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雜病》~ 第七冊 (13)
第七冊 (13)
1. 漏睛
眥頭結聚生瘡,流出膿汁,或如涎水黏睛上下,不痛,仍無翳膜。此因心氣不寧,並風熱停留在瞼中。宜服五花丸、白薇丸。歌曰:原因風熱瞼中停,凝結如膿似淚傾,驅毒除風無別病,黃連膏子點雙睛。合用糖煎散、三和散、密蒙花散。倪仲賢論熱積必潰之病曰:積者,重疊不解之貌。
熱為陽,陽平為常,陽淫為邪,常邪則行,行則病易見,易見則易治,此則前篇淫熱之病也。深邪則不行,不行則伏,因伏而又伏,日漸月聚,勢不得不為積也。積已久,久積必潰,潰始病見,病見則難治。難治者,非不治也。為邪積久,此潰已深。何則?潰猶敗也。知敗者,庶可以救。
白話文:
眼角附近長了瘡,流出膿汁,或是像口水一樣黏在眼皮上,上下移動,不痛,也沒有眼膜。這是因為心氣不寧,加上風熱停留在眼瞼裡。可以服用五花丸、白薇丸。歌訣說:原因是風熱停留在眼瞼,凝結如膿液,像眼淚一樣流出來,去除毒素和風邪,沒有其他疾病,可以用黃連膏點雙眼。可以配合使用糖煎散、三和散、密蒙花散。倪仲賢論述熱積必潰的病症說:積,指的是重疊在一起,無法散開的狀態。
熱屬陽,陽氣平和是正常的狀態,陽氣過盛就變成邪氣,正常的邪氣會流動,流動的病症就容易發現,容易發現就容易治療,這是前篇所述的淫熱病症。深藏的邪氣不會流動,就不會流動就會潛伏,潛伏又潛伏,日積月累,就不得不變成積。積久必潰,潰爛開始才出現病症,出現病症就難以治療。難以治療,不是不能治療,是因為邪氣積久,已經潰爛深入。為何呢?潰爛就如同敗壞一樣。知道敗壞,才能救治。
其病隱澀不自在,稍覺眊矂,視物微昏,內眥穴開竅如針,目按之則泌泌膿出,有兩目俱病者,有一目獨病者。目屬肝,內眥屬膀胱,此蓋一經積邪之所致也,故曰熱積必潰之病。又曰漏睛眼者是也。竹葉瀉經湯主之。大便不硬者,減大黃,為用蜜劑解毒丸主之。不然藥誤病久,終為禍害。
【大眥漏證】大眥之間生一漏,時流血水,其色紫暈,腫脹而疼。病在心部,火之實毒。治法宜補北方,瀉南方。【小眥漏證】小眥間生一漏,時流血,色鮮紅。病由心包絡而來,相火橫行之候。失治則神膏損而明喪矣。當於北方中補而抑之。【陰漏證】不論何部生漏,但從黃昏至天曉則痛脹流水,作青黑色,或腥臭不可聞,日間則稍可,非若他證之長流。乃幽陰中有伏隱之火,隨氣升而來,故遇陰分即病重。
白話文:
眼疾隱隱作痛,視力模糊,內眼角開裂如針孔,按壓眼球則流出膿液,有雙眼皆病或單眼發病的情況。眼睛屬肝,內眼角屬膀胱,這都是經絡積聚邪氣所致,所以叫做熱積必潰的病症。也稱為漏睛眼。竹葉瀉經湯可以治療。如果大便不硬,可以減少大黃的用量,並使用蜜劑解毒丸治療。否則藥物錯誤,病情拖延,最終會造成禍害。
大眥漏證是指眼角之間生出一個洞口,時常流出血液和水,顏色呈紫色,腫脹疼痛。病症源於心臟,是火毒過盛。治療方法應補北方,瀉南方。小眥漏證是指眼角之間生出一個洞口,時常流出鮮紅色血液。病症由心包絡引起,是相火橫行造成的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就會損傷神膏,導致失明。應在北方中補益,並抑制火氣。陰漏證是指不論眼角哪個部位生出洞口,都從黃昏到天亮疼痛腫脹流出青黑色或腥臭難聞的液體,白天則稍微好轉,不像其他病症持續流出。這是由於幽陰中隱藏着伏火,隨氣上升而來,所以遇到陰時就加重病情。
