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五冊 (50)
第五冊 (50)
1. 喑
出聲音方,訶子炮去核,木通各一兩,甘草半兩,用水三升,煎至升半,入生薑、地黃汁一合,再煎數沸,放溫,分六服,食後,日作半料。河間訶子湯,訶子折逆氣,破結氣,木通通利機竅,桔梗通利肺氣,童便降火潤肺,故諸方通用之。發聲散,開結痰。《肘後方》陳皮五兩,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渣頓服,泄滯氣下痰。
《千金》云:風寒之氣客於中,滯而不發,故喑不能言,宜服發表之藥,不必治喑。以紫梗荊芥根一兩,研汁,入酒相和,溫服半盞,服無時。又方,用蘘荷根二兩絞汁,酒一大盞和勻,溫服半盞,無時,此皆治風冷失音。冬月寒痰結咽喉不利,語聲不出。經云:寒氣客於會厭,卒然而啞是也。
玉粉丸主之。肺間邪氣,胸中積血作痛,失音,蛤蚧丸。暴嗽失音,宜潤燥通聲膏。咳嗽聲嘶者,此血虛受熱也。用青黛、蛤粉,蜜調服之。槐花,瓦上炒令香熟,於地上出火毒,三更後,床上仰臥隨意服,治熱而失音。杏仁三分去皮尖炒,另研如泥,桂一分和,取杏核大,綿裹含,細細嚥之,日五夜三。
又方,以桂末著舌下,咽津妙,此治寒而失音。孫兆口訣云:內侍曹都使,新造一宅,落成遷入,經半月,飲酒大醉,臥起失音不能語。孫用補心氣薯蕷丸,以細辛、川芎治濕,十日其病漸減,二十日全愈。
曹既安見上問誰醫,曰孫兆郎中,上乃召問曰,曹何疾也?對曰:凡新宅壁土皆濕,地亦陰多,人乍來陰氣未散,曹心氣素虛,飲酒至醉,毛竅皆開,陰濕之氣從而入乘心經,心經既虛,而濕氣又乘之,所以不能語。臣先用薯蕷丸使心氣壯,燃後以川芎、細辛,又去濕氣,所以能語也。
運氣喑有二法:一日熱助心實。經云:少陰之復,暴喑,治以苦寒是也。二曰寒攻心虛。經云:歲火不及,寒乃大行,民病暴喑,治以鹹溫是也。狐惑聲啞,其證默默欲眠,目不能閉,起居不安是也。針灸喑有三法:其一取足少陰篇首所引二段經文是也。其二取足陽明。經云:足陽明之別,名曰豐隆,去踝八寸,別走太陰,下絡喉嗌,其病氣逆則喉痹卒喑,取之所別是也。婁全善治一男子四十九歲,久病痰嗽,忽一日感風寒,食酒肉,遂厥氣走喉病暴喑。
與灸足陽明豐隆二穴各三壯,足少陰照海穴各一壯,其聲立出,信哉,聖經之言也。仍用黃芩降火為君,杏仁、陳皮、桔梗瀉厥氣為臣,訶子泄逆,甘草和元氣為佐,服之良愈。其三取手陽明。經云:暴喑氣哽,取扶突與舌本出血。舌本,廉泉穴也。
【妊娠喑】《素問》黃帝曰:人之重身,九月而喑,此為何也?岐伯曰:胞之絡脈絕也。帝曰:何以言之?岐伯曰:胞絡者,繫於腎,少陰之脈貫腎、系舌本,故不能言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無治也。當十月復。(王注云:少陰,腎脈也,氣不榮養,故不能言。)
白話文:
喑
聲音嘶啞的治療方法,一種是將訶子炮製去核,與木通各一兩,甘草半兩,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半,加入生薑、地黃汁一合,再煎煮數沸,放溫,分六次服用,飯後服用,每日服用一半劑量。河間訶子湯中,訶子能降逆氣、破結氣,木通能通利關竅,桔梗能通利肺氣,童便能降火潤肺,所以這些藥物在許多方劑中都常用。發聲散可以開結化痰。《肘後方》中記載,用陳皮五兩,加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渣後一次服用,可以泄去滯氣,降下痰濁。
