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八冊 (30)
第八冊 (30)
1. 喉痹
作痛,或有瘡,或無瘡,初起通用甘桔湯。不效,加荊芥一錢半重名如聖湯。或如聖湯中更加連翹、黍黏子各一分,防風、竹茹半分。或甘露飲。喉痹惡寒,及寸脈小弱於關尺者,皆為表證,宜甘桔湯、半夏桂枝甘草湯,詳寒熱發散之。若水漿不得入口者,用解毒雄黃丸四五粒,以極酸醋磨化,灌入口內,吐出濃痰,卻服之。
間以生薑自然汁一蜆殼,噙下之神效。婁全善云:喉痹惡寒者,皆是寒折熱,寒閉於外,熱鬱於內,薑汁散其外寒,則內熱得伸而愈矣。切忌膽礬酸寒等劑點喉,反使其陽鬱結不伸,又忌硝黃等寒劑下之,反使其陽下陷入里,則禍不旋踵矣。韓祗和云:寸脈弱小於關者,宜消陰助陽。
東垣云:兩寸脈不足,乃陽氣不足,故用表藥提其氣,升以助陽也。或三部俱小弱,亦用其法也。喉痹,鄉村病皆相似者,屬天行運氣之邪,治必先表散之,亦大忌酸藥點之,寒藥下之,郁其邪於內不得出也。其病有二:其一,屬火。經云:少陽所至為喉痹。又云:少陽司天之政,三之氣,炎暑至,民病喉痹。
治宜仲景桔梗湯。或面赤斑者,屬陽毒。宜陽毒諸方汗之。其二,屬濕。經云:太陰之勝,火氣內郁,喉痹。又云:太陰在泉,濕淫所勝,病嗌腫喉痹。治宜活人半夏桂枝甘草湯。或面青黑者,屬陰毒。宜陰毒諸方汗之。婁全善云:洪武戊辰春,鄉村病喉痹者甚眾,蓋前年終之氣,及當年初之氣,二火之邪也。
予累用甘桔湯加黃連、半夏、殭蠶、鼠黏子根等劑發之。挾虛者,加參、耆、歸輩。水漿不入者,先用解毒雄黃丸,醋磨化之灌喉,痰出,更用生薑汁灌之,卻用上項藥,無不神驗。若用膽礬等酸寒點過者,皆不治,蓋邪郁不出故也。《三因方》治卒喉痹不得語,小續命湯加杏仁七個煎甚妙。
活人半夏桂枝甘草湯,治暴寒中人咽痛,此外感風寒作喉痹者之治法也。喉痹不惡寒者,及寸脈大滑實於關尺者,皆屬下證,宜硝石、青黛等寒藥降之,或白礬等酸劑收之也。韓祗和云:寸脈大於關尺者,宜消陽助陰。東垣云:兩寸脈實為陰盛陽虛,下之則愈。故予每用此法治急喉痹,如鼓應桴。
或三部俱實,亦可用其法也。《外臺》療喉痹神驗,朴硝一兩,細細含咽汁,立愈。或含黃柏片,或咽萊菔汁,或吹蠡魚膽,或噙李實根,及玉鑰匙、玉屑無憂散、清心利膈湯、碧玉散、防風散、追風散,皆寒降之劑也。白礬末,或用烏雞子清調灌,或枯而吹之,用燈盞底油腳灌下,或同馬屁勃等分為細末,以鵝翎吹入喉中。或用一握金燒灰,拌炒青色為度,吹入患處。
或用牙皂和霜梅為末噙之,或用鴨嘴膽礬末以筋蘸藥點患處,及開關散、七寶散,皆酸收之劑也。丹溪治風熱痰喉痹,先以千緡湯,次以四物湯,加黃柏、知母養陰,則火降矣。七情鬱結,氣塞不通,宜五香散。血壅而為痹,宜取紅藍花汁服之,無鮮者,則濃煎絞汁亦得。
白話文:
喉嚨痛,有時會有瘡,有時沒有瘡。剛開始發作時,通常可以用甘桔湯治療。如果沒效,就加入荊芥,加量到一錢半,這個藥方叫做如聖湯。或者在如聖湯的基礎上再加入連翹、黍黏子各一分,防風、竹茹各半分。或者也可以用甘露飲。如果喉嚨痛又怕冷,而且寸脈(手腕靠近大拇指側的脈搏)比關尺脈(手腕靠近手肘側的脈搏)弱小,這都屬於表證,應該用甘桔湯或半夏桂枝甘草湯,仔細區分是寒證還是熱證,然後用發散的方法治療。
