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二冊 (9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二冊 (9)

1. 肺痿

仲景云:熱在上焦者,因咳為肺痿,肺痿之病,從何得之?師曰:或從汗出,或從嘔吐,或從消渴小便利數,或從便難,又被快藥下利,重亡津液故得之。肺痿,咳吐涎沫不止,咽燥而渴,生薑甘草湯主之。生薑五兩,人參二兩,甘草四兩,大棗十五枚,水七升,煮取三升,分溫三服。

炙甘草湯,治肺痿涎唾多,心中溫溫液液者。用甘草一味,水三升,煮半升,分溫三服。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,治肺痿吐涎沫。桂技、生薑各三兩,甘草一兩,大棗十枚,皂莢十枚,去皮弦、炙焦,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分三溫服。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,其人不渴必遺尿,小便數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說,上焦有熱的人,因為咳嗽而導致肺痿,肺痿這個病,是怎麼引起的?老師說:可能是因為出汗太多,也可能是因為嘔吐,也可能是因為消渴(糖尿病)小便頻繁,也可能是因為便秘,又吃瀉藥導致腹瀉,導致身體嚴重損失津液而引起的。肺痿的症狀是咳嗽吐出唾液不止,咽喉乾燥口渴,可以用生薑甘草湯治療。生薑五兩,人參二兩,甘草四兩,大棗十五枚,加水七升,煮到三升,分三次溫熱服用。

炙甘草湯可以用來治療肺痿唾液多,心中溫溫液液的症狀。用甘草一味,加水三升,煮到半升,分三次溫熱服用。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可以用來治療肺痿吐唾液。桂枝、生薑各三兩,甘草一兩,大棗十枚,皂莢十枚,去皮弦,炙焦,加水七升,小火煮到三升,分三次溫熱服用。肺痿吐唾液但沒有咳嗽的人,不會口渴,但會尿頻。

所以然者,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。此為肺中冷,必眩,多涎唾,甘草乾薑湯以溫之。甘草炙四兩,乾薑炮二兩,水三升,煮取一升五合,分溫再服。若服湯口渴,屬消渴。肺痿,咳唾咽燥,欲飲水者自愈。自張口者,短氣也。咳而口中自有津液,舌上胎滑,此為浮寒,非肺痿也。

肺痿,或咳沫,或咳血,今編咳沫者於此,咳血者入血證門。

白話文:

所以會這樣,是因為上面的虛弱無法制約下面的緣故。這是因為肺部寒冷,所以會頭昏眼花,唾液很多,要用甘草乾薑湯來溫暖它。甘草炙烤四兩,乾薑炮製二兩,加水三升,煮到剩下一升五合,分次溫熱服用。如果服用湯藥後口渴,屬於消渴症。

肺痿的症狀是咳嗽、咳出唾液、咽喉乾燥,想喝水,這種情況會自己痊癒。如果張嘴呼吸,是氣短。咳嗽時嘴巴裡自然有津液,舌苔滑膩,這是浮寒,不是肺痿。

肺痿,有時會咳出泡沫,有時會咳血,這裡只編入咳泡沫的症狀,咳血的症狀則歸類到血證門。

2. 肺脹

仲景云:咳而上氣,此為肺脹,脈浮大者,越婢加半夏湯主之。又云:肺脹,咳而上氣,煩躁而喘,脈浮者,心下有水,小青龍湯加石膏主之。丹溪治主收斂,用訶子為主,佐以海石、香附(童便浸三日)、栝蔞仁、青黛、半夏曲、杏仁、薑汁、蜜調噙之。肺脹而嗽,或左或右,不得眠,此痰夾瘀血礙氣而病,宜養血以流動乎氣,降火疏肝以清痰,四物湯加桃仁、訶子、青皮、竹瀝、韭汁之屬,壅遏不得眠者,難治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說,咳嗽並上氣,這是肺脹,脈搏浮大的人,用越婢加半夏湯治療。他又說,肺脹,咳嗽並上氣,煩躁喘息,脈搏浮的,心下有水,用小青龍湯加石膏治療。丹溪認為治療肺脹應該收斂,主要用訶子,輔以海石、香附(童便浸泡三天)、栝蔞仁、青黛、半夏曲、杏仁、薑汁、蜜調和含服。肺脹咳嗽,或左或右,無法入睡,這是痰液夾雜瘀血阻礙氣機導致的病症,應該養血以使氣血流通,降火疏肝以清痰,用四物湯加入桃仁、訶子、青皮、竹瀝、韭汁等藥物。如果因阻塞而無法入睡,則難以治療。

【診】浮為風。緊為寒。數為熱。細為濕。浮緊則虛寒。沉數則實熱。弦澀則少血。洪滑則多痰。澀為房勞。右關濡傷脾。左關弦短傷肝。浮短傷肺。脈出魚際,為逆氣喘息。弦為飲,咳而浮,四十日已。咳而眩,實者吐之愈。咳而脈虛,必苦冒。脈沉不可發汗。脾脈微為咳。

肺脈微急為咳唾血。浮直而濡者,易治。喘而逆上氣,脈數有熱,不得臥,難治。上氣喘,面浮腫,肩,脈浮大者死。久嗽脈弱者可治,實大數者死。上氣喘息低昂,脈滑手足溫者生,脈澀四肢寒者死。咳而脫形,身熱脈小,堅急以疾,是逆也,不過十五日死。咳嗽羸瘦,脈形堅大者死。

咳嗽脈沉緊者死,浮直者生,浮軟者生,小沉伏匿者死。咳而嘔,腹滿泄,弦急欲絕者死。

白話文:

診斷脈象時,浮脈代表風邪,緊脈代表寒邪,數脈代表熱邪,細脈代表濕邪。浮緊脈則說明體虛寒,沉數脈則說明體實熱,弦澀脈則說明血虛,洪滑脈則說明痰多。澀脈也可能是房事過度所致。右關脈濡弱則脾虛,左關脈弦短則肝虛,浮短脈則肺虛。脈出魚際,說明逆氣喘息。弦脈代表飲邪,咳嗽伴隨浮脈,持續四十日則可治癒。咳嗽伴隨眩暈,實證則吐之可愈。咳嗽伴隨脈虛,則必然會出現氣短乏力。脈沉則不可發汗。脾脈微弱也可能是咳嗽的原因。

肺脈微急則可能是咳嗽咯血。浮直而濡弱的脈象,容易治療。喘息伴隨逆上氣,脈數伴隨發熱,無法平臥,難以治療。上氣喘息,面部浮腫,肩膀沉重,脈浮大的病人會死亡。久咳脈弱者可以治療,脈實大數者會死亡。上氣喘息,呼吸低沉起伏不定,脈滑手足溫暖者會活,脈澀四肢冰冷者會死亡。咳嗽伴隨形體消瘦,身體發熱,脈象小而堅硬急促,這是逆氣,不超過十五天就會死亡。咳嗽伴隨消瘦,脈象堅實強大者會死亡。

咳嗽伴隨脈沉緊者會死亡,浮直者會活,浮軟者會活,小而沉伏匿藏的脈象會死亡。咳嗽伴隨嘔吐,腹部脹滿腹瀉,弦脈急促欲絕者會死亡。

3.

