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七冊 (20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七冊 (20)

1. 外障

凡見此證,當作急曉夜醫治,若遲待長大蔽滿烏珠,雖救得珠完,亦帶病矣。去後珠上必有白障如魚鱗外圓翳等狀,終身不能脫。若結在當中,則視昏眇。凡目病有此證起,但是頭疼珠痛,二便燥澀,即是急之極甚。若二便通暢,禍亦稍緩。有一於斯,猶為可畏。【花翳白陷證】因火爍絡內,膏液蒸傷,凝脂從四圍起而漫神珠,故風輪皆白或微黃,視之與混障相似而嫩者。

大法其病白輪之際,四圍生漫而來,漸漸厚闊,中間尚青未滿者,瞳神尚見,只是四圍高了,中間低了些,此金剋木之禍也。或有就於脂內下邊起一片黃膜,此二證夾攻尤急。亦有上下生起,名順逆障,內變為此證者。此火土鬱遏之禍也。亦有不從沿際起,只自凝脂翳色黃或不黃,初小後大,其細條如翳,或細顆如星,這邊起一個,那邊起一個,四散生將起來,後才長大牽連混合而害目,此木火禍也。以上三者,必有所滯,治當尋其源,濬其流。

輕則清涼之,重則開導之。若病漫及瞳神,不甚厚重者,速救亦有挽回之理,但終不得如舊之好。凡疾已甚,雖瞳神隱隱在內,亦不能救其無疾,止可救其⿰米厭凸而已。(知母飲子、桑白皮湯)。【蟹睛證】謂真睛膏損,凝脂翳破壞風輪,神膏綻出黑顆,小則如蟹睛,大則如黑豆,甚則損及瞳神,內視瞳神亦如杏仁、棗核狀者,極甚則細小無了者,至極則青黃牒出者。此證與黑翳如珠狀類,而治大不同。

夫黑翳如珠,源從膏內生起,非若此因破而出,故大不同。然有虛實二證,虛者軟而不疼,來遲去速。實者堅而多痛,來速去遲。其視有二,其治則一。雖有妙手,難免瘢黶之患。【斑脂翳證】其色白中帶黑,或帶青,或焦黃,或微紅,或有細細赤脈絆罩,有絲絆者,則有病發之患。

以不發病者論,大略多者粉青色,結在風輪邊傍,大則掩及瞳神,掩及瞳神者,目亦減光,雖有神手,不能除去。治者但可定其不垂不發,亦須內外夾治,得氣血定久,瘢結牢固,庶不再發。若治欠固,或即縱犯,則斑跡發出細細水泡,時起時隱,甚則發出大泡,起而不隱,又甚則於本處作痛,或隨絲生障,或蟹睛再出矣。

其病是蟹睛收回,結疤於風輪之側,非若瑪瑙內傷,因內傷氣血,結於外生之證,猶有可消之理,故治亦不同耳。【黃油證】生於氣輪,狀如脂而淡黃浮嫩,乃金受土之濕熱也。不腫不疼,目亦不昏,故人不求治,無他患、至老只如此,略有目疾發作,其證則為他病之端矣。

揭開上睥,目上邊氣輪上有黃油者,是濕熱從腦而下,目必有病,又非兩傍可緩之比,或有頭風之患,然此病為患又緩,治亦容易。但不治者,恐貽後患,故宜預自保重而去之。癘風目上有此者又重,與常人不同。【狀如懸膽證】有翳從上而下,貫及瞳神,色青或斑,上尖下大,薄而圓長,狀如膽懸,以此得名。蓋腦有瘀熱,肝膽膏汁有損,變證急來之候,宜作緊醫治。

白話文:

外障

凡是出現這種症狀,應當立即日夜治療,如果延遲等到它長大遮蔽滿整個瞳孔,即使能治好瞳孔,也會留下後遺症。痊癒後瞳孔上必定會有像魚鱗或外圓翳狀的白障,終身無法消除。如果結在瞳孔中間,則視力會昏暗模糊。凡是眼疾出現這種症狀,如果同時伴有頭痛、眼痛、大小便乾燥澀滯,那就表示病情非常危急。如果大小便通暢,病情就會稍微緩和一些,但即使只有一點點這種症狀,都仍然值得警惕。【花翳白陷證】是因火熱灼傷經絡內部的膏液,凝脂從四周升起而瀰漫瞳孔,所以瞳孔周圍都發白或微微泛黃,看起來像混濁的白障,但質地較嫩。

