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七冊 (19)
第七冊 (19)
1. 外障
【黃膜上衝證】在風輪下際坎位間,神膏之內,有翳生而色黃,如年少人指甲內際白岩相似,與凝脂翳同一氣脈,但凝脂翳在輪外生,點藥可去者,此則在膏,內熱蒸起,點藥所不能除。若漫及瞳神,其珠必損,不可誤認為湧波可緩者之證,此是經絡阻塞極甚,三焦關格,火土邪之盛實者,故大便秘小便澀而熱蒸,從膏內作膿潰起之禍也。失治者,目有⿰米厭凸之患。
(通脾瀉胃湯、神消散、皂角丸、犀角飲選用)。【赤膜下垂證】初起甚薄,次後甚大,大者病急,其患有障色赤,多赤脈貫白輪而下也。烏珠上半邊近白際起障一片,仍有赤絲牽絆,障大絲粗,赤甚淚澀,珠疼頭痛者,病急而有變。絲細少色微赤,珠不疼頭不痛者,緩而未變。
亦有珠雖不疼,頭亦不痛,若無他證;或只澀赤而生薄障,障上仍有細絲牽絆;或於障邊絲下,仍起星數點,此星亦是凝脂之微病也。此等皆是火在內滯之患,其病尚輕,治亦當善。蓋無形之火潛入膏內,故作是疾,非比有形血熱之重也。若障上有絲,及星生於絲稍,皆是退遲之病,為接得絲脈中生氣,故易生而難退。
雖然退遲,翳薄絲細,赤不甚者,只用善逐之足矣。甚者,不得已而開導之。大抵白珠上半邊有赤脈生起,垂下到烏珠者,不論多寡,但有疼痛虯赤,便是凶證來了。總是絲少赤微,但從上而落者,退亦遲,治當耐久。若貫過瞳神者,不問粗細聯斷,皆退遲。此證是濕熱在腦,幽隱之火深潛在絡,故有此脈之赤,四圍雖無瘀血,其深處亦有積滯,緣滯尚深而火尚伏,故未甚耳。一旦觸發,則其患迸發,疾亦盛矣。
內無澀滯,外無此病,輕者消散,重者開導,此定法也。(內服炙肝散。外用紫金膏點之。次服通肝散、神消散、皂角丸。)【凝脂翳】此證為病最急,起非一端,盲瞽者十有七八。在風輪上有點,初起如星,色白中有⿰米厭,如針刺傷後漸長大變為黃色,⿰米厭亦漸大為窟者。有初起如星,色白無⿰米厭,後漸大而變色黃,始變出⿰米厭者。
有初起便帶鵝黃色,或有⿰米厭,或無⿰米厭,後漸漸變大者。或初起便成一片,如障大而厚,色白而嫩,或色淡黃,或有⿰米厭,或無⿰米厭而變者。或有障,又於障內變出一塊如黃脂者。或先有痕⿰米厭,後變出凝脂一片者。所變不一,禍則一端。大法不問星障,但見起時肥浮脆嫩,能大而色黃,善變而速長者,即此證也。
初起時微小,次後漸大,甚則為窟、為漏、為蟹睛,內潰精膏,外為枯凸。或氣極有聲,爆出稠水而破者,此皆郁遏之極,蒸爍肝膽二絡,清氣受傷,是以蔓及神膏潰壞,雖遲不過旬日,損及瞳神。若四圍見有瘀滯者,因血阻道路,清汁不得升運之故。若四圍不見瘀赤之甚者,其內絡深處,必有阻滯之故。
白話文:
外障
黃膜上衝證:在眼球風輪下方、坎位之間,神膏(角膜)內部,長出黃色翳膜,像年輕人指甲內的白斑一樣。與凝脂翳同屬一氣脈,但凝脂翳長在眼球外,點藥可治;而黃膜上衝證則在神膏內部,因內熱蒸騰而起,點藥無效。若蔓延到瞳神,則瞳孔必受損傷,不可誤認為湧波症而延誤治療。此症是經絡阻塞嚴重,三焦關閉,火熱邪氣盛實所致,故大便秘結,小便短赤灼熱,從神膏內部化膿潰爛。若失治,則眼睛會出現米粒狀凸起。
赤膜下垂證:初期很薄,之後逐漸增大,越大則病情越急。患處呈現紅色障翳,多有紅色的血管貫穿鞏膜向下延伸。如果烏珠(瞳孔)上半部靠近鞏膜處出現一片障翳,並有紅色絲線牽絆,障翳大、絲線粗、顏色深紅、淚澀、眼痛頭痛,則病情危急,可能會有變化。如果絲線細、顏色淺紅、眼不痛頭不痛,則病情較輕,尚未惡化。
也有些情況,眼不痛、頭不痛,沒有其他症狀;或者只有眼澀發紅,長出薄薄的障翳,障翳上有細絲牽絆;或者在障翳邊緣的絲線下方,出現幾個小點,這些小點也是凝脂翳的初期病變。這些情況都是體內火熱鬱滯所致,病情尚輕,治療也應得當。無形之火潛藏在神膏內部,故而導致此病,與有形血熱的重症不同。若障翳上有絲線,或絲線末端長出小點,則病情緩慢難退,因其連接絲線脈絡,故易生難退。
雖然退治緩慢,但若翳膜薄、絲線細、紅色不深,只要善於驅逐即可。嚴重者,不得已才需開導治療。總之,白珠(鞏膜)上半部出現紅色血管向上生長,垂下到烏珠(瞳孔),不論多少,只要伴有疼痛、紅腫,就是凶險的徵兆。總而言之,絲線少、顏色淺紅,從上往下發展的,退治都緩慢,治療需持久。若貫穿瞳神,不論粗細,都難以迅速痊癒。此症是濕熱在腦,隱伏的火熱深藏在經絡中,故有紅色血管出現。雖然周圍沒有瘀血,但深處可能有積滯,因積滯尚深、火熱未盛,所以症狀尚不明顯。一旦誘發,則病情迅速惡化。
內無澀滯,外無此病,輕者消散,重者開導,這是確定的治療方法。
凝脂翳:此症病情最急,發病原因不一,導致失明者十之七八。在風輪(角膜)上出現一個小點,初期如星點狀,顏色發白,其中帶有米粒狀凸起,像針刺傷後逐漸長大變黃,米粒狀凸起也逐漸變大成窟窿。有些初期如星點狀,顏色發白,無米粒狀凸起,之後逐漸變大變黃,才出現米粒狀凸起。
有些初期就帶鵝黃色,或有或無米粒狀凸起,之後逐漸變大。或初期就形成一片障翳,障翳大而厚,顏色發白而嫩,或顏色淡黃,或有或無米粒狀凸起。或有障翳,又在障翳內長出一塊黃脂樣物質。或先有米粒狀凸起,之後出現一片凝脂樣物質。變化不一,但結局相同。總而言之,不論星點或障翳,只要初期肥厚柔軟、顏色發黃、容易變化、迅速長大,就是此症。
初期微小,之後逐漸增大,嚴重則形成窟窿、漏孔、蟹睛,內部腐蝕神膏,外部形成枯萎凸起。或氣極有聲,爆出稠厚的水液而破裂。這些都是鬱結到極點,蒸灼肝膽二經,清氣受損,因此蔓延到神膏潰爛,即使治療,也不超過十天,就會損傷瞳神。若周圍有瘀滯,是因血液阻塞經絡,清液不能上升輸送所致。若周圍沒有明顯瘀紅,則內部經絡深處必有阻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