治當溫而清之。【陽漏證】不論何部分生漏,但日間脹痛流水,其色黃赤,遇夜則稍可,非若他漏長流也。治當補正氣,清金火。【正漏證】有漏生於風輪,或正中,或略偏,病至此目亦危矣。若初發破淺,則流出如痰白膏,猶為可救。至於日久而深,則流出青黑膏汁,損及瞳神,即有金丹妙藥,難挽先天二五元精,喪明必矣。病屬肝腎二部,目竅於肝主於腎,故曰正漏耳。
【偏漏證】漏生在氣輪,金堅而位傍,為害稍遲,故曰偏漏。其流如稠濁白水,重則流膿。久而失治,水泄膏枯,目亦損矣。【外漏證】生於兩睥之外,或流膿,或流稠臭水,脹痛則流出,不脹則略止,其害目遲於各漏。久而失治,則睥壞氣泄,膏水耗損,目亦壞矣。【竅漏證】乃目傍竅中流出薄稠水,如膿腥臭,拭之即有,久則目亦模糊也。
白話文:
治療應該溫和而清利。陽漏症:無論哪個部位出現漏症,只要白天脹痛流出水,顏色黃赤,到了晚上就稍微好轉,不像其他漏症持續不斷地流出,治療應該補益正氣,清泄金火。正漏症:漏症發生在風輪,或者正中,或者稍微偏一點,病到這個程度,眼睛也危在旦夕了。如果剛開始發病,破損淺,流出的像是痰一樣的白膏,還算可以救治。至於病程久了,破損深了,流出青黑色膏汁,損傷了瞳神,即使有金丹妙藥,也很難挽回先天二五元精,失明是必然的。這種病屬於肝腎兩部,目竅屬肝,主於腎,所以叫做正漏。
偏漏症:漏症發生在氣輪,位置偏向外側,病情發展較慢,所以叫做偏漏。流出的像是稠濁的白水,嚴重的還會流膿。時間久了,沒有治療,就會水液流失,膏液枯竭,眼睛也會受損。外漏症:發生在兩睥的外側,或者流膿,或者流出稠臭的水,脹痛就流出,不脹痛就稍微停止,對眼睛的危害比其他漏症要慢。時間久了,沒有治療,就會睥臟受損,氣泄露,膏液水液耗損,眼睛也會壞掉。竅漏症:就是眼睛旁邊的竅中流出稀稠的液體,像是膿一樣腥臭,擦拭一下就會有,時間久了,眼睛也會模糊。
人嗜燥耽酒、痰火濕熱者,每患此疾。久而不治,亦有暗傷神水,耗澀神膏之害,與氣壅如痰相似,彼輕此重。如痰乃在外水不清,瞼內欲出不得出者;此則從內,邪氣熏蒸而出,欲罷不能者。治亦深淺遲速不同。
白話文:
對於那些喜歡乾燥,喜愛喝酒,且有痰火、濕熱問題的人,他們常常會遭受這種疾病的困擾。若長時間不進行治療,可能會對精神造成隱形的損傷,消耗精神的能量,這和氣滯似於痰的情況類似,但前者輕微,後者嚴重。在痰的情況下,外在的水分不清,眼瞼內部想要排出卻無法排出;而在這種情況下,是來自內部,邪氣蒸騰而出,想要停止卻無法停止的。治療的方法也會根據病情的深淺及進展速度有所不同。
2. 能遠視不能近視
東垣云:能遠視不能近視者,陽氣有餘,陰氣不足也。乃血虛氣盛。血虛氣盛者,皆火有餘元氣不足。火者,元氣、穀氣、真氣之賊也。元氣之來也徐而和,細細如線。邪氣之來也緊而強,如巨川之水,不可遏也。海藏云:目能遠視,責其有火。不能近視,責其無水。法當補腎地芝丸主之。
《秘要》云:陰精不足,陽光有餘,病於水者,故光華髮見散亂,而不能收斂近視。治之在心腎,心腎平則水火調,而陰陽和順,陰陽和順則收斂發用各得其宜。夫血之所化為水,在身為津液,在目為膏汁。若貪淫恣欲,飢飽失節,形脈甚勞,過於悲泣,皆斫耗陰精,陰精虧則陽火盛,火性炎而發見,陰精不能制伏挽回,故越於外而遠照。不能治之,而反觸激者,有內障之患。
白話文:
李東垣說,能看得遠卻看不近的人,陽氣過盛,陰氣不足,屬於血虛氣盛。血虛氣盛的人,都是火氣過盛,元氣不足。火氣是元氣、谷氣、真氣的敵人。元氣的到來緩慢而平和,細如髮絲。邪氣的到來則急促而強勢,如大河奔流,不可阻擋。海藏說,眼睛能看得遠,是因為有火氣;看不近,是因為缺乏水氣。治療方法應該補腎,用地芝丸。
