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一冊 (12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一冊 (12)

1. 振寒

謂寒而顫振也。經云:陽明所謂洒洒振寒者,陽明者午也,五月盛陽之陰也,陽盛而陰氣加之,故洒洒振寒也。此當瀉陽者也。又云:寒氣客於皮膚,陰氣盛,陽氣虛,故為振寒寒慄。此當補陽者也。又云:厥陰在泉,風淫所勝,病洒洒振寒,治以辛涼。又云:陽明司天之政,清熱之氣,持於氣交,民病振寒。

四之氣,寒雨降,病振慄。治視寒熱輕重,多少其制。六脈中之下得弦細而澀,按之無力,腹中時痛,心胃相控睪隱隱而痛,或大便溏泄,鼻不聞香臭,清濁涕不止,目中淚出,喘喝痰嗽,唾出白沫,腰沉沉苦痛,項背胸脅時作痛,目中流火,口鼻惡寒,時時頭痛目眩,苦振寒不止,或嗽或吐,或嘔或噦,則發躁蒸蒸而熱,如坐甑中,必得去衣居寒處,或飲寒水則便如故。其振寒復至,或氣短促,胸中滿悶而痛,如有膈咽不通,欲絕之狀。

甚則口開目瞪,聲聞於外,而淚涕痰涎大作,其發躁方過,而振寒復至。或面白而不澤者,脫血也。悲愁不樂,情慘意悲,健忘,或善嚏,此風熱大損寒水,燥金之復也。如六脈細弦而澀,按之空虛,此大寒證也,亦傷精氣,以辛甘溫熱潤之劑,大瀉西北二方則愈。

白話文:

所謂的「振寒」,指的是因為寒冷而發抖顫抖的現象。
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陽明經所說的『灑灑振寒』,陽明經代表中午,是五月盛陽中的陰氣,因為陽氣過盛而陰氣加入,所以會出現輕微的顫抖發冷。」這種情況應該用瀉陽的方法來治療。

另外,《黃帝內經》又說:「寒氣侵入皮膚,導致陰氣旺盛而陽氣虛弱,所以會出現發抖怕冷的『振寒寒慄』。」這種情況應該用補陽的方法來治療。

還有,《黃帝內經》又說:「厥陰經值班,風邪過盛,會導致病患輕微發抖發冷,治療應採用辛涼的藥物。」

又說:「陽明經主導天氣變化,清涼的氣息在天地間交替運行,百姓就會因為寒冷而出現顫抖。」

第四個時節,寒冷的雨水降下,會出現顫抖的症狀。治療時要根據寒熱的輕重程度來調整藥物的用量。

如果六脈中的下脈呈現弦細而澀的狀況,按壓時感覺無力,腹部時常疼痛,心胃互相牽引導致睪丸隱隱作痛,或者大便稀溏,鼻子聞不到香臭,清鼻涕流個不停,眼睛流淚,呼吸急促有痰,吐出白色泡沫,腰部沉重疼痛,後頸、背部、胸脅時常疼痛,眼睛發紅,口鼻怕冷,時常頭痛暈眩,嚴重時會顫抖發冷不止,有時咳嗽、有時嘔吐、有時乾嘔、有時打嗝,然後會開始煩躁發熱,感覺像坐在蒸籠裡一樣,這時必須脫下衣服到寒冷的地方,或者喝點冷水就會好轉。但是顫抖發冷又會再次出現,有時會呼吸短促,胸中悶脹疼痛,感覺像有東西堵住咽喉一樣,快要斷氣的樣子。

嚴重時會口開眼瞪,聲音傳到外面,並且眼淚、鼻涕、痰液大量分泌,當發躁的階段過去後,顫抖發冷的症狀又會再次出現。如果臉色蒼白而沒有光澤,表示有失血的情況。感到悲傷憂愁,心情低落,健忘,或者經常打噴嚏,這是因為風熱嚴重損傷了寒水,燥金之氣反復出現的緣故。

如果六脈呈現細弦而澀,按壓時感覺空虛,這是屬於大寒的症狀,也表示傷到了精氣,應該使用辛甘溫熱滋潤的藥物,如果能大幅度疏瀉西北兩個方向的邪氣就能痊癒。

2. 寒痹

帝曰:人身非衣寒也,中非有寒氣也,寒從中生者何?岐伯曰:是人多痹氣也,陽氣少陰氣多,故身寒如從水中出。帝曰:人有身寒,湯火不能熱,厚衣不能溫,然不凍慄,是為何病?岐伯曰:是人者,素腎氣勝,以水為事,太陽氣衰,腎脂枯不長,一水不能勝兩火。腎者水也,而生於骨,腎不生則髓不能滿,故寒甚至骨也。

