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三冊 (3)
第三冊 (3)
1. 嘔清水
經云:太陰之復,嘔而密默,唾吐清液,治以甘熱。是嘔水屬濕,一味蒼朮丸主之。《金匱》方,心胸中有停痰宿水,自吐出水後,心胸間虛,氣滿不能食,茯苓飲主之。能消痰氣,令能食。又云:渴欲飲水,水入則吐者,名曰水逆,五苓散主之。《千金方》治痰飲,水吐無時節者,其原因冷飲過度,遂令脾胃氣羸,不能消於飲食,飲食入胃則皆變成冷水,反吐不停者,赤石脂散主之。赤石脂搗篩服方寸匕,酒飲時稍加至三匕,服盡一斤,終身不吐痰水,又不下利。
白話文:
經書上說:太陰經氣復甦時,會出現嘔吐但聲音低沉,唾液清稀,這種情況可以用甘熱的藥物來治療。這是因為嘔吐的清水屬於濕邪,用蒼朮丸可以主治。
《金匱要略》中記載,如果心胸中有停滯的痰濕和積水,自發嘔吐出水後,心胸感到空虛,氣滿難以進食,可以用茯苓飲來治療。茯苓飲可以消痰化氣,使人恢復食欲。
又說:口渴想要喝水,但水喝下去就會吐出來的,叫做水逆,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。
《千金方》中治療痰飲的方子,指出如果水吐無時無刻,其原因可能是過度食用寒涼食物,導致脾胃虛弱,無法消化飲食,食物進入胃中就會變成冷水,反覆嘔吐不止,可以用赤石脂散來治療。赤石脂搗碎過篩,每次服用一寸匕,用酒送服,每次服用量可以逐漸增加到三寸匕,服用完一斤之後,終身就不會再吐痰水,也不會腹瀉。
2. 吐涎沫
《金匱》方,乾嘔吐逆,吐涎沫,半夏乾薑散主之。半夏、乾薑各等分,杵為散,取方寸匕,漿水一升半,煎至七合,頓服之。乾嘔,吐涎沫,頭痛者,吳茱萸湯主之。婦人吐涎沫,醫反下之,心下即痞,當先治其吐涎沫,小青龍湯主之;涎沫止,乃治痞,瀉心湯主之。
白話文:
《金匱》方中記載,對於乾嘔吐逆,伴隨吐出唾液的症狀,可以用半夏乾薑散來治療。
半夏乾薑散的組成:半夏和乾薑各取等量,研磨成粉末。用法:取方寸匕的藥粉,加入一升半的漿水,煎煮至七分,趁熱一次服用。
對於乾嘔,吐出唾液,並伴隨頭痛的患者,可以用吳茱萸湯來治療。
對於婦女吐出唾液,如果醫生誤用下瀉的方法治療,反而會導致心下痞的情況,應該先治療吐出唾液的症狀,可以使用小青龍湯;等到唾液停止後,再治療痞症,可以使用瀉心湯。
3. 嘔膿
仲景云:嘔家有癰膿,不可治嘔,膿儘自愈。《仁齋直指》以地黃丸湯主之。
白話文:
張仲景說:如果嘔吐的病人有癰膿(一種膿包),不能只用藥來治療嘔吐,而是要等待膿包自然痊癒。根據《仁齋直指》的建議,可以使用「地黃丸」湯方來治療。
4. 嘔蟲
仲景以吐蛔為胃中冷之故,則成蛔厥,宜理中湯加炒川椒五粒,檳榔半錢,吞烏梅丸。胃咳之狀,咳而嘔,嘔甚則長蟲出,亦用烏梅丸。取胃三里。有嘔吐諸藥不止,別無他證,乃蛔在胸膈作嘔,見藥則動,動則不納藥,藥出而蛔不出,雖非吐蛔之比,亦宜用吐蛔藥,或於治嘔藥中入炒川椒十粒,蛔見椒則頭伏故也。
【診】:形狀如新臥起。陽緊陰數,其人食已即吐。陽浮而數,亦為吐。(或浮大,皆陽偏勝陰不能配之也,為格,主吐逆,無陰和之。)寸緊尺澀,其人胸滿不能食而吐。寸口脈數,其人則吐。寸口脈細而數,數則為熱,細則為寒,數為嘔吐。《金匱》問數為熱,當消穀引食,而反吐者,何也?曰以發其汗,令陽微,膈氣虛脈乃數,數為客熱,不能消穀,胃中虛冷故吐也。趺陽脈微而澀,(微則不利,澀則吐逆,谷不得入。
白話文:
仲景認為吐蛔是胃中寒涼導致的,會造成蛔厥,應該用理中湯加炒川椒五粒、檳榔半錢,再服用烏梅丸。如果出現胃咳,咳嗽並嘔吐,嘔吐嚴重還會吐出蟲子,也可用烏梅丸。針灸可以取胃三里穴。如果出現嘔吐不止,沒有其他症狀,可能是蛔蟲在胸膈作嘔,見到藥物就動,動了就不肯吃藥,藥物吐出來,蛔蟲卻吐不出來,雖然不完全是吐蛔,但還是應該用吐蛔藥,或者在治療嘔吐的藥物中加入炒川椒十粒,因為蛔蟲見到椒就會低下頭。
診斷方面,如果患者形狀像剛躺下又起來一樣,陽脈緊而陰脈數,吃了東西就吐,陽脈浮而數,也會出現嘔吐。陽脈浮大,都是陽氣偏盛,陰氣不足以配合,屬於陽盛格,主症是嘔吐,沒有陰氣和緩。寸口脈緊而尺脈澀,患者胸悶不能吃東西就吐。寸口脈數,患者就會嘔吐。寸口脈細而數,數代表熱,細代表寒,數代表嘔吐。《金匱要略》中問到脈數代表熱,應該消化食物,但反而嘔吐的原因是什麼?答案是讓患者發汗,使陽氣微弱,膈氣虛弱,脈象就會數,數代表外來的熱,無法消化食物,胃中虛寒所以嘔吐。趺陽脈微弱而澀,微弱代表氣血不足,澀代表嘔吐,食物無法進入胃中。
)或浮而澀,(浮則虛,虛傷脾,脾傷則不磨,朝食暮吐名反胃。)寸口脈微而數,(微則血虛,血虛則胃中寒。)脈緊而澀者,難治。關上脈浮大,風在胃中,心下澹澹,食欲嘔。關上脈微浮,積熱在胃中,嘔吐蛔蟲。關上脈緊而滑者,蛔動。脈緊而滑者,吐逆。脈小弱而澀,胃反。
浮而洪為氣。浮而匿為積。沉而遲為寒。趺陽脈浮,胃虛,嘔而不食,恐怖者難治,寬緩生。(寒氣在上,陰氣在下,二氣並爭,但出不入。)先嘔卻渴,此為欲解;先渴卻嘔,為水停心下,屬飲。脈弱而嘔,小便複利,身有微熱,見厥者死。嘔吐大痛,色如青菜葉者死。
白話文:
如果脈象浮而澀,代表身體虛弱,脾胃功能失調,無法正常消化食物,容易出現早晨吃東西晚上就吐的症狀,也就是反胃。如果寸口脈微而數,表示血虛,胃中寒涼。如果脈象緊而澀,則難以治療。
如果關上脈浮大,表示有風在胃中,會出現心下空虛、食慾不振、嘔吐的症狀。如果關上脈微浮,代表胃中有積熱,會嘔吐蛔蟲。如果關上脈緊而滑,表示蛔蟲在胃中活動。如果脈象緊而滑,則容易出現嘔吐。如果脈小弱而澀,代表胃氣逆反。
浮而洪大的脈象代表氣虛。浮而隱沒的脈象代表積食。沉而遲緩的脈象代表寒氣。如果趺陽脈浮,代表胃虛,會出現嘔吐不思飲食,且容易恐懼,這種情況難以治療,但如果脈象寬緩,則預後良好。因為寒氣在上,陰氣在下,二氣交爭,只能排出不能吸收。如果先嘔吐後口渴,代表病情趨向好轉;如果先口渴後嘔吐,則表示水停留在心下,屬於飲證。如果脈弱而嘔吐,小便頻繁,身體微熱,出現厥逆,則會死亡。如果嘔吐劇烈疼痛,臉色像青菜葉一樣,也會死亡。
5. 胃反(即膈噎)
《金匱要略》云:發汗令陽微,膈氣虛,脈乃數,數為客熱,不能消穀,胃中虛冷,其氣無餘,朝食暮吐,變為胃反。又云:趺陽脈浮而澀,浮則為虛,澀則傷脾,脾傷則不磨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宿食不化,名曰胃反。《傷寒論》太陽病,吐後汗出,不惡寒發熱,關脈細數,欲食冷食,朝食暮吐。
注以晨食入胃,胃虛不能克化,至暮胃氣行里,與邪相搏,則食反出也。《巢氏病源》亦曰:榮衛俱虛,血氣不足,停水積飲在胃脘,即臟冷,臟冷則脾不磨,而宿食不化,其氣逆而成反胃,則朝食暮吐,甚則食已即吐。王太僕注《內經》亦曰:食不得入,是有火也;食入反出,是無火也。
白話文:
《金匱要略》與《傷寒論》中關於「胃反」的描述:
《金匱要略》 記載:發汗過度會導致陽氣微弱,隔絕氣機,脈象急數。數脈代表客熱,患者不能進食,胃中虛寒,氣力不足,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出來,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出來,稱為「胃反」。
