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三冊 (2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三冊 (2)

1. 漏氣

身背皆熱,肘臂牽痛,其氣不續,膈間厭悶,食入即先嘔而後下,名曰漏氣。此因上焦傷風,閉其腠理,經氣失道,邪氣內著,麥門冬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身體背後都感到熱,肘部和手臂連帶疼痛,氣息不順暢,胸部感到窒礙不舒,吃進去的食物會先嘔吐再排出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漏氣」。這通常是因為上焦部位受風,使得皮膚毛孔閉塞,經絡的氣血運行受阻,邪氣滯留在內部,需要用「麥門冬湯」來調治。

2. 走哺

下焦實熱,大小便不通,氣逆不續,嘔逆不禁,名曰走哺。人參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下焦有實熱,導致大小便不通暢,氣息上逆無法順暢流通,嘔吐不停,這被稱為「走哺」。治療方法主要使用「人參湯」。

3. 吐食

上焦氣熱上衝,食已暴吐,脈浮而洪,宜先降氣和中,以桔梗湯調木香散二錢,隔夜空腹服之,三服後,氣漸下,吐漸去,然後去木香散,加芍藥二兩,黃耆一兩半,同煎服之,病愈則止。如大腑燥結,食不盡下,以大承氣湯去芒硝微下之,少利為度,再服前藥補之。如大便復結,又依前微下之。

《保命集》用荊黃湯調檳榔散。中焦吐食,由食積與寒氣相格,故吐而疼,宜服紫沉丸。《金匱》大黃甘草湯,治食已即吐,又治吐水。吐食而脈弦者,由肝勝於脾而吐,乃由脾胃之虛,宜治風安胃,金花丸、青鎮丸主之。《金匱》茯苓澤瀉湯,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。

白話文:

如果上焦氣往上衝,吃東西就吐,脈搏浮而有力,應該先降氣和胃。可以用桔梗湯調和木香散兩錢,隔夜空腹服用,連續服用三次後,氣應該會下降,嘔吐也會減少。之後就不用服用木香散,可以加芍藥兩兩,黃耆一兩半,一起煎服,病好了就停藥。如果大腸燥結,吃下去的食物無法順利排出,可以用大承氣湯去掉芒硝稍微通便,只要稍微排泄一下即可,再服用之前的藥物補身體。如果大便再次阻塞,就再依前法稍微通便。

《保命集》中用荊黃湯調和檳榔散。中焦嘔吐,是由於食積和寒氣相互影響,所以會嘔吐並伴隨疼痛,應該服用紫沉丸。 《金匱》中記載大黃甘草湯,可以治療吃東西就吐,以及嘔吐清水。如果嘔吐且脈搏弦急,是肝氣勝過脾氣而導致嘔吐,這是因為脾胃虛弱,應該治療風寒並安撫胃氣,金花丸、青鎮丸是主治藥物。《金匱》中記載茯苓澤瀉湯,可以治療胃氣逆上而嘔吐,並伴隨口渴想喝水的情况。

4. 乾嘔

《金匱》方,乾嘔噦,若手足厥者,陳皮湯主之。卒乾嘔不息,取甘蔗汁溫服半升,日三,或入生薑汁。搗葛根絞取汁服。

白話文:

《金匱》方中提到,如果出現乾嘔噦,且手足厥冷的症狀,可以用陳皮湯來治療。

若突然出現乾嘔不止,可取甘蔗汁溫服半升,一天三次,也可以加入生薑汁。另外,可以搗碎葛根,絞取汁液服用。

5. 噁心

噁心乾嘔,欲吐不吐,心下映漾,人如畏船,宜大半夏湯,或小半夏茯苓湯,或理中湯、治中湯皆可用。《金匱》方,病人胸中似喘不喘,似嘔不嘔,似噦不噦,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,生薑半夏湯主之。胃氣虛弱,身重有痰,噁心欲吐,是邪氣羈絆於脾胃之間,當先實其脾胃,茯苓半夏湯主之。

舊有風證,不敢見風,眼澀眼黑,胸中有痰,噁心兀兀欲吐,但遇風覺皮肉緊,手足難舉動,重如石,若在暖室,少出微汗,其證隨減,再遇風,病復如是,柴胡半夏湯主之。仲景云:病人慾吐者,不可下之,又用大黃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?曰欲吐者,其病在上,因而越之可也。而逆之使下,則必抑塞憒亂而益以甚,故禁之。

白話文:

感到噁心想吐,卻又吐不出來,胸口悶悶的,好像坐船一樣暈眩,可以用大半夏湯、小半夏茯苓湯、理中湯或治中湯。如果胸口像是喘不過氣,又想吐,卻又吐不出來,像是噎住一樣,心中感到煩躁不安,可以用生薑半夏湯。假如胃氣虛弱,身體沉重,有痰,噁心想吐,這是邪氣困在脾胃之間,應該先補益脾胃,可以用茯苓半夏湯。