所以不能凍慄者,肝一陽也,心二陽也,腎孤臟也,一水不能勝二火,故不能凍慄,名曰骨痹,是人當攣節也。治法當求之痹門。

氣分寒,桂枝加附子湯,桂枝加芍藥、人參新加湯。

血分寒,巴戟丸、神珠丸。

上焦寒,陳皮、厚朴、藿香、胡椒,理中丸、鐵刷湯、桂附丸。

中焦寒,白朮、乾薑、丁香,大建中湯、二氣丹、附子理中丸。

下焦寒,肉桂、附子、沉香,八味丸、還少丹、天真丹。海藏云:下焦寒,四逆例。乾薑味苦,能止而不行,附子味卒,能行而不守,泄小便不通。二藥皆陽,氣化能作小便。若薑、附、術三味,內加茯苓以分利之為佳。附生用而不炮,則無火力,熱則行而不止,兼以水多煎少,則熱直入下焦。

五臟寒方:肝寒,雙和湯。心寒,定志丸、菖蒲丸。脾寒,益黃散。肺寒,小青龍湯。腎寒,八味丸。通治大寒,四逆湯、大已寒丸、沉香桂附丸。

王太僕云:小寒之氣,溫以和之。大寒之氣,熱以取之。甚寒之氣,則下奪之。奪之不已,則逆折之。折之不盡,則求其屬以衰之。東垣云:治寒以熱,涼而行之有三,北方之人,為大寒所傷,其足脛脹,乃寒勝則浮,理之然也。若火灸湯浴,必脫毛見骨,須先以新汲水浴之,則時見完復矣。

更有大寒凍其面或耳,若近火湯,必脫皮成瘡,須先於涼房處浴之,少時以溫手熨烙,必能完復。此涼而行之,除其大寒之理一也。大寒之氣,必令母實,乃地道左遷入肺,逆行於天,以涼藥投之,使天道右遷而順天令,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。況大寒在外,其大熱伏於地下者,乃三焦包絡天真之氣所居之根蒂也。

熱伏於中,元氣必傷,在人之身乃胃也,以涼藥和之,則元氣充盛而不傷三也。

白話文:

寒痹

皇帝問:人的身體並不是穿衣不足而感到寒冷,而且身體裡面也不是本來就有寒氣,那這寒冷感覺從體內產生是什麼原因呢?

岐伯回答:這是因為這個人體內「痹氣」太多了,陽氣不足而陰氣過盛,所以身體感覺寒冷,好像從水裡出來一樣。

皇帝問:有些人身體感到寒冷,用熱水或火都不能使其溫暖,穿厚衣服也沒用,但卻沒有被凍到發抖,這是什麼病呢?

岐伯回答:這個人,原本腎氣就比較強盛,平時接觸水的事情較多,太陽之氣衰弱,腎臟的脂肪也衰竭不夠滋養,使得一水(腎陰)無法勝過兩火(心陽和肝陽)。腎屬於水,而且生於骨頭,腎功能不足則骨髓不能充盈,所以寒冷甚至深入到骨頭。

之所以不會凍到發抖,是因為肝臟和心臟都屬陽,而腎臟是孤陰之臟,一水無法勝過兩火,所以不會凍到發抖,這種情況稱為「骨痹」,這個人應該會關節彎曲變形。治療方法應該從治療痹證的方向去尋求。

如果寒在氣分,用桂枝加附子湯,或桂枝加芍藥人參新加湯。

如果寒在血分,用巴戟丸、神珠丸。

如果寒在上焦,用陳皮、厚朴、藿香、胡椒,配合理中丸、鐵刷湯、桂附丸。

如果寒在中焦,用白朮、乾薑、丁香,配合大建中湯、二氣丹、附子理中丸。

如果寒在下焦,用肉桂、附子、沉香,配合八味丸、還少丹、天真丹。海藏說:下焦寒,按四逆湯的原則治療。乾薑味苦,能使藥效停止而不散開,附子味辛,能使藥效運行而不守滯,能幫助排尿,治療小便不通。這兩味藥都屬陽,能幫助氣化作用,使小便通暢。如果用乾薑、附子、白朮三味藥,再加入茯苓來利水濕效果更好。附子要生用不經過炮製,這樣才有火力,而且藥性運行不停留,再加上用水多煮藥少,使藥力直達下焦。

