者,柴胡清肝散。
肝經虛熱者,六味地黃丸。脾氣虛弱者,補中益氣湯。脾虛有痰者,半夏白朮天麻湯。砭血過多者,芎歸湯。發熱惡寒者,便濁。大凡發熱則真氣傷矣,不可用苦寒藥,恐復傷脾胃也。【口喎目斜】若手足牽搐,或眉稜癢動,屬肝經血虛風熱,用加味逍遙散、六味地黃丸,以生肝血滋腎水。若寒熱往來,或耳聾脅痛,屬肝木熾盛,先用小柴胡合四物湯,以清肝火生肝血。
白話文:
治療頭暈目眩時,如果右寸關脈浮而無力,代表脾肺氣虛,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法。如果左關尺脈數而無力,代表肝腎氣虛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。如果右寸尺脈浮大或微細,代表陽氣虛,可以用八味地黃丸。血虛者,可以服用四物湯加入人參、茯苓、白朮;氣虛者,可以服用四君子湯加入當歸、黃耆。肝經實熱者,可以用柴胡清肝散;肝經虛熱者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。脾氣虛弱者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。脾虛有痰者,可以用半夏白朮天麻湯。砭血過多者,可以用芎歸湯。發熱惡寒者,伴隨小便混濁。總之,發熱就代表真氣受損,不能使用苦寒藥物,以免傷及脾胃。
治療口喎目斜時,如果手足抽搐或眉稜癢動,屬於肝經血虛風熱,可以用加味逍遙散、六味地黃丸,以滋養肝血和腎水。如果寒熱交替或耳聾脅痛,屬於肝木熾盛,先用小柴胡合四物湯,以清肝火和生肝血。
若筋攣骨痛,或不能動履,用六味地黃丸、補中益氣湯,以滋化源。若因服燥藥而致者,用四物湯加生甘草、金銀花,以解熱毒益陰血。凡此俱屬肝經血燥所致,須用六味地黃丸、補中益氣湯為主。若因怒氣房勞而甚者,用六味地黃丸、十全大補湯為主。若因勞傷形體而甚者,用補中益氣湯、十全大補湯為主。
【夏秋濕熱行令】若飲食不甘,頭目眩暈,遍身痠軟,或兩腿麻木,口渴自汗,氣促身熱,小便黃數,大便稀溏,濕熱傷元氣也,用清燥湯。如在夏令,用清暑益氣湯。若自汗盜汗,氣高而喘,身熱脈大,元氣內傷也,用補中益氣湯。若嘔吐少食,肚腹痞悶,大便不實,脾胃受傷也,用六君子湯。
白話文:
如果筋骨疼痛,或者活動困難,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和補中益氣湯來滋養身體。如果是因為服用燥熱的藥物所導致的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生甘草和金銀花,來解熱毒並補充陰血。這些情況通常都是因為肝經的血液乾燥所引起的,因此主要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和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如果病情是因為怒氣或房勞所加重,則主要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和十全大補湯。如果病情是因為勞累身體所加重,則主要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和十全大補湯。
【夏秋濕熱盛行】如果食慾不振,頭暈眼花,全身酸軟,或者雙腳麻木,口渴多汗,呼吸急促,身體發熱,小便黃色且頻繁,大便稀薄,這通常是因為濕熱損傷了元氣。可以使用清燥湯來治療。如果是在夏季,則可以使用清暑益氣湯。如果出現自汗或盜汗,呼吸急促,身體發熱脈搏粗大,這是因為元氣受到損傷。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如果出現噁心、食慾減退、肚子脹滿、大便不實,這通常是因為脾胃受到傷害。可以使用六君子湯來治療。
若胸腹不利,飲食少思,吐痰不止,脾胃虛痞也,用四君子湯。若形氣倦怠,肢體麻木,飲食少思,熱傷元氣也,用人參益氣湯。【熱渴便濁】若夜安晝熱者,熱在氣分也,用清心蓮子飲。晝安夜熱者,熱在血分也,用四物二連湯,俱佐以六味地黃丸。若寒熱往來者,肝經血虛也,用加味逍遙散、六味地黃丸。
【小便不利】若因服燥藥而致者,用四物湯加炒黑黃柏、知母、生甘草,以滋陰血。若頻數而色黃者,用四物湯加參、朮、麥門、五味子,以生氣血。若短而色黃者,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、麥門、五味,以滋化源。【大便不通】若血虛內熱而澀滯者,用四物湯加麥門、五味子,以生血潤燥。
白話文:
如果胸腹不舒服,吃不下飯,還一直吐痰,可能是脾胃虛弱,可以用四君子湯。如果身體疲倦,四肢麻木,吃不下飯,可能是熱傷元氣,可以用人參益氣湯。
如果晚上睡得好,白天卻發熱,是熱在氣分,可以用清心蓮子飲;白天睡得好,晚上卻發熱,是熱在血分,可以用四物二連湯,這兩種情況都需要搭配六味地黃丸。如果寒熱交替出現,可能是肝經血虛,可以用加味逍遙散和六味地黃丸。
如果小便不順暢,是服用燥熱藥物造成的,可以用四物湯加入炒黑黃柏、知母、生甘草,滋陰補血。如果小便頻尿,顏色偏黃,可以用四物湯加入人參、白朮、麥冬、五味子,滋生氣血。如果小便量少,顏色偏黃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入山藥、麥冬、五味子,滋補化源。
如果大便不通暢,是因為血虛內熱導致便秘,可以用四物湯加入麥冬、五味子,滋血潤燥。
