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八冊 (14)
第八冊 (14)
1. 齒
【齒】統屬足少陰腎經。(《素問》曰:丈夫五八腎氣衰,發墮齒槁。又曰:腎熱者,色黑而齒槁。少陰終者,面黑,齒長而垢)。齒分上下齗。(亦作齦,齒根肉也)。【上齗】屬足陽明胃經。(《素問》曰:邪客於足陽明之經,令人鼽衄,上齒寒。《針經》曰:上爿痛,喜寒而惡熱,取足陽明之原衝陽穴,在兩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中。
注:爿,判也。左半為爿,右半為片。朱丹溪曰:當灸三里穴,三里、足陽明經之合穴也,在兩膝下外側輔骨下三指地,離䯒骨外一指許,兩筋間宛宛也。)【下齗】屬手陽明大腸經。(張潔古曰:秦艽去下牙痛,及除本經風濕。《針經》曰:下爿痛,喜熱而惡寒,取手陽明之原合谷穴,在兩手大指、次指岐骨間陷中。
朱丹溪曰:當灸三間穴,三間、手陽明經之俞穴也,在兩手大指、次指本節後,內側骨上縫中赤白肉際)。男子八歲,腎氣實而齒生更,三八真牙生,五八則齒槁,八八而齒去矣。女子亦然,以七為數。蓋腎主骨,齒乃骨之餘,髓之所養也,故隨天癸之盛衰也。足陽明之支者,入於上齒。
手陽明之支者,入於下齒。若骨髓不足,陽明脈虛,則齒之諸病生矣。何以言之,陽明金也,齒屬腎水也。陽明之支入齒間,此乃母氣榮衛其子也。故陽明實則齒堅牢,陽明虛則齒浮動。所以齒痛者,乃陽明經有風冷濕熱之邪乘虛而入,聚而為液為涎,與齒間之氣血相搏擊而痛也。若熱涎壅盛則腫而痛也,熱不盛則齒齗微腫而根浮也。
有蟲牙痛者,由濕熱生蟲,蝕其根而作痛也。有齒間血出者,由陽明之支有風熱之邪,入齒齗搏於血,故血出也。有齒齲者,亦以陽明入風熱之邪搏齒齗,氣血腐化為膿出臭汁,謂之齒齲,亦曰風齲。有齒䘌者,是蟲蝕齒至齗膿爛汁臭也。有齒挺者,由氣熱傳入脈至齒齗間,液沫為膿,氣血竭,肉齗消,故齒根露而挺出也。
有齒動搖者,陽明脈虛,氣血不榮,故齒動搖也。有齒歷蠹者,由骨髓氣血不能榮盛,故令牙齒黯黑,謂之歷齒。其齒黃黑者亦然。以此而言,豈非諸齒病皆因陽明之所致哉。東垣云:夫齒者腎之標,口者脾之竅,諸經多有會於口者。其牙齒是手足陽明之所過,上齗隸於坤土,乃足陽明胃脈之所貫絡也,止而不動。
下齗嚼動而不休,手陽明大腸脈之所貫絡也。手陽明惡寒飲而喜熱,足陽明喜寒飲而惡熱,故其病不一。牙者腎之標,亦喜寒,寒者堅牢,為病不同,熱甚則齒動,齦斷袒脫,作痛不已,故所治療不同也。
有惡熱而作痛者,有惡寒而作痛者,有惡寒又惡熱而作痛者,有惡寒飲少、熱飲多而作痛者,有惡熱飲少、寒飲多而作痛者,有牙齒動搖而作痛者,有齒袒而作痛者,有齒齗為疳所蝕缺少、血出而作痛者,有齒齗腫起而作痛者,有脾胃中有風邪,但覺風而作痛者,有牙上多為蟲所蝕,其齒缺少而色變為蟲牙痛者,有胃中氣少不能於寒、袒露其齒作痛者,有牙齒疼痛而臭穢之氣不可近者,痛既不一,豈可一藥而盡之哉。劉宗厚云:頭面外冒風寒,或口吸寒冷致牙疼者,皆外因也。
白話文:
牙齒
牙齒整體來說,屬於足少陰腎經所管轄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男子到了四十歲,腎氣衰退,頭髮脫落、牙齒枯槁。」又說:「腎有熱的人,臉色會發黑而且牙齒也會枯槁。少陰經氣終結的人,臉會變黑、牙齒會變長而且容易髒污。」牙齒分為上牙齦和下牙齦(牙齦就是牙齒根部的肉)。
上牙齦 屬於足陽明胃經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外邪侵犯足陽明經,會讓人流鼻涕、流鼻血,上牙齒感到寒冷。」《針灸經》說:「上牙齦疼痛,喜歡寒冷而討厭熱,可以取足陽明經的原穴衝陽穴來治療,這個穴位在腳背上五寸,腳踝骨之間的動脈跳動處。」
