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三冊 (3)
第三冊 (3)
1. 嘔清水
經云:太陰之復,嘔而密默,唾吐清液,治以甘熱。是嘔水屬濕,一味蒼朮丸主之。《金匱》方,心胸中有停痰宿水,自吐出水後,心胸間虛,氣滿不能食,茯苓飲主之。能消痰氣,令能食。又云:渴欲飲水,水入則吐者,名曰水逆,五苓散主之。《千金方》治痰飲,水吐無時節者,其原因冷飲過度,遂令脾胃氣羸,不能消於飲食,飲食入胃則皆變成冷水,反吐不停者,赤石脂散主之。赤石脂搗篩服方寸匕,酒飲時稍加至三匕,服盡一斤,終身不吐痰水,又不下利。
白話文:
經典說:太陰病復發時,會嘔吐且安靜不說話,吐出清澈的液體,治療要用甘甜溫熱的藥。這種嘔吐清水的情況屬於濕氣作祟,可以用單味蒼朮丸來治療。《金匱要略》記載,心胸中有積聚的痰液和停滯的水液,自行吐出水液後,心胸反而變得空虛,氣脹滿而吃不下東西,可以用茯苓飲來治療。茯苓飲能消除痰氣,使人恢復食慾。另外還說,口渴想喝水,但水一入口就吐出來的,稱為水逆,用五苓散來治療。《千金方》記載,治療痰飲病,吐水沒有固定時間,原因是過度喝冷飲,導致脾胃虛弱,不能消化食物,食物進入胃裡都變成冷水,反覆嘔吐不停的,可以用赤石脂散來治療。把赤石脂搗碎篩過後,每次服用一小匙,用酒送服,可以逐漸增加到三小匙,服完一斤,就可以終身不再吐痰水,也不會腹瀉。
2. 吐涎沫
《金匱》方,乾嘔吐逆,吐涎沫,半夏乾薑散主之。半夏、乾薑各等分,杵為散,取方寸匕,漿水一升半,煎至七合,頓服之。乾嘔,吐涎沫,頭痛者,吳茱萸湯主之。婦人吐涎沫,醫反下之,心下即痞,當先治其吐涎沫,小青龍湯主之;涎沫止,乃治痞,瀉心湯主之。
白話文:
《金匱要略》提到,如果出現乾嘔、想吐,而且吐出清稀的口水(涎沫)的症狀,可以用半夏乾薑散來治療。半夏和乾薑各取相同份量,搗成粉末,每次取一小撮(約一方寸匕),用一升半的米湯(漿水)煎煮到剩下七合,一次全部喝完。如果乾嘔、吐清口水,同時還伴隨頭痛,可以用吳茱萸湯來治療。婦女如果吐清口水,醫生反而用瀉藥來治療,會導致心下(胃脘)痞塞不適,應該先治療吐清口水的症狀,用小青龍湯來治療。等到清口水止住後,再治療心下痞塞不適的症狀,用瀉心湯來治療。
3. 嘔膿
仲景云:嘔家有癰膿,不可治嘔,膿儘自愈。《仁齋直指》以地黃丸湯主之。
白話文:
張仲景說:會嘔吐的病人如果體內有癰瘡化膿,這種情況下不要去治療嘔吐,等膿排乾淨了,嘔吐自然就會好。《仁齋直指》這本書認為,可以用地黃丸湯來治療這種情況。
4. 嘔蟲
仲景以吐蛔為胃中冷之故,則成蛔厥,宜理中湯加炒川椒五粒,檳榔半錢,吞烏梅丸。胃咳之狀,咳而嘔,嘔甚則長蟲出,亦用烏梅丸。取胃三里。有嘔吐諸藥不止,別無他證,乃蛔在胸膈作嘔,見藥則動,動則不納藥,藥出而蛔不出,雖非吐蛔之比,亦宜用吐蛔藥,或於治嘔藥中入炒川椒十粒,蛔見椒則頭伏故也。
