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三冊 (1)
第三冊 (1)
1. 嘔吐膈氣總論
《潔古家珍》,吐證有三,氣、積、寒也。皆從三焦論之,上焦在胃口,上通於天氣,主內而不出。中焦在中脘,上通天氣,下通地氣,主腐熟水穀。下焦在臍下,下通於地氣,主出而不納。是故上焦吐者,皆從於氣。氣者、天之陽也。其脈浮而洪。其症食已暴吐,渴欲飲水,大便燥結,氣上衝胸而發痛。
其治當降氣和中。中焦吐者,皆從於積,有陰有陽,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。其脈浮而弦。其證或先痛而後吐,或先吐而後痛。法當以小毒藥去其積,檳榔、木香和其氣。下焦吐者,皆從於寒,地道也,其脈大而遲。其證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小便清利,大便秘而不通。治法宜毒藥通其閉塞,溫其寒氣,大便漸通,復以中焦藥和之,不令大腑秘結而自愈也。
白話文:
嘔吐症狀有三種,分別是氣、積、寒。這三種都從三焦來論述。上焦在胃口附近,向上連通天氣,主要功能是收納而不外泄。中焦在中脘部位,向上連通天氣,向下連通地氣,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。下焦在臍下,向下連通地氣,主要功能是排泄而不吸收。
因此,上焦引起的嘔吐,都屬於氣虛所致。氣是天的陽氣,所以脈象浮而洪大。症狀表現為剛吃完東西就嘔吐,口渴想喝水,大便乾燥難解,氣往上衝擊胸部引起疼痛。
治療方法應當降氣和胃。中焦引起的嘔吐,都屬於積滯所致,有陰有陽,食物和氣機相互阻滯形成積塊而引起疼痛。脈象浮而弦。症狀表現為先疼痛後嘔吐,或先嘔吐後疼痛。治療方法應當使用小毒藥物去除積塊,檳榔、木香等藥物可以和氣止痛。
下焦引起的嘔吐,都屬於寒氣所致,因為它是人體與地氣相通的部位,所以脈象沉而遲。症狀表現為早上吃東西晚上吐,晚上吃東西早上吐,小便清澈,大便乾澀不通。治療方法應當使用毒藥通暢閉塞的部位,溫暖寒氣,大便逐漸通暢後,再用中焦藥物調理,避免大腸秘結,自然就會痊癒。
《此事難知》,問嘔吐噦,胃所主,各有經乎?答曰:胃者總司也,內有太陽、陽明、少陽三經之別,以其氣血多少,而為聲物有無之不同。即吐屬太陽,有物無聲,乃血病也。有食入即吐,食已則吐,食久則吐之別。嘔屬陽明,有物有聲,氣血俱病也。仲景云:嘔多雖有陽明證,不可下,噦屬少陽,無物有聲,乃氣病也。
(此以乾嘔為噦也。)醫家大法:食剎則吐為之嘔,生薑半夏湯。食入則吐為之暴吐,生薑橘皮湯。食已則吐為之嘔吐,橘皮半夏湯。食久則吐為之反胃,水煮金花丸。食再則吐為之翻胃,易老紫沉丸。旦食不能暮食。則吐、食不下,脈實而滑,半夏生薑大黃湯下之。潔古論吐分三焦,其說蓋本於黃帝,所謂氣為上膈,食飲入而遠出為下膈,食晬時乃反出之。其上焦食已暴吐者,今世謂之嘔吐也。
白話文:
嘔吐和噦都是胃病,但因病因不同,表現也不同。嘔吐分為太陽經、陽明經和少陽經三種,各有其特點。太陽經嘔吐,有物無聲,是血虛病。陽明經嘔吐,有物有聲,是氣血兩虛。少陽經嘔吐,稱為噦,無物有聲,是氣病。
根據嘔吐的發生時間和食物狀態,可以分為以下幾種:食剎則吐為嘔,食入則吐為暴吐,食已則吐為嘔吐,食久則吐為反胃,食再則吐為翻胃。
若出現旦食不能暮食,則吐,食不下,脈實而滑,則應服用半夏生薑大黃湯下之。
醫家認為,嘔吐是三焦不調,上焦食已暴吐為嘔吐。
中下二焦食久而吐,食再而吐者,今世謂之膈氣反胃也。分嘔吐、膈氣為二門。趙以德云:夫陰陽氣血,隨處有定分,獨脾胃得之,則法天地人而三才之道備。故胃有上、中、下三脘,上脘法天為陽,下脘法地為陰,中脘法氣交之分。陽清而陰濁,故陽所司者氣,陰所司者血。
然陽中亦有陰,陰中亦有陽,於是上脘氣多血少,則體乾道之變化動也。下脘血多氣少,則體坤道之資生靜也。中脘氣血相半,故運上下動靜升降之氣行。由是物之入胃,各從其類聚。水飲者,物之清。穀食者,物之濁。然清中有濁,濁中有清,故飲之清者,必先上輸於司氣之肺,而後四布為津為液。
白話文:
如果人吃東西很久之後才吐,或者吃第二次就吐,現代人稱之為「膈氣反胃」。可以分為嘔吐和膈氣兩個方面。趙以德說:陰陽氣血,每個部位都有固定的分布,特別是脾胃,它遵循天地人的規律,具備了三才之道。因此,胃部有上、中、下三脘,上脘对应天,屬陽;下脘对应地,屬陰;中脘是氣交匯的地方。陽氣清淨,陰氣濁重,所以陽主氣,陰主血。
不過,陽中也有陰,陰中也有陽。因此,上脘氣多血少,體現了乾道的變化和動態;下脘血多氣少,體現了坤道的滋生和靜態。中脘氣血相半,所以運轉著上下動靜升降的氣息。因此,食物進入胃後,會根據其特性進行分類。水飲屬清,穀食屬濁。但清中也有濁,濁中也有清,所以水飲中的清氣,必須先向上輸送到主氣的肺部,然後再散布全身,化作津液。
清中之濁者,則下輸膀胱為便溺出焉。食之清者,亦必先淫精於司血之心肝,以養筋骨經脈,更化榮衛,流注百骸。濁中之濁者,則自下脘變糟粕,傳送下大腸出焉。若邪在上脘之陽則氣停,氣停則水積,故飲之清濁混亂,則為痰、為飲、為涎、為唾、變而成嘔。邪在下脘之陰則血滯,血滯則谷不消,故食之清濁不分,而為噎塞、為痞滿、為痛為脹、變而成吐。邪在中脘之氣交者,盡有二脘之病。
是故嘔從氣病,法天之陽,動而有聲,與飲俱出,猶雷震必雨注也。吐從血病,法地之陰,靜而無聲,與食俱出,象萬物之吐出於地也。氣血俱病,法陰陽之氣交,則嘔吐並作,飲食皆出。然在上脘,非不吐食也,設陽中之陰亦病,則食入即吐,不得納於胃也。非若中脘之食已而後吐,下脘之食久而方出。
其下脘,非不嘔也,設陰中之陽亦病,則吐與嘔齊作,然嘔少於吐,不若上脘之嘔多於吐也。
白話文:
身體內部的純淨物質,會向下輸送到膀胱,變成尿液排出。飲食中純淨的部分,首先會滋養心肝,供給精血,進而滋養筋骨經脈,再轉化為氣血,流遍全身。濁氣中的最濁部分,會在中脘(胃部)變成糟粕,然後傳送到大腸排出。如果病邪在上脘的陽氣部位,就會導致氣機停滯,氣停則水液積聚,所以喝進去的清濁物質混雜在一起,就會變成痰、飲、涎、唾,最終引起嘔吐。如果病邪在下脘的陰氣部位,就會導致血氣停滯,血滯則食物無法消化,所以吃進去的清濁物質無法區分,就會出現噎塞、痞滿、疼痛、脹滿等症狀,最終變成嘔吐。病邪在中脘的氣交部位,則會出現上、下脘的共同病症。