治療五臟寒冷的藥方:肝寒,用雙和湯。心寒,用定志丸、菖蒲丸。脾寒,用益黃散。肺寒,用小青龍湯。腎寒,用八味丸。治療整體大寒的藥方,用四逆湯、大已寒丸、沉香桂附丸。

王太僕說:對於輕微寒冷,用溫和的方法調和;對於較嚴重的寒冷,用熱藥來驅散;對於非常嚴重的寒冷,要用向下引導的方法;如果引導不順利,就反向使用藥物折伏,如果還不能完全消除寒冷,就去尋找寒冷的來源,使其衰弱。

東垣說:用熱藥治療寒冷,用涼藥引導藥力,有三種情況:北方的人,因寒冷而受傷,腳和小腿會腫脹,這是寒氣太盛導致浮腫,這是正常的反應。如果用火烤或熱水泡,一定會脫皮見骨,必須先用剛打上來的涼水浸泡,一段時間後就會恢復。

更有大寒凍傷面部或耳朵,如果靠近火或熱水,一定會脫皮成瘡,必須先在涼爽的房間裡浸泡,過一會再用溫手按摩,就能夠恢復。這就是用涼藥引導,去除嚴重寒冷的道理之一。嚴寒之氣,會使母臟(腎)變得實邪,這是地氣左降進入肺,反向運行於天上,用涼藥來治療,使天氣右升,順應自然規律,各種疾病就能順應天時而痊癒,這是第二個道理。況且大寒在外,其內部有潛藏的熱,這熱是三焦包絡中天真之氣所居住的根基。

熱潛藏在內,元氣一定會受損,在人體來說是指胃,用涼藥來調和,則元氣可以充盛而不受損害,這是第三個道理。

3. 往來寒熱

凡病多能為寒熱,但發作有期者瘧也,無期者諸病也。【內因】經云:榮之生病也,寒熱少氣,血上下行。(小柴胡與四物各半湯。)【外因】經云:風氣盛於皮膚之間,內不得通,外不得泄,風者善行而數變,腠理開則灑然寒,閉則熱而悶,其寒也則衰飲食,其熱也則消肌肉,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,名曰寒熱。又云:因於露風,乃生寒熱。

又云:風盛為寒熱。(解風湯、防風湯。)【肺】經云:脈之至也,喘而虛,名曰肺痹,寒熱,得之醉而使內也。又曰:肺脈微急為肺寒熱。【脾】經云:脾脈小甚為寒熱。【太陽】經云:三陽為病發寒熱。【陽維】經云:陽維為病苦寒熱。【火熱攻肺】經云:少陰司天,熱氣下臨,肺氣上從,喘嘔寒熱。

又云:少陽司天,火氣下臨,肺氣上從,寒熱胕腫。又云:少陰司天,熱淫所勝,寒熱,皮膚痛。又云:歲木不及,燥乃大行,復則病寒熱,瘡瘍。治以寒劑。【寒熱相錯】,經云:陽明司天之政,天氣急,地氣明,民病寒熱發暴。三之氣,燥熱交合,民病寒熱。又云:陽明司天,燥氣下臨,肝氣上從,民病寒熱如瘧。

又云:少陰司天之政,四之氣,寒熱互至,民病寒熱。治視寒熱多少其制。皮寒熱者,不可附席,毛髮焦,鼻槁臘,不得汗,取三陽之絡,以補手太陰。肌寒熱者,肌痛,毛髮焦而唇槁臘,不得汗,取三陽於下,以去其血者,補足太陰,以出其汗。骨寒熱者,病無所安,汗注不休。

齒未槁,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;齒已槁,死不治。骨厥亦然。(無汗而寒熱者,屬表可治。寒熱汗出不休,骨寒熱者,已入骨髓,故難治也。)灸寒熱之法,先灸項大椎,以年為壯數,(王注云:如患人之年數。)次灸橛骨,以年為壯數。(尾窮謂之橛骨。)視背腧陷者灸之,(膏肓等腧陷者,為筋骨之間陷中也。