【診】:形狀如新臥起。陽緊陰數,其人食已即吐。陽浮而數,亦為吐。(或浮大,皆陽偏勝陰不能配之也,為格,主吐逆,無陰和之。)寸緊尺澀,其人胸滿不能食而吐。寸口脈數,其人則吐。寸口脈細而數,數則為熱,細則為寒,數為嘔吐。《金匱》問數為熱,當消穀引食,而反吐者,何也?曰以發其汗,令陽微,膈氣虛脈乃數,數為客熱,不能消穀,胃中虛冷故吐也。趺陽脈微而澀,(微則不利,澀則吐逆,谷不得入。
)或浮而澀,(浮則虛,虛傷脾,脾傷則不磨,朝食暮吐名反胃。)寸口脈微而數,(微則血虛,血虛則胃中寒。)脈緊而澀者,難治。關上脈浮大,風在胃中,心下澹澹,食欲嘔。關上脈微浮,積熱在胃中,嘔吐蛔蟲。關上脈緊而滑者,蛔動。脈緊而滑者,吐逆。脈小弱而澀,胃反。
浮而洪為氣。浮而匿為積。沉而遲為寒。趺陽脈浮,胃虛,嘔而不食,恐怖者難治,寬緩生。(寒氣在上,陰氣在下,二氣並爭,但出不入。)先嘔卻渴,此為欲解;先渴卻嘔,為水停心下,屬飲。脈弱而嘔,小便複利,身有微熱,見厥者死。嘔吐大痛,色如青菜葉者死。
白話文:
嘔蟲
張仲景認為吐蛔蟲是因為胃裡寒冷,進而形成蛔蟲引起的厥症,應該使用理中湯,再加入炒過的川椒五粒、檳榔半錢,並服用烏梅丸。胃咳的症狀,是咳嗽時會想吐,吐得厲害時會有蛔蟲跑出來,也使用烏梅丸治療。可以按壓胃三里穴位來輔助治療。
如果嘔吐用各種藥物都無法停止,而且沒有其他症狀,那可能是蛔蟲在胸膈部位作怪,引起嘔吐,看到藥物就亂動,導致藥物無法進入體內,藥物吐出來,但是蛔蟲卻沒吐出來,雖然情況和吐蛔蟲不同,但也應該使用治療吐蛔蟲的藥物,或者在治療嘔吐的藥方中加入炒過的川椒十粒,因為蛔蟲遇到花椒就會縮頭。
【診斷】
如果脈象呈現如同剛睡醒時的狀態,陽脈緊而陰脈數,這個人吃完東西就會吐。如果陽脈浮而數,也是會吐。(或者脈象浮大,都代表陽氣過盛而陰氣無法平衡,這是阻隔,會引起嘔吐逆流,沒有陰氣來調和)。寸脈緊而尺脈澀,這個人會胸悶無法進食而嘔吐。寸脈呈現數脈,這個人也會吐。寸脈細而數,數代表有熱,細代表有寒,數脈代表嘔吐。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,數脈代表有熱,應該可以消化食物並促進食慾,但反而嘔吐,這是為什麼呢?是因為發汗後,導致陽氣虛弱,膈氣也虛弱,脈象才會變成數脈,數脈代表體內有虛熱,無法消化食物,是因為胃中虛寒導致嘔吐。如果趺陽脈微而澀,(微代表不利,澀代表嘔吐逆流,食物無法進入體內)。或是脈象浮而澀,(浮代表虛,虛會傷害脾,脾受損就會無法磨化食物,早上吃晚上吐,叫做反胃)。如果寸脈微而數,(微代表血虛,血虛會導致胃中寒冷)。脈象緊而澀,就比較難治療。關脈呈現浮大,代表風邪在胃中,心下悶悶不舒服,想吐。關脈微浮,代表有熱積在胃中,會嘔吐蛔蟲。關脈緊而滑,代表蛔蟲在蠕動。脈象緊而滑,代表嘔吐逆流。脈象小而弱且澀,代表胃氣逆反。
脈象浮而洪大,代表氣的問題。浮而隱匿,代表有積聚。沉而遲緩,代表寒。如果趺陽脈浮,代表胃虛,會嘔吐而無法進食,同時又感到恐懼,這種情況比較難治療,如果脈象寬緩就比較容易存活。(寒氣在上,陰氣在下,兩股氣相爭,導致只出不進)。先嘔吐後口渴,表示情況將要好轉;先口渴後嘔吐,代表有水停留在心下,是屬於痰飲。脈象虛弱又嘔吐,同時小便頻繁,身體稍微發熱,如果出現厥逆,就代表生命危險。嘔吐劇烈疼痛,吐出來的顏色像青菜葉,也代表生命危險。