若因燥熱之藥而患者,用四物湯加連翹、生甘草,以生血清熱。若服克伐之藥而致者,用四君子湯加芎、歸,以助氣生血。若作渴飲冷者,熱淫於內也,用竹葉石膏湯,以清胃火。若作渴飲湯者,腸胃虛熱也,用竹葉黃耆湯,以補氣生津。若內熱作渴,面赤飲湯者,用四物湯送潤腸丸,以涼血潤燥。
若腸胃滿脹,燥在直腸而不通者,用豬膽汁導之。腸胃氣虛血涸而不通者,用十全大補湯。若肝膽邪盛,脾土受侮,而不能輸化者,用小柴胡湯加山梔、郁李仁、枳殼治之。【怔忡無寐或兼衄血便血】若內熱晡熱,作渴飲湯,肢體倦怠,此脾血虛而火動也,用四君子加芎、歸。若思慮傷脾動火而致,用歸脾湯加山梔。
白話文:
如果患者是因為服用燥熱的藥物導致身體不適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連翹、生甘草,來達到生血清熱的效果。如果患者是因為服用克伐藥物而導致身體不適,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芎、歸,來幫助氣血生成。
如果患者感到口渴,並且喜歡喝冷飲,這是由於體內熱邪過盛,可以用竹葉石膏湯來清熱降火。如果患者感到口渴,並且喜歡喝溫熱的湯水,這是由於腸胃虛熱,可以用竹葉黃耆湯來補氣生津。如果患者內熱導致口渴,臉色發紅,喜歡喝溫熱的湯水,可以用四物湯送潤腸丸,來達到涼血潤燥的效果。
如果患者腸胃脹滿,乾燥停留在直腸,無法通便,可以用豬膽汁來導瀉。如果患者腸胃氣虛血虛,導致便秘,可以用十全大補湯來調理。如果患者肝膽邪氣旺盛,脾土受損,無法正常運化,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、郁李仁、枳殼來治療。
如果患者出現心悸失眠,並且伴隨鼻出血或大便出血,可能是由於體內熱邪導致脾血虛弱而火氣上炎,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芎、歸來治療。如果患者因為思慮過度而損傷脾胃,導致脾火旺盛,可以用歸脾湯加上山梔來治療。
若發熱晡熱,用八珍湯加酸棗仁、茯神、遠志。若因心血虛損,用柏子仁散。大抵此證皆心脾血少所致,但調補胃氣,則痰清而神自安,不必專於清熱治痰。【發熱惡寒】若肢體倦怠,煩躁作渴,氣高而喘,頭痛自汗者,此內傷氣血也,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、麥門。倦怠食少,大便不調,小便頻數,灑淅惡寒者,此脾肺氣虛也,用升陽益胃湯。
煩躁作渴,體倦少食,或食而不化者,此脾氣虛熱也,用六君子湯。【發熱】在午前脈數而有力者,氣分熱也,用清心蓮子飲。脈數而無力者,陽氣虛也,用補中益氣湯。午後脈數而有力者,血分熱也,用四物湯加齒軟。脈數而無力者,陰血虛也,用四物湯加參、術。熱從兩脅起者,肝虛也,用四物湯加參、朮、黃耆。
白話文:
如果發燒且下午更熱,可以用八珍湯加上酸棗仁、茯神、遠志。如果是因為心血虛損導致的發燒,則可以用柏子仁散。總之,這種發燒大多是心脾血虛引起的,但只要調補胃氣,痰就會清,精神自然安定,不需要特別著重於清熱治痰。
如果發燒伴隨惡寒,而且肢體倦怠、煩躁口渴、氣喘吁吁、頭痛出汗,這是內傷氣血導致的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五味子、麥門冬。如果發燒伴隨倦怠、食慾不振、大便不規律、小便頻繁、怕冷發抖,這是脾肺氣虛引起的,可以用升陽益胃湯。
如果發燒伴隨煩躁口渴、身體疲倦、食慾不振,或者吃下去的食物消化不良,這是脾氣虛熱引起的,可以用六君子湯。如果發燒是在午前,脈搏跳得快而且有力,這是氣分熱,可以用清心蓮子飲。如果發燒時脈搏跳得快但無力,這是陽氣虛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發燒是在午後,脈搏跳得快而且有力,這是血分熱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齒軟。如果發燒時脈搏跳得快但無力,這是陰血虛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人參、白朮。如果發燒從兩肋開始,這是肝虛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人參、白朮、黃耆。
從臍下起者,腎虛也,用四物湯加參、朮、黃柏、知母、五味、麥門、肉桂,或六味丸。其熱晝見夜伏,夜見晝止,或去來無定時,或起作無定處,或從腳起者,此無根虛火也,須用加減八味丸,及十全大補湯加麥門、五味,更以附子末唾津調搽湧泉穴。若形體惡寒,喜熱飲食者,陽氣虛寒也,急用八味丸。
【口乾】若惡冷飲食者,胃氣虛而不能生津液也,用七味白朮散。若喜冷飲食者,胃火盛而消爍津液也,須用竹葉石膏湯。夜間發熱口渴者,腎水弱而不能上潤也,當用六味地黃丸。若因汗下之後而有前患,胃氣虛也,宜用八珍湯。【作渴】若煩躁飲冷者,屬上焦實熱,用涼膈散。
白話文:
如果從肚臍下方開始發熱,是腎虛,可以用四物湯加入人蔘、白朮、黃柏、知母、五味子、麥冬、肉桂,或服用六味丸。如果白天熱晚上涼,或晚上熱白天涼,或發熱時間不定,或發熱位置不定,或從腳開始發熱,這是無根虛火,需要用加減八味丸,以及十全大補湯加入麥冬、五味子,並用附子末加唾液調和後塗抹湧泉穴。如果身體怕冷,喜歡吃熱食,是陽氣虛寒,需要服用八味丸。
