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三冊 (6)
第三冊 (6)
1. 乾霍亂
忽然心腹脹滿攪痛,欲吐不吐,欲瀉不瀉,燥亂憒憒無奈,俗名攪腸沙者是也。此由脾土鬱極而不得發,以致火熱內擾,陰陽不交,或表氣發為自汗,或裡氣不通而作腹痛。然膈上為近陽也,膈下為近陰也。若欲陰陽之氣行,必先自近從上開之,陽氣得通,則先下之陽也。若欲陰陽之氣行,必死於其火也。
曰方論皆謂脾胃有宿食,與冷氣相搏,子何言為火耶?曰神志昏冒,煩躁悶亂,非諸躁狂越之為屬火者乎。不急治即死,非暴病暴死之屬火者乎。但處治不可過於攻,攻之過則脾愈虛,亦不可過於熱,熱之過則內火愈熾,不可過於寒,寒之過則火必與捍格,須反佐以治。然後郁可升,食可出,而火可散矣。
古方有用鹽熬,調以童便,非獨用其降陰之不通,陰既不通,其血亦不行,兼用行血藥也。此誠良法,足可為處方者比類矣。丹溪云:吐提其氣,最是良法,吐中兼有發散之義。有用解散者,不用涼藥,但二陳湯加川芎、蒼朮、防風、白芷。戴復庵法:先以濃鹽湯頓服,次調蘇合香丸,吞下來復丹,仍進藿香正氣散加木香、枳殼各半錢。厚朴湯、活命散、冬葵子湯。
刺委中穴,並十指頭出血亦好。
【妊娠霍亂】若先吐或腹痛吐利,是因於熱也。若頭痛體疼發熱,是挾風邪也。若風折皮膚,則氣不宣通,而風熱上衝為頭痛。若風入腸胃,則泄利嘔吐,甚則手足逆冷,此陽氣暴竭,謂之四逆。妊娠患多致損胎也。薛氏曰:若因內傷飲食,外感風寒,用藿香正氣散。若因飲食停滯,用平胃散。
果脾胃頓傷,陽氣虛寒,手足厥冷,須用溫補之劑,治當詳審,毋使動胎也。人參散、人參白朮散、縮脾飲、木瓜煎、竹茹湯、四君子湯、理中丸、香薷飲。
【產後霍亂】陳氏云:因臟腑虛損,飲食不消,觸冒風冷所致。若熱而飲水者,五苓散。寒而不飲水者,理中丸。虛冷者加附子,來復丹尤妙。予謂宜參之於《保命集》治法。
白話文:
突然感到心腹脹滿絞痛,想吐又吐不出來,想拉肚子又拉不出來,心煩意亂,非常難受,這種情況俗稱「攪腸沙」。這是因為脾土鬱結到極點而無法疏通,導致火熱內擾,陰陽失調。有時會因為表氣發散而出現自汗,有時則是因為裡氣不通而引起腹痛。要知道,橫膈膜以上屬於偏陽,橫膈膜以下屬於偏陰。如果想要讓陰陽之氣運行順暢,必須先從接近陽的上方開始疏通。陽氣一旦通暢,就能引導下行的陽氣。如果想要讓陰陽之氣運行順暢,卻不先處理火熱的問題,就會導致死亡。
有人說,醫書都認為這種情況是脾胃中有積食,與寒氣相互搏擊所致,你為什麼說是火呢?我認為,患者神志昏迷,煩躁不安,這些不都是屬於火熱引起的症狀嗎?如果不趕快治療就會死亡,這不就是急病暴死的火熱之象嗎?但是治療的時候不能過度攻伐,過度攻伐會使脾更加虛弱;也不能過度使用熱藥,過度使用熱藥會使內火更加旺盛;也不能過度使用寒涼藥物,過度使用寒涼藥物會使火氣與藥力相抗衡。必須要用反佐的方法來治療。然後才能使鬱結之氣上升,食物能夠排出,火熱也能夠消散。
古時候的藥方有用鹽熬煮後,再加入童子尿來調服的方法,不只是用它來使不通的陰氣下降,陰氣不通,血液也會停滯,同時也兼用了活血的藥物。這確實是個好方法,值得開藥方的人參考。朱丹溪說,用催吐的方法疏通氣機,是最好的方法,催吐同時兼有發散的功效。也有人使用解散的方法,不使用涼藥,只是用二陳湯加上川芎、蒼朮、防風、白芷。戴復庵的方法是:先喝下濃鹽湯,接著服用蘇合香丸,再吞下來復丹,然後再服用藿香正氣散,加入木香、枳殼各半錢。還有厚朴湯、活命散、冬葵子湯可以使用。