此外,《金匱要略》還提到:如果趺陽脈浮而澀,浮則代表虛弱,澀則代表脾胃受損。脾胃受損則無法消化食物,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出來,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出來,宿食不化,也是「胃反」。
《傷寒論》 記載:太陽病患者,發汗後不惡寒發熱,關脈細數,想吃冷食,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出來,也是「胃反」。
注釋: 晨食入胃,但胃氣虛弱無法消化,到晚上胃氣下行至腸胃,與邪氣相搏,就會導致食物反吐。
《巢氏病源》 亦指出:榮衛氣虛,氣血不足,水飲停積在胃脘,導致胃寒,脾胃無法消化食物,宿食不化,氣機逆亂,就會出現「胃反」,表現為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出來,嚴重者甚至剛吃完就吐。
王太僕 注解《內經》時說:吃不下東西,是胃中有火;吃進去又吐出來,是胃中無火。
總結:
以上幾部醫籍都說明了「胃反」的病因和表現:
- 虛寒: 發汗過度,陽氣不足,胃氣虛弱,脾胃受損,胃中寒涼,無法消化食物。
- 邪氣: 胃氣下行與邪氣相搏,導致食物反吐。
- 氣血不足: 榮衛氣虛,血氣不足,水飲停積在胃脘,導致胃寒,脾胃無法消化食物。
「胃反」的表現為:朝食暮吐、暮食朝吐、宿食不化,嚴重者甚至剛吃完就吐。
由是後世悉以胃虛為寒,而惟用辛香大熱之劑以復其陽。雖有脈數,為邪熱不殺穀者,亦用之。殊不思壯火散氣,其大熱之藥,果能復氣乎。丹溪謂膈噎反胃之病,得之七情六淫,遂有火熱炎上之化,多升少降,津液不布,積而為痰為飲,被劫時暫得快,七情飲食不節,其證復作,前藥再行,積成其熱,血液衰耗,胃脘乾槁,其槁在上,近咽之下,水飲可行,食物難入,入亦不多,名之曰噎。其槁在下,與胃為近,食雖可入,難盡入胃,良久復出,名之曰膈,亦曰反胃。
大便秘少若羊矢。然必外避六淫,內節七情,飲食自養,滋血生津,以潤腸胃,則金無畏火之炎,腎有生水之漸,氣清血和則脾氣健運,而食消磨傳送行矣。此論膈噎之久病者也。然而亦有病未久,而食入即反出之不已與膈噎形狀同者,何以言之?《內經》謂厥陰之復,嘔吐,飲食不入,入而復出,甚則入脾,食痹而吐。王注食痹者,食已心下痛,陰陰然不可忍也,吐出乃止,此胃氣逆而不下行也。
白話文:
因此後世都认为胃虚就是寒症,只用辛辣燥热药物来补阳。即使脉象数疾,是邪热不化食物造成的,也用同样的方法。却没想过,壮火耗气,那些燥热药物真的能补气吗?丹溪认为膈噎反胃的病,大多因七情六欲损伤所致,导致体内火热上炎,气往上走,津液不能布散,积聚成痰饮,用热药一时能缓解,但七情不节,饮食不慎,症状又会复发。反复用热药,热气积聚,血液衰耗,胃脘干枯,如果干枯部位在上,靠近咽喉下方,水可以喝下去,食物却很难进入,即使进入也吃不了多少,叫做噎。如果干枯部位在下,靠近胃部,食物虽然能进入,但难以完全进入胃,过一会儿就吐出来,叫做膈,也叫反胃。
大便秘结,排出物像羊屎一样少。但一定要避开外邪六淫,内调七情,饮食自养,滋阴生津,润养肠胃,这样脾胃就会健运,食物就能消化吸收、运送了。这说的是膈噎久病的治疗方法。但也有一些病人,病程不长,但食物一吃就吐出来,症状和膈噎类似,这是怎么回事呢?《内经》说厥阴病复发,会导致呕吐,饮食不入,吃进去就吐出来,严重的话会进入脾胃,造成食痹而吐。王注说食痹就是吃东西后心下疼痛,阴冷难忍,吐出来后才停止,这是胃气逆而不下降。