口乾如果怕冷的食物,是胃氣虛弱無法生津液,需要服用七味白朮散。如果喜歡吃冷的食物,是胃火旺盛灼傷津液,需要服用竹葉石膏湯。晚上發熱口渴,是腎水不足無法滋潤上焦,應該服用六味地黃丸。如果因為出汗後導致身體虛弱,是胃氣虛弱,應該服用八珍湯。
口渴如果煩躁想喝冷飲,是上焦實熱,需要服用涼膈散。
兼大便秘結者,屬下焦實熱,用清涼飲。若用克伐之藥而渴者,氣血虛也,急用八珍湯、六味丸。【耳聾耳鳴】若左寸關脈弦數者,心肝二經虛熱也,用四物湯加山梔、柴胡生陰血。右寸關脈浮大者,脾肺二經虛熱也,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、桔梗培陽氣。若因怒便作,用小柴胡湯加山梔、芎、歸,清肝涼血。
若午前甚,用小柴胡湯加參、耆、歸、術,補氣清肝。午後甚,用四物湯加酒炒黑黃柏、知母、五味,補陰降火。如兩足心熱,屬腎虛,用六味丸以壯水之主。兩足冷屬陽虛,用八味丸以益火之源。【項強口噤腰背反張】者,氣血虛而發痙也。仲景云:足太陽病,發汗太多則痙,風病下之則痙,復發汗則加拘急,瘡家發汗則痙。
白話文:
如果患者除了便秘,還伴隨下焦實熱,可以使用清涼飲。如果用瀉火藥之後反而感到口渴,就代表氣血虛弱,應該服用八珍湯或六味丸。
耳聾耳鳴方面,如果左寸關脈弦數,代表心肝二經虛熱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山梔、柴胡來滋陰血。如果右寸關脈浮大,代表脾肺二經虛熱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、桔梗來補陽氣。如果耳聾耳鳴是由於生氣引起的,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山梔、芎、歸來清肝涼血。
耳鳴的程度,如果上午嚴重,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參、耆、歸、術來補氣清肝;如果下午嚴重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酒炒黑黃柏、知母、五味來補陰降火。如果雙腳心發熱,代表腎虛,可以使用六味丸來補腎水。如果雙腳冰冷,代表陽虛,可以使用八味丸來補腎陽。
項強口噤腰背反張,代表氣血虛弱導致痙攣。張仲景說,足太陽經病,如果發汗過度就會痙攣;風病向下發展也會導致痙攣;再次發汗則會加重拘急;瘡家發汗也會導致痙攣。
蓋風能散氣,故有汗而不惡寒曰柔痙。寒能澀血,故無汗而惡寒曰剛痙。皆因內虛復汗,亡津血,筋無所養而然。悉屬虛象,非風證也。當大補氣血為主。故產婦、潰瘍、勞傷氣血、濕熱相火、誤服克伐之劑者,多患之,其義可見。【婦女經閉】若因鬱火傷脾,以歸脾湯加山梔、丹皮。
氣血俱虛,以八珍湯加山梔、丹皮。若因服燥藥傷血,以四物湯加生甘草。若經候過期而來者,氣血虛也,八珍湯倍用參、術。先期而來者,血虛熱也,四物湯倍加參、朮、牡丹皮。將來而作痛者,氣虛血滯也,四物湯加茯苓、白朮、香附。色紫而成塊者,血熱也,四物湯加山梔、丹皮。
白話文:
風能使氣散失,所以出汗不畏寒稱為柔痙;寒能使血凝滯,所以不出汗卻畏寒稱為剛痙。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身體虛弱,容易出汗,導致津液和血液流失,筋骨失養所致。這都是虛症,不是風邪引起的。治療應以大補氣血為主。因此,產婦、潰瘍患者、勞損氣血者、濕熱相火旺盛者,以及誤服傷氣血藥物者,都容易患上此症,這說明了這兩種病症的病理。婦女經閉,如果因鬱火傷脾,可以用歸脾湯加山梔、丹皮;如果因氣血俱虛,可以用八珍湯加山梔、丹皮;如果因服用燥性藥物傷血,可以用四物湯加生甘草;如果經期延遲,是氣血虛弱,可以用八珍湯加倍人参、白术;如果經期提前,是血虛熱盛,可以用四物湯加倍人参、白术、牡丹皮;如果行經疼痛,是氣虛血瘀,可以用四物湯加茯苓、白术、香附;如果經血呈紫色且成塊,是血熱,可以用四物湯加山梔、丹皮。
作痛而色淡者,血氣虛也,用八珍湯。其血崩之證,肝火不能臟血者,用加味逍遙散。脾虛不能統血者,用補中益氣湯。凡此皆六淫七情虧損元氣所致,當審其因而調補胃氣為善。
變證治法:【身起疙瘩搔破膿水淋漓】若寒熱往來者,肝經氣血虛而有火也,用八珍散加丹皮、柴胡。寒熱內熱者,血氣弱而虛熱也,用八珍散倍用參、術。若惡寒形寒者,陽氣虛寒也,用十全大補湯。若肌膚搔如帛隔者,氣血不能外榮也,用人參養榮湯。若面部搔之麻癢者,氣血不能上榮也,用補中益氣湯。
白話文:
疼痛且面色蒼白,說明血氣虛弱,可以用八珍湯治療。如果出現血崩的症狀,是肝火旺盛無法藏血導致的,可以用加味逍遙散治療。如果是脾虛無法統攝血液導致的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。這些情況都是因為六淫七情損傷元氣造成的,應該根據病因調理脾胃,才能取得好的效果。
如果出現身上起疙瘩,搔破後流出膿水,並且伴有寒熱往來,說明肝經氣血虛弱並且有火氣,可以用八珍散加上丹皮、柴胡治療。如果出現寒熱內熱,說明血氣虛弱而虛火旺盛,可以用八珍散,並增加人參、白朮的用量。如果出現怕冷、肢體冰冷,說明陽氣虛寒,可以用十全大補湯治療。如果皮膚瘙癢,摸起來像隔著布一樣,說明氣血不足,無法滋養肌膚,可以用人參養榮湯治療。如果面部搔癢,並且有麻木感,說明氣血不足,無法上達頭面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。