因此,嘔吐是因氣病而起,如同天上的陽氣,動而有聲,和飲液一起排出,就像雷聲響過後必有大雨一樣。吐出是因血病而起,如同地上的陰氣,靜而無聲,和食物一起排出,就像萬物吐出於大地一樣。氣血都生病了,就如同陰陽之氣交合,就會出現嘔吐並作,飲食都一起吐出來。然而,在上脘,並不是說不吐食物,如果陽氣中的陰氣也生病了,那麼食物剛入口就吐出來,無法進入胃部。這與中脘的食物已經進入後才吐出來,以及下脘的食物在胃中停留很久才吐出來,是不一樣的。
至於下脘,並不是說不嘔吐,如果陰氣中的陽氣也生病了,就會出現吐和嘔同時出現的情況,但嘔吐的次數少於吐出的次數,不像上脘那樣嘔吐的次數多於吐出的次數。
2. 嘔吐
(漏氣,走哺,吐食,乾嘔,噁心,嘔苦,吐酸吞酸,嘔清水,吐涎沫,嘔膿,嘔蟲)
東垣曰:夫嘔、吐、噦者,皆屬於胃,胃者總司也,以其氣血多少為異耳。且如嘔者、陽明也,陽明多血多氣,故有聲有物,氣血俱病也。仲景云:嘔多雖有陽明症,慎不可下。孫真人曰:嘔家多服生薑,乃嘔吐之聖藥也。氣逆者必散之,故以生薑為主。吐者、太陽也,太陽多血少氣,故有物無聲,乃血病也。
有食入則吐,有食已則吐,以陳皮去白主之。噦者、少陽也,少陽多氣少血,故有聲無物,乃氣病也。以薑製半夏為主。故朱奉議治嘔、吐、噦,以生薑、半夏、陳皮之類是也。究三者之源,皆因脾氣虛弱,或因寒氣客胃,加之飲食所傷而致也。宜以丁香、藿香、半夏、茯苓、陳皮、生薑之類主之。
白話文:
東垣曰:
嘔、吐、噦,都是屬於胃的問題,胃是消化系統的總司令,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氣血的多少。
例如嘔,屬於陽明經,陽明經氣血充盈,所以嘔吐時會有聲音,並且會吐出東西,表示氣血都病了。仲景說:雖然嘔吐大多是陽明經的症狀,但要謹慎,不可隨便下瀉藥。孫真人說:嘔吐的人大多服用生薑,是嘔吐的聖藥。氣逆的人必須要散開,所以以生薑為主。
吐,屬於太陽經,太陽經血多氣少,所以吐的時候雖然有東西吐出來,卻沒有聲音,是血病。
如果吃東西就吐,或者吃過東西才吐,就要用陳皮去白(去掉陳皮的白皮)來治療。
噦,屬於少陽經,少陽經氣多血少,所以噦的時候有聲音但沒有東西吐出來,是氣病。要以薑製半夏為主。
所以朱奉議治療嘔、吐、噦,都是用生薑、半夏、陳皮等藥物。
究其根源,三種病症都是因為脾氣虛弱,或者寒氣入侵胃部,加上飲食不當所致。可以用丁香、藿香、半夏、茯苓、陳皮、生薑等藥物來治療。
若但有內傷而有此疾,宜察其虛實,使內消之,痰飲者必下之,當分其經,對證用藥,不可亂也。《金匱》方,諸嘔吐,谷不得下者,小半夏湯主之。又云:嘔家本渴,渴者為欲解,今反不渴,心下有支飲故也,小半夏湯主之。用半夏一升,生薑半斤,水七升,煮取一升半,分溫再服。
