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一冊 (10)
第一冊 (10)
1. 發熱
凡病鮮有不發熱者,而內傷外感,其大關鍵也,已各立門,詳其治法。此又立發熱門者,重在內傷,示人治熱之都例也。《明醫雜著》云:世間發熱症類傷寒者數種,治各不同。張仲景論傷寒、傷風,此外感也。因風寒之邪感於外,自表入里,故宜發表以解散之,此麻黃、桂枝之義也。
以其感於冬春之時,寒冷之月,即時發病,故謂之傷寒。而藥用辛熱以勝寒。若時非寒冷,則藥當有變矣。如春溫之月,則當變以辛涼之藥,如夏暑之月,則當變以甘苦寒之藥。故云傷寒不即病,至春變溫,至夏變熱,而其治法必因時而有異也。又有一種冬溫之病,謂之非其時而有其氣。
白話文:
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會發熱,而內傷和外感是導致發熱的重要原因。內傷和外感各有其治療方法,已經在其他篇章中詳細闡述。這裡單獨設立發熱篇章,主要是針對內傷,希望為人們提供治療發熱的普遍原則。《明醫雜著》說:世間發熱症狀類似傷寒的病症有很多種,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。張仲景論述的傷寒、傷風,都是外感疾病。由於風寒之邪從體表入侵,進而影響內臟,所以應該採用發散的方法來驅散寒邪,這就是麻黃、桂枝的功效。
因為風寒之邪常在冬春季節,寒冷的月份侵襲人體,導致疾病發作,所以稱為傷寒。治療時需要用辛熱的藥物來抵禦寒邪。如果季節不是寒冷,那麼用藥就要有所變化。例如,春季溫暖的月份,就要用辛涼的藥物;夏季炎熱的月份,就要用甘苦寒的藥物。因此,傷寒不一定是當時發病,可能到春季轉溫,或者夏季轉熱時才發病,治療方法必須根據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。還有一種冬季發生的溫病,叫做「非其時而有其氣」,指的是在不該發病的季節卻出現了這種病症。
蓋冬寒時也,而反病溫焉,此天時不正,陽氣反泄,用藥不可溫熱。又有一種時行寒疫,卻在溫暖之時,時行溫暖,而寒反為病,此亦天時不正,陰氣反逆,用藥不可寒涼。又有一種天行溫疫熱病,多發於春夏之間,沿門闔境相同者,此天地之癘氣,當隨令參氣運而施治,宜用劉河間辛涼甘苦寒之藥,以清熱解毒。以上諸症,皆外感天地之邪者。
若夫飲食勞倦,為內傷元氣,此則真陽下陷,內生虛熱。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,用人參、黃耆等甘溫之藥,大補其氣,而提其下陷,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也。又若勞心好色,內傷真陰,陰血既傷,則陽氣偏勝,而變為火矣。是謂陰虛火旺勞瘵之症。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,用四物加黃柏、知母,補其陰而火自降,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。
白話文:
冬天是寒冷的季節,卻反常地出現溫熱的疾病,這是天氣不正常,陽氣外泄,用藥不能溫熱。還有一種流行的寒疫,卻發生在溫暖的季節,天氣溫暖,卻反常地出現寒症,這也是天氣不正常,陰氣逆行,用藥不能寒涼。還有一種流行的溫疫熱病,多發生在春夏之間,一家一戶都受到感染,這是天地間的疫氣,要根據季節變化和氣候運行來用藥,應該使用劉河間的辛涼甘苦寒藥,來清熱解毒。以上這些病症,都是外感天地邪氣引起的。
至於飲食勞累,損傷元氣,這是真陽下陷,內生虛熱。因此東垣提出補中益氣的理論,用人參、黃芪等甘溫的藥物,大力補益元氣,提升下陷的陽氣,這是用氣藥來補益氣虛。又如勞心好色,損傷真陰,陰血受損,就會陽氣偏盛,而變成火。這就是陰虛火旺勞瘵的症狀。因此丹溪提出陽有餘陰不足的理論,用四物加黃柏、知母,補益陰血,火氣自然下降,這是用血藥來補益血虛。
益氣補陰,皆內傷症也,一則因陽氣之下陷,而補其氣以升提之,一則因陽火之上升,而滋其陰以降下之,一升一降,迥然不同矣。又有夏月傷暑之病,雖屬外感,卻類內傷,與傷寒大異。蓋寒傷形,寒邪客表,有餘之症,故宜汗之。暑傷氣,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,不足之症,故宜補之。
東垣所謂清暑益氣者是也。又有因時暑熱,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,或過取涼風以傷其外,此則非暑傷人,乃因暑而自致之之病,治宜辛熱解表,或辛溫理中之藥,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。凡此數症,外形相似,而實有不同。治法多端,不可或謬,故必審其果為傷寒、傷風、及寒疫也,則用仲景法。
