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七冊 (53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七冊 (53)

1. 傷寒愈後之病

倪仲賢曰:傷寒病愈後,或有目復大病者,以其清陽之氣不升,而餘邪上走空竅也。其病隱澀赤脹,生翳羞明,頭腦骨痛,宜作群隊升發之劑,餌之數服斯愈。傷寒論曰:冬時嚴寒,萬類深藏,君子固密,不傷於寒。觸冒之者,乃名傷寒。其傷於四時之氣者,皆能為病。

又生氣通天論曰:四時之氣更傷五臟,五臟六腑一病,則濁陰之氣不得下,清陽之氣不得上,今傷寒時病雖愈,濁陰清陽之氣猶未來復,濁陰清陽之氣未復,故餘邪尚熾不休,走上而為目之害也。是以一日而愈者,餘邪在太陽。二日而愈者,餘邪在陽明。三日而愈者,餘邪在少陽。

四日而愈者,餘邪在太陰。五日而愈者,餘邪在少陰。六日而愈者,餘邪在厥陰。七日而復,是皆清陽不能出上竅而復受其害也。當為助清陽上出則愈,人參補陽湯主之,羌活勝風湯主之,加減地黃丸主之,搐鼻碧雲散亦宜用也。忌大黃、芒硝苦寒通利之劑,犯之不可復治。

白話文:

倪仲賢說:傷寒病痊癒後,有些人眼睛又出現嚴重的疾病,這是因為身體清陽之氣無法上升,而殘留的邪氣往上跑到空竅的部位所致。這種疾病的症狀是眼睛隱隱作痛、乾澀發紅腫脹,產生翳膜、怕光、頭顱骨疼痛,應該使用能夠幫助清陽之氣上升的藥方,服用幾次就會痊癒。

《傷寒論》說:冬天嚴寒,萬物都潛藏起來,君子也應當閉藏,不要受寒氣侵擾。如果受寒氣侵襲,就叫做傷寒。而受到四時之氣的侵擾,也都可能導致疾病。

《生氣通天論》說:四時之氣會輪流損傷五臟,當五臟六腑其中一個生病時,濁陰之氣就無法下降,清陽之氣也無法上升。現在傷寒病雖然痊癒,但是濁陰和清陽之氣還沒有恢復正常,因為濁陰清陽之氣沒有恢復正常,所以殘留的邪氣依然旺盛不休,往上走而對眼睛造成傷害。因此,如果一天就痊癒的,表示殘留邪氣在太陽經;兩天痊癒的,殘留邪氣在陽明經;三天痊癒的,殘留邪氣在少陽經;四天痊癒的,殘留邪氣在太陰經;五天痊癒的,殘留邪氣在少陰經;六天痊癒的,殘留邪氣在厥陰經。七天後又復發,這些都是清陽之氣無法往上通達竅穴,而再次受到疾病的傷害。應當使用幫助清陽之氣上升的藥方,例如人參補陽湯、羌活勝風湯、加減地黃丸,也可以使用搐鼻碧雲散。要禁忌使用大黃、芒硝等苦寒通利的藥劑,如果誤用就無法治癒了。

2. 妊娠目病

其病多有餘,要分血分、氣分,氣分則有如旋臚泛起、瞳神散大等證,血分則有如瘀血凝脂等病。蓋其否隔陰陽澀滯與常人不同,為病每多危急,人不知慮,屢見臨重而措手不及者,內伐又恐傷胎泄氣,不伐又源不澄病不去,將奈何籲,能知其胎系固否,善施內護外劫之治,則百發百中矣。

白話文:

懷孕期間的眼睛疾病,多半是因為體內有過多的東西造成的,需要分辨是血分的問題還是氣分的問題。氣分的問題,像是眼睛看東西時出現旋轉、眼花,或是瞳孔放大等症狀;血分的問題,則像是眼睛內有瘀血凝結等情況。因為孕婦體內陰陽阻隔、氣血運行不順暢與一般人不同,所以病情通常比較危急,但人們常常不知道注意,常常看到情況嚴重了才措手不及。想要用藥治療,又怕傷害到胎兒、影響氣血,不用藥治療,病源又無法清除,這該如何是好啊!如果能夠知道胎兒的狀況是否穩固,並且擅長運用內服藥物來保護,外用藥物來解除病症的方法,就能夠百發百中地治好疾病。

3. 產後目病

產則百脈皆動,氣血俱傷,太虛不足,邪易以乘,肝部發生之氣甚弱,血少而膽失滋養,精汁不盛,則目中精膏氣液皆失化源,所以目病者多。然輕重內外不同。有勞瞻竭視,悲傷哭泣,而為無時冷熱淚,內障昏眇等證。有竅不密,引入風邪,為濕爛頭風者。有因虛沐發,濕氣歸腦,而為內障諸病者。

