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三冊 (4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三冊 (4)

1.

噎謂飲食入咽而阻礙不通,梗澀難下,有下者,有不得下者,有吐者,有不吐者,故別立門。血槁者,地黃、麥門冬、當歸煎膏,入韭汁、乳汁、童便、蘆根汁、桃仁泥,和勻,細細呷之。大便秘澀,加桃仁泥、玄明粉,或用人參散。有實積者,可暫用厚朴丸,亦可用昆布丸。

食物下咽,屈曲自膈而下,梗澀作微痛,多是瘀血,用前膏子藥潤補之後,以代抵當丸行之。有生薑汁煎方,用生薑汁、白蜜、牛酥各五兩,人參去蘆末,百合末各二兩,內銅鍋中,慢火煎如膏,不拘時候含一匙,如半棗大,津咽;或煎人參湯,調下一茶匙亦得,此虛而燥者宜之。手巾布裹舂杵頭糠,時時拭齒,治卒噎。

白話文:

噎是指食物進入咽喉後阻礙不通,感到梗塞難以吞咽,有些人可以吞咽下去,有些人則無法吞咽,有些人會吐出來,有些人則不會吐出來,因此將其獨立成一個門類。血燥者,可以用地黃、麥門冬、當歸煎膏,加入韭汁、乳汁、童便、蘆根汁、桃仁泥,混合均勻,慢慢喝下去。大便秘澀,可以加入桃仁泥、玄明粉,或者服用人參散。如果有積食者,可以暫時服用厚朴丸,也可以服用昆布丸。

食物下咽,在膈膜下彎曲,梗塞並伴有輕微疼痛,大多是瘀血導致。先用膏子藥潤補之後,再用代抵當丸推動瘀血運行。也有用生薑汁煎的方子,用生薑汁、白蜜、牛酥各五兩,人參去蘆頭末、百合末各二兩,放入銅鍋中,小火煎成膏狀,不分時間每次含一匙,如半顆棗子大小,慢慢咽下;也可以煎人參湯,調下一茶匙也行,此方法適合虛燥者。用毛巾布包裹搗碎的稻穀糠,時常刷牙,治療突然噎住。

刮舂米杵頭細糠吞之,或煎湯呷,或煉蜜丸,含咽津亦得。杵頭糠、人參末、石蓮肉末、柿霜、玄明粉等分,舐吃。枇杷葉拭去毛炙,陳皮去白各一兩,生薑半兩,水煎分溫三服。噎病,喉中如有肉塊,食不下,用昆布二兩,洗去鹹水,小麥二合,水三大盞煎,候小麥爛熟去滓,每服不拘時,吃一小盞,仍揀取昆布,不住含三兩片咽津極效。噎病聲不出,竹皮飲。

東垣曰:堵塞咽喉,陽氣不得出者,曰塞。陰氣不得下降者,曰噎。夫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,令諸經不行,則口開目瞪氣欲絕,當先用辛甘氣味俱陽之藥,引胃氣以治其本,加堵塞之藥,以瀉其標也。寒月陰氣大助陰邪於外,於正藥內加吳茱萸,大熱大辛苦之味,以瀉陰寒之氣。

白話文:

將米糠磨成細粉,可以直接吞服,也可以煎湯喝,或製成蜜丸含服。也可以將米糠粉、人參粉、石蓮肉末、柿霜、玄明粉等份混合,直接舔食。另外,可以用枇杷葉去除毛後炙烤,陳皮去除白皮,以及生薑,一起水煎後分三次溫服。如果患有噎病,喉嚨感覺有肉塊卡住,吃不下東西,可以使用昆布洗淨後與小麥一起水煮,煮爛後去渣,不分時間每次服用一小碗,並持續含著幾片昆布,這樣效果會很好。如果噎病伴隨無法發聲,可以喝竹皮水。

東垣說:咽喉阻塞,陽氣無法上升,稱為塞;陰氣無法下降,稱為噎。噎塞症狀發生在咽喉和胸膈之間,導致經絡不通暢,會出現口張眼瞪、呼吸困難的情況。應該先用辛甘溫陽的藥物,引導胃氣來治療根本,並加入通暢阻塞的藥物,以治療表面症狀。在寒冷的月份,陰氣旺盛,外邪易於入侵,可以在正藥中加入吳茱萸,其大熱大苦的性質可以驅散陰寒之氣。

暑月陽盛,則於正藥中加青皮、陳皮、益智、黃柏,散寒氣泄陰火之上逆、或以消痞丸合滋腎丸。滋腎丸者,黃柏、知母、微加肉桂,三味是也。或更加黃連別作丸。二藥七八十丸,空心約宿食消盡服之,待少時以美食壓之,不令胃中停留也。以上諸法,悉於補中益氣湯加減之。