白話文:
補益氣血,都是內傷的症狀,一種是因為陽氣下陷,需要補氣來提升它;另一種是因為陽火上升,需要滋陰來下降它,一升一降,完全不同。夏季的暑熱病,雖然屬於外感,卻類似內傷,與傷寒大異。因為寒傷形體,寒邪入侵表層,屬於有餘之症,所以應該發汗治療。暑傷氣,元氣被熱氣所傷而耗散,屬於不足之症,所以應該補益。
東垣所說的清暑益氣就是這個道理。還有一些人,因為夏季暑熱,過度食用冰冷食物傷了內在,或者過度吹涼風傷了外在,這就不是暑氣傷人,而是因為暑氣而自己造成的疾病,治療應該用辛熱解表,或者辛溫理中的藥物,與傷寒的治療方法相似。這些病症,外在表現相似,實際上卻有不同。治療方法很多,不能混淆,所以必須仔細判斷是傷寒、傷風,還是寒疫,然後使用張仲景的方法。
果為溫病及瘟疫也,則用河間法。果為氣虛也,則用東垣法。果為陰虛也,則用丹溪法。如是則庶無差誤以害人矣。今人但見發熱之症,一皆認作傷寒外感,率用汗藥以發其表,汗後不解,又用表藥以涼其肌,設是虛證,豈不死哉。間有頗知發熱屬虛,而用補藥,則又不知氣血之分,或氣病而補血,或血病而補氣,誤人多矣。故外感之與內傷,寒病之與熱病,氣虛之與血虛,如冰炭相反。
治之若瘥,則輕病必重,重病必死矣。可不畏哉。內外傷辨,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感,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。外感則寒熱齊作而無間,內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。外感惡寒,雖近烈火不能除;內傷惡寒,得就溫暖而必解。外感惡風,乃不禁一切風寒;內傷惡風,唯惡夫些少賊風。
白話文:
如果病症是溫病或瘟疫,就應該用河間的醫法;如果是氣虛,就應該用東垣的醫法;如果是陰虛,就應該用丹溪的醫法。這樣才能避免誤診而害人。現在有些人只看到發熱的症狀,就一律當作傷寒外感,一味用發汗藥來治療,汗出後症狀沒有改善,又用表藥來清熱,如果其實是虛證,豈不危及性命?有些人雖然知道發熱屬於虛證,而用補藥來治療,卻又不懂氣血的區分,有的氣虛卻補血,有的血虛卻補氣,誤診的人太多了。因此,外感和內傷、寒病和熱病、氣虛和血虛,就像冰炭一樣完全相反。
治療方法如果錯誤,輕病會變得嚴重,重病會導致死亡。不可不謹慎啊!辨別內外傷,人迎脈比氣口脈大,就是外感;氣口脈比人迎脈大,就是內傷。外感表現為寒熱交替,沒有間隔;內傷表現為寒熱交替,但沒有規律。外感怕冷,即使靠近火堆也無法去除寒冷;內傷怕冷,只要溫暖就能解除。外感怕風,任何風寒都無法抵擋;內傷怕風,只怕一點點風寒。
外感證顯在鼻,故鼻氣不利而壅盛有力;內傷證顯在口,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。外感則邪氣有餘,故發言壯厲,先輕而後重;內傷則元氣不足,故出言懶怯,先重而後輕。外感頭痛,常常而痛;內傷頭痛,時止時作。外感手背熱,手心不熱;內傷手心熱,手背不熱。東垣辨法,大要如此。
有內傷而無外感,有外感而無內傷,以此辨之,則判然矣。若夫內傷外感兼病而相合者,則其脈證並見而難辨,尤宜細心求之。若顯內證多者,則是內傷重而外感輕,宜以補養為先。若是外證多者,則是外感重而內傷輕,宜以發散為急。此又東垣未言之意也。
東垣云:五臟有邪,各有身熱,其狀各異,以手捫摸有三法:以輕手捫之則熱,重按之則不熱,是熱在皮毛血脈也;重按至筋骨之分則熱,蒸手極甚,輕摸之則不熱,是熱在筋骨間也;輕手捫之則不熱,重手加力按之亦不熱,不輕不重按之而熱,是熱在筋骨之上,皮毛血脈之下,乃熱在肌肉也。此謂三法,以三黃丸通治之。
白話文:
中醫學認為,疾病可以由外感或內傷引起。外感主要影響鼻子,使得呼吸不順暢,氣息粗重。內傷則會影響到口腔,使人失去味覺,消化不良。外感通常表示體內邪氣過盛,說話聲音洪亮,初期輕微但逐漸加重。相反地,內傷則表示元氣不足,說話遲緩膽怯,開始可能嚴重,然後減輕。外感時頭痛持續不斷,內傷時頭痛會間歇出現。外感時手背感覺熱,手心不熱,內傷時手心感覺熱,手背不熱。
李杲(東垣)指出,如果只有內傷沒有外感,或者只有外感沒有內傷,那麼通過這兩種情況的對比就可以明確診斷。然而,當內傷和外感同時存在時,診斷就變得困難,需要更加細心地觀察。如果內傷症狀明顯,那麼可能是內傷較重,外感較輕,應首先考慮補養身體。反之,如果外感症狀明顯,那麼可能是外感較重,內傷較輕,應及早治療。這是李杲未曾明確提到的意思。