又胃脈耎散,當病食痹。又肺病傳之肝,曰肝痹,脅痛出食。與夫《金匱要略》復有肝中寒、心中風、厥陰之為病,三者皆食入則吐,則必又從其病由之邪而治也。大抵反胃亦必如前條治吐,分氣、積、寒三法可也。奈後世概用調氣之劑,制一方名十膈散,治十般膈氣,今人守之為良方,略古聖賢而勿論。
夫治病之道,非中其邪,而病豈能愈乎。予試以昔嘗求邪而得驗者明之。一男子壯年,食後必吐出數口,卻不盡出,膈上時作聲,面色如平人,知其病不在脾胃而在膈間,問其得病之由,乃因大怒未止,輒吃麵,即時有此證。料之以怒甚則血菀於上,積在膈間,有礙氣之升降,津液因聚為痰為飲,與氣相搏而動,故作聲也。
白話文:
如果胃經虛弱散亂,就會導致食物停滯在胃部,造成食積痹阻。另外,肺病傳染到肝臟,稱為肝痹,會導致脅肋疼痛、飲食不消化。此外,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的肝寒、心中風、厥陰病,這三種病症都有食入即吐的症狀,治療時必須根據病因的邪氣進行處理。總之,治療反胃也要像之前治療嘔吐一樣,區分氣滯、積食、寒邪三種情況進行治療。然而,後世普遍使用調氣的藥物,製成一個叫做“十膈散”的方子,用來治療十種膈氣,現代人把它奉為良方,卻忽略了古聖賢的智慧。
治病的道理,必須針對病因,否則病症怎麼能痊癒呢?我用自己曾經根據病因治病的案例來證明這一點。一位壯年男子,每次吃完飯都會吐出幾口東西,但吐不乾淨,膈上經常發出聲音,臉色卻和普通人一樣,我知道他的病不在脾胃,而是在膈間。我詢問他患病的原因,原來是因為他大怒之後,馬上吃了麵,就出現了這種症狀。我分析,他怒氣衝衝,導致血液上湧,積聚在膈間,阻礙了氣機的升降,津液因此聚集形成痰飲,與氣相搏擊而產生聲音。
用二陳湯加香附、韭汁、萊菔子服二日,以瓜蒂散、酸漿吐之,再一日又吐,痰中見血一盞,次日復吐,見血一鍾,其病即愈。一中年人中脘作痛,食已則吐,面紫霜色,兩關脈澀,知其血病也。問之乃云跌僕後中脘即痛,投以生新推陳血劑,吐出停血碗許,則痛不作而食亦不出矣。
咽喉閉塞,胸膈膨滿,似屬氣滯,暫宜香砂寬中丸,開導結散而已。然服耗氣藥過多,中氣不運而致者,當補氣而使自運,補氣運脾湯。李絳療反胃嘔吐無常,粥飲入口即吐,困倦無力垂死者,以上黨人參三大兩,劈破,水一大升,煮取四合,熱頓服。大便燥結如羊矢,閉久不通,似屬血熱,止可清熱潤養,小著湯丸,累累加之,關扃自透。
白話文:
服用二陳湯加入香附、韭汁、萊菔子,連續服用兩天,然後用瓜蒂散、酸漿催吐,隔天再吐一次,痰中出現一盞血,隔天又吐,這次出現一鍾血,病就好了。一位中年人中脘疼痛,吃東西就吐,面色紫暗泛白,兩關脈澀,知道是血瘀病。詢問得知,他是在跌倒後就開始中脘疼痛,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,吐出碗許瘀血,疼痛消失,也不再吐了。
咽喉閉塞,胸膈脹滿,可能是氣滯,暫時服用香砂寬中丸,疏通氣機,散結消滯。但是如果服用耗氣藥物過多,導致中氣不足,氣血運行不暢,就應該補氣,使氣血自行運轉,服用補氣運脾湯。李絳治療反胃嘔吐不止,粥飲入口就吐,疲憊無力,奄奄一息的患者,用上黨人參三大兩,劈開,用一大升水煎煮,取四合,熱服。大便乾燥結實如羊屎,久閉不通,可能是血熱,只能清熱潤燥,服用小顆粒的藥丸,逐漸服用,積聚的力量慢慢地就會把大便排泄出來。
(滋血潤腸湯,薑汁炙大黃,人參利膈丸,玄明粉少加甘草。)然服通利藥過多,致血液耗竭而愈結者,當補血潤血而使自行。有因火逆衝上,食不得入,其脈洪大有力而數者,滋陰清膈散,加枇杷葉二錢,蘆根一兩。或痰飲阻滯而脈結澀者,二陳湯入竹瀝、薑汁。痰多,食飲才下,便為痰涎裹住不得下者,以來復丹控其痰涎,自制滌痰丸,半夏曲、枯礬、皂角火炙刮去皮弦子、玄明粉、白茯苓、枳殼各等分,霞天膏和丸。