(哮)

喘者,促促氣急,喝喝息數,張口抬肩,搖身擷肚。短氣者,呼吸雖數而不能接續,似喘而不搖肩,似呻吟而無痛,呼吸雖急而無痰聲。逆氣者,但氣上而奔急,肺壅而不下,宜詳辨之。或問喘病之源何如?曰嘗考古今方論,自《巢氏病源》稱為肺主氣,為陽氣之所行,通榮臟腑,故氣有餘,俱入於肺,或為喘息上氣,或為咳嗽。

因此至嚴氏,謂人之五臟,皆有上氣,而肺為之總,由其居於五臟之上,而為華蓋,喜清虛而不欲窒礙。調攝失宜,或為風寒暑濕邪氣所侵,則肺氣脹滿,發而為喘,呼吸促迫,坐臥不安。或七情內傷,鬱而生痰,脾胃俱虛,不能攝養一身之痰,皆能令人發喘。治之之法,當究其源,如感外邪則祛散之,氣鬱則調順之,脾胃虛者溫理之。

白話文:

哮喘的古代醫學論述

喘息是指呼吸急促,氣息短促,呼吸聲急促,張口抬肩,身體搖晃,腹部收縮。短氣則是指呼吸雖然急促,但不能連貫,像是喘息卻沒有抬肩,像是呻吟卻沒有疼痛,呼吸急促但沒有痰聲。逆氣是指氣往上衝,呼吸急促,肺部壅塞,氣體難以下降,需要仔細辨別。

有人問起喘病的病因,古今醫書都記載著肺主氣,是陽氣流動的通道,連通五臟六腑。因此,氣充足時,就會進入肺部,導致喘息或上氣,甚至咳嗽。

嚴氏認為,人體五臟都有上氣,而肺是上氣的總匯,因為肺位於五臟之上,如同華蓋,喜清虛而不喜阻塞。如果調養不當,或者受到風寒暑濕等邪氣侵襲,肺氣就會脹滿,導致喘息,呼吸急促,坐立不安。另外,七情內傷,鬱結生痰,脾胃虛弱,無法攝取營養,也能導致喘息。

治療喘病,要根據病因,如感受外邪則驅散之,氣鬱則調順之,脾胃虛弱則溫補之。

《聖濟方》又云:呼隨陽出,氣於是升,吸隨陰入,氣於是降,一升一降,陰陽乃和。所謂上氣者,蓋氣上而不下,升而不降,痞滿膈中,氣道奔迫,喘息有音者是也。本於肺臟之虛,復感風邪,肺葉脹舉,諸臟又上衝而壅遏,此所以有上氣之候也。歷代醫者,用此調氣之說,以為至當,無復他論,及觀劉河間《原病式》則以喘病敘於熱淫條下,謂火熱為陽,主乎急數,故熱則息數氣粗而為喘也。與巢氏所云氣為陽,有餘則喘較之,則劉氏之言為勝。

何則?陰陽各因其對待而指之,形與氣對,則以形為陰,氣為陽。寒與熱對,則以寒為陰,熱為陽。升與降對,則以降為陰,升為陽。動與靜對,則以靜為陰,動為陽。巢氏不分一氣中而有陰陽寒熱升降動靜備於其間,一皆以陽為說,致後人止知調氣者,調其陽而已。今劉氏五運所主之病機,則是一氣變動而分者也。

白話文:

《聖濟方》中也說:呼氣時隨著太陽升起,氣就向上升;吸氣時隨著月亮落下,氣就向下降,一升一降,陰陽才能調和。所謂上氣,指的是氣向上升而不下降,升而不降,導致胸悶氣脹,氣道阻塞,喘息有聲音,這就是上氣的表現。這是因為肺臟虛弱,又感受了風寒,肺葉膨脹,其他臟器也向上衝擊,造成阻塞,所以才會有上氣的症狀。歷代醫生都用這個調氣的理論,認為非常正確,沒有其他說法。然而,觀看劉河間的《原病式》則將喘病歸納於熱淫條下,認為火熱屬陽,主宰急數,所以熱則呼吸急促氣粗而喘。與巢氏所說「氣為陽,有餘則喘」相比,劉氏的說法更勝一籌。

為什麼呢?因為陰陽都是根據其相對應的關係來定義的。形與氣相對,則以形為陰,氣為陽。寒與熱相對,則以寒為陰,熱為陽。升與降相對,則以降為陰,升為陽。動與靜相對,則以靜為陰,動為陽。巢氏沒有區分在一氣之中陰陽寒熱升降動靜都具備,而只是將一切歸於陽,導致後人只知道調氣,就只調其陽而已。而今劉氏五運所主導的病機,則是同一氣在不同變化過程中所分化的結果。

其病機如何?曰不獨病之有機,於化生者亦有之,知生化之機,則可以知為病之機也。蓋一氣運行,升降浮沉者,由生氣根於身中,而神居之,主陰陽動靜之機也。其機動而清靜者,則生化治,動而煩擾者,則苛疾作矣。其動有甚衰,以致五行六氣勝負之變作,故《內經·至真大要》篇立病機一十九條,而統領五運六氣之大綱。如喘者,謂諸喘皆屬於上。

王注以上乃上焦氣也。炎熱薄爍,心之氣也。承熱分化,肺之氣也。又謂諸逆衝上,皆屬於火。是故河間敘喘病在熱淫條下,誠得其旨矣。曰喘病之綱,屬熱屬火,則聞命矣。亦有節目之可言者乎?曰予嘗考之《內經》、《靈樞》諸篇,有言喘喝,有言喘息,有言喘逆,有言喘嗽,有言喘嘔,有言上氣而喘。諸喘之形狀,或因熱之微甚,或邪之所自故也。

白話文:

疾病的機理是什麼呢?不只是身體本身有病,在生化運行的過程中也有問題。了解生化運行的機制,就能明白致病的機制。因為氣機在體內運行,升降浮沉,這是因為生氣根植於身體,神明居住其中,主導著陰陽動靜的機制。氣機運行平順,清靜無擾,則生化正常,運作順暢;如果氣機運行煩躁不安,則容易導致疾病發生。如果氣機運行衰微,導致五行六氣之間勝負失衡,就會產生疾病變化。所以《內經·至真大要》篇列出了十九條病機,統籌五運六氣的綱要。比如喘病,就屬於上焦的病症。

王注:上面說的都是上焦的氣。炎熱而燥烈的,是心氣;承接熱氣,分化開來,是肺氣。還說凡是逆氣上衝的,都屬於火。所以河間在熱淫條下敘述喘病,確實抓住了要點。喘病的綱領,屬於熱屬火,這就是喘病的根源。但是喘病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嗎?我曾經研究過《內經》、《靈樞》等篇章,裡面提到喘喝、喘息、喘逆、喘嗽、喘嘔、上氣而喘等各種喘病的表現。這些喘病的形態,有的因為熱氣輕重不同,有的因為外邪入侵的路徑不同而造成。

其獨喘者,《內經·逆調》篇謂:臥則喘,是水氣之客也。經脈別論篇謂:夜行喘出於腎,淫氣病肺;有所墮恐,喘出於肝,淫氣害脾;有所驚恐,喘出於肺,淫氣傷心;渡水跌僕,喘出於腎與骨。痹論謂:肺痹者,煩滿喘嘔。腸痹者,中氣喘爭。大奇論篇謂:肺癰者,喘而兩胠滿。

至真大要論謂:太陰司天客勝,首面胕腫,呼吸氣喘。太陰陽明篇謂:邪入六腑,身熱喘呼,不得臥。脈解篇謂:陽明之厥,則喘而惋,惋則惡人,連臟則死,連經則生。其言喘喝者,喝謂大呵出聲。生氣通天篇謂:陽氣者,因於暑,煩則喘喝。五常政篇:堅成之紀,喘喝胸滿仰息。

白話文:

獨自喘不過氣的原因,《內經》裡記載:躺下就喘,是水氣入侵的症狀。經脈論述篇提到:夜間行走喘息,是腎氣虛弱,導致淫邪侵犯肺部;受到驚嚇跌倒,喘息是肝氣不調,淫邪傷害脾臟;突然受驚,喘息是肺氣不足,淫邪傷及心臟;渡水跌倒,喘息是腎氣與骨骼受損。痹論提到:肺部痺症,表現為胸悶喘息嘔吐;腸道痺症,表現為中氣不足喘息。大奇論篇記載:肺癰患者,喘息並且兩側肋骨脹滿。

至真大要論提到:太陰司天,客邪侵襲,就會出現面部腫脹、呼吸急促喘息。太陰陽明篇提到:邪氣入侵六腑,就會出現發熱喘息,無法平躺。脈解篇提到:陽明經脈厥逆,就會出現喘息並且氣息微弱,氣息微弱就容易厭惡他人,如果病及臟腑就會死亡,如果病及經脈就會有救。喘喝是指大聲喘息。生氣通天篇提到:陽氣受到暑熱影響,就會出現煩躁喘息。五常政篇提到:身體強壯,卻出現喘息胸悶仰臥呼吸,是氣血運行不暢的表現。

