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七冊 (21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七冊 (21)

1. 外障

若眼帶細細赤脈紫脹而來者尤急,頭疼者尤惡。內必有滯,急向四圍尋其滯而通之,庶免損壞之患。【玉粒分經】此證或生於睥,或生於氣輪。生於氣輪者,金火亢承之證,燥熱為重。生於睥者,濕熱為重,由土之燥滯。其形圓小而顆堅,淡黃色或白肉色,當辨其所生部分而治之,故曰玉粒分經。

初起不疼,治亦易退,亦有輕而自愈者。若恣酒色,嗜辛熱火毒,多怒忿躁急之人,及久而不治,因而積久者,則變大,大而堅,堅而疼,或變大而低潰,色白或淡黃,如爛瘡相似者,證尚輕。若復不知禁忌,且犯戒者,則爛深。爛深復至於不戒不治者,則變為漏矣。不可誤認為粟瘡。

【銀星獨見】烏珠上有星,獨自生也。若連萃而相生相聚者,不是星。蓋星不能大,大而變者亦不是。有虛實自退不退之證。虛實者,非指人之氣血而言,乃指絡間之火而言。若絡間之虛火客遊,因而鬱滯於風輪,結為星者,其火無源,不得久滯,火退氣散膏清而星自消。

若火有源而來,氣實壅滯於絡者,則水不清,故星結不散,其色白圓而顆小浮嫩者,易退易治。沉澀堅滑者,宜作急治之,恐滯久氣定,治雖退而有跡,為冰瑕矣。夫星者,猶天之有星,由二氣而結,其大小亦由積受盛衰之所致,無長大之理。故人之患星,亦由火在陰分。故為星,星亦不能大。

若能大者,此必是各障之初起也。障猶云,云隨天地之氣而聚散,障因人之激戒而消長。即如凝脂一證,初起白顆小而圓嫩,儼然一星,不出一二日間,漸漸長大,因而觸犯,遂致損目。若誤認為星,則謬於千里矣。亦有凝脂雖成,因無根客火鬱在膏中,作此一點,無所觸犯,善於護養,水清而退者,便謂是星退,醫者亦謂是星退,遂誤認為星,終身執泥不改者,誤人多矣。

每見世人用愚夫蠢婦執草掄絲,朝燈對日,呪咀詭魘,謂之結眼,間有凝脂、水晶、銀星,虛火聚開翳障等證,偶然而退,遂以為功,駭羨相傳,眇醫棄藥,智者尚蒙其害,況愚人乎。夫人之目,因氣血不能清順,是故壅滯而生病焉。調養緘護,尚恐無及,乃反勞掙強,視搏此陽光,即無病之目,精強力盛者,且不能與之敵,而況病目,能無損乎。雖幸自病退者,光亦渺茫難醒。

大凡見珠上有星一二顆,散而各自生,過一二日看之不大者方是。若七日而退者,火數盡之故。若連萃貫串相生及能大者,皆非星也。又有一等愚人,看各色障翳,亦呼為星者,抑又謬之甚矣。【聚開障證】謂障或圓或缺,或厚或薄,或如雲似月,或數點如星,痛則見之,不痛則隱,聚散不一,來去無時,或月數發,或年數發。乃腦有濕熱之故。

痰火人患者多。久而不治,方始生定。因而觸犯者,有變證,生成不退。各隨所發形證而驗之。(鎮心丸、退血散、連翹散、磨睛膏、美玉散)。【聚星障證】烏珠上有細顆,或白色,或微黃。微黃者急而變重。或聯綴,或團聚,或散漫,或一同生起,或先後逐漸一而二,二而三,三而四,四而六七八十數余,如此生起者。初起者易治,生定者退遲。

白話文:

外障

眼睛出現細細的紅色血管,伴隨紫脹,情況尤其危急,頭痛則更為嚴重。內部必定有阻塞,需積極尋找阻塞之處並疏通,才能避免眼部受損。此症可能源於脾臟,也可能源於氣輪。源於氣輪者,屬金火亢盛之症,燥熱為主要病理;源於脾臟者,濕熱為主要病理,由脾土乾燥阻塞所致。病灶形狀多為圓小堅硬,顏色淡黃或白肉色,需辨明病灶位置才能對症下藥,故稱「玉粒分經」。

初期不痛,治療容易痊癒,甚至有些輕微者能自愈。但若縱慾飲酒、嗜食辛辣熱燥之物、性情暴躁易怒,或久病不治,則病灶會增大、變硬、疼痛,甚至潰爛,顏色發白或淡黃,狀似爛瘡,此時病情尚屬輕微。若繼續不忌口,且違反醫囑,則潰爛加深;若潰爛加深仍不忌口不治療,則會導致眼部漏出膿液,不可誤認為粟瘡。

烏珠上出現單獨生長的星狀物,稱為「銀星獨見」。若多個星狀物相連聚集,則並非銀星。銀星體積不會很大,變大的也不屬於銀星。銀星有虛實兩種,虛實並非指人體氣血,而是指絡脈間的虛火。若絡脈間的虛火遊走,鬱結於風輪,形成銀星,因其火無根源,無法久滯,虛火退散,則銀星自然消退。

若虛火有根源,氣血瘀滯於絡脈,則體液不清澈,銀星便無法消散,顏色發白,圓小柔軟者,易於治療痊癒;若沉澀堅硬,則需積極治療,以免久滯氣血凝固,即使治癒,也會留下痕跡,如同冰上的裂紋。銀星如同天上的星星,由陰陽二氣凝聚而成,其大小也取決於積累和消長,不會無限制長大。因此,人體出現銀星,也是由於陰分之火。所以銀星不會很大。

若銀星能長大,則必是其他眼疾的初期表現。眼疾如同雲彩,隨天地之氣聚散,也因個人生活習慣而消長。例如凝脂,初期為白色小圓點,猶如一顆銀星,但在一兩天內會逐漸長大,並因觸碰而損傷眼睛。若誤認為銀星,則會造成極大誤診。即使凝脂已形成,但因無根源的虛火鬱結於眼膏中,形成一點,沒有觸碰,並且護養得當,體液清澈,則凝脂會消退。此時,即使醫生也可能誤認為是銀星消退,終身執迷不悟,誤導他人甚多。

常見世人以愚昧的方法,例如用草藥、用絲線,朝燈對日,念咒語等,治療所謂的「結眼」,其中偶爾包含凝脂、水晶、銀星、虛火聚集成翳障等眼疾,病情偶然自行消退,便自以為治癒,並互相傳揚,導致醫生放棄藥物治療。即使聰明人也會受其害,更何況愚昧之人。人眼疾病,皆因氣血運行不暢,阻塞而致病。即使精心保養,也未必能痊癒,反而勞神傷眼,直視陽光,即使是健康的眼睛,精氣神旺盛者,也難以抵擋,何況是患病的眼睛。即使幸運自愈,視力也會模糊難以恢復。

一般來說,眼珠上出現一兩顆分散生長的星狀物,過了一兩天觀察其大小沒有變化,才是真正的銀星。若七天內消退,是因虛火耗盡。若星狀物相連聚集,或能長大,則皆非銀星。還有一些愚昧的人,將各種眼疾都稱為銀星,更是謬誤之至。聚開障,指眼疾的形狀或圓或缺,或厚或薄,或如雲似月,或數點如星,疼痛時則明顯,不痛則隱匿,聚散不定,來去無常,或每月發作,或每年發作,皆因腦部濕熱所致。

痰火體質者多見。久病不治,才會固定。若觸碰則病情變化,不易痊癒。需根據具體症狀辨證施治。(鎮心丸、退血散、連翹散、磨睛膏、美玉散)。聚星障,指眼珠上出現細小的顆粒,或白色,或微黃。微黃者病情加重迅速。或連綴,或團聚,或散漫,或同時出現,或先後逐漸增多,如此逐漸增多,初起者易治,固定者難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