針刺委中穴,以及刺破十指指尖放血也是好方法。
【妊娠霍亂】如果是先吐,或是腹痛之後出現嘔吐腹瀉,那是因為熱引起的。如果是頭痛、身體疼痛、發熱,那是夾雜了風邪。如果風邪侵犯皮膚,導致氣機不暢通,風熱上衝就會引起頭痛。如果風邪侵入腸胃,就會引起腹瀉嘔吐,嚴重的話會手腳冰冷,這是陽氣突然耗竭,稱為「四逆」。懷孕婦女患上此病,多半會導致流產。薛氏說:如果是因為內傷飲食,外感風寒,可以用藿香正氣散治療。如果是因為飲食停滯,可以用平胃散治療。
如果脾胃突然受損,陽氣虛弱寒冷,手腳冰冷,必須使用溫補的藥劑,治療時應詳細審查,不要造成流產。可以使用人參散、人參白朮散、縮脾飲、木瓜煎、竹茹湯、四君子湯、理中丸、香薷飲。
【產後霍亂】陳氏說:是因為臟腑虛弱受損,飲食難以消化,又感受風寒所導致的。如果是熱症而且想喝水,可以使用五苓散。如果是寒症而且不想喝水,可以使用理中丸。如果虛寒,可以加入附子,來復丹的效果更好。我認為應該參考《保命集》中的治療方法。
2. 關格
關者不得小便,格者吐逆,上下俱病者也。格則吐逆。九竅、五臟、陰極自地而升,是行陽道,乃東方之氣,金石之變,上壅是也。極則陽道不行,反閉於上,故令人吐逆,是地之氣不能上行也。逆而下降,反行陰道,故氣填塞而不入,則氣口之脈大四倍於人迎,此清氣反行濁道也,故曰格。關則不便。
下竅、六腑、陽極自天而降,是行陰道,乃西方之氣,膏粱之物,下泄是也。極則陰道不行,反閉於下,故不得小便,是天之氣不得下通也。逆而上行,反行陽道,故血脈凝滯而不通,則人迎之脈大四倍干氣口,此濁氣反行清道也,故曰關。或問關格之病因何如?曰《內經》以臟腑陰陽之病,診見於外者,則在人迎氣口,謂人迎一盛病在少陽,二盛病在太陽,三盛病在陽明,四盛以上為格陽。寸口一盛病在厥陰,二盛病在少陰,三盛病在太陰,四盛以上為關陰。
人迎與寸口俱盛,四倍以上為關格。關格之脈贏,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。注謂格者陽盛之極,故格拒而食不得入也。關者陰盛之極,故關閉而溲不通也。《靈樞》亦嘗三言之,其二者,皆如《內經》之論人迎氣口之盛分經脈也。但更謂盛者是足經,盛而躁者是手經。至人迎四盛,且大且數,名曰溢陽,溢陽為外格。
手太陰脈口四盛,且大且數,名曰溢陰,溢陰為內關。內關不通,死不治。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,命曰關格,關格者與之短期。而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,命曰陰陽俱溢,如是不開,則血脈閉塞,氣無所行,流淫於中,五臟內傷矣。凡刺之道,從所分人迎一盛、三盛、五盛瀉其陽,補其所合之陰,二瀉一補;寸口亦然,分瀉其陰,補其所合之陽,二補一瀉,皆以上氣和乃止。其一言邪在腑則陽脈不和,陽脈不和則氣留之,氣留之則陽氣盛矣。
