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一冊 (34)
第一冊 (34)
1. 虛勞
玉龍膏,青蒿子、柴胡、白檳榔各二兩,制鱉甲、白朮、赤茯苓、木香、牡蠣各半兩,地骨皮半兩,人參一兩,生乾地黃一兩,當歸三錢,硃砂一錢,豆豉心二合,虎頭骨斫開酒炙黃赤色一兩,肉蓯蓉酒浸一宿炙一兩,鱉甲湯煮去皮裙,酒浸炙黃赤,皆為末。又加烏梅肉、枳殼。
上前件末成,卻以杏仁五升,壯者,以童便浸,春夏七日,秋冬十日,和瓶日中曬,每日一換新者,日數足,以清水淘去皮尖焙乾,別以童便一升,於銀石器內,以文火煎至隨手爛,傾入砂盆,用柳木槌研爛為膏,細布濾過,入酥一兩,薄荷自然汁二合攪勻,和藥用槌搗五百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空心湯下十五丸,加至三十丸。
如覺熱減丸數服,熱少還添。加減經月日,諸證皆退,進食安臥,面有血色,乃藥行也。當勤服無怠。忌莧菜、白粥、冷水、生血、雀、鴿等物。
訶黎散,治勞嗽上氣。赤茯苓二兩,訶黎勒皮二兩,木香半兩,檳榔一兩,當歸一兩炒,大黃一兩炒,吳茱萸湯泡七次半兩,㕮咀。每服三錢,生薑三片,水一盞,煎六分,溫服。
白話文:
虛勞
玉龍膏的製作方法:取青蒿子、柴胡、白檳榔各二兩,制鱉甲、白朮、赤茯苓、木香、牡蠣各半兩,地骨皮半兩,人參一兩,生乾地黃一兩,當歸三錢,硃砂一錢,豆豉心二合,虎頭骨(先敲碎,再用酒炙烤至黃赤色)一兩,肉蓯蓉(先用酒浸泡一夜,再炙烤至黃赤色)一兩。鱉甲需先用湯煮去皮膜,再用酒浸泡後炙烤至黃赤色。所有藥材都磨成粉末。再加入烏梅肉和枳殼粉末。
杏仁的處理方法:取杏仁五升,體格強壯者可用童尿浸泡,春夏七天,秋冬十天,每天將容器放在太陽下曬,每日換一次新的童尿。浸泡時間足夠後,用清水洗去杏仁尖端和外皮,再烘乾。另取童尿一升,用銀或石器以文火慢煎,直至杏仁煮爛,倒入砂盆,用柳木槌研磨成膏狀,再用細布過濾。加入酥一兩、薄荷汁二合攪拌均勻。然後將藥粉和杏仁膏混合,用槌搗五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服用方法:空腹服用,每次十五丸,逐漸增加到三十丸。如果感覺發熱減輕,就減少藥丸數量;如果發熱症狀減輕,則再增加藥丸數量。持續服用一個月左右,各種症狀都消除,食慾恢復,睡眠安穩,面色紅潤,就表示藥物生效了。應當持續服用,不要間斷。忌食莧菜、白粥、冷水、生血、雀肉、鴿肉等食物。
訶黎散的製作方法及服用方法:用於治療虛勞引起的咳嗽、氣喘。取赤茯苓二兩,訶黎勒皮二兩,木香半兩,檳榔一兩,當歸一兩(炒制),大黃一兩(炒制),吳茱萸(用湯泡七次)半兩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生薑三片,水一盞,煎至六分,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