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六冊 (52)
第六冊 (52)
1. 痔
洗藥方,治番花痔。用荊芥、防風、朴硝煎湯洗之,次用木鱉子、五倍子研細調敷。如肛門腫熱,再以朴硝末水調淋之良。又方,無花果葉七片,五倍二錢,皮硝二錢,水一碗煎八分,砂鍋內乘熱熏洗。敷藥,雞內金、蒲黃、血竭各等分為末,濕則乾摻,干則油調敷。又方,茄蒂、何首烏、文蛤酥炙,各等分,蜜、薑汁、雞子清,攪勻調敷。
膏藥,杏仁去皮五錢,蓖麻子去殼七錢,乳香二錢,沒藥四錢,血竭六錢,片腦一錢,銅綠二錢,瀝青三錢,松香二兩,穿山甲灰炒研末二錢,人乳一酒鍾。先將蓖麻、杏仁搗如泥,次入松香搗爛,次第入諸藥,量入人乳,搗令軟硬得所,再搗五六百下,收瓷器中封固,臨時以手捻如錢,攤厚紙或帛上,拔腐去膿生新肉。
李防禦專科治痔九方,朝貴用之屢效。蓋其用藥簡要,有次第,製造有法,無苦楚而收效甚速。凡痔出外,或番若蓮花,復便血疼痛,不可坐臥,甚者用下藥,早上藥一次,午一次,晚又一次,至夜看痔頭出黃水膏如泉,當夜不可再上藥,且令黃水出盡,次日看痔消縮一半。若更上藥一二日為好。
若年高人應外腎牽引疼痛,可用人以火烘熱手,於大小便間熨之,其痛自定。黃水未盡,可再敷一日,藥仍須勤用,曉外科人早晚看照,黃水流至盡,是病根已去也。水澄膏系護肉藥,鬱金、白芨二味,各等分,細末。候痔出側臥,以鹽湯洗淨拭,用新水和蜜,盞內調勻,卻入藥末,同敷在穀道四向好肉上,留痔頭在外,用紙蓋藥,仍用筆蘸溫水塗紙,令常潤澤。卻用下枯藥,好白礬四兩,通明生砒二錢半重,硃砂一錢,生研如粉細。
三味,先用砒末安建盞中,次用白礬末蓋之,用火煅令煙斷,其砒盡從煙去,止是借砒氣在白礬中,將枯礬取出為細末,先看痔頭大小多寡,將礬末抄上掌中,加硃砂少許,二味以津唾調勻得所,用蓖子調塗痔頭上,周遭令遍,日三上,須仔細詳看痔頭顏色,欲其轉焦黑,乃取落之。漸至夜,自有黃水膏出,以多為好,方是惡毒水,切勿他疑。
中夜再上藥一次,來日依舊上三次,有小疼不妨。如換藥,用新瓦器盛新水或溫水,在痔邊以筆輕手刷洗舊藥,卻上新藥,仍用前護藥。老弱人用藥要全無疼痛,只增加硃砂末於礬末內,自然力慢,不可住藥,但可少遍數,直候痔頭焦枯,方可住也。次用荊芥湯洗,以荊芥煎湯,入瓦器時洗之。
潤腸丸,用大黃煨淨、制枳殼、當歸各等分,蜜丸。每服二三十丸,白湯下。以防肛門急燥,欲大便出無澀痛而已。又龍石散,用龍骨煆、出火毒,軟石膏煆、出火毒,白芷、黃丹作末,摻瘡口。又導赤散,用生地黃、木通、黃芩等分煎,以防小便赤澀。又雙金散,用黃連、鬱金等分為末,用蜜水調敷痔頭,有小痛即敷之。
白話文:
洗藥方:治療番花痔,可用荊芥、防風、朴硝煎湯清洗患處,然後再用研磨細緻的木鱉子、五倍子調和敷於患處。如果肛門腫脹發熱,則再以朴硝粉末加水調成糊狀淋洗,效果很好。另一方:取無花果葉七片、五倍子二錢、芒硝二錢,加水一碗煎至八分,用砂鍋盛裝,趁熱熏洗患處。敷藥方面,將雞內金、蒲黃、血竭等量研磨成粉末,患處潮濕則乾敷,乾燥則加少許油調和後敷用。再一方:取茄蒂、何首烏、文蛤,炒至酥脆,等量混合,再加入蜂蜜、薑汁、雞蛋清攪拌均勻後敷用。