陽氣太盛則陰不利,陰脈不利則血留之,血留之則陰氣盛矣。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榮也,故曰關。陽氣太盛則陰氣不能榮也,故曰格。陰陽俱盛不得相榮也,故曰關格。關格者,不得盡期而死也。由此而觀,前之論人迎寸口者,為人迎主外,氣口主內,故分三陰三陽,氣之多寡,定一盛二盛三盛而言也。若此之不言人迎寸口者,殆亦有謂焉。
何則?此因論脈度及之,而以手足十二經周行上下者,是大經隧,然一陰一陽經相為臟腑之表裡者,即有支橫之路,通其內外,臟腑陰陽之氣與之相榮,故在兩手寸關尺六部以為診法。浮則為腑,沉則為臟者,於陰陽之盛,豈盡從其部而見耶,故不復言人迎氣口耳,及張仲景之言關格者,則可見矣。如謂寸口脈浮而大,浮為虛,大為實,在尺為關,在寸為格,關則不得小便,格則吐逆。
又謂心脈洪大而長,是心之本脈也。上微頭小者,則汗出,下微本大者,則為關格不通,不得尿。頭無汗者可治,有汗者死。又云:趺陽脈伏而澀,伏則吐逆,水穀不化,澀則食不得入,名曰關格。蓋胃者水穀之海,營之居也。營者營衛之根源,營之機不動,則衛氣不布,衛氣不布則脈伏,伏則穀不化而吐逆,榮氣不行則脈澀,澀則食不入,如是皆為外格,未見內關之病,亦通言為關格矣。注乃又以澀脈為脾病,且脾者陰臟也。
脾病則陰盛,陰盛當為內關,豈以外格其飲食不入耶。蓋關格之名義,格者拒捍其外,入者不得內。關者閉塞其內,出者不得泄。豈不明且盡乎。後世妄以小便不通為格,大便不通為關,泛指在下陰陽二竅者為言,及乎陰陽之大法者,不復窮已,抑非獨此也。復有以陰陽格絕之證,通為關格之病者,是非錯亂,有可嘆焉。
夫隔絕之證,具於《內經》者,有曰隔則閉絕,上下不通者,暴憂之病也。注云:憂愁則氣閉塞不行,血脈斷絕,故大小便不得通。有曰病久則傳化之行上下不並,良醫勿為。又有三陽結謂之隔。注云:小腸膀胱熱結也,小腸熱結則血脈燥,膀胱熱結則津液涸,故隔塞而不便。
又謂三陽積則九竅皆塞。又謂陽蓄積病死而陽氣當隔,隔者當瀉,不亟正治,粗乃敗之。原此數條,其與關格果何如耶。丹溪書云:必用吐,提其氣之橫格,不必在出痰也。又云:有痰二陳湯吐之,吐中便有降。中氣不運者,補氣藥中升降,此蓋竊其治小便之法填於條下,蹈世俗之弊而不悟,悲夫。
又考之王氏《脈經》,從八十一難謂:有太過,有不及,有陰陽相乘,有覆有溢,有關有格。然關之前者,陽之動也,脈當見九分而浮,過者、法曰太過,減者、法曰不及。遂上魚為溢,為外關內格,此陰乘之脈也。關以後者,陰之動也,脈當見一寸而沉,過者、法曰太過,減者、法曰不及。
遂入尺為覆,為內關外格,此陽乘之脈也。故覆溢是其真臟之脈,人不病自死。大抵亦人迎氣口之互見者也。云岐子云:陰陽易位,病名關格。胸膈上陽氣常在,則熱為主病。身半以下,陰氣常在,則寒為主病。寒反在胸中,舌上白胎,而水漿不下,故曰格,格則吐逆。熱在丹田,小便不通,故曰關,關則不得小便。
胸中有寒,以熱藥治之。丹田有熱,以寒藥治之。若胸中寒熱兼有,以主客之法治之,治主當緩,治客當急。柏子仁湯、人參散、既濟丸、檳榔益氣湯、木通二陳湯、導氣清利湯、加味麻仁丸、皂角散。孫尚藥治奉職趙令儀女,忽吐逆,大小便不通,煩亂,四肢漸冷,無脈,凡一日半,與大承氣湯一劑,至夜半,漸得大便通,脈漸和,翼日乃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