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二冊 (3)
第二冊 (3)
1. 痞
(脹在腹中,脹有形,胸痹,痞在心下,痞無形,內附)
或問痞屬何臟?邪屬何氣?曰嘗考之《內經》,有陽明之復,心痛痞滿者。注以清甚於內,熱鬱於外。太陽之復,心胃生寒,心痛痞悶者。注以心氣內燔。備化之紀,病痞。卑監之紀,留滿痞塞。太陰所至,為積飲否隔。注皆以陰勝陽也。由是觀之,則是受病之臟者,心與脾也。
因而怫鬱壅塞不通為痞者,火與濕也。其論致病所由之邪,則不可一言而盡。天氣之六淫外感,人氣之五邪相乘,陰陽之偏負,飲食七情之過節,皆足以亂其火土之氣。蓋心、陽火也,主血。脾、陰土也,主濕。凡傷其陽則火怫鬱而血凝,傷其陰則土壅塞而濕聚,二臟之病,相去不離方寸間,至於陰陽之分,施治之法,便不可同也。何則?《金匱要略》水病篇謂:心下堅大如盤,邊如旋杯,水飲所作者,二條同是語也。
白話文:
肚子胀得明显,胸部闷痛,感觉有东西堵在胸口,却摸不到实物,这叫做痞。有人问,痞是哪个脏器的毛病?是什么邪气造成的?根据《内经》记载,阳明经脉受损会导致心痛、腹胀,这是因为体内寒气过盛,而外在热气郁结。太阳经脉受损会导致心胃寒凉,心痛、胸闷,这是因为心气内热。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痞病,脾胃积存食物导致腹胀。太阴经脉受损会导致水饮停滞,消化不良,这是因为阴气过盛。由此可见,心和脾是容易患痞病的两个脏器。
导致痞病的邪气主要是火邪和湿邪,它们会阻碍气血运行,造成体内淤积。引起痞病的原因很多,包括六淫外邪、五邪内伤、阴阳失调、饮食不节、情志不遂等等,都会扰乱心脾的正常功能。因为心属火,主血;脾属土,主湿。损伤阳气会导致火气郁结,血脉凝滞;损伤阴气会导致脾土积滞,湿气凝聚。心脾疾病相距很近,但阴阳属性不同,治疗方法也应有所区别。《金匮要略》中提到水病,心下坚硬,像盘子一样,边缘像旋杯一样,这是水饮停滞造成的,与痞病的病理有一定的共通之处。
但一條之上有氣分二字,用桂枝去芍藥,加麻黃附子細辛湯,治為水寒之邪閉結,氣海之陽不布,榮衛不行。一條用枳朮湯,為中焦水停土壅故也。又胸痹篇云:胸痹心下痞,留氣結在胸,胸滿,脅下逆搶心,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。人參湯亦主之。一證列二方,原其意蓋是留氣結在胸為重者,便須補中。
又心中痞,諸逆心懸痛,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。《傷寒論》中,有謂病人手足厥冷,脈作緊,邪結在胸中者,當吐之。脈浮大,心下反硬,有熱屬臟者,下之。茲二者為不汗下而痞滿,從其邪有高下,故吐下之不同。若經汗下而心下痞,則以諸瀉心湯。大抵痞與結胸,同是滿硬,但結胸則湧治,豈非仲景治痞亦在心脾二臟,從火土之陰陽者歟,各適其宜而治。高者越之,下者竭之,上氣不足推而揚之,下氣不足溫而行之。
白話文:
如果病症中提到「氣分二字」,表示有寒邪阻滞,氣血运行不畅。这时可以用桂枝去芍药,加入麻黄附子细辛汤,来治疗水寒之邪闭结,气海阳气无法散布,导致荣卫不循行。另一种情况则是用枳朮汤,因为是中焦水停土壅导致的。
《伤寒论》中提到胸痹心下痞,气滞结于胸,胸部满闷,胁下逆气上冲心脏,可以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。人参汤也能治疗这种症状。一个病症列出两个方剂,主要是因为气滞结于胸较重者,需要补益中焦。