李杲說,五臟如果有邪氣,都會產生熱感,但是熱感的位置不同。輕輕用手摸去,如果感到熱,用力按壓卻不熱,這表示熱在皮膚、血管等表面部位;用力按壓到筋骨部分,熱感非常強烈,輕輕摸去不熱,這表示熱在筋骨之間;輕輕用手摸去不熱,用力按壓也不熱,但在中間用力按壓卻感到熱,這表示熱在筋骨之上,皮膚、血管之下,是熱在肌肉層。根據這些不同的熱感位置,可以使用三黃丸這種藥物來通治。
細分之則五臟各異矣。肺熱者,輕手乃得,微按全無,瞥瞥然見於皮毛上,為肺主皮毛故也。日西尤甚,乃皮毛之熱也。其證必見喘咳,灑淅寒熱,輕者瀉白散,重者涼膈散、白虎湯之類治之,及地黃地骨皮散。(海藏云:皮膚如火燎,而以手重取之不甚熱,肺熱也。目白睛赤,煩躁引飲,單與黃芩一物湯。
丹溪青金丸、黃芩末粥丸,亦名與點丸,伐脾肺火,此二方瀉肺中血分之火。瀉白散瀉肺中氣分之火。)心熱者,心主血脈,微按至皮膚之下,肌肉之上,輕手乃得。微按至皮毛之下則熱,少加力按之則全不熱,是熱在血脈也。日中大甚,乃心之熱也。其證煩心心痛,掌中熱而噦,以黃連瀉心湯、導赤散、硃砂丸、安神丸、清涼散之類治之。
白話文:
五臟的熱症各有不同。肺熱時,輕輕觸摸手部就會感受到熱,稍微用力按壓就沒有熱感,只有在皮膚表面隱約可見熱度,這是因為肺主皮毛的緣故。日落時分症狀加重,也正是皮毛的熱症。肺熱症狀會出現喘咳、發冷發熱,輕症使用瀉白散,重症則用涼膈散、白虎湯等治療,也可以用地骨皮散輔助治療。丹溪青金丸、黃芩末粥丸,也稱點丸,能清肺脾之火,這兩方藥都屬於瀉肺中血分之火。心熱時,因為心主血脈,輕輕觸摸到皮膚下方、肌肉上方就會感到熱。稍微用力按壓到皮膚表面就感到熱,但稍微用力按壓就沒有熱感,說明熱在血脈中。中午時分症狀最嚴重,這是心臟的熱症。心熱症狀表現為心煩、心痛、手掌心發熱、乾嘔,可以用黃連瀉心湯、導赤散、硃砂丸、安神丸、清涼散等藥物治療。
(《千金》地黃丸、門冬丸、清心丸、火腑丹。導赤散瀉丙,瀉心湯瀉丁,火腑丹丙丁俱瀉。)脾熱者,輕手捫之不熱,重按至筋骨又不熱,不輕不重,在輕手重手之間,此熱在肌肉,遇夜尤甚。其證必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,無氣以動。以瀉黃散、調胃承氣湯,治實熱用之。
人參黃耆散、補中益氣湯,治中虛有熱者用之。肝熱者,按之肌肉之下,至骨之上,乃肝之熱,寅卯間尤甚,其脈弦。其證四肢滿悶,便難,轉筋,多怒多驚,四肢困熱,筋痿不能起於床。瀉青丸、柴胡飲之類治之。兩手脈弦者,或寅申發者,皆肝熱也,俱宜用之。(當歸龍薈丸、回金九、佐金丸。
白話文:
《千金》裡的地黃丸、門冬丸、清心丸,以及火腑丹,可以導赤散瀉丙,瀉心湯瀉丁,火腑丹則丙丁俱瀉。脾熱的人,輕輕摸起來不熱,用力按到筋骨也不熱,不輕不重,介於輕手重手之間,這種熱是在肌肉裡,晚上特別明顯。症狀表現為懶惰嗜睡,四肢無力,提不起精神。用瀉黃散、調胃承氣湯治療實熱。
人參黃耆散、補中益氣湯則用於治療中虛有熱的人。肝熱的人,按壓肌肉之下,到骨頭之上會感到熱,這是肝熱,寅卯時分特別明顯,脈象弦。症狀表現為四肢沉重,排便困難,抽筋,容易生氣容易驚慌,四肢發熱,筋骨無力,無法下床。瀉青丸、柴胡飲之類的藥物可以治療。兩手脈象弦,或者寅申時分發熱的,都是肝熱,都應該用這些藥物治療。當歸龍薈丸、回金九、佐金丸也可用於治療。
)腎熱者,輕按之不熱,重按之至骨,其熱蒸手,如火如炙,其人骨酥酥然,如蟲蝕其骨,困熱不任,亦不能起於床。滋腎丸、六味地黃丸主之。以脈言之,則輕按之如三菽之重,與皮毛相得,洪大而數者,肺熱也。如六菽之重,與血脈相得,洪大而數者,心熱也。如九菽之重,與肌相得,洪大而數者,脾熱也。
如十二菽之重,與筋相得,洪大而數者,肝熱也。按之至骨,舉指來疾,洪大而數者,腎熱也。有表而熱者,謂之表熱。無表而熱者,謂之裡熱。故苦者以治五臟,五臟屬陰而居於內。辛者以治六腑,六腑屬陽而在於外。故曰內者下之,外者發之。又宜養血益陰,身熱自除。
白話文:
腎臟有熱的人,輕輕按壓時感覺不到熱,但用力按壓到骨頭時,就會感覺到熱氣直衝手心,像是火燒一樣,而且骨頭會感覺酥軟,好像蟲子在啃噬骨頭一樣,患者會感到燥熱難耐,連起床的力氣都沒有。滋腎丸、六味地黃丸可以治療這種情況。從脈象來看,輕輕按壓時,如果脈搏像三粒豆子那麼重,並且與皮膚和毛髮相合,脈象洪大而快,這就是肺熱;如果像六粒豆子那麼重,並且與血脈相合,脈象洪大而快,這就是心熱;如果像九粒豆子那麼重,並且與肌肉相合,脈象洪大而快,這就是脾熱;如果像十二粒豆子那麼重,並且與筋絡相合,脈象洪大而快,這就是肝熱;如果按壓到骨頭,手指一抬起來就感覺到脈象洪大而快,這就是腎熱。如果患者有外感症狀,並伴有發熱,稱為表熱;如果患者沒有外感症狀,只有發熱,稱為裡熱。因此,苦味藥物用來治療五臟,因為五臟屬陰,位於體內;辛味藥物用來治療六腑,因為六腑屬陽,位於體外。所以說,內熱要向下引導,外熱要發散出去。此外,還要滋養血液,益氣陰,體熱自然就會消退。
