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七冊 (7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七冊 (7)

1. 目痛有二

一謂目眥白眼痛,一謂目珠黑眼痛。蓋目眥白眼疼屬陽,故晝則疼甚,點苦寒藥則效。經所謂白眼赤脈,法於陽故也。目珠黑眼疼屬陰,故夜則疼甚,點苦寒則反劇。經所謂瞳子黑眼,法於陰故也。婁全善云:夏枯草治目珠疼,至夜則疼甚者神效。或用苦寒藥點眼上反疼甚者,亦神效。

蓋目珠者連目本,目本又名目系,屬厥陰之經也。夜甚及用苦寒點之反甚者,夜與寒亦陰故也。丹溪云:夏枯草有補養厥陰血脈之功,其草三四月開花,遇夏至陰生則枯,蓋稟純陽之氣也。故治厥陰目疼如神者,以陽治陰也。

予周師目珠疼,及連眉稜骨痛,及頭半邊腫痛,遇夜則作,用黃連膏子點上則反大疼,諸藥不效,灸厥陰、少陽則疼隨止,半月又作,又灸又止者月餘,遂以夏枯草二兩,香附二兩,甘草四錢,同為細末。每服一錢五分,用茶清調服。下咽則疼減大半,至四五日良愈。又一男子年六十歲,亦目珠連眉稜骨痛,夜甚,用苦寒劑點亦甚,與前證皆同,但有白翳二點在黑目及外眥,與翳藥皆不效。亦以此藥間東垣選奇湯,又加四物黃連煎服,並灸厥陰、少陽而安。

倪仲賢論七情五賊勞役飢飽之病云:陰陽應象大論曰,天有四時,以生長收藏,以生寒暑燥濕風。寒暑燥濕風之發耶,發而皆宜時,則萬物俱生。寒暑燥濕風之發耶,發而皆不宜時,則萬物俱死。故曰生於四時,死於四時。又曰人之五臟,化為五氣,以生喜怒憂悲恐。喜怒憂悲恐之發耶,發而皆中節,則九竅俱生。

喜怒憂悲恐之發耶,發而皆不中節,則九竅俱死。故曰生於五臟,死於五臟。目,竅之一也。光明視見,納山川之大,及毫芒之細,悉雲霄之高,盡泉沙之深。至於鑑無窮為有窮,而有窮又不能為窮,反而聚之,則乍張乍斂,乍動乍靜,為一泓一點之微者,豈力為強致而能此乎,是皆生生自然之道也。

或因七情內傷,五賊外攘,飢飽不節,勞役異常,足陽明胃之脈,足太陰脾之脈,為戊己二土,生生之源也。七情五賊,總傷二脈,飢飽傷胃,勞役傷脾,戊己既病,則生生自然之體,不能為生生自然之用,故致其病,曰七情五賊勞役飢飽之病。其病紅赤睛珠痛,痛如刺刺,應太陽。

眼睫無力,常欲垂閉,不敢久視,久視則痠疼。生翳者成陷下,所陷者,或圓或方,或長或短,或如點,或如縷,或如錐,或如鑿。有犯此者,柴胡復生湯主之,黃連羊肝丸主之。睛痛甚者,當歸養榮湯主之,助陽活血湯主之,加減地黃丸主之,決明益陰丸主之,加當歸黃連羊肝丸主之,龍腦黃連膏主之。以上數方,皆群隊升發陽氣之藥,其中有用黃連黃芩之類者,去五賊也。

搐鼻碧雲散,亦可間用。最忌大黃、芒硝、牽牛、石膏、梔子之劑,犯所忌則病愈劇。又論亡血過多之病曰:六節臟象論曰,肝受血而能視。宣明五氣篇曰,久視傷血。氣厥論曰,膽移熱於腦,則辛頞鼻淵,傳為衄衊瞑目。四時刺逆從論曰,冬刺經脈,血氣皆脫,令人目不明。

白話文:

眼睛痛有兩種情況:

第一種是眼角和眼白的疼痛,另一種是眼珠和黑眼的疼痛。眼角眼白的疼痛屬於陽性,所以白天疼痛加劇,點用苦寒藥物就會有效。醫書說的「白眼出現紅色的血絲,這是屬於陽性的表現」。眼珠黑眼的疼痛屬於陰性,所以晚上疼痛加劇,點用苦寒藥物反而會更嚴重。醫書說的「瞳孔黑眼,這是屬於陰性的表現」。婁全善說:夏枯草治療眼珠疼痛,特別是晚上疼痛加劇的情況,效果非常好。有些人用苦寒藥物點眼,反而更痛,用夏枯草也一樣有奇效。

