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一冊 (13)
第一冊 (13)
1. 外熱內寒外寒內熱
仲景云:病人身大熱,反欲得近衣者,熱在皮膚,寒在骨髓也。活人云:先與桂枝湯治寒,次與小柴胡湯治熱也。又云:病人身大寒,反不欲近衣者,寒在皮膚,熱在骨髓也。活人云:先與白虎加人參湯治熱,次與桂枝麻黃各半湯以解其外。
白話文:
仲景說:病人身體發熱,反而想要靠近衣物,這是熱在皮膚,寒在骨髓。
活人說:先用桂枝湯治療寒症,再用小柴胡湯治療熱症。
又說:病人身體發冷,反而不想要靠近衣物,這是寒在皮膚,熱在骨髓。
活人說:先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熱症,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來解其外寒。
2. 上熱下寒上寒下熱
《脈經》云:熱病所謂陽附陰者,腰以下至足熱,腰以上寒,陰氣下爭還心腹滿者死。所謂陰附陽者,腰以上至頭熱,腰以下寒,陰氣上爭還得汗者生。《靈樞經》云:上寒下熱,先刺其項太陽,久留之,已刺則熨項與肩胛,令熱下合乃止,此所謂推而上之者也。上熱下寒,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,氣下乃止,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。
東垣云:另有上熱下寒。經曰:陰病在陽,當從陽引陰,必須先去絡脈經隧之血。若陰中火旺,上騰於天,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,先去五臟之血絡,引而下行,天氣降下,則下寒之病自去矣。慎勿獨瀉其六陽,此病陽亢,乃陰火之邪滋之,只去陰火,只損血絡經隧之邪,勿誤也。
白話文:
《脈經》與《靈樞經》關於熱病寒熱的論述:
《脈經》說:
熱病中,所謂陽附陰,指的是腰部以下至腳部發熱,而腰部以上卻感到寒冷,陰氣向下爭奪,導致腹部飽脹,這種情況就會死亡。
所謂陰附陽,指的是腰部以上至頭部發熱,而腰部以下卻感到寒冷,陰氣向上爭奪,最終能出汗,這種情況則能活下來。
《靈樞經》說:
上寒下熱的病症,應先在項部太陽穴附近刺針,並長時間停留,刺針完畢後,再用溫熱的毛巾敷在頸部和肩胛骨之間,讓熱氣向下,直到病症消除。這稱為「推而上之」。
上熱下寒的病症,應觀察脈象虛弱下陷的部位,並在經絡中取穴,引導氣血向下,直到病症消除。這稱為「引而下之」。
東垣的論述:
東垣說:
還有一種上熱下寒的病症,《經書》記載:陰病發生在陽氣部位,應該從陽氣引導陰氣,必須先去除絡脈和經隧中的血瘀。
如果陰氣中的火旺盛,向上衝到頭部,導致六陽之氣反而不衰竭,並向上充盈,就應該先去除五臟的血絡,引導其向下運行,讓天氣下降,那麼下寒的病症就會自然消失。
切忌只瀉六陽之氣,因為這種病症是陽氣亢盛,而陰火邪氣滋生所致,應該只去除陰火,只損血絡經隧中的邪氣,不要誤診。
聖人以上熱下寒,是有春夏無秋冬也。當從天外引陽下降入地中,此症乃上天群陰火熾,而反助六陽不能衰退,先於六陽中決血絡出血,使氣下降,三陰雖力微,能逐六陽下行,以陰血自降故也。亦可謂老陽變陰之象也。故經云:上熱下寒,視其虛脈下陷於經絡者取之,此所謂引而下之也。
但言絡脈皆是也。病大者,三稜針決血,去陽中之熱,熱者,手太陽小腸中留火熱之邪,致此老陽不肯退化為陰而下,故先決去手太陽之熱血,使三陰得時之用而下降,以行秋令,奉收道下入地中而舉藏也。乃瀉老陽在天不肯退化行陰道者也。至元戊辰春,中書參政楊公正卿,年逾七十,病面顏郁赤,若飲酒狀,痰稠黏,時眩暈,如在風霧中,一日會都堂,此症忽來,復加目瞳不明,遂歸。命予診候,兩寸脈洪大,尺脈弦細無力,此上熱下寒明矣。
白話文:
聖人說,上熱下寒,就好像有春夏卻沒有秋冬一樣。應該從天外引陽氣下降進入地中。這種病症是因為天上的陰氣火熱,反而幫助六陽氣不能衰退,先在六陽氣中刺破血脈流血,讓氣下降。雖然三陰氣力較弱,但也能驅使六陽氣下降,因為陰血自己下降的緣故。也可以說這是老陽氣轉變為陰氣的徵兆。所以經書上說:「上熱下寒,看到虛脈下陷在經脈上就取穴治療」,這就是所謂的「引而下之」。
不論是哪條絡脈,都是一樣。病症嚴重的,用三稜針刺破血脈,去除陽氣中的熱氣。熱氣是因為手太陽小腸經留有火熱的邪氣,導致老陽氣不肯退化為陰氣而下降,所以先刺破手太陽經的熱血,讓三陰氣得到時機下降,順應秋天的氣運,奉行收斂之氣下降進入地中,來滋養藏府。這就如同瀉掉老陽氣在天空中不肯退化而行陰之道一樣。
元戊辰年春天,中書參政楊公正卿,年紀超過七十,面容發紅,像是喝醉酒的樣子,痰稠黏,時常頭昏眼花,像是身處在風霧之中。有一天到都堂辦公,這個病症突然發作,又加上眼睛看不清楚,就回家了。命我診斷,脈象兩寸洪大,尺脈弦細無力,這就是上熱下寒的明顯徵兆。
欲藥之,為高年氣弱不任。記先師所論,凡上熱譬猶鳥巢高顛,射而取之,即以三稜針於顛前髮際,疾刺二十餘,出紫黑血約二合許,即時頭目清利,諸苦皆去,自後不復作。中書左丞姚公茂六旬有七,宿有暗風,至元戊申末,因酒病發,頭面赤腫而痛,耳前後腫尤甚,胸中煩悶,嗌咽不利,身半以下皆寒,足脛尤甚,由是以床相接作坑,身半以上常臥於床,飲食減少,精神困倦而體痛。命予治之,診得脈浮數,按之弦細,上熱下寒明矣。
《內經》云:熱勝則腫。又曰:春氣者,病在頭。《難經》云:蓄則腫熱,砭射之也。蓋取其易散,故遂於腫上約五十餘刺,出血紫黑約一杯數,頃時疼痛消散。又於氣海中大艾灸百壯,乃助下焦陽虛,退其陰寒。次於三里二穴各灸三七壯,治足胻下寒,引導陽氣下行故也。
白話文:
想要用藥物治療,但患者年紀大了體力虛弱,承受不起。我記得老師曾經說過,上熱就像鳥巢建在高處,想要射箭取物,就應該用三稜針刺在髮際前方的最高點,快速刺入二十多下,流出紫黑色的血約兩合,立刻頭目就會清涼舒適,各種不舒服的症狀都消失了,之後也不再復發。中書左丞姚公茂六十七歲,長期以來患有頭風,到了元朝戊申年年末,因為喝酒導致病症發作,頭面紅腫疼痛,耳前後腫脹尤為嚴重,胸口煩悶,喉嚨咽不下,身體下半部冰冷,小腿尤其明顯,因此在床上挖了個坑,上半身常臥在床上,食慾減退,精神疲倦並且全身疼痛。他請我治療,我診斷脈象浮數,按壓之後弦細,很明顯地是上熱下寒。
《內經》中說:熱盛則腫。又說:春季的氣候,疾病容易發生在頭部。《難經》中說:氣血瘀積就會腫熱,要用砭石針刺治療。因為砭石針可以快速散瘀,所以我在腫脹的地方刺了五十多針,流出紫黑色的血約一杯多,一會兒疼痛就消失了。又在氣海穴上用艾灸治療了一百壯,幫助下焦陽氣虛弱,退去陰寒。接著又在三里穴和足三里穴各灸三七壯,治療小腿下寒,引導陽氣向下運行。
遂制一方,名曰既濟解毒湯,以熱者寒之。然病有高下,治有遠近,無越於此。以黃芩、黃連苦寒,酒製為引,用瀉其上熱。桔梗、甘草辛甘溫升,佐諸苦藥治其熱。柴胡、升麻苦平,味薄者也,陽中之陽,散發上熱。連翹苦辛平,散結消腫。當歸辛溫,和血止痛。酒煨大黃苦寒,引苦性上行止煩熱。
投劑之後,腫散痛減,大便利。再服,減大黃。慎言語,節飲食,不旬日良愈。
白話文:
於是制定了一種藥方,叫做「既濟解毒湯」,以寒涼之性來治療熱症。不過病症有輕重之分,治療也有遠近之別,這個藥方不能適用於所有情況。
藥方中,黃芩、黃連苦寒,以酒製成引子,用來瀉去上焦的熱邪。桔梗、甘草辛甘溫升,輔助苦寒之藥,治療上焦之熱。柴胡、升麻苦平,味薄,屬於陽中之陽,可以散發上焦的熱邪。連翹苦辛平,可以散結消腫。當歸辛溫,可以和血止痛。酒煨大黃苦寒,引導苦性上行,止煩熱。
3. 瘧
《內經》論病諸篇,唯瘧論最詳,語邪則風寒暑濕四氣,皆得留著而病瘧。論邪入客處所,則有腸胃之外,榮氣之舍,脊骨之間,五臟募原,與入客於臟腑淺深不同。語其病狀,則分寒熱先後,遇寒熱之多寡,則因反時而病,以應令氣生長化收藏之變,此皆外邪所致者也。及乎語溫瘧在臟者,止以風寒中於腎。
語癉瘧者,止以肺素有熱。然冬令之寒,既得以中於腎,則其餘四臟令氣之邪,又寧無入客於所屬之臟者乎。既肺本氣之熱為瘧,則四臟之氣鬱而為熱者,又寧不似肺之為瘧乎。此殆舉一隅,可以三隅反也。故陳無擇謂內傷七情,飢飽房勞,皆得鬱而蘊積痰涎,其病氣與衛氣並則作瘧者,豈非用此例以推之歟。夫如是內外所傷之邪,皆因其客在榮氣之舍,故瘧有止發之定期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中論述各種疾病的篇章很多,但唯獨瘧疾的論述最為詳盡。書中提到,引起瘧疾的邪氣,包括風、寒、暑、濕四種氣候因素,都可能停留在人體內而導致疾病。
至於邪氣入侵人體的部位,則包括腸胃之外、榮氣所居之處、脊骨之間、五臟募原等位置,並且根據邪氣入侵臟腑的深淺程度有所不同。
《內經》還描述了瘧疾的症狀,包括寒熱交替出現,寒熱的程度和次數也各有差異。而且瘧疾發病的時間往往與季節變化相應,與人體的生長、化、收藏等氣機變化息息相關。這些都是外邪入侵所導致的疾病。
書中也提到,溫瘧屬於臟腑疾病,主要由風寒入侵腎臟所致。
至於癉瘧,則主要由肺部積熱引起。然而,冬季寒冷的氣候,可以入侵腎臟,那麼其他四臟的令氣邪氣,又怎麼可能不會入侵各自屬的臟腑呢?既然肺部積熱可以導致瘧疾,那麼其他四臟的氣鬱積熱,又怎麼會不像肺部一樣導致瘧疾呢?這就好比舉一反三,由此推及其他。
所以陳無擇認為,內傷七情,飢飽勞累,都會導致痰涎鬱積,這些病氣和衛氣相結合就會引發瘧疾,這不就是用上述的例子來推斷的嗎?