5. 胃反(即膈噎)
《金匱要略》云:發汗令陽微,膈氣虛,脈乃數,數為客熱,不能消穀,胃中虛冷,其氣無餘,朝食暮吐,變為胃反。又云:趺陽脈浮而澀,浮則為虛,澀則傷脾,脾傷則不磨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宿食不化,名曰胃反。《傷寒論》太陽病,吐後汗出,不惡寒發熱,關脈細數,欲食冷食,朝食暮吐。
注以晨食入胃,胃虛不能克化,至暮胃氣行里,與邪相搏,則食反出也。《巢氏病源》亦曰:榮衛俱虛,血氣不足,停水積飲在胃脘,即臟冷,臟冷則脾不磨,而宿食不化,其氣逆而成反胃,則朝食暮吐,甚則食已即吐。王太僕注《內經》亦曰:食不得入,是有火也;食入反出,是無火也。
由是後世悉以胃虛為寒,而惟用辛香大熱之劑以復其陽。雖有脈數,為邪熱不殺穀者,亦用之。殊不思壯火散氣,其大熱之藥,果能復氣乎。丹溪謂膈噎反胃之病,得之七情六淫,遂有火熱炎上之化,多升少降,津液不布,積而為痰為飲,被劫時暫得快,七情飲食不節,其證復作,前藥再行,積成其熱,血液衰耗,胃脘乾槁,其槁在上,近咽之下,水飲可行,食物難入,入亦不多,名之曰噎。其槁在下,與胃為近,食雖可入,難盡入胃,良久復出,名之曰膈,亦曰反胃。
大便秘少若羊矢。然必外避六淫,內節七情,飲食自養,滋血生津,以潤腸胃,則金無畏火之炎,腎有生水之漸,氣清血和則脾氣健運,而食消磨傳送行矣。此論膈噎之久病者也。然而亦有病未久,而食入即反出之不已與膈噎形狀同者,何以言之?《內經》謂厥陰之復,嘔吐,飲食不入,入而復出,甚則入脾,食痹而吐。王注食痹者,食已心下痛,陰陰然不可忍也,吐出乃止,此胃氣逆而不下行也。
又胃脈耎散,當病食痹。又肺病傳之肝,曰肝痹,脅痛出食。與夫《金匱要略》復有肝中寒、心中風、厥陰之為病,三者皆食入則吐,則必又從其病由之邪而治也。大抵反胃亦必如前條治吐,分氣、積、寒三法可也。奈後世概用調氣之劑,制一方名十膈散,治十般膈氣,今人守之為良方,略古聖賢而勿論。
夫治病之道,非中其邪,而病豈能愈乎。予試以昔嘗求邪而得驗者明之。一男子壯年,食後必吐出數口,卻不盡出,膈上時作聲,面色如平人,知其病不在脾胃而在膈間,問其得病之由,乃因大怒未止,輒吃麵,即時有此證。料之以怒甚則血菀於上,積在膈間,有礙氣之升降,津液因聚為痰為飲,與氣相搏而動,故作聲也。
用二陳湯加香附、韭汁、萊菔子服二日,以瓜蒂散、酸漿吐之,再一日又吐,痰中見血一盞,次日復吐,見血一鍾,其病即愈。一中年人中脘作痛,食已則吐,面紫霜色,兩關脈澀,知其血病也。問之乃云跌僕後中脘即痛,投以生新推陳血劑,吐出停血碗許,則痛不作而食亦不出矣。
咽喉閉塞,胸膈膨滿,似屬氣滯,暫宜香砂寬中丸,開導結散而已。然服耗氣藥過多,中氣不運而致者,當補氣而使自運,補氣運脾湯。李絳療反胃嘔吐無常,粥飲入口即吐,困倦無力垂死者,以上黨人參三大兩,劈破,水一大升,煮取四合,熱頓服。大便燥結如羊矢,閉久不通,似屬血熱,止可清熱潤養,小著湯丸,累累加之,關扃自透。