若痿軟筋攣者,血氣不能滋養也,用補中益氣湯,佐以六味地黃丸。【口舌生瘡或咽喉作痛】若飲食喜冷,大便秘結者,實熱也,用四順清涼飲。肌熱惡熱,煩渴引飲者,血虛也,用當歸補血湯。飲食惡寒,大便不實者,虛熱也,用十全大補湯。熱從下或從足起者,腎虛熱也,用加減八味丸。
若飲食難化,四肢逆冷者,命門火衰也,用八味地黃丸。【牙齒作痛】或牙齦潰爛,若喜寒惡熱,屬胃火,加味清胃散為主。惡寒喜熱屬胃虛,補中益氣湯為主。【自汗】屬氣虛,用補中益氣湯送六味地黃丸。盜汗屬血虛,用便秘(內芩、連、黃柏,炒黑用。)送六味地黃丸。
白話文:
如果出現肌肉萎縮、筋脈攣縮的狀況,代表血氣不足以滋養筋骨,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,並佐以六味地黃丸。
如果飲食偏好冰冷,大便乾燥難解,屬於實熱,可以服用四順清涼飲。如果身體發熱,感到燥熱口渴,需要大量喝水,屬於血虛,可以服用當歸補血湯。如果飲食畏寒,大便稀軟不成形,屬於虛熱,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熱氣從下半身或足部開始蔓延,屬於腎虛熱,可以服用加減八味丸。
如果食物難以消化,四肢冰冷,屬於命門火衰,可以服用八味地黃丸。如果牙齒疼痛或牙齦潰爛,並且喜寒怕熱,屬於胃火旺盛,可以服用加味清胃散。如果牙痛時畏寒喜熱,屬於胃虛,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。
如果容易自汗,屬於氣虛,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,並佐以六味地黃丸。如果夜間盜汗,屬於血虛,可以服用便秘方(內含芩、連、黃柏,炒黑服用)並佐以六味地黃丸。
若因勞心而致,以歸脾湯倍用茯神、酸棗仁。【唾痰或作喘】若右寸脈浮緩者,肺氣虛也,用六君子湯加桔梗。右寸脈洪滑者,肺經有熱也,用瀉白散。右寸關脈浮緩遲弱者,脾肺氣虛也,用六君子湯加桔梗、黃耆。右寸關脈洪滑遲緩者,脾熱傳肺也,用瀉白、瀉黃二散。右尺脈微弱者,命門火衰而脾肺虛也,用人參理中丸,如不應,用八味地黃丸。
右寸脈洪數者,心火克肺金也,用人參平肺散,如不應,用六味地黃丸。左寸關脈洪弦數者,心肝二經有熱也,用柴胡清肝散,如不應,佐以補氣清其風熱。仍用六味地黃丸以鎮陽光。左尺脈數而無力者,腎虛而水泛上也,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以滋陰。如脈微細,或手足冷,或兼喘促,急用八味地黃丸以補陽。
白話文:
如果因為勞心導致身體不適,可以用歸脾湯,並加倍使用茯神和酸棗仁。如果出現唾痰或喘不過氣的症狀,可以根據脈象進行判斷:如果右寸脈浮緩,代表肺氣虛弱,可以用六君子湯加桔梗;如果右寸脈洪滑,代表肺經有熱,可以用瀉白散;如果右寸關脈浮緩遲弱,代表脾肺氣虛,可以用六君子湯加桔梗、黃耆;如果右寸關脈洪滑遲緩,代表脾熱傳肺,可以用瀉白散和瀉黃散。如果右尺脈微弱,代表命門火衰而脾肺虛弱,可以用人參理中丸,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用八味地黃丸。
如果右寸脈洪數,代表心火克肺金,可以用人參平肺散,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。如果左寸關脈洪弦數,代表心肝二經有熱,可以用柴胡清肝散,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輔以補氣清熱的方法,並用六味地黃丸來鎮陽光。如果左尺脈數而無力,代表腎虛而水泛上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來滋陰。如果脈象微細,或手腳冰冷,或伴隨喘促,則需要緊急使用八味地黃丸來補陽。
【舌赤裂】或生芒刺,兼作渴引飲,或小便頻數,不時發熱,或熱無定處,或足心熱起者,乃腎水乾涸,心火亢盛,用加減八味丸主之,佐以補中益氣湯。若誤用寒涼之劑,必變虛寒而歿。【口舌生瘡作渴不止不時發熱】或晝熱夜止,或夜熱晝靜,小便頻數,其熱或從足心,或從兩脅,或從小腹中起,外熱而無定處者,此足三陰虧損之證也。用加減八味丸為主,佐以十全大補湯。
若誤用寒涼治火之劑,復傷脾胃,胸腹虛痞,飲食少思,或大便不實,小便不利,胸腹膨脹,肢體患腫,或手足俱冷者,此足三陰虧損之虛寒證也。急用加減金匱腎氣丸,亦有復生者。【肚腹腫脹】若朝寬暮急屬陰虛,暮寬朝急屬陽虛,朝暮皆急,陰陽俱虛也。陽虛者,朝用六君子湯,夕用加減腎氣丸。
白話文:
舌頭發紅且出現裂痕,可能伴隨舌頭上有芒刺感,並且感到口渴想喝水,或者小便頻繁,身體不時發熱,熱感不定,或者腳心發熱,這是腎水枯竭,心火旺盛的表現。可以用加減八味丸治療,輔以補中益氣湯。如果錯誤地使用寒涼藥物,可能會導致虛寒而死亡。
口舌生瘡,口渴不止,身體不時發熱,可能是白天熱晚上止,或者晚上熱白天止,小便頻繁,熱感可能從腳心、兩肋或腹部升起,外熱無定處,這是足三陰虧損的表現。可以用加減八味丸治療,輔以十全大補湯。
如果錯誤地使用寒涼藥物來治療火熱,會損傷脾胃,導致胸腹空虛脹滿,食慾不振,或者大便不成形,小便不利,胸腹膨脹,四肢腫脹,或者手腳冰冷,這是足三陰虧損的虛寒表現。應該立即使用加減金匱腎氣丸,也有可能恢復健康。
肚子腫脹,如果早上鬆軟晚上緊繃,屬於陰虛;如果晚上鬆軟早上緊繃,屬於陽虛;如果早上晚上都緊繃,屬於陰陽俱虛。陽虛者,早上使用六君子湯,晚上使用加減腎氣丸。
