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七冊 (22)
第七冊 (22)
1. 外障
能大者有變。團聚生大而作一塊者,有凝脂之變。聯綴四散,傍風輪白際而起,變大而接連者,花翳白陷也。若兼赤脈爬絆者,退遲。若星翳生於絲盡頭者,亦退遲進速且有變,蓋接得脈絡生氣之故。此證大抵多由痰火之患,能保養者庶幾,斫喪犯戒者,變證生焉。(羚羊角散)。
【垂簾障證】生於風輪,從上邊而下,不論厚薄,但在外色白者方是。若紅赤,乃變證,非本病也。有初起水膏不清而便成此者,有起先赤色,火退後膏澀結為此者,因其自上而下,如簾之垂,故得此名。有證數般相似,緩急不同,治亦各異,不可誤認混呼而誤人。一胬肉初生,亦在風輪上邊起,但色如肉,且橫厚不同。
一偃月侵睛,亦在上邊起,是氣輪膜內垂下,白色而薄,與此在外有形者不同。一赤膜下垂,因瘀滯火實之急者不同。此則只是白障漫漫生下來,而為混障者,間有紅,亦是略略微紅而已。因其觸犯,搏動其火,方有變證。其病從上而下,本當言順,何以逆稱,蓋指火而言,火本炎上,今反下垂,是其逆矣。
(羌活除翳湯)。【湧波翳證】障從輪外自下而上,故曰湧波。非黃膜上衝從內向上之急甚者可比。白者緩而不變,赤者急而有變。亦有激犯變發他證者,就於此障之內,變出黃膜。治宜先去上衝,後治此證,則萬無一失矣。(流氣飲)。【逆順障證】色赤而障,及絲脈赤亂,縱橫上下,兩邊生來,若是色白而不變者,乃是治後凝定,非本證生來如是,治亦不同。若色浮嫩能大,或微黃色者,又不是此證,乃花翳白陷也。
凡見風輪際處,由白珠而來無數粗細不等赤脈,周圍圈圓侵入黑睛,黑睛上障起昏澀者,即此證。必有瘀滯在內。蓋滯於左,則從左而來,滯於右,則從右而來,諸絡皆有所滯,則四圍而來。睥雖不赤腫,珠雖不脹痛,亦有瘀滯於內,不可輕視。若傷於膏水,則有翳嫩白,大而變為花翳白陷。
若燥澀甚者,則下起一片變為黃膜上衝之證。若頭疼珠痛脹急者,病又重而急矣。(消翳散)。【陰陽翳證】烏珠上生二翳,俱白色,一中虛,一中實,兩翳聯串如陰陽之圖。若白中略帶焦黃色,或純白而光滑沉澀者,皆不能去盡。若有細細赤絲絆者,退尤遲。大抵此證,非心堅耐久,不能得其效也。
(羌活退翳散)。【瑪瑙內傷證】其障薄而不厚,圓斜不等,其色昏白而帶焦黃,或帶微微紅色,但如瑪瑙之雜者。是雖生在輪外,實是內傷肝膽,真氣清液受傷,結成此翳,最不能治盡。或先有重病,退後結成者,久久耐心醫治,方得減薄,若要除淨,須華佗更生可也。【連珠外翳證】與聚星似是而非。
蓋聚星在可治之時,而色亦不同,此則凝定之證,形色沉滑堅澀等狀。雖有妙手久治,亦難免跡滯,如冰瑕之患也。【劍脊翳證】亦名橫翳。色白,或如糙米色者,或帶微微焦黃色者,但狀如劍脊,中間略高,兩邊薄些,橫於風輪之外者,即此證也。厚薄不等,厚者雖露上下風輪,而瞳神被掩,視亦不見。
白話文:
外障
能長大的障翳會有變化。團聚成一大塊的,有凝脂樣變化的可能。互相連綴散佈,靠近瞳孔邊緣而起,逐漸變大並連成一片的,是花翳白陷。如果同時伴有紅色血絲纏繞的,則痊癒較慢。如果星狀翳障生長在瞳孔邊緣的絲狀組織末端,痊癒速度也較慢且多變,這是因為它連接著脈絡組織,受氣血影響的緣故。這種病症大多是由於痰火引起的,如果能好好保養,或許可以痊癒;如果縱情放肆,違背醫囑,就會產生併發症。(羚羊角散)