眼珠連接著眼睛的根本,眼睛的根本又叫做目系,屬於足厥陰肝經。晚上加劇和使用苦寒藥物反而更嚴重,是因為晚上和寒冷都屬於陰性。朱丹溪說:夏枯草有補養足厥陰肝經血脈的功效,這種草在三四月開花,到了夏至陰氣開始產生時就枯萎,這是因為它稟賦了純陽之氣。所以用它來治療屬於厥陰肝經的眼睛疼痛有如神效,是因為用陽性來治療陰性。

我曾經治療過周姓老師的眼珠疼痛,連帶眉骨也痛,而且半邊頭也腫痛,到了晚上就發作,用黃連膏點在眼睛上反而更痛,其他藥物都沒有效果,後來用艾灸厥陰、少陽穴位,疼痛就停止了。但是過半個月又復發,再次艾灸又停止了,這樣反覆一個多月。最後我用夏枯草二兩、香附二兩、甘草四錢,一起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五分,用茶水調服。藥一下肚,疼痛就減輕了大半,過了四五天就完全好了。另有一個六十歲的男子,也是眼珠連帶眉骨疼痛,晚上加劇,用苦寒藥物點眼也更痛,與之前的病例相同。只是他的黑眼珠和眼角外側有兩個白翳,用治療白翳的藥物都沒有效果。我也用這個藥,同時配合東垣選奇湯,又加入四物湯和黃連一起煎服,並艾灸厥陰、少陽穴位,病就好了。

倪仲賢談論七情、五賊、勞累、飢飽引起的疾病時說:《黃帝內經·陰陽應象大論》提到,天有春夏秋冬四季,用來生長、收藏,產生寒冷、炎熱、乾燥、潮濕、風。寒熱燥濕風的發生,如果都符合時令,萬物就會生長。如果發生不合時令,萬物就會死亡。所以說,萬物生於四季,也死於四季。又說,人的五臟化生為五氣,產生喜、怒、憂、悲、恐。喜怒憂悲恐的發生,如果都符合節度,九竅就會健康。

如果喜怒憂悲恐的發生,都不符合節度,九竅就會衰敗。所以說,人的健康與否取決於五臟。眼睛,是九竅之一。能讓我們看到光明,看到高山河流,看到細微的東西,看到雲霄之高,看到泉水之深。眼睛的功能是把無窮的東西轉化為我們認識的有窮,但是有窮又不是真的窮盡,而是不斷聚集,讓眼睛一會兒張開一會兒閉合,一會兒動一會兒靜,從而呈現出微小的一點點,這難道是人力勉強能做到的嗎?這都是生生不息自然運行的道理。

有些人是因為七情內傷,五賊外擾,飲食不節制,勞累過度,導致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的氣血受損,胃和脾是戊己二土,是生命生長的根源。如果七情和五賊都傷害了這兩條經脈,飢餓或過飽傷害胃,勞累過度傷害脾,如果戊己土的經脈生病,那麼原本自然的生命力就無法正常運作,就會生病。這種病就叫做七情五賊勞役飢飽之病。其症狀是眼睛紅腫疼痛,疼痛像針刺一樣,這是屬於太陽經的問題。

眼睫毛無力,經常想要閉上,不敢長時間看東西,長時間看東西就會酸痛。眼睛生翳的,會形成凹陷,凹陷的形狀可能是圓形、方形、長形、短形、點狀、線狀、錐狀或鑿狀。如果出現這些情況,可以用柴胡復生湯治療,也可以用黃連羊肝丸治療。眼睛疼痛劇烈,可以用當歸養榮湯、助陽活血湯治療,或者加減地黃丸、決明益陰丸,也可以加當歸黃連羊肝丸,或龍腦黃連膏。以上這些藥方,都是能夠升發陽氣的藥物,其中有些用到黃連、黃芩等藥,是為了去除五賊。

搐鼻碧雲散也可以配合使用。最忌諱使用大黃、芒硝、牽牛子、石膏、梔子這些藥物,如果使用這些藥物,病情會更加嚴重。此外,關於失血過多的疾病,《黃帝內經·六節臟象論》說,肝臟接受血的濡養才能看見東西。《黃帝內經·宣明五氣篇》說,長時間看東西會損傷血。《黃帝內經·氣厥論》說,膽經的熱傳到腦部,就會導致鼻塞、流鼻涕、流鼻血、眼睛看不清。《黃帝內經·四時刺逆從論》說,冬天刺經脈,會使血氣脫失,導致眼睛看不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