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七冊 (12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七冊 (12)

1. 目赤

用此則寒涼傷胃,生意不上升,反為所害。論風熱不制之病曰:風動物而生於熱,譬以烈火焰而必吹,此物類感召而不能違間者也。因熱而召,是為外來。久熱不散,感而自生,是為內發。內外為邪,唯病則一。淫熱之禍,條已如前。益以風邪,害豈纖止。風加頭痛,風加鼻塞,風加腫脹,風加涕淚,風加腦巔沉重,風加眉骨痠疼,有一於此,羌活勝風湯主之。風加癢,則以杏仁龍腦草泡散洗之。

病者有此數證,或不服藥,或誤服藥,翳必隨之而生矣。(余文詳外障條。)七情五賊勞役飢飽之病(見目痛)。論血為邪勝,凝而不行之病曰:血陰物,類地之水泉,性本靜,行其勢也。行為陽,是陰中之陽,乃坎中有火之象,陰外陽內故行也。純陰故不行也,不行則凝,凝則經絡不通。

經曰:足陽明胃之脈,常多氣多血。又曰:足陽明胃之脈,常生氣生血。手太陽小腸之脈,斜絡於目眥,足太陽膀胱之脈,起於目內眥,二經皆多血少氣。血病不行,血多易凝。靈蘭秘典論曰:脾胃者,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。五味淫則傷胃,胃傷血病,是為五味之邪從本生也。

又曰:小腸者,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。遇寒則阻其化。又曰: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。遇風則散。其藏一阻一散,血亦病焉,是為風寒之邪從末生也。凡是邪勝血病不行,不行漸滯,滯則易凝,凝則病始外見,以其斜絡目眥耶,以其起於目內眥耶,故病環目青黤,如被物傷狀,重者白睛亦黤,輕者或成斑點,然不痛不癢,無淚眵眊矂羞澀之證,是曰血為邪勝,凝而不行之病。此病初起之時,大抵與傷風證相似,一二日則顯此病也。

川芎行經散主之,消凝大丸子主之。睛痛者,更以當歸養榮湯主之,如此則凝復不滯,滯復能行,不行復行,邪消病除,血復如故。戴復庵云:赤眼有數種,氣毒赤者,熱壅赤者,有時眼赤者,無非血壅肝經所致。蓋肝主血,通竅於眼,赤眼之病,大率皆由於肝。宜黑神散、消風散等分,白湯調,食後、睡時服。

仍用豆腐切片敷其上,鹽就者可用,酸漿者不可用,即烏豆敷盦之意。風熱赤甚者,於黑神散、消風散二藥中,放令消風頭高,間以折二泔,睡時冷調洗肝散,或菊花散服;仍進四物湯,內用生地黃、赤芍藥只須半帖,食後作一服,卻加赤茯苓半錢,醉將軍一錢;(即酒蒸大黃)。早晨鹽湯下養正丹二三十粒。

若不便於過涼之劑,則不必用洗肝散,宜黑神散二錢,消風散一錢。尋常赤眼,用黃連研末,先用大菜頭一個,切了蓋,剜中心作一竅,入連末在內,復以蓋遮住,竹籤簽定,慢火內煨熟,取出候冷,以菜頭中水滴入眼中。若赤眼久而不愈,用諸眼藥無效者,早起以蘇子降氣湯下黑錫丹,日中以酒調黑神散,臨睡以消風散下三黃丸。此數藥,不獨治久赤,諸眼疾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目赤

若使用寒涼藥物治療目赤,反而傷及脾胃,病情無法好轉,甚至加重病情。風熱導致的目赤,風是動的,熱是生的,如同烈火必須借助風才能燃燒得更旺,這就好比物體互相感應,難以違抗。因為熱而引起的目赤,是外來的;久熱不散,內部產生熱氣而引起的,是內發的。內外皆屬邪氣,但發病原因歸於一。過盛的熱邪危害,前面已述及。再加上風邪,危害豈止於此。風邪引起頭痛、鼻塞、腫脹、流涕、頭頂沉重、眉骨酸痛,如有以上症狀,羌活勝風湯可以治療。如果伴有瘙癢,則用杏仁、龍腦草泡水清洗。

患者出現以上幾種症狀,如果不服藥或服錯藥,翳障必然會隨之產生。(詳細內容見外障條。)七情(喜怒哀樂愛惡欲)、五賊(勞碌、飢餓、飽食、性交、寒暑)、勞役、飢飽等引起的疾病(見目痛)。血瘀不通的疾病,血是陰性的物質,如同地下的泉水,本性是靜止的,但它也能流動。流動屬陽,是陰中之陽,如同坎卦(水)中含有離卦(火)的象徵,外陰內陽故能流動。純陰則不能流動,不能流動則凝滯,凝滯則經絡不通。

經書記載:「足陽明胃經,氣血都很充足。」又說:「足陽明胃經,常能生氣生血。」而「手太陽小腸經斜絡於目眥(眼角),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眥(眼角內側),這兩條經絡氣少血多。」血運行不暢,血多容易凝滯。靈蘭秘典論述:「脾胃是倉庫,五味之氣由此而出。五味過度則傷脾胃,脾胃受損則血脈受阻,這是五味之邪從根本上產生的。」

又說:「小腸是消化吸收的器官,食物精華由此而出。遇到寒邪則阻礙其消化吸收功能。」又說:「膀胱是貯藏津液的器官,遇到風則津液外洩。小腸消化吸收受阻,膀胱津液外洩,都會導致血脈病變,這是風寒之邪從末端產生的。」凡是邪氣盛而血行不暢,久而凝滯,凝滯則容易形成血塊,血塊形成則疾病開始外顯。因為小腸經絡於眼角,膀胱經起於眼角內側,所以疾病會環繞眼睛出現青黑色,如同受傷的樣子。病情嚴重者,眼白也會青黑,輕者則形成斑點,但不痛不癢,也沒有流淚、眼屎、羞澀等症狀,這就是血瘀不通的病症。此病初期,大多與傷風相似,一兩天後就會顯現出此病的症狀。

川芎行經散、消凝大丸子可以治療。眼睛疼痛者,再用當歸養榮湯治療,這樣就能使凝滯的血行流通,邪氣消除,血液恢復正常。戴復庵說:目赤有很多種類,氣滯引起的目赤,熱邪壅盛引起的目赤,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目赤,大多是血瘀阻礙肝經所致。因為肝主血,與眼睛相通,所以目赤大多是因肝臟引起的。宜用黑神散、消風散等量混合,用白開水調服,飯後或睡前服用。

還可以將豆腐切片敷在眼睛上,鹽漬的豆腐可用,酸的豆腐不可用,如同用烏豆敷眼。風熱目赤嚴重者,在黑神散、消風散中,加大消風散的用量,間隔服用,睡前用冷的洗肝散或菊花散洗眼;同時服用四物湯,生地黃、赤芍藥各用半劑量,飯後服用一劑,再加入赤茯苓半錢、酒蒸大黃一錢;早晨用鹽水送服養正丹二三十粒。

如果避免使用過於寒涼的藥物,則不必使用洗肝散,宜用黑神散二錢,消風散一錢。普通的目赤,可用黃連研磨成粉,先取一個大蘿蔔,切開,挖空中心,放入黃連粉,再蓋上,用竹籤固定,慢火煨熟,取出放涼,用蘿蔔裡的水滴入眼中。如果目赤久治不愈,用各種眼藥無效者,早晨用蘇子降氣湯送服黑錫丹,中午用酒調服黑神散,睡前用消風散送服三黃丸。這幾種藥物,不僅治療久治不愈的目赤,各種眼疾都能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