(滋血潤腸湯,薑汁炙大黃,人參利膈丸,玄明粉少加甘草。)然服通利藥過多,致血液耗竭而愈結者,當補血潤血而使自行。有因火逆衝上,食不得入,其脈洪大有力而數者,滋陰清膈散,加枇杷葉二錢,蘆根一兩。或痰飲阻滯而脈結澀者,二陳湯入竹瀝、薑汁。痰多,食飲才下,便為痰涎裹住不得下者,以來復丹控其痰涎,自制滌痰丸,半夏曲、枯礬、皂角火炙刮去皮弦子、玄明粉、白茯苓、枳殼各等分,霞天膏和丸。
有因脾胃陽火內衰,其脈沉微而遲者,以辛香之藥溫其氣,卻宜丁沉透膈湯、五膈寬中散、嘉禾散之類,仍以益陰之藥佐之。瘀血在膈間,阻礙氣道而成者居多,以代抵當丸作芥子大,取三錢,去枕仰臥,細細嚥之,令其搜逐停積,至天明利下惡物,卻好將息自愈。五靈脂治淨為細末,黃犬膽汁和丸,如龍眼大。
每服一丸,好酒半盞溫服,不過三服效,亦行瘀血之劑也。亦有蟲者,以秦川剪紅丸取之,此丸亦取瘀血。《本事方》芫花丸,治積聚停飲痰水生蟲,久則成反胃及變為胃癰。其說在《靈樞》及《巢氏病源》。有實積而無內熱者,古方厚朴丸、萬病紫菀丸,當如方服之,能取下蟲物。
治反胃,用新汲水一大碗,留半碗,將半碗水內細細澆香油,鋪滿水面上,然後將益元散一貼,輕輕鋪滿香油麵上,須臾自然沉水底,此即陰陽升降之道也。用匙攪勻服,卻將所留水半碗蕩藥碗漱口令淨,吐既止,卻進末子涼膈散,通其大小便,未效再進一帖益元及涼膈即效也。此方極驗。
童便(降火)、竹瀝(行痰)、韭汁(行血)、人乳汁、牛乳汁(補虛潤燥)、蘆根汁(止嘔)、茅根汁(涼血)、薑汁(佐竹瀝行痰)、甘蔗汁(和胃)、驢尿(殺蟲)、仍入燒酒、米醋、蜜各少許和勻,隔湯頓溫服。
自制通腸丸,大黃(酒浸)、滑石(飛研),各二兩,陳皮(去白)、厚朴(薑製),各一兩半,人參、當歸、貫眾(去毛)、乾漆(炒煙盡),各一兩,木香、檳榔各七錢半,三稜(煨)、蓬朮(煨)、川芎、薄荷、玄明粉、雄黃、桃仁泥、甘草各五錢,俱各另取細末,用竹瀝、童便、韭汁、人乳、驢尿、蘆根汁、茅根汁、甘蔗汁、燒酒、米醋、蜜各二杯,薑汁一杯,隔湯煮濃,和丸如芥子大。每服三錢,去枕仰臥,唾津嚥下,通利止後服。
服此丸及前諸汁後,得藥不反,切不可便與粥飯及諸飲食,每日用人參五錢,陳皮二錢,作湯細啜,以扶胃氣,覺稍安,漸漸加人參,旬日半月間,方可小試陳倉米飲及糜粥。倉廩未固,不宜便貯米穀,常見即食粥飯者,遂致不救。又有反胃,因叫呼極力,破損氣喉,氣喉破漏,氣壅胃管,胃受氣亦致反胃,法在不治,或用牛喉管焙燥服之。
張子和十膈五噎浪分支派䟽,病派之分,自巢氏始,病失其本,亦自巢氏始,何則?老子曰:少則得,多則惑。且俗謂噎食一症,在《內經》原無多語,惟曰三陽結謂之膈。三陽者,大腸、小腸、膀胱也。結謂結熱也。小腸結熱則血脈燥,大腸結熱則後不圊,膀胱結熱則津液涸,三陽俱結則前後秘澀。