《靈樞》本神篇:肺實者,喘喝胸滿仰息。經脈篇謂:肺所生病,則上氣喘喝,煩心胸滿。腎是動病者,喝喝而喘,坐而欲起。其言喘息者,玉機真臟篇謂:大骨枯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喘息不便,內痛引肩項,身熱,脫肉破䐃,真臟見,十月死。注云:是脾臟也。皆以至其月真臟脈見,乃予之期日。

又謂:秋脈不及,其氣來毛而微,其病在中,令人喘,呼吸少氣而咳,上氣見血,下聞病音。注云:音是肺中喘息之聲也。舉痛篇謂:勞則喘息汗出,內外皆越,故氣耗矣。逆調篇:起居如故,而息有音。風論篇:息而惡風口乾善渴,不能勞事。奇病篇謂:有病癃一日數十溲,身熱如炭,頸膺如格,人迎躁盛,喘息氣逆,此有餘也。

白話文:

肺氣充實的人,會出現喘息、呼吸急促、胸悶、仰頭呼吸等症狀。《靈樞·經脈篇》中提到,肺臟生病時,會出現上氣喘息、心煩意亂、胸悶等症狀。腎臟出現動病的人,會出現呼吸急促、喘息,坐著想要站起來。

《靈樞·玉機真臟篇》中提到,如果骨骼枯槁、肌肉萎縮、胸中氣滿、呼吸困難、胸部疼痛並牽連到肩頸、身體發熱、肌肉脫落、露出臟器,這是脾臟病變的徵兆,這種情況下,患者通常在十個月內會死亡。

秋季時脈象微弱,氣息微弱,病變位於內臟,會導致喘息、呼吸困難、咳嗽、上氣出血、下腹部有病變聲音。這裡的聲音是指肺部喘息的聲音。《靈樞·舉痛篇》中提到,勞累過度會導致喘息、出汗,內外皆虛,因此耗損了氣力。《靈樞·逆調篇》中提到,雖然生活起居如常,但呼吸時有聲音。《靈樞·風論篇》中提到,呼吸時怕風、口乾舌燥、經常口渴,無法勞作。《靈樞·奇病篇》中提到,患病後一天小便數十次,身體發熱如火炭,脖子和胸口像被堵住一樣,人迎脈跳動有力,呼吸急促氣逆,這是氣血過盛的表現。

太陰脈微細如髮,此不足也。病在太陰,其盛在胃,頗在肺,病名厥,死不治。繆刺篇謂:邪客手陽明之絡,令人氣滿胸中,喘息而支胠,胸中熱,刺其井。痿論篇謂:肺者臟之長,為心之蓋也。有所失亡,所求不得,則發肺鳴,鳴則肺熱葉焦,發為痿蹷。注云:鳴者,喘息之聲也。

陰陽別論篇謂:陰爭於內,陽擾於外,魄汗未臟,四逆而起,起則熏肺,使人喘鳴。又二陽之病發心脾,傳為息賁,死不治。注云:息奔者,喘息而上奔,脾胃腸肺及心、互相傳克故死。《靈樞》五邪篇謂:邪在肺,上氣喘汗出。本臟篇謂:肺高則上氣肩息,肝高則上支賁,切脅悗,為息賁。

白話文:

太陰經脈細微如髮絲,代表著身體虛弱。當病症出現在太陰經脈時,症狀主要表現在胃部,也可能影響肺部,稱為厥,一旦發作就難以醫治。

《繆刺篇》提到,邪氣入侵手陽明經絡,會導致胸悶、喘不過氣、胸部灼熱,可以用刺井穴的方法治療。

《痿論篇》指出,肺是臟腑之首,如同心臟的保護罩。當遭遇失落或求不得時,會導致肺鳴,肺鳴則代表肺熱灼傷,進而引起痿蹷。註解中提到,鳴指的是喘息的聲音。

《陰陽別論篇》提到,陰氣內困,陽氣外擾,汗液外泄,導致四肢厥逆。厥逆發作時會影響肺部,使人喘鳴。另外,二陽之病會侵犯心脾,進而導致呼吸急促,難以治療,最終導致死亡。註解中提到,息奔指的是呼吸急促,上衝,脾胃腸肺和心臟相互影響,最終導致死亡。

《靈樞》中的《五邪篇》提到,邪氣入侵肺部會導致上氣喘汗。 《本臟篇》則提到,肺氣上逆會導致上氣喘息,肝氣上逆則會導致上支賁,脅肋疼痛,也稱為息賁。

經筋篇謂:太陰筋病,甚成息賁,脅急。其言上氣而喘逆者,經脈別論篇謂:太陽獨至,厥喘虛氣逆,是陰不足,陽有餘。至真大要論謂:陽明在泉,主勝則腰重腹痛,少腹生寒,寒厥,上衝胸中,甚則喘不能久立。痹論篇謂:心痹者,煩則心下鼓,暴上氣而喘。脈解篇謂:嘔咳上氣而喘者,陰氣在下,陽氣在上,諸陽氣浮,無所依從故也。

東垣解以此論秋冬之陰陽也。經氣之燥寒在上陽也,臟氣之金水在下陰也。所謂上喘而為水者,陰氣下而復上,邪客臟腑間,故為水也。脈要篇謂:肝脈搏堅而長,當病墜若搏,因血在脅下,令人喘逆。其言喘咳者,臟氣法時篇謂:肺病者,喘咳逆氣,肩背痛。又腎病者,腹大脛腫,喘咳身重,寢汗憎風。

白話文:

《經筋篇》說:太陰經的病症,嚴重時會造成呼吸急促、肋骨疼痛。它提到上氣喘逆,是因為《經脈別論篇》說:太陽經獨行至上,導致氣逆喘虛,這是陰氣不足,陽氣過盛。而《至真大要論》則提到:陽明經在足部,主氣過盛則會腰部沉重、腹部疼痛、小腹冰冷、寒厥,氣上衝胸部,嚴重時會喘息,無法久站。

《痹論篇》則說:心臟痹病者,會感到煩躁,心下鼓動,突然上氣喘息。《脈解篇》說:嘔吐咳嗽、上氣喘息,是因為陰氣在下,陽氣在上,所有陽氣浮動,沒有依附之處。

東垣用這些論述來解釋秋冬季節的陰陽變化。經絡之氣乾燥寒冷,在上屬於陽氣;臟腑之氣金水在下屬於陰氣。所謂上氣喘息如同水一樣,是陰氣下降後又上行,邪氣侵犯臟腑,因此如同水一般。《脈要篇》說:肝經脈搏堅硬而長,病變時會出現墜落感,因為血液停留在脅下,會讓人喘逆。《臟氣法時篇》說:肺部有病的人,會出現喘息、咳嗽、逆氣、肩背疼痛;腎臟有病的人,會出現腹部膨大、小腿腫脹、喘息、咳嗽、身體沉重、盜汗、怕風。

刺熱篇謂:肺熱病者,惡風寒,舌上黃,身熱,熱爭則喘咳,痛走胸膺背,頭痛,汗出而寒。五常政篇謂:從革之紀,發喘咳。氣交變篇謂:歲火太過,肺金受邪,少氣喘咳。血溢血泄,嗌燥,中熱,肩背熱。歲金太過,甚則火氣復之,喘咳逆氣,肩背痛,咳逆甚而血溢。歲水太過,害在心火,病在中,上下寒甚則腹大脛腫,喘咳,寢汗出,憎風。

六元正紀篇謂:少陰司天,三之氣,大火行,病氣厥心痛,寒熱更作,咳喘。終之氣,燥令行,餘火內格,腫於上,咳喘,甚則血溢,內作寒中。至真大要論篇謂:少陰司天,胸中熱,胠滿,寒熱喘咳,唾血。少陰司天,客勝少氣發熱,甚則胕腫血溢,咳喘。《靈樞·經脈》篇謂:肺是動病,肺脹滿膨膨而喘咳,缺盆中痛。

白話文:

古代醫書記載,肺熱病症表現為畏寒、舌苔發黃、發燒,熱氣上衝導致喘咳、胸背疼痛、頭疼、出汗卻感到寒冷。此外,氣候變化也會導致肺部疾病,例如,炎熱的年份,肺部容易受到燥熱之氣侵襲,引起氣喘、咳嗽。如果熱氣過盛,還會導致喉嚨乾燥、胸部發熱、肩背疼痛,嚴重時甚至會咳血。寒冷的年份,心火容易受損,導致腹部脹大、腿部腫脹、喘咳、夜間出汗、畏寒。

另外,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氣候變化,肺部也容易受到影響,例如,夏季時容易出現肺熱,冬季時容易出現寒氣入侵,導致咳嗽、喘咳等症狀。如果熱氣過盛,還會出現胸部發熱、疼痛、咳血等症狀。如果寒氣過盛,還會出現胸部發悶、四肢冰冷、咳嗽等症狀。總之,肺部疾病的症狀多樣,需要根據具體的表現進行診斷和治療。

其言喘嘔者,痹論篇謂:肺痹者,煩滿喘而嘔。至真大要篇謂:少陰司天,喘嘔寒熱。其言喘咳上氣者,調經篇謂:風有餘喘咳上氣。玉機篇謂:肺脈不及,喘,少氣而咳,上氣見血,下聞病音。夫諸篇節目之多如此,然猶是設為凡例者耳,何則?蓋聖人之言,舉一邪而諸邪具,舉一臟而五臟具,用是推之,其陰陽之變,百病之生,莫不各有所。

窮其理之極致,唯張仲景得其旨,在傷寒證中,諸喘症者,皆因其邪動之機,以致方藥務不失其氣宜。若夫從後代集證類方者,不過從巢氏、嚴氏之說而已。獨王海藏辯華佗云:肺氣盛為喘。活人云:氣有餘則喘,氣盛當認作氣衰,有餘當認作不足,肺氣果盛與有餘,則清肅下行,豈復為喘。以其火入於肺,炎爍真氣,衰與不足而為喘焉。

白話文:

古籍中提到喘嘔的症狀,有記載「肺痹」會造成胸悶喘息並嘔吐,還有「少陰司天」會引起喘嘔寒熱。關於喘咳上氣,則有「風有餘」導致喘咳上氣的說法,也有提到「肺脈不及」會出現喘息、氣短、咳嗽,甚至上氣出血,甚至能聽到病變的聲音。這些古籍記載雖然內容豐富,但其實只是一個概括性的描述,因為聖人的言論往往舉一反三,以一個病症推論出其他病症,藉此解釋陰陽變化和各種疾病的產生。

深入探究這些道理,唯有張仲景真正掌握了其中的精髓。他在《傷寒論》中分析各種喘症,皆因邪氣入侵導致,因此在治療上需要根據患者的症狀和體質,選用合適的藥物。而後世醫家所著的醫書,大多是沿襲巢氏、嚴氏的說法。唯獨王海藏反駁華佗「肺氣盛則喘」的觀點,他認為喘息其實是氣虛而非氣盛,氣盛應該理解為氣衰,氣有餘應該理解為氣不足。真正的肺氣盛與氣有餘,會使肺氣清肅下降,不會出現喘息。之所以會喘息,是因為火氣侵入肺部,灼傷真氣,導致氣衰不足所致。

所言盛與有餘者,非肺氣也,肺中之火也。此語高出前輩,發千古所未發,惜乎但舉其端,未盡乎火所兼行之氣。何則?如外感六淫,鬱而成火者,則必與六淫相合,因內傷五邪相勝者,亦必與邪相併,遂有風熱、暑熱、濕熱、燥熱、寒熱之分,諸逆衝上之火亦然,而有所從之氣在焉。蓋相火出於肝腎,厥陽之火氣起於五臟。

夫火生於動,五臟主藏精,宅神乃火也。至若陰精先有所傷而虛,不能閉藏其氣,遇有妄動,其神至則火隨發而炎起,起於腎者,本臟寒水之氣從之;起於肝者,本臟風木之氣從之;起於脾者,濕氣從之;起於心者,熱氣從之;起於肺者,燥氣從之;所從者得以附火之炎而逆也。

白話文:

所謂的「盛」和「有餘」,並不是指肺氣,而是指肺中的火氣。這句話超越前人,揭示了千古未解的奧秘。但可惜的是,它只點明了火氣的本質,並沒有詳述火氣所伴隨的其他氣機。為什麼呢?因為像外感六淫導致的鬱火,必然會與六淫之氣相結合;而內傷五邪導致的火氣,也必然會與邪氣相併。因此,火氣會演化成風熱、暑熱、濕熱、燥熱、寒熱等不同的表現。各種逆衝上行的火氣也是如此,它們都有相應的氣機伴隨。

火氣源於肝腎的相火和五臟的厥陽之火。火氣產生於運動,五臟負責藏精,而藏精之神就是火。當陰精受損而虛弱,無法封藏氣機時,一旦妄動,神氣就會引發火氣,形成炎上之勢。從腎臟發起的火氣,會伴隨腎臟的寒水之氣;從肝臟發起的火氣,會伴隨肝臟的風木之氣;從脾臟發起的火氣,會伴隨脾臟的濕氣;從心臟發起的火氣,會伴隨心臟的熱氣;從肺臟發起的火氣,會伴隨肺臟的燥氣。這些伴隨的氣機,會附著在火氣上,形成逆衝之勢。

諸逆之氣盛,先入於所勝之臟,甚而至於上焦,或因火而徑衝於肺,此亦火之合併臟氣五邪者也。此外,復有心火因逆氣不得下降,奔迫於上者;有臟氣之俱不足,其火浮溜於上而虛者;有離其宮室,而務於取勝,反自虛者。更有人之稟素弱者,有常貴後賤之脫營;常富後貧之氣離守者。

夫如是之病,雖有當攻之實,亦不重瀉,大抵必從病機。大要治法曰:謹守病機,各司其屬。有者求之,無者求之,盛者責之,虛者責之。必先五勝,疏其血氣,令其調達,而致和平。凡處治虛實之法,盡在此數語矣。予今獨引《內經》、《靈樞》諸篇綱目之詳如此條者,蓋欲令人知是集之百病,盡有綱目之當察,因書以為例。

白話文:

各種逆行的氣盛行,首先侵犯其所克制的臟器,嚴重時甚至到達上焦,或是因為火氣旺盛而直接衝擊肺部,這也是火氣與五臟六腑之氣相合而導致的邪氣。此外,還有心火因為逆氣不能下降,而向上奔涌;還有臟腑之氣都不足,導致火氣浮動於上,虛弱無力;還有離開其本位,企圖奪取勝利,反而造成自身虛弱。更有人天生體質虛弱,有從富貴變為貧賤而導致精氣耗散;有從富裕變為貧窮而導致元氣離守的情況。

對於這種病症,雖然有實證需要攻伐,但也不能過度瀉泄,總體來說,一定要根據病機來治療。主要的治療方法是:謹慎觀察病機,各司其職。有病症的要治療,沒病症的也要調理,氣盛的要瀉之,虛弱的要補之。首先要疏通五臟六腑,調和血氣,使之運行通暢,達到平和狀態。所有關於虛實的治療方法,都包含在這幾句話之中。我現在特地引用《內經》、《靈樞》各篇綱目的詳細內容作為條例,目的是讓大家明白,所有疾病都有綱目可以遵循,並且以此作為範例。

丹溪云:喘因氣虛,火入於肺,有痰者,有火炎者,有陰虛,自小腹下起而上逆者,有氣虛而致氣短者,有水氣乘肺者。戴復庵云:痰者,凡喘便有痰聲,火炎者,乍進乍退,得食則減,食已則喘,大概胃中有實火,膈上有稠痰,得食墜下稠痰,喘即止,稍久食已入胃,反助其火,痰再升上,喘反大作,俗不知此,作胃虛治,以燥熱之藥,以火濟火也。一人患此,諸醫作胃虛治之不愈,後以導水丸,利五六次而愈,此水氣乘肺也。