陰虛者,朝用四物湯加參、術,夕用加減腎氣丸。真陽虛者,朝用八味地黃丸,夕用補中益氣湯。若肚腹痞滿,肢體腫脹,手足並冷,飲食難化,或大便泄瀉,口吸氣冷者,此真陽衰敗,脾肺腎虛寒,不能司攝而水泛行也。急用加減腎氣丸,否則不救。【發熱惡寒】若寸脈微,名陽氣不足,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也,用補中益氣湯。
尺部脈弱,名陰氣不足,陽氣下陷於陰中則發熱也,用六味地黃丸。若暑熱令而肢體倦怠,此濕熱所乘,屬形氣虛而病氣實也,當專補陽氣,用補中益氣湯。若發熱大渴引飲,目赤面紅,此血虛發熱,屬形病俱虛也,當專補陰血,用當歸補血湯。【發熱作渴】若右寸關脈浮大而無力者,脾肺之氣虛也,用補中益氣湯。
白話文:
陰虛的人,早上服用四物湯加上人參、黃芪,晚上服用加減腎氣丸。真陽虛的人,早上服用八味地黃丸,晚上服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肚子脹滿,四肢腫脹,手腳冰冷,吃不下東西,或者大便稀瀉,嘴巴吸氣冰冷,這是真陽衰敗,脾肺腎虛寒,無法控制水分導致水氣四溢。要緊急服用加減腎氣丸,否則就無法治療。
如果寸脈微弱,叫做陽氣不足,陰氣上升進入陽中就會發冷,要用補中益氣湯。尺部脈搏微弱,叫做陰氣不足,陽氣下降進入陰中就會發熱,要用六味地黃丸。如果因為暑熱導致肢體倦怠,這是濕熱侵入身體,屬於身體虛弱但病氣強盛,應該專門補益陽氣,要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發熱口渴想要喝水,眼睛紅潤臉色發紅,這是血虛發熱,屬於身體和疾病都虛弱,應該專門補益陰血,要用當歸補血湯。
如果右寸關脈浮大而無力,這是脾肺之氣虛弱,要用補中益氣湯。
數而有力者,脾肺之氣熱也,用竹葉石膏湯。寸脈微數而無力者,肺氣虛熱也,用竹葉黃耆湯。尺脈微細或微數而無力者,命門火衰也,用八味地黃丸。左寸關脈數而有力者,心肝之氣熱也,用柴胡梔子散。數而無力者,心肝之氣虛也,用六味地黃丸。尺脈數而無力者,腎經虛火也,用加減八味丸。
大凡瘡愈後口渴,或先渴而患瘡,或口舌生瘡,或咽喉腫痛,或唇裂舌黃目赤,痰涎上湧者,皆敗證也。非此丸不能救。【眼目】昏弱,或內障黑花,屬血虛神勞,用滋陰腎氣丸。若視物無力,或見非常之狀,屬陰精虛弱,用滋陰地黃丸。若視物無力,或視物皆大,屬陽盛陰虛,用六味地黃丸。
白話文:
如果脈搏跳動快速有力,表示脾肺之氣熱,可以用竹葉石膏湯治療。如果脈搏跳動快速但微弱,表示肺氣虛熱,可以用竹葉黃耆湯治療。如果脈搏跳動微弱細小,或者快速但微弱,表示命門火衰,可以用八味地黃丸治療。如果左手寸關脈跳動快速有力,表示心肝之氣熱,可以用柴胡梔子散治療。如果脈搏跳動快速但微弱,表示心肝之氣虛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治療。如果右手尺脈跳動快速但微弱,表示腎經虛火,可以用加減八味丸治療。
一般來說,瘡瘍癒合後口渴,或者先口渴後患瘡,或者口舌生瘡,或者咽喉腫痛,或者嘴唇乾裂舌頭發黃眼睛發紅,或者痰涎上湧,都是敗證,只有用特定的藥丸才能治療。眼睛昏花模糊,或者眼內有黑點,屬於血虛神勞,可以用滋陰腎氣丸治療。如果視力減弱,或者看到奇怪的景象,屬於陰精虛弱,可以用滋陰地黃丸治療。如果視力減弱,或者看到的東西都很大,屬於陽盛陰虛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治療。
若目緊體倦,或肌膚麻木,屬脾肺氣虛,用神效黃耆湯。若至夜目暗,燈下亦暗,屬陽虛下陷,用決明夜靈散。若眼暗體倦,內障耳鳴,屬脾胃氣虛,用益智聰明湯。蓋五臟六腑之精氣,皆稟受於脾土,上貫於目,脾為諸陰之首,目為血脈之宗,當補脾土為善。【鼻衄吐血】若左寸關脈數而無力,血虛也,四物加參、術。
浮而無力,氣虛也,補中益氣湯。尺脈數或無力,腎虛也,六味地黃丸。右寸關脈數而有力者,肺胃熱也,犀角地黃湯。數而無力者,肺胃虛熱也,先用《濟生》犀角地黃湯,後用四物湯加參、苓、白朮。尺脈數無力,陰虛也,用六味地黃丸。若面黃、目澀眵多、手麻者,脾肺虛也,用黃耆芍藥湯。
白話文:
眼睛緊繃、身體疲倦,或皮膚麻木,屬於脾肺氣虛,要用神效黃耆湯。如果到了晚上視力模糊,即使在燈光下也看不清楚,屬於陽虛下陷,要用決明夜靈散。如果眼睛昏暗、身體疲倦、內障耳鳴,屬於脾胃氣虛,要用益智聰明湯。因為五臟六腑的精氣,都受到脾土的滋養,向上傳輸到眼睛,脾是諸陰之首,眼睛是血脈之宗,所以要補脾土才是最好的方法。
至於鼻衄吐血,如果左寸關脈跳動頻繁但無力,屬於血虛,要用四物湯加人參、黃芪。如果脈象浮而無力,屬於氣虛,要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尺脈跳動頻繁或無力,屬於腎虛,要用六味地黃丸。如果右寸關脈跳動頻繁而有力,屬於肺胃熱,要用犀角地黃湯。如果跳動頻繁但無力,屬於肺胃虛熱,先用濟生犀角地黃湯,之後再用四物湯加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。如果尺脈跳動頻繁而無力,屬於陰虛,要用六味地黃丸。如果面容發黃、眼睛乾澀、眼屎多、手麻,屬於脾肺虛,要用黃耆芍藥湯。
【飲食少思】若因胃氣虛而不能食,用四君子湯。若因脾氣虛而不能化,用六君子湯。大便不實,或嘔吐者,脾氣虛寒也,用六君子湯加乾薑、木香。若作嘔口渴,或惡冷飲食者,胃氣虛熱也,用五味異功散。喜冷飲食者,胃氣實熱也,用瀉黃散。【帶下】因經行產後,外邪入胞,傳於五臟而致之。
