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六冊 (7)
第六冊 (7)
1. 泄瀉
有人久泄,早必泄一二行,泄後便輕快,脈滑而少弱,先與厚朴和中丸五十丸,大下之後,以白朮為君,枳殼、半夏、茯苓為臣,厚朴、炙甘草、芩、連、川芎、滑石為佐,吳茱萸十餘粒為使,生薑煎服,十餘帖而愈。戴云:有每日五更初洞瀉,服止瀉藥並無效,米飲下五味丸,或專以北五味煎飲。
雖節省飲食,大段忌口,但得日間上半夜無事,近五更其瀉復作。此病在腎分。水飲下二神丸及椒樸丸,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。二神丸合五味子散,名為四神丸,治瀉尤妙。小便不利而泄,若津液偏滲於大腸,大便瀉而小便少者,用胃苓散分利之。若陰陽已分而小便短少,此脾肺氣虛不能生水也,宜補中益氣湯加麥門、五味。
陰火上炎而小便赤少,此肺氣受傷不能生水也,用六味地黃丸加麥門、五味。腎經陰虛,陽無所生,而小便短少者,用滋腎丸、腎氣丸。腎經陽虛,陰無所化,而小便短少者,用益氣湯、六味丸。若誤用滲泄分利,復傷陽氣,陰無所生,而小便益不利,則腫脹之證作而疾危矣。
凡大便泄,服理中湯,小便不利,大便反泄,不知氣化之過。本肺不傳化,以純熱之藥治之,是以轉泄,少服則不止,多服則愈熱,所以不分。若以青皮、陳皮之類治之則可。經云: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臟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泄而口渴引飲,此為津液內亡,用錢氏白朮散,或補中益氣湯。
腎水不足之人患泄,或過服分利之劑而渴者,加減八味丸。失治,必變小便不利,水腫脹滿等危證矣。水漬入胃,名為溢飲滑泄,渴能飲水,水下復泄,泄而大渴,此無藥證,當灸大顀。(在第一椎下陷中。)滑瀉,東垣云:中焦氣弱,脾胃受寒冷,大便滑泄,腹中雷鳴,或因誤下,末傳寒中,復遇時寒,四肢厥逆,心胃絞痛,冷汗不止,此腎之脾胃虛也。沉香溫胃丸治之。
薛氏曰:前證若脾胃虛寒下陷者,用補中益氣湯,加木香、肉豆蔻、補骨脂。若脾氣虛寒不禁者,用六君子湯,加炮薑、肉桂。若命門火衰,脾土虛寒者,用八味丸。若脾腎氣血俱虛者,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。若大便滑利,小便閉澀,或肢體漸腫,喘嗽唾痰,為脾腎氣血俱虛。
宜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。若大便滑利,小便閉澀,或肢體漸腫,喘嗽唾痰,為脾胃虧損,宜《金匱》加減腎氣丸。《保命集》云:虛滑久而不止者,多傳變為利,太陰傳少陰是為鬼邪,先以厚朴枳實湯,防其傳變。按此法實者用之,虛者不若四神丸實腎之為得也。收澀之劑,固腸丸、訶子散,皆治熱滑。
扶脾丸、桃花丸、訶子丸、赤石脂禹餘糧湯,皆治寒滑。瀉已愈,至明年此月日時復發者,有積故也。脾主信,故至期復發。熱積,大承氣湯。寒積、感應丸。虛者,以保和丸加三稜、蓬朮之屬投之。
白話文:
泄瀉
有人長期腹瀉,每天早上必定會瀉一兩次,瀉完後就感覺輕鬆,脈象滑而虛弱。一開始服用厚朴和中丸五十丸,瀉下之後,以白朮為主藥,枳殼、半夏、茯苓為輔藥,厚朴、炙甘草、黃芩、黃連、川芎、滑石為佐藥,吳茱萸十幾粒為引藥,用生薑水煎服,十幾劑就治好了。戴某說:有人每天五更天剛到就腹瀉,服用止瀉藥都沒效,服用米湯送服五味子丸,或單獨用北五味子煎湯服用。
即使節省飲食,嚴格忌口,白天上半夜都沒事,但快到五更天又會腹瀉。這病在腎臟。服用二神丸和椒樸丸,或平胃散加小茴香丸。二神丸與五味子散合用,叫做四神丸,治療腹瀉尤其有效。小便不利而腹瀉,如果津液滲漏到大腸,大便瀉而小便少的,用胃苓散來分利。如果陰陽失調,小便短少,這是脾肺氣虛不能生津液,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、五味子。
陰虛火旺而小便赤少,這是肺氣受損不能生津液,服用六味地黃丸加麥冬、五味子。腎經陰虛,陽氣不足,小便短少,服用滋腎丸、腎氣丸。腎經陽虛,陰液不能轉化,小便短少,服用補中益氣湯、六味地黃丸。如果錯誤地使用滲利之藥,再次損傷陽氣,陰液無從產生,小便更加不利,就會出現腫脹危急的情況。
凡是大便稀溏,服用理中湯,小便不利,大便反而更加稀溏,這是不知道氣化失常。根本是肺氣不能正常運化,用純粹溫熱的藥物治療,反而加重腹瀉,少服用就止不住,多服用則更加燥熱,所以這樣區分藥物是很重要的。如果用青皮、陳皮等藥物治療就可以。經書上說:膀胱是主管水液的器官,津液儲存在裡面,氣化正常就能排出。腹瀉而且口渴想喝水,這是津液內耗,服用錢氏白朮散,或補中益氣湯。
腎水不足的人患腹瀉,或者過度服用利水的藥物而口渴的,加減八味丸。如果治療失誤,必然會轉變成小便不利,水腫脹滿等危急證候。水液停留在胃中,叫做溢飲滑瀉,口渴能喝水,喝水後又腹瀉,腹瀉而且非常口渴,這沒有特效藥,應該灸大椎穴(在第一頸椎下陷中)。滑瀉,東垣先生說:中焦氣虛,脾胃受寒,大便稀溏滑利,腹中鳴響,或者因為誤服瀉藥,寒邪未除,又遇到外感寒邪,四肢厥冷,心胃絞痛,冷汗不止,這是腎脾胃虛弱。用沉香溫胃丸治療。
薛氏說:前面的證狀,如果脾胃虛寒下陷,用補中益氣湯,加木香、肉豆蔻、補骨脂。如果脾氣虛寒不能承受,用六君子湯,加炮薑、肉桂。如果命門火衰,脾土虛寒,用八味丸。如果脾腎氣血都虛弱,用十全大補湯送服四神丸。如果大便滑利,小便閉塞,或者肢體漸漸腫脹,咳嗽痰多,是脾腎氣血都虛弱。
應該用十全大補湯送服四神丸。如果大便滑利,小便閉塞,或者肢體漸漸腫脹,咳嗽痰多,是脾胃虧損,應該根據《金匱要略》加減腎氣丸。《保命集》說:虛寒型滑瀉久治不愈,大多會轉變成利水,太陰經傳入少陰經,這是鬼邪作祟,先用厚朴枳實湯,預防病情轉變。按照這個方法,實證可以用,虛證不如用四神丸溫補腎陽好。收斂止瀉的藥物,固腸丸、訶子散,都治療熱性滑瀉。
扶脾丸、桃花丸、訶子丸、赤石脂禹餘糧湯,都治療寒性滑瀉。腹瀉好了,到第二年同一個時間又發作,是有積滯。脾臟主管運化,所以到期又發作。熱性積滯,用大承氣湯。寒性積滯,用感應丸。虛證,用保和丸加三稜、蓬朮等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