王注:以背胛骨際有陷處也。)舉臂肩上陷者灸之,(肩腢穴也。)兩季脅之間灸之,(京門穴也。)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,(陽輔穴也。)足小指、次指間灸之,(俠谿穴也。)腨下陷脈灸之,(承筋穴也。)外踝後灸之,(崑崙穴也。)缺盆骨上切之堅動如筋者灸之,(當隨其所有而灸之。

)膺中陷骨間灸之,(天突穴也,未詳是否。)掌束骨下灸之,(陽池穴也,未詳是否。)臍下關元三寸灸之,毛際動脈灸之,(氣衝穴也。)膝下三寸分間灸之,(三里穴也。)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,(衝陽穴也。)巔上一灸之。(百會穴也。)凡當灸二十九處,灸之不已者,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,數刺其俞而藥之。

(按項大椎至巔上一灸之,二十九處也。以上出骨空論。)邪在肺,則病皮膚痛,寒熱,上氣喘,汗出,咳動肩背,取之膺中外腧,背三節五臟之旁,以手疾按之快然,乃刺之,取之缺盆中以越之。小腹滿大,身時寒熱,小便不利,取足厥陰。絡病者,善太息,口苦,下利,寒熱,取陽陵泉。

病風,且寒且熱,汗出,一日數過,先刺諸分理絡脈;汗出且寒且熱,三日一刺,百日而已。凡刺寒熱,皆多血絡,必間日而一取之,血盡乃止,乃調其虛實。寒熱,五處及天柱、風池、腰腧、長強、大杼、中膂、內俞、上窌、齦交、上脘、關元、天牖、天容、合谷、陽谿、關衝、中渚、陽池、消爍、少澤、前谷、腕骨、陽谷、少海、然谷、至陰、崑崙主之。身寒熱,陰都主之。

寒熱,刺腦戶。風寒熱,液門主之。心如懸,陰厥,腳腨後廉急,不可前卻,癃癖便膿血,足跗上痛,舌卷不能言,善笑,心下痞,四肢倦,溺青、赤、白、黃、黑,青取井,赤取熒,黃取輸,白取經,黑取合。血痔泄,後重,腹痛如癃狀,臥僕必有所扶持,及失氣涎出,鼻孔中痛,腹中常鳴,骨寒熱無所安,汗出不休,復溜主之。骨寒熱,溲難,腎腧主之。

肺寒熱,呼吸不得臥,上氣,嘔沫,喘,氣相追逐,胸滿脅膺急,息難,振慄,脈鼓,氣鬲,胸中有熱,支滿,不嗜食,汗不出,腰脊痛,肺俞主之。咳而嘔,鬲寒,食不下,寒熱,皮肉膚痛,少氣不得臥,胸滿支兩脅,鬲上兢兢,脅痛腹䐜,胃脘暴痛,上氣,肩背寒痛,汗不出,喉痹,腹中痛,積聚,默默然嗜臥,怠惰不欲動,身常濕濕,(一作溫。)心痛無可搖者,鬲俞主之。

咳而脅滿急,不得息,不得反側,腋脅下與臍相引,筋急而痛,反折,目上視,眩,耳中翛然,肩項痛,驚狂,衄,少腹滿,目䀮䀮生白翳,咳引胸痛,筋寒熱,唾血,短氣,鼻酸,肝俞主之。寒熱食多身羸瘦,兩脅引痛,心下賁痛,心如懸,下引臍,少腹急痛,熱,面急,(一作黑。)目䀮䀮,久喘咳少氣,溺濁赤,腎俞主之。

寒熱,咳嘔沫,掌中熱,虛則肩背寒慄,少氣不足以息,寒厥,交兩手而瞀,口沫出。實則肩背熱痛,汗出,暴四肢腫,身濕搖肘寒熱,飢則煩,飽則善面色變,(一作癰。)口噤不開,惡風泣出,列缺主之。寒熱,胸背急,喉痹,咳上氣喘,掌中熱,數欠伸,汗出,善忘,四肢厥逆,善笑,溺白,列缺主之。胸中膨膨然,甚則交兩手而瞀,暴痹喘逆,刺經渠及天腑,此謂之大腧。