《秘要》記載,陰精不足,陽氣過盛,導致水氣不足,所以頭髮光澤散亂,無法收斂而看不近。治療應著重於心腎,心腎平和則水火調和,陰陽順暢,陰陽順暢則頭髮收斂和散發都能適宜。血液轉化為水,在身體裡是津液,在眼睛裡是膏汁。如果縱慾無度,飲食不節,勞累過度,過於悲傷,都會損耗陰精。陰精不足,陽火就會旺盛,火氣炎熱而外發,陰精無法控制和挽回,所以眼睛向外遠照,看不近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反而刺激它,就會導致內障。
3. 能近視不能遠視
東垣云:能近視不能遠視者,陽氣不足,陰氣有餘,乃氣虛而血盛也。血盛者,陰火有餘也。氣虛者,元氣虛弱也。此老人桑榆之象也。海藏云:目能近視,責其有水。不能遠視,責其無火。法宜補心,《局方》定志丸主之。《秘要》云:此證非謂稟受生成近覷之病,乃平昔無病,素能遠視,而忽然不能者也。
蓋陽不足,陰有餘,病於火者,故光華不能發越於外,而偎斂近視耳。治之在膽腎,膽腎足則神膏厚,神膏厚則經絡潤澤,經絡潤澤則神氣和暢而陽光盛矣。夫氣之所用謂之火,在身為運用,在目為神光。若耽酒嗜燥、頭風痰火、忿怒暴悖者,必傷神損氣,神氣弱必發用衰,發用衰則經絡澀滯,經絡澀滯則陰陽偏勝,而光華不能發達矣。
白話文:
東垣認為,能看近卻看不遠的人,是因為陽氣不足,陰氣過盛,也就是氣虛血盛。血盛代表陰火過旺,氣虛代表元氣虛弱。這就像老人暮年的景象。海藏則說,眼睛能看近是因為有水,看不遠是因為沒有火。治療方法應該補心,可以用《局方》中的定志丸。
《秘要》指出,這種情況不是天生近視,而是原本能看遠,突然看不遠了。由於陽氣不足,陰氣過盛,火氣旺盛,導致光華無法發散到外面,只能看近。治療方法應該著重於膽腎,膽腎充足則神膏豐厚,經絡滋潤,神氣暢通,陽光充足。
氣的運用稱為火,在身體內負責運作,在眼睛裡就是神光。如果經常喝酒嗜食燥熱的食物、頭風痰火、暴躁易怒,就會傷神損氣,神氣衰弱,運作能力下降,導致經絡阻塞,陰陽失衡,光華無法發達。
4. 目妄見
《靈樞》大惑論帝曰:予嘗上清冷之臺,中堦而顧,匍匐而前,則惑。予私異之,竊內怪之,獨瞑獨視,安心定氣,久而不解,獨搏獨眩,披髮長跪,俯而視之,復久之不已也。卒然自止何氣使然?岐伯曰:五臟六腑之精氣,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。精之窠為眼,骨之精為瞳子,筋之精為黑眼,血之精為絡,其窠氣之精為白眼,肌肉之精為約束,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,上屬於腦,後出於項中。
故邪中於項,因逢其身之虛,其入深,則隨眼系以入於腦,入於腦則腦轉,腦轉則引目系急,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。邪中其精,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,精散則視岐,故見兩物。又云:目者,五臟六腑之精也,榮衛魂魄之所常營也,神氣之所生也。故神勞則魂魄散,志意亂,是故瞳子黑睛法於陰,白眼赤脈法於陽也。
白話文:
我曾經在冷之臺的上層,站在中門台階上回頭望去,然後俯身向前走,就感到迷惑不解。我私下覺得奇怪,心中暗自納悶,便獨自閉目凝神,安靜定氣,許久也不見好轉,只是頭暈目眩。我披散頭髮,長跪在地,俯首注視,持續很久也不見效。最後突然停止,這是什麼氣導致的呢?