白話文:
如果服用通便藥過多,導致血液耗竭,反而加重便秘,就應該補血潤血,讓它自行恢復。如果因胃火上逆,吃不下東西,脈象洪大有力而數,就應該滋陰降火,用清膈散,加入枇杷葉和蘆根。如果痰飲阻滯,導致脈象結澀,就應該用二陳湯加入竹瀝和薑汁。如果痰多,剛吃下去的東西就被痰涎包裹,無法順利消化,就應該用來復丹控制痰涎,自己製作滌痰丸,用半夏曲、枯礬、皂角(火炙刮去皮弦子)、玄明粉、白茯苓、枳殼等量,用霞天膏混合成丸。
有因脾胃陽火內衰,其脈沉微而遲者,以辛香之藥溫其氣,卻宜丁沉透膈湯、五膈寬中散、嘉禾散之類,仍以益陰之藥佐之。瘀血在膈間,阻礙氣道而成者居多,以代抵當丸作芥子大,取三錢,去枕仰臥,細細嚥之,令其搜逐停積,至天明利下惡物,卻好將息自愈。五靈脂治淨為細末,黃犬膽汁和丸,如龍眼大。
每服一丸,好酒半盞溫服,不過三服效,亦行瘀血之劑也。亦有蟲者,以秦川剪紅丸取之,此丸亦取瘀血。《本事方》芫花丸,治積聚停飲痰水生蟲,久則成反胃及變為胃癰。其說在《靈樞》及《巢氏病源》。有實積而無內熱者,古方厚朴丸、萬病紫菀丸,當如方服之,能取下蟲物。
白話文:
如果脾胃陽氣不足,脈象沉細緩慢,可以用辛香溫熱的藥物來溫補氣血,例如丁沉透膈湯、五膈寬中散、嘉禾散等,並且配合滋陰的藥物。如果瘀血堵塞在膈膜之間,阻礙氣道,導致氣喘等症狀,可以用代抵當丸,研成芥子大小,每次服用三錢,仰臥服下,幫助清除積聚的瘀血,天亮后排泄出惡物,然後好好休息,就能自愈。五靈脂研磨成細末,用黃狗膽汁調和成丸子,如龍眼大小,每次服用一丸,用溫酒送服,一般服用三次就能見效,也是治療瘀血的有效藥物。如果体内有虫,可以用秦川剪红丸治疗,这种药丸也是针对瘀血的。本事方中记载的芫花丸可以治疗积聚停滞的饮水痰液,久而久之会导致反胃,甚至发展成胃痈。这些理论在《灵枢》和《巢氏病源》中都有记载。如果体内有实积,但没有内热,可以用古方厚朴丸、万病紫菀丸等药物治疗,按照方剂服用,可以帮助排出虫物。
治反胃,用新汲水一大碗,留半碗,將半碗水內細細澆香油,鋪滿水面上,然後將益元散一貼,輕輕鋪滿香油麵上,須臾自然沉水底,此即陰陽升降之道也。用匙攪勻服,卻將所留水半碗蕩藥碗漱口令淨,吐既止,卻進末子涼膈散,通其大小便,未效再進一帖益元及涼膈即效也。此方極驗。
童便(降火)、竹瀝(行痰)、韭汁(行血)、人乳汁、牛乳汁(補虛潤燥)、蘆根汁(止嘔)、茅根汁(涼血)、薑汁(佐竹瀝行痰)、甘蔗汁(和胃)、驢尿(殺蟲)、仍入燒酒、米醋、蜜各少許和勻,隔湯頓溫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反胃,用新汲取的清水一大碗,留下半碗,將這半碗水中慢慢滴入香油,鋪滿水面,然後將益元散一帖,輕輕鋪在香油表面,一會兒就會自然沉入水底,這就是陰陽升降的道理。用勺子攪拌均勻後服用,再用留下的半碗水漱口,將藥碗洗淨,吐掉漱口水即可,接著服用涼膈散,通暢大小便,如果效果不佳,再服用一帖益元散和涼膈散就會見效。此方效果極佳。
童子尿(降火)、竹瀝(化痰)、韭菜汁(行血)、人乳汁、牛乳汁(補虛潤燥)、蘆根汁(止嘔)、茅根汁(涼血)、薑汁(輔助竹瀝化痰)、甘蔗汁(和胃)、驢尿(殺蟲),再加入少許燒酒、米醋、蜂蜜,混合均勻,隔水溫熱服用。
自制通腸丸,大黃(酒浸)、滑石(飛研),各二兩,陳皮(去白)、厚朴(薑製),各一兩半,人參、當歸、貫眾(去毛)、乾漆(炒煙盡),各一兩,木香、檳榔各七錢半,三稜(煨)、蓬朮(煨)、川芎、薄荷、玄明粉、雄黃、桃仁泥、甘草各五錢,俱各另取細末,用竹瀝、童便、韭汁、人乳、驢尿、蘆根汁、茅根汁、甘蔗汁、燒酒、米醋、蜜各二杯,薑汁一杯,隔湯煮濃,和丸如芥子大。每服三錢,去枕仰臥,唾津嚥下,通利止後服。