其色青者,屬於肝,用加味逍遙散加防風。濕熱壅滯,小便赤澀,用前散加炒黑龍膽草。肝血不足,或燥熱、風熱,用六味丸、逍遙散。色赤者,屬於心,用小柴胡湯加黃連、山梔、當歸。思慮過傷者,用妙香散、六味丸。色白者,屬於肺,用六味丸、補中益氣湯加山梔。色黃者,屬於脾,用六味丸、六君子湯加山梔、柴胡,不應用歸脾湯。
白話文:
如果因為胃氣虛弱而無法進食,就用四君子湯。如果因為脾氣虛弱而無法消化,就用六君子湯。如果大便不成形,或出現嘔吐,這是脾氣虛寒,就用六君子湯加上乾薑、木香。如果出現噁心、口渴,或厭惡冷食,這是胃氣虛熱,就用五味異功散。如果喜歡吃冷食,這是胃氣實熱,就用瀉黃散。
女性在經期或產後,如果外邪入侵子宮,傳染到五臟,就會導致帶下。
帶下呈現青色,屬於肝臟問題,就用加味逍遙散加上防風。如果濕熱停滯,小便赤紅澀痛,就用加味逍遙散加上炒黑龍膽草。如果肝血不足,或出現燥熱、風熱,就用六味丸、逍遙散。帶下呈現紅色,屬於心臟問題,就用小柴胡湯加上黃連、山梔、當歸。如果思慮過度,就用妙香散、六味丸。帶下呈現白色,屬於肺臟問題,就用六味丸、補中益氣湯加上山梔。帶下呈現黃色,屬於脾臟問題,就用六味丸、六君子湯加上山梔、柴胡,不要使用歸脾湯。
色黑者,屬於腎,用六味丸。氣血俱虛,用八珍湯。陽氣下陷,用補中益氣湯。濕痰下注,前湯加茯苓、半夏、蒼朮、黃柏。氣虛痰飲,四七湯送六味丸。若病久元氣下陷,或克伐所傷,但壯脾胃升陽氣為善。若拘於人之肥瘦,而用燥濕瀉火之藥,反傷脾胃,為患不淺。【二便下血】若右關脈浮數,氣虛而熱也,用四君子加升麻、當歸。
尺脈浮大或微弱,元氣下陷也,用補中益氣湯。左關脈洪數,血虛也,用四物湯加炒山梔、升麻、秦艽。脈遲緩或浮大,氣虛也,用四君子湯加升麻、炮姜。尺脈洪數或無力者,腎虛也,用六味地黃丸。若因房勞傷損精氣,陰虛火動而小便下血,諸血病者,不問脈證百端,但用前丸料煎服為善。
白話文:
如果病人面色黑,屬於腎虛,可以服用六味丸。如果氣血都虛弱,可以服用八珍湯。如果陽氣下降,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濕痰下降,可以在補中益氣湯中加茯苓、半夏、蒼朮、黃柏。如果氣虛痰多,可以用四七湯送服六味丸。如果病久導致元氣下降,或者因過度勞損而傷及身體,最好的方法是補脾胃、升陽氣。如果只考慮病人的胖瘦,而使用燥濕瀉火藥物,反而會傷脾胃,後患無窮。
如果病人右關脈浮數,表示氣虛而熱,可以服用四君子湯加升麻、當歸。如果尺脈浮大或微弱,表示元氣下降,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左關脈洪數,表示血虛,可以服用四物湯加炒山梔、升麻、秦艽。如果脈遲緩或浮大,表示氣虛,可以服用四君子湯加升麻、炮姜。如果尺脈洪數或無力,表示腎虛,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。如果因房事過度而損傷精氣,導致陰虛火旺而小便帶血,或者其他血症,不論脈象如何,都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。
【泄瀉】在五更或清晨,乃脾腎虛,五更服四神丸,日間服白朮散,或不應,或愈而復作,急用八味丸,補命門火以生脾土,其瀉自止。【大便不通】屬脾肺虧損,大腸津液乾涸,或血虛火鑠,不可計其日期,飲食數多,必待腹滿脹,自欲去而不能,乃熱在直腸間也,用豬膽汁潤之。若妄服苦寒辛散之劑,元氣愈傷,或通而不止,或成中痞之證。
若氣血虛者,用八珍湯加麻子仁。腸胃虛者,用補中益氣湯加麻子仁。腎液不能滋潤,用六味地黃丸加麻子仁。若厚味積壅,小便淋秘者,肝腎虛也,用六味地黃丸以滋腎水,用補中益氣湯以補脾胃。若發熱晡熱,用六君子湯、加味逍遙散,養陰血清風熱。若兼筋骨痛,先用透經解攣湯、秦艽地黃湯,後用八珍散加牡丹皮、柴胡主之。
白話文:
早上五點或清晨腹瀉,可能是脾腎虛弱,可以服用四神丸,白天則服用白朮散。如果效果不佳,或治癒後又復發,就應該服用八味丸,補益命門火,以滋養脾土,腹瀉就會自然停止。
便秘則屬於脾肺虧損,大腸津液乾燥,或者血虛火盛,無論吃多少食物,都要等到肚子脹滿,才想要排便卻排不出來,這是熱氣積聚在直腸所致,可以用豬膽汁潤腸。如果胡亂服用苦寒辛散的藥物,會更加損傷元氣,可能導致便秘不消,甚至演變成腹脹積聚的症狀。
如果氣血虛弱,可以用八珍湯加入麻子仁。腸胃虛弱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麻子仁。腎液不足以滋潤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加入麻子仁。如果因過食厚味導致積食,同時小便淋漓不暢,屬於肝腎虛弱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滋養腎水,再用補中益氣湯補益脾胃。如果發熱,尤其在下午更嚴重,可以用六君子湯和加味逍遙散,滋養陰血,清熱解毒。如果同時伴有筋骨疼痛,先服用透經解攣湯、秦艽地黃湯,之後再服用八珍散加入牡丹皮、柴胡來治療。
若誤服風劑而傷陰血者,用易老祛風丸。若兩股或陰囊或兩足,必用四生散、地黃丸為善。若誤服草烏、川烏之類,或敷巴豆、砒石等味,肌肉腐潰,反成癘證,治者審之。【面赤搔癢或眉毛脫落】屬肺經風熱,用人參消風散、樺皮散。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加天麻、殭蠶。血虛用加味逍遙散加釣藤鉤。
