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六冊 (10)
第六冊 (10)
1. 泄瀉
大劑連進三服,汗出終日,至旦而愈。次以胃風湯和其臟腑,調養陰陽,食進而愈。經云:脾虛則腹滿腸鳴,泄食不化。又云:餐泄取三陰。三陰者,太陰也。宜補中益氣湯,以白芍藥代當歸主之。又云:腎臟志,志有餘,腹脹餐泄,瀉然筋血。又云:肝足厥陰之脈,所生病者,胸滿嘔逆,餐泄,視盛、虛、寒、熱、陷下施法。
此皆內因無風者也。
白話文:
瀉痢症患者服用大劑量的藥物,連續三次,服藥後渾身大汗,持續一整天,到第二天早上病就好了。接著服用胃風湯調理臟腑,調整陰陽平衡,飲食恢復正常後病情痊癒。醫書記載:脾虛弱就會腹脹腸鳴,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吸收,又說:飯後腹瀉要考慮三陰經的病變。三陰經是指太陰經,這類情況適合服用補中益氣湯,用白芍藥代替當歸作為主要藥材。醫書還記載:腎臟主意志,意志過度,就會導致腹脹飯後腹瀉,瀉下精血。又說:肝足厥陰經的病變,會出現胸悶嘔吐、飯後腹瀉等症狀,治療時要根據病情盛衰、虛實、寒熱以及是否陷下等情況來決定治療方法。
這些都是內在原因導致的,而非外感風邪引起的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