治療這種疾病的主要方法是:當白翳從瞳孔邊緣四周漫延而來,逐漸增厚擴大,中間部分還呈現青色未完全被遮蔽,瞳孔仍然可見,只是四周隆起,中間凹陷,這是金克木所致的禍患。或者在瞳孔下方脂質內長出一片黃膜,這兩種情況同時發生則病情更加危急。也有上下同時生長的,稱為順逆障,內部病變導致這種症狀。這是火土鬱結所致的禍患。還有一些白翳不是從邊緣開始,而是直接從凝脂處產生,顏色發黃或不發黃,初期小,後期變大,細小的條狀像翳膜,或細小的顆粒像星星一樣,這邊長一個,那邊長一個,四處散佈生長,然後逐漸長大,相互連接,最終損害眼睛,這是木火相克所致的禍患。以上三種情況,必定有某些阻塞,治療應當尋找病根,疏通病理。

輕症則採取清涼療法,重症則採取疏導療法。如果病情蔓延到瞳孔,但厚度不甚嚴重,及時救治也還有挽回的餘地,但最終無法恢復到以前的健康狀態。如果病情已經很嚴重,即使瞳孔隱約可見,也無法治癒,只能緩解其症狀而已。(可用知母飲子、桑白皮湯)。【蟹睛證】是指真睛膏液受損,凝脂翳破壞瞳孔周圍組織,真睛膏液外溢,形成黑色顆粒,小的像蟹眼,大的像黑豆,嚴重者損害瞳孔,內視瞳孔也像杏仁、棗核一樣,極其嚴重者則細小消失不見,最嚴重者則青黃色組織突出。這種症狀與黑色翳狀如珠的症狀類似,但治療方法大相徑庭。

黑色翳狀如珠,是源於膏液內部生長,不像這種情況是由於破裂而產生,因此治療方法大不相同。然而,它有虛實兩種症狀,虛證症狀表現為柔軟而不疼痛,來得慢去得快;實證則堅硬且疼痛,來得快去得慢。其視力狀況各有不同,但治療方法相同。即使是妙手回春的醫生,也很難避免留下疤痕的後遺症。【斑脂翳證】其顏色是白色中夾雜黑色,或帶青色,或焦黃色,或微微發紅,或有細細的紅色血管纏繞,如果有絲狀物纏繞,則有病情加重的危險。

以不發病者而言,大多數是粉青色,結在瞳孔周圍,大的則會遮蔽瞳孔,遮蔽瞳孔者,視力也會減弱,即使是神醫,也無法完全去除。治療只能使其不加重、不惡化,也需要內外兼治,使氣血平穩較長時間,疤痕穩固,才有可能不再復發。如果治療不徹底,或者再次發病,則斑痕處會出現細小的水泡,時隱時現,嚴重者則會出現大的水泡,持續存在,更嚴重者則會在患處疼痛,或者伴隨絲狀物生長白翳,或者再次出現蟹睛症狀。

這種疾病是蟹睛症狀痊癒後,在瞳孔周圍留下疤痕,不像瑪瑙內傷,是因內部受損氣血,在外部生成的症狀,仍有可治癒的可能性,因此治療方法也不同。【黃油證】長在瞳孔周圍,形狀像油脂,顏色淡黃,質地柔軟,是金受土的濕熱所致。不腫不痛,視力也不昏暗,所以人們不會去治療,沒有其他併發症,一直到老都是這樣,如果略微有眼疾發作,這種症狀就成為其他疾病的徵兆了。

如果掀開眼瞼,在眼睛上方瞳孔周圍有黃油狀物,這是濕熱從腦部向下侵襲,眼睛必定有病,而且比兩側稍輕的症狀要嚴重,可能伴有頭痛,但是這種疾病的危害比較緩慢,治療也比較容易。但如果不治療,恐怕會留下後患,所以應該預防並及時治療。患有癘風的人,出現這種症狀則更嚴重,與常人不同。【狀如懸膽證】有翳膜從上往下,貫穿瞳孔,顏色青色或斑駁,上方尖下方大,薄而圓長,形狀像懸掛的膽囊,因此得名。這是由於腦部有瘀血和熱毒,肝膽膏液受損,病情急劇發作的徵兆,應當立即積極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