若氣短喘急者,呼吸急促而無痰聲,有胃虛喘者,抬肩擷肚,喘而不休是也。蓋肺主清陽上升之氣,居五臟之上,通榮衛,合陰陽,升降往來,無過不及,何病之有。若內傷於七情,外感於六氣,則肺氣不清而喘作矣。外感風寒暑濕,脈人迎大於氣口,必上氣急不得臥,喉中有聲,或聲不出,審是風寒者,《局方》三拗湯、華蓋散、《三因》神秘湯。審是濕者,滲濕湯。

白話文:

丹溪認為,喘息的原因有許多,包括氣虛、火入肺、痰火、陰虛、氣虛導致氣短、水氣乘肺等。戴復庵進一步解釋,有痰的喘息,會伴隨痰聲;火炎的喘息,則表現為忽輕忽重,進食後減輕,吃完後喘息加重,這是因為胃中有實火,膈膜上有稠痰,吃東西能將痰壓下去,喘息暫時緩解,但過一會兒食物進入胃中,反而助長了火勢,痰再次上升,喘息加重。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,誤以為是胃虛,用燥熱的藥物治療,等於火上澆油。曾經有個人患此病,被許多醫生當作胃虛治療,卻一直不見好轉,後來用導水丸治療,利水五、六次後就痊癒了,這說明是水氣乘肺造成的。

如果氣短喘急,呼吸急促,沒有痰聲,可能是胃虛引起的喘息,表現為抬肩縮肚,喘個不停。因為肺主清陽上升之氣,居五臟之上,通達榮衛,調和陰陽,升降往來,只要不過度,就不會生病。但如果內傷於七情,外感於六氣,就會導致肺氣不清,引起喘息。外感風寒暑濕,脈象人迎大於氣口,通常會上氣不接下氣,不能平躺,喉嚨有聲音,或是有聲音卻發不出來,如果是風寒引起的,可以用三拗湯、華蓋散、神秘湯治療;如果是濕邪引起的,則可用滲濕湯治療。

審是暑者,白虎湯。通用秘傳麻黃加減,麻黃、有汗不去節,無汗去根節。川升麻、北細辛、桑白皮、桔梗、生甘草各等分,熱加栝蔞根,濕加蒼朮、薑、蔥煎,溫熱服,或加川芎、乾葛,則群隊矣,暑喘勿用。仲景云:上氣喘而躁者,屬肺脹,欲作風水,發汗則愈。又云:咳而上氣,此為肺脹,其人喘,目如脫狀,脈浮大者,越婢加半夏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判斷是暑熱引起的病症,就用白虎湯。通常會根據秘傳的方法加減麻黃,麻黃的用法,出汗就減量,不出汗就用足量。川升麻、北細辛、桑白皮、桔梗、生甘草各等份,如果發熱就加栝蔞根,如果濕氣重就加蒼朮、薑、蔥煎煮,溫熱服用,也可以加川芎、乾葛,效果更佳,但暑喘則不可使用。仲景說:上氣喘而且躁動,屬於肺脹,想要引起風水,發汗就可以痊癒。又說:咳嗽而且上氣,這是肺脹,病人喘不過氣,眼睛像要掉出來,脈搏浮大,用越婢加半夏湯治療。

又云:肺脹,咳而上氣,煩躁而喘,脈浮者,心下有水,小青龍加石膏主之。東垣麻黃定喘湯,麻黃蒼朮湯。(以上皆外因。)七情鬱結,上氣喘急,宜四磨湯、四七湯。(內因。)羅謙甫治石憐吉歹元帥夫人,年逾五十,身體肥盛,時霖雨不止,又飲酒及潼乳過,腹脹喘滿,聲聞舍外,不得安臥,大小便澀滯,氣口脈大,兩倍於人迎,關脈沉緩而有力。此霖雨之濕,飲食之熱,濕熱大盛,上攻於肺,神氣躁亂,故為喘滿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,如果一個人出現肺脹,咳嗽時氣往上衝,心煩意亂且呼吸急促,脈象浮,說明腹中積水,可以用小青龍湯加石膏來治療。另外,東垣的麻黃定喘湯、麻黃蒼朮湯也可以用來治療這種情況。以上這些都是外在因素導致的。如果一個人是因為七情鬱結,導致氣往上衝、呼吸急促,可以用四磨湯或四七湯來治療。這是內在因素導致的。曾經有一位名叫羅謙甫的醫生,治療一位名叫石憐吉歹的元帥夫人,這位夫人年過五十,身材肥胖,當時連綿下雨,她又喝了酒和奶酪,導致腹部脹滿、呼吸困難,聲音響亮到屋外都能聽到,無法安穩入睡,大小便也排泄不順暢,氣口脈搏比人迎脈強大兩倍,關脈沉緩有力。這是因為連綿陰雨的濕氣和飲食中的燥熱,導致濕熱之氣過盛,上攻於肺,神氣躁亂,所以出現喘滿的症狀。

邪氣盛則實,實者宜下之。故制平氣散以下之,一服減半,再服喘愈,止有胸膈不利,煩熱口乾,時時咳嗽,再與加減瀉白散全愈。(內外俱因。)仲景云:膈間支飲,其人喘滿,心下痞堅,面色黧黑,其脈沉緊,得之數十日,醫吐之不愈,木防己湯主之;虛者即愈,實者三日復發,復與不愈者,宜木防己湯去石膏,加茯苓、芒硝湯主之。支飲不得息,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邪氣旺盛就屬於實證,實證應該要瀉下。因此用平氣散來瀉下,一劑藥減半服用,再服一劑就喘不過氣的症狀減輕了,只是還有些胸膈不適、煩躁發熱、口乾舌燥,偶爾咳嗽,再用加減瀉白散就完全好了。(內外都因為邪氣入侵所致。)張仲景說:膈間積聚水飲,患者喘不過氣、胸口鬱悶、腹部硬實,面色發黑,脈象沉緊,這種情況持續數十天,用吐法治療沒有效果,可以用木防己湯治療;虛證病人服用後即可痊癒,實證病人服用三天後又復發,再次服用仍無效的,可以用木防己湯去石膏,加入茯苓、芒硝的湯劑來治療。水飲積聚在胸膈無法呼吸的,可以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來治療。

云岐云:四七湯治痰涎咽喉中,上氣喘逆甚效。風痰作喘,千緡湯,半夏丸。經驗方定喘化痰,豬蹄甲四十九個淨洗控干,每個指甲內入半夏、白礬各一字,裝罐子內,封閉勿令煙出,火煅通赤,去火毒,細研,入麝香一錢匕,糯米飲下。人參半夏丸,化痰定喘。婁全善云:予平日用此方治久喘,未發時服此丸,已發時用沉香滾痰丸微下,累效。

白話文:

云岐說:四七湯可以治療痰涎停留在咽喉中,導致上氣喘逆的症狀,效果顯著。如果是風痰引起的喘息,可以用千緡湯,配以半夏丸。

經驗方治喘化痰,取豬蹄甲四十九個,洗淨晾乾,在每個指甲內放入半夏和白礬各一小粒,裝入罐子中密封,防止煙霧散出,用火煅燒至通紅,去除火毒,然後研磨成粉末,加入麝香一錢匕,用糯米湯送服。

人參半夏丸也能化痰定喘。婁全善說:我平時用這個方子治療久喘,在喘息發作前服用這個丸藥,已經發作的時候就用沉香滾痰丸稍微服用一下,效果都很好。

槐角利膈丸,亦可下痰。婁全善云:凡下痰定喘諸方,施之形實有痰者神效。若陰虛而脈浮大,按之澀者,不可下,下之必反劇而死。(以上治痰例。)初虞世云:火喘用白虎湯,加栝蔞仁、枳殼、黃芩神效。雙玉散治痰熱而喘,痰湧如泉,寒水石、石膏各等分,為細末,人參湯下三錢,食後服。