《千金要方》記載:風寒之邪客犯於肺經,停滯不發,導致聲音嘶啞不能言語,宜服用發散風寒的藥物,不必專門治療喑啞。可用紫蘇梗、荊芥根各一兩,研磨取汁,加入酒混合,溫服半盞,隨時可服。另一個方劑是用蘘荷根二兩絞汁,與一大盞酒混合,溫服半盞,隨時可服,這些都是治療風寒失音的。冬天寒痰凝結在咽喉,導致聲音嘶啞不出聲。經書上說:寒邪客犯於會厭,突然失聲就是這樣。
玉粉丸可以治療這種情況。如果肺部有邪氣,胸中積血疼痛,導致失音,則可用蛤蚧丸。因暴咳而失音,宜服用潤燥通聲膏。咳嗽聲音嘶啞,這是由於血虛受熱所致。可用青黛、蛤粉,用蜜調和服用。槐花,用瓦片炒至香熟,在地上晾涼去除火毒,三更後,臥床仰臥隨意服用,可以治療熱邪導致的失音。杏仁三分去皮尖炒熟,研成泥狀,與桂枝一分混合,取杏核大小,用棉花包裹含服,慢慢咽下,每日五次,夜間三次。
另一個方劑,將桂末放在舌下,咽下唾液,效果很好,這是治療寒邪導致的失音。孫兆口訣記載:內侍曹都使,新造了一所宅院,搬進去半個月後,飲酒過度醉臥,起床後失音不能說話。孫兆用補心氣的薯蕷丸,並用細辛、川芎治療濕邪,十天病情漸減,二十天痊癒。
曹都使痊癒後,皇上問他看的是哪位醫生,他說孫兆郎中,皇上就召見孫兆詢問,曹都使得了什麼病?孫兆回答:凡是新宅,牆壁泥土都潮濕,地氣也陰冷,人剛搬進去,陰濕之氣尚未散去,曹都使心氣素虛,又飲酒過度,毛孔皆開,陰濕之氣乘虛而入,侵犯心經,心經虛弱,又被濕邪侵襲,所以不能說話。我先用薯蕷丸補益心氣,然後用川芎、細辛祛除濕邪,所以才能說話。
運用氣息治療喑啞有兩種方法:一是熱邪助長心火實證。經書上說:少陰經的“復”穴暴喑,治療要用苦寒之藥。二是寒邪侵犯心陽虛證。經書上說:一年四季的火氣不足,寒邪就會盛行,人們就會暴喑,治療要用鹹溫之藥。狐惑病導致的聲音嘶啞,症狀是默默地想睡覺,眼睛不能閉合,起居不安。
針灸治療喑啞有三種方法:第一種是取足少陰經經書中所引述的兩段經文所記載的穴位。第二種是取足陽明經。經書上說:足陽明經的分支,叫做豐隆穴,在腳踝上八寸,別走太陰經,向下絡於喉嚨,它的病理是氣逆則喉嚨阻塞,突然失音,取其分支穴位治療。婁全善曾治好一個四十九歲的男子,他久患痰嗽,有一天突然感受風寒,又飲酒食肉,結果厥氣上逆於喉嚨,暴發失音。
於是用艾灸足陽明經的豐隆穴各三壯,足少陰經的照海穴各一壯,他的聲音立刻恢復了,真是驗證了聖賢經書的記載。並且服用黃芩清熱瀉火為君藥,杏仁、陳皮、桔梗瀉厥氣為臣藥,訶子泄逆氣,甘草調和元氣為佐藥,服用後痊癒。第三種是取手陽明經。經書上說:暴喑氣哽,取扶突穴和舌本穴放血。舌本即廉泉穴。
【妊娠失音】《素問》中黃帝說:人的胎兒在母體中,到九個月的時候會失音,這是為什麼呢?岐伯說:胎兒與母體相連的絡脈斷絕了。黃帝問:怎麼說呢?岐伯說:胎兒的絡脈,連繫在腎臟,少陰經的脈氣貫通腎臟,又繫於舌本,所以不能說話。黃帝問:怎麼治療呢?岐伯說:不必治療,等到十月就會好。(王注云:少陰,是腎經,氣血不能滋養,所以不能說話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