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
1. 第三冊
2. 諸嘔逆門
3. 嘔吐膈氣總論
《潔古家珍》,吐證有三,氣、積、寒也。皆從三焦論之,上焦在胃口,上通於天氣,主內而不出。中焦在中脘,上通天氣,下通地氣,主腐熟水穀。下焦在臍下,下通於地氣,主出而不納。是故上焦吐者,皆從於氣。氣者、天之陽也。其脈浮而洪。其症食已暴吐,渴欲飲水,大便燥結,氣上衝胸而發痛。
其治當降氣和中。中焦吐者,皆從於積,有陰有陽,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。其脈浮而弦。其證或先痛而後吐,或先吐而後痛。法當以小毒藥去其積,檳榔、木香和其氣。下焦吐者,皆從於寒,地道也,其脈大而遲。其證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小便清利,大便秘而不通。治法宜毒藥通其閉塞,溫其寒氣,大便漸通,復以中焦藥和之,不令大腑秘結而自愈也。
《此事難知》,問嘔吐噦,胃所主,各有經乎?答曰:胃者總司也,內有太陽、陽明、少陽三經之別,以其氣血多少,而為聲物有無之不同。即吐屬太陽,有物無聲,乃血病也。有食入即吐,食已則吐,食久則吐之別。嘔屬陽明,有物有聲,氣血俱病也。仲景云:嘔多雖有陽明證,不可下,噦屬少陽,無物有聲,乃氣病也。
(此以乾嘔為噦也。)醫家大法:食剎則吐為之嘔,生薑半夏湯。食入則吐為之暴吐,生薑橘皮湯。食已則吐為之嘔吐,橘皮半夏湯。食久則吐為之反胃,水煮金花丸。食再則吐為之翻胃,易老紫沉丸。旦食不能暮食。則吐、食不下,脈實而滑,半夏生薑大黃湯下之。潔古論吐分三焦,其說蓋本於黃帝,所謂氣為上膈,食飲入而遠出為下膈,食晬時乃反出之。其上焦食已暴吐者,今世謂之嘔吐也。
中下二焦食久而吐,食再而吐者,今世謂之膈氣反胃也。分嘔吐、膈氣為二門。趙以德云:夫陰陽氣血,隨處有定分,獨脾胃得之,則法天地人而三才之道備。故胃有上、中、下三脘,上脘法天為陽,下脘法地為陰,中脘法氣交之分。陽清而陰濁,故陽所司者氣,陰所司者血。
然陽中亦有陰,陰中亦有陽,於是上脘氣多血少,則體乾道之變化動也。下脘血多氣少,則體坤道之資生靜也。中脘氣血相半,故運上下動靜升降之氣行。由是物之入胃,各從其類聚。水飲者,物之清。穀食者,物之濁。然清中有濁,濁中有清,故飲之清者,必先上輸於司氣之肺,而後四布為津為液。
清中之濁者,則下輸膀胱為便溺出焉。食之清者,亦必先淫精於司血之心肝,以養筋骨經脈,更化榮衛,流注百骸。濁中之濁者,則自下脘變糟粕,傳送下大腸出焉。若邪在上脘之陽則氣停,氣停則水積,故飲之清濁混亂,則為痰、為飲、為涎、為唾、變而成嘔。邪在下脘之陰則血滯,血滯則谷不消,故食之清濁不分,而為噎塞、為痞滿、為痛為脹、變而成吐。邪在中脘之氣交者,盡有二脘之病。
是故嘔從氣病,法天之陽,動而有聲,與飲俱出,猶雷震必雨注也。吐從血病,法地之陰,靜而無聲,與食俱出,象萬物之吐出於地也。氣血俱病,法陰陽之氣交,則嘔吐並作,飲食皆出。然在上脘,非不吐食也,設陽中之陰亦病,則食入即吐,不得納於胃也。非若中脘之食已而後吐,下脘之食久而方出。
其下脘,非不嘔也,設陰中之陽亦病,則吐與嘔齊作,然嘔少於吐,不若上脘之嘔多於吐也。
白話文:
嘔吐膈氣總論
《潔古家珍》提到,嘔吐的原因有三種:氣、積食、寒。這些都與三焦的運作有關。上焦(胃的上口)與天氣相通,負責將氣吸入而不排出。中焦(胃的中部)與天氣和地氣相通,負責消化食物。下焦(肚臍以下)與地氣相通,負責排出而不納入。
因此,上焦引起的嘔吐,都與氣有關。氣屬陽,脈象浮而洪大。症狀是吃完東西就立刻嘔吐,想喝水,大便乾燥,氣向上衝胸口並引發疼痛。治療方法應該以降氣和胃為主。