膏藥:取杏仁(去皮)五錢、蓖麻子(去殼)七錢、乳香二錢、沒藥四錢、血竭六錢、冰片一錢、銅綠二錢、瀝青三錢、松香二兩、穿山甲灰(炒研成粉末)二錢,以及人乳一酒盅。先將蓖麻子、杏仁搗成泥狀,再加入松香搗爛,然後依次加入其他藥材,加入適量人乳,搗至軟硬適中,再反覆搗五百至六百下,收存於瓷器中密封保存。使用時,取適量藥膏搓成錢幣大小,攤在厚紙或布上,拔除腐肉,去除膿液,促進新生肉芽組織生長。
李防禦專科治療痔瘡九方,朝中貴人使用後屢見奇效。其用藥簡潔明瞭,步驟有序,製作方法科學,療效迅速且過程不痛苦。凡是痔瘡外露,形狀像蓮花,且伴隨便血、疼痛,無法坐臥,嚴重者需服用內服藥的情況下,早上、中午、晚上各敷藥一次。直到晚上觀察到痔瘡頭部流出黃色水液像泉水一樣,則當夜停止用藥,讓黃色水液流盡。隔日觀察痔瘡是否消腫縮小一半,若需繼續用藥,則再用藥一至兩日即可痊癒。
若年長者因外腎牽引疼痛,可用溫熱的手掌在大小便後熨燙患處,疼痛即可緩解。若黃色水液尚未流盡,則可再敷藥一日,藥物仍需勤用,請外科醫生早晚照看。待黃色水液流盡,則病根已除。水澄膏是用來保護肉芽組織的藥物,取鬱金、白芨等量研磨成細粉。待痔瘡外露時,患者側臥,用鹽水清洗患處並擦乾,再用清水和蜂蜜調勻,加入藥粉,均勻敷在肛門四周的健康組織上,將痔瘡頭部留在外面,用紙蓋住藥物,再用毛筆蘸溫水塗抹紙張,保持濕潤。然後使用下枯藥:取白礬四兩、砒霜二錢半、硃砂一錢,研磨成細粉。
將三種藥粉依次放入建盞中,先放入砒霜粉末,再用白礬粉末覆蓋,用火煅燒至煙霧消失,砒霜的毒性隨著煙霧揮發,只留下砒霜的藥氣存在於白礬中。取出煅燒後的白礬研磨成細粉,觀察痔瘡頭部的大小和數量,取適量白礬粉末放在掌心,加入少許硃砂,用唾液調和均勻,用蓖子將藥膏塗抹在痔瘡頭部四周,務必塗抹均勻,每日三次。仔細觀察痔瘡頭部的顏色變化,待其變為焦黑色,即可將其去除。到了晚上,自然會有黃色水液流出,越多越好,這是排出毒素的表現,切勿懷疑。
半夜再敷藥一次,第二天繼續敷藥三次,如有輕微疼痛不必擔心。換藥時,用新的瓦器盛裝清水或溫水,用毛筆輕輕刷洗掉舊藥,再敷上新藥,並使用之前的護肉藥物。年老體弱者用藥過程中應避免疼痛,可在白礬粉末中增加硃砂粉末的用量,減緩藥效,但不可停止用藥,只需減少敷藥次數,直到痔瘡頭部焦枯後方可停止。最後,用荊芥湯清洗患處。
潤腸丸:取大黃(煨淨)、制枳殼、當歸等量,製成蜜丸。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丸,用溫水送服,以防止肛門乾燥,大便時無澀痛感。龍石散:取龍骨(煅燒去除火毒)、滑石膏(煅燒去除火毒)、白芷、黃丹研磨成粉末,撒在患處。導赤散:取生地黃、木通、黃芩等量煎服,以防止小便赤澀。雙金散:取黃連、鬱金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水調和後敷在痔瘡頭部,如有輕微疼痛即可敷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