如果出现心中痞满,各种逆气上冲,心痛悬着,可以用桂枝生薑枳實湯治疗。在《伤寒论》中,也提到病人手足厥冷,脉象紧,邪气结于胸中,应该用吐法。如果脉象浮大,心下反硬,有热邪在脏腑,则应该用下法。这两者都是指不汗也不下,出现痞满的症状,根据邪气位置的高低不同,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。如果已经汗下,还出现心下痞满,就用各种泻心汤。
总的来说,痞和结胸都是指满硬的症状,但结胸更倾向于用涌法治疗。可见,仲景治疗痞也着重于心脾二脏,从火土阴阳入手,根据不同的情况,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。高者越之,下者竭之,上气不足就推而扬之,下气不足就温而行之。
高者抑之,下者舉之,郁者開之,結者解之,寒者熱之,熱者寒之,虛則補,實則瀉,隨機應變以為治。東垣云:夫痞者,心下滿而不痛是也。太陰者濕也,主壅塞,乃土來心下為痞滿也。傷寒下太早亦為痞,乃為寒傷其榮,榮者血也,心主血,邪入於本,故為心下痞悶。仲景立瀉心湯數方,皆用黃連以瀉心下之土邪,其效如響應桴。
故《活人書》云:審知是痞,先用桔梗枳殼湯,非以此專治痞也。蓋因先錯下必成痞證,是邪氣將陷而欲過胸中,故先用截,散其邪氣,使不至於痞。先之一字,早用之義也。若已成痞而用之,則失之晚矣。不惟不能消痞,而反損胸中之正氣,則當以仲景痞藥治之。經云:察其邪氣所在而調治之,正謂此也。
白話文:
治療疾病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,比如高者要壓制,低者要扶持,鬱結者要疏通,積聚者要解除,寒者要溫熱,熱者要寒涼,虛者要補益,實者要瀉泄,要隨機應變,灵活运用。
东垣说:痞症是指心下胀满而不痛的症状。太阴主湿,容易造成阻塞,所以脾土积聚在心下就会导致痞满。伤寒过早服用泻药也会导致痞症,这是因为寒邪损伤了血气,心主血,邪气进入心经,所以导致心下痞闷。张仲景的泻心汤等方剂,都用黄连来泻去心下的脾土邪气,效果显著。
所以《活人书》说:如果确诊为痞症,可以先用桔梗枳壳汤,但这并非专门用来治疗痞症的。因为错误地过早服用泻药会导致痞症,这是因为邪气将要下降,想要进入胸中,所以先用桔梗枳壳汤来截断,散解邪气,使其不至于形成痞症。“先”字,就是早用之意。如果已经形成痞症再用,就太迟了。不仅不能消除痞症,反而会损伤胸中正气,这时候就应该用张仲景的痞症方剂来治疗。经书上说:观察邪气所在位置而针对性地治疗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非止傷寒如此,至於酒積雜病下之太過,亦作痞傷。蓋下多亡陰,亡陰者,謂脾胃水穀之陰亡也。故胸中之氣因虛下陷於心之分野,則致心下痞,宜升胃氣,以血藥兼之。若全用氣藥導之,則其痞益甚,甚而復下之,氣愈下降,必變為中滿膨脹,皆非其治也。又有虛實之殊,如實痞大便閉者,厚朴枳實湯主之。
虛痞大便利者,白芍陳皮湯主之。如飲食所傷痞悶者,當消導之,去其胸中窒塞。上逆兀兀欲吐者,則吐之,所謂在上者,因而越之也。海藏云:治痞獨益中州脾土,以血藥治之,其法無以加矣。傷寒痞者從血中來,雜病痞者亦從血中來,雖俱為血證,然傷寒之證從外至內,從有形至無形,故無形氣證,以苦泄之,有形血證,以辛甘散之。中滿者勿食甘,不滿者復當食也。
