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七冊 (32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七冊 (32)

1. 瞳神散大

東垣云:凡心包絡之脈,出於心中,代心君行事也。與少陽為表裡。瞳子散大者,少陰心之脈挾目系,厥陰肝之脈連目系,心主火,肝主木,此木火之勢盛也。其味則宜苦、宜酸、宜涼。大忌辛辣熱物,是瀉木火之邪也。飲食中常知此理可也。以諸辛主散,熱則助火,故不可食。

諸酸主收心氣,瀉木火也。諸苦瀉火熱,則益水也。尤忌食冷水大寒之物,此物能損胃氣,胃氣不行則元氣不生,元氣不生,緣胃氣下陷,胸中三焦之火,及心火乘於肺,上入胸灼髓,火主散溢,瞳子之散大者,以此大熱之物,直助火邪,尤為不可食也。藥中去茺蔚子,以味辛及主益肝,是助火也,故去之。

加黃芩半兩,黃連三錢。黃連瀉中焦之火,黃芩瀉上焦肺火,以酒洗之,乃寒因熱用也。亦不可用青葙子,為助陽火也。更加五味子三錢,以收瞳神之散大也。且火之與氣,勢不兩立。故經曰:壯火食氣,氣食少火,少火生氣,壯火散氣。諸酸物能助元氣,孫真人曰:五月常服五味子,助五臟氣以補西方肺金。

又經云:以酸補之,以辛瀉之,則辛瀉氣明矣。或曰藥中有當歸,其味亦辛甘,而不去何也?此一味辛甘者,以其和血之聖藥也。況有甘味,又欲以為鄉導,為諸藥之使,故不去也。熟地黃丸。瞳神散大,而風輪反為窄窄一周,甚則一周如線者,乃邪熱鬱蒸,風濕攻擊,以致神膏遊走散壞。若初起即收可復,緩則氣定膏散,不復收斂。

未起內障顏色,而止是散大者,直收瞳神,瞳神收而光自生矣。散大而有內障起者,於收瞳神藥內,漸加攻內障藥治之。多用攻內障發藥,攻動真氣,瞳神難收。病既急者,以收瞳神為先,瞳神但得收復,目即有生意。有何內障,或藥或針,庶無失收瞳神之悔。若只攻內障,不收瞳神,瞳神愈散,而內障不退,緩而疑不決治者,二證皆氣定而不復治,終身疾矣。

大抵瞳神散大,十有七八,皆因頭風痛攻之害,雖有傷寒、瘧疾、痰濕、氣怒憂思、經產敗血等久鬱熱邪火證,而蒸傷膽中所包精汁虧耗,不能滋養目中神膏,故精液散走而光華失,皆水中隱伏之火發。夫水不足不能制火,火愈勝陰精愈虧,故清純太和之氣皆乖亂,氣既亂而精液隨之走散矣。

凡頭風攻散者,又難收如他證。譬諸傷寒、瘧疾、痰火等熱證,炎燥之火熱邪蒸壞神膏,內障來遲,而收亦易斂。若風攻則內障即來,且難收斂,而光亦損耳。(《保命集》當歸湯。)

白話文:

瞳孔散大

李東垣說:心包絡的脈絡,從心中發出,代替心君執行職責。它與少陽經互為表裡。瞳孔散大,是因為少陰心經的脈絡連接著眼睛,厥陰肝經的脈絡也連接著眼睛。心主火,肝主木,這是木火之氣過於旺盛的表現。治療時,藥味應該選擇苦味、酸味、涼性的。最忌諱辛辣燥熱的食物,這樣才能瀉掉木火之邪。飲食方面時常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了。因為辛味主發散,熱性會助長火勢,所以不可以食用。

酸味可以收斂心氣,瀉掉木火。苦味可以瀉掉火熱,那麼就能補益水。特別要忌吃冷水和大寒的食物,這些東西會損傷胃氣,胃氣運行不暢,元氣就無法產生,元氣無法產生,是因為胃氣下陷,導致胸腔的三焦之火,以及心火侵襲肺部,向上灼燒髓液,火性主散,瞳孔散大的人,是因為這些大熱之物,直接助長了火邪,尤其不可以食用。藥方中去掉茺蔚子,因為它味辛而且能益肝,會助長火勢,所以去掉。

加入半兩黃芩,三錢黃連。黃連瀉中焦的火,黃芩瀉上焦肺的火,用酒洗一下,是利用寒性藥的藥性來治療熱證。也不可以使用青葙子,因為它會助長陽火。再加入三錢五味子,用來收斂散大的瞳孔。而且火與氣,勢不兩立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火勢過旺會消耗氣,氣能夠控制微弱的火,微弱的火能產生氣,火勢過旺會耗散氣。酸性食物能夠幫助元氣,孫思邈說:五月常服五味子,能夠幫助五臟之氣,補益西方的肺金。

《黃帝內經》又說:用酸味補益,用辛味瀉除,那麼辛味瀉氣的道理就很明白了。或許有人問,藥方中有當歸,它的味道也是辛甘,為什麼不去除呢?這味辛甘的藥,是調和血液的聖藥。況且它有甘味,又可以作為引導藥,充當各種藥的使者,所以不用去除。熟地黃丸可以治療瞳孔散大,而且黑睛周邊反而縮小成一圈,嚴重的話甚至像一條線,這是因為邪熱鬱積蒸騰,風濕侵襲,導致神膏遊走散壞。如果剛開始就收斂,還可以恢復,時間長了,氣機就會固定,神膏散失,無法再收斂。