岐伯回答說:五臟六腑的精氣,都上注於眼睛,成為眼睛的精華。精華的巢穴就是眼球,骨骼的精華是瞳孔,筋絡的精華是黑眼球,血液的精華是血管,眼球的精華是白眼球,肌肉的精華是約束眼球,包裹著筋骨血液精氣與脈絡相連,向上通達大腦,從項部後方出來。
所以邪氣入侵項部,遇到身體虛弱之處,深入其中,便順著眼睛的經絡進入大腦。進入大腦則使大腦旋轉,大腦旋轉則牽引眼睛經絡收縮,眼睛經絡收縮則眼睛眩暈轉動。邪氣侵入精氣,精氣被邪氣入侵而失去平衡,精氣就會散亂,精氣散亂就會視物模糊,所以看到兩個物體。
又說:眼睛是五臟六腑精氣的匯聚之處,是榮衛魂魄經常巡行的地方,是神氣的生髮之源。所以神氣勞累,就會導致魂魄散亂,志意迷亂。因此,瞳孔黑眼球屬陰,白眼球赤脈屬陽。
故陰陽合轉而睛明也。目者,心之使也,心者,神之舍也,故神精亂而不轉,卒然見非常處,精神魂魄散不相得,故曰惑也。帝曰:予疑其然。予每之東苑,未曾不惑,去之則復,予唯獨為東苑勞神乎?何其異也?岐伯曰:不然也。心有所喜,神有所惡,卒然相感則精氣亂,視誤故惑,神移乃復,是故間者為迷,甚者為惑。《素問》云:夫精明者,所以視萬物,別白黑,審長短。
以長為短,以白為黑,如是則精衰矣。(東垣益氣聰明湯之類主之。)【神光自見證】謂目外自見神光出現,每如電閃掣,甚則如火焰霞明,時發時止,與視瞻有色之定者不同。乃陰精虧損,清氣怫鬱,玄府太傷,孤陽飛越,神光欲散,內障之重者。非若螢星,痰火之輕也。
白話文:
古人認為眼睛的明亮與否,是由陰陽的協調轉換所決定的。眼睛是心靈的延伸,而心又是神靈的居所。如果神靈混亂,不能正常運作,那麼眼睛就不能正常轉動,突然看到不常見的情況,導致精神、魂魄分離,這就是所謂的「迷惑」。
黃帝問道:我懷疑這一點。我每次到東苑,都會感到困惑,離開後又恢復正常,難道是我只在東苑才特別勞神嗎?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?