垂簾障證:發生在瞳孔邊緣,從上往下生長,無論厚薄如何,只要外觀顏色是白色的才是。如果顏色紅赤,就是併發症,不是本病。有的起初是水樣不清的,後來就變成這樣;有的起初是紅色的,炎症消退後,黏稠的物質凝結就變成這樣。因為它從上往下生長,像簾子一樣垂下,所以得此名稱。此證症狀相似,輕重緩急不同,治療方法也各異,不可混淆,以免誤診。(羌活除翳湯)
偃月形翳:也發生在瞳孔邊緣上方,是氣輪膜內下垂,顏色白色而薄,與此種在外有形狀的障翳不同。赤膜下垂,是由於瘀血、實火引起的急症,與此不同。這種白障慢慢地生長下來,混濁的障翳,偶爾有紅色,也只是略微泛紅而已。因為觸碰而刺激火氣,才會出現併發症。此病從上往下生長,本該順著生長,為何倒過來說,因為是指火而言,火本向上燃燒,現在卻往下垂,這是逆向了。
湧波翳證:障翳從瞳孔邊緣外側由下往上生長,故稱湧波。與黃膜上衝從內向外急劇發展的症狀不同。白色的緩慢發展且無變化,紅色的則發展迅速且有變化。也有些因刺激而引發其他併發症,在障翳內部出現黃膜。治療應先處理上衝症狀,再治療此證,這樣才能萬無一失。(流氣飲)
逆順障證:障翳顏色赤紅,且血絲紊亂,縱橫交錯,從兩邊生長。如果是白色且無變化,則是治療後凝固的結果,不是本病症一開始就這樣,治療方法也不同。如果顏色鮮嫩易長大,或者略帶黃色,也不是此證,而是花翳白陷。
凡是在瞳孔邊緣處,從白睛處出現許多粗細不等的紅色血絲,呈環狀侵入黑睛,黑睛上出現障翳,視力模糊,就是此證。必然有瘀血滯留。如果瘀血滯留在左側,則從左邊出現;滯留在右側,則從右邊出現;各個經絡都瘀血滯留,則從四面八方出現。即使白睛沒有紅腫,瞳孔也沒有脹痛,內部仍然有瘀血滯留,不可輕視。如果傷及眼內精華,就會出現翳障顏色嫩白,逐漸長大,變成花翳白陷。如果乾燥澀滯嚴重,則會從下方長出一片,變成黃膜上衝症狀。如果頭疼、眼睛脹痛劇烈,病情則更嚴重急迫。(消翳散)
陰陽翳證:瞳孔上長出兩個障翳,都是白色的,一個中間凹陷,一個中間飽滿,兩個障翳相連,像陰陽圖一樣。如果白色中帶焦黃色,或者純白色而光滑沉滯,都無法完全清除。如果有細細的紅色血絲纏繞,痊癒就更慢。總的來說,這種病症,如果不是意志堅定,堅持治療,很難見效。(羌活退翳散)
瑪瑙內傷證:障翳薄而不厚,圓形大小不一,顏色昏暗發白,並帶焦黃色,或帶微微紅色,像瑪瑙一樣混雜。雖然發生在瞳孔邊緣外側,實際上是內傷導致肝膽受損,真氣和清液受損,凝結成此障翳,最難治癒。或者先前患有重病,痊癒後形成的,需要長期耐心治療,才能減輕厚度,如果要完全去除,需要神醫華佗才能做到。
連珠外翳證:與聚星翳相似卻有區別。聚星翳在可治療的時期,顏色也不同,而這個是凝固的症狀,呈現沉滯、光滑、堅硬、澀滯等狀態。即使是妙手醫生長期治療,也很難完全去除,就像冰上的裂紋一樣。
劍脊翳證:也叫橫翳。顏色白色,或者像糙米色,或者帶微微焦黃色,但形狀像劍脊一樣,中間略高,兩邊較薄,橫在瞳孔邊緣外側的,就是此證。厚度不一,厚的即使露出上下瞳孔邊緣,瞳孔也被遮擋,視力也看不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