膈咽不通,並四時換氣用藥法《黃帝針經》云:胃病者,腹䐜脹,胃脘當心而痛,上肢兩脅,膈咽不通,飲食不下,取三里。夫咽者,咽物之門戶也。膈者,上焦心肺之分野。不通者,升降之氣上不得下交通。又云:清氣在下,則生餐泄,泄黃如糜,米穀不化者是也。濁氣在上則生䐜脹,腹中脹滿,不得大便,或大便難,先結後溏皆是也。

白話文:

夏天陽氣旺盛,如果遇到上火,可以在藥方中加入青皮、陳皮、益智、黃柏,幫助散寒氣、降陰火,或者將消痞丸和滋腎丸合用。滋腎丸的配方是黃柏、知母,再加少許肉桂,或者用黃連代替肉桂製成丸藥。每次服用二藥七八十粒,飯前服用,待食物消化後再吃些美味的食物,避免藥物在胃中停留。以上這些方法,都可以根據情況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加減調整。

如果出現咽喉不通,以及因季節變化而引起的疾病,應該根據以下原則用藥。根據《黃帝針經》記載,胃病患者會出現腹部脹滿、胃脘疼痛、上肢和兩肋疼痛、咽喉不通、飲食不下的症狀,可以針灸三里穴。咽喉是食物進出的通道,膈膜是心肺與上焦的界線。咽喉不通,是因為升降之氣無法上下交接。另外,清氣下降,會導致食慾不振、大便稀薄、米穀不消化。濁氣上升,會導致腹部脹滿、便秘,或者先便秘後腹瀉。

濁氣在上,當降而不降者,乃腎肝吸入之陰氣不得下,而反在上也。胃氣逆上,或為嘔,或為吐,或為噦者,是陰火之邪上衝,而吸入之氣不得,入故食不下也。此皆氣衝之火,逆胃之脈反上而作者也。清氣在下則生餐泄者,胃氣未病之日,當上行心肺而經營也,因飲食失節,勞役形體,心火乘於土位,胃氣弱而下陷入陰中,故米穀入而不得升,反降而為餐泄也。膈咽之間,交通之氣,不得表裡者,皆衝脈上行逆氣所作也。

蓋胃病者,上肢兩脅,膈咽不通,飲食不下,取三里者是也。《針經》云:清濁相干,亂於胸中,是為大悗,悗者惑也。氣不交通,最為急證,不急去之,諸變生矣。聖人治此有要法,陽氣不足,陰氣有餘,先補其陽,後瀉其陰,是先令陽氣升發在陽分,而後瀉陰也。春夏之月,陽氣在經,當益其經脈,去其血絡。

白話文:

當濁氣停留在上半身,應該下降卻沒有下降的時候,是因為腎臟和肝臟吸收的陰氣無法下降,反而停留在上半身。胃氣逆流往上,可能是嘔吐、乾嘔、或打嗝,這是因為陰火邪氣往上衝,導致吸入的氣體無法順利進入,所以吃不下東西。這些都是氣衝火勢逆流,胃脈向上造成的。

當清氣停留在下半身,就會出現吃飯就拉肚子,這是因為胃氣還沒有生病的時候,應該要往上運行到心臟和肺部,負責運作身體。但是因為飲食不節制,勞累身體,心火侵犯脾胃,導致胃氣虛弱,下降到陰分,所以米飯進入後無法上升,反而下降,導致拉肚子。

當膈膜和咽喉之間的通道氣流通暢不順,無法互相溝通,都是衝脈向上逆流引起的。

一般來說,患有胃病的人,上肢兩側和膈膜咽喉都不通暢,吃不下東西,就會去按三里穴。針灸經書上說,清氣和濁氣互相干擾,混亂於胸中,這就是大悗,悗代表迷惑。氣流通暢不順,是最緊急的病症,如果不趕快治療,就會產生各種變化。聖人治療這個病症有訣竅,陽氣不足,陰氣過多,先補益陽氣,然後瀉掉陰氣,也就是先讓陽氣上升到陽分,然後再瀉陰。在春夏季節,陽氣在經絡,應該要增強經脈,去除血絡。

秋冬陽氣降伏,當先治其臟腑。若有噎有塞,塞者,五臟之所生,陰也,血也。噎者,六腑之所生,陽也,氣也。二者皆由陰中伏陽而作也。今立四時用藥並治法於後。冬三月,陰氣在外,陽氣內臟,當外助陽氣,不得發汗,內消陰火,勿令泄瀉,此閉臟周密之大要也。

盛冬乃水旺之時,水旺則金旺,子能令母實,肺者腎之母,皮毛之陽,元本虛弱,更以冬月助其令,故病者善嚏,鼻流清涕,寒甚則出濁涕,嚏不止,比常人尤大惡風寒,小便數而欠,或上飲下便,色清而多,大便不調,夜惡無寐,甚則為痰咳,為嘔,為噦,為吐,為唾白沫,以至口開目瞪,氣不交通欲絕者,吳茱萸丸主之。

白話文:

秋冬季節陽氣下降,此時應當優先調養臟腑。如果出現噎塞的症狀,塞者屬於五臟所生,屬陰,代表血虛;噎者屬於六腑所生,屬陽,代表氣虛。兩種情況都是由於陰中伏陽而導致。以下列出四季用藥和治療方法。冬三月,陰氣在外,陽氣在內,應當從外部幫助陽氣,不可發汗,要內消陰火,避免泄瀉,這是閉藏周密的重要原則。

盛冬是水氣旺盛的季節,水旺則金旺,子能令母實,肺是腎的母,皮毛的陽氣,元氣本就虛弱,更要趁著冬月助其旺盛。因此,病人容易打噴嚏,流清鼻涕,寒氣重則流濁涕,噴嚏不止,比平常人更怕風寒,小便次數多且量少,或出現上吐下瀉,排泄物清稀量多,大便不調,晚上睡不好,嚴重者會出現痰咳、嘔吐、呃逆、吐白沫,甚至張口瞪眼,氣息不通,奄奄一息,可用吳茱萸丸治療。

夏三月大暑,陽氣在外,陰氣在內,以此病而值此時,是天助正氣而銼其邪氣,不治而自愈矣。然亦有當愈不愈者,蓋陰氣極盛,正氣不能伸故耳。且如膈咽不通,咽中如梗,甚者前證俱作,治法當從時,用利膈丸瀉肺火,以黃耆補中湯送下。

如兩足痿厥,行步恇怯,欹側欲倒,臂臑如折,及作痛而無力,或氣短氣促而喘,或不足以息,以黃耆、人參、甘草、白朮、蒼朮、澤瀉、豬苓、茯苓、橘皮等作湯,送下滋腎丸一百五十丸。六七月之間,濕熱之令大行,氣短不能言者,加五味子、麥門冬。如心下痞,膨悶食不下,以上件白朮、蒼朮等湯,送下消痞丸五七十丸,更當審而用之。

白話文:

夏天三個月的大暑時節,陽氣在體外,陰氣在體內。如果這個時候生病了,正好是天助正氣去消滅邪氣,不治療也能自然痊癒。不過,也有一些人應該要好卻沒有好起來,這是因為陰氣太盛,正氣無法伸展的緣故。比如說,喉嚨堵塞,感覺像有東西卡住,嚴重一點還會出現其他症狀,治療方法要順應時節,用利膈丸來瀉肺火,再用黃耆補中湯送服下去。

如果兩條腿無力發軟,走路時畏畏縮縮,身體歪斜想倒,胳膊肘像是折斷一樣,又伴隨著疼痛無力,或者呼吸短促喘不過氣,甚至呼吸困難,可以用黃耆、人參、甘草、白朮、蒼朮、澤瀉、豬苓、茯苓、橘皮等藥物熬湯,送服滋腎丸一百五十顆。六、七月之間,濕熱之氣盛行,呼吸短促說不出話的人,可以加五味子、麥門冬。如果心口堵塞,膨脹悶脹,吃不下東西,以上白朮、蒼朮等藥物熬湯,送服消痞丸五、七十顆,還要根據病情仔細辨證施治。

【診】:寸口脈浮大,醫反下之,此為大逆,浮即無血,大即為寒,寒氣相搏,即為腸鳴,醫不知而反與飲水,令汗大出,水得寒氣,冷必相搏,其人即噎。寸口脈緊而芤,緊則為寒,芤則為虛,虛寒相搏,脈為陰結而遲,其人則噎。

白話文:

診斷:

寸口脈浮大,醫反下之,此為大逆,浮即無血,大即為寒,寒氣相搏,即為腸鳴,醫不知而反與飲水,令汗大出,水得寒氣,冷必相搏,其人即噎。

  • 寸口脈浮大: 診脈時,寸口脈搏浮起且有力度大,這表示體內氣血不足,且有寒氣。
  • 醫反下之: 醫生卻用下瀉的方法治療,這是錯誤的。
  • 此為大逆: 這種治療方法是違背醫理的。
  • 浮即無血,大即為寒: 脈浮代表氣血不足,脈大代表體內有寒氣。
  • 寒氣相搏,即為腸鳴: 寒氣與體內其他氣相搏,就會導致腸鳴。
  • 醫不知而反與飲水,令汗大出: 醫生不知道病因,反而給病人喝水,導致大量出汗。
  • 水得寒氣,冷必相搏: 水受到寒氣的影響,會與體內寒氣相搏,加重病情。
  • 其人即噎: 病人因此出現噎食的症狀。

寸口脈緊而芤,緊則為寒,芤則為虛,虛寒相搏,脈為陰結而遲,其人則噎。

  • 寸口脈緊而芤: 診脈時,寸口脈搏緊縮而空虛。
  • 緊則為寒,芤則為虛: 脈緊代表寒氣,脈芤代表氣血虛弱。
  • 虛寒相搏,脈為陰結而遲: 氣虛與寒氣相搏,導致脈象陰結而遲緩。
  • 其人則噎: 病人因此出現噎食的症狀。

總而言之,這段文字描述了兩種脈象,都與寒氣有關,醫生不了解病因,反而採用錯誤的治療方法,導致病人病情加重,出現噎食的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