岐伯回答:不是這樣。當心中有喜悅之事,但神靈卻有所忌憚,兩者突然相互影響,就會使精氣混亂,看錯東西,導致困惑。當神靈轉移注意力後,就會恢復正常。因此,這種情況時常會感到困惑,嚴重時則會更加迷惑。
《素問》提到,精明是用來觀看萬物,分辨黑白,判斷長短的。如果視力混淆黑白,長短不分,這說明精氣已經衰弱了。(可用東垣益氣聰明湯類藥物治療。)「神光自見證」指的是眼睛自行出現神光現象,每次都像電閃一樣,嚴重時甚至像火焰和霞光般熾烈,時發時止,與正常視覺有所不同。這是因為陰精缺乏,清氣阻滯,玄門受傷過重,孤陽飛躍,神光瀕臨消散,這是一種嚴重的內障症狀,並非如同螢星般輕微的痰火問題。
【黑夜精明證】夫人體天地之陰陽,晝明夜晦,理之常也。今晦冥之中倏忽見物,是背於陰陽矣。乃水火不交,精華關格,乖亂不和,陽光飛越之害。不能培養陰精,以留制陽光,而自以為精華之盛,至於光墜而盲始悔之,不巳晚乎。【視正反邪證】謂物本正而目見為邪也。
乃陰陽偏勝,神光欲散之候。陽勝陰者,因恣辛嗜酒怒悖,頭風痰火氣傷之病。陰勝陽者,因色欲哭泣飲味,經產血傷之病。此內之玄府,鬱滯有偏,而氣重於半邊,故發見之火亦偏而不正耳。治用培其本,而伐其標。久而失治,內障成焉。《云麓漫抄》云淮南陳吉老,儒醫也。
有富翁子,忽病視正物皆以為斜,几案書席之類,排設整齊,必更移令斜,自以為正,以至書寫尺牘,莫不皆然。父母甚憂之,更歷數醫,皆不諳其疾,或以吉老告,遂以子往求治,既診脈後,令其父先歸,留其子,設樂開宴,酬勸無算,至醉乃罷。扶病者坐轎中,使人舁之,高下其手,常令傾倒,展轉久之,方令登榻而臥,達旦酒醒,遣之歸家,前日斜視之物皆理正之。父母躍然而喜,且詢治之之方。
白話文:
黑夜精明證
婦人体内如同天地阴阳,白天明亮夜晚昏暗,这是自然规律。如今在昏暗之中突然看见东西,这是背离阴阳之理。这是因为水火不交,精华阻塞,阴阳失衡,阳气过于旺盛所致。身体不能滋养阴精,用来约束阳气,反而自以为精华充盈,等到光明消逝而双目失明才后悔,岂不为时已晚?
視正反邪證
指的是物体本身是正常的,但是眼睛却看到的是错误的。
这是阴阳失衡,神光将要散失的征兆。阳胜于阴,是因为过度辛辣、嗜酒、愤怒、暴躁,导致头风痰火、气伤之病。阴胜于阳,是因为过度纵欲、哭泣、饮酒,或经产血伤之病。这是体内玄府(指头颅)失衡,郁滞偏颇,气力偏重一边,因此看到的景象也偏而不正。治疗方法在于培补根本,同时去除外在病症。如果长期不治,就会导致内障。
《云麓漫抄》记载,淮南陈吉老是一位儒医。
有一位富翁的儿子突然生病,看到所有正的物体都觉得是斜的。桌椅书卷等摆放整齐的东西,他都要重新调整成斜的,才认为是正的。就连写字写信,也是如此。父母非常担心,带着他四处求医,但医生都不了解他的病症。后来有人告诉他们陈吉老,于是带着儿子去求诊。陈吉老诊脉后,让父亲先回家,留下了儿子,安排乐队演奏宴请,不停地劝酒,直到儿子喝醉才作罢。然后让醉酒的儿子坐在轿子里,让人抬着,故意让轿子摇晃,使他手脚倾斜,反复颠簸很久,才让他上床睡觉。等到第二天酒醒,让他回家,之前看到的斜的物体都恢复正常了。父母十分高兴,就询问治疗方法。