還沒有出現內障的症狀,只是瞳孔散大,直接收斂瞳孔,瞳孔收縮了,光芒自然會產生。散大而且出現內障的,在收斂瞳孔的藥方中,逐漸加入治療內障的藥物。如果大量使用治療內障的發散藥,會擾動真氣,瞳孔難以收縮。病情緊急的,應以收斂瞳孔為先,只要瞳孔能夠收縮,眼睛就會有生機。有什麼內障,可以通過藥物或針灸來治療,以免失去收斂瞳孔的機會而後悔。如果只治療內障,不收斂瞳孔,瞳孔會更加散大,而內障不會消退,如果治療猶豫不決,這兩種病症都會因為氣機固定而無法治癒,成為終身疾病。

大體上來說,瞳孔散大,十個病人有七八個都是因為頭風疼痛侵襲造成的損害。雖然也有傷寒、瘧疾、痰濕、氣怒憂思、產後敗血等長期鬱積的熱邪火證,蒸灼損傷膽中所包的精汁,使其虧損,無法滋養眼睛中的神膏,所以精液散走而光華喪失,都是水中潛伏的火發作。水不足就無法制約火,火勢越盛陰精就越虧損,所以清純平和的氣機都會紊亂,氣機一旦紊亂精液就會隨之走散。

凡是頭風侵襲導致的散大,又比其他原因造成的散大更難以收斂。比如傷寒、瘧疾、痰火等熱證,是燥熱的邪火蒸壞了神膏,內障出現得較晚,收斂也比較容易。如果是風邪侵襲,內障就會隨之而來,而且難以收斂,光芒也會受損。(《保命集》當歸湯)

2. 瞳神緊小

倪仲賢論強陽搏實陰之病曰:強者盛而有力也,實者堅而內充也。故有力者強而欲搏,內充者實而自收,是以陰陽無兩強,亦無兩實。惟強與實,以偏則病,內搏於身,上見於虛竅也。足少陰腎為水,腎之精上為神水。手厥陰心包絡為相火,火強搏水,水實而自收。其病神水緊小,漸小而又小,積漸至如菜子許,又有神水外圍相類蟲蝕者,然皆能睹而不昏,但微覺眊矂羞澀耳。是皆陽氣強盛而搏陰,陰氣堅實而有御,雖受所搏,終止於邊鄙皮膚也,內無所傷動。

治法當抑陽緩陰則愈。以其強耶故可抑,以其實耶惟可緩,而弗宜助,助之則反勝。抑陽酒連散主之。大抵強者則不易入,故以酒為之導引,欲其氣味投合,入則可展其長,此反治也。還陰救苦湯主之,療相火藥也。亦宜用搐鼻碧雲散。《秘要》云:瞳子漸漸細小如簪腳,甚則小如針,視尚有光,早治可以挽住,復故則難。

患者因恣色之故,雖病目亦不忌淫欲,及勞傷血氣,思竭心意,肝腎二經俱傷,元氣衰弱,不能升運精汁,以滋於膽,膽中三合之精有虧,則所輸亦乏,故瞳中之精亦日漸耗損,甚則陷沒俱無,而終身疾矣。亦有頭風熱證,攻走蒸乾精液而細小者,皆宜乘初早救,以免噬臍之悔也。

白話文:

倪仲賢論述陽氣過盛而侵犯陰氣的病症時說:「強,是指陽氣旺盛且有力;實,是指陰氣堅固且內裡充實。因此,有力就會想要搏擊,內裡充實就會自行收斂。所以陰陽不能都強,也不能都實。如果只有強和實,偏於一方就會生病,內在的搏擊會顯現在身體上,向上則會反應在虛弱的孔竅上。足少陰腎經屬水,腎的精華向上為神水。手厥陰心包絡經屬相火,如果火氣太旺盛而侵犯水,水堅固就會自行收斂。這種病症會導致神水緊縮變小,漸漸變得越來越小,累積到像菜籽一樣大。有的神水外圍看起來像蟲子啃蝕過一樣,但這些情況都能夠看見東西而不會昏暗,只是稍微感覺眼睛昏花、畏光而已。這些都是因為陽氣過於強盛而侵犯陰氣,陰氣堅固而能抵禦,即使受到侵犯,最終也只是在邊緣的皮膚上,體內沒有受到損傷。

治療方法應該抑制陽氣、緩和陰氣才能痊癒。因為陽氣太強,所以可以抑制;因為陰氣太實,所以只能緩和,而不宜去助長它,助長反而會適得其反。抑制陽氣可以用酒連散為主。通常來說,強盛的邪氣不容易進入,所以用酒來引導,想讓藥的味道與邪氣投合,這樣藥力才能發揮效用,這是一種反向治療的方法。還陰救苦湯可以用來治療相火。也適合用搐鼻碧雲散。《秘要》中說:瞳孔漸漸變細小,像簪子的腳一樣,嚴重的話會像針一樣小,但看東西仍然有光,早點治療還可以挽救,如果恢復原狀就很困難了。

患者因為縱慾過度,即使眼睛生病也不戒色慾,加上勞累傷了血氣,思慮過度,導致肝腎兩經都受損,元氣衰弱,不能將精汁向上運輸滋養膽,膽中三合的精氣虧損,所輸出的精氣也會不足,所以瞳孔中的精氣也會逐漸耗損,嚴重的話就會陷下去完全消失,最終成為終身疾病。也有因為頭風熱證,導致熱邪蒸發精液而使瞳孔變小的,這些都應該在初期就及早治療,以免後悔莫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