又云:卒嘔吐,心下痞,有水眩悸者,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。即前方加茯苓四兩也。然則生薑、半夏固通治嘔吐之正劑矣,然東垣云:辛藥生薑之類治嘔吐,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。若胃虛穀氣不行,胸中閉塞而嘔者,唯宜益胃推揚穀氣而已,勿作表實用辛藥瀉之。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,服大半夏湯立愈,此仲景心法也。
白話文:
如果只是內傷導致嘔吐,要先辨別虛實,虛者要補益,實者要瀉下;如果是痰飲引起的嘔吐,就必須要把它排出來。 要分清楚經絡,根據症狀用藥,千萬不可亂用。 《金匱》中記載,各種嘔吐、食物無法下嚥的症狀,都可以用小半夏湯治療。 書中又說,嘔吐的人原本應該口渴,渴了就是想喝水,但現在反而不渴,說明胸腹之間有積水,這時也可以用小半夏湯治療。 配方是半夏一升、生薑半斤,加水七升,煮到剩下 一升半,分溫兩次服用。
書中還說,如果突然嘔吐,胸腹脹滿,伴隨頭昏眼花、心慌的症狀,可以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,這個方子就是在小半夏湯的基礎上,再加茯苓四兩。 由此可見,生薑和半夏是治療嘔吐的常用藥物。 不過東垣先生認為,辛辣藥物像生薑之類,只能治療上焦氣滯、表實的嘔吐症狀。 如果胃虛弱,食物無法下行,導致胸悶嘔吐,就應該補益胃氣,而不是用辛辣藥物瀉下。 所以如果服用小半夏湯沒有效果,可以用大半夏湯治療,馬上就會好轉,這就是張仲景的治療原則。
寒而嘔吐,則喜熱惡寒,四肢悽清,或先覺咽酸,脈弱小而滑,因胃虛傷寒飲食,或傷寒汗下過多,胃中虛冷所致,當以剛壯溫之,宜二陳湯加丁香十粒,或理中湯加枳實半錢,或丁香吳茱萸湯、藿香安胃散、鐵刷湯,不效則溫中湯,甚則附子理中湯,或治中湯加丁香,並須冷服。蓋冷遇冷則相入,庶不吐出。
白話文:
如果患者出現畏寒且伴有嘔吐的症狀,通常會表現出喜熱怕冷、四肢冰冷,甚至可能先感覺到咽喉發酸,脈象微弱且滑,這是由於胃虛寒,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節或傷寒後汗出過多,導致胃中虛冷所致。治療上應以溫補陽氣、健脾暖胃為主,可以考慮服用二陳湯加丁香十粒,或理中湯加枳實半錢,亦可選擇丁香吳茱萸湯、藿香安胃散、鐵刷湯等方劑。若上述方法無效,則可使用溫中湯,情況嚴重者可服用附子理中湯或治中湯加丁香。值得注意的是,所有藥物都應冷服,因為冷遇冷會互相滲透,避免藥物被嘔吐出來。
(羅謙甫云:諸藥不愈者,紅豆丸神效。)曾有患人用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加丁香,到口即吐,後去乾薑,只參、附加丁、木二香,煎熟,更磨入沉香,立吐定。蓋虛寒痰氣凝結,丁、附既溫,佐以沉、木香則通,乾薑、白朮則泥耳。熱嘔,食少則出,喜冷惡熱,煩躁引飲,脈數而洪,宜二陳湯加黃連、炒梔子、枇杷葉、竹茹、乾葛、生薑,入蘆根汁服。《金匱》方,嘔而發熱者,小柴胡湯主之。