下既不通,必反上行,此所以噎食不下,縱下而復出也。謂胃為水穀之海,日受其新,以易其陳,一日一便,乃常度也。今病噎者,三五七日不便,乖其度也。豈非三陽俱結於下,大腸枯涸,所食之物為咽所拒,縱入太倉,還出喉嚨,此陽火不下推而上行也。經曰:少陽所至,為嘔,湧溢食不下。
又氣厥論云:肝移寒於心,為狂,膈中。注陽與寒相搏,故膈食而中不通,此膈熱與寒為之也,非獨專於寒也。六節藏象云:人迎四盛以上為格陽。王太僕云:陽盛之極,故膈拒而食不入。《正理論》云:格則吐逆,故膈亦當為格,後世強分為五噎,後又別為十膈五噎,其派既多,其惑滋甚,人之溢食,初未必遽然也。
初或傷酒食,或胃熱欲吐,或胃風欲吐,醫氏不察本原,火里燒姜,湯中煮桂,丁香未已,豆蔻繼之,蓽茇未已,胡椒繼之。雖曰和胃,胃本不寒。雖曰補胃,胃本不虛。設如傷飲,止可逐飲。設如傷食,止可逐食。豈可言虛,便將熱補。素熱之人,三陽必結,三陽既結,食必上潮。
醫者猶云胃寒不納,燒針著艾,三陽轉結。分明一句,到了難從。不過抽薪退熱,最為緊要。揚湯止沸,愈急愈增。歲月彌深,為醫所誤。人言可下,退陽養陰,張眼吐舌,恐傷元氣,止在沖和。閉塞不通,腸宜通暢,是以腸鳴,腸既不通,遂成噎病。或曰憂恚氣結,亦可下乎。
予曰憂恚盤礴,便同火鬱,太倉公見此皆下,法廢以來,千年不復。今代劉河間治膈氣噎食用承氣三乙湯,獨超近代。今予不恤,姑示後人。用藥之時,更詳輕重。假如秘久,慎勿頓攻。總得攻開,必慮後患。宜先潤養,小著湯丸,累累加之,關扃自透。其或咽噎,上阻痰涎,輕用苦酸,微微湧出。
因而治下,藥勢易行,設或不行,蜜鹽下導,始終勾引,兩藥相通,結散陽消,飲食自下。莫將巴豆,耗卻天真,液燥津枯,留毒不去。人言此病,曾下奪之,從下奪來,轉虛轉痞。此為巴豆,非大黃、牽牛之過也。
箕城一酒官,病嘔吐,逾年不愈,皆以胃寒治之,丁香、半夏、青、陳、薑、附,種種燥熱,燒錐燎艾,莫知其數,或少愈,或復劇,且十年大便澀燥,小便赤黃,予視之曰,諸痿喘嘔,皆屬於上。王太僕云:上謂上焦也。火氣炎上之氣,謂皆熱甚而為嘔。以四生丸下三十行,燥糞腸垢何啻如斗,其人昏困一二日,頻以冰水呷之,漸投涼乳酪、芝麻飲,時時咽之。數日後大啜飲食,精神氣血如昔,繼生三子,至五十歲。
【診】:寸口脈微而數,微則無氣,無氣則榮虛,榮虛則血不足,血不足則胸中冷。趺陽脈浮而澀,浮則為虛,澀則傷脾,脾傷則不磨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完穀不化,名曰胃反。脈緊而澀,其病難治。脈弦者虛也,胃氣無餘,朝食暮吐,變為胃反,寒在於上,醫反下之,令脈反弦,故名曰虛。胃脈耎而散者,當病食痹。
(至真要論云:食痹而吐。)腎脈微緩為洞,洞者食不化,下嗌還出。沉緩而無力,或大而弱,為氣虛。數而無力,或澀小,為血虛。數而有力為熱。寸關沉,或伏、或大而滑數,是痰。寸關脈沉而澀,是氣。反胃之脈,沉細散亂,不成條道,沉浮則有,中按則無,必死不治。
更參面色,不欲黃白,亦不欲純白,皆惡候也。年高病久,元氣敗壞,手足寒冷,糞如羊矢,沫大出者,皆不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