總之,無論是外邪入侵還是內傷所致,只要邪氣停留在榮氣所居之處,就會導致瘧疾發作有規律的週期性。
榮氣有舍,猶行人之有傳舍也。故瘧榮衛之氣,日行一周,歷五臟六腑十二經絡之界分,每有一界分,必有其舍,舍有隨經絡沉內薄之瘧邪,故與日行之衛氣相集則病作,離則病休。其作也,不惟脈外之衛虛併入於陰,《靈樞》所謂足陽明與榮俱行者,亦虛以從之。陽明之氣虛,則天真因水穀而充大者亦暫衰。
所以瘧作之際,禁勿治刺,恐傷胃氣與天真也。必待陰陽並極而退,其榮衛天真胃氣離而復集,過此邪留所客之地,然後治之。或當其病未作之先,迎而奪之。丹溪謂瘧邪得於四氣之初,弱者即病,胃氣強者,伏而不得動,至於再感,胃氣重傷,其病乃作。此謂外邪必用汗解,虛者先以參朮實胃,加藥取汗,唯足厥陰最難得汗,其汗至足方佳。
白話文:
人體的氣血流動就像旅人有客棧歇腳一樣,瘧疾的氣血運行每天循環一周,經過五臟六腑和十二經絡,每個地方都像個客棧,瘧邪會藏在經絡深處。當氣血流經這些地方時,瘧邪就會聚集起來,人就會發病,離開了就病就好了。發病時,不僅表面的衛氣虛弱,還會影響到內部的榮氣,就像《靈樞》中說的,足陽明經氣與榮氣相伴而行,也會跟著虛弱。陽明氣虛,則身體的精氣也會暫時不足。
所以瘧疾發作時,不能針灸,以免傷到胃氣和精氣。要等到陰陽氣血達到極點,然後退去,榮衛、精氣和胃氣重新聚集,瘧邪留在身體的部位,才能治療。或者在發病之前,就提前用藥驅除瘧邪。丹溪先生說,瘧邪容易在四時交替時侵入人體,體質弱的人就馬上發病,胃氣強壯的人,瘧邪會潛伏在體內,不會發作,直到再次感染,胃氣受損,才會發病。所以治療瘧邪,必須用發汗的方法,虛弱的人要先用人參、白朮補益胃氣,再用藥發汗,尤其是足厥陰經最難出汗,只有汗出到腳部才算有效。
大率取汗,非用麻黃輩,但開鬱通經,其邪熱即散為汗矣。又云:瘧發於子半之後、午之前,是陽分受病,其病易愈。發於午之後、寅之前,陰分受病,其病難愈。必分受病陰陽,氣血藥以佐之,觀形察色以別之。蓋嘗從是法,而治形壯色澤者,病在氣分,則通經開鬱以取汗。
色稍夭者,則補虛取汗。挾痰者,先實其胃一二日,方服劫劑。形弱色枯者,則不用取汗,亦不可劫,但補養以通經調之。其形壯而色紫黑者,病在血分,則開其阻滯。色枯者,補血調氣。夫如是者,猶為尋常之用。至於取汗不得汗,理血而汗不足,若非更求藥之切中病情,直造邪所著處,何能愈之乎。
白話文:
一般來說,要發汗,不用麻黃這一類藥物,只要疏通經絡,鬱結消除,體內的邪熱自然就會隨著汗水排出。另外,瘧疾發作在子時(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)到午時(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)之間,屬於陽分受病,比較容易治癒;發作在午時到寅時(凌晨三點到五點)之間,屬於陰分受病,比較難治癒。必須判斷是陽分還是陰分受病,再用相應的藥物調理氣血,根據患者的形貌和面色來區分。
通常,體格強壯、面色紅潤的人,病在氣分,就應該疏通經絡,消除鬱結,用發汗的方法治療。面色稍微偏黃的人,則需要補虛發汗。伴有痰濕的人,要先調理胃氣一兩天,再服用發汗的藥物。體弱、面色枯黃的人,則不能發汗,也不能用峻猛的藥物,只能用補養的方法疏通經絡,調和氣血。如果患者體格強壯,但面色紫黑,病在血分,就應該疏通阻塞。面色枯黃的人,則需要補血調氣。
以上這些都是一般的治病方法,如果發汗卻沒有汗,或者活血卻汗液不足,就必須尋找更針對性的藥物,直達邪氣所在的地方,才能真正治癒。
經云:夏傷於暑,秋必痎瘧。暑者、季夏也,季夏者、濕土也,君火持權,不與之子,暑濕之令不行也。濕令不行,則土虧矣。所勝妄行,木氣太過,少陽旺也。所生者受病,則肺金不足。所不勝者侮之,故水得以乘之土分。土者、坤也,坤土、申之分,申為相火,水入於土,則水火相干,陰陽交爭,故為寒熱。
兼木氣終見三焦,是二少陽相合也。少陽在濕土之分,故為寒熱。肺金不足,灑淅寒熱。此皆往來未定之氣也,故為痎瘧久而不愈。瘧不發於夏,而發於秋者,以濕熱在酉之分,方得其權,故發於大暑以後也。在氣則發早,在血則發晏,淺則日作,深則間日。或在頭項,或在背中,或在腰脊,雖上下遠近之不同,在太陽一也。
白話文:
古人說,夏天受暑氣侵襲,秋天就容易得瘧疾。暑氣指的是夏季的末尾,也就是濕土當令的時節,此時陽氣中的君火掌權,不與濕土相合,暑濕之氣就無法正常運行。濕土無法正常運行,就會導致脾土虛損。脾土虛損,就會失去對其他臟腑的控制,木氣過旺,導致少陽氣盛。脾土生肺,肺金不足。水剋土,脾土虛損,就會被水氣所乘,導致水氣入侵土分。土代表坤土,坤土對應申,申為相火,水氣入侵土分,就會形成水火相爭,陰陽失衡,導致寒熱交替。
木氣最終會到達三焦,與二少陽相合,少陽位於濕土之分,所以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。肺金不足,則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發冷發熱症狀。這些症狀都是因為氣機不調、寒熱往來不定造成的,所以瘧疾久治不愈。瘧疾不發於夏天而發於秋天,是因為濕熱之氣在酉月當令,獲得了主導權,所以會在大暑之後發作。如果病在氣分,就會發作得早;如果病在血分,就會發作得晚。如果病勢較淺,就會每天發作;如果病勢較深,就會隔一天發作一次。瘧疾的發作部位,可以是頭項、背中、腰脊等處,雖然部位不同,但都屬於太陽經的範疇。
或在四肢者,風淫之所及,隨所傷而作,不必盡當風府也。先寒而後熱者,謂之寒瘧。先熱而後寒者,謂之溫瘧。二者不當治水火,當從乎中治,中治者,少陽也。渴者,燥勝也。不渴者,濕勝也。瘧雖傷暑,遇秋而發,其不應也。秋病寒甚,太陽多也。冬寒不甚,陽不爭也。
春病則惡風,夏病則多汗,汗者、皆少陽虛也。其病隨四時而作,異形如此。又有得之於冬,而發之於暑,邪客於腎、足少陰也。有藏之於心,內熱熏於肺,手太陰也。至於少氣煩冤,手足熱而嘔,但熱而不寒,謂之癉瘧,足陽明也。治之奈何?方其盛也,勿敢必毀,因其衰也,治法易老瘧論備矣。
白話文:
如果病痛出現在四肢,可能是風邪侵襲所致,根據受傷部位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病症,不一定只會出現在風府穴。先感到寒冷,之後才發熱,稱為寒瘧;先發熱,之後才感到寒冷,稱為溫瘧。這兩種瘧疾不應單純治療水火,而應從少陽經入手。感到口渴,說明燥邪盛行;不渴,則說明濕邪盛行。雖然瘧疾是由暑邪所傷,但秋季發病則不符合時令。秋季寒氣較重,太陽經氣較盛;冬季寒冷程度較輕,陽氣不那麼旺盛。
春季易患風病,夏季易多汗,汗多說明少陽虛弱。疾病會隨著四季變化而出現不同的症狀。有些疾病是在冬天感染,夏天發作,邪氣侵犯腎經和足少陰經。也有些疾病是藏於心臟,內熱熏蒸肺部,屬於手太陰經。至於呼吸短促、煩悶、手足發熱、嘔吐,但只發熱不發冷,稱為癉瘧,屬於足陽明經。要怎麼治療呢?在病症最盛的時候,不要急於猛攻,等病情減弱後再治療,方法和治療老瘧的方法相同。