白話文:
羅謙甫說:各種藥物都治不好的病,紅豆丸效果神奇。曾有病人用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加入丁香,喝到嘴裡就吐出來,後來去掉乾薑,只用參、附加上丁香和木香,煎煮熟透,再磨入沉香,馬上就不吐了。這是因為虛寒痰氣凝結,丁香、附子都溫熱,輔以沉香、木香則能通暢,乾薑、白朮反而會阻礙效果。如果是熱嘔,吃一點就吐,喜涼惡熱,煩躁想喝水,脈象數而洪大,應該用二陳湯加入黃連、炒梔子、枇杷葉、竹茹、乾葛、生薑,再加入蘆根汁服用。《金匱要略》記載,嘔吐而且發熱的,用小柴胡湯治療。
潔古用小柴胡湯加青黛,以薑汁打糊丸,名清鎮丸,治嘔吐脈弦頭痛,蓋本諸此。胃熱而吐者,聞穀氣即嘔,藥下亦嘔,或傷寒未解,胸中有熱,關脈洪者是也,並用蘆根汁。《金匱》方,嘔吐而病在膈上,後思水,解,急與之,思水者,豬苓散主之。嘔而胸滿者,吳茱萸湯主之。
嘔而渴,煮枇杷葉汁飲之。嘔而腸鳴,心下痞者,半夏瀉心湯主之。氣嘔吐,胸滿膈脹,關格不通,不食常飽,食則常氣逆而吐,此因盛怒中飲食而然,宜二陳湯加枳實、木香各半錢,或吳茱萸湯,不效則丁沉透膈湯,及五膈寬中湯。食嘔吐,多因七情而得,有外感邪氣,並飲食不節而生,大概治以理中為先,二陳湯加枳實一錢,或加南星七分,沉香、木香各四分亦好,或只服枳南湯,或導痰湯。又有中脘伏痰,遇冷即發,俗謂之冷癇,或服新法半夏湯,或撾脾湯。
白話文:
潔古用小柴胡湯加青黛,以薑汁打糊丸,名清鎮丸,治嘔吐脈弦頭痛,蓋本諸此。
潔古(一位醫家)使用小柴胡湯加上青黛,用薑汁將其打成糊狀,製成丸藥,命名為清鎮丸,用於治療嘔吐、脈象弦緊、頭痛的症狀。這些症狀的根源,都是由這個藥方所針對的病症引起的。
胃熱而吐者,聞穀氣即嘔,藥下亦嘔,或傷寒未解,胸中有熱,關脈洪者是也,並用蘆根汁。
如果患者因為胃熱而嘔吐,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會嘔吐,服藥之後也會嘔吐,或者傷寒病症尚未痊癒,胸中仍有熱氣,脈象洪大,這就是胃熱嘔吐的表現。這種情況,除了使用上述的清鎮丸之外,還可以配合蘆根汁一起服用。
《金匱》方,嘔吐而病在膈上,後思水,解,急與之,思水者,豬苓散主之。嘔而胸滿者,吳茱萸湯主之。
《金匱要略》這本書中記載,如果患者嘔吐,病症位於膈膜之上,且之後會很想喝水,如果喝了水之後症狀緩解,就應該馬上給患者服用藥物。如果患者是因為思水而嘔吐,可以用豬苓散來治療。如果患者嘔吐並且胸部感到飽滿,可以用吳茱萸湯來治療。
嘔而渴,煮枇杷葉汁飲之。嘔而腸鳴,心下痞者,半夏瀉心湯主之。
如果患者嘔吐並且感到口渴,可以煮枇杷葉汁來喝。如果患者嘔吐並且腸鳴,心下感到痞悶,可以用半夏瀉心湯來治療。
氣嘔吐,胸滿膈脹,關格不通,不食常飽,食則常氣逆而吐,此因盛怒中飲食而然,宜二陳湯加枳實、木香各半錢,或吳茱萸湯,不效則丁沉透膈湯,及五膈寬中湯。