以脈言之,浮數為外熱,沉數為內熱。浮大有力為外熱,沉大有力為內熱。晝則發熱,夜則安靜,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。晝則安靜,夜則發熱煩躁,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,名曰熱入血室。晝則發熱煩躁,夜亦發熱煩躁,是重陽無陰,當亟瀉其陽,峻補其陰。晝熱則行陽二十五度,柴胡飲子。
夜熱則行陰二十五度,四順飲子。平旦發熱,熱在行陽之分,肺氣主之,故用白虎湯以瀉氣中之火。日晡潮熱,熱在行陰之分,腎氣主之,故用地骨皮散以瀉血中之火。白虎湯治脈洪,故抑之,使秋氣得以下降也。地骨皮散治脈弦,故舉之,使春氣得以上升也。氣分熱,柴胡飲子、白虎湯。
白話文:
從脈象來看,脈浮數代表外熱,脈沉數代表內熱。脈浮大有力也代表外熱,脈沉大有力則代表內熱。白天發熱,晚上安靜,表示陽氣旺盛於陽分。白天安靜,晚上發熱煩躁,表示陽氣下降陷入陰分,稱為熱入血室。白天發熱煩躁,晚上也發熱煩躁,表示重陽無陰,應當趕緊瀉去陽氣,加強補養陰氣。白天發熱,用柴胡飲子治療,可以行陽二十五度。晚上發熱,用四順飲子治療,可以行陰二十五度。清晨發熱,熱在行陽之分,肺氣主之,所以用白虎湯來瀉去氣中之火。午後潮熱,熱在行陰之分,腎氣主之,所以用地骨皮散來瀉去血中之火。白虎湯治療脈洪,所以要抑之,讓秋氣得以下降。地骨皮散治療脈弦,所以要舉之,讓春氣得以上升。氣分熱,可用柴胡飲子、白虎湯治療。
血分熱,清涼飲子、桃仁承氣湯。(牽牛,味辛烈,能瀉氣中之濕熱,不能除血中之濕熱。防己,味苦寒,能瀉血中之濕熱,又能通血中之滯塞)骨肉筋血皮毛陰足,而熱反勝之,是為實熱。骨痿、肉燥、筋緩、血枯、皮聚毛落,陰不足而有熱疾,是為虛熱。能食而熱,口舌乾燥,大便難者,實熱也。
以辛苦大寒之劑下之,瀉熱補陰。經云:陽盛陰虛,下之則愈。脈洪盛有力者是已。不能食而熱,自汗氣短者,虛熱也。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。經云:治熱以寒,溫而行之。脈虛弱無力者是已。《金匱》云:熱在上焦者,因咳為肺痿。熱在中焦者,為堅。熱在下焦者,為尿血,亦令淋閟不通。
白話文:
如果血液中出現熱症,可以服用清涼飲子和桃仁承氣湯來治療。牽牛雖然味辛烈,可以瀉去氣分中的濕熱,但無法去除血液中的濕熱。防己味苦寒,可以瀉去血液中的濕熱,同時也能通暢血液中的阻塞。當骨骼、肌肉、筋腱、血液、皮膚、毛髮、陰液都充足,卻因為熱症而變得過盛,這就是實熱。如果出現骨骼萎縮、肌肉乾枯、筋腱鬆弛、血液枯竭、皮膚緊縮、毛髮脫落等現象,說明陰氣不足,但同時伴有熱症,這就是虛熱。如果患者食慾良好,但體熱、口舌乾燥、大便難解,則屬於實熱。可以用辛苦大寒的藥劑來瀉熱補陰,因為《內經》說:「陽盛陰虛,下之則愈。」脈象洪盛有力,就是實熱的表現。如果患者食慾不振,體熱、自汗氣短,則屬於虛熱。可以用甘寒的藥劑來瀉熱補氣,因為《內經》說:「治熱以寒,溫而行之。」脈象虛弱無力,就是虛熱的表現。《金匱要略》記載,熱在人體上焦者,會導致咳嗽,演變成肺痿;熱在中焦者,會導致身體僵硬;熱在下焦者,會導致尿血和排尿不暢。
《靈樞》云:肘前熱者,腰以上熱。手前獨熱者,腰以下熱。肘前獨熱者,膺前熱。肘後獨熱者,肩背熱。臂中獨熱者,腰腹熱。肘後以下三四寸熱者,腸中有蟲。掌中熱者,腹中亦熱。又云:胃足陽明之脈盛,則身以前皆熱。又云:胃中熱則消穀,令人懸心善飢,臍以上皮熱。
腸中熱則出黃如糜,臍以下皮熱。蓋胃居臍上,故胃熱則臍以上熱。腸居臍下,故腸熱則臍以下熱。如肝膽居脅,肝膽熱則當脅亦熱。肺居胸背,肺熱則當胸背亦熱。腎居腰,腎熱則當腰亦熱。可類推也。上焦熱,身熱脈洪,無汗多渴者,宜桔梗湯。易老法,涼膈散減大黃、芒硝,加桔梗同為舟楫之劑,浮而上之,治胸膈中與六經熱。
白話文:
《靈樞》記載:手肘前側發熱,表示腰部以上發熱;單獨手掌前側發熱,表示腰部以下發熱;單獨手肘前側發熱,表示胸前發熱;單獨手肘後側發熱,表示肩背發熱;手臂中段單獨發熱,表示腰腹發熱;手肘後側向下三到四寸處發熱,表示腸道中有蟲;手掌發熱,表示腹部也發熱。
此外,《靈樞》還提到:胃經氣盛,則身體前方都會發熱。胃熱則容易消化食物,但容易心慌、飢餓,並且臍以上皮膚發熱。腸熱則會排出黃色稀便,並且臍以下皮膚發熱。這是因為胃在臍上,所以胃熱則臍上熱;腸在臍下,所以腸熱則臍下熱。同樣道理,肝膽位於脅肋,肝膽熱則脅肋也發熱;肺位於胸背,肺熱則胸背也發熱;腎位於腰部,腎熱則腰部也發熱,以此類推。