易老云:夏傷於暑,濕熱閉藏而不能發泄於外,邪氣內行,至秋而發為瘧也。初不知何經受病,隨其受而取之。有中三陽者,有中三陰者,經中邪氣,其證各殊,同傷寒論之也。五臟皆有瘧,其治各異。肺瘧,令人心寒,寒甚熱,熱間善驚,如有所見者,桂枝加芍藥湯。心瘧,令人煩心甚,欲得清水,反寒多不甚熱,桂枝黃芩湯。
肝瘧,令人色蒼蒼然,太息,其狀若死者,四逆湯、通脈四逆湯。脾瘧,令人寒,腹中痛,熱則腸中鳴,鳴已汗出,小建中湯、芍藥甘草湯。腎瘧,令人洒洒然,腰脊痛宛轉,大便難,目眴眴然,手足寒,桂枝加當歸芍藥湯。足太陽之瘧,令人腰痛頭重,寒從背起,先寒後熱,熇熇暍暍然,熱止汗出,難已,羌活加生地黃湯、小柴胡加桂湯。
白話文:
易老說:
夏天受暑氣傷害,濕熱之氣閉藏在體內無法發散出去,邪氣便會往內走,等到秋天就會發作瘧疾。起初不知道是哪條經脈受病,就要根據受病的經脈來治療。有中三陽經者,有中三陰經者,經脈中邪氣不同,症狀也各不相同,這就如同《傷寒論》所說的一樣。
五臟都可能患上瘧疾,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:
- 肺瘧:患者會感到心寒,寒重熱輕,熱退後容易驚恐,好像看見什麼東西一樣,可以用桂枝加芍藥湯治療。
- 心瘧:患者會感到心煩意亂,想喝涼水,反而是寒症多於熱症,可以用桂枝黃芩湯治療。
- 肝瘧:患者面色蒼白,會嘆氣,看起來像要死了一樣,可以用四逆湯或通脈四逆湯治療。
- 脾瘧:患者會感到寒冷,腹部疼痛,發熱時腸鳴,鳴聲停止後就出汗,可以用小建中湯或芍藥甘草湯治療。
- 腎瘧:患者會感到渾身發冷,腰脊疼痛,轉側不安,大便困難,眼睛昏花,手腳冰冷,可以用桂枝加當歸芍藥湯治療。
- 足太陽經瘧:患者會感到腰痛頭重,寒氣從背部開始,先寒後熱,熱退後出汗,很難停止,可以用羌活加生地黃湯或小柴胡加桂湯治療。
足少陽之瘧,令人身體解㑊,寒不甚,熱不甚,惡見人,見人心惕惕然,熱多汗出甚,小柴胡湯。足陽明之瘧,令人先寒,灑淅灑淅,寒甚久乃熱,熱去汗出,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,桂枝二白虎一,黃芩芍藥加桂湯。足太陰之瘧,令人不樂,好太息,不嗜食,多寒熱汗出,病至則善嘔,嘔已乃衰,小建中湯、異功散。
足少陰之瘧,令人嘔吐甚,多寒熱,熱多寒少,欲閉戶牖而處,其病難已,小柴胡加半夏湯。足厥陰之瘧,令人腰痛,少腹滿,小便不利,如癃狀,非癃也,數便,噫,恐懼,氣不足,腹中悒悒,四物柴胡苦練附子湯。在太陽經者,謂之風瘧,治多汗之。在陽明經者,謂之熱瘧,治多下之。
白話文:
足少陽經的瘧疾,會讓人身體鬆散無力,寒熱都不明顯,厭惡見人,見到人就心慌害怕,發熱時出汗很多,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。足陽明經的瘧疾,會讓人先感到寒冷,寒意持續很久才發熱,熱退後出汗,喜歡曬太陽、看月光和火,心情會比較舒暢,可以用桂枝二白虎湯加黃芩芍藥治療。足太陰經的瘧疾,會讓人心情不好,經常嘆氣,食慾不振,寒熱交替,並且出汗,病發時會嘔吐,嘔吐後身體虛弱,可以用小建中湯和異功散治療。
足少陰經的瘧疾,會讓人頻繁嘔吐,寒熱交替,發熱時間比發寒時間長,患者想要關門窗躲起來,這種病症比較難治癒,可以用小柴胡加半夏湯治療。足厥陰經的瘧疾,會讓人腰痛,下腹部脹滿,小便不暢,像是水腫卻不是水腫,頻繁上廁所,打嗝,恐懼,氣力不足,肚子不舒服,可以用四物柴胡苦練附子湯治療。
在太陽經的瘧疾,叫做風瘧,治療以止汗為主。在陽明經的瘧疾,叫做熱瘧,治療以瀉下為主。
在少陽經者,謂之風熱瘧,治多和之。此三陽受病,皆謂暴瘧也。發在夏至後處暑前者,此乃傷之淺者,近而暴也。在陰經者,則不分三經,皆謂之溫瘧,宜以太陰經論之。其發處暑後冬至前者,此乃傷之重者,遠而深也。痎瘧者、老瘧也,故謂之久瘧。瘧疾處暑前發,頭痛項強,脈浮惡風有汗,桂枝羌活湯。
瘧疾頭痛項強,脈浮惡寒無汗,麻黃羌活湯。發瘧如前證而夜發者,麻黃黃芩湯。(桃仁散血緩肝,夜發乃陰經有邪,此湯散血中風寒也。)瘧疾身熱目痛,熱多寒少,脈長,睡臥不安,先以大柴胡湯下之,微利為度。如下過微邪未盡者,宜白芷湯以盡其邪。瘧無他證,隔日發,先寒後熱,寒少熱多,宜桂枝石膏湯。
白話文:
如果病症出現在少陽經,稱為風熱瘧,治療要以調和為主。這三陽經受到病邪侵犯,都稱為暴瘧。如果病症發作在夏至之後,處暑之前,這屬於病邪入侵較淺、較表淺的狀態,所以發病比較突然。
如果病症出現在陰經,則不論是哪條陰經,都稱為溫瘧,應該按照太陰經的理論來治療。如果病症發作在處暑之後,冬至之前,這屬於病邪入侵較深、較嚴重的狀態,所以發病比較緩慢。
痎瘧指的是久瘧,也就是長期患有瘧疾。
如果瘧疾在處暑之前發作,伴隨頭痛、項強、脈浮、惡風、有汗等症狀,可以用桂枝羌活湯治療。
如果瘧疾伴隨頭痛、項強、脈浮、惡寒、無汗等症狀,可以用麻黃羌活湯治療。
如果瘧疾發作的症狀如前述,並且在夜間發作,可以用麻黃黃芩湯治療。桃仁散可以緩解肝氣,夜間發作代表陰經有邪氣,麻黃黃芩湯可以散血中的風寒。
如果瘧疾伴隨身熱、目痛、熱多寒少、脈長、睡臥不安等症狀,應該先用大柴胡湯瀉下,以微微通便為度。如果瀉下後,餘邪未盡,可以用白芷湯將餘邪清除。
如果瘧疾沒有其他症狀,隔日發作,先寒後熱,寒少熱多,可以用桂枝石膏湯治療。
瘧寒熱大作,不論先後,此太陽陽明合病也,謂之大爭。寒作則必戰動,經曰熱勝則動也。發熱則必汗泄,經曰汗出不愈,知為熱也。陽盛陰虛之證,當實內治外,不治,恐久而傳入陰經也。桂枝芍藥湯主之。如前藥服之,寒熱轉大者,知太陽、陽明、少陽、三陽合病也。宜桂枝黃芩湯和之。
服藥已,如外邪已罷,內邪未已,再詮下藥。從卯至午時發者,宜大柴胡湯下之。從午至酉發者,知邪在內也,宜大承氣湯下之。從酉至子發者,或至寅時發者,知邪在血也,宜桃仁承氣湯下之。前項下藥,微利為度,更以小柴胡湯徹其微邪之氣。大法先熱後寒者,小柴胡湯。
白話文:
瘧疾發作,寒熱交替,劇烈難忍,不分先後出現,這是太陽和陽明經脈同時生病,稱為大爭。寒氣發作時,身體會戰慄不休,因為經書說:「熱勝則動。」發熱時,必定會出汗,經書說:「汗出不愈,知為熱也。」這是陽氣盛而陰氣虛的症狀,應該採取內外兼治的治療方法。如果不治療,恐怕久而久之會傳入陰經。可以用桂枝芍藥湯來治療。如果服用藥物後,寒熱症狀更加嚴重,說明太陽、陽明、少陽三陽經脈都生病了,需要用桂枝黃芩湯來調理。
服藥之後,如果外邪已經去除,內邪還沒有消除,就需要再用藥物來治療。從卯時到午時發作的,可以用大柴胡湯來治療。從午時到酉時發作的,說明邪氣已經進入體內,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。從酉時到子時發作,或者到寅時發作的,說明邪氣已經進入血液,可以用桃仁承氣湯來治療。以上藥物,只要略微通便即可,再用小柴胡湯來徹底清除微弱的邪氣。總體來說,治療瘧疾的原則是先用熱藥後用寒藥,而小柴胡湯是治療瘧疾的常用藥。
