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七冊 (33)
第七冊 (33)
1. 瞳神欹側
謂瞳神歪斜不正,或如杏仁、棗核、三角、半月也。乃腎膽神膏損耗,瞳神將盡矣。若風輪破損,神膏流綻,致瞳神欹側者,輪外必有蟹睛在焉。蟹睛雖平,而瞳神不得復圓,外亦結有脂翳,終身不脫。若輪外別無形證,而瞳神欹側者,必因內傷腎水肝血,膽乏化源,故膏液日耗而瞳神欲沒,甚為可畏,宜急治之。雖難復圓,亦可挽住,而免墜盡無光之患。
白話文:
瞳孔歪斜不正,呈現如杏仁、棗核、三角形或半月形狀。這是因為腎和膽的精華損耗,瞳孔已經快要衰竭了。如果是眼球外層(風輪)破損,導致精華流失,造成瞳孔歪斜,那麼眼球外層一定會有類似蟹眼的突出物。即使蟹眼狀突出物平復了,瞳孔也無法恢復圓形,而且眼外層還會長出油脂狀的翳膜,終身都無法去除。如果眼球外層沒有其他病變,只是瞳孔歪斜,那麼一定是內傷導致腎水、肝血虧損,膽的化生功能也衰退,所以精華液日益耗損,瞳孔即將消失,這是非常可怕的,應該趕快治療。雖然難以恢復圓形,但也可以盡力挽救,避免瞳孔完全消失而失明的危險。
2. 目昏花
運氣目昏有四:一曰風熱。經云:少陽司天之政,風熱參布,雲物沸騰,太陰橫流,寒乃時至,往復之作,民病聾瞑。此風熱參布目昏也。二曰熱。經云:少陰在泉,熱淫所勝,病目瞑。治以鹹寒。此熱勝目昏也。三曰風。經云:歲水不及,濕乃大行,復則大風暴發,目視䀮䀮。
此風勝目昏也。四曰燥。經云:陽明司天,燥淫所勝,目昧眥傷。治以苦熱是也。經云:肝虛則目䀮䀮無所見,耳汨汨無所聞,善恐,如人將捕之狀。海藏云:目瞑,肝氣不治也。鎮肝明目,羊肝丸、補肝散、養肝丸。許學士云:《素問》曰,久視傷血,血主肝。故勤書則傷肝,主目昏。
肝傷則自生風,熱氣上騰致目昏。亦不可專服補藥,但服益血鎮肝明目藥自愈。經云:膽移熱於腦,則辛頞鼻淵,傳為衄衊瞑目。《千金方》用牛膽浸槐子,陰乾百日,食後每日吞一枚,可以治之。經云:腎足少陰之脈,是動則病,坐而欲起,目䀮䀮如無所見。又云:少陰所謂起則目䀮䀮無所見者,陰內奪故目䀮䀮無所見也。
此蓋房勞目昏也。左腎陰虛,益本滋腎丸、六味地黃丸。右腎陽虛,補腎丸、八味地黃丸。劉河間云:目昧不明,熱也。然玄府者,無物不有,人之臟腑皮毛、肌肉筋膜、骨髓爪牙,至於世之萬物,盡皆有之,乃氣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也。人之眼耳鼻舌,身意神識,能為用者,皆升降出入之通利也。
有所閉塞者,不能為用也。若目無所見,耳無所聞,鼻不聞臭,舌不知味,筋痿骨痹,爪退齒腐,毛髮墮落,皮膚不仁,腸胃不能滲泄者,悉由熱氣怫鬱,玄府閉密,而致氣液血脈榮衛精神,不能升降出入故也。各隨鬱結微甚,而為病之重輕,故知熱鬱於目,則無所見也。故目微昏者,至近則轉難辨物,由目之玄府閉小,如隔簾視物之象也。
或視如蠅翼者,玄府有所閉合者也。或目昏而見黑花者,由熱氣甚而發之於目,亢則害,承乃制,而反出其淚泣,氣液眯之,以其至近,故雖微而亦見如黑花也。婁全善曰:誠哉,河間斯言也。目盲耳聾,鼻不聞臭,舌不知味,手足不能運用者,皆由其玄府閉塞,而神氣出入升降之道路不通利。故先賢治目昏花,如羊肝丸,用羊肝引黃連等藥入肝,解肝中諸郁。
蓋肝主目,肝中郁解,則目之玄府通利而明矣。故黃連之類,解鬱熱也。椒目之類,解濕熱也。茺蔚之類,解氣鬱也。芎、歸之類,解血鬱也。木賊之類,解積鬱也。羌活之類,解經郁也。磁石之類,解頭目郁,墜邪氣使下降也。蔓菁下氣通中,理亦同也。凡此諸劑,皆治氣血鬱結目昏之法,而河間之言,信不誣矣。
至於東垣、丹溪治目昏,用參耆補血氣,亦能明者,又必有說通之。蓋目主氣血,盛則玄府得利,出入升降而明,虛則玄府無以出入升降而昏,此則必用參耆四物等劑,助氣血運行而明也。倪仲賢論氣為怒傷散而不聚之病曰:氣陽物,類天之雲霧,性本動。聚其體也,聚為陰,是陽中之陰,乃離中有水之象,陽外陰內故聚也。
白話文:
眼睛昏花有四種原因:
第一種是風熱。古籍說,少陽主導的時節,風熱瀰漫,雲霧翻騰,太陰濕氣橫流,寒冷時而到來,反覆不定,人們會出現耳聾和眼睛昏花的疾病。這是因為風熱導致眼睛昏花。
第二種是熱。古籍說,少陰主導的時節,熱邪過盛,會導致眼睛昏花。治療方法是用鹹寒的藥物。這是因為熱邪過盛導致眼睛昏花。
第三種是風。古籍說,當年水氣不足時,濕氣就會盛行,濕氣過盛時,就會颳起大風,眼睛會看不清楚。這是因為風邪過盛導致眼睛昏花。
第四種是燥。古籍說,陽明主導的時節,燥邪過盛,會導致眼睛昏暗,眼角受損。治療方法是用苦熱的藥物。
古籍又說,肝虛會導致眼睛看不清東西,耳朵聽不清聲音,容易恐懼,感覺好像有人要抓自己一樣。名醫海藏說,眼睛昏花是因為肝氣不順。可以服用鎮肝明目的羊肝丸、補肝散、養肝丸來治療。許學士說,《素問》提到,長時間看東西會損傷血液,而血歸於肝。因此,勤於讀書會損傷肝臟,導致眼睛昏花。
肝臟受損會產生風,熱氣上衝導致眼睛昏花。也不可以只服用補藥,只要服用益血鎮肝明目的藥物就可以痊癒。古籍說,膽經的熱氣傳到腦部,會導致鼻子不通、流鼻涕,嚴重會導致流鼻血和眼睛昏花。《千金方》用牛膽浸泡槐樹子,陰乾一百天,每天飯後吞服一顆,可以治療這種情況。古籍說,腎經是足少陰的脈絡,如果出現問題,會導致坐下後想站起來時,眼睛昏花,好像看不見東西。又說,少陰經所說的站起來時眼睛昏花,是因為體內陰液不足,所以看不清東西。
這通常是房事過度導致的眼睛昏花。左腎陰虛,可以服用益本滋腎丸、六味地黃丸。右腎陽虛,可以服用補腎丸、八味地黃丸。名醫劉河間說,眼睛昏暗不明,是因為有熱。人體內的玄府(指身體的孔竅、通道)無處不在,包括臟腑、皮毛、肌肉、筋膜、骨髓、爪牙,甚至世間萬物都有。玄府是氣出入升降的通道。人的眼耳鼻舌、身體的感覺、意識和精神,之所以能發揮作用,都是因為玄府的升降出入暢通。
如果玄府閉塞,就不能發揮作用。如果眼睛看不見,耳朵聽不見,鼻子聞不到氣味,舌頭嚐不出味道,筋脈萎縮,骨頭疼痛,爪甲退化,牙齒腐爛,頭髮脫落,皮膚麻木,腸胃不能正常消化,都是因為熱氣鬱積,導致玄府閉塞,氣、液、血脈、榮衛和精神不能正常升降出入。各種疾病的嚴重程度,取決於鬱積的輕重。所以說,熱鬱積在眼睛,就會導致看不見東西。眼睛輕微昏花時,看近處的東西會更難辨認,這是因為眼睛的玄府閉塞狹小,像隔著簾子看東西一樣。
如果看到眼前有像蚊子翅膀一樣的東西,也是因為玄府有所閉合。如果眼睛昏花還看到黑點,是因為熱氣過盛,發散到眼睛所導致的。過於亢盛就會產生危害,承載就會受到限制,反而會流出眼淚,氣液模糊,由於黑點距離眼睛很近,所以即使很小也看得到,像是黑花一樣。婁全善說,劉河間說的話真是很有道理。眼睛瞎了,耳朵聾了,鼻子聞不到氣味,舌頭嚐不出味道,手腳不能運用,都是因為玄府閉塞,導致神氣出入升降的通道不通暢。所以,前人治療眼睛昏花,比如羊肝丸,是用羊肝引導黃連等藥物進入肝臟,解除肝臟的鬱積。
肝臟主導眼睛,肝臟的鬱積解除,眼睛的玄府就會暢通而明亮。所以,黃連等藥物可以解除鬱熱。椒目等藥物可以解除濕熱。茺蔚子等藥物可以解除氣鬱。芎、歸等藥物可以解除血鬱。木賊等藥物可以解除積鬱。羌活等藥物可以解除經絡的鬱積。磁石等藥物可以解除頭部的鬱積,使邪氣下降。蔓菁有下氣通中的作用,道理也相同。這些藥物都是治療氣血鬱積導致眼睛昏花的方法,劉河間的話是可信的。
至於名醫東垣、丹溪治療眼睛昏花,用人參、黃耆等補氣血的藥物,也能使眼睛明亮,這也必須有合理的解釋。因為眼睛的明亮與否取決於氣血,氣血充足,玄府就暢通,升降出入正常,眼睛就明亮;氣血虛弱,玄府就無法正常升降出入,眼睛就會昏花。這時就必須用人參、黃耆、四物湯等藥物,幫助氣血運行,使眼睛明亮。名醫倪仲賢認為,氣是怒氣傷散而不聚,氣屬陽,像天上的雲霧,本性是動的。氣聚集成團,則屬陰,是陽中的陰,是離卦中有水之象。陽在外陰在內,所以能聚集成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