如果上焦發熱,身體發熱,脈象洪大,不出汗且口渴,可以用桔梗湯治療。若想減緩衰老,可以服用涼膈散,但要減少大黃、芒硝的用量,並加入桔梗,使其具有引導藥物上行的作用,治療胸膈及六經熱證。
以手足少陽之氣,俱下膈絡胸中,三焦之氣同相火遊於身之表,膈與六經乃至高之分,此藥浮載亦至高之劑。故施於無形之中,隨高而走,去胸膈中及六經之熱也。三焦熱用藥大例:上焦熱,梔子、黃芩。中焦熱,小便不利,黃連、芍藥。下焦熱,黃柏、大黃。上焦熱,清神散、連翹防風湯、涼膈散、龍腦飲子、龍腦雞蘇丸、犀角地黃湯。
白話文:
手足少陽經的陽氣下行至膈肌,與胸中的三焦之氣以及相火一同循行於體表。膈肌是六經氣機升降轉化的分界點,此藥性輕浮,能直達六經氣機的最高點,因此可針對無形無狀的熱邪,隨氣機上升,直達胸膈和六經,驅散其中的熱氣。三焦熱症用藥原則:上焦熱,用梔子、黃芩;中焦熱,小便不利,用黃連、芍藥;下焦熱,用黃柏、大黃。上焦熱的常用方劑有清神散、連翹防風湯、涼膈散、龍腦飲子、龍腦雞蘇丸、犀角地黃湯。
中焦熱,小承氣湯、調胃承氣湯、洗心散、四順清涼飲、桃仁承氣湯、瀉脾散、貫眾散。下焦熱,大承氣湯、五苓散、立效散、八正散、石韋散,四物湯、三才封髓丹、滋腎丸。通治三焦甚熱之氣,三黃丸、黃連解毒湯。暴熱者,病在心肺。積熱者,病在腎肝。暴熱者,宜《局方》雄黃解毒丸。
白話文:
中焦(胃腸)發熱,可以使用小承氣湯、調胃承氣湯、洗心散、四順清涼飲、桃仁承氣湯、瀉脾散、貫眾散。下焦(腎膀胱)發熱,可以使用大承氣湯、五苓散、立效散、八正散、石韋散、四物湯、三才封髓丹、滋腎丸。針對三焦(上中下焦)嚴重發熱,可以使用三黃丸、黃連解毒湯。突然發熱,病症可能在心肺。積累的熱,病症可能在腎肝。對於突然發熱的病人,可以服用《局方》中的雄黃解毒丸。
積熱者,宜《局方》妙香丸。暴者上喘也,病在心肺,謂之高喘,宜木香金鈴子散。上焦熱而煩者,宜牛黃散。有病久憔悴,發熱盜汗,謂之五臟齊損,此熱勞骨蒸之病也。瘦弱虛損,煩喘,腸澼下血,皆蒸勞也。治法宜養血益陰,熱自能退,此謂不治而治也。錢氏地黃丸主之。
黃連解毒湯,治大熱甚煩躁,錯語不得眠。加防風、連翹為金花丸,治風熱。加柴胡治小兒潮熱。與四物相合各半,治婦人潮熱。陰覆乎陽,火不得伸,宜汗。經曰:體若燔炭,汗出而散是也。脈弦而數,此陰氣也。宜風藥升陽,以發火鬱,則脈數峻退矣。凡治此病脈數者,當用黃柏,少加黃連、柴胡、蒼朮、黃耆、甘草,更加升麻。
白話文:
體內積熱的人,適合服用《局方》中的妙香丸。突然發作的喘不過氣,病在心肺,稱為高喘,適合服用木香金鈴子散。上焦發熱煩躁,適合服用牛黃散。如果久病體虛,發熱盜汗,稱為五臟齊損,這是熱勞骨蒸的病症。瘦弱虛損、呼吸急促、腸道出血,都是勞損造成的。治療方法應該以養血益陰為主,熱氣自然會消退,這就是不治而治。錢氏地黃丸可以治療這個病症。
黃連解毒湯用於治療發熱嚴重、煩躁不安、胡言亂語、失眠的症狀。加入防風、連翹,就成了金花丸,可以治療風熱。加入柴胡可以治療小兒發熱。與四物湯各半,可以治療婦女潮熱。陰氣覆蓋陽氣,火氣無法發散,應該要讓它出汗。經書說:身體就像燒紅的炭,出汗就能散熱。脈象弦數,說明陰氣不足。應該用風藥升陽,讓鬱熱發散,這樣脈象就會恢復正常。治療這個病症,如果脈象弦數,應該使用黃柏,適量加入黃連、柴胡、蒼朮、黃耆、甘草,再加上升麻。
得汗則脈必下,乃火鬱則發之意也。男婦四肢發熱,肌肉熱,筋痹熱,骨髓中熱,如火燎火燒,捫之令人亦熱。四肢主屬脾,脾者土也。熱伏地中,此病多因血虛而得。又因胃虛過食冷物,冰水無度,郁遏陽氣於脾土中。經曰:火鬱則發之,柴胡升陽湯。五心煩熱,是火鬱於地中,四肢、土也,心火下陷在脾土之中,故宜升發火鬱,以火鬱湯主之。手足心熱,用梔子、香附、蒼朮、白芷、半夏、川芎末之,神麯糊丸。
白話文:
出汗後脈搏就會下降,這是因為體內有熱氣鬱結所致。男性和女性四肢發熱、肌肉發熱、筋骨發熱、骨髓發熱,感覺像是被火燒灼一樣,摸起來也燙手。四肢屬脾,脾為土,熱氣鬱結在地中,這種病多半是因為血虛引起的。也可能是因為胃虛過度食用冷食,冰水喝太多,導致陽氣被鬱結在脾土中。醫書上說:「熱氣鬱結就會發病」,可以用柴胡升陽湯來治療。五心煩熱,就是熱氣鬱結在地中,四肢屬於土,心火下降到脾土中,所以需要升發熱氣,可以用火鬱湯來治療。手腳心發熱,可以用梔子、香附、蒼朮、白芷、半夏、川芎研磨成粉末,用神麴糊做成丸子服用。
兩手大熱為骨厥,如在火中,可灸湧泉穴三壯立愈。《素問》帝曰:人有四肢熱,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?岐伯曰:是人者,陰氣虛,陽氣盛。四肢者,陽也,兩陽相得,而陰氣虛少,少水不能滅盛火,而陽獨治,獨治者,不能生長也,獨勝而止耳。逢風如炙如火者,是人當肉爍也。