吉老云:令嗣無他疾,醉中嘗閃倒,肝之一葉搭於肺上不能下,故視正物為斜。今復飲之醉,則肺脹展轉之間,肝亦垂下矣。藥安能治之哉。富翁厚為之酬。【視定反動證】謂物本定而目見為動也。乃氣分火邪之害,水不能救之故。上旋眩暈,振掉不定,光華欲墜,久則地石亦覺振動而不定,內障成矣。
恣酒嗜燥,頭風痰火人,陰虛血少者,屢有此患。【視物顛倒證】謂目視物皆振動而倒植也。譬之環舞后定視,則物皆移動而倒植。蓋血氣不正,陰陽反復,真元有傷,陰精衰弱,陽邪上干,虛眩而運掉,有一年數發,有一月數發者。若發一視倒而視冥不醒者,神光墜矣。須因其所發時令,及別其因虛、因風、因痰、因火而治之。
白話文:
吉老說:這位病人原本沒有其他疾病,只不過在醉酒的時候曾經閃倒,肝臟的一部分卡在肺上無法落下,所以看東西就歪斜。現在他又喝酒喝醉了,肺部膨脹,身體翻來覆去的時候,肝臟也跟著垂下來了。藥物怎麼可能治好呢?富翁雖然給了豐厚的報酬,卻也無濟於事。
所謂「視定反動證」,是指原本靜止的物體在眼中卻顯得在移動。這是因為體內氣分受到火邪的傷害,水無法救治,導致上半身旋轉、頭暈目眩,搖晃不定,眼前的光芒似乎要墜落,時間久了,連地上的石頭也感覺在晃動,這就是內障形成的原因。
喜歡喝酒、嗜吃燥熱食物,以及有頭風、痰火、陰虛血少的人,容易出現這種疾病。所謂「視物顛倒證」,是指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搖晃並且倒置。就好像在旋轉的圓環上跳舞之後,停下來看東西,會覺得所有東西都在移動並且倒置一樣。這是因為血氣不正,陰陽顛倒,真元受損,陰精衰弱,陽邪上衝,導致虛眩和頭暈眼花,有的患者一年發作好幾次,有的患者一個月發作好幾次。如果發作一次就出現視物顛倒並且昏迷不醒,就代表神光墜落了。必須根據發病的時間和季節,以及是虛證、風證、痰證、火證而分別治療。
若以風眩不足為慮,斫斯喪而激觸者,內障之患,終莫能逃。《九靈山房集》云:元末四明有呂復,別號滄洲翁,深於醫道。臨川道士蕭云泉,眼中視物皆倒植,請治於復。復問其因,蕭曰:某嘗大醉,盡吐所飲酒,熟睡至天明,遂得此病。復切其脈,左關浮促,即告之曰,嘗傷酒大吐時,上焦反覆,致倒其膽腑,故視物皆倒植,此不內外因而致內傷者也。法當復吐,以正其膽。
遂以藜蘆、瓜蒂為粗末,用水煎之。使平旦頓服,以吐為度。吐畢,視物如常。【視一為二證】謂一物而目視為二,即《內經》所謂視岐也。乃精華衰亂,偏隔敗壞,病在腎膽,腎膽真一之精不足,而陽光失其主倚,故視一為二。若目赤痛者,乃火壅於絡,陰精不得升運以滋神光,故反為陽邪錯亂神光而岐其視。
白話文:
如果只是因為風眩不足以擔心,但你卻因為喪事而受到刺激,內障的疾病,你最終還是無法逃避。
《九靈山房集》裡記載:元朝末年,四明有一位名叫呂復的醫生,別號滄洲翁,醫術精湛。臨川道士蕭云泉,他看到的東西都是顛倒的,便向呂復求醫。呂復詢問原因,蕭云泉說:「我曾經喝醉了酒,把喝下的酒都吐了出來,然後沉睡到天亮,就得了這個病。」呂復把脈後發現,左關脈浮而急促,便告訴他:「你曾經喝酒過量,嘔吐時,上焦氣機逆亂,導致膽腑顛倒,所以你看到的東西都是顛倒的,這是因外傷而導致內傷的病症。應該再次催吐,以調整膽腑。」