中焦引起的嘔吐,都與積食有關,積食又分陰陽兩種。食物與氣互相作用形成積食而導致疼痛。脈象浮而弦。症狀可能先痛後吐,也可能先吐後痛。治療方法應該用少量有毒性的藥物去除積食,再用檳榔、木香來調和氣。
下焦引起的嘔吐,都與寒有關,屬於地道。脈象大而遲緩。症狀是早上吃東西晚上吐,晚上吃東西早上吐,小便清澈,大便乾燥不通。治療方法應該用有毒性的藥物來疏通堵塞,溫暖寒氣,等大便逐漸通暢後,再用調和中焦的藥物來調理,避免大便再次堵塞,這樣就能痊癒。
《此事難知》中提到,有人問:嘔吐和呃逆都由胃主管嗎?各自歸屬於哪些經絡?回答說:胃是總管,但內部又分太陽、陽明、少陽三經,因為氣血的多寡而產生不同的聲音和嘔吐物的差異。嘔吐歸屬於太陽經,有嘔吐物但沒有聲音,屬於血病。有食物剛入口就吐、吃完就吐、吃很久才吐的區別。嘔吐歸屬於陽明經,既有嘔吐物也有聲音,屬於氣血都病。張仲景說過,嘔吐多雖然有陽明經的症狀,但不能用瀉下的藥。呃逆歸屬於少陽經,沒有嘔吐物但有聲音,屬於氣病。(這裡把乾嘔看作是呃逆。)
醫家認為,食物剛入口就吐是嘔,用生薑半夏湯治療。食物吃下去就吐是暴吐,用生薑橘皮湯治療。食物吃完後才吐是嘔吐,用橘皮半夏湯治療。食物吃很久才吐是反胃,用水煮金花丸治療。食物吃下去又吐出來是翻胃,用易老紫沉丸治療。早上吃不下,晚上也吃不下,而且吃下去就吐,脈象實而滑,用半夏生薑大黃湯瀉下。
潔古將嘔吐分為三焦的說法,是根據黃帝的理論:氣在胸膈之上,食物入口後很快排出是下膈,食物經過一段時間才吐出來。上焦的吃完就立刻吐,現在稱作嘔吐。中下二焦的吃很久才吐,或吃下去又吐出來,現在稱作膈氣反胃。因此將嘔吐和膈氣分為兩個不同的類別。
趙以德說:陰陽氣血在身體各處都有一定的分配,只有脾胃兼具,才能體現天地人三才的道理。所以胃有上、中、下三脘,上脘效法天屬陽,下脘效法地屬陰,中脘是陰陽交界的地方。陽氣清而陰氣濁,所以陽氣主管氣,陰氣主管血。
然而,陽中有陰,陰中也有陽。因此上脘氣多血少,體現天道變化流動的特性。下脘血多氣少,體現地道滋養靜止的特性。中脘氣血各佔一半,所以能運行上下動靜的氣機。因此,食物進入胃後,會根據屬性歸類。水飲屬於清,穀食屬於濁。但是清中有濁,濁中有清。所以飲水的清氣,會先上輸到主管氣的肺,然後散佈全身化為津液。清氣中的濁氣,則下輸膀胱成為尿液排出。食物的清氣,會先輸送到主管血的心肝,用來滋養筋骨經脈,轉化為營衛之氣,流佈全身。濁氣中的濁氣,則從下脘變為糟粕,傳送到大腸排出。
如果邪氣在上脘的陽氣,就會導致氣滯,氣滯就會積水,所以飲水的清濁混雜,就會變成痰、飲、涎、唾,進而導致嘔吐。如果邪氣在下脘的陰氣,就會導致血滯,血滯就會導致食物難以消化,所以食物的清濁不分,就會導致噎塞、痞滿、疼痛、脹氣,進而導致嘔吐。如果邪氣在中脘的陰陽交界處,就會同時出現上脘和下脘的症狀。
所以,嘔吐屬於氣病,效法天之陽,會發出聲音,與水飲一同排出,就像打雷必然下雨一樣。吐屬於血病,效法地之陰,沒有聲音,與食物一同排出,就像萬物從地上生長出來一樣。氣血都病,就效法陰陽交界之氣,就會同時出現嘔吐,飲食都會排出。
然而,在上脘,並非不吐食物,如果陽中的陰氣也生病,就會導致食物剛入口就吐,無法進入胃。這與中脘的吃完才吐、下脘的吃很久才吐不同。下脘也並非沒有嘔,如果陰中的陽氣也生病,就會導致嘔吐同時出現,但嘔吐比吐少,不像上脘的嘔吐多於吐。
4. 嘔吐
(漏氣,走哺,吐食,乾嘔,噁心,嘔苦,吐酸吞酸,嘔清水,吐涎沫,嘔膿,嘔蟲)
東垣曰:夫嘔、吐、噦者,皆屬於胃,胃者總司也,以其氣血多少為異耳。且如嘔者、陽明也,陽明多血多氣,故有聲有物,氣血俱病也。仲景云:嘔多雖有陽明症,慎不可下。孫真人曰:嘔家多服生薑,乃嘔吐之聖藥也。氣逆者必散之,故以生薑為主。吐者、太陽也,太陽多血少氣,故有物無聲,乃血病也。