白話文:
不只是傷寒會引起痞症,其他疾病例如酒積導致的病症,如果往下瀉得太過,也會造成痞症。因為瀉下會損耗陰氣,而陰氣指的是脾胃消化食物的精華。所以胸腔的氣虛弱下陷到心臟附近,就會導致心下痞滿,需要用升提胃氣的藥物,並搭配活血的藥物治療。如果只用溫通氣血的藥物,反而會加重痞症,甚至導致病情加重,氣更往下沉,就會變成腹部脹滿,這都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
此外,痞症還分為虛實不同的類型。實痞表現為大便不通,可以使用厚朴枳實湯治療;虛痞表現為大便溏瀉,可以使用白芍陳皮湯治療。如果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痞悶,就要消導積滯,去除胸中阻塞之物。如果向上逆氣,想吐又吐不出來,就需要催吐,也就是說,向上逆的病症就用向上治療。
古籍《海藏》說:治療痞症,最重要的是補益脾胃,用活血的藥物治療,方法已經非常完善了。傷寒引起的痞症和雜病引起的痞症都屬於血證,但傷寒的病症是從外到內,從有形到無形,所以無形氣證要用苦寒瀉藥治療,有形血證要用辛甘散結藥物治療。腹部脹滿的人要少吃甜食,腹部不脹滿的人則可以適當吃些甜食。
中滿者,腹脹也。如自覺滿而外無腹脹之形,即非中滿,乃不滿也。不滿者病也,當以甘治之可也。主方,黃耆補中湯加柴胡、升麻。緣天地不交為痞,今以豬苓、澤瀉從九天之上而降,柴胡、升麻從九地之下而升,則可以轉否而為泰矣。無形氣證,以苦泄之,枳實、黃連之類,大消痞丸、黃連消痞丸、失笑丸。
白話文:
中滿者,腹脹也。如自覺滿而外無腹脹之形,即非中滿,乃不滿也。不滿者病也,當以甘治之可也。
中滿是指肚子脹滿,如果自己感覺肚子脹滿,但外觀上卻沒有肚子脹大的形狀,就不是中滿,而是不滿。不滿是一種病症,可以用甘味的藥物治療。
主方,黃耆補中湯加柴胡、升麻。緣天地不交為痞,今以豬苓、澤瀉從九天之上而降,柴胡、升麻從九地之下而升,則可以轉否而為泰矣。
主要的處方是黃耆補中湯,再加入柴胡和升麻。這是因為天地之間的氣機不通暢,就會造成痞症。現在用豬苓、澤瀉從天空下降,柴胡、升麻從地底上升,就可以使氣機通暢,轉危為安。
無形氣證,以苦泄之,枳實、黃連之類,大消痞丸、黃連消痞丸、失笑丸。
如果沒有明顯的形氣症狀,就用苦味的藥物瀉之,例如枳實、黃連等,可以用大消痞丸、黃連消痞丸、失笑丸等藥物治療。
有形血證,以辛甘散之,枳實理中丸、人參湯、半夏瀉心湯。傷寒五六日,不論以下未下,心下痞滿,瀉心湯、小柴胡湯加枳、桔主之。少陰面赤下利,心下痞,瀉心湯加減例,易老單用瀉心湯,用錢氏法。後隨症加減。煩者加山梔,躁加香豉,嘔加半夏,滿加枳實、厚朴,腹痛加芍藥,脈遲加附子,下焦寒加乾薑,大便硬加大黃。如用姜附,先煎令熟,使熱不僭,後加黃連同用。
白話文:
如果患者出現有形血症,可以用辛甘藥物來散瘀,例如枳實理中丸、人參湯、半夏瀉心湯。如果是傷寒發病五六天,不論是否已解表,但患者心下痞滿,可以用瀉心湯和小柴胡湯,並加入枳實和橘皮來治療。如果患者屬於少陰證,表現為面紅、下利、心下痞,可以用瀉心湯加減,也可以參考易老單用瀉心湯的方法,或使用錢氏法。之後根據患者的具体情况再做加減。如果患者煩躁,可以加山梔子;如果躁動不安,可以加香豉;如果嘔吐,可以加半夏;如果腹脹,可以加枳實和厚朴;如果腹痛,可以加芍藥;如果脈象遲緩,可以加附子;如果下焦寒,可以加乾薑;如果大便硬結,可以加大黃。如果使用姜附,需要先煎煮至熟透,使其熱力不至於過於猛烈,之後再加入黃連同用。