先寒後熱者,小柴胡加桂枝。多熱、但熱者,白虎加桂枝湯。多寒、但寒者,柴胡桂薑湯。此以瘧之寒熱多少定治法也。若多寒而但有寒者,其脈或洪實,或滑,當作實熱治之,若便用桂枝誤也。如或多熱而但有熱者,其脈或空虛,或微弱,當作虛寒治之,若便用白虎亦誤也。
所以欲學者,必先問其寒熱多少,又診脈以參之,百無一失矣。仲景云:瘧脈自弦,弦數者多熱,弦遲者多寒,弦小緊者可下之,弦遲者可溫之,弦緊者可發汗及針灸也,浮大者可吐之,弦數者風疾發也,以飲食消息止之。陰氣孤絕,陽氣獨發,則熱而少氣煩冤,手足熱而欲嘔,名曰痹瘧。
白話文:
治療瘧疾,要先觀察寒熱的程度。如果先寒後熱,用小柴胡湯加上桂枝。如果熱多寒少,用白虎加桂枝湯。如果寒多熱少,用柴胡桂薑湯。
治療瘧疾的藥方,要根據寒熱程度來決定。如果寒多熱少,但脈搏卻洪實或滑,就應該當作實熱來治療,不能直接用桂枝。如果熱多寒少,但脈搏卻空虛或微弱,就應該當作虛寒來治療,不能直接用白虎湯。
學習治療瘧疾,必須先了解寒熱程度,並配合脈象觀察,這樣才能百發百中。張仲景說:瘧疾的脈象通常是弦脈,弦數代表熱多,弦遲代表寒多,弦小緊可以瀉下,弦遲可以溫補,弦緊可以發汗或針灸,脈搏浮大可以催吐,弦數則可能是風疾引起,可以用飲食調節來緩解。陰氣不足,陽氣獨盛,就會出現發熱、氣短、煩躁、手足發熱、想嘔吐等症狀,稱為痹瘧。
若但熱不寒者,邪氣內臟於心肺,外舍於分肉之間,令人消爍脫肉。又云:溫瘧者,其脈如平,身無寒但熱,骨節疼煩,時時嘔逆,以白虎加桂枝湯主之。瘧多寒者,名曰牝瘧,蜀漆散主之。《外臺》牡蠣湯亦主之。予弱冠遊鄉校時,校師蔣先生之內,患牝瘧身痛,逾月不瘥,困甚。
時予初知醫,延予診治,告以醫欲用姜附溫之,予曰溽暑未衰,明系熱邪,安得寒而溫之。經云: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,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。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,三陽俱虛則陰氣勝,陰氣勝則骨寒而痛。寒生於內,故中外皆寒,此所云寒,乃陰陽交爭互作之寒,非真寒也,豈得用桂、附溫之。
白話文:
如果病人只是發熱不發寒,說明邪氣侵犯了心肺,並停留於肌肉之間,導致人消瘦乏力,肌肉萎縮。古人說,溫瘧的脈象平緩,病人不發寒只發熱,骨節疼痛煩躁,經常嘔吐,可以用白虎加桂枝湯治療。如果瘧疾以發寒為主,稱為牝瘧,可用蜀漆散治療。《外台秘要》中的牡蠣湯也能治療。我年輕時在鄉校讀書,老師蔣先生患了牝瘧,全身疼痛,一個多月不見好轉,十分痛苦。
當時我剛開始學習醫術,他請我診治。我建議用生薑、附子溫熱治療,我說現在暑氣未消,病人明顯是熱邪侵襲,怎麼能用寒性藥物溫熱呢?古書上說,陽氣併入陰氣則陰氣實而陽氣虛,陽明經氣虛弱則會寒慄、打嗝。陽明經之氣虛弱則腰背頭項疼痛,三陽經氣皆虛則陰氣旺盛,陰氣旺盛則骨骼寒冷疼痛。寒邪生於內,所以內外皆寒。這裡說的寒,是陰陽交爭互作的寒,並非真正的寒邪,怎麼能用桂枝、附子溫熱呢?
乃處一方,以柴胡、升麻、葛根、羌活、防風補三陽之虛,(升之也,何曰補,曰虛亦非真虛,以陷入陰分而謂之虛,故升之即補矣。)以桃仁、紅花引入陰分,而取陽以出還於陽分,以豬苓分隔之,使不復下陷,一劑而病良已。瘧病發渴,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。亦治勞瘧。
張子和法:白虎加人參湯、小柴胡湯、五苓散、神祐丸。服前三服未動,次與之承氣湯,甘露飲調之,人參柴胡飲子補之。在上者,常山飲吐之。劉立之法:先當化痰下氣,調理榮衛。草果平胃散、理中湯加半夏、藿香正氣散、不換金正氣散、對金飲子,皆要藥也。俟榮衛正,方進瘧藥。
白話文:
在治療某種病症時,可以利用柴胡、升麻、葛根、羌活、防風來補益陽氣,因為這些藥材能使陽氣上升,即使陽氣不足,也是因為陷入陰分,所以升之即補。再用桃仁、紅花將陽氣引回陽分,並用豬苓將陰陽分隔,防止陽氣再次下陷,一劑藥就能明顯改善病情。如果患者患有瘧疾並伴隨口渴,可以服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栝蔞根湯,此方也可用於治療勞瘧。
張子和的治療方法包括:白虎加人參湯、小柴胡湯、五苓散、神祐丸。如果服用前三劑藥無效,可以接著服用承氣湯,用甘露飲調和,再用人參柴胡飲子補益。如果病症在上焦,可以用常山飲來引吐。劉立則主張先化痰下氣,調理榮衛,可以使用草果平胃散、理中湯加半夏、藿香正氣散、不換金正氣散、對金飲子等藥物,這些都是重要藥方。等到榮衛恢復正常後,再服用瘧疾藥物。
楊仁齋法:風瘧自感風而得,惡風自汗,煩躁頭疼,轉而為瘧。風、陽氣也,故先熱後寒,可與解散風邪,如川芎、白芷、青皮、紫蘇之類,或細辛、檳榔佐之。溫瘧一證,亦先熱後寒,此為傷寒壞病,與風瘧大略則同,熱多寒少,小柴胡湯。熱少寒多,小柴胡湯內加官桂。
寒瘧自感寒而得,無汗惡寒,攣痛面慘,轉而為瘧。寒、陰氣也,故先寒後熱,可與發散寒邪,生料五積散、增桂養胃湯、或良薑、乾薑、官桂、草果之類,甚則姜附湯,附子理中湯。暑瘧者,暑勝熱多得之,一名癉瘧。陰氣獨微,陽氣獨發,但熱不寒,裡實不泄,煩渴且嘔,肌肉消鑠,用小柴胡湯、香薷散,嘔者縮脾飲加生薑溫服,下消暑丸。熱多燥甚者,少與竹葉湯、常山、柴胡,於暑證最便。
白話文:
楊仁齋法:
風瘧:病人因感受風邪而發病,表現為怕風、自汗、煩躁、頭痛,之後轉為瘧疾。風屬陽氣,故先熱後寒。治療宜用解散風邪的藥物,如川芎、白芷、青皮、紫蘇等,或加入細辛、檳榔等藥物佐助。
溫瘧:症狀也表現為先熱後寒,但這是由於傷寒病邪所致,與風瘧大致相同,只是熱多寒少。治療宜用小柴胡湯。若熱少寒多,可在小柴胡湯中加入官桂。
寒瘧:病人因感受寒邪而發病,表現為無汗、怕冷、肢體疼痛、面色蒼白,之後轉為瘧疾。寒屬陰氣,故先寒後熱。治療宜用發散寒邪的藥物,如生料五積散、增桂養胃湯,或良薑、乾薑、官桂、草果等,病情嚴重者則可用姜附湯、附子理中湯。
暑瘧:病人因暑熱過盛而發病,又稱癉瘧。此病陰氣微弱,陽氣獨盛,表現為單純發熱不寒,內熱鬱積不泄,口渴且嘔吐,肌肉消瘦。治療宜用小柴胡湯、香薷散,嘔吐者可用縮脾飲加生薑溫服,並服用消暑丸。若熱多燥盛,可少用竹葉湯、常山、柴胡,以更適合暑證的藥物治療。
濕瘧者,冒襲雨濕,汗出澡浴得之,身體痛重,肢節煩疼,嘔逆脹滿,用五苓散除濕湯加蒼朮、茯苓輩。寒多者,朮附湯最良。牝瘧者,久受陰濕,陰盛陽虛,陽不能制陰,所以寒多不熱,氣虛而泄,悽慘振振,柴胡桂薑湯,減半黃芩,加半夏。食瘧一名胃瘧,飲食無節,飢飽有傷致然也。