如果連水都喝不下去,可以用解毒雄黃丸四五粒,用很酸的醋磨開,灌進嘴裡,吐出濃痰,然後再吃這個藥。可以間隔用一點生薑自然汁,大約一個蜆殼的量,含在嘴裡慢慢嚥下去,效果非常好。婁全善說:喉嚨痛又怕冷,都是因為寒邪阻礙了熱邪,寒邪在體表,熱邪鬱在體內。用薑汁可以驅散體表的寒邪,體內的熱邪就會舒展開來,病就好了。絕對不能用膽礬等酸寒的藥物點喉嚨,反而會使陽氣鬱結不能伸展。也不能用硝石、黃等寒涼的藥物來攻下,反而會使陽氣下陷到體內,很快就會出問題。韓祗和說:寸脈比關脈弱的,應該用消除陰氣、幫助陽氣的藥。
東垣說:兩個寸脈都弱,說明陽氣不足,所以要用發表的藥來提升陽氣。或者三個脈都弱,也用這個方法。如果鄉村的喉嚨痛都差不多,屬於季節流行的邪氣,治療時一定要先發散體表邪氣,千萬不能用酸性藥物點喉嚨,也不能用寒涼藥物來攻下,這樣會把邪氣鬱積在體內出不來。喉嚨痛這種病有兩種情況:一種是屬於火熱。古書說:少陽經脈經過的地方會發生喉嚨痛。又說:少陽掌管天氣,當暑熱來臨時,人們容易得喉嚨痛。治療應該用仲景的桔梗湯。如果臉色發紅,出現斑疹,屬於陽毒,應該用治療陽毒的藥方來發汗。另一種屬於濕邪。古書說:太陰經脈強盛,火氣鬱結在體內,會導致喉嚨痛。又說:太陰經脈在泉水旺盛時,濕邪就會侵犯人體,導致咽喉腫痛。治療應該用活人半夏桂枝甘草湯。如果臉色發青發黑,屬於陰毒,應該用治療陰毒的藥方來發汗。婁全善說:明朝洪武戊辰年春天,鄉村很多人得喉嚨痛,這是因為前一年年末的邪氣和當年初的邪氣,兩種火邪造成的。
我多次用甘桔湯,再加入黃連、半夏、殭蠶、鼠黏子根等藥來發散邪氣。如果是體虛的人,就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當歸等藥。如果連水都喝不下去,先用解毒雄黃丸,用醋磨開灌進喉嚨,等痰出來後,再用生薑汁灌進去,然後再用上面說的那些藥,沒有不靈驗的。如果用膽礬等酸寒藥物點過喉嚨,就沒辦法治好了,因為邪氣被鬱積在體內出不來。《三因方》中記載用小續命湯加七個杏仁來治療突然喉嚨痛說不出話的病,效果很好。
活人半夏桂枝甘草湯,是用來治療突然受寒導致咽喉痛的,這也是用來治療因為外感風寒而引起的喉嚨痛的方法。如果喉嚨痛但不怕冷,而且寸脈比關尺脈大而滑實,都屬於裡證,應該用硝石、青黛等寒涼藥物來降火,或者用白礬等酸性藥物來收斂。韓祗和說:寸脈比關尺脈大的,應該用消除陽氣,幫助陰氣的藥。東垣說:兩個寸脈都實,說明陰氣盛陽氣虛,用攻下的方法就會好。所以我經常用這種方法治療急性喉嚨痛,效果非常快。如果三個脈都實,也可以用這個方法。《外臺》記載了治療喉嚨痛很有效的辦法,用朴硝一兩,慢慢含在嘴裡嚥下汁液,立刻就好。或者含黃柏片,或者喝蘿蔔汁,或者吹入魚膽汁,或者含李子樹根,以及玉鑰匙、玉屑無憂散、清心利膈湯、碧玉散、防風散、追風散,這些都是寒涼降火的藥。白礬末,或者用烏雞蛋清調和灌入,或者把白礬末烤乾後吹入,用燈油腳灌下,或者和馬屁勃等份磨成細末,用鵝毛吹入喉嚨。或者用一握金子燒成灰,和炒青的鹽混合均勻,吹入患處。
或者用牙皂和霜梅磨成末含在嘴裡,或者用鴨嘴膽礬末,用細筋蘸藥點在患處,以及開關散、七寶散,這些都是酸性收斂的藥。朱丹溪治療風熱痰引起的喉嚨痛,先用千緡湯,然後用四物湯,再加入黃柏、知母來滋養陰液,這樣火氣就降下來了。如果是情緒鬱結,導致氣機不暢,應該用五香散。如果是血瘀引起的喉嚨痛,應該用紅藍花的汁液服用,沒有新鮮的,就濃煎後絞汁也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