如果患者因為生氣時飲食而導致氣逆嘔吐,胸部感到飽滿、膈膜脹痛、氣機不暢,即使不進食也覺得飽腹,進食後就會感到氣逆嘔吐,這種情況可以用二陳湯加枳實、木香各半錢,或者用吳茱萸湯來治療。如果這兩種方法都不奏效,可以用丁沉透膈湯,或者五膈寬中湯來治療。
食嘔吐,多因七情而得,有外感邪氣,並飲食不節而生,大概治以理中為先,二陳湯加枳實一錢,或加南星七分,沉香、木香各四分亦好,或只服枳南湯,或導痰湯。
如果患者是因為七情(喜怒哀樂憂思悲恐)導致飲食不節,或者外感邪氣,而出現食後嘔吐,治療的原則是先要調理脾胃,可以使用二陳湯加枳實一錢,或者加上南星七分、沉香、木香各四分,也可以單獨服用枳南湯,或者導痰湯來治療。
又有中脘伏痰,遇冷即發,俗謂之冷癇,或服新法半夏湯,或撾脾湯。
還有一種情況是中脘部位(上腹部)有痰伏,遇到寒冷就會發作,俗稱“冷癇”,可以服用新法半夏湯,或者撾脾湯來治療。
注:
- 文中括號內的文字是中藥藥名或方劑名,可以點擊鏈接查看相關資訊。
- 這段文字是古代醫書中的記載,現代醫學治療方法可能有所不同,建議咨詢專業醫生的意見。
有痰飲,粥藥到咽即吐,人皆謂其番胃,非也,此乃痰氣結在咽膈之間,宜先以姜蘇湯下靈砂丹,俟藥可進,則以順氣之藥繼之。外有吐瀉及痢疾,或腹冷痛,進熱藥太驟,以致嘔逆,宜二陳湯加砂仁、白豆蔻各半錢,沉香少許。嘔吐諸藥不效,當借鎮重之藥以墜其逆氣,宜姜蘇湯下靈砂丹百粒,俟藥得止,卻以養正丹、半硫丸導之。嘔吐津液既去,其口必渴,不可因渴而遽以為熱。
白話文:
如果患者有痰飲,喝粥藥時一到喉嚨就吐出來,很多人會說這是「翻胃」,其實不是,這是痰氣在咽喉和膈膜之間積聚,應該先用薑蘇湯送服靈砂丹,等到藥物可以順利吞嚥了,再用順氣的藥物治療。
如果患者伴有嘔吐、腹瀉、痢疾,或腹部冷痛,服用熱性藥物太過急促,導致嘔逆,應該使用二陳湯加砂仁、白豆蔻各半錢,沉香少許。
如果各種治療嘔吐的藥物都不奏效,應該用鎮重之藥來壓制逆氣,可以服用薑蘇湯送服靈砂丹一百粒,等到嘔吐止住後,再用養正丹、半硫丸來引導排出。
嘔吐後體內的津液排出,患者的口會很渴,不要因為口渴就誤以為是熱症。
若陰虛邪氣逆上,窒塞嘔噦,不足之病,此地道不通也。正當用生地黃、當歸、桃仁、紅花之類,和血、涼血、潤血,兼用甘草以補其氣,微加大黃、芒硝以通其閉,大便利,邪氣去,則氣逆嘔噦自不見矣。復有胸中虛熱,穀氣久虛,發而為嘔噦者,但得五穀之陰以和之,則嘔噦自止。
白話文:
如果體內陰虛,邪氣上逆,導致氣逆上衝,造成胸悶、嘔吐,這是由於身體虛弱,氣血不足,導致經絡不通暢。
此時應該使用生地黃、當歸、桃仁、紅花等藥物,這些藥物具有滋陰涼血、潤養血液的作用。同時,也需要用甘草來補益氣血,並加入少量的大黃、芒硝來通暢腸道,促進排泄。只要大便通暢,邪氣排出體外,氣逆、嘔吐等症状自然會消失。
另外,如果胸中出現虛熱,或者長期飲食不節,導致五穀之氣虛弱,也會引發嘔吐。這時,只要補充五穀之陰,滋養身體,嘔吐自然就會停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