凡食啖生冷。咸藏,魚鹽肥膩,中脘生痰,皆為食瘧。其狀苦飢而不能食,食則中滿,嘔逆腹痛,青皮、陳皮、半夏、草果、縮砂、白豆蔻作劑,或四獸湯下紅丸子。瘴瘧,挾嵐瘴溪源蒸毒之氣致然也。自嶺以南,地毒苦炎,燥濕不常,人多瘴瘧。其狀:血乘上焦,病欲來時,令人迷困,甚則發躁狂妄,亦有啞不能言者。
白話文:
濕瘧是因受雨淋濕、出汗後洗澡而引起的。患者會感到身體沉重、四肢關節疼痛、噁心嘔吐、腹脹,可用五苓散加蒼朮、茯苓等藥物治療。如果寒氣重,則用朮附湯治療效果最佳。
牝瘧是因長期受陰濕侵襲,導致陰盛陽虛,陽氣不足以制約陰氣,因此患者多表現為寒多不熱,氣虛乏力,身體發冷發抖。可用柴胡桂薑湯,減少黃芩用量,並加入半夏治療。
食瘧又稱胃瘧,是因飲食不節,飢飽失度而引起的。經常食用生冷、鹹藏、魚肉、肥膩的食物,容易在胃脘積聚痰濕,導致食瘧。患者會感到飢餓難忍卻無法進食,吃了就腹脹,還會噁心嘔吐、腹痛。可用青皮、陳皮、半夏、草果、縮砂、白豆蔻等藥物治療,也可以服用四獸湯並搭配紅丸子。
瘴瘧是由瘴氣引起的。嶺南地區地氣濕熱,氣候變化無常,因此瘴瘧較為常見。患者血氣上逆,發病前會感到頭昏沉,嚴重者會躁狂妄語,甚至失語。
皆由敗血瘀於心,毒涎聚於脾,坡仙指為脾胃實熱所致,又有甚於傷暑之瘧耳。治之須用涼膈,疏通大腸;小柴胡加大黃,治瘴木香丸,觀音丸,皆為要藥。戴復菴法:不問寒熱多少,且用清脾飲,草果飲,二陳湯加草果,生料平胃散加草果、前胡。初發之際,風寒在表,雖寒熱過後而身體常自疼,常自畏風,宜草果飲,或養胃湯,每服加川芎、草果各半錢。熱少者進取微汗,寒多者宜快脾湯,或養胃湯,每服更加草果半錢。
白話文:
這病症是由於血液敗壞積聚在心臟,毒痰積聚在脾臟,坡仙認為是脾胃實熱導致的,比傷暑引起的瘧疾還要嚴重。治療需要用清熱瀉火、疏通大腸的藥物;小柴胡湯加瀉下藥,治療瘴氣的木香丸、觀音丸都是主要藥物。戴復菴的治療方法是,不論寒熱程度,都用清脾飲、草果飲、二陳湯加草果、生料平胃散加草果和前胡。初期發病時,風寒表證,即使寒熱退去,身體也經常疼痛,容易怕風,適合用草果飲或養胃湯,每服加川芎、草果各半錢。熱證較輕者,以微微出汗為宜,寒證較重者,適合用快脾湯或養胃湯,每服加草果半錢。
服藥後寒仍多者,養胃湯,每服加熟附、官桂各半錢。獨寒者尤宜。不效則七棗湯。熱多者,宜驅瘧飲,或參蘇飲,每服加草果半錢。大熱不除,宜小柴胡湯,渴甚則佐以五苓散,入辰砂少許。獨熱無寒,宜小柴胡湯。熱雖劇不甚渴者,於本方加桂四分。熱多而脾氣怯者,柴樸湯。
寒熱俱等者,常服宜如上項二陳湯、平胃散加料之法。發日進,柴胡桂薑湯,候可截則截之。有獨熱用清脾飲效者,內煩增參作一錢。食瘧,乃是飲食傷脾得之,或瘧已成而猶不忌口,或寒熱正作時吃食,其人噫氣吞酸,胸膈不利。宜生料平胃散,每服加草果、砂仁各半錢,仍佐以紅丸子、七香丸。
白話文:
服用藥物後,寒症仍然明顯的,可以用養胃湯,每服加熟附子、官桂各半錢,單純寒症尤其適合。如果效果不佳,可以改用七棗湯。熱症較重的,可以用驅瘧飲,或是參蘇飲,每服加草果半錢。如果熱症很嚴重,無法消除,可以用小柴胡湯,口渴嚴重的話,可以加五苓散,並加入少許辰砂。單純熱症,沒有寒症的,可以用小柴胡湯。熱症雖然嚴重,但沒有很渴的,可以在小柴胡湯中加桂枝四分。熱症嚴重,但脾氣虛弱的,可以用柴樸湯。
寒熱症狀程度相同的,長期服用可以參考前面提到的二陳湯、平胃散加料的方法。發病當天,可以用柴胡桂薑湯,如果可以控制病情,就停止服用。如果單純熱症可以用清脾飲有效,心裡煩躁的可以加參鬚一錢。食瘧,主要是飲食傷脾造成的,或者瘧疾已經形成,卻不忌口,或是寒熱發作時吃東西,導致胸膈不適,容易打嗝,胃酸逆流。可以用生料平胃散,每服加草果、砂仁各半錢,並搭配紅丸子、七香丸一起服用。
暑瘧,其人面垢口渴,雖熱已過後,無事之時,亦常有汗,宜養胃湯一帖,香薷飲一帖,和勻作二服。渴甚汗出多者,加味香薷飲,間進辰砂五苓散。不問已發未發,其人嘔吐,痰食俱出,宜多服二陳湯,加草果半錢。又恐伏暑蘊結為痰,宜消暑丸。按戴院使處元末國初大亂之後,草昧之初,故其用藥多主溫熱,醫者當更斟酌於天時方土物情之間,而得其宜,以為取捨可也。
仲景、易老治瘧法晰矣,然用之外因暑邪,病在盛熱之時為宜,若深秋悽清之候,與七情痰食諸傷,未可泥也,故又備諸治法。然暑月之瘧,必脈浮有表證,始可用麻、桂、羌活等表藥。脈洪數長實有熱證,始可用白虎等藥。脈沉實有里證,始可用大柴胡、承氣等藥。若弦細芤遲,四肢倦怠,飲食少進,口乾,小便赤,雖得之傷暑,當以清暑益氣湯,十味香薷飲投之,雖人參白虎非其治也。
白話文:
夏季瘧疾患者,臉色暗淡口渴,即使暑氣消退後,平時也容易出汗。建議服用養胃湯一帖和香薷飲一帖,混合成兩服。如果口渴嚴重、出汗很多,可以加味香薷飲,間歇服用辰砂五苓散。無論是否發病,患者若出現嘔吐、痰食俱出,應多服用二陳湯,加草果半錢。此外,要預防暑氣鬱結成痰,可以服用消暑丸。戴院使在元末明初的亂世初期,用藥多偏向溫熱,現在醫者應根據天時、地氣、物情等因素,靈活運用,取捨適宜。
仲景、易老治療瘧疾的方法非常清晰,但只適合暑邪外感,病在盛熱時期。深秋時節,或因七情、痰食等因素導致的瘧疾,就不適用於此法,因此還需準備其他治療方法。夏季的瘧疾,必須脈象浮緩,有表證,才能使用麻黃、桂枝、羌活等表藥。脈象洪數、長實,有熱證,才能使用白虎等藥。脈象沉實,有里證,才能使用大柴胡、承氣等藥。如果脈象弦細、芤遲,四肢乏力,食慾不振,口乾,小便赤,即使是因暑氣引起的瘧疾,也應服用清暑益氣湯、十味香薷飲,即使是人參白虎湯也不適合。
至於內外俱熱,煩渴引飲,自汗出而不衰,雖熱退後脈長實自如,即處暑後進白虎何害,是又不可泥矣。澹寮云:用藥多一冷一熱,半熟半生,分利陰陽。按《局方》交解飲子,即半熟半生之例也。東垣云:秋暮暑氣衰,病熱瘧,知其寒也,《局方》用雙解飲子是已。治瘴瘧尤妙。
邑令劉蓉川先生,深秋患瘧而洞泄不止,問予以先去其一為快,予以此方投之,一服而二病俱愈。外祖母虞太孺人,年八十餘,夏患瘧,諸舅以年高不堪,懼其再發,議欲截之。予曰欲一劑而已亦甚易,何必截乎。
乃用柴胡、升麻、葛根、羌活、防風之甘辛氣清以升陽氣,使離於陰而寒自已,以知母、石膏、黃芩之苦甘寒引陰氣下降,使離於陽而熱自已,以豬苓之淡滲分利陰陽,使不得交併,以穿山甲引之,以甘草和之,果一劑而止。故趙以德云:嘗究本草,知母、草果、常山、甘草、烏梅、檳榔、穿山甲,皆言治瘧。
白話文:
如果病人內外都感到燥熱,口渴想喝水,自發性出汗不止,雖然退燒後脈象仍然有力,即使是在處暑之後服用白虎湯也沒有問題,不能一味地拘泥於古法。醫家澹寮說,用藥應該冷熱交替,半熟半生,分清陰陽。像《局方》裡的交解飲子就是半熟半生的例子。東垣說,秋末暑氣消退,病人患上瘧疾,就說明病性偏寒,因此《局方》中用雙解飲子治療,效果很好,尤其對治療瘴瘧尤其有效。
曾經有一位名叫劉蓉川的縣令,深秋患上瘧疾,並且腹瀉不止,他向我詢問應該優先治療哪個病症。我用雙解飲子治療,一劑藥就治好了這兩種病症。我的外祖母虞太孺人,八十多歲了,夏天患上瘧疾,我的舅舅們因為她年紀大了,擔心她無法承受,想用藥物抑制瘧疾。我告訴他們,只需要一劑藥就能治癒,為什麼要抑制呢?