如果以前有風寒症,一吹風就受不了,眼睛乾澀發黑,胸口有痰,噁心難受想吐,只要遇到風,就感覺皮膚肌肉緊繃,手腳難以動彈,沉重得像石頭一樣,但如果待在溫暖的房間裡,稍微出點汗,症狀就會減輕,再次遇到風,又會復發,可以用柴胡半夏湯。仲景說:病人想吐的,不能用瀉藥,為什麼用大黃、甘草治療吃了東西就吐的病呢?因為想吐的人,病症在上面,所以用瀉藥可以把病氣往下引導。如果逆著病情,用瀉藥往下瀉,就會堵塞阻礙,使病情更加嚴重,所以要禁止使用瀉藥。

若既已吐矣,吐而不已有升無降,則當逆而折之,引令下行,無速於大黃者也,故不禁也。兵法曰:避其銳,擊其惰,此之謂也。丹溪泥之,而曰凡病嘔吐,切不可下,固矣夫。

白話文:

如果已經嘔吐了,但如果嘔吐後仍然沒有上升反而下降,則應該逆向調整,引導其向下,但不使用大黃這類強烈的藥物,因此不需要限制。兵法上說:避免對敵方的攻擊,抓住敵方疲憊時進行攻擊,這就是說的道理。丹溪則堅持認為,對於任何嘔吐的病症,絕對不可以使用下藥的方法,這是確切的原則。

6. 嘔苦

經云:善嘔,嘔有苦,長太息,邪在膽,逆在胃。膽液泄則口苦,胃氣逆則嘔苦,故曰嘔膽。取三里,以下胃氣逆,則刺少陽血絡,以閉膽逆,卻調虛實,以去其邪。又云:口苦嘔宿汁,取陽陵泉,為胃主嘔而膽汁苦,故獨取膽與胃也。陽明在泉,燥淫所勝,病善嘔,嘔有苦。又云:陽明之勝,嘔苦,治以苦溫、辛溫。是運氣嘔苦,皆屬燥也。

白話文:

經書上說:善於嘔吐,嘔吐物有苦味,而且常常長吁短嘆,這說明邪氣在膽經,逆氣在胃經。膽液外泄就會口苦,胃氣逆流就會嘔吐苦味,所以稱為嘔膽。取穴三里,用來向下引導胃氣逆流,然後刺少陽經的血絡,用來封閉膽經的逆氣,再根據虛實情況調整治療方法,以去除邪氣。

又說:口苦嘔吐宿食,取穴陽陵泉。因為胃主嘔吐,而膽汁是苦的,所以只取膽經和胃經的穴位。陽明經在泉穴,燥邪過盛,病人容易嘔吐,嘔吐物有苦味。

又說:陽明經過盛,嘔吐物有苦味,治療要用苦溫、辛溫的藥物。這說明由於氣運失調導致的嘔吐苦味,都是燥邪引起的。

7. 吐酸吞酸附

東垣曰:病機云,諸嘔吐酸,皆屬於熱。辨云,此上焦受外來客邪也,胃氣不受外邪故嘔。《傷寒論》云:嘔家雖有陽明證,不可攻之,是未傳入里,三陰不受邪也,亦可見此症在外也,仲景以生薑、半夏治之。孫真人云:嘔家多用生薑,是嘔家聖藥。以雜病論之。嘔吐酸水者,甚則酸水浸其心,不任其苦,其次則吐出酸水,令上下牙酸澀不能相對,以大辛熱劑療之必減。吐酸,嘔出酸水也。

酸味者收氣也,西方肺金旺也。寒水乃金之子,子能令母實,故用大咸熱之劑,瀉其子,以辛熱為之佐,以瀉肺之實。以病機之法作熱攻之者誤矣,蓋雜病醋心,濁氣不降,欲為中滿,寒藥豈能治之乎。

白話文:

東垣說:病機說,凡是嘔吐酸水,都屬於熱證。分析原因,這是上焦受到外來客邪侵襲,胃氣沒有受到外邪影響所以才嘔吐。《傷寒論》說:嘔吐的人雖然有陽明證,但不能攻邪,因為病邪還沒有傳入里,三陰沒有受到邪氣侵襲,也可以看出這個症狀在表證,仲景用生薑、半夏來治療。孫真人說:嘔吐的人多用生薑,是嘔吐的聖藥。

從雜病的角度來看,嘔吐酸水的人,嚴重的話酸水會浸漬心臟,心臟無法忍受苦味,其次是吐出酸水,導致上下牙齒酸澀不能合攏,用大辛熱的藥物治療一定會減輕症狀。吐酸,就是嘔出酸水。

酸味收斂氣機,西方肺金旺盛。寒水是金的子,子能使母實,所以用大鹹熱的藥物,瀉其子,用辛熱作為輔助,以瀉肺金的實證。用病機的方法用熱攻邪是錯誤的,因為雜病的醋心,濁氣不降,想要成為中滿,寒藥怎麼可能治療呢?