痞而頭目不清者,以上清散主之。胸中不利者,悉利於表。飲食傷脾痞悶,輕者大消痞丸、枳朮丸、回金丸之類。甚者微下之、吐之。下之者,檳榔丸、煮黃丸。吐之者,二陳湯及瓜蒂散探吐之。若酒積雜病下之太過,亦作痞滿,宜升提胃氣,以血藥兼之。濕者,四肢困重,小便短,宜平胃和五苓以滲之。
白話文:
如果出現胸悶且頭昏眼花,可以用上清散治療。胸悶不舒服,都可以從表證入手治療。飲食傷脾導致胸悶,輕微的可以用大消痞丸、枳朮丸、回金丸等藥物治療。嚴重的需要瀉下或催吐。瀉下的藥物有檳榔丸、煮黃丸。催吐的藥物有二陳湯和瓜蒂散。如果因為酒積或其他疾病而過度瀉下,也會導致胸悶,這時應該用升提胃氣的藥物,並配合活血化瘀的藥物治療。如果胸悶是因為濕氣引起的,就會出現四肢沉重、小便短少的症狀,可以用平胃散和五苓散等藥物利水消腫。
郁者,越鞠丸。熱則煩渴溺赤,以苦寒泄之,大消痞丸。(煎湯用黃連,及葛根、升麻發之。)便結即利之。寒則中清,以辛甘散之,枳實理中丸,撾脾湯加丁香,或丁沉透膈湯。戴復庵以諸痞塞及噎膈,乃是痰為氣所激而上氣,又為痰所隔而滯,痰與氣搏不能流通,並宜用二陳湯加枳實、砂仁、木香,或木香流氣飲入竹瀝、薑汁服。因七氣所傷,結滯成疾,痞塞滿悶,宜四七湯或導痰湯加木香半錢,或下來復丹。
白話文:
郁症的治療
郁症,可服用越鞠丸治療。
熱證表現為煩躁口渴、小便赤、大便秘結等,需用苦寒藥物泄熱,可用大消痞丸。(煎藥時可用黃連,以及葛根、升麻來促進藥效發揮。)如果大便乾燥,則需使用通便藥物。
寒證表現為胸悶腹脹,則需用辛甘藥物散寒,可用枳實理中丸、撾脾湯加丁香,或丁沉透膈湯。
戴復庵認為,各種痞塞及噎膈,都是痰氣交阻所致。痰氣相搏,阻塞不通,宜用二陳湯加枳實、砂仁、木香,或木香流氣飲加入竹瀝、薑汁服用。
由於七情所傷,導致氣血凝滯,出現痞塞滿悶等症狀,可用四七湯或導痰湯加木香半錢,或服用來復丹。
脾胃弱而轉運不調為痞,宜四君子湯。傷於勞倦者,補中益氣湯,大病後元氣未復而痞者,亦宜之。脈之右關多弦,弦而遲者,必心下堅,此肝木克脾土,鬱結涎閉於臟腑,氣不舒則痞,木香順氣湯。挾死血者,多用牡丹皮、江西紅曲、麥芽(炒研)、香附(童便制)、桔梗、川通草、穿山甲、番降香、紅花、山楂肉、蘇木各錢許,酒、童便各一鍾煎。甚者加大黃,臨服入韭汁、桃仁泥。
此方一應大怒之後作痞者,皆可服。
白話文:
脾胃虛弱導致運化失調就會出現痞症,可以用四君子湯治療。因勞累過度而出現痞症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。大病之後元氣尚未恢復而出現痞症,也適合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脈象在右關脈處弦緊而遲緩,一定會出現心下堅硬的症狀,這是因為肝木克脾土,導致氣血瘀滯於臟腑,氣機不通暢就會出現痞症,可以用木香順氣湯治療。如果痞症伴有瘀血,可以用牡丹皮、江西紅曲、麥芽(炒研)、香附(童便制)、桔梗、川通草、穿山甲、番降香、紅花、山楂肉、蘇木各適量,用酒和童便各一杯煎服。症狀嚴重者可以加入大黃,服用前加入韭菜汁和桃仁泥。
這種藥方適合所有因大怒之後出現痞症的人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