於是,呂復用藜蘆和瓜蒂研磨成粉末,用水煎服,讓蕭云泉清晨一次喝下,以吐為度。吐完之後,蕭云泉的視力恢復正常。
「視一為二症」指的是看到一個東西卻像兩個,這在《內經》中稱為「視岐」。這是因為精華衰敗混亂,偏隔損傷,病症在腎和膽,腎膽的真陰精氣不足,陽光失去依靠,所以看到一個東西像兩個。如果眼睛又紅又痛,那就是火氣鬱結在經絡,陰精無法上升滋養神光,所以陽邪錯亂神光,導致視力出現偏差。
譬諸目痛時,見一燈火為二、三燈也。許學士云:荀牧仲嘗謂予曰,有人視一物為兩,醫作肝氣盛,故見一為二,服瀉肝藥皆不驗,此何疾也。予曰:孫真人曰,《靈樞》有云,目之系,上屬於腦,後出於項中雲云,則視岐,故見兩物也。令服驅風入腦藥得愈。【視瞻有色證】非若螢星、雲霧二證之細點長條也。
乃目凡視物有大片,甚則通行,當因其色而別其證以治之。若見青綠藍碧之色,乃肝腎不足之病,由陰虛血少,精液衰耗,膽汁不足,氣弱而散,故視亦見其色,怯弱證人,眼前每見青綠色,益見其陰虛血少之故也。若見黃赤者,乃火土絡有傷也。痰火濕熱人,每有此患。
白話文:
類比於眼睛疼痛時,會看見一盞燈光徬彿成為兩盞或三盞一樣。許學士說:曾有個病人只看見事物是兩個,醫生診斷為肝氣過旺,所以看到一個東西變成兩個,但服用調理肝氣的藥物都沒有效果,這是什麼病症呢?我回答:孫真人說,《靈樞》中有提到,眼睛的連接線,上連著腦部,後面出現在頸部,因此會出現視覺錯覺,看到兩件事物,讓他服用驅除風邪進入腦部的藥物後就痊癒了。「視瞻有色證」並不像螢星、雲霧這兩種病症那樣細小點狀或長條狀。
這是對於一般眼睛看東西有大片的現象,嚴重時會橫貫視野,應該根據所見的色澤來辨別病症進行治療。如果看到綠、藍、碧等顏色,這代表肝腎功能不足的病症,由於陰虛血少,精液消耗殆盡,膽汁不足,氣力弱小而散失,因此眼睛也會呈現這些顏色,膽小怕事的患者,眼前經常出現綠色,更可以證明陰虛血少的原因。如果看到黃、赤等顏色,這代表火土相連受到傷害。痰火濕熱的人,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。
夫陰虛水少,則賊火得以燥爍,而清純太和之氣為之乖戾不和,故神光乏滋運之化源,而視亦因其本而見其色也。因而不能滋養,反有觸犯者,內障生焉。若見白色者,病由金分元氣有傷,及有痰沫阻滯道路者,皆有此患。若視有大黑片者,腎之元氣大傷,膽乏所養,不久盲矣。
【視赤如白證】謂視物卻非本色也。因物著形之病,與視瞻有色,空中氣色不同。或觀太陽若冰輪,或睹燈火反粉色,或視粉牆如紅如碧,或看黃紙似綠似藍等類,此內絡氣鬱,玄府不和之故。當因其色而別之,以知何臟腑乘侮之為病而施治。【光華暈大證】謂視日與燈燭,皆生紅暈也,甚則通紅,而人物在燈光之下亦大矣。
白話文:
當身體陰虛水少時,就會導致賊火灼燒,使原本清純調和的氣機變得紊亂不協。因此神采不足,缺乏滋養,視力也因其根本受損而出現異常。如果缺乏滋養,反而受到刺激,就會產生內障。若看見白色,可能是金氣受損,或有痰濁阻礙視路所致。若看到黑色斑點,則腎氣受損嚴重,膽囊缺乏滋養,不久就會失明。