有因虛勞役,恣辛嗜熱,及患熱病而傷目血為外障者。皆內不足所致。善知愛護者,疾微而不變。不知保養,反縱斫喪,則變重不一。大抵產後病宜早治,莫待其久,久則氣血定而病深,治亦不易。其外證易知者,人皆知害而早治,其內證害緩者,人多忽之,比其成也,為無及之,悔者多矣。(參看目痛條,亡血過多之病。

白話文:

婦女產後,全身的經脈都會活動,氣血也都會受到損傷,導致身體過於虛弱,容易讓外邪入侵。其中,肝臟的功能會變得非常虛弱,血液減少導致膽無法得到滋養,精氣也變得不足。這樣一來,眼睛中的精華物質和津液都失去了來源,所以產後容易出現眼睛方面的疾病,而且輕重程度、內外表現各有不同。

有些人因為過度用眼、悲傷哭泣,導致眼睛出現不分時間的冷熱淚、內障、視力模糊等症狀。有些人則是因為身體防禦機制不足,導致風邪入侵,引起眼瞼濕爛、頭痛等問題。還有些人則是因為產後身體虛弱時洗頭,使濕氣進入腦部,而導致各種內障疾病。

另外,有些人是因為產後過度勞累、過食辛辣燥熱食物,或是因為發熱性疾病而損傷眼睛的血液,導致外障疾病。這些種種原因,都歸咎於產後身體內在的不足。如果懂得愛護自己,在疾病初期就及時治療,病情就不會惡化;如果不知道保養,反而放縱自己,讓身體持續受損,病情就會變得嚴重且複雜。

總而言之,產後疾病應該及早治療,不要拖延,時間久了,氣血會變得固定,疾病也會深入,治療起來就更加困難。外在的病症容易察覺,大家也知道要及早治療;但是內在的病症因為危害不明顯,所以常常被忽略,等到病情嚴重時,後悔也來不及了。 (可以參考「目痛」相關條目,以及關於失血過多的疾病。)

4. 因風證

謂患風病人目疾也。風在五行為木,在臟為肝,在竅為目,本乎一氣。久風則熱勝,熱勝則血弱。風久必郁,鬱則火生,火性炎上,故患風人未有目不病者。然各因其故而發,有日淺而鬱未深,為偏喎歪斜者;有入脾而睥反濕勝而赤爛者;有血虛筋弱而振搐者;有不禁反傷精神,及恣燥嗜熱助邪,乖亂清和融純之氣,氤鬱而為內障者;有風盛血滯,結為外障,如胬肉等證者。

加以服餌香燥之藥,耽酒縱辛,陰愈虧而火愈爍,病變瘀變重者,治各因其證而伐其本,內外常劫不同。大抵風病目者,當去風為先,不然,目病雖退而復來,雖治至再至三,風不住,目病終無不發之理。

白話文:

所謂因風引起的眼疾,指的是患有風病的人所發生的眼睛疾病。風在五行中屬木,在臟腑中對應肝,在人體孔竅中對應眼睛,這些都源於同一股氣。如果風邪存在體內過久,就會導致熱邪增盛,熱邪過盛會使血氣衰弱。風邪久留體內必定會鬱結,鬱結就會產生火氣,火氣的特性是向上燃燒,所以患有風病的人,沒有眼睛不出現問題的。

然而,每個人的發病原因不同,表現也各異:有的發病時間較短,鬱結程度不深,會出現眼部歪斜的症狀;有的風邪侵入脾臟,導致脾的運化功能失調,濕氣過盛,造成眼睛紅腫潰爛;有的則是因為血虛、筋脈虛弱,出現眼睛顫抖抽搐的現象;有的則是因為不注意調養,反而損傷精神,加上恣意食用燥熱食物,助長邪氣,擾亂體內清和純淨之氣,導致氣機鬱結,形成內障眼疾;有的則是風邪盛行,導致血液運行不暢,結成外障眼疾,如胬肉等。

如果再服用香燥藥物,並且嗜酒縱慾、過食辛辣刺激食物,就會使陰液更加虧虛,火氣更加旺盛,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發生變異。治療時應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,找出病因並針對根本進行治療,內治和外治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。總而言之,因風引起的眼疾,應以祛風為首要任務,否則,即使眼睛的疾病暫時好轉,也會反覆發作。即使治療多次,只要風邪不除,眼睛的疾病終究會再次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