仲景有三物黃芩湯,治婦人四肢煩熱。小兒癍後餘熱不退,痂不收斂,大便不行,是謂血燥,則當以陰藥治之,因而補之,用清涼飲子通大便而瀉其熱。潔古云:涼風至而草木實,夫清涼飲子,乃秋風徹熱之劑也。傷寒表邪入於裡,日晡潮熱,大渴引飲,譫語狂躁,不大便,是胃實,乃可攻之。
白話文:
雙手異常發熱,如同置身於火焰之中,這種情況稱為骨厥,可以用艾灸湧泉穴三次,就能痊癒。《素問》中記載,黃帝問岐伯:有些人四肢發熱,遇到風寒就如同被炙烤般,這是什麼原因?岐伯回答:這是因為陰氣不足,陽氣過盛。四肢屬於陽,兩個陽氣相合,而陰氣不足,如同水少不能滅火,導致陽氣獨盛,獨盛則無法生長,只能暫時維持。遇到風寒就如同被炙烤般,說明身體已經到了快要燃燒的狀態。
張仲景的「三物黃芩湯」可以治療婦女四肢煩熱。小兒出疹後餘熱不退,痂皮無法癒合,大便不通,這是血燥,應該用陰性的藥物治療,滋補陰氣,可以用「清涼飲」通便瀉熱。潔古說:涼風吹過,草木結實,清涼飲就是秋風徹熱的藥物。傷寒表邪入侵內裡,下午發熱,口渴難忍,胡言亂語,躁動不安,大便不通,這是胃實,可以用攻邪的藥物治療。
夫胃氣為熱所傷,以承氣湯瀉其上實,元氣乃得周流,承氣之名,於此具矣。今世人以苦泄火,故備陳之。除熱瀉火,非甘寒不可,以苦寒瀉火,非徒無益,而反害之。故有大熱脈洪大,服苦寒劑而熱不退者,加石膏。如症退而脈數不退,洪大而病有加者,宜減苦寒加石膏。
如大便軟或泄者,加桔梗,食後服。此藥誤用,則其害非細,用者旋旋加之。如食少者,不可用石膏,石膏善能去脈數,如病退而脈數不退者,不治。肌熱燥熱,目赤面紅,煩渴引飲,日夜不息,脈浮大而虛,重按全無,為血虛發熱,症似白虎,唯脈不長實為辨也。誤服白虎必危,宜當歸二錢,黃耆一兩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胃火過旺,可以用承氣湯瀉火,使元氣流通,所以承氣湯的命名就由此而來。現代人常用苦寒藥物瀉火,但其實並非所有熱症都適合用苦寒藥物。因為苦寒藥物只能泻火,並不能真正消除熱症,反而可能加重病情。例如,如果患者體內熱氣很盛,脈搏洪大,服用苦寒藥物後,熱症反而沒有退,就應該加用石膏。如果熱症退了,但脈搏依然很快,且病情加重,就應該減少苦寒藥物的用量,並增加石膏的用量。
如果患者大便稀軟或腹瀉,可以加入桔梗,飯後服用。但這種藥物誤用會造成很大的傷害,使用時要謹慎,逐漸增加用量。如果患者食慾不佳,就不可使用石膏,因為石膏會減慢脈搏,如果病情好轉但脈搏依然很快,則無法痊癒。
如果患者全身發熱,皮膚乾燥,眼睛紅腫,臉色發紅,口渴難耐,日夜不停地喝水,脈搏浮大而虛,按下去沒有力量,這是血虛引起的發熱,症狀類似白虎湯的適用症狀,但脈搏不沉實才是區別所在。如果誤服白虎湯,患者就會有危險,應該用當歸兩錢、黃芪一兩,水煎服用。
有腎虛火不歸經,遊行於外而發熱者,煩渴引飲,面目俱赤,遍舌生刺,兩唇黑裂,喉間如煙火上衝,兩足心如烙,痰涎壅盛,喘急,脈洪大而數無倫次,按之微弱者是也。宜十全大補湯,吞八味丸。或問燥熱如此,復投桂、附,不為以火濟火乎。曰心包絡相火附於右尺命門,男子以藏精,女子以系胞,因嗜欲竭之,而火無所附,故厥而上炎。
桂、附與火同氣也,而其味辛,能開腠理,致津液通氣道,據其窟宅而招之,同氣相求,火必下降矣。且火從腎出者,是水中之火也。火可以水折,而水中之火,不可以水折,故巴蜀有火井焉,得水則熾,得火則熄,則桂、附者,固治相火之正藥歟。楊仁齋云:凡壯熱煩躁,用柴胡、黃芩、大黃解利之。
白話文:
如果腎虛導致火氣上浮,沒有歸屬於經絡,就會在體表散發熱氣,患者會感到煩躁口渴,想要喝水,臉色通紅,舌頭上長出刺痛的點,嘴唇乾燥裂開,喉嚨像是被煙火灼燒,腳心像是被烙鐵燙過,痰多喘不過氣,脈搏跳動得又快又亂,但按下去卻很弱。這種情況可以用十全大補湯和八味丸來治療。有人可能會問,患者已經很燥熱了,為什麼還要用桂枝和附子這些溫熱的藥材?這不是火上澆油嗎?其實不是。心包絡中的相火附著在右尺脈的命門部位,男性用它來儲藏精氣,女性用它來連接胞宮。如果過度縱慾,就會耗損精氣,導致相火沒有依附的地方,就會上浮發熱。桂枝和附子屬性偏溫熱,但它們的味道辛辣,可以打開毛孔,使津液流通,並將相火引導回腎臟。因為它們和相火屬性相同,所以可以互相吸引,將相火引導下去。而且腎臟中的火是水火相濟,不是一般的火,可以用水來滅。但是水火相濟的火,卻不能用水來滅。就像巴蜀地區的火井,遇到水就會燒得更旺,遇到火就會熄滅一樣。所以桂枝和附子是治療相火的正藥。楊仁齋說,對於發熱煩躁的病症,可以用柴胡、黃芩、大黃來瀉火通便。
其熱乍輕而不退,蓋用黃芩、川芎、甘草、烏梅作劑,或用黃連、生地黃、赤茯苓同煎,臨熟入燈心一捻主之,其效亦速。蓋川芎、生地黃皆能調血,心血一調,其熱自退。其人脈澀,必有漱水之症,必有嘔惡痰涎之證,必有兩腳厥冷之證,亦必有小腹結急之證,或唾紅,或鼻衄,此皆滯血作熱之明驗也。用藥不止於柴胡、黃芩,當以川芎、白芷、桃仁、五靈脂、甘草佐之。