肺系急,胸中痛,惡寒,胸滿悒悒然,善嘔膽汁,腦中熱,喘,逆氣,氣相追逐,多濁唾,不得息,肩背風汗出,面腹腫,鬲中食噎不下,喉痹,肩息肺脹,皮膚骨痛,寒熱煩滿,中腑主之。寒熱,目䀮䀮,善咳,喘逆,通谷主之。煩心咳、寒熱善噦,勞宮主之。寒熱,唇口乾,身熱喘息,目急痛,善驚,三間主之。

(一本云:寒熱,心背引痛胸中不得息,咳唾血涎,煩中善飢,食不下,咳逆,汗不出,如瘧狀,目淚出,悲傷,心腧主之。)寒熱善嘔,商丘主之。嘔,厥寒,時有微熱,脅下支滿,喉痛嗌乾,膝外廉痛,淫濼脛酸,腋下腫,馬刀瘻,肩腫吻傷痛,大沖主之。寒熱頭痛,喘喝,目不能視,神庭主之。

其目泣出,頭不痛者,聽會取之。寒熱,頭痛如破,目痛如脫,喘逆煩滿,嘔吐流汗,頭維主之。寒熱,胸滿頭痛,四肢不舉,腋下腫,上氣,胸中有聲,喉中鳴,天池主之。寒熱頭痛,水溝主之。寒熱善怖,頭重足寒,不欲食,腳攣,京骨主之。下部寒,熱病汗不出,體重,逆氣頭眩痛,飛陽主之。

肩背痛,寒熱,瘰癧繞頸有大氣,暴聾氣蒙瞀,耳目不開,頭頷痛,淚出,目鼻衄,不得息,不知香臭,風眩,喉痹,天牖主之。寒熱痠痛,四肢不舉,腋下腫,馬刀挾癭,髀膝脛骨淫濼,酸痹不仁,陽輔主之。寒熱,頸瘰癧,咳呼吸,灸手三里,左取右,右取左。寒熱,頸瘰癧,大迎主之。

寒熱瘰癧,胸中滿,有大氣,缺盆中滿痛者死。外潰不死。肩引項不舉,缺盆中痛,汗不出,喉痹,咳嗽血,缺盆主之。寒熱,頸瘰癧,肩痛不可舉臂,臑腧主之,寒熱,頸瘰癧,耳鳴無聞,痛引缺盆,肩中熱痛,手臂不舉,肩真主之。寒熱瘰癧,目不明,咳上氣唾血,肩中腧主之。

寒熱,頸腋下腫,申脈主之。寒熱,頸頷腫,後谿主之。胸中滿,耳前痛,齒熱痛,目赤痛,頸腫,寒熱,渴飲輒汗出,不飲則皮乾熱煩,曲池主之。振寒,小指不用,寒熱汗不出,頭痛,喉痹,舌急卷,小指之間熱,口中熱,煩心,心痛,臂內廉痛,聾,咳,瘛瘲,口乾,頭痛不可顧,少澤主之。

振寒寒熱,肩臑肘臂痛,頭不可顧,煩滿身熱,惡寒,目赤痛眥爛,生翳膜,暴痛,鼽衄,耳聾,臂重痛,肘攣,痂疥,胸滿引臑,泣出而驚,頸項強,身寒,頭不可顧,後谿主之。振寒寒熱,頸項腫,實則肘攣,頭眩痛,狂易;虛則生疣,小者痂疥,支正主之。寒熱,淒厥鼓頷,承漿主之。

肩痛引項,寒熱,缺盆主之。身熱汗不出,胸中熱滿,天窌主之。寒熱肩腫,引胛中肩臂痠痛,臑腧主之。臂厥,肩膺胸滿痛,目中白翳,眼青轉筋,掌中熱,乍寒乍熱,缺盆中相引痛,數咳喘不得息,臂內廉痛,上鬲飲已煩滿,太淵主之。寒熱,腹䐜央央然,不得息,京門主之。

善齧頰齒唇,熱病汗不出,口中熱痛,衝陽主之。胃脘痛,時寒熱,皆主之。寒熱篡反出,承山主之。寒熱篡後出,瘛瘲,腳腨酸重,戰慄不能久立,腳急腫痛,趺筋足攣,少腹痛引喉嗌,大便難,承筋主之。寒熱脛腫,丘墟主之。寒熱,痹脛不收,陽交主之。跟厥膝急,腰脊痛引腹,篡陰股熱,陰暴痛,寒熱膝酸重,合陽主之。