有食入則吐,有食已則吐,以陳皮去白主之。噦者、少陽也,少陽多氣少血,故有聲無物,乃氣病也。以薑製半夏為主。故朱奉議治嘔、吐、噦,以生薑、半夏、陳皮之類是也。究三者之源,皆因脾氣虛弱,或因寒氣客胃,加之飲食所傷而致也。宜以丁香、藿香、半夏、茯苓、陳皮、生薑之類主之。
若但有內傷而有此疾,宜察其虛實,使內消之,痰飲者必下之,當分其經,對證用藥,不可亂也。《金匱》方,諸嘔吐,谷不得下者,小半夏湯主之。又云:嘔家本渴,渴者為欲解,今反不渴,心下有支飲故也,小半夏湯主之。用半夏一升,生薑半斤,水七升,煮取一升半,分溫再服。
又云:卒嘔吐,心下痞,有水眩悸者,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。即前方加茯苓四兩也。然則生薑、半夏固通治嘔吐之正劑矣,然東垣云:辛藥生薑之類治嘔吐,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。若胃虛穀氣不行,胸中閉塞而嘔者,唯宜益胃推揚穀氣而已,勿作表實用辛藥瀉之。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,服大半夏湯立愈,此仲景心法也。
寒而嘔吐,則喜熱惡寒,四肢悽清,或先覺咽酸,脈弱小而滑,因胃虛傷寒飲食,或傷寒汗下過多,胃中虛冷所致,當以剛壯溫之,宜二陳湯加丁香十粒,或理中湯加枳實半錢,或丁香吳茱萸湯、藿香安胃散、鐵刷湯,不效則溫中湯,甚則附子理中湯,或治中湯加丁香,並須冷服。蓋冷遇冷則相入,庶不吐出。
(羅謙甫云:諸藥不愈者,紅豆丸神效。)曾有患人用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加丁香,到口即吐,後去乾薑,只參、附加丁、木二香,煎熟,更磨入沉香,立吐定。蓋虛寒痰氣凝結,丁、附既溫,佐以沉、木香則通,乾薑、白朮則泥耳。熱嘔,食少則出,喜冷惡熱,煩躁引飲,脈數而洪,宜二陳湯加黃連、炒梔子、枇杷葉、竹茹、乾葛、生薑,入蘆根汁服。《金匱》方,嘔而發熱者,小柴胡湯主之。
潔古用小柴胡湯加青黛,以薑汁打糊丸,名清鎮丸,治嘔吐脈弦頭痛,蓋本諸此。胃熱而吐者,聞穀氣即嘔,藥下亦嘔,或傷寒未解,胸中有熱,關脈洪者是也,並用蘆根汁。《金匱》方,嘔吐而病在膈上,後思水,解,急與之,思水者,豬苓散主之。嘔而胸滿者,吳茱萸湯主之。
嘔而渴,煮枇杷葉汁飲之。嘔而腸鳴,心下痞者,半夏瀉心湯主之。氣嘔吐,胸滿膈脹,關格不通,不食常飽,食則常氣逆而吐,此因盛怒中飲食而然,宜二陳湯加枳實、木香各半錢,或吳茱萸湯,不效則丁沉透膈湯,及五膈寬中湯。食嘔吐,多因七情而得,有外感邪氣,並飲食不節而生,大概治以理中為先,二陳湯加枳實一錢,或加南星七分,沉香、木香各四分亦好,或只服枳南湯,或導痰湯。又有中脘伏痰,遇冷即發,俗謂之冷癇,或服新法半夏湯,或撾脾湯。
有痰飲,粥藥到咽即吐,人皆謂其番胃,非也,此乃痰氣結在咽膈之間,宜先以姜蘇湯下靈砂丹,俟藥可進,則以順氣之藥繼之。外有吐瀉及痢疾,或腹冷痛,進熱藥太驟,以致嘔逆,宜二陳湯加砂仁、白豆蔻各半錢,沉香少許。嘔吐諸藥不效,當借鎮重之藥以墜其逆氣,宜姜蘇湯下靈砂丹百粒,俟藥得止,卻以養正丹、半硫丸導之。嘔吐津液既去,其口必渴,不可因渴而遽以為熱。
若陰虛邪氣逆上,窒塞嘔噦,不足之病,此地道不通也。正當用生地黃、當歸、桃仁、紅花之類,和血、涼血、潤血,兼用甘草以補其氣,微加大黃、芒硝以通其閉,大便利,邪氣去,則氣逆嘔噦自不見矣。復有胸中虛熱,穀氣久虛,發而為嘔噦者,但得五穀之陰以和之,則嘔噦自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