(註:爿,是半邊的意思。左邊一半稱為爿,右邊一半稱為片。)朱丹溪說:可以灸足三里穴,足三里穴是足陽明經的合穴,位置在膝蓋下方外側輔助骨頭下三指寬的地方,離脛骨外側一指左右,在兩條肌腱之間的凹陷處。
下牙齦 屬於手陽明大腸經。張潔古說:秦艽可以去除下牙疼痛,並且可以去除本經的風濕。《針灸經》說:「下牙齦疼痛,喜歡熱而討厭寒冷,可以取手陽明經的原穴合谷穴來治療,這個穴位在兩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骨縫凹陷處。」
朱丹溪說:可以灸三間穴,三間穴是手陽明經的俞穴,位置在兩手大拇指和食指根部關節後方,內側骨頭邊的紅白色交界處。
男子到了八歲,腎氣旺盛牙齒開始更換;二十四歲時長出真牙;四十歲時牙齒開始枯槁;六十四歲時牙齒就會脫落。女子也是如此,只是以七為計算的基準。因為腎主骨,牙齒是骨頭的延伸,是骨髓所滋養的,所以會隨著腎氣的盛衰而變化。足陽明經的分支進入上牙齒。手陽明經的分支進入下牙齒。如果骨髓不足,陽明經氣虛弱,就會產生各種牙齒疾病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陽明屬金,牙齒屬腎水。陽明經的分支進入牙齒間,這是母氣在滋養其子。所以陽明經氣旺盛,牙齒就會堅固;陽明經氣虛弱,牙齒就會鬆動。
牙痛的原因,是陽明經受到風、寒、濕、熱等外邪侵入,積聚成液體和唾液,與牙齒間的氣血相互搏擊而疼痛。如果熱涎壅盛,就會腫脹疼痛;如果熱不嚴重,牙齦就會輕微腫脹而且牙根浮起。
蛀牙的疼痛,是由於濕熱產生蟲子,侵蝕牙根而造成疼痛。牙齒間出血的原因,是陽明經的分支受到風熱之邪侵入,與牙齦的血液搏擊,所以會出血。牙齒腐爛的原因,也是陽明經受到風熱之邪侵入牙齦,導致氣血腐敗化膿,流出臭液,這就是所謂的牙齒腐爛,也稱為風齲。牙齒潰爛的原因,是蟲子侵蝕牙齒,直到牙齦化膿腐爛,流出臭液。牙齒突出,是由於熱氣傳入脈絡,到達牙齦之間,液體化成膿,氣血耗竭,牙齦肉萎縮,所以牙根外露而突出。
牙齒鬆動的原因,是陽明經氣虛弱,氣血不能滋養牙齒,所以牙齒會鬆動。牙齒變得黯黑的原因,是由於骨髓氣血不能充盛,導致牙齒黯黑,這就是所謂的歷齒。牙齒發黃發黑也是同樣的原因。由此可見,所有的牙齒疾病都是由於陽明經所導致。
李東垣說:牙齒是腎的外在表現,口是脾的通道,許多經脈都會匯聚於口部。牙齒是手足陽明經所經過的地方,上牙齦隸屬於坤土,是足陽明胃經所貫穿絡屬的,所以靜止而不動。下牙齦咀嚼食物而不停歇,是手陽明大腸經所貫穿絡屬的。手陽明經討厭寒冷的飲料而喜歡熱的飲料,足陽明經喜歡寒冷的飲料而討厭熱的飲料,所以它們的病症不盡相同。牙齒是腎的外在表現,也喜歡寒冷,寒冷則牙齒堅固,它們的疾病也不同,熱嚴重則牙齒鬆動、牙齦斷裂脫落,疼痛不止,所以治療方法也不同。
有的牙痛是因討厭熱而疼痛,有的是因討厭寒冷而疼痛,有的則是討厭寒冷又討厭熱而疼痛,有的討厭寒冷飲料、喜歡熱飲料而疼痛,有的則討厭熱飲料、喜歡寒冷飲料而疼痛,有的牙齒鬆動而疼痛,有的牙齒脫落而疼痛,有的牙齦被疳病侵蝕導致缺損、出血而疼痛,有的牙齦腫脹而疼痛,有的脾胃中有風邪,只是感覺有風而疼痛,有的牙齒上被蟲子侵蝕,導致牙齒缺損變色成為蛀牙痛,有的胃中氣不足而受寒,牙齒外露疼痛,有的牙齒疼痛而且有難聞的氣味。疼痛的原因各不相同,怎麼可能用一種藥物就能全部治好呢?
劉宗厚說:頭面受到風寒,或口吸入寒冷導致牙痛,都是外因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