白話文:
自制通腸丸
藥材:
- 大黃(酒浸):二兩
- 滑石(飛研):二兩
- 陳皮(去白):一兩半
- 厚朴(薑製):一兩半
- 人參:一兩
- 當歸:一兩
- 貫眾(去毛):一兩
- 乾漆(炒煙盡):一兩
- 木香:七錢半
- 檳榔:七錢半
- 三稜(煨):五錢
- 蓬朮(煨):五錢
- 川芎:五錢
- 薄荷:五錢
- 玄明粉:五錢
- 雄黃:五錢
- 桃仁泥:五錢
- 甘草:五錢
製法:
- 將所有藥材分別研成細末。
- 取竹瀝、童便、韭汁、人乳、驢尿、蘆根汁、茅根汁、甘蔗汁、燒酒、米醋、蜜各二杯,薑汁一杯,隔水煮至濃稠。
- 將煮好的藥汁與藥末混合,搓成如芥子大小的丸子。
用法:
- 每服三錢,去枕仰臥,將唾液嚥下。
- 通利大便後服用。
備註:
- 以上劑量僅供參考,請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調整。
- 藥材的炮製方法和用量請遵照醫囑。
服此丸及前諸汁後,得藥不反,切不可便與粥飯及諸飲食,每日用人參五錢,陳皮二錢,作湯細啜,以扶胃氣,覺稍安,漸漸加人參,旬日半月間,方可小試陳倉米飲及糜粥。倉廩未固,不宜便貯米穀,常見即食粥飯者,遂致不救。又有反胃,因叫呼極力,破損氣喉,氣喉破漏,氣壅胃管,胃受氣亦致反胃,法在不治,或用牛喉管焙燥服之。
張子和十膈五噎浪分支派䟽,病派之分,自巢氏始,病失其本,亦自巢氏始,何則?老子曰:少則得,多則惑。且俗謂噎食一症,在《內經》原無多語,惟曰三陽結謂之膈。三陽者,大腸、小腸、膀胱也。結謂結熱也。小腸結熱則血脈燥,大腸結熱則後不圊,膀胱結熱則津液涸,三陽俱結則前後秘澀。
白話文:
服用此丸藥和之前所有的藥汁之後,如果藥物沒有反胃,切記不可馬上喝粥或吃飯和其他食物。每天用五錢人參,二錢陳皮,煮湯慢慢喝,以扶持胃氣,感覺稍微舒服後,逐漸增加人參用量,十天半個月後,才能少量嘗試米湯和稀粥。如果脾胃尚未恢復,不宜立即吃米飯等固體食物,經常吃飯的人,很容易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。還有一些人反胃,是因為喊叫過度,損傷了氣喉,氣喉破損,氣體阻塞胃管,胃受氣也導致反胃。這種情況很難治癒,可以嘗試用牛喉管烘乾後服用。
張子和的《十膈五噎浪分支派䟽》中提到,病症的分類,從巢氏開始,就已經失掉了本源。這是為什麼呢?老子說:「少則得,多則惑。」俗稱的噎食症,在《內經》中並沒有詳細描述,只提到「三陽結謂之膈」。三陽指的是大腸、小腸和膀胱。結指的是熱結。小腸熱結則血脈乾燥,大腸熱結則排便困難,膀胱熱結則津液枯竭。三陽都熱結,就會前後秘結。
下既不通,必反上行,此所以噎食不下,縱下而復出也。謂胃為水穀之海,日受其新,以易其陳,一日一便,乃常度也。今病噎者,三五七日不便,乖其度也。豈非三陽俱結於下,大腸枯涸,所食之物為咽所拒,縱入太倉,還出喉嚨,此陽火不下推而上行也。經曰:少陽所至,為嘔,湧溢食不下。
又氣厥論云:肝移寒於心,為狂,膈中。注陽與寒相搏,故膈食而中不通,此膈熱與寒為之也,非獨專於寒也。六節藏象云:人迎四盛以上為格陽。王太僕云:陽盛之極,故膈拒而食不入。《正理論》云:格則吐逆,故膈亦當為格,後世強分為五噎,後又別為十膈五噎,其派既多,其惑滋甚,人之溢食,初未必遽然也。
白話文:
如果下焦不通暢,食物就會往上逆流,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噎食、吞不下食物,甚至吃下去又吐出來的現象。胃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,每天都接收新的食物,用新的替換掉舊的,每天排便一次,這是正常的狀態。現在病人噎食,已經三、五、七天沒有排便了,這就違反了正常的規律。這很可能是三陽氣都積聚在下焦,導致大腸乾燥、空虛,食物被咽喉阻擋,即使進入胃部,也會從喉嚨吐出來,這是陽火無法下降,被推向上行的結果。經書說:「少陽氣到達的地方,就會出現嘔吐,食物湧出來,吃不下。」
另外,《氣厥論》說:肝氣寒邪入侵心臟,會導致精神狂躁,以及胸膈脹滿。這是因為陽氣和寒邪相互搏鬥,導致胸膈有食物阻塞,不通暢。這是陽熱和寒邪共同作用的結果,不單單是寒邪引起的。古書《六節藏象》說:人迎脈象強盛,超過四個指的深度,就叫做格陽。王太僕說:陽氣過盛,就會導致胸膈阻滯,食物無法進入。醫書《正理論》說:陽氣阻塞就會導致嘔吐,所以胸膈阻塞也應該算是一種格陽,後世將噎食分為五種,又分為十種膈症和五種噎食,門派眾多,迷惑越來越多。其實,人們吃東西嗆到,一開始不一定馬上就會出現噎食。
初或傷酒食,或胃熱欲吐,或胃風欲吐,醫氏不察本原,火里燒姜,湯中煮桂,丁香未已,豆蔻繼之,蓽茇未已,胡椒繼之。雖曰和胃,胃本不寒。雖曰補胃,胃本不虛。設如傷飲,止可逐飲。設如傷食,止可逐食。豈可言虛,便將熱補。素熱之人,三陽必結,三陽既結,食必上潮。
醫者猶云胃寒不納,燒針著艾,三陽轉結。分明一句,到了難從。不過抽薪退熱,最為緊要。揚湯止沸,愈急愈增。歲月彌深,為醫所誤。人言可下,退陽養陰,張眼吐舌,恐傷元氣,止在沖和。閉塞不通,腸宜通暢,是以腸鳴,腸既不通,遂成噎病。或曰憂恚氣結,亦可下乎。
白話文:
一開始,可能是因為吃喝過度,或是胃火旺盛想吐,或者胃氣上逆想吐,醫生沒有搞清楚病因,就用火烤薑片,在湯裡煮桂枝,丁香還不夠,又加豆蔻,蔻蔻不夠,又加胡椒。雖然說是要和胃,但胃本來就不寒;雖然說是要補胃,但胃本來就不虛。如果病人是受寒,就應該驅寒;如果病人是食物中毒,就應該解毒。怎麼可以說身體虛弱,就用溫熱的東西去補呢?本來就體熱的人,三陽經就會阻塞,三陽經阻塞,吃下去的食物就會往上逆流。
醫生還說胃寒不消化,就用針灸艾灸,結果三陽經更加阻塞。明明就只有一句話,卻讓人難以理解。只有移除病根,退去體內的熱,才是最關鍵的。像是在沸水中加水,越急越燙,時間久了,就會被醫生誤診。人們說可以用藥物來瀉火,滋養陰氣,但這樣張嘴吐舌,恐怕會傷元氣,還是要保持阴阳平衡才是。如果腸道阻塞不通,就應該通暢,因為腸鳴就是腸道不通暢的表現,腸道不通暢,就會變成噎食病。有人說憂慮郁結也會導致阻塞,那也可以用藥物來瀉火。
予曰憂恚盤礴,便同火鬱,太倉公見此皆下,法廢以來,千年不復。今代劉河間治膈氣噎食用承氣三乙湯,獨超近代。今予不恤,姑示後人。用藥之時,更詳輕重。假如秘久,慎勿頓攻。總得攻開,必慮後患。宜先潤養,小著湯丸,累累加之,關扃自透。其或咽噎,上阻痰涎,輕用苦酸,微微湧出。
因而治下,藥勢易行,設或不行,蜜鹽下導,始終勾引,兩藥相通,結散陽消,飲食自下。莫將巴豆,耗卻天真,液燥津枯,留毒不去。人言此病,曾下奪之,從下奪來,轉虛轉痞。此為巴豆,非大黃、牽牛之過也。
箕城一酒官,病嘔吐,逾年不愈,皆以胃寒治之,丁香、半夏、青、陳、薑、附,種種燥熱,燒錐燎艾,莫知其數,或少愈,或復劇,且十年大便澀燥,小便赤黃,予視之曰,諸痿喘嘔,皆屬於上。王太僕云:上謂上焦也。火氣炎上之氣,謂皆熱甚而為嘔。以四生丸下三十行,燥糞腸垢何啻如斗,其人昏困一二日,頻以冰水呷之,漸投涼乳酪、芝麻飲,時時咽之。數日後大啜飲食,精神氣血如昔,繼生三子,至五十歲。
白話文:
我說憂慮憤怒積聚,就像火氣鬱結,太倉公見此都會瀉下,但這個方法後來被廢棄,千年來沒有人再用。現在的劉河間醫治膈氣噎食,使用承氣湯,獨步當代。我現在不吝惜,將此方法傳給後人。用藥的時候,要仔細考慮輕重。如果秘結很久,不要突然猛攻。即使攻開了,也要考慮後患。應該先潤養,用小劑量的湯藥,慢慢增加劑量,讓關竅自行打開。如果出現咽喉阻塞,痰涎上阻,就用少量苦酸藥物,慢慢地湧出來。
因此,治療向下,藥性容易運行,如果藥物不運行,可以用蜂蜜鹽水向下引導,始終不斷地引導,兩種藥物相互配合,結塊散開,陽氣消散,飲食自然能往下走。不要用巴豆,會耗損人體的精氣,造成津液枯竭,毒素殘留。有人說這種病可以用瀉下藥物治療,從下面奪回來,反而會越來越虛弱,越來越痞塞。這是巴豆的弊端,不是大黃、牽牛的過錯。
箕城有一位酒官,患嘔吐病,一年多未愈,大家都用溫胃的方法治療,用丁香、半夏、青、陳、薑、附等燥熱藥物,燒灼艾灸,不計其數,有時稍微好轉,有時病情加重。而且十多年來大便乾澀,小便赤黃。我觀察後說,各種痿症、喘症、嘔吐,都屬於上焦病症。王太僕說:上焦就是指上焦。火氣炎上,就是指熱氣太盛而導致嘔吐。我用四生丸瀉下三十次,排出的燥糞腸垢如同斗一般多,病人昏迷困倦兩三天,頻繁地用冰水漱口,逐漸改用涼乳酪、芝麻飲,時時咽下。幾天後,能大口吞嚥飲食,精神氣血恢復如初,後來又生了三個孩子,活到五十歲。
【診】:寸口脈微而數,微則無氣,無氣則榮虛,榮虛則血不足,血不足則胸中冷。趺陽脈浮而澀,浮則為虛,澀則傷脾,脾傷則不磨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完穀不化,名曰胃反。脈緊而澀,其病難治。脈弦者虛也,胃氣無餘,朝食暮吐,變為胃反,寒在於上,醫反下之,令脈反弦,故名曰虛。胃脈耎而散者,當病食痹。
(至真要論云:食痹而吐。)腎脈微緩為洞,洞者食不化,下嗌還出。沉緩而無力,或大而弱,為氣虛。數而無力,或澀小,為血虛。數而有力為熱。寸關沉,或伏、或大而滑數,是痰。寸關脈沉而澀,是氣。反胃之脈,沉細散亂,不成條道,沉浮則有,中按則無,必死不治。
白話文:
病人寸口脈搏微弱而快速,微弱代表氣虛,氣虛則營氣虛弱,營氣虛弱則血不足,血不足就會導致胸中感到寒冷。趺陽脈搏浮於表面且澀滯,浮於表面代表虛證,澀滯代表脾胃受損,脾胃受損則食物無法正常消化,早晨吃下去的東西晚上就吐出來,晚上吃下去的東西早上就吐出來,吃進去的食物無法消化,稱為胃反。脈搏緊而澀,這種病症很難治療。脈搏弦緊代表虛證,胃氣不足,早晨吃下去的東西晚上就吐出來,演變成胃反,寒氣停留在上焦,醫生卻用下焦的治療方法,導致脈搏變得弦緊,所以稱為虛證。胃脈搏微弱而散亂,代表病人患有食痹症。
(《至真要論》記載:食痹症會導致嘔吐。)腎脈搏微弱緩慢代表胃氣虛弱,胃氣虛弱則食物無法消化,吃下去的食物會從喉嚨返出。脈搏沉而緩慢且無力,或者脈象很大但力量微弱,代表氣虛。脈搏快速但無力,或者澀滯而微小,代表血虛。脈搏快速且有力代表熱證。寸關脈搏沉下去,或者潛伏在深處,或者脈象很大且滑利快速,代表有痰證。寸關脈搏沉而澀,代表氣虛。胃反的脈象沉而細小且散亂,沒有條理,按下去時有時無,這種病人必死無疑,無法治療。
更參面色,不欲黃白,亦不欲純白,皆惡候也。年高病久,元氣敗壞,手足寒冷,糞如羊矢,沫大出者,皆不治。
白話文:
對於一個人的面色,不應該是隻想看到黃白或者純白,這都是不好的徵兆。對於年紀大或長期有病的人來說,如果原本的元氣已經破壞,導致四肢發冷,大便形狀像羊屎,泡沫大量出現,這些情況都不適合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