丹溪曰:或問吞酸,《素問》明以為熱,東垣又以為寒,何也?曰吐酸與吞酸不同,吐酸似吐出酸水如醋,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鬱而成積,成積既久,濕中生熱,故從木化,遂作酸味,非熱而何。其有鬱積之久,不能自湧而出,伏於肺胃之間,咯不得上,咽不得下,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鬱而酸味刺心,肌表溫暖腠理開發,或得香熱湯丸,津液得行亦可暫解,非寒而何。《素問》言熱者,言其本也。

東垣言寒者,言其末也。但東垣不言外得風寒,而作收氣立說,欲瀉肺金之實。又謂寒藥不可治酸,而用安胃湯、加減二陳湯,俱犯丁香,且無治熱濕鬱積之法,為未合經意。予嘗治吞酸,用黃連、茱萸各制炒,隨時令迭為佐使,蒼朮、茯苓為輔,湯浸蒸餅為小丸吞之,仍教以糲食蔬果自養,則病易安。

白話文:

丹溪曰:吞酸之辨

有人問我,關於吞酸的問題,《素問》說吞酸是因為熱,東垣又說吞酸是因為寒,這是為什麼呢?

我說,吐酸和吞酸是不同的。吐酸就像吐出像醋一樣的酸水,這是因為平時津液隨著上升之氣鬱積起來,積久之後,濕氣化熱,所以就呈現酸味,這怎麼可能不是熱呢?

吞酸則是因為鬱積已久,無法自行湧出,就伏在肺胃之間,咳不出來也嚥不下去。如果肌表受風寒,內熱就會更鬱積,酸味就更加刺心。當肌表溫暖,毛孔打開,或者喝了溫熱的湯藥、吃了香熱的湯丸,津液暢通,酸味也能暫時緩解,這怎麼可能不是寒呢?

所以,《素問》說吞酸是因為熱,指的是病情的本源;東垣說吞酸是因為寒,指的是病情的末期

不過,東垣沒有提到外受風寒,而是提出收氣之說,想要瀉肺金之實。而且他還說寒藥不能治吞酸,要用安胃湯、加減二陳湯,這些方劑都用丁香,卻沒有針對熱濕鬱積來治療,這並不符合經方之意。

我曾經治療過吞酸的病人,用黃連、茱萸各制炒,根據季節變化,互相搭配使用;以蒼朮、茯苓為輔,用湯浸蒸餅做成小丸吞服。同時囑咐病人吃些清淡的食物和蔬菜水果,這樣就能滋養身體。結果病人的病情很容易就康復了。

中脘有飲則嘈,有宿食則酸,故常噯宿腐,氣逆,咽酸水;亦有每晨吐清酸水數口,日間無事者;亦有膈間常如酸折,皆飲食傷於中脘所致。生料平胃散加神麯、麥芽各一錢,或八味平胃散,有熱則咽醋丸。膈間停飲積久,必吐酸水,神術丸。酒癖停飲吐酸水,乾薑丸。風痰眩冒,頭痛惡心,吐酸水,半夏、南星、白附生為末,滴水丸桐子大,以生面為衣,陰乾。每服十丸至二十丸,薑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胃部如果有水滞留就会感到嘈杂,如果有食物残留就会觉得酸,所以经常会有嗳气、反胃、咽喉泛酸水的症状。也有些人每天早晨会吐出几口清酸水,白天则没有问题;还有些人总是觉得胃部像是被酸液腐蚀一样,这些都是饮食损伤胃部所导致的。可以服用生料平胃散,加入神曲和麦芽各一钱,或者服用八味平胃散,如果伴有发热则服用咽醋丸。如果胃部长期积存水液,一定会吐出酸水,可以服用神术丸。如果因为饮酒过多而导致胃部积存水液并吐出酸水,可以服用干姜丸。如果出现风痰眩晕、头痛恶心、吐出酸水,可以用半夏、南星、白附子研磨成粉,制成滴水丸,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,用生姜汤送服。

參萸丸,可治吞酸,亦可治自利。酸心,用檳榔四兩,陳皮二兩,末之。空心生蜜湯下方寸匕。

白話文:

"參萸丸"可以治療胃酸倒流的問題,同時也能用於處理自行排便的情形。對於胃酸過多的情況,可以使用檳榔四兩、陳皮二兩,研磨成粉末。在空腹時,以生蜂蜜水送服一茶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