面發紫泡或成塊,或眉毛脫落,屬肝經風熱,先用小柴胡湯加山梔、丹皮、釣藤鉤,後用加味逍遙散。凡證屬肝經血燥生風,但宜滋腎水生肝血,則火自息,風自定,癢自止。【遍身疙瘩或癮疹搔癢】此風熱傷血,用羌活當歸散。氣虛者,佐以補中益氣湯加山梔、釣藤鉤。血虛者,佐以加味逍遙散加釣藤鉤。
白話文:
如果誤服風寒類藥物而傷了陰血,可以使用易老祛風丸。如果兩腿或陰囊或兩腳出現問題,最好使用四生散和地黃丸。如果誤服草烏、川烏之類的藥物,或者敷用巴豆、砒石等藥物,導致肌肉腐爛,反而變成癘證,治療時要仔細審慎。
如果出現面部發紅瘙癢或眉毛脫落,屬於肺經風熱,可以用人參消風散和樺皮散。如果體虛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天麻、殭蠶。如果血虛可以用加味逍遙散加釣藤鉤。
如果面部發紫起泡或成塊,或者眉毛脫落,屬於肝經風熱,先用小柴胡湯加山梔、丹皮、釣藤鉤,然後用加味逍遙散。凡是屬於肝經血燥生風的病症,都應該滋養腎水以生肝血,這樣火氣自然會消退,風自然會平息,瘙癢自然會停止。
如果出現全身疙瘩或癮疹瘙癢,這是風熱傷血,可以用羌活當歸散。如果體虛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、釣藤鉤。如果血虛,可以用加味逍遙散加釣藤鉤。
若手足皴裂,不問黯白,或在手足腿腕,搔起白皮,此風熱而秘澀,用清胃散加芍藥。蓋腎開竅於二陰,精血不足則大便秘塞而不通矣,須用六味地黃丸、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。【小便不利】若不渴而不利者,熱在下焦血分也,用滋腎丸。渴而不利者,熱在上焦氣分也,用清肺散。
腎經陰虛而不利者,用六味地黃丸。熱結膀胱而不利者,用五淋散。元氣虛而不能輸化者,用補中益氣湯。脾肺之氣燥而不能化生者,用黃芩清肺飲。若轉筋便閉氣喘,不問男女孕婦,急用八味丸,緩則不救。【白濁】足三陰經主之。屬厚味濕熱所致者,用加味清胃散。肝腎虛熱者,用六味地黃丸為主,佐以逍遙散。
白話文:
如果手腳出現裂口,不論是黑是白,或者是在手腳腿腕,出現白色皮膚屑,這是因為風熱而導致經絡阻塞,可以用清胃散加上芍藥來治療。因為腎經與生殖器官相通,精血不足就會導致大便不通,需要用六味地黃丸、補中益氣湯來滋補腎氣。
如果小便不順暢,不感到口渴,這是熱氣在膀胱和血脈中,可以用滋腎丸來治療。如果感到口渴,這是熱氣在上焦的氣分,可以用清肺散來治療。
腎經陰虛而導致小便不順暢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。熱氣阻塞膀胱而導致小便不順暢,可以用五淋散來治療。元氣虛弱,無法運化水分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脾肺之氣乾燥,無法化生津液,可以用黃芩清肺飲來治療。
如果出現抽筋、便秘、氣喘,不論是男性、女性還是孕婦,都要立即服用八味丸,如果延誤治療就會很難救治。白濁症是足三陰經經脈的問題,通常是由於過食肥甘厚味、濕熱所導致,可以用加味清胃散來治療。肝腎虛熱者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為主,佐以逍遙散來治療。
脾腎虛熱者,用六味丸,佐以六君子湯。肝脾鬱滯者,六味丸佐以歸脾湯。脾肺氣虛者,六味丸佐以補中益氣湯。濕痰下注者,益氣湯佐以六味丸。
類證治法:兩臁如癬搔癢,久則膿水淋漓,或搔起白皮者,名腎臟風也。用四生散以祛風邪,用六味地黃丸以補腎水。若頭目不清,內熱口乾體倦,痰熱血燥,秋間益甚,故俗名黃耆湯。宜用羌活白芷散、加味逍遙散。氣虛者,佐以補中益氣湯,加皂角刺、釣藤鉤。血虛者,佐以八物湯,加柴胡、牡丹皮,或加味逍遙散兼服。
白話文:
脾腎虛熱的人,可以服用六味丸,再搭配六君子湯。肝脾鬱滯的人,可以服用六味丸,再搭配歸脾湯。脾肺氣虛的人,可以服用六味丸,再搭配補中益氣湯。濕痰下注的人,可以服用益氣湯,再搭配六味丸。
類似症狀的治療方法:雙腿小腿像癬一樣發癢,時間久了就會流出膿水,或者抓撓後出現白皮,稱為腎臟風。可以用四生散來祛除風邪,用六味地黃丸來滋補腎水。如果頭目不清、內熱口乾、身體疲倦、痰熱血燥,秋天症狀更加嚴重,民間俗稱黃耆湯。建議服用羌活白芷散,再搭配加味逍遙散。氣虛的人,可以再搭配補中益氣湯,並加入皂角刺、釣藤鉤。血虛的人,可以再搭配八物湯,並加入柴胡、牡丹皮,或者服用加味逍遙散。
肢體或腿臂腕間,患㾦㿔而遊走不定者,赤曰赤遊風,白曰白遊風,為血虛陰火內動,外邪所搏之證。白用人參消風散,赤用加味逍遙散。氣血俱虛用八珍湯。晡熱內熱用加味逍遙散、六味地黃丸。遍身或頭面起疙瘩,或如霞片,或破而膿水淋漓,或癢痛寒熱,乃肝火血虛也,用加味逍遙散。若口苦脅痛,小便淋瀝,肝火血熱也,用柴胡清肝散。
若婦女夜間譫語發熱,熱入血室也,用小柴胡湯加山梔、生地黃。血虛者,四物合小柴胡湯。病退卻用逍遙散,以健脾胃生陰血。此證多有因怒氣而發者,治當審之。婦人肢體癮疹疙瘩,搔破成瘡,膿水淋漓,熱渴眩暈,日晡益甚者,用四物湯加柴胡、山梔、丹皮,清肝火補肝血。若煩熱體倦,頭目不清,用八珍散加丹皮、山梔,補脾氣生陰血。
白話文:
如果肢體或手腳手腕出現紅腫或白色疹子,而且位置不定,紅色叫做赤遊風,白色叫做白遊風,這是因為血虛陰火內動,受到外邪入侵導致的。白遊風用人參消風散治療,赤遊風用加味逍遙散治療。如果氣血都虛弱,就用八珍湯。如果下午發熱,內熱明顯,就用加味逍遙散和六味地黃丸。如果全身或頭面長出疙瘩,像霞片一樣,或者破裂流出膿水,伴隨瘙癢疼痛,寒熱交替,這是肝火血虛引起的,用加味逍遙散治療。如果口苦、脅肋疼痛、小便淋漓,這是肝火血熱引起的,用柴胡清肝散治療。