(以上治實火例。)經云:歲火大過,炎暑流行,肺金受邪,民病少氣咳喘。又熱淫所勝,病寒熱喘咳。宜以人參、麥門冬、五味子救肺,童便炒黃柏、知母降火。平居則氣平和,行動則氣促而喘者,此衝脈之火,用滋腎丸。仲景云:火逆上氣,咽喉不利,止逆下氣,麥門冬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槐角利膈丸與治療痰喘的古籍記載

槐角利膈丸,除了能疏利胸膈外,也能化痰。婁全善說:凡是治療痰多氣喘的藥方,對於實證有痰的患者,效果都非常顯著。但是,如果患者是陰虛體質,脈搏浮大而按之澀,就不能使用化痰藥,否則會加重病情,甚至危及生命。(以上內容關於痰證的治療。)

初虞世云說:火熱引起的喘息,可以用白虎湯,再加入栝蔞仁、枳殼、黃芩,效果十分明顯。雙玉散可以治療痰熱引起的喘息,患者痰液如同泉湧般涌出,可用寒水石、石膏等量研成細末,用人參湯送服三錢,飯後服用。(以上內容關於實火證的治療。)

古籍記載:如果一年中火氣過盛,炎熱流行,肺金受邪氣侵犯,百姓就會出現氣短咳嗽、喘息的病症。又或者由於熱邪過於旺盛,導致寒熱交替、喘咳不止。這時應當用人參、麥門冬、五味子來滋養肺氣,再用童便炒過的黃柏、知母來降火。平時沒有異常,但一活動就氣促喘息的,這是衝脈火氣過旺,可用滋腎丸治療。仲景說:火氣逆上,導致咽喉不利,可以用麥門冬湯來止逆降氣。

《保命》天門冬丸。(以上治虛火例。)丹溪云:喘須分虛實,久病是氣虛,用阿膠、人參、五味補之。新病是氣實,用桑白皮、葶藶瀉之。《金匱》云:無寒熱,短氣不足以息者,實也。或又曰實喘者,氣實肺盛,呼吸不利,肺竅壅滯,上寸沉實,宜瀉肺。虛喘者腎虛,先覺呼吸氣短,兩脅脹滿,左尺大而虛,宜補腎。

邪喘者,由肺受寒邪,伏於肺中,關竅不通,呼吸不利,右寸沉而緊,亦有六部俱伏者,宜發散,則身熱退而喘定。《三因》又云:肺實者,肺必脹,上氣喘逆,咽中逆,如欲嘔狀,自汗。肺虛者,必咽乾無津,少氣不足以息也。《永類鈐方》云:右手寸口氣口以前陰脈,應手有力,肺實也,必上氣喘逆,咽塞欲嘔,自汗,皆肺實證。若氣口以前陰脈,應手無力,必咽乾無津少氣,此肺虛證。

白話文:

《保命》中記載的天門冬丸,可用來治療虛火。丹溪先生說,喘息要分虛實,久病是氣虛,可用阿膠、人參、五味子來補氣。新病是氣實,可用桑白皮、葶藶子來瀉氣。《金匱要略》記載,沒有寒熱症狀,呼吸短促,無法順暢呼吸的,是氣實。又說,氣實喘息是因為氣實肺盛,呼吸不順暢,肺竅阻塞,寸關脈沉而實,應該瀉肺。虛喘是因為腎虛,首先會感到呼吸短促,兩脅脹滿,左尺脈大而虛,應該補腎。

邪喘是由於肺部受寒邪侵襲,寒邪伏於肺中,關竅不通,呼吸不順暢,右寸脈沉而緊,也有寒邪伏於六經的,應該發散,寒邪退散後喘息就會平穩。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也說,肺實者,肺部必定脹滿,上氣喘逆,咽喉有堵塞感,想嘔吐,自汗。肺虛者,必定咽乾無津液,呼吸短促,無法順暢呼吸。《永類鈐方》記載,右手寸口脈氣口以前陰脈,按壓時有力,是肺實,必定上氣喘逆,咽塞想嘔吐,自汗,都是肺實證。若氣口以前陰脈,按壓時無力,必定咽乾無津液,呼吸短促,這是肺虛證。

(右分虛實例。從前皆瀉實例。今述補虛例於後。)東垣云:肺脹膨膨而喘咳,胸膈滿,壅盛而上奔者,於隨證用藥方中,多加五味子,人參次之,麥門冬又次之,黃連少許。如甚則交兩手而瞀者,真氣大虛也。若氣短加黃耆、五味子、人參。氣盛去五味子、人參,加黃芩、荊芥穗。

冬月去荊芥穗,加草豆蔻仁。丹溪云:氣虛者,用人參、蜜炙黃柏、麥冬、地骨皮之類。本草治咳嗽上氣喘急,以人參一味為末,雞子清投新水調下一錢。昔有二人同走,一含人參,一不含,俱走三五里許,其不含者大喘,含者氣息自如,此乃人參之力也。

白話文:

李東垣認為,肺脹、呼吸急促咳嗽、胸悶、氣往上衝的人,在根據症狀用藥的基礎上,要多加五味子,其次是人參,再次是麥冬,黃連少許。如果嚴重到兩手交疊昏迷,是真氣大虛。如果氣短,可以加黃耆、五味子、人參;如果氣盛,去掉五味子、人參,加上黃芩、荊芥穗。冬季要去掉荊芥穗,加上草豆蔻仁。朱丹溪認為,氣虛的人,可以用人參、蜜炙黃柏、麥冬、地骨皮等藥物。本草書中記載治療咳嗽、上氣喘急,可以用人參研末,用雞蛋清調服。以前有两个人一起走路,一個人含著人參,另一個人没有含,走了三五里路后,没有含人參的人喘不过气,含人參的人却呼吸自如,這就是人參的功效。

婁全善治一婦人,五十餘歲,素有痰嗽,忽一日大喘,痰出如泉,身汗如油,脈浮而洪,似命絕之狀,速用麥門冬四錢,人參二錢,五味子一錢五分,煎服一帖,喘定汗止,三帖後,痰亦漸少,再與前方內加栝蔞仁一錢五分,白朮、當歸、芍藥、黃芩各一錢,服二十餘帖而安。此實麥門冬、五味子、人參之功也。

如自汗兼腹滿,脈沉實而喘者,裡實也。宜下之。(以上治氣虛例。)丹溪云:喘有陰虛,自小腹下火起而上者,宜四物湯加青黛、竹瀝、陳皮,入童便煎服。有陰虛挾痰喘者,四物湯加枳殼、半夏,補陰降火。愚謂歸、地泥膈生痰,枳、半燥泄傷陰,不如用天門冬、桑皮、貝母、馬兜鈴、地骨皮、麥門冬、枇杷葉之屬。(以上治陰虛例。

白話文:

婁全善醫治一位五十多歲的婦女,她平時就有痰咳,突然有一天呼吸急促,痰像泉水一樣涌出,全身汗如油脂,脈搏浮而洪大,像是要斷氣的樣子。婁全善馬上用麥門冬四錢、人參二錢、五味子一錢五分煎成一帖藥,婦人服下後呼吸平穩,汗也止住了,三帖藥後,痰也逐漸減少。之後婁全善在原方中加入栝蔞仁一錢五分、白朮、當歸、芍藥、黃芩各一錢,婦人服了二十多帖藥後就恢復了健康。這確實是麥門冬、五味子、人參的功勞。

如果病人同時出現自汗和腹脹,脈象沉實而呼吸急促,這是內實症,應該使用瀉下藥。 (以上是治療氣虛的例子。)丹溪先生說:喘息病也有陰虛的,是由於小腹下有火氣上炎引起的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青黛、竹瀝、陳皮,用童尿煎服。如果病人是陰虛夾痰引起的喘息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枳殼、半夏,以達到補陰降火的功效。我認為當歸、地黃會加重痰的生成,枳殼、半夏燥泄會傷陰,不如使用天門冬、桑皮、貝母、馬兜鈴、地骨皮、麥門冬、枇杷葉等藥物。 (以上是治療陰虛的例子。)