大便秘結者,於中更加大黃、濃蜜,使滯血一通,黑物流利,則熱不復作。東垣云:發熱晝少而夜多,太陽經中尤甚。晝病則在氣,夜病則在血,是足太陽膀胱血中浮熱,微有氣也。既病人大小便如常,知邪氣不在臟腑,是無里證也。外無惡寒,知邪氣不在表也。有時而發,有時而止,知邪氣不在表,不在裡,在經絡也。
白話文:
如果發燒初期症狀輕微,卻遲遲不退,可以用黃芩、川芎、甘草、烏梅煎服,或用黃連、生地黃、赤茯苓同煎,快煮好時加入燈心草一撮,效果很快。因為川芎和生地黃都能調血,心血調和,發燒自然會退。如果患者脈象澀滯,很可能伴隨有口渴、嘔吐、痰多、腳冷、小腹脹痛等症狀,甚至可能出現吐血、流鼻血等情況,這些都是血瘀化熱的明顯表現。治療時不能只用柴胡、黃芩,還要加入川芎、白芷、桃仁、五靈脂、甘草等藥材。
如果便秘嚴重,可以在藥方中加些大黃和蜂蜜,幫助排泄瘀血,讓黑色糞便順利排出,這樣發燒就不會再出現。東垣先生說:發燒白天症狀輕微,晚上加重,尤其是太陽經受影響最明顯。白天病在氣,晚上病在血,這是因為足太陽膀胱經的血中浮熱,伴有輕微的氣機阻滞。如果患者大小便正常,說明邪氣不在臟腑,沒有內傷;如果沒有惡寒症狀,說明邪氣不在表層;發燒時有時無,說明邪氣既不在表,也不在裡,而是停留在經絡之中。
夜發多而晝發少,是邪氣下陷之深也。此雜證當從熱入血室而論,瀉血湯主之。丹溪治陰虛發熱者,於血藥四物湯亦分陰陽,血之動者為陽,芎、歸主之。血之靜者為陰,生地黃、芍藥主之。若血之陰不足,雖芎、歸辛溫,亦在所不用。若血之陽不足,雖薑、桂辛熱,而亦用之。
與瀉火之法,有正治,有從治,皆在臨機應變。飲酒發熱者,緣酒性大熱有毒,遇身之陽氣本盛,得酒則熱愈熾,剛而又剛,陰氣破散,陽氣亦亡,故難治矣。然耗之未至於亡者,則猶可治。一富家子二十餘歲,四月間病發熱,脈之浮沉皆無力而虛,熱有往來,潮作無時,間得洪數之脈,隨熱進退,因知非外感之熱,必是飲酒留毒在內,今因房勞氣血虛乏而病作。
白話文:
如果一個人晚上掉頭髮多,白天掉頭髮少,就表示邪氣深入身體,向下沉陷。這類混雜的症狀,應該從熱氣進入血室的角度來分析,可以用瀉血湯來治療。
丹溪先生治療陰虛發熱的病人,在使用四物湯的時候,也分陰陽。血氣流通活躍,就屬於陽,可以用川芎、當歸來治療。血氣靜止沉滯,就屬於陰,可以用生地黃、芍藥來治療。如果血氣的陰氣不足,即使川芎、當歸性溫,也用不上。如果血氣的陽氣不足,即使生薑、桂枝性熱,也要使用。
治療發熱的方法,有正治和從治,都需要臨機應變。喝酒導致發熱,是因為酒性大熱有毒,遇到體內本來就陽氣旺盛的人,喝了酒,就會讓熱氣更加熾盛,剛上加剛,陰氣被消耗殆盡,陽氣也會消亡,所以很難治療。但是,如果消耗還沒到消亡的程度,還是可以治療的。
曾經有一位富家子弟,二十多歲,在四月份發病,發熱,脈象浮沉无力,虚弱无力,热气时有时无,潮热不定時出現,偶尔出现洪脉,隨著熱氣的變化而出現,消失。由此可知,这不是外感热邪,一定是喝酒留下的毒素在体内,再加上房事过度,气血虚弱而導致發病。
問之果得其情,遂用補氣血藥加葛根以解酒毒,服一帖微汗,反懈怠,熱如故,因思是病氣血皆虛,不禁葛根之散而然也。必得雞矩子,方可解其毒,偶得乾者少許,加於藥中,其熱即愈。治酒肉發熱,青黛、瓜蔞仁、薑汁。又有服金石辛熱者,甘草、烏豆湯下。火邪者,艾湯下。
冷飲食者,乾薑湯下。炙爆者,茶清、甘草湯下。三消、諸失血後、蓐勞、久痢、諸虛復發熱者,皆非美證。有當直攻其發者,有不當專治其熱者,因他病而發為熱者也,當隨證用藥,不可一概求之。其他諸證作熱,當自治其本病,即於本證藥中,加入退熱藥。元戎謂:參蘇飲治一切發熱,皆能作效,不必拘其所因。
白話文:
詢問後得知病情,於是用補氣血的藥物加上葛根來解酒毒,服用一帖藥後微微出汗,反而感到疲倦,發熱依舊,因此想到這個病氣血都虛弱,受不了葛根的散氣作用才會這樣。必須要用雞矩子才能解毒,剛好得到一些乾的雞矩子,加在藥中,發熱就治好了。治療酒肉引起的發熱,可以用青黛、瓜蔞仁、薑汁。還有服用金石辛熱藥物的人,可以用甘草、烏豆湯送服。火邪引起的發熱,可以用艾湯送服。
吃冷飲引起的發熱,可以用乾薑湯送服。吃烤爆的食物引起的發熱,可以用茶清、甘草湯送服。三消、各種失血後、蓐勞、久痢、各種虛弱導致復發熱,這些都不是好的徵兆。有些情況需要直接攻治發熱,有些情況不能只專門治療發熱,因為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發熱,應該根據不同的證狀用藥,不能一概而論。其他各種疾病引起的發熱,應該治療其根本病症,在治療本病的藥物中加入退熱藥。元戎說:「參蘇飲可以治療各種發熱,都能發揮效用,不必拘泥於發熱的原因。」