如果婦女夜間神志不清,發熱,這是熱氣侵入血室導致的,用小柴胡湯加山梔、生地黃治療。如果血虛,就用四物湯合小柴胡湯。病症退去後,用逍遙散健脾胃、生陰血。這種病症很多是因生氣而發作的,治療時要仔細辨別。如果婦女肢體出現癮疹疙瘩,抓破後形成潰瘍,流出膿水,伴隨口渴、頭暈目眩,下午症狀加重,用四物湯加柴胡、山梔、丹皮,清肝火補肝血。如果煩熱、體倦、頭昏眼花,就用八珍散加丹皮、山梔,補脾氣生陰血。
若自汗盜汗,月水不調,肚腹作痛,用八珍湯、六味丸。若食少體倦,心忪盜汗,經閉寒熱,用八珍湯佐以加味逍遙散。若病久元氣怯弱,用十全大補湯佐以歸脾湯。女子十三四或十六七而天癸未至,或婦人月經不調,發赤癍癢痛,此屬肝火血熱,用小柴胡湯加山梔、生地黃、牡丹皮、防風。
生蟲者,乃相火制金,不能平木而化耳,非風邪所生也,但滋腎水生肝血,或佐以灸承漿之類,說見本證。敷砒霜患處作痛,或腐潰,用濕泥頻塗換之。若毒入腹,胸膈苦楚,或作吐瀉,飲冷米醋一二杯即止,多亦不妨。生綠豆末、芝麻油俱可。敷貼雄黃藥,悶亂或吐瀉,用防己煎湯解之。
白話文:
如果容易自汗盜汗、月經不調、肚子痛,可以服用八珍湯和六味丸。如果食慾不佳、身體疲倦、心慌盜汗、經期閉止、寒熱交替,可以服用八珍湯並搭配加味逍遙散。如果久病體虛,元氣衰弱,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並搭配歸脾湯。如果女子在十三四歲或十六七歲時月經還沒來,或者婦女月經不調、皮膚發紅、長斑點、發癢疼痛,這是肝火旺盛,血熱造成的,可以服用小柴胡湯,再加入山梔子、生地黃、牡丹皮、防風。
生蟲是相火克制金氣,導致木氣無法平息而引起的,不是風寒引起的,只需要滋養腎水,生發肝血,也可以配合灸承漿穴之類的方法,就能解決根本問題。如果患處塗抹砒霜後疼痛,或腐爛潰瘍,可以用濕泥反覆塗抹。如果毒素進入腹中,胸膈疼痛,或者嘔吐腹瀉,可以喝一兩杯冷米醋,多喝也沒關係。生綠豆粉、芝麻油都可以使用。如果敷貼雄黃藥後出現頭昏眼花或嘔吐腹瀉,可以服用防己煎湯解毒。
服辛熱藥而眉發脫落者,乃肝經血傷而火動,非風也,用四物湯、六味丸,以滋肝血生腎水。服川烏、草烏等藥,悶亂流涎,或昏憒嘔吐,或出血吐血,用大豆、遠志、防風、甘草任用一味煎湯解之。大凡服風藥過多,皆宜用之。未應,急用甘草、生薑汁。敷貼巴豆之藥,患處作痛,肌肉潰爛,以生黃連為末,水調敷之。
若毒入內吐瀉等證,更以水調服一二錢。大小豆、菖蒲汁俱可。敷貼藜蘆,毒入內,煎蔥湯解之。服祛風克伐之藥,嘔吐少食,胸膈不利,或形氣倦怠等證,用六君子湯以補陽氣。若煩躁作渴,飲食不思,或晡熱內熱,面赤發熱,用四物湯加參、術以生陰血,余從各門治之。
白話文:
服用辛辣燥熱的藥物導致眉毛頭髮脫落,這是因為肝經血氣受損,肝火旺盛,并非风邪作祟。可以服用四物湯和六味丸,滋養肝血,生發腎水。
如果服用川烏、草烏等藥物后出现头晕眼花、流口水、昏迷呕吐或出血,可以用大豆、远志、防风、甘草中任选一种煎汤服用解毒。凡是服用风药過多,皆可用此法解毒。如果效果不佳,应立即服用甘草和生姜汁。
敷贴含有巴豆的药物后,患处疼痛,肌肉溃烂,可以用生黄连研磨成粉,用水调和敷于患处。如果毒素入內,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,可以用水调服一两钱生黄连粉。大、小豆和菖蒲汁也都有解毒作用。
敷贴藜蘆后,如果毒素入內,可以煎葱汤解毒。服用祛风克伐的药物后,出现呕吐、食欲不振、胸闷气短、精神疲乏等症状,可以服用六君子汤补阳气。如果出现烦躁口渴、食欲不振、午后潮热、面红发热,可以服用四物汤加人参、黄芪,以滋生阴血。其他症状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症分别治疗。
薛新甫以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,世醫治癘,止知攻邪,而不知補虛,非徒無益,而又害之,故作《癘瘍機要》三卷,循其法,雖不能去病,亦可以延天年,無夭枉之患,故備述於篇。乃至去病之法,則前再造、醉仙之外,《千金翼》有耆婆治惡病,阿魏雷丸散諸方,先服藥出蟲,看其形狀,青黃赤白黑,然後與藥療之。此出西域異人,龍宮所秘,病者能洗滌身心,懺悔業障,精虔修治而用之,萬無不瘥也。
詳具類方中,茲不贅。
白話文:
薛新甫認為,疾病之所以會纏身,是因為人體正氣虛弱,邪氣乘虛而入。許多醫生只知道攻伐邪氣,卻不知道補益人體的虛弱之處,如此非但無益於病情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因此,薛新甫撰寫了《癘瘍機要》三卷,遵循其書中所載的療法,即使不能完全治癒疾病,也能延年益壽,避免早夭的悲劇。
至於治癒疾病的方法,除了前人所著的《再造還魂丹》、《醉仙長生酒》以外,《千金翼》中記載了耆婆治療惡疾的方子,例如[阿魏雷丸散]等。這些方子首先需要服用藥物逼出體內的病蟲,觀察病蟲的顏色,再根據顏色配藥治療。
這些方子出自西域奇人,是龍宮所秘傳的藥方。服用這些藥物時,病人要洗滌身心,懺悔過往業障,並以虔誠之心修治身心,方可藥到病除。
至於這些藥方的詳細內容,以及類似的方子,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