我用柴胡、升麻、葛根、羌活、防風等辛甘氣清的藥材升發陽氣,使陽氣離開陰氣,寒氣自然消退;用知母、石膏、黃芩等苦甘寒的藥材引導陰氣下降,使陰氣離開陽氣,熱氣自然消退;用豬苓的淡滲作用分清陰陽,使陰陽不再交合;用穿山甲引導藥力,用甘草調和藥性。結果一劑藥就治好了。所以趙以德說,我曾經深入研究本草,發現知母、草果、常山、甘草、烏梅、檳榔、穿山甲都有治療瘧疾的功效。
集以成方者,為知母性寒,入足陽明藥,將用治陽明獨盛之火熱,使其退就太陰也。草果性溫燥,治足太陰獨盛之寒,使其退就陽明也。二經合和,則無陰陽交錯之變,是為君藥也。常山主寒熱瘧,吐胸中痰結,是為臣藥也。甘草和諸藥,烏梅去痰,檳榔除痰癖、破滯氣,是佐藥也。
穿山甲者,以其穴山而居,遇水而入,則是出陰入陽,穿其經絡於榮分,以破暑結之邪,為之使藥也。然則此方,乃脾胃有郁痰伏涎者,用之收效。若無痰,止於暑結榮分,獨應是太陰血證而熱者,當發唇瘡而愈,於此方則無功矣。(柴升等藥,外因為宜。知母等藥,內因為宜。
白話文:
這方子裡,知母性寒,屬於足陽明經的藥物,可以治療陽明經獨盛的火熱,讓熱氣退回到太陰經。草果性溫燥,治療足太陰經獨盛的寒氣,讓寒氣退回到陽明經。兩經調和,就不會有陰陽交錯的變化,這就是君藥的作用。常山主治寒熱瘧疾,可以吐出胸中的痰結,是臣藥。甘草調和各種藥物,烏梅去除痰液,檳榔消除痰癖和滯氣,是佐藥。
穿山甲因為穴居山洞,遇到水就鑽進去,這表示它能出入陰陽,穿行經絡到達榮分,可以破除暑熱積聚的邪氣,所以是使藥。因此,這方子適合治療脾胃有郁積痰液和涎液的人,服用後能收到效果。如果沒有痰液,只是暑熱積聚在榮分,單純是太陰經血證而發熱,會導致唇瘡,這種情況服用此方就沒有效果。柴升等藥物屬於外因治療,知母等藥物屬於內因治療。
)東南瀕海,海風無常,所食魚鹽,人多停飲,故風瘧、食瘧所由以盛,烏頭、草果、陳皮、半夏施得其宜。西北高曠,隆冬則水冰地裂,盛夏則爍石流金,人多中寒伏暑,故多暑瘧、寒瘧,柴胡、恆山故應合用。東南西北往來其間,病在未分之際,可與藿香正氣散、草果飲,是猶養胃湯也。
治北方瘧,以馬鞭草莖葉煎一盞,露一宿,早服。寒多加薑汁。戴云:近世因寒熱發作,見其指甲青黑,遂名曰沙,或戛或挑,或灌以油茶,且禁其服藥,此病即是南方瘴氣。生料平胃散加草果、檳榔,正其所宜,豈有病而無藥者哉。按南人不以患瘧為意,北人則畏之,北人而在南方發者尤畏之。
白話文:
東南沿海地區,海風變幻無常,當地居民多以魚鹽為食,容易導致脾胃停滯,因此風瘧、食瘧盛行,烏頭、草果、陳皮、半夏等藥物可以有效治療。西北地區地勢高曠,隆冬時節冰封地裂,盛夏酷熱似火,居民容易感受寒暑之氣,導致暑瘧、寒瘧,柴胡、恆山等藥物需配合使用。東南西北各地往來頻繁,病症尚未明確時,可用藿香正氣散、草果飲,這就好比養胃湯。
治療北方瘧疾,可用馬鞭草莖葉煎湯,露過一夜後早起服用,寒性較重者可加入薑汁。有人說,近來由於寒熱交替發作,指甲呈現青黑色,因此被稱為沙瘧,有人用針挑,有人灌以油茶,並且禁止服藥,其實這只是南方瘴氣引起的疾病。生料平胃散加入草果、檳榔,正合此病症,怎麼會有病卻無藥可醫呢?值得注意的是,南方人對瘧疾並不懼怕,而北方人卻很害怕,身處南方的北方人發病更是尤為恐懼。
以此見治者,當知方土之宜也,上三條姑引其端耳。《潔古家珍》治久瘧不能食,胸中鬱郁欲吐而不能吐者,以雄黃散吐之。按此必上部脈浮滑有力,確知胸中有澼而後可用,不然能無虛虛之禍。
楊仁齋云:有中年人臟腑久虛,大便嘗滑,忽得瘧疾,嘔吐異常,唯專用人參,為能止嘔,其他瘧劑,並不可施,遂以茯苓二陳湯加人參、縮砂,而倍用白豆蔻,進一二服,病人自覺氣脈頓平,於是寒熱不作。蓋白豆蔻能消能磨,流行三焦,榮衛一轉,寒熱自平。
繼今遇有嘔吐發瘧之症,或其人素嘔而發瘧,謹勿用常山,惟以生萊菔、生薑各碾自然汁半盞,入蜜三四匙,烏梅二枚同煎,吞《局方》雄黃丸三四粒,候其利下惡血痰水,即以人參、川芎、茯苓、半夏、砂仁、甘草調之。萬一嘔不止,熱不退,卻用真料小柴胡湯,多加生薑主治。
白話文:
由此可見治療病人,應當了解當地環境適合什麼藥物。以上三點只是引導方向而已。《潔古家珍》中治療長期瘧疾、不能進食、胸中鬱悶想要嘔吐卻吐不出來的人,可以用雄黃散來催吐。依照這條原則,必須先確認患者上部脈象浮滑有力,確實知道胸中積聚痰液才能使用雄黃散,否則會造成虛虛的後果。
楊仁齋說:有些人到了中年,臟腑長期虛弱,大便經常稀溏,突然得了瘧疾,嘔吐異常,只有用人參才能止嘔,其他治療瘧疾的藥物都不適用。因此可以用茯苓二陳湯加入人參、縮砂,並且加倍使用白豆蔻,服用一兩劑之後,病人就感到氣血平順,於是寒熱不再發作。這是因為白豆蔻可以消解積滯,磨碎藥力,通行三焦,榮衛氣血流通,寒熱自然消退。
從今以後遇到嘔吐發瘧的病症,或者患者平時就容易嘔吐,之後才發作瘧疾的,要謹慎使用常山,最好用生蘿蔔和生薑各研磨成汁半盞,加入蜂蜜三到四匙,烏梅兩枚一起煎煮,再吞服《局方》雄黃丸三到四粒,等待患者排出惡血痰水之後,就用人參、川芎、茯苓、半夏、砂仁、甘草調和藥物。萬一嘔吐不止,發熱不退,就要用真料小柴胡湯,多加生薑來治療。
其或嘔吐大作而又發熱,且先與治瘧生熟飲,嘔定以小柴胡湯繼之。按仁齋論治雖悉,而用藥不甚中肯綮,若審知胸中有澼而吐,不若以逆流水煎橘皮湯導而吐之。若吐不出,便可定之,抑之使下,於隨證藥中加枇杷葉、蘆根之屬。大抵當審其所以吐之故,從其本而藥之,難以言盡也。
仁齋又云:瘧家多蓄痰涎黃水,常山為能吐之利之,是固然矣。其有純熱發瘧,或蘊熱內實之證,投以常山,大便點滴而下,似泄不泄,須用北大黃為佐,大泄數下,然後獲愈。又云:凡瘧皆因腹中停蓄黃水,惟水不行,所以寒熱不歇,此瘧家受病之處也。治法,暑瘧純熱,以香薷飲加青皮、北大黃、兩個烏梅同煎,侵晨溫服。
白話文:
如果病人嘔吐得很厲害並且發燒,可以先用生熟飲治療瘧疾,嘔吐停止後再用小柴胡湯。仁齋的論述雖然很全面,但用藥方面並不完全精準。如果確定是胸中積水導致嘔吐,不如用橘皮湯逆着水流煎煮,讓病人吐出來。如果吐不出來,就應該止住嘔吐,讓它往下走,可以在隨症藥中加入枇杷葉、蘆根等。總之,要根據病人嘔吐的原因,從根源上用藥治療,很多細節無法一一說明。