謂中有風藥解表,有氣藥和中,則外感風寒及內積痰飲並可用也。而合四物湯名茯苓補心湯,尤能治虛熱,則此方乃虛實表裡兼治之劑,然不可過。如素有痰飲者,俟熱退即以六君子湯調之。素陰虛者,俟熱退即用三才丸之屬調之。
治各有五:一治曰和,假令小熱之病,當以涼藥和之。和之不已,次用取。二治曰取,為熱勢稍大,當以寒藥取之。取之不已,次用從。三治曰從,為勢既甚,當以溫藥從之,為藥氣溫也。味隨所為,或以寒因熱用。味通所用,或寒以溫用。或以汗發之不已,又用折。四治曰折,為病勢極甚,當以逆制之。
白話文:
意思是說,如果有風的藥可以解表,有氣的藥可以和中,那麼外感風寒以及內積痰飲都可以使用。而將四物湯改名為茯苓補心湯,特別能夠治療虛熱,所以這個方子是虛實表裡兼治的藥劑,但不可過度使用。如果平常就有痰飲的人,等到熱退了就用六君子湯調理。如果平常陰虛的人,等到熱退了就用三才丸之類的藥物調理。
治療方法有五種:第一種叫做“和”,比方說輕微發熱的病人,就應該用涼藥來調理。如果調理不好,就用第二種方法“取”。第二種叫做“取”,如果是熱勢稍微大一些,就應該用寒藥來治療。如果治療不好,就用第三種方法“從”。第三種叫做“從”,如果是熱勢非常嚴重,就應該用溫藥來配合,因為藥氣是溫和的。藥物的味道要根據病情而定,可以寒因熱用,也可以寒以溫用。如果用汗發的方式治療,一直沒有效果,就用第四種方法“折”。第四種叫做“折”,如果是病情非常嚴重,就應該用逆向的方法來控制。
逆制之不已,當以下奪之。下奪之不已,又用屬。五治曰屬,為求其屬以衰之,緣熱深陷在骨髓間,無法可出,針藥所不能及,故求其屬以衰之。求屬之法,是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經曰:陷下者灸之。夫衰熱之法,同前所云,火衰於戌,金衰於辰之類是也。如或又不已,當廣其法而治之。
譬如孫子之用兵,若在山谷則塞淵泉,在水陸則把渡口,在平川廣野,當清野千里。塞淵泉者、刺俞穴,把渡口者、奪病發時前,清野千里者、如肌羸瘦弱,宜廣服大藥以養正。治熱以寒,溫而行之有三,皆因大熱在身,止用黃耆、人參、甘草,此三味者,皆甘溫,雖表裡皆熱,燥發於內,捫之肌熱於外,能和之,汗自出而解矣。此溫能除大熱之至理一也。
白話文:
如果逆著病邪的勢力而無法阻止,就應該用下奪的方法來治療。下奪的方法如果也不奏效,就應該採用屬法。五治中的屬法,就是利用同聲相應、同氣相求的原理,讓病邪逐漸衰弱。因為熱邪深入骨髓,無法排出,針藥也難以觸及,所以要藉由屬法來減弱它的力量。
經書上說:「陷下者灸之。」這也是衰熱的治療方法。就像火在戌時衰弱,金在辰時衰弱一樣,利用相克的原理來減弱病邪。如果以上方法依然無效,就應該擴大治療範圍,採取更廣泛的措施。
就像孫子兵法中所說,如果敵軍在山谷,就應該堵塞他們的泉水;如果敵軍在水陸交界處,就應該控制渡口;如果敵軍在平原廣野,就應該清空千里範圍內的資源。堵塞泉水就如同針刺俞穴;控制渡口就如同在病邪發作之前就加以阻止;清空千里範圍就如同病人肌膚瘦弱,需要服用大量藥物來滋養正氣。
治療熱症,可以用寒涼的方法,溫和地進行,有以下三種方法:
第一種方法:由於病人體內有大量熱邪,可以用黃耆、人參、甘草來治療。這三味藥性甘溫,可以調節表裡俱熱的症狀。熱邪在內部乾燥發作,肌膚表面摸起來很熱,這些藥物可以調和體內陽氣,使病人自然出汗,解除病症。這就是溫能除大熱的至理。
熱極生風,乃左遷入地,補母以虛其子,使天道右遷順行,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。況大熱在上,其大寒必伏於內,溫能退寒,以助地氣,地氣者,在人乃胃之生氣,使真氣旺三也。
【診】:脈浮大而無力為虛。沉細而有力為實。沉細或數者死。病熱有火者生,心脈洪是也。無火者死,沉細是也。浮而澀,澀而身有熱者死。熱而脈靜者,難治。脈盛,汗出不解者死。脈虛,熱不止者死。脈弱,四肢厥,不欲見人,食不入,利下不止者死。
白話文:
當熱氣達到極點時就會產生風,這股風會向下沉入地中,藉由補充母親之氣來虛弱其子,使天道順利運行。如此一來,各種疾病都能順應天意而痊癒。何況,當熱氣在上時,寒氣必藏於內,溫暖可以驅散寒氣,幫助地氣,地氣在人體中就是胃的生氣,使真氣旺盛。
脈象浮大而無力表示虛弱,沉細而有力表示實證。沉細且脈搏頻繁者將會死亡。患有熱病且有火氣者會生,脈象洪大就是這個道理。沒有火氣者會死,脈象沉細就是這個道理。脈象浮而澀,且身體發熱者會死。熱病而脈象平靜者難以治療。脈象盛大,出汗卻無法止住者會死。脈象虛弱,熱度不退者會死。脈象衰弱,四肢冰冷,不願見人,食慾不振,腹瀉不止者會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