)東垣曰:病機云,諸痿喘嘔,皆屬於上。辯云,傷寒家論喘嘔以為火熱者,是明有餘之邪中於外,寒變而為熱,心火太旺攻肺,故屬於上。又云,膏粱之人,奉養太過,及過愛小兒,亦能積熱於上而為喘咳,宜以甘寒之劑治之。《脈經》又云,肺盛有餘,則咳嗽上氣喘渴,煩心胸滿短氣,皆衝脈之火行於胸中而作也。

系在下焦,非屬上也。故雜病不足之邪,起於有餘病機之邪,自是標本病傳多說。飲食勞役,喜怒不節,水穀之寒熱,感則害人六腑,皆由中氣不足。其䐜脹腹滿,咳喘,嘔食不下,皆以大甘辛熱之劑治之,則立已。今立熱喘、寒喘二方於後。人參平肺散,治心火刑肺,傳為肺痿,咳嗽喘嘔,痰涎壅盛,胸膈痞悶,咽嗌不利。

白話文:

東垣曰:

病機云,諸痿喘嘔,皆屬於上。

東垣說:關於病理機制,各種痿症、喘息、嘔吐,都屬於上焦的問題。

辯云,傷寒家論喘嘔以為火熱者,是明有餘之邪中於外,寒變而為熱,心火太旺攻肺,故屬於上。

有人辯解說,傷寒學派認為喘息嘔吐是因為火熱,這是因為有餘的邪氣侵入體表,寒氣轉化為熱氣,心火過旺攻擊肺臟,所以屬於上焦的問題。

又云,膏粱之人,奉養太過,及過愛小兒,亦能積熱於上而為喘咳,宜以甘寒之劑治之。

又有人說,那些吃喝享受過度的人,或者過度寵愛孩子,也會導致上焦積熱,出現喘咳,應該用甘寒的藥物治療。

《脈經》又云,肺盛有餘,則咳嗽上氣喘渴,煩心胸滿短氣,皆衝脈之火行於胸中而作也。

《脈經》還說,如果肺氣過盛,就會出現咳嗽、上氣喘不過氣、口渴、心煩、胸悶、呼吸短促等症狀,這些都是衝脈之火在胸中運行造成的。

系在下焦,非屬上也。故雜病不足之邪,起於有餘病機之邪,自是標本病傳多說。

這些病症都屬於下焦,不屬於上焦。因此,雜病的不足之邪,是由於有餘病機的邪氣所引起的,這就如同標本病的傳變,有多種說法。

飲食勞役,喜怒不節,水穀之寒熱,感則害人六腑,皆由中氣不足。

飲食勞作、喜怒無常、水穀寒熱失調,都會傷害人體的六腑,這些都是因為中氣不足造成的。

其䐜脹腹滿,咳喘,嘔食不下,皆以大甘辛熱之劑治之,則立已。

如果出現腹脹、腹滿、咳嗽、喘息、嘔吐、食不下等症狀,可以用大甘辛熱的藥物治療,效果很快。

今立熱喘、寒喘二方於後。人參平肺散,治心火刑肺,傳為肺痿,咳嗽喘嘔,痰涎壅盛,胸膈痞悶,咽嗌不利。

現在我制定了治療熱喘和寒喘的兩個方子。人參平肺散可以治療心火灼傷肺臟,導致肺痿、咳嗽、喘息、嘔吐、痰涎壅塞、胸膈痞悶、咽喉不利等症狀。

參蘇溫肺湯,治形寒飲冷則傷肺,喘,煩心胸滿,短氣不能宣暢。調中益氣湯加減法,如秋冬月胃脈四道,為衝脈所逆,並脅下少陽脈二道而反上行,病名曰厥逆。其證氣上衝咽不得息,而喘息有音不得臥,加茱萸五分或一錢,湯洗去苦,觀厥氣多少而用之。如夏月有此證,為大熱也。

蓋此症隨四時為寒熱溫涼,宜以酒黃連、酒黃柏、酒知母各等分,為細末,熟湯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二百丸,白湯送下,空心服,仍多飲熱湯,服畢少時,便以美膳壓之,使不得胃中停留,直至下元,以瀉衝脈之邪也。大抵治飲食勞倦所得之病,乃虛勞七損症也,當用溫平甘多辛少之藥治之,是其本法也。

白話文:

參蘇溫肺湯與調中益氣湯加減法:

參蘇溫肺湯,用於治療形寒飲冷導致的肺傷,表現為喘息、胸悶煩躁、呼吸短促等症狀。

調中益氣湯加減法

若在秋冬季節出現胃脈逆衝,脅下少陽脈反上行,稱為厥逆。其症狀為氣上衝咽,喘息有聲,難以平臥。可於調中益氣湯中加茱萸五分或一錢,將藥材用湯煮去苦味,根據厥氣的嚴重程度調整用量。

若在夏季出現類似症狀,則可能是大熱所致。

治療原則:

此症隨四季變化而呈現寒熱溫涼的不同,宜用酒黃連、酒黃柏、酒知母等分,研成細末,用熟湯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二百丸,用白湯送服,空腹服用,服藥後多喝熱湯,並用美膳壓服,使藥物不留在胃中,直到到達下元,以瀉去衝脈之邪

總論:

此病多因飲食勞倦所致,屬於虛勞七損症,宜用溫平甘多辛少的藥物治療,這是治療此症的基本方法。

如時止見寒熱病,四時症也。又或將理不如法,或酒食過多,或辛熱之食作病,或寒冷之食作病,或居大寒大熱之處益其病,當臨時制宜,暫用大寒大熱治法而取效,此從權也。不可以得效之故,而久用之,必致夭橫矣。《黃帝針經》曰:從下上者,引而去之。上氣不足,推而揚之。

蓋上氣者,心肺上焦之氣,陽病在陰,從陰引陽,宜以入腎肝下焦之藥,引甘多辛少之藥,使升發脾胃之氣,又從而去邪氣於腠理皮毛也。又曰:視前痛者,當先取之。是先以繆刺,瀉其經絡之壅塞者,為血凝而不流,故先取之,而後治他病。(以上分寒熱例。)胃絡不和,喘出於陽明之氣逆。

白話文:

如果在特定時間出現寒熱病症,屬於季節性的疾病。也有可能是因為治療方法不當,或是飲食過量,或是食用辛辣燥熱的食物導致生病,或是食用寒涼的食物導致生病,或是住在極寒或極熱的地方加重病情,遇到這種情況,應該根據當時的狀況,暫時使用寒涼或溫熱的治療方法來取得效果,這叫做權宜之計。但不能因為取得了效果,就長期使用,這樣必定會導致早夭。

《黃帝針經》說:從下往上治療,要引導病氣去除。上焦氣不足,要推動並提升它。

所謂上焦之氣,指的是心肺上焦的氣,陽病在陰,從陰引陽,應該用入腎肝下焦的藥物,以甘味多、辛味少的藥物,使脾胃之氣升發,並從下往上引導邪氣從腠理皮毛排出。

《黃帝針經》還說:看到前胸疼痛的病人,應該先治療它。也就是說,要先用繆刺方法,瀉去經絡的壅塞,因為血液凝滯不通,所以要先治療,才能再治療其他疾病。(以上是針對寒熱病的例子。)

胃絡不和,就會導致陽明經氣逆上,出現喘息的症状。

(陽明之氣下行,今逆而上行,古人以通利為戒,如分氣紫蘇飲,指迷七氣湯加半夏,二陳湯加縮砂,施之為當。)真元耗損,喘生於腎氣之上奔。(真陽虛憊,腎氣不得歸元,固有以金石鎮墜,助陽接真而愈者,然亦不可峻驟,且先與安腎丸、八味丸輩,否則人參煎湯,下養正丹主之。)肺虛則少氣而喘。

白話文:

陽明之氣原本應該向下運行,現在卻逆流而上,古人以此為戒,可以用通利的方法來處理,例如分氣紫蘇飲、指迷七氣湯加半夏、二陳湯加縮砂等。 真元耗損導致喘息,是因為腎氣上衝造成的。 由於真陽虛弱,腎氣無法歸元,因此可以借助金石藥物來鎮墜、助陽接真來治療,但不可過於急躁,可以先使用安腎丸、八味丸等藥物,否則可以用人參煎湯,並輔以養正丹來治療。 肺虛也會導致少氣喘息。