所謂“視赤如白證”,指的是看到的東西并非本来的颜色。这是因为物体本身的形狀与视觉所感知的颜色,以及空气中的顏色不一致所导致的。例如,看到太阳像冰轮,或看到灯光呈现反色,或看到粉墙像红色或绿色,或看到黄纸像绿色或蓝色等等,都是内络氣機鬱滯,眼球內部气机不调所造成的。应根据所看到的颜色来区分病因,判断是哪个脏腑失衡导致的疾病,从而进行治疗。“光华暈大證”指的是看太阳或烛光时,会看到红色光晕,严重时甚至通红,而且在灯光下的人影也会显得很大。
皆是實火陽邪發越於上之害,諸絡必有滯澀,輕者暈小而淡,重者暈大而濃。治雖外證已退,目視尚有暈者,陽邪未平,陰精未盛,猶宜滋養化源,而剋制其火耳。《道山清話》云:張子顏少卿晚年,常目光閃閃然中有白衣人如佛相者,子顏信之彌謹,乃不食肉,不飲酒,然體瘠而多病矣。
一日從汪壽卿求脈,壽卿一見大驚,不復言,但投以大丸數十,小丸千餘粒,祝曰:十日中服之當盡,卻以示報。既如期,視所見白衣人,衣變黃而光無所見矣。乃欲得肉食,又思飲酒,又明日俱無所見,覺氣體異他日矣。乃詣壽卿以告。壽卿曰,吾固知矣,公脾初受病,為肺所乘,心、脾之母也,公既多疑,心氣不固,自然有所睹,吾以大丸實其脾,小丸補其心,肺為脾之子,既不能勝其母,其病自愈也。
白話文:
這些都是實火陽邪上犯造成的傷害,導致經絡阻塞,輕者頭暈輕微且顏色淡,重者頭暈嚴重且顏色濃。即使外在症狀消退,但眼睛仍然看到暈眩,說明陽邪尚未平息,陰精尚未充盈,需要滋養化源,抑制火邪。《道山清話》中記載:張子顏少卿晚年,經常看到眼睛閃爍,眼前出現白衣人,像佛陀一樣。子顏深信不疑,便不再吃肉,也不喝酒,身體瘦弱多病。
有一天他去求汪壽卿診脈,壽卿一見就非常吃驚,沒說話,只給了他許多大丸和小丸,並祝福他十天內吃完,就會有回報。按照期限服完藥後,他看到的白衣人,衣服變黃了,光芒也消失了。他開始想吃肉,也想喝酒,第二天就什麼也看不見了,感覺身體和以前不一樣了。他去告訴壽卿,壽卿說:「我知道了,你脾臟一開始就生病,被肺臟所侵犯,心臟是脾臟的母親。你多疑,心氣不固,自然會看到幻覺。我用大丸補脾,小丸補心,肺臟是脾臟的兒子,不能勝過母親,病自然就會好了。」
《北夢瑣言》曰:有少年苦眩暈眼花,常見一鏡子,趙卿診之曰,來晨以魚鱠奉候,及期延於內,從容久飢,候客退方得攀接,俄而枱上施一甌芥醋,更無他味,少年飢甚,聞芥醋香徑啜之,逡巡再啜,遂覺胸中豁然,眼花不見。卿曰,郎君吃魚鱠太多,芥醋不快,又有魚鱗在胸中,所以眼花,故權誑而愈其疾也。
【視直如曲證】《夢溪筆談》云:有一人家妾,視直物如曲,弓弦、界尺之類,視之皆如鈞,醫僧奉真親見之。
白話文:
《北夢瑣言》記載,有個少年常感頭昏眼花,還看到鏡子幻影。趙卿診斷後,吩咐他隔天早晨用魚膾招待自己。少年等了一整天,直到客人散去才得以吃飯,卻只看到桌上放了一碗芥末醋,別無他物。少年飢腸轆轆,聞到芥末醋的香味便一口喝下,接著又喝了幾口,突然感覺胸中豁然開朗,眼花消失。趙卿說,少年吃太多魚膾,芥末醋太刺激,而且魚鱗卡在胸口,所以眼花,於是用計騙他喝了芥末醋,才治好了他的病。
《夢溪筆談》中記載,有戶人家裡的女僕,看直線物體都像彎曲的,弓弦、尺子之類的東西,她看都像是彎彎的。醫僧奉真親眼見過此事。