仁齋還說,瘧疾患者大多積聚著痰涎和黃水,常山可以有效地將它們吐出來,這一點是正確的。但是,如果病人是純粹的熱性瘧疾,或者體內蘊熱實證,服用常山後可能會導致大便點滴下瀉,像泄不泄的狀態。這時需要用北大黃輔助,讓病人大量瀉下幾次,然後才能痊癒。仁齋還說,所有瘧疾都是因為腹中積存黃水,導致水液運行不暢,才引起反覆寒熱,這是瘧疾患者發病的根本原因。治療方法是,對於暑熱引起的瘧疾,可以用香薷飲加入青皮、北大黃、兩個烏梅一起煎煮,清晨溫服。
寒瘧多寒,以二陳湯加青皮、良薑,多用姜同煎,侵晨吞神保丸五粒,並欲取下毒水,則去其病根,寒熱自解。又云:瘧有水有血,水即水飲也,血即瘀血也。唯水飲所以作寒熱,唯瘀血所以憎寒熱。常山逐水利飲固也,苟無行血藥品佐助其間,何以收十全之效耶。繼自今瘧家,或衄血,或大便血絲,或月候適來適去,皆是血證,當於瘧藥中加五靈脂、桃仁為佐,入生薑、蜜同煎以治之。又云:瘧之經久而不歇,其故何耶?有根在也,根者何?曰飲、曰水、曰敗血是耳。
惟癖為瘧之母,惟敗血為暑熱之毒,惟飲與水皆生寒熱,故暑之脈虛,水飲之脈沉,癖之脈結。挾水飲者,為之逐水消飲;結癖者,脅必痛,為之攻癖;敗血暑毒,隨證而疏利之。寒熱不除,吾未之信。按仁齋之論固是矣,其於治未也。大黃止能去有形之積,不能去水,其取瘀血,亦必醋製,及以桃仁之屬引之而後行,不然不行也。常山治瘧,是其本性,雖善吐人,亦有蒸製得法而不吐者,瘧更易愈,其功不在吐痰明矣。
白話文:
寒性瘧疾,可以服用二陳湯加入青皮、良薑,並多加薑一起煎煮。清晨服用神保丸五粒,目的是要將體內積存的毒水排出,這樣就能去除病根,寒熱自然消失。
還有人說瘧疾分為水飲和瘀血兩種,水飲就是水濕停滯,瘀血就是血瘀不通。水飲會導致寒熱,瘀血則會讓人畏寒發熱。常山可以驅逐水濕,利水消飲。但如果沒有行血藥物輔助,就無法達到十全的效果。
現在的瘧疾患者,有些人會出現鼻出血、大便帶血絲、月經不調,這些都是血證。治療時應該在瘧疾藥物中加入五靈脂、桃仁等藥物,並加入生薑、蜂蜜一起煎煮。
還有人說瘧疾長期不癒,是因為病根未除。病根是什麼呢?就是水飲、濕水、敗血。
癖是瘧疾的根本原因,敗血是暑熱的毒素,水飲和濕水都會引起寒熱。所以暑邪的脈象虛弱,水飲的脈象沉伏,癖的脈象結實。
對於水飲的患者,要以逐水消飲的方法治療;對於有癖的患者,會伴隨脅肋疼痛,要以攻癖的方法治療;對於敗血暑毒的患者,則要根據具體症狀,使用疏利的方法治療。
寒熱不除,我不能相信。仁齋的理論固然正確,但在治療方法上還不夠完善。大黃只能去除有形積聚,不能去除水飲。大黃要祛瘀血,也必須用醋製,並用桃仁等藥物引導,才能發揮作用。
常山治療瘧疾,是它的本性。雖然它善於催吐,但也有經過蒸製方法處理,不致催吐的常山,這樣瘧疾更容易痊癒。由此可見,常山治療瘧疾的效果不在於催吐。
亦非吐水之劑,但能敗胃耳。內弟於中甫多留飲,善患瘧,嘗一用常山截之,大吐,瘧亦不止,反益重。今談及之,猶兀兀欲嘔也。甲午以多飲茶過醉,且感時事憤懣於中,飲大積腹中,常轆轆有聲。夏秋之交,病大發,始作寒熱,寒熱已而病不衰。
予見其嘔惡,用瓜蒂散、人參蘆煎湯導吐之,不得吐,因念積飲非十棗湯不能取,乃用三藥以黑豆煮制,曬乾研為末,棗肉和丸如芥子大,而以棗湯下之,初服五分後,見其不動,復加五分,無何腹痛甚,以棗湯飲之,大便五六行,皆溏糞無水,時蓋晡時也,夜半乃大下積水數斗而疾平。
白話文:
這藥方並非治療嘔吐的藥劑,反而會損傷脾胃。我的內弟,體質本來就容易積食,又常患瘧疾,曾經服用常山治瘧疾,結果引起大量嘔吐,瘧疾卻沒有好轉,反而更加嚴重。現在提起此事,他還感到一陣陣的噁心想要嘔吐。
甲午年,他因喝茶過量而醉酒,又因時事而心中鬱悶,飲酒過多積在腹中,常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。夏秋交替之際,病情突然加重,開始發燒,寒熱交替,寒熱退去後病情仍不見好轉。
我見他嘔吐不止,便用瓜蒂散和人參蘆根煎湯引導他嘔吐,但吐不出來。我心想,這積食非十棗湯不能清除,便用三味藥和黑豆一起煮制,曬乾研磨成粉末,再用棗肉和成像芥子一樣大小的丸藥,用棗湯送服。他初服五分,不見效,我又加服五分,不久就腹痛難忍。我給他喝了棗湯,他排泄了五六次大便,都是稀薄的糞便,沒有水分,當時大約是午時。到了半夜,他又排泄出大量積水,大約有數斗之多,病情終於好轉。
然當其下時,瞑眩特甚,手足厥冷,絕而復甦,舉家號泣,咸咎予之孟浪,嗟乎!藥可輕試哉。王海藏云:水者,肺腎脾三經所主,有五臟六腑十二經之部分,上而頭,中而四肢,下而腰腳,外而皮毛,中而肌肉,內而筋骨。脈有尺寸之殊,浮沉之別,不可輕瀉。當知病在何經何臟,方可用之,若誤投之則害深矣。
況仁齋所用,尤非治水之藥,其誅罰無過,不為小害。故愚謂病人果有積水瘀血,其實者,可用小胃丸行水,抵當湯行血。其虛者,不若且以淡滲之劑加竹瀝、薑汁以治痰,而於隨證藥中加桃仁、韭汁之屬以活血,疾亦當以漸而平。慎無急旦夕之功,而貽後悔也。瘧發已多遍,諸藥未效,度無外邪及虛人患瘧者,以人參、生薑各一兩煎湯,於發前二時,或發日五更,連進二服,無不愈者。愈後亦易康復,不煩調將。
白話文:
然而當病人服用藥物後,病情反而加重,出現昏迷、手腳冰冷、甚至一度昏厥,之後才恢復意識,全家人悲痛欲絕,都責怪醫生用藥草率。唉,藥物豈能輕易嘗試呢?王海藏說:「水是肺、腎、脾三條經脈所主管的,包含了五臟六腑和十二經脈的部分,從頭部到四肢,從腰部到腳部,從皮膚到肌肉,從筋骨到內臟,都有水的參與。脈象有寸、尺之分,也有浮、沉之別,不可輕易瀉水。必須先了解病症是出現在哪條經脈或哪個臟腑,才能對症下藥,如果錯誤用藥,後果不堪設想。」
何况仁齋所用的药,更不是治水之药,其惩罚之重,不为小害。因此我認為如果病人真的有積水和瘀血,可以用小胃丸行水,[抵當湯]行血。如果病人虚弱,最好用淡渗的藥方加上[竹瀝]、姜汁來化痰,並在随证藥物中加入桃仁、韭汁等活血藥物,疾病应该会逐渐好转。切忌急于求成,反而造成遺憾。瘧疾發作多次,各種藥物都无效,推断可能是没有外邪入侵或虛弱之人患上瘧疾,可以取人參、生薑各一兩煎湯,在發病前兩個時辰或發病日凌晨五點,連續服用兩劑,沒有不治愈的。治癒後也容易恢復,不需要特別调理。
近因人參價高,難用濟貧,以白朮代之,夜發則用當歸,亦莫不應手而愈。《金匱》問曰:瘧以月一日發,當十五日愈,設不瘥,當月盡日解也。如其不瘥,當云何?師曰:此結為癥瘕,名曰瘧母。急宜治之,可用鱉甲煎丸。瘧母丸,鱉甲醋炙二兩,三稜、莪朮各醋煮一兩,香附醋製二兩,阿魏醋化二錢,醋糊為丸服之,積消及半即止。諸久瘧及處暑後冬至前後瘧,及非時之間日瘧,並當用瘧母法治之,以鱉甲為君。
白話文:
近來人參價格高昂,難以用來救濟貧困之人,於是就用白朮代替。若患者在晚上發病,則用當歸,都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《金匱要略》中問道:瘧疾在每月初一發作,應該在十五日痊癒,如果沒有痊癒,應該在月底痊癒。如果仍然沒有痊癒,應該怎麼辦呢?師傅回答說:這就形成癥瘕,叫做「瘧母」。應該立即治療,可以用鱉甲煎丸。
瘧母丸的組成如下:鱉甲用醋炙二兩,三稜、莪朮各用醋煮一兩,香附用醋製二兩,阿魏用醋化二錢,用醋糊做成丸藥服用。當積聚消散一半的時候,就停止服用。
凡是久瘧、處暑之後冬至前後發作的瘧疾,以及非時節發作的瘧疾,都應該用治療瘧母的方法,以鱉甲為主藥。
瘧之間日而作者,其氣之舍深,內薄於陰,陽氣獨發,陰邪內著,陰與陽爭不得出,故間日而作也。其有間二日,或至數日發者,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,而有時相失,不能相得,故休數日乃作也。丹溪曰:三日一作者,邪入於三陰經也。作於子午卯酉日者,少陰瘧也。作於寅申巳亥日者,厥陰瘧也。
作於辰戌丑未日者,太陰瘧也。當更參之證與脈,而後決其經以立治法。
【淹疾瘧病】肝病面青,脈弦皮急,多青則痛,形盛,胸脅痛,耳聾口苦舌乾,往來寒熱而嘔,以上是形盛,當和之以小柴胡湯也。如形衰骨搖而不能安於地,此乃膝筋,治之以羌活湯。本草云:羌活為君也。瘧證取以少陽,如久者發為癉瘧,宜以鑱針刺絕骨穴,復以小柴胡湯治之。
白話文:
瘧疾發作的時機與病因分析:
瘧疾發作間隔一日者,是因為其邪氣深藏體內,深入陰分,陽氣獨自發散,陰邪卻留滯體內,陰陽相爭無法外出,故而間隔一日發作。若間隔二日或數日才發作,是因為邪氣和衛氣留滯於六腑,有時彼此失衡,無法互相影響,所以隔數日才發作。
丹溪先生說:三日發作一次的瘧疾,是因為邪氣入侵三陰經。若在子、午、卯、酉日發作,屬於少陰瘧;在寅、申、巳、亥日發作,屬於厥陰瘧;在辰、戌、丑、未日發作,屬於太陰瘧。需要綜合考慮病症和脈象,才能確定病屬何經,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。
淹疾瘧病的辨證論治:
肝病面青,脈弦皮急,青色較多則疼痛,身體強壯,胸脅疼痛,耳聾口苦舌乾,寒熱往來並伴隨嘔吐,以上屬於形盛,宜用小柴胡湯治療。若身體衰弱,骨骼搖晃,無法站立,這是膝筋受損,宜用羌活湯治療。本草綱目記載:羌活是羌活湯的主藥。
瘧疾的病機屬少陽,若久病發展為癉瘧,則應以鑱針刺絕骨穴,再以小柴胡湯治療。
心病面赤,脈洪身熱,赤多則熱,暴病壯熱惡寒,麻黃加知母、石膏、黃芩湯主之。此證如不發汗,久不愈為瘧也。淹疾䪼腫,面赤身熱,脈洪緊而消瘦,婦人則亡血,男子則失精。脾病面黃,脈緩,皮膚亦緩,黃多則熱,形盛,依傷寒說是為濕溫,其脈陽浮而弱,陰小而急,治在太陰,濕溫自汗,白虎湯加蒼朮主之。如久不愈為溫瘧重暍,白虎加桂枝主之。
淹疾肉消,食少無力,故曰熱消肌肉,宜以養血涼藥。《內經》曰:血生肉。肺病面白,皮澀,脈亦澀,多白則寒,暴病澀癢,氣虛,麻黃加桂枝,令少汗出也。《傷寒論》云:夏傷於暑,汗不得出為癢。若久不痊為風瘧,形衰面白脈澀,皮膚亦澀,形羸氣弱,形淹衛氣不足。
白話文:
心臟病症會導致面頰泛紅,脈搏洪大,身體發熱,紅色的程度越深,熱度就越强。突然發病,身體發熱,怕冷,可以用麻黃加知母、石膏、黃芩湯來治療。如果這種病症不發汗,久治不愈就會變成瘧疾。
水腫病症,面頰泛紅,身體發熱,脈搏洪大而緊,並且消瘦,婦女則會失血,男人則會遺精。脾臟病症會導致面部發黃,脈搏緩慢,皮膚也鬆弛,黃色的程度越深,熱度就越强,體型健壯。根據《傷寒論》的說法,這屬於濕溫病,脈象陽氣浮而虛弱,陰氣少而急促,治療應以太陰經為主。濕溫病症伴有自汗,可以用白虎湯加蒼朮來治療。如果久治不愈,就會變成溫瘧或重暑,可以用白虎加桂枝來治療。
水腫病症會導致肌肉消瘦,食慾不振,體力不足,因此稱為「熱消肌肉」,應當使用滋陰涼血的藥物治療。《內經》中說:「血生肉」。
肺臟病症會導致面部發白,皮膚粗糙,脈搏也粗澀,白色程度越深,寒氣就越强。突然發病,皮膚粗糙發癢,氣虛,可以用麻黃加桂枝來治療,讓患者稍微出汗。
《傷寒論》中記載:「夏傷於暑,汗不得出為癢。」如果久治不愈就會變成風瘧,體型消瘦,面部發白,脈搏粗澀,皮膚也粗糙,身體虛弱,氣息衰微,體型消瘦,衛氣不足。
腎病面黑,身涼,脈沉而滑,多黑則痹,暴病形冷惡寒,三焦傷也,治之以姜附湯,或四逆湯。久不愈為瘧,暴氣衝上吐食,夜發,俗呼謂之夜瘧。太陽經桂枝證,形衰淹疾,黑癉羸瘦,風痹痿厥,不能行也。外有傷寒,往來寒熱如瘧,勞病往來寒熱亦如瘧,謂之如瘧,非真瘧也。
然傷寒寒熱如瘧,初必惡風寒,發熱頭痛體疼,自太陽經而來。勞病寒熱如瘧,初必五心煩熱,倦怠咳嗽,久乃成寒熱,與正瘧自不同。諸病皆有寒熱,如失血痰飲,癥瘕積聚,小腸㿗疝,風寒暑濕,食傷發勞,勞瘵、腳氣、瘡毒,已各見本門,其餘不能盡舉,應有發寒熱者,須問其元有何病而生寒熱,則隨病施治。凡寒熱發作有期者瘧也。
無期者諸病也。
白話文:
腎臟病的人臉色會發黑,身體冰冷,脈搏沉而滑,如果黑色很明顯,就容易患上痺症。突然發病,身體冰冷怕冷,這是三焦受傷了,要用生薑附子湯或四逆湯治療。如果久治不癒,就會變成瘧疾,氣血逆衝往上,導致嘔吐食物,而且在晚上發作,俗稱夜瘧。
太陽經的桂枝證,表現為身體虛弱,病程漫長,臉色黑黃,消瘦虛弱,風痺導致四肢麻木無力,無法行走。外感傷寒,反覆出現寒熱,就像瘧疾一樣,勞累過度導致的寒熱交替,也像瘧疾一樣,這些都只是像瘧疾,不是真正的瘧疾。
但是傷寒引起的寒熱交替,一開始一定會怕風寒,發熱、頭痛、全身疼痛,從太陽經開始。勞累過度引起的寒熱交替,一開始一定是五心煩熱,疲倦咳嗽,久而久之才變成寒熱交替,這與真正的瘧疾不同。
很多疾病都會有寒熱交替的症狀,例如失血、痰飲、癥瘕積聚、小腸疝氣、風寒暑濕、飲食傷損、勞損、勞瘵、腳氣、瘡毒,這些在各自的章節中已經介紹過,其他的就不一一列舉了。如果遇到寒熱交替的症狀,要問清楚病根是什麼,然後根據病因來治療。凡是寒熱發作有規律的,就是瘧疾。
沒有規律的寒熱交替,就是其他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