經云:秋脈者,肺也,秋脈不及則喘,呼吸少氣而咳,上氣見血,下聞病音,其治法則門冬、五味、人參之屬是也。肺痹、肺積則久喘而不已。經云:淫氣喘息,痹聚在肺。又云:肺痹者,煩滿喘而嘔。是肺痹而喘治法,或表之,或吐之,使氣宣通而愈也。《難經》又云:肺之積名息賁,在右脅下,如杯,久不已,令人喘咳,發肺癰。

治法則息賁丸,以磨其積是也。(右治肺喘例。)胃喘則身熱而煩。經云:胃為氣逆。又云:犯賊風虛邪者,陽受之,陽受之則入六腑,入六腑則身熱,不時臥,上為喘呼。又云:陽明厥則喘而啘,啘則惡人,或喘而死者,或喘而生者何也?厥逆連臟則死,連經則生是也。啘,王注謂:熱內鬱而煩。

白話文:

古籍記載,秋季的脈象與肺臟相關。如果秋季脈象虛弱,就會出現喘息、呼吸短促、咳嗽、咳血、下腹部有病變聲音等症狀。治療方法可以使用麥冬、五味子、人參等藥材。肺部阻塞或積聚就會導致長期喘息不止。古籍也提到,由於淫邪之氣導致肺部阻塞,就會出現喘息。肺部阻塞還會導致胸悶、喘息、嘔吐等症狀。治療肺部阻塞導致的喘息,可以疏解表邪,或使用藥物引發嘔吐,讓氣流通暢,從而痊癒。《難經》記載,肺部的積聚叫做息賁,位於右脅下,形狀像杯子,長期不愈就會導致喘息、咳嗽,甚至引發肺癰。治療方法可以使用息賁丸,目的是磨碎積聚物。胃氣逆流則會導致身體發熱、煩躁。古籍記載,胃主氣逆。犯賊風虛邪,陽氣受邪,就會侵入六腑,導致身體發熱、不時臥床、喘息。陽明經虛寒就會導致喘息、煩躁,煩躁則厭惡他人,喘息嚴重者可能會死亡,輕者則可以活下來。這是因為虛寒逆流,侵犯臟腑就會導致死亡,僅侵犯經絡則可以存活。煩躁,古人解釋為體內熱氣鬱積,導致煩躁不安。

凡此胃喘治法,宜加減白虎湯之類是也。(右治胃喘例。)腎喘則嘔咳。經云:少陰所謂嘔咳,上氣喘者,陰氣在下,陽氣在上,諸陽氣浮,無所依從,故嘔咳、上氣喘也。東垣治以瀉白散是也。(右治腎喘例。)

【喘不得臥】凡喘而不得臥,其脈浮,按之虛而澀者,為陰虛,去死不遠,慎勿下之,下之必死。宜四物加童便、竹瀝、青黛、門冬、五味、枳殼、蘇葉服之。《素問》逆調論:夫不得臥,臥則喘者,是水氣之客也。夫水者,循津液而流也,腎者水臟,主津液,主臥與喘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胃喘,通常需要使用加減白虎湯類的藥方。至於腎喘,則會出現嘔吐咳嗽的症狀。古籍記載,少陰經的嘔咳上氣喘,是因為陰氣在下,陽氣在上,陽氣浮動無所依附,所以才會出現嘔吐咳嗽和上氣喘的症状。東垣醫家常以瀉白散來治療此症。

如果患者喘不過氣來,不能平躺,而且脈象浮而虛澀,這是陰虛的表現,離死亡不遠,切忌使用泻下藥,否則必死無疑。應當使用四物湯加童便、竹瀝、青黛、門冬、五味子、枳殼、蘇葉等藥物治療。《素問·逆調論》中提到,不能平躺,躺下就喘,這是水氣停滯在體內造成的。水氣循著津液流動,腎臟是主水之臟,掌管津液,也掌管睡眠和呼吸。

東垣云:病人不得眠,眠則喘者,水氣逆行,上乘於肺,肺得水而浮,使氣不流通,其脈沉,大宜神秘湯主之。仲景云:咳逆倚息不得臥,小青龍湯主之。(支飲亦喘不得臥,加短氣,其脈平也。)青龍湯下已,多唾口燥,寸脈沉,尺脈微,手足厥逆,氣從小腹上衝胸咽,手足痹,其面翕然如醉狀,因復下流陰股,小便難,時覆冒者,與茯苓桂技五味子甘草湯,治其氣衝。

沖氣即低,而反更咳胸滿者,用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湯去桂,加乾薑、細辛各三兩,以治其咳滿。咳滿即止,而更復渴,沖氣復發者,以細辛、乾薑為熱藥也,服之當遂渴,而渴反止者,為支飲也。支飲者,法當冒,冒者必嘔,嘔者復納半夏以去其水。(於桂苓甘草五味湯中去桂,加乾薑、細辛、半夏是也。

白話文:

東垣和仲景論述失眠、喘咳等病症的治療

東垣說:病人睡不著,睡著就喘,這是水氣逆行,上衝到肺部。肺部受到水氣影響而浮腫,導致氣無法流通,所以脈象沉,這時應該用神秘湯治療。

仲景說:咳嗽不止,呼吸急促,不能平躺,要用小青龍湯治療。(支飲也會喘得不能平躺,還伴隨呼吸短促,但脈象平和。)青龍湯服用後,如果出現多唾液、口乾、寸脈沉、尺脈微弱、手足厥逆、氣從小腹上衝到胸咽、手足麻木、面部紅潤像醉酒一樣,並且陰部流出水液、小便困難、時常發熱,這時要用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湯治療,以治其氣衝。

如果氣衝的情況減輕,但反而咳嗽加重、胸悶,可以用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湯去除桂枝,再加入乾薑、細辛各三兩,以治療咳嗽胸悶。

咳嗽胸悶停止後,又出現口渴,氣衝再次發作,這是因為細辛、乾薑屬於溫熱藥物。服用後,應該立刻止渴,但如果口渴沒有停止,就屬於支飲。

支飲的患者,通常會發熱,發熱就會嘔吐,嘔吐之後要再服用半夏來去除水氣。(也就是在桂苓甘草五味湯中去除桂枝,再加入乾薑、細辛、半夏。)

)水去嘔止,其人形腫者,加杏仁半升主之。其證應納麻黃,以其人遂痹,故不納之。若逆而納之必厥。所以然者,以其人血虛,麻黃髮其陽故也。用茯苓四兩,甘草、乾薑、細辛各三兩,五味子、半夏、杏仁去皮尖各半升,上煎去渣,溫、日三服。若面熱如醉,此為胃熱所沖,熏其面,加大黃三兩以利之。

《素問·逆調論》不得臥而息有音,是陽道之逆也。足三陽者下行,今逆而上行,故息有音也。陽明者,胃脈也。胃者六腑之海,其氣亦下行,陽明逆,不得從其道,故不得臥也。《下經》曰:胃不和則臥不安,此之謂也。治法已見前。

白話文:

如果嘔吐不止,患者身體浮腫,可以加杏仁半升來治療。這個病症本應該使用麻黃,但患者已經出現肢體麻痺,因此不能使用麻黃。如果逆著病理,強行使用麻黃,必定會導致昏厥。這是因為患者血虛,麻黃會發散陽氣,反而加重病情。可以使用茯苓四兩,甘草、乾薑、細辛各三兩,五味子、半夏、杏仁去皮尖各半升,煎煮去渣,溫服,每天三次。如果患者面部發熱,就像喝醉酒一樣,這是胃熱上沖,熏蒸面部造成的,可以加生大黃三兩來瀉火通便。

《素問·逆調論》說:如果不能平躺著休息,呼吸時有聲音,這是陽氣逆行的表現。足三陽經向下運行,現在逆行向上,所以呼吸時有聲音。陽明經是胃經,胃是六腑之海,胃氣也應該向下運行。陽明逆行,無法順其自然,所以不能平躺。 《下經》說:胃不和則臥不安,這就是這個道理。治療方法已經在前面說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