寒熱解孏,(一作爛。)淫濼脛酸,四肢重痛,少氣難言,至陽主之。寒熱,腰痛如折,束骨主之。寒熱骨痛,玉枕主之。黃帝曰:人之善病寒熱,何以候之?少俞答曰:小骨弱肉者,善病寒熱。黃帝曰:何以候骨之大小,肉之堅脆,色之不一也?少俞答曰:顴骨者,骨之本也。

顴大則骨大,顴小則骨小。皮膚薄而其肉無䐃,其臂濡濡然,其地色炲然,不與天同色,汙然獨異,此其候也。然臂薄者,其髓不滿,故善病寒熱也。問曰:病者有灑淅惡寒,而復發熱者何也?曰陰脈不足,陽往從之,陽脈不足,陰往乘之。何謂陽不足,假令寸口脈微,名曰陽不足,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。

何謂陰不足,假令尺脈弱,名曰陰不足,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。(凡治寒熱用柴胡之屬者,升陽氣使不下陷入陰中,則不熱也。用黃芩之屬者,降陰氣使不得上入陽中,則不寒也。)上俱《靈》、《素》、《難》、《甲乙》、《金匱》之文,備載之者,以世醫書多不列寒熱門,僅僅《綱目》有之,又止針法,少用藥之方。然知針所取之經絡,則知藥之所取,亦猶是矣。

吾非不能一一以藥代之,但不欲印定後人眼目。仲景曰:婦人中風七八日,續得寒熱,發作有時,經水適斷,此為熱入血室,其血必結,故使如瘧狀,發作有時,小柴胡湯主之。小柴胡加減法:如寒熱往來,經水不調,去半夏、加秦艽、芍藥、當歸、知母、地骨皮、牡丹皮、川芎、白朮、茯苓。如小柴胡湯與四物湯各半,名調經湯。

無孕嘔者,加半夏。無汗者,加柴胡。惡寒者,加桂。有汗者,加地骨皮。嗽者,加紫菀。通經,加京三稜、廣朮。勞者,加鱉甲。完顏小將軍病寒熱間作,腕後有斑三五點,鼻中微血出,兩手脈沉澀,胸膈四肢按之殊無大熱,此內傷寒也。問之曏者臥殿角傷風,又渴飲冰酪水,此外感者輕,內傷者重,外從內病俱為陰也。

故先斑後衄,顯內陰證。寒熱間作,脾亦有之,非徒少陽之寒熱也。與調中湯數服而愈。《脈經》云:大腸有宿食,寒慄發熱,有時如瘧,輕則消導,重則下之。當求之傷食門。血中風氣,體虛發渴,寒熱,地骨皮散。寒熱體瘦,肢節疼痛,口乾心煩,柴胡散。產後往來寒熱,柴胡四物湯、黃耆丸。

師尼寡婦,獨陰無陽,欲心萌而不遂,陰陽交爭,寒熱互作,全類溫瘧,久則成勞,其肝脈弦長而上魚際,宜抑陰地黃丸。結熱在裡,往來寒熱者,大柴胡湯。武陽仇天祥之子,病發寒熱,諸醫作骨蒸勞治之,半年病甚。戴人往視之,診其手脈尺寸皆潮於關,關脈獨大。戴人曰:肺癰也。

問其乳媼,曾有痛處,乳媼曰無。戴人令兒去衣,舉其兩手,觀其兩脅下,右脅稍高。戴人以手側按之,兒移身避之,按其左脅則不避。戴人曰:此肺部有癰,已吐膿矣。

【診】:寸口脈沉而喘,曰寒熱。脈沉數細散者,寒熱也。(沉細為寒,數散為熱。)脈澀洪大,寒熱在中。尺膚烘然,先熱後寒,寒熱也。(言初捫尺膚則熱,久之則寒也。)尺膚先寒,久之而熱者,亦寒熱也。(言初捫尺膚則寒,久之則熱也。)寒熱奪形,脈堅搏,是逆也。

尺肉熱者,解㑊安臥,脫肉者寒熱,不治。診寒熱,赤脈上下貫瞳子,見一脈,一歲死;見一脈半,一歲半死;見二脈,二歲死;見二脈半,二歲半死;見三脈,三歲死。(見赤脈,